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的结果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于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于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小剂量瑞舒伐他汀,给予观察组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LDL-C、HDL-C水平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HDL-C等血脂水平都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TC、LDL-C显著较低,HDL-C与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充分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关键词: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冠心病;糖尿病;血脂糖尿病属于冠心病的等危症,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症较为常见。
患者存在严重的血管内皮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病变以及血脂异常,冠状动脉常出现严重性弥漫性病变,影响远端血管,不利于患者预后。
针对冠心病伴糖尿病临床上常给予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治疗,以达到安全、有效的调脂效果[1]。
今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100例,以探讨对患者给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的作用,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100例。
所有患者经过《内科学》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内冠心病、糖尿病判定依据得以确诊[2],且经冠脉造影或CT证实。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药物过敏、近期服用抗炎降脂类药物史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37至75岁,平均年龄为(55.4±3.7)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38至76岁,平均年龄为(55.6±4.2)岁。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凝血和血脂代谢异常是其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因此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凝血四项指的是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四项指标。
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易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凝血活化,因此常常伴随着PT和APTT的延长,FIB和D-dim的升高。
这些指标的变化与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PT和APTT的延长与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均有相关性。
同时,FIB的升高也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联。
而D-dim 是一种体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随心血管炎症的加重而升高,因此其升高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相关性较强。
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指标。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症,是导致其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TC、TG和LDL-C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HDL-C的降低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也与其肥胖程度和胰岛素抵抗性程度有关。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结果对其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对于已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这些指标并及时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其疾病的进展和死亡率。
因此,全面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凝血和血脂代谢情况,尤其是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成为其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调脂治疗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极易发生心血管事件,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展的核心环节。
目前,他汀药物是CHD合并T2DM患者调脂治疗的首选,其使用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在其他因素控制较好地情况下,单用他汀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指南所推荐目标后,但仍有较高的剩余风险。
对于CHD合并T2DM患者,采用不同调脂方案进一步优化血脂谱,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标签:冠心病;2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异常与AS形成息息相关,目前LDL-C是血脂管理的首要关注目标,但有研究提示非HDL-C可能比LDL-C在预测AS的发展方面更有优越性,因其代表所有致AS脂蛋白颗粒中胆固醇含量,主要包括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LDL。
另有研究表明HDL-C是一个独立的与CHD发生负相关的指标[1],故提倡HDL-C作为心血管事件发生主要预测指标,尤其是在他汀治疗使LDL-C达标患者[2]。
除了胆固醇外,高TG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关性的研究也从未中断[3]。
证据表明在CHD合并T2DM心血管事件极高危人群,巧妙的调脂方案选择,在紧盯LDL-C,全面优化血脂谱,可进一步消灭心血管残余风险、改善长期预后。
1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目前,血脂指南仍强调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防治的基础,无论选择何种调脂药物,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尤其CHD合并T2DM患者,其包括:限制胆固醇及脂肪摄入量,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及低升血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同时适当添加降低总胆固醇膳食摄取鱼类ω-3鱼油的摄入;保持中等强度锻炼,调节能够保持理想体重或减轻体重[4]。
2 降胆固醇药物2.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降低ASCVD事件临床获益大小与其降低LDL-C幅度呈线性正相关。
CTTC的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他汀治疗明显获益,LDL平均降低 1 mmol/L,全因死亡率下降9%,心血管不良事件下降约21%。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分析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提供依据。
方法取35例糖尿病患者及35例血糖正常人群早晨空腹血(血清),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35例糖尿病患者TG、TC、LD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明显升高,其中TC、TG、LDL升高明显,提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对高脂血症进行相应的降脂治疗。
标签: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糖尿病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即患者胰岛β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并且多数伴有肥胖。
再加上此类患者,在脂肪代谢上,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从血浆移除三酰甘油(TG)减少,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增加,血浆游离脂肪酸和TG浓度升高,导致患者脂肪代谢紊乱[1]。
对此,笔者就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了检测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糖尿病住院患者35例作为糖尿病组,门诊健康体检血糖正常者35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39~80岁,平均(55.09±11.78)岁。
糖尿病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对照组35例中,男16例,女19例。
排除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心衰、肝或肾功能异常患者。
两组烟酒嗜好、工作压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受试者均于禁食12 h后次日早晨采取静脉血,经前处理后,运用日立7180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TG、TC、HDL-C、LDL-C等项目。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冠心病患者血脂检验的应用与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血脂检验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方法将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疾病组研究对象,3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研究对象。
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指标并进行比较。
结果疾病组患者的总胆固醇(8.64±1.63mmol/L)、甘油三酯(2.21±0.39mmol/L)、低密度脂蛋白(5.18±1.34mmol/L)、载脂蛋白A(3.58±0.61g/L)以及载脂蛋白B(3.62±0.69g/L)均高于健康组数据,高密度脂蛋白(1.05±0.12mmol/L)较健康组更低,上述六项指标组间对比存在较大差别(p<0.05)。
结论血脂检验有利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血脂;检验冠心病属于脂质代谢异常疾病,因脂质在血液中过量生成,附着并堆积在冠脉内膜上,导致出现粥样硬化性病变所致[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类物质摄入量不断增加,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是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血脂代谢异常,因此,本文旨在分析血脂检验对于冠心病诊断的意义,见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以本院通过冠脉造影或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5例,纳入疾病组,同时选取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研究对象,均属于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
将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瘤以及存在其他类型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排除。
疾病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0:15;年龄范围(48—70)岁,平均年龄(59.42±5.21)岁;血压情况:平均舒张压(87.26±5.63)mmHg,平均收缩压(134.21±12.25)mmHg;平均体重指数(27.12±2.53)kg/㎡。
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2-11-07T08:51:05.7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5期作者:郑笑蓉[导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血脂检验的价值分析。
郑笑蓉永康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省永康市 321307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对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血脂检验的价值分析。
方法选取在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检测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择70例和健康体检人员70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将其各归结于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别,并以此相关数据作为研究价值体现,做详细阐述。
结果两组人员的各项血脂检验指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研究价值体现(P<0.05)。
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定期进行血脂检验,血脂检验结果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显高,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血脂检验;应用价值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同时它也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体内脂肪、糖、蛋白质代谢紊乱[1]。
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面临诸多困难,其患者难耐受,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2]。
在临床检查上,通过检验血脂能够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且可体现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通过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之间进行血脂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检测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择70例和健康体检人员7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各归纳于观察组和实验组两组别,比较两组的血脂检验结果,两组男女比例均等且平均年龄45.48±3.45岁。
两组参与人员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分组条件。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血脂检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依次设为A组、B组以及C组,对三组对象实施血脂检验,并对三组对象的血脂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B组患者的TC、TG、LDL-C以及ApoB水平相比A组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TG、TC、LDL-C以及ApoB比C组更高,HDL-C则比C组低,且A、B两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ApoAl比C组略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的ApoAl比C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异常,通过血脂检测能够为医师提供更多的依据,有利于尽早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
标签:冠心病;糖尿病;血脂检验;结果分析冠心病是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类型,病情发展快,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因素。
目前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病情发展存在密切联系。
本院对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血脂检验,并观察比较三组对象之间的指标水平。
详细临床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A组,包括26例男性患者以及24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33~88岁,平均年龄为(57.5±1.3)岁。
同期抽取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B组,包括28例男性患者以及22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34~85岁,平均年龄为(56.9±2.5)岁。
同期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包括26例男性以及24例女性。
患者均不存在其余系统严重疾病,排除妊娠妇女,患者均无冠状动脉介入史、类固醇药物治疗史、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史,不存在严重心衰史、心源性休克史。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研究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而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两者同样危险。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高血脂症,而高血脂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并为其临床管理提供依据。
一、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高血脂是其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容易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更为严重,而高血脂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效果也更为显著。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明确其与疾病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关系,为其临床管理提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共200例。
2. 检测指标:对患者进行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检测。
3. 数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关系,以及对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血脂检验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血脂检验,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
血脂检验也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预后风险。
五、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对2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人群的血脂异常情况较为常见,其中以高TG和低HDL-C的情况较为突出。
血脂异常与患者年龄、病程、血糖控制等因素密切相关。
血脂异常也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呈正相关,高血脂患者的心衰风险更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探讨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为该人群的临床管理提供更为完善的依据。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结果,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与单纯冠心患者30例,血脂检测指标包括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脂蛋白a(apo a)和脂蛋白b(apo b)。
结果:经过观察,两组的tg、tc与ldl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apo a和apo b值明显少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
血脂检测:本文血脂检测指标包括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脂蛋白a(apo a)和脂蛋白b(apo b)。
血脂测定均在本院生化中心实验室完成。
统计学处理:血脂检测指标用(x±s)表示与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软件为spss19.0。
结果经过观察,两组的tg、tc与ldl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apoa和apob值明显少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
见表1。
讨论过去一提起糖尿病,人们就会想到“三多”(多饮、多尿、多食)症状。
实际上仅有一小部分患者上述症状都有。
很多患者根本没有上述糖尿病典型症状,甚至毫无症状,有些患者有并发症的表现,如突然视物模糊,视力障碍,无原因的周身皮肤瘙痒或反复起疖子,女性患者频繁的尿路感染,四肢发麻或疼痛[4]。
有这些症状应主动到医院去查查血糖,必要时做糖耐量试验(也就是前面说到的ogtt试验),确诊有无糖尿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患者并发糖尿病时,冠心病的某些临床症状出现的较迟或被掩盖,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因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一部分,特别是神经末梢,当患者的神经末梢受损时,痛阈升高,即使发生了严重的心肌缺血,疼痛也较轻微而不典型,甚至没有心绞痛症状,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而且休克、心力衰竭、猝死的并发症也较多,预后较严重。
常规血脂检查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邓小红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8(11)9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血脂检查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射洪县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3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53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
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
结果两组患者Apo-A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G、TC、LDL-C 及Apo-B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常规血脂指标检测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总页数】2页(P5-6)
【作者】邓小红
【作者单位】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民医院检查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常规血脂检验在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心率变异性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合
并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4.血脂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5.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并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普及,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除了高血糖这一主要症状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出现凝血四项和血脂异常。
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来看看凝血四项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糖状态,血糖水平升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发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凝血四项检验可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预防血栓相关疾病的发生。
凝血四项检验还可帮助医生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指导临床用药及疾病管理。
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血脂代谢异常,表现为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脂质成分的异常升高。
这些异常的血脂水平会增加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脂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水平,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通过血脂检验,还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对降脂药物治疗的反应情况,指导用药调整及疾病管理。
光是有了检验结果还不够,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还应该根据检验结果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针对凝血四项异常,医生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及管理,防止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发生。
在进行血脂调节治疗时,医生应根据血脂检验结果,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配合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如控制饮食、进行适当的锻炼等,全面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糖尿病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时,还需要医生与患者加强沟通,帮助患者充分理解检验结果的意义,指导患者进行个人化的疾病管理。
定期复查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全面管理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以患者为主 的理念,从宏观角度来说这种护理模式是一种爱的延伸,它能站在患者角度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6].放置空肠营养管患者,病情稳定㊁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h可以开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通常先用0.9%生理盐水100m L/6h进行滴管,增加患者耐受性,再遵医嘱使用肠内营养液,注意速度㊁浓度循序渐进,注意营养液应现用现配,用营养泵由20m L/h开始,若无胃肠道或全身不良反应,每6小时再加20m L/h 直至100~150m L/h.使用时抬高床头30o,防止发生误吸[7].管道深度一般在80~100c m,防止滑脱㊁移位,若有滑脱或患者自行拔除,及时汇报医生,不可回纳[7].喂养管应保持通畅,每次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0~30m L冲管,输注过程中应每4h冲管一次[8].通过本研究表明,行循证护理的胃肠外科管道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8.95%,研究组患者非计划拔管与意外脱管事件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因此,在胃肠外科留置导管患者的管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意外脱管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恢复,患者满意度高.参考文献[1]李玲玲.浅谈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2):124G125.[2]杨伟群,邱德龙.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术后管道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81G82.[3]王丽,刘红,杨春霞.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88G90.[4]A n a n d P r a k a s h,S a n d e e p V e r m a,A s h o k K u m a r,V i n a y K.K a p o o r,R a j a nS a x e n a.S u r g i c a l o u t c o m e o f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l y mGp h o m a:E x p e r i e n c e f r o ma t e r t i a r y c a r e c e n t e r o fN o r t h I n d i a[J].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 S u r g i c a lO n c o l o g y,2016,42(3):290G292.[5]怀文丽.胃肠外科管道护理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0):90G91.[6]张翠娟,刘彦强.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9(02):113G114.[7]A u d r e y C.H.M.J o n g e n,V i c t o rv a n W o e r d e n,J e r o e nL.A.v a n V u g t,P a t r i c kA.I m p r o v i n g O u t c o m e i n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a n dH e pGa t o p a n c r e a t i c o b i l i a r y S u r g i c a lO n c o l o g y b y P r e o p e r a t i v eR i s kA sGs e s s m e n ta n d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C a r e[M].I n t eGc h O p e n:2016,25(4):387G388.[8]蒋丽安.循证护理对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的临床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1):1683G1685.短篇论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㊁心肌酶谱水平比较李佩娟1,田晓红2,任红侠2(1.韩城市人民医院㊀715401;2.澄城县妇幼保健院㊀715200)㊀㊀摘㊀要:目的㊀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㊁心肌酶谱水平.方法㊀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对所有患者血脂和心肌酶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和心肌酶水平.结果㊀对照组患者血脂和心肌酶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㊀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和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故早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心肌酶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关键词:2型糖尿病;㊀冠心病;㊀血脂;㊀心肌酶㊀㊀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症状的慢性代谢性终身疾病[1].冠心病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心肌缺氧㊁缺血[2].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且有6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冠心病.据统计[4],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G4倍.因此,应早期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死亡率.研究发现[5G6],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脂和心肌酶的变化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㊁心肌酶谱水平.现报道如下.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5.32ʃ3.073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第39卷ZⅠ15)岁;糖尿病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78ʃ3.01)年;冠心病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5ʃ1.34)年.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5.29ʃ3.21)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84ʃ2.98)年.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㊀方法㊀血脂水平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载脂蛋白(A p o B)和脂蛋白(a)进行检测;采用日本奥林巴斯A UG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低密度脂蛋白(L D LGC)㊁三酰甘油(T G)和血脂总胆固醇(T C)进行检测.心肌酶检测:于患者入院24h内采集空腹静脉血,对同工酶(C KGM B)和血清肌酸激酶(C K)进行测定,仪器使用日本奥林巴斯A UG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3㊀统计学处理㊀采用S P S 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㊀㊀果2.1㊀血脂水平㊀对照组患者A p o B㊁脂蛋白(a)㊁L D LGC㊁T G和T C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㊀㊀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xʃs)组别n A p o B(g/L)脂蛋白(a)(g/L)L D LGC(m m o l/L)T G(m m o l/L)T C(m m o l/L)对照组450.63ʃ0.14320.87ʃ105.012.65ʃ0.641.84ʃ0.685.44ʃ0.83观察组450.95ʃ0.42397.15ʃ109.583.67ʃ1.202.70ʃ1.365.97ʃ1.51t4.8493.3725.0313.7942.063P<0.05<0.05<0.05<0.05<0.052.2㊀心肌酶水平㊀对照组患者C KGM B和C K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㊀㊀两组患者心肌酶水平对比(xʃs,U/L)组别n C KGM B C K对照组4511.50ʃ6.20134.98ʃ82.89观察组4516.31ʃ10.69212.87ʃ107.30t2.6113.854P<0.05<0.053㊀讨㊀㊀论㊀㊀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死于脑血管和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7].因此,降低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事件发生的关键在于改善心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表明[8],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血脂和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故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早期评估和干预应从血脂和心肌酶等各项指标入手.本研究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㊁心肌酶谱水平,结果显示,对照组血脂和心肌酶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㊁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原因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导致T C和L D LGC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T C水平的升高,从而引起血管受损,加大了冠心病发病几率.C KGM B 和C K是临床上用来检测心肌受损的实验室指标,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体内水平较高.通过早期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和心肌酶水平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对血脂和心肌酶水平进行控制,从而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利于预后,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和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故早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心肌酶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参考文献[1]李亚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16,28(2):77G78,80.[2]王飞,李聪,赵婷婷,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9):1317G1319.[3]孔曼,罗振钊,卢忠心,等.2型糖尿病中血清G G T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10):1511G1513.[4]朱伟宏,黄柯柯.不同剂量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10):1234G1236.[5]孟宪杰,李莉,李会,等.六味地黄丸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8):2134G2136.[6]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04G173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第39卷ZⅠ1509.[7]朱春海,陈东海.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3):446G450.[8]郝六一,李学信,贾永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及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03):408G410.短篇论著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相关影响分析李鑫平,梁洋洋,柴巧英(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河北邯郸056001)㊀㊀摘㊀要:目的㊀分析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㊀以该院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心律失常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护理后S A S及S D S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㊀护理前,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S A S及S D S评分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 A S及S D 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7.14%显著低于研究组97.1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㊀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其负面情绪,并发症少且整体满意度较高,可作为首选护理方案进行推广.关键词:优质护理;㊀心律失常;㊀负面情绪;㊀护理满意度㊀㊀心率失常属于心内科常见多发性心血管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㊁低血压㊁胸闷㊁心悸等,加上该病具有致病因复杂㊁发病率高㊁复发率高等特点,需及时治疗,避免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威胁[1].相关研究指出[2],心律失常病程长且易复发,患者多伴有治疗失望㊁脾气暴躁㊁抗拒等负面情绪,对治疗进程产生干扰,需借助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文主要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负面情绪产生的相关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以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7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位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4~76岁,平均(52.16ʃ2.76)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㊁Ⅱ级17例㊁Ⅲ级4例;研究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4岁,平均(52.13ʃ2.69)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㊁Ⅱ级16例㊁Ⅲ级3例;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㊁性别等一般资料情况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1.2㊀方法㊀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基于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㊁健康宣教㊁解答患者疑惑及血压㊁脉搏等指标常规监测等.研究组患者均实施优质护理,方法:①病情问询:患者入院后为其提供舒适㊁安静病房,为满足患者基本需求,可在医院病房㊁走廊内张贴相关标语,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环境.针对患者病情㊁症状等情况进行常规问询,了解其疾病了解程度㊁文化程度㊁作息习惯㊁饮食习惯等,针对其实际情况开展健康宣教,确保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疾病治疗发病因素㊁治疗方法等.护理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若出现头晕㊁气促等症状及时有效干预,避免病情恶化;②用药及生活指导:通过用药知识讲解,使患者了解所用药物药理作用㊁用药剂量㊁次数等重要性,确保其遵医嘱用药,避免随意更换药物或更换用药剂量产生不良影响.根据患者病情及饮食习惯制定健康饮食方案,饮食主要以低脂肪㊁高蛋白㊁高维生素㊁易消化类为主,多吃水果蔬菜确保排便,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或咖啡㊁浓茶等,避免心跳加速对疾病产生影响.确保患者每日饮食可摄入充分钾㊁钙㊁钠,确保机体电解质维持均衡水平,叮嘱其一日三餐养成规律,确保每日饮水量;③心理护理: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因多种因素影响伴有负面情绪,直接加重期心理负担对疾病治疗进程造成干扰,因此护理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十分必要.要求护理人员通过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了解其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针对患者存在的顾虑㊁疑惑等进行解答,向患者介绍多种情绪疏导方法,可联合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精神安抚,鼓励患者说出自身感受及想法,通过以往案例分析,提高其依从性及自我信心.为降低患者对医院环境或护理人员存在陌生感而存在心理波动,护理人员可增加访视次数,积极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做到认真倾听㊁换位思考,加强与患者紧密联系,尽可能早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提高其依赖性及信任度.根据患者喜好播放舒缓类音乐,调节其情绪状态,若患者存在失273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第39卷ZⅠ。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
通过分析血脂异常情况,揭示血脂检验在这一人群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检验结果与疾病预后的关系,阐明血脂检验指标的诊断和治疗意义,以及其优势和局限性。
研究认为血脂检验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重要性,可作为临床评估和干预的重要参考。
未来应加强相关研究,拓展临床应用前景。
本研究结果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血脂检验;临床价值;血脂异常;预后;诊断;治疗;优势;局限性;重要性;评估;干预;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症候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糖尿病是代谢紊乱的一种重要体现。
两种疾病相互影响,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危险性,而且对疾病的诊治和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代谢紊乱,其临床价值备受关注。
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
这些异常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心脏事件的风险,还影响了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血脂异常,指导临床治疗和管理。
随着血脂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血脂检验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复杂性。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代谢异常之一,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后。
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探讨其与疾病发展的相关性;2. 探讨血脂检验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3. 研究血脂检验结果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疾病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及指导价值;4. 探讨血脂检验指标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5.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的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的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
方法:回顾研究我院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患者各5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
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组成的糖尿病组的FBG、TC、LDL-C以及TG水平均高于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患者组成的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低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冠心病非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且呈现弥散分布的特点。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十分警惕血脂水平,努力控制或降低血脂水平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冠状动脉冠心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与非合并糖尿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探讨两者血脂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依据。
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依据197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的共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WHO的诊断分类标准),男性35例,女性15例,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
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
1.2方法利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右肩位、左肩位、正头位、肝位、蜘蛛位多体位造影。
所有患者均进行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甘油三脂(TG)检查。
检查利用BECKMAN公司产BeckMAN CX(R)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步进行TC和TG(氧化酶法)与HDL-C和LDL—C(酶联免疫一步法)的检测。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的结果分析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以为冠心病的合并风险做评
估,为未来冠心病诊疗提供借鉴。
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随机从该院资料库中,选取3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3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及资料库外健康人群34名正常组,分析对比3组的血脂检测结果。
结果3组人员血脂检测结果分析中,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血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人群,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 B)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
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MI、FPG、2 hPG、HbA1c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MI、FPG、2 hPG、HbA1c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FPG、2 hPG、HbA1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心病的发病与血脂整体水平高,关系密切,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高,要注意合并冠心病的发生;临床诊断冠心病,可以将血脂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加以应用。
标签: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单纯2型糖尿病;血脂检验;分析
冠心病是老年常見病和多发病,被成为心脑血管病的头号疾病。
多发于65岁以上人群,急性患者可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死亡,可合并多种心脑血管分项疾病,可谓威胁老年人的一大杀手[1]。
为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血脂检验分析与冠心病本质之间的关系,以为临床诊疗冠心病提供借鉴和参考,特选取该院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3组作为该次调查的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比较分析法,随机从该院资料库中,选取3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3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及资料库外健康人群34名正常组。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医学》的诊断标准[2],对照组表现有一般糖尿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伴有冠心病胸闷、胸痛、心率失常等症状和对照组的相关糖尿病症状,正常组人群为各方面身体康健之人;排除标准:将有脑血管疾病、血液病、风湿病等患者排除在外。
其中对照组患者34例,男患者18例,女患者16例,年龄60~65岁,平均年龄(62.51±0.25)岁;病程1~10年,平均(4.54±1.21)年。
观察组患者34例,男患者20例,女患者14例,年龄60~65岁,平均年龄(61.36±1.75)岁;病程2~10年,平均(4.96±1.20)年。
正常组,男19名,女15名,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2.55±1.75)岁。
3组人员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3组研究对象进行血脂的常规检查,注意检查前天晚上9点以后禁食禁水,空腹血常规抽血化验。
即清晨8点将3组人员的3 mL空腹静脉血抽取出来,在干燥食管中注入,在1 h内分离血清,标本无溶血,2 h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400型,Olympus),应用上海长征试剂盒对三组人员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进行检测;应用日本株式会社试剂盒对三组人员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进行检测;应用中生试剂盒,运用免疫比浊法对三组人员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 B)水平进行检测。
同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然后将其体重指数(BMI)计算出来,并采用血糖仪对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检测。
1.3 临床观察指标
临床观察的血脂主要有4个参考值,甘油三酯0.45~2.25 mmol/L,总胆固醇3.24~5.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8~1.9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2.08~3.12 mmol/L。
1.4 统计方法
该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人员的临床资料比较
3组人员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3组人员血脂相关指标平均值比较
3组人员血脂检测结果分析中,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血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人群,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甘油三脂肪(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 (Apo B)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
见表2。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FPG、2 hPG、HbA1c变化情况比较
和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BMI、FPG、2 hPG、HbA1c均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MI、FPG、2hPG、HbA1c 均显著较低(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BMI、FPG、2 hPG、HbA1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论
3.1 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意义和价值
冠心病是一种胸痹症,是心脏病的一种,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临床表现为胸腔压榨性疼痛,严重者会因急性心衰而死亡[3]。
中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水平和器官进行性退化,因该疾病致死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一旦临床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可以避免意外死亡[4]。
3.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价值
在上述研究中,将2型糖尿病患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群3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对其血脂检测结果的分析来看,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血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人群,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甘油三脂肪、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 B)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
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MI、FPG、2hPG、HbA1c均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MI、FPG、2 hPG、HbA1c均显著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FPG、2hPG、HbA1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测结果,可以作为排除冠心病的参考,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檢验结果普遍偏高,对冠心病的检测率和检出价值,可以作为诊冠心病,及早控制冠心病发展的有效参考,尤其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要将其作为预防并发症合并症的注意事项加以关注[5-7]。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发病与血脂整体水平高,关系密切,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高,要注意合并冠心病的发生;临床诊断冠心病,可以将血脂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关文龙,郑阳.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78-79.
[2] 许玲玉,李清楚,康志强,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80-81.
[3] 张迎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5,14(11):28-29.
[4] 胡丽霞.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50-51.
[5] 陈慧谊,黄俊杰,黎永祥,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6):829,832.
[6] Maimaituxun G,Shimabukuro M,Fukuda D,et al.Local Thickness of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Surrounding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Is a Simple Predictor of Coron- ary Artery Disease- New Prediction Model in Combination With Framingham Risk Score[J]. Circ J,2018,82(5):1369-1378.
[7] Cortigiani L,Huqi A,Ciampi Q,et al.Integration of Wall Motion,Coronary Flow Velocity,and Left Ventricular Contractile Reserve in a Single Test:Prognostic Value of Vasodilator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 J Am Soc Echocardiogr,2018,31(6):69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