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文化的符号与象征
- 格式:ppt
- 大小:5.05 MB
- 文档页数:27
文化素质讲座报告符号与象征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符号与象征象征(symbol)是一个和众多与人类思维有关的学科相联系的概念,早在远古时期的巫术与神话中,就已存在象征的运用。
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几乎各学科领域都有对象征的研究与阐述。
在西语语境中,symbol兼具“象征”与“符号"两种含义,在学术史上,一直存在“象征"还是“符号”的辩论,而实际上,在语言学、艺术学、文化学与心理学层面上,象征与符号在很多时候是等同的,符号是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象征是需要符号指称的象征。
黑格尔说过:“‘象征’无论就它的概念来说,还是就它在历史上出现的次第来说,都是艺术的开始……”换一句话讲,艺术一开始便是象征性的。
按照黑格尔的观点,象征首先是一种符号。
它与单纯的符号或记号不同,意义与表现意义的手段之关系不是一种完全任意构成的拼凑。
在艺术里,意义与象征的联系是密切吻合的。
用“象征”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外在事物”,既可以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之物,又可以是人工创造的。
事实上,作为艺术品,当它成为象征物时,不管它是对自然物的肖似模拟或变形处理,本身便打上了人的精神烙印。
当同一题材的某一形象与某一特定意义联系在一起时,这一形象便成了符号,它是这种意义的代表。
因而,这种象征有别于一般的“外在事物”。
现代“象征形式哲学”的代表人物卡西勒指出,一种象征形式应理解为一种精神能量,借它之助使一种精神的意义内容和一种具体的感性记号相连,并内在地属于此记号。
据卡西勒看来,“象征不只是一种指示性记号,从一个领域指示另一个领域,而且是参与这两个不同领域的记号,即通过外部物质世界中的记号显示内部精神世界中的记号,或从可见物质世界中的记号显示内部精神世界中的记号。
因而具有精神活动的人被其称作‘象征动物’。
因此作为一种记号观念的象征主要与它所‘代表’、‘暗示’、‘含蕴’的精神内容有关。
”也就是说,象征不是独立性存在,它以符号的形式出现,是沟通“能指”与“所指”的中介。
语言文字中的文化意象与符号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和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象与符号,这些文化意象与符号成为表达思想、感情、信仰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从汉字、成语、诗词、民间故事等方面,探讨我国语言文字中的文化意象与符号,以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一、汉字中的文化意象与符号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表达中华民族思想感情、文化传统的重要工具。
汉字中的文化意象与符号主要表现在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
1.字形:汉字字形优美,内涵丰富。
许多汉字都具有图形化的特点,如“山”、“水”、“日”、“月”等,这些字形直观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景象的认知。
此外,一些汉字通过组合部首、笔画,形成独特的结构美,如“森”、“众”、“品”等。
2.字义:汉字的字义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许多汉字起源于生产生活、祭祀活动、军事战争等方面,如“农”、“牺牲”、“战”等。
这些汉字的字义不仅反映了古人的生活状态,还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字音:汉字的字音是文化意象与符号的重要载体。
汉字的读音与意义往往相互关联,如“悲”、“鄙”、“辈”等字,读音相近,意义上存在一定联系。
此外,汉字的声调、韵母等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二、成语中的文化意象与符号成语是汉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成语中的文化意象与符号主要体现在寓言故事、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方面。
1.寓言故事:许多成语源于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
这些成语通过寓意深刻的故事,传递了古人对道德、哲理的感悟。
2.历史典故:成语中的历史典故,如“围魏救赵”、“草木皆兵”等,反映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事迹。
这些成语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3.神话传说:部分成语源于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
这些成语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以及对英雄事迹的传颂。
三、诗词中的文化意象与符号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璀璨明珠。
第八章艺术的价值结构本章将以宗白华和莫里茨·盖格尔的三种价值结构论为基础,按照审美价值(即形式价值)、真理价值(认识价值和启示价值)、娱乐价值、教化价值(伦理价值)、象征价值(即符号价值)五个方面予以论述。
第一节审美价值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存在的对应物,是存在的一种天然的质性;从创作的意义上说,价值是被建构、被创造的;从评价或鉴赏的意义上说,价值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创造的。
米·杜弗海纳说:“价值就是对象,因为它作为对象的本原和目的让位于对象的中心.创造价值,就是创造对象。
创造审美价值,就是生产带有意义、开创新风格和传达新世界的信息的新作品。
”图8—1 丁托莱托最后的晚餐图8—2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审美价值可以说是艺术的第一价值,或者说是艺术的自律性价值。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其区分性标志,就是审美价值;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其判断标准就是审美价值。
杜夫海纳说:“价值就是对象之所以成为有价值的对象的东西,它不是任何外在于对象的东西,而是对象符合自己的概念、完成自己的使命时的对象本身.”审美价值是艺术作品的可识别性特征。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都是一个个别性和差异性的存在。
在艺术世界之中,每一个作品都凭借其审美的(有时也包含别的因素)能量和引力占据着自己应得的位置.虽然每一个作品所占据位置的大小和重要性会各有不同,但是,一部作品一旦获得时代和历史的认可,一般地说,其他的作品,即使是同一题材同一主题的作品,是不可能动摇其地位的.因为进入艺术世界的入场券并不受名额的限制。
在艺术世界里没有类似体育竞赛那样的退一进一的规章;艺术运行的规律并没有为作品之间的相互抵消或谋杀提供机会,而艺术审美体验的规程则宣告,此艺术作品永远不可能取代彼艺术作品。
西美尔说:“只要客体是仅仅有用的,它们就是内在可变换的,并且每一件都能够被别的有同样用处的东西所代替。
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与神秘符号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象征物和神秘符号,这些符号代表着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观念。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认同。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与神秘符号,并解析它们背后的意义。
一、龙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象征之一便是龙。
在中国古代,龙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存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尊贵。
龙被描绘成一种有着独特形态的生物,通常带有鳞片、蛇身和龙爪等特征。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广泛出现,无论是绘画、雕塑、建筑还是传说故事中,龙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中国人来说,龙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龙在中国传说中常常与皇帝和帝王联系在一起,被视为帝王的象征。
龙的形象还出现在许多重要的场合,如春节和其他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因此,龙作为一种象征,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人对于权威和繁荣的向往。
二、阴阳阴阳是代表中国古老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符号。
它源自于《易经》的概念,描述了宇宙中相对的两个极端,即阴和阳。
阴象征着阴暗、负面、女性和消极的力量,而阳则代表着阳光、积极、男性和正面的力量。
阴阳的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和医学中,并且对于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的平衡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状态,人们应该追求内外的平衡。
阴阳的相互作用不仅仅存在于人的身体健康中,也存在于社会关系和自然界中。
这种平衡的追求体现在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中医草药疗法和食物搭配原则等。
通过调和阴阳的关系,人们可以获得身心的健康和内心的平静。
三、八卦八卦是另一个重要的象征和神秘符号,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八卦的图案由八个三条长短不同的线组成,每个线条代表着不同的状态和性质。
八卦的图案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它传达了对于宇宙运行规律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文化学概论考点整理第一章概述1.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文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与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
2.文化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文化学的研究范围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方方面面。
3.文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一、文化学的研究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基本研究目的。
二、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增强我们在新世纪建设新文化、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四、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客观存在在时具有更大的宽容度。
五、文化学的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的财富,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
4.文化由哪些形态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第二章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文化学研究过程中有哪些主要流派?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有哪些?其主要研究特色或方向是什么?主要有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法国社会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结构主义学派。
进化学派的理论先驱是达尔文和赫胥黎,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爱德华·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和美国的刘易斯·亨利·摩尔根,代表作《古代社会》。
这一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宗教信仰及其起源和发展。
二是婚姻家庭中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派的理论先驱是德国人类地理学派的弗里希·拉策尔和莱奥·弗洛贝纽斯,然后是格雷布纳尔和斯密特。
英国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里弗斯、G·艾略特·史密斯和W·J`佩里,代表作《太阳之子》。
传播学派竭力反对古典进化论的“独立发明说”和“平行发展说”的理论,认为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全部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播、借用的历史。
《人文社科类》重点笔记第一章:导论 - 人文社科概览1.1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义与范围人文社会科学是指那些以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集合。
它包括了诸如历史学、文化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学科共同致力于理解人们如何组织自己的生活,以及这种组织生活背后的文化、制度和社会结构等因素。
重要概念:•文化: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共有的信仰、价值观、习俗、艺术作品等。
•社会:由个体组成且通过互动形成相对稳定关系体系的群体。
•行为:个体或集体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方式。
1.2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人文社科采用多种方法来探究其研究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文献回顾、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使用。
•文献回顾: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为新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实地考察:直接进入社区或环境中观察实际情况,并收集第一手资料。
•定量分析:通过数值数据来进行统计检验,寻找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
•定性研究:侧重于深入了解特定情境下人们的行为动机及意义建构过程。
表1-1:人文社科主要研究方法比较方法特点适用场景文献回顾系统性强;可追溯知识发展脉络理论构建;综述撰写实地考察直接接触;丰富细节社区研究;民族志定量分析数据驱动;结果客观调查问卷;实验设计定性研究深度挖掘;灵活性高访谈;焦点小组讨论1.3人文社科的重要性及应用人文社会科学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在的社会环境,而且对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至关重要。
例如,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进理解多样性:通过对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学习,增强相互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支持决策制定:基于深入调查所得的信息可以帮助政府机构和个人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培养批判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假设、挑战权威,从而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
第二章:历史学基础2.1什么是历史?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发生事件的简单记录,更是一种理解和解释过去的方式。
《中华文化符号的内涵、疆界与生成要素》篇一一、引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其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旨在探讨中华文化符号的内涵、疆界以及其生成要素,以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提供理论支持。
二、中华文化符号的内涵中华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其内涵丰富多样。
从广义上讲,中华文化符号包括文字、语言、建筑、艺术、宗教、节庆、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元素。
这些符号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首先,文字和语言是中华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内涵。
汉字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而汉语则以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
其次,建筑、艺术等物质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空间布局和对称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建筑智慧。
中国传统艺术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此外,宗教、节庆、习俗等社会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和节庆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传统。
这些社会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
三、中华文化符号的疆界中华文化符号的疆界广泛而深远。
从地理上讲,中华文化符号遍布于中国的各个地区,不同地区的文化符号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例如,江南水乡的园林建筑和细腻的江南文化,与北方的四合院和粗犷的北方文化截然不同。
从时间上讲,中华文化符号的历史悠久,跨越了数千年的时间跨度。
从古代的甲骨文、青铜器,到现代的科技成就和文化创新,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四、中华文化符号的生成要素中华文化符号的生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理环境是中华文化符号生成的重要基础。
文学创作中的文化符号与意义文学是一种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文字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在文学创作中,文化符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作者用来传达意义和观点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文学创作中的文化符号与意义,并分析它们对作品的影响。
一、文化符号的定义与作用文化符号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特殊意义的符号。
它们可以是某个物体、某种动作、某个颜色或者某个词语等等。
文化符号通过与特定文化相关的经验和价值观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理解和解读世界的重要工具。
在文学创作中,文化符号可以用来表达作者对特定文化的态度和观点。
例如,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一个国家的国旗来暗示对该国家的赞美或批评。
文化符号还可以用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一朵红玫瑰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而在东方文化中则有着不同的意义。
二、文化符号的多样性与解读文化符号的意义是多样且变化的,它们可以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而产生不同的解读。
例如,对于中国人来说,红色通常象征着喜庆和幸福,而对于西方人来说,红色可能与危险或爱情联系在一起。
因此,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符号需要根据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经验来进行解读。
文化符号的多样性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
作者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文化符号来传达不同的意义和观点。
例如,一位作家可以使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性动物“龙”来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美,而另一位作家则可能使用“鹰”来表达对自由和力量的追求。
三、文化符号与文学作品的意义文化符号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度和丰富性,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作品。
文化符号可以为作品赋予特定的情感和意义,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体验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文化符号还可以帮助作品与读者建立情感上的共鸣。
当读者发现作品中使用了他们熟悉的文化符号时,他们会感到一种亲切感和共鸣,从而更容易被作品所吸引和理解。
例如,当一个读者发现作品中使用了他们熟悉的传统节日,他们会感到一种亲切和温暖的情感,从而更容易与作品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
西游记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西游记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神话传说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西游记中的各种符号与象征意义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对西游记中的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进行探讨。
一、紧箍咒——禁锢与自由的象征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遇到了无数困难和魔障。
为了控制孙悟空的狂躁本性,如来佛祖给他戴上了一顶世称“紧箍咒”的金箍圈。
紧箍咒的象征意义不仅在于束缚住孙悟空,也代表着一种禁锢和束缚。
然而,紧箍咒也具有一定的良性作用,它限制了孙悟空的行动力,使他不能为非作歹,保证了唐僧的安全。
二、三打白骨精——善恶的对立与斗争在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是一个经典的故事情节,也是一个体现善恶对立与斗争的象征。
白骨精代表邪恶,她以妖术迷惑人心,致使善良无知的村民受害。
而孙悟空和唐僧代表着正义和善良的一方,他们与白骨精进行了三次较量,最终打败了白骨精,拯救了村民。
这个故事象征着善恶对抗的必然,以及正义最终能够战胜邪恶的信念。
三、金箍棒——力量与温情的象征孙悟空手持金箍棒是西游记中的经典形象之一,金箍棒代表着孙悟空的强大力量。
这把金箍棒不仅能够变大变小,随心所欲地伸缩,还能打败任何敌人。
然而,金箍棒不仅象征着力量,也代表着孙悟空的温情。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虽然脾气暴躁,但对于师父和师傅被困时仍然展现出无尽的关怀和用心保护的一面。
四、取经之路——修行与成长的象征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辛之旅。
这条取经之路不仅是一次危险的旅程,更是一次内心的修行和成长。
唐僧师徒四人在路上遇到了无数困难和考验,但他们始终坚守初心,完成了师傅的使命。
这条取经之路象征着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及通过坚持和努力最终实现自我的奋斗。
五、孙悟空——人性的象征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象征着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他的狂妄、嬉皮笑脸和忠诚、慈悲的两面形象,反映出了人性中善恶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