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德国会计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ACCOUNTING LEARNING87浅议中德会计模式的差异及启示楼弘茜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楼志强 山东省寿光市审计局摘要:本文针对中德会计模式差异,重点分析了中德会计模式的差异及其成因,并分析了德国会计模式中的优势及对我国会计体系建设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会计模式;差异分析;会计准则引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以及世界贸易的频繁,国际间不同国家的会计体系加快趋同已经成为会计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在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方面,与德国的经济体制建设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研究中国会计模式与德国会计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有利于启发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改进优化,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化趋同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一、中国和德国会计模式差异分析德国作为典型的大陆法系的国家,在财务会计的相关规定方面相对较为明确和详细。
德国的会计法规主要是集中在商法、税法以及公司法等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商法,在德国会计模式和中国会计模式的差异方面,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在中德的会计目标方面。
由于中德两国在会计信息使用者方面的差异,因而决定了会计目标的差异性,这也是中德的会计模式最为主要的差异。
对于我国,由于我国企业价值导向是基于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也是基于投资人保护模式,因而会计信息首先是服务于企业的股东以及社会上的潜在投资者,其次则是各类外部的利益相关者。
对于德国,由于会计体系债权人保护模式的特点,因而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上主要是债权人,因而更加重视企业的偿债能力,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也主要是满足银行的需求。
第二,在中德的会计原则方面。
对于我国来说,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强调真实性以及相关性,会计原则要求方面包括了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方面。
德国的会计模式,对于会计信息更加强调真实性,区分了会计核算以及会计披露,对于会计核算重点是会计报表要素确认计量上,会计披露方面针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强调了合规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以及明晰性原则等。
第1篇一、引言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其会计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声誉。
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了解德国的会计制度对于我国企业在德国成立公司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德国成立公司的会计制度概述、会计原则、会计报表、审计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德国成立公司会计制度概述1. 会计制度类型德国实行的是双重会计制度,即法定会计和商业会计。
法定会计要求企业按照《商法典》和《会计法》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而商业会计则根据企业自身需求进行会计处理。
2. 会计制度目的德国会计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便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评估。
三、德国成立公司会计原则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德国会计制度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即会计处理应以经济实质为依据,而非仅仅依据法律形式。
2. 权责发生制原则德国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即收入和费用在实现和发生时确认,而非现金收付时确认。
3. 会计期间原则德国会计制度将会计期间划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便于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管理。
4. 历史成本原则德国会计制度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即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以取得时的成本为基础。
5. 收益实现原则德国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收入实现时确认收入,而非在合同签订时确认。
四、德国成立公司会计报表1. 利润表德国公司利润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等。
2. 资产负债表德国公司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其中,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 现金流量表德国公司现金流量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五、德国成立公司审计要求1. 审计范围德国公司审计范围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合规性审计等。
2. 审计报告德国公司审计报告应当真实、公正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明确指出审计意见。
讨论美英法德哪种会计模式更为宽松美国会计模式:第一.在官方的支持下和干预引导下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会计程序委员都是隶属于注册会计师协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结构,由于两者都存在着相同的问题,所以最终被FASB所替代,FASB的独立性相对于原来有所增强。
F.FASB除了发布财务会计准则,还对相关的条款也作出了解释。
G.FASB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认可的,也是成功的,当然并不存在两者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最终,在2003年的安然事件使得民间机构在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方面的权利有所削弱。
不可否认,民间的独立性和政府的支持性方面有着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权利。
第二.年度审计和公布的财务报告的法定要求主要适用于公众公司美国联邦制给予了各个州法律和制定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比如说特拉华州,所以,对于年度审计和公布财务报告的法定要求实际上只存在与联邦一级,主要适用于的公司类型;小公司的处理方式。
小公司由于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筹资情况,也制定年度审计报告,但是不必要公开披露。
第三.强大的会计职业组织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于财务会计委员会有着重大的影响,也对财务会计准则有着重要影响,主要是由于其资金运作来源;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一个职业团体也制定审计准则;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大的权利。
法国会计模式第一.由政府颁布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方案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会计模式的最主要的特征法国由国家颁布会计方案,历史演变,首先看会计方案的内容,经过多次修改,通常包括六个方面,适用比较灵活法国会计方案在1982年根据欧共体4号指令进行了修订,关于财务报告决算和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进行修改表现最突出的便是增加了大量的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要求,共15条,政府编制的会计总方案的内容和标下的注释在制定执行和拓展会计方案所需要的会计准则中利用民间力量,拓展内容由国家和国家会计委员会,所得税申报和会计方案,也是以税务需求为导向的一个例子,商法典和会计方案,现今商法典中的商务法规包含了大量的会计与报告条款,企业必须建立会计手册总结上面所述,法国国内企业编报各自财务报表时,应遵循的是会计方案,商法典,和所得税法第二.法国的会计职业界组织主要有两个,数量并不多,规模也并不是很大,产生的影响也不是很强1.法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全国统一会计方案时,在拓展部分由全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2.法国的审计师协会,法定审计的范围与其他国家相类似,但是法定审计师对于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犯罪嫌疑,必须向国家检察官报告,主要是由于其受美国司法部管辖,而其他国家的法定审计师在相类似的情况下则并不需要如此英国会计模式:第一.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威性不及美国,也不像美国的那样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的特点;与美国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英国不像美国,美国有全国性的注册会计师协会,而是由区域性的会计协会组成,所以ICAEW所制定的只适用与本领域,而与其他领域不会产生影响. 20世纪60年代,回顾英国会计职业组织的加入过程, 财务会计准则没有美国的那样大的影响力,而是在自己的领域之内才有影响.由独立的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职能浅析【摘要】德国企业管理会计是德国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德国企业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主要职能、作用、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德国企业管理会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德国企业管理的特点和模式,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指导。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未来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
希望通过对德国企业管理会计的深入了解,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启示与指导,助力企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关键词】德国企业管理会计、起源、发展、主要职能、作用、特点、应用、重要性、发展趋势、启示、企业管理1. 引言1.1 引言: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职能浅析德国企业管理会计是德国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起源于德国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逐渐发展壮大。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绩效管理和报告分析等职能,通过对企业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和业绩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战略规划、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和利润。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的特点包括注重长期规划、强调实效管理、倡导团队合作和注重实践操作等。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领域,涵盖生产制造、金融服务、零售批发等各个行业。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率、提高竞争力,是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正文2.1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德国企业管理会计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
当时,德国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大型企业,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这些企业,管理会计得以发展起来。
管理会计在德国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首先是20世纪初的传统会计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财务会计的发展,并没有明确的管理会计概念。
随着企业规模和复杂度的增加,企业对于更精准的管理信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管理会计开始逐渐兴起。
第1篇一、引言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会计制度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
德国会计制度在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了德国特有的法律体系和商业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德国会计制度的特点进行阐述。
二、德国会计制度的基本框架1. 法律体系德国会计制度建立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之上,主要包括《商法典》、《会计法》、《股份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会计制度的规定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2. 国际会计准则德国会计制度在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了德国特有的法律体系和商业环境。
国际会计准则(IFRS)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德国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向IFRS靠拢。
3. 会计准则体系德国会计准则体系主要包括《德国会计准则》(HGB)、《股份法》会计准则(HGB-FGriffB)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HGB-FinRiSt)等。
这些准则为德国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德国会计制度的特点1. 强调合规性德国会计制度强调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企业需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不得随意更改会计政策。
2. 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德国会计制度强调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等方面。
企业在会计报表中需披露社会责任相关信息,以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3. 独立审计制度德国实行独立审计制度,要求企业聘请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审计师需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进行审查,并向公众发布审计意见。
4. 高度透明德国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披露详细的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企业还需披露关联交易、重大投资、贷款担保等信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5. 严格的会计政策变更制度德国会计制度对会计政策变更有严格的要求。
企业在变更会计政策时,需充分说明变更原因,并确保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6. 强调长期价值德国会计制度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要求企业在会计处理时充分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
浅谈德国会计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作者:黄璐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07期摘要:欧盟国家中,德国以其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而闻名。
与其他国家一样德国的会计模式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会计模式基于宏观控制而非微观实用,会计制度及实务深受公司法和税法的影响,强调会计处理的谨慎性。
德国会计模式对欧洲大陆的很多国家生很大的影响,通常国际会计上把这些国家的会计模式统称为“德意志会计模式”。
并且分析了这种会计模式对我国会计的借鉴。
关键词:德国;会计模式;会计标准一、德国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一)基于宏观控制而非微观实用德国的会计法规同其他法律一样,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会计活动建立一个良好的秩序,以提供一个适合市场竞争的环境。
另外的目的还包括为政府贯彻经济政策服务。
比如,政府在商法和税法中规定企业可以提取各种准备,就是基于使企业增加更多积累,从而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与英、美等国不同,在德国,企业在会计政策方面的选择权较少,无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做法,更多的是接受国家的调节和控制。
(二)会计规范法典化德国是典型的成文法系国家,会计记账的基本原则、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等方面均有法律详细规定。
德国除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外,其严密的司法制度和严格的执法也颇具特色。
德国的财政法院专门审议财务和税收方面的会计法。
在会计工作规范上,德国没有单行的会计准则,其会计规范是由政府通过分散于《商法》、《公司法》、《税法》中的规定来体现的。
德国会计的监管机制严格而具体,八大交易所中就有四家在上市公司执行准则的说明中规定:“外国上市公司可以遵循德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
本国公司也可以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英国会计准则或本国会计准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三)极端稳健性德国的公司法、税法都认可稳健性在企业核算中的处理。
其实质是使企业合法地“低估利润和隐瞒资产”。
比如:所有负债,包括未实现的损失在内,必须全面计提准备,未实现的利润不予确认;流动资产按成本、可变现净值或重置价格中最低者计价;有许多经法律允许设立的“准备”,如“法定准备”、“可任意支取的准备”、“为未来纳税设立的特别准备项目”、“退休金准备等等”。
第五节德国会计模式一、会计服从于法律要求(一)德国会计服从于以下三方面的法律要求1.税法会计准则基本上取决于税务法规的要求。
2.《商法》主要适用于所有组织形式的企业(公司、合伙、独资)。
3.《股份公司法》颁布于1965年,其中包括广泛的会计要求,对股份公司(1)固定资产应按原始成本减去相应的折旧表述。
(2(3)无形资产只是在从第三方面取得时才资本化。
(4)(5)未实现的利润可不予确认。
(二)财务报表公告的法律规定1.德国马克被欧元取代后,德国股份公司的规模划分,如表3-8所示。
2.《公告法》的相关规定(三)规范德国会计的法律体系可列示规范德国会计的法律体系如表3-9:二、以公司利益为导向——极端稳健和不要求充分披露德国会计的极端稳健性,其实质是公司可以合法地低估利润和资产,在对外财务报表中提供尽可能少的信息。
在德国,经法律允许设立的准备包括:法定准备(statutory reserve,法定公积)、可任意支配(通用)准备(free reserve, general reserve,通用公积)、为未来纳税设立的特别准备项目(special reserve items subject to future taxation)、养老金准备(provision for pensions)、维护支出准备(provision for maintenance)。
三、按总费用法编制的损益表德国《商法》对损益表有两种规定格式:(1)按总费用法编制的表式(2)按销售成本法编制的表式。
总费用法下的损益表计算过程如下:销售收入±在产品和产成品的增减变动+其他资产化成本+其他经营收入-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其他资产价值耗损-其他经营费用+股权投资收益+利息或类似收益-长期金融资产和短期有价证券价值减损-利息或类似费用=正常经营成果。
按总费用法和按销售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的实质差别在于对所反映的企业业绩持不同观点。
四、其他重要特征(一)会计职业界作出的会计准则建议不过是对《股份公司法》相应规定的解释(二)一些独特的会计惯例(三)五、1998年以后德国会计实务体系的变革(一)会计准则的制定、生效及执行2002年10月,德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以供公众讨论。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2卷第1期德国会计模式及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借鉴崔倩(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各国的会计改革一直我国会计发展主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分析中德两国会计环境中的异同,了解德国传统会计模式的特点及德国的会计改革趋势,能够给我国会计改革带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德国会计;中国会计;会计改革中图分类号:F23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114(2009)03-0025-03The Reference of German Accounting Model on Chinese Accounting ReformCUI QianAbstract: The accounting reforms of other countries are still an aspect that Chinese accounting development should pay main attention to.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similar points of accounting environment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introduces German traditional accounting and its reform, and then summarizes some revelation for Chinese accounting reform.Key words: German accounting; Chinese accounting; accounting reform.收稿日期:2009-12-01作者简介:崔倩,女,1984年出生,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教育。
一、中德两国会计环境的相似之处各国的会计模式都深受其外部环境的影响,比较两国会计环境的相似之处,对于借鉴德国会计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篇一、引言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重要国家,其会计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地位。
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作为德国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会计科目设置、财务报表编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的基本概念1. 会计主体: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以企业为会计主体,即以企业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
2. 会计分期: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采用会计年度作为会计分期,即以一年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周期。
3. 货币计量: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采用货币计量,以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量和报告。
4. 权责发生制: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即企业收入和费用在确认时,应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进行确认,而不考虑货币的实际收付时间。
三、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强调会计处理应反映经济实质,而非仅以法律形式为依据。
2. 实际成本原则: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要求企业以实际成本计量资产和负债,不得高于其市场价值。
3. 收益与费用配比原则: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应遵循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即收入和费用应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
4. 公允价值原则: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特定情况下,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
5. 可靠性原则:德国小公司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应当真实、可靠,不得虚构或隐瞒。
四、德国小公司会计科目设置德国小公司会计科目设置遵循以下原则:1. 按照经济业务性质分类:德国小公司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等。
2. 按照会计科目级别划分:德国小公司会计科目分为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等。
以下是部分德国小公司会计科目示例:1. 资产类:(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应收账款(3)存货(4)固定资产2. 负债类:(1)应付账款(2)短期借款(3)长期借款(4)应交税费3. 所有者权益类:(1)实收资本(2)资本公积(3)盈余公积4. 收入类:(1)主营业务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5. 费用类:(1)主营业务成本(2)其他业务成本(3)税金及附加五、德国小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德国小公司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德国会计模式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启示与借鉴作者:李祥锋来源:《经营者》2016年第02期摘要会计作为重要的经济语言,是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
随着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全面深入了解德国会计模式,对于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非常必要。
本文从德国会计环境出发,分析了影响德国会计模式的基本要素,在论述德国会计模式特征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务双重角度提出了德国会计模式对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会计模式会计改革借鉴一、德国会计模式的特征德国会计模式以宏观经济为基础,会计法规受政府、税收和法律影响大。
德国市场经济处在法律和政策的引导调控下,相对比较完善。
其会计理论和审计实务比较先进,会计规则主要为政府贯彻经济政策服务。
主要有以下特点:(1)德国会计规范的法律来源。
德国法律体系属大陆法系,法律全面详细规定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会计规范也不例外,德国会计规范通过分散于《公司法》《商法》和《税法》中的规定来体现。
《公司法》对德国会计的影响最重要,《商法》条款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税法》规定会计项目必须同税收目标一致,会计报表收益必须同应税收益保持一致,会计记录和报表服从税务目的——税收决定原则。
(2)德国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德国政府对金融业管制较松,企业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银行是德国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为维护自身利益,银行要求公司采取极端稳健的会计政策,提取各种准备作为报表项目单独在资产负债表列示,稳健性在企业核算中的处理得到公司法、税法认可。
(3)德国会计职业界的构成及社会影响。
德国会计职业界规模和影响力弱小,德国现有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委会员等。
会计师协会(1931年创立)规模比小,负责制定会计职业标准,是会计职业界的代言人;注册会计师协会(1961年创立)的宗旨是维护全体成员的职业利益,负责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会计准则委员会(1987年创立)的职责是制定有关合并财务报告方面的会计准则并由德国司法部颁布,同时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代表德国利益。
财务管理中的德国经验与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德国以其严谨高效的管理模式和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而闻名。
本文将从德国的财务管理特点、管理模式以及经验上谈论德国在财务领域的独特之处。
德国的财务管理特点:1. 高度概括的财务规划:德国企业十分重视财务规划,不仅将财务管理作为一种手段,更将其视为战略决策的指导。
德国企业注重长期规划,在财务管理中,会制定详细的财务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进行有效决策。
2. 严格的财务约束:德国企业对财务约束的要求十分严格,包括对成本、利润和预算的高度控制。
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此外,预算控制也是德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3. 稳健的财务政策:德国企业通常采取稳健的财务政策,注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他们注重保持适度的债务水平,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在经济不景气或市场波动时,德国企业往往能够相对稳定地度过难关。
德国的财务管理模式:1. 分权与责任制:德国的财务管理强调分权和责任制,公司内部将财务职能下放到各个部门,让相关负责人对财务细节负责。
这种分权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更加高效地进行财务决策和控制,减少决策层的负担。
2. 审计与监控机制:德国企业非常重视内部审计和监控机制,通过建立严格的财务审计程序,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这种机制可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对于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3. 长期投资与发展:德国企业倾向于进行长期投资和持续发展,财务管理模式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他们注重企业内部的资本投资,同时也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德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注重长远利益的平衡,避免短期行为的冲动。
德国财务管理的经验:1. 稳健财务政策:德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坚持稳健的财务政策,注重企业的财务稳定和长期发展。
这种经验告诉我们,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要注重风险控制,保持适度的债务水平,避免过度扩张和财务风险的发生。
德国会计模式对莪国会计改革的启示参巷资料・口删㈣裂删删黝删燃㈣蒯黝燃燃瓣山东财政学院李祥锋李威萍删删黝渊㈣删删渊渊㈣勰删删}一、德国会计模式的总体特征德国会诗模式以宏鼹经济宠基础,会诗栽菠的制定受政府、税收和法律的影响较大,浚重依据法律指导会计实务。
德国的市场经济处在法律和政策的积极弓l导和调控之下,发展籀对跑较完饕。
其会计理论秘审计实务跑较先进,会计裁蓬主要为政府贯彻经济政策服务。
总体看来,德国会计模式有以下特点:1.德国余计规范的法律来源。
德围的法律体系属大陆法系,法律条文全面、详细地规定了社会缀济的各个方面。
会计规范氇不铡外,德国的会诗栽魏是由政府遥过公司法、裔法和税法中的相关规定来制定的。
公司法对德晷会计具有主导性影响;纛法中的条款逶震于所有有限责任公司;税法规定会计项嗣必须同税收目标一致,会计报表上的收益必须同应税收益保持一致,即会计记录穗会计摄表应簸获税务疆秘——税收决定原茧|j。
2.德国会计信息的斑要使用者。
德国政府对金融业管制较松,企韭资金主要来蠹镊行贷款,段票筹资仅占终郏资金瓣5%左右,银行作为企业汝金的最大权益人是德国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银行为了维护囱身利益,要求企业采取极端稳健酌会计政策,提取各种秘密准备作为会诗强震项露翠独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稳健性在企业核算中的运用得到公司法、税淡戆扶胃。
鞋:如爨露受债(氛括未窦瑷戆损失在内)努矮全面计提准备,朱实现的利润不予确认,流动资产按成本、可变现净健或重鼹价格中最低者计徐等,这样有利予企业合法地低估稍润,降低企业精务风险。
3.德国会计职业机构的构成及其社佘影响。
德国会计职0#甜■W∥'g∞1“∞∥■鲥∞'g∞H口g目■∥0'ⅫⅫ1“删■聊■黝I目Ⅲ1W搿,lg姘'目91睇∞n_∞W●g∞∥■擀■群∞■目《1w蟛'¥@1睇*HE鳓'∞《∥●槲■愀■黼■“#'《∞1W蛳,■w#1群纠l∞彬■∞g'#钎’■俐■删■删■槲■俐■槲■嬲l高的企业,那么此时从整个丰土会角度来说,资源配置效率是报酬费用将会大幅度上升,从而降低盈利指标。
浅谈德国会计浅谈德国会计及其对我国会计的启示[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国际会计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欧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而德国又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德国特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民族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会计模式。
研究和借鉴德国会计发展中的可取之处,有利于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也对我国会计变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德国;会计环境;会计模式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
中国企业想要走出国门,就必须要了解国际会计,掌握相关的知识。
德国是我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合作伙伴,研究和比较德国的会计环境及其模式,对我国的会计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德国的会计环境各国的会计环境都深受其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国家由于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的不同,也就造成其会计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1、政治环境德国国体是联邦制共和国,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德国采用典型的立法会计模式,强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统一,基于宏观的控制而非微观的实用,采用极端稳健及不充分披露的原则。
2、法律环境德国会计法律体系也采用成文法,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会计活动建立一个良好的秩序,以提供一个适合市场竞争的环境。
另外的目的还包括为政府贯彻经济政策服务。
影响会计环境的主要法律包括《商法》、《股份公司法》、《公告法》、《股份不公开公司法》、《税法》以及《欧洲引导法》。
3、文化环境法制观念强,倾向集体主义,权力距离较大。
德国属于日耳曼民族,该民族长期生活在罗马帝国境内,他们信奉罗马基督教,直接受罗马文化下的国家制度及法制的影响。
罗马文化国家制度和法律的严谨对德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人凡事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普遍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诚实而不需要监督。
4、经济环境德国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首要的特点是保护竞争,限制垄断。
浅论德国会计模式
德国是位于欧洲大陆中部的一个联邦制国家。
在西方各国中, 德国以其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而闻名于世。
在各国会计模式中, 德国的会计模式具有独特的特点, 突出表现在会计制度及实务深受公司法和税法的影响, 强调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面向公司, 保护公司利益, 并且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统一性的特点。
德国会计模式对荷兰、瑞士、瑞典、以色列、丹麦等国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常国际会计上把这些国家的会计模式统称为-德意志会计模式。
那么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德国的会计模式。
一、德国会计的外部环境
各国会计模式的形成都是多种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决定了会计模式的具体内容。
( 一) 政治体制。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和各州的立法权力由《基本法》(即宪法)来明确。
德国采取议会共和制,实行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离。
联邦议院和参议院是最高立法机关;最高行政机关是联邦政府。
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协调经常通过由联邦总理和各州州长共同签署的“国家协议”来实现。
( 二) 经济环境
1、“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国家的职能是维持良好的秩序,使经济在既定的框架下运行。
国家要建立各项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以保障经济运行。
因此,德国会计规范主要是由政府来制定,具有较强的刚性。
2、发达的银行体系和相对不成熟的证券市场。
德国的银行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投资信托公司于一身。
一些主要的银行影响和控制着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
德国银行有两大特点:一是实行企业化经营,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银行也是独立经营的企业,银行之间存在着竞争,优胜劣汰;二是实行全能的银行制度,即除了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之外,还进行证券投资,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
由于银行控制着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更加了解企业的信息,而股票投资者的力量又比较薄弱,企业很少有压力去增强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及披露更详细的信息,以满足更广泛的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发达的银行业必然使得德国会计主要是以保护银行利益为目标,在会计核算上采用过分谨慎原则。
( 三) 文化环境。
德国文化受罗马文化影响较深,罗马国家制度和法律的严谨对德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德国人崇尚秩序,强调服从,作风严谨,凡事都讲求规范,德国法律体系的完善、详尽就是这种文化特征的体现。
另外,德国是一个审慎的民族,他们对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烈,人们希望社会机构能够维系社会一般遵循的规律。
( 四) 法律环境。
德国的法律体系属于以成文法为特征的欧洲大陆法系,拥有完整、详尽的法律体系,其法律体系逻辑性强,各部法律互相配合,对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德国法律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政策的法制化,通过大量立法来广泛干预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国家在这方面也体现了社会市场经济的“秩序原则”,即通过法律建立适合自由经济运行秩序。
德国法律制度的这一特
点,一方面使国家有条件通过完备立法来规范会计处理;另一方面也使得会计规范法律条文化成为传统的沿袭。
实际上,德国会计规范散见于公司法、商法及税法之中,其规定甚为详尽。
二、德国会计模式的特点
德国会计是一种独特的会计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
1.在会计工作规范上,德国没有单行的会计准则,其会计规范是由政府通过分散于《公司法》、《税法》、《商法》中的规定来体现的,即“会计规范法典化”;
2.在会计管理体制上,通过立法程序由政府和民间会计团体联合领导和管理全国会计工作,但会计团体地位相对较低,作用较小;
3.在税务会计上,则要求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统一,政府要求为计税目的而使用的会计程序和帐务处理的方法,必须和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程序和帐务处理方法相一致;
4.在德国,不论是公司法还是税法,都促使稳健性成为企业的基本原则;德国会计的稳建性,其实质是使企业合法地“低估利润”、“隐瞒资产”;
5.德国公司信守历史成本会计模式,这种做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稳健主义在德国会计所占支配地位。
6.德国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工作较少,德国会计本身又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色,因此德国会计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接受程度较小。
三、本文总结
德国会计模式指的是德国统一前联邦德国的会计实务体系。
德国同意后,这个会计实务体系已经成为德国全国的统一体系。
德国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有这几点:
第一,德国会计服从于税法、商法、公司法三方面的法律要求;
第二,以公司利益为导向;
第三,按总费用法编制的损益表等等。
总之,国情不同会计的模式总有一些变化,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会计模式才是好的,所以德国的会计模式是与我国的还有一些区别的,而且也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