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

2.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

2.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
2.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

第二章夏商时期奴隶社会的确立与发展

夏商周断代工程:

1996年,国家启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工程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学科,分为9个课题,44个专题,聘请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宗泽为工程“首席科学家”,组成工程组,进行科研活动。

夏商周断代工程(续1)

工程具体目标:(1)西周共和以前各王的准确纪年;(2)商代后期武丁至帝辛(纣)较准确的年代;(3)商代前期较详细的年代框架;(4)夏代基本的年代框架。

依靠两条途径建立年代体系:(1)整理传世及出土文献资料,对其中天文、历法的纪录,通过现代天文计算,推定其年代;(2)发掘有典型意义的考古遗址和墓葬,进行整理和分期,取得样品,进行碳-14年代测定。

夏商周断代工程(续2)

2000年9月,工程通过验收。成果有《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夏商周年表》。把我国有纪年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200年。主要数据如下:

夏:公元前2070-1600年

商:公元前1600-1046年

盘庚迁殷:公元前1300年左右

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

夏商时期文献资料比较丰富。《尚书》“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等篇属于商代遗文;《左传》不少追述夏商史事;《史记》“夏本纪”、“殷本纪”具体记述夏商王朝的兴亡、重大事件和人物。

考古资料有遗址、墓葬、青铜器,特别是大量甲骨文的发现,提供研究第一手资料。

第一节夏代奴隶社会的确立

一、夏朝的建立

1、夏族起源

华夏集团成员,姒姓。据《史记》记载,禹是黄帝四世孙。禹的父亲崇伯鯀,是帝颛顼的儿子。其部落称有崇氏。

禹成为该部落首领时,迁移到夏(今山西夏邑),称作夏后氏。

夏后氏活动中心在晋南、豫西地区。禹都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告城镇。

禹王像

2、禹在历史上的功绩

(1)治水,提高威信,顺利成为联盟首领。

《诗·商颂·长发》帝尧时代,“洪水茫茫”;《孟子·滕文公》“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

帝舜即位,用鲧治水。鲧用“堵”(修高堤坝)、“塞”(堵塞缺口)方法,治水失败,被流放到羽山。

禹采用疏导为主。《国语·晋语》:“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积聚)水丰物”。

《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2)征三苗,解除威胁。

《墨子·兼爱下》:“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解除华夏集团的威胁

(3)合诸侯:涂山之会

《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国语·鲁语》:“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显示禹由联盟首领向王权过渡。

(4)画为九州:四正、四隅、中央

《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5)任土作贡,定赋税

《尚书·禹贡序》:“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种种现象表明,禹已经具备了王权,国家形态已经出现了。

3、启与夏王朝的建立

启为大禹之子,其母为涂山氏女。怀远涂山的启母石,相传是启的出生地。

夏启绘像

(1)启是不是夏朝的建立者?

从取得政权方式来看,禹是通过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禹临终前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史记·夏本纪》:“(禹即位)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伯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启破坏禅让传统,用武力夺取政权。

《韩非子·五蠹》:“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后来夏启传位给儿子太康。

“传贤”与“传子”,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从行使权力来看,用恩格斯的话来说,禹是“社会公仆”。《韩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也。”

启生活奢侈,追求享乐,“成为一种处于社会之外和社会之上的东西”。生活奢侈,“好酒耽乐”。

《山海经·大荒西经》:“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上。”

二人生活方式,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风貌。

(2)夏代王权的巩固

夏启改“禅让”为“传子”,取得政权后,同姓部落有扈氏起兵反抗。启率兵讨伐,在甘举行誓师,作《甘誓》: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恭行天之罚。

《淮南子》评论:“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

启仿照涂山之会,在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会盟各部落首领,史称“钧台之享”。王权至此巩固起来。4、《礼记·礼运》对政治变迁的描述

《礼运》反映了儒家学者的政治理想。其中描述了五帝时代和三王时代的社会背景。

大道(指儒家理想)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所谓“大同之世”,反映了五帝时代社会状况。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

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小康之世,反映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的巨大变迁。五帝时代,帝位传贤,人们地位平等;三王时期,王位传子,有国家机构,有法律制度,有国防设施。“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二、夏朝的国家机器

国家与氏族:氏族制度的基础是血缘关系。国家的形成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居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禹时,已按地区来划分居民。《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左传·哀公四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公共权力”在夏代也相当完备。

1、政权机构

《礼记·明堂位》:“夏后氏百官”。中央有六卿(又称六事之人)。

民师、祭师、畜正、庖正、车正、羲氏、和氏。啬夫。地方上有“牧”。

2、军队

夏禹称其军队“济济有众”。启讨伐有扈氏使用战车。《越绝书》称“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世本》“季杼作甲”。

3、刑法

《尚书·吕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

《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监狱,称作圜土、夏台。《史记·夏本纪》,夏桀“召汤而囚之夏台”。夏代有赎刑。

4、赋税

《孟子·滕文公》:“夏后氏五十而贡”。赋税称“贡”。

机构、刑法、鉴于、军队,都属于公共权力。

三、夏代的经济和文化

1、二里头文化

1958年以后,在豫西晋南“夏墟”地区发现许多文化遗址,以偃师二里头遗址最有名,称作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四期,年代为公元前1900-1600年,处于龙山文化和郑州早商文化之间,与夏朝年代相当。

二里头遗址一、二期出土了青铜器,有刀、锥、钻等,还有兵器和礼器,如戈、镞、戚、爵、铃等。石器最多,还有陶器。

墓葬随葬品多少不等,显示阶级对立和贫富差异。

遗址三期发现宫殿建筑,面积有1万平方米。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合金铜爵

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

2、农业和手工业

农业工具:木耒、石刀、骨耜、蚌镰,还有少量青铜器。

重视农业。《论语·宪问》:禹“躬耕而有天下”;《论语·泰伯》:禹“尽力乎沟洫”。

杜康造酒。《说文解字》卷七:“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

手工业上最有成就的是青铜业。青铜是铜、锡合金,含有少量的铅。陶器、玉器业也有发展。

3、文化上的成就

夏代有无文字?殷墟甲骨文相当成熟,“汉书六体”已经具备。以此推测,夏代可能已经有文字。

《夏书》和《夏训》。先秦诸子经常引证,可能是夏代典册。《尚书》有“夏书”四篇:《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

天文、历法。

夏代有天象记载。《左传》昭公十七年引《夏书》:“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这是一次日食记录。《竹书纪年》:帝发七年,“泰山震”。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

干支的采用。以天干、地支相配来纪年、月、日;帝王以干支为名字,如孔甲、胤甲、履癸。

夏时和《夏小正》。夏时即夏朝的历法,一年分为十二月。以一月(建寅月)为岁首,即建寅月为岁首;商朝以十二月(建丑月)为岁首;周朝以十一月(建子月)为岁首;秦朝以十月(建亥月)为岁首。

《论语·卫灵公》: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

西汉戴德《大戴礼》有一篇《夏小正》,据称为夏代历书,按十二月顺序记载各月星象、气象、物象、天象以及应该做的农事和政事。

四、夏朝的发展与灭亡

夏朝纪年。《竹书纪年》谓夏朝“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刘歆《三统历》谓432年。《夏商周年表》确定为公元前2070-1600年。

1、夏朝初年的动荡(自禹即位至少康中兴)

社会动荡不定。启本人“好酒耽乐”,继位者太康“娱以自纵”,引起人们不满。内部权位之争不断,先有“五子争立”,后有“武观之乱”,削弱夏后氏统治力量。

东夷部落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起兵,“因夏民以代夏政”,从太康手里夺取王位,史称“太康失国”。

后羿不久被伯明氏的寒浞所杀。后羿、寒浞统治历时四十年,后来启的曾孙少康重新夺回王位,史称“少康中兴”。

2、夏朝的巩固与发展

从少康中兴到孔甲乱夏,这是夏代历史中期。少康之子季杼多次出兵征讨东夷,控制黄河中下游地区。“季杼作甲”。

3、夏朝的衰亡

从孔甲开始,社会矛盾激化。《史记·夏本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国语·晋语》也提到:“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孔甲三传至履癸(桀)。《史记·夏本纪》:“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夏桀画像

夏桀统治不因引起人们不满,也导致东方诸侯的反抗。商族首领汤乘机起兵,双方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会战,夏桀失败后逃往南巢,忿忿不平。《史记》: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

4、夏后氏后裔

夏朝灭亡后,汤封大禹后裔东楼公于杞,称杞公。杞国最初在今山东新泰,后来多次迁移,最后定居在今河南杞县境内。公元前445年,被楚国消灭。

另据《史记·匈奴列传》,夏朝一支后裔迁移到沙漠地区,这就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匈奴人。“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乐彦《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其言夏后苗裔,或当然也。

第二节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

从商汤灭夏到武王伐纣,商朝统治约六百年左右。《夏商周年表》确定为公元前1600-1046年。商族和商朝历史大致可分为先商时期、商代前期、商代后期(盘庚迁殷至商亡)。

甲骨文和青铜冶炼技术,体现商代文明的巨大进步。

一、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1、商族的起源

商族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古老部落,也是黄帝集团的成员。《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见玄鸟(燕子)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契是商族始祖,为帝喾之子,后人称之“玄王”。《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

契是五帝时期的部落首领,“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

《国语·周语》:“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史记·殷本纪》:“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迁都原因之一是躲避水患。契的六世孙冥以治水闻名。《国语·鲁语》:“冥勤其官而水死”,后来被尊为水神。

自契以来,商一直是夏朝统治下的方国。到商汤时期,势力强大,开始准备灭夏工作。

2、商朝的建立

商汤,亦作成汤、大乙、履,商族首领,曾被夏桀囚禁在夏台。他看到夏朝统治衰落,任用贤人伊尹(名挚)辅政,展开对夏朝的进攻。

《孟子·滕文公》:“汤始征,自葛始,十一征无敌于天下。”《诗经·商颂·长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消灭夏朝亲信盟国以后,在鸣条消灭夏朝军队。

汤灭夏后,返回亳邑,三千诸侯前来会盟,确立商汤“天下共主”的地位。《逸周书·殷祝》:“汤放桀而复薄(亳),三千诸侯大会。”《史记·殷本纪》:“既黜夏命,还亳作《汤诰》。”史称“商汤有景亳之命”。

商汤像

伊尹像

会盟诸侯后,周边部族也先后接受商朝的统治。

《诗经·商颂·殷武》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东到山东,西到陕西,南到长江中游地区,北到河北以辽河流域,都在商朝统治之下,或者受到商朝的影响。

商代形势图

3、商代前期的发展和盘庚迁殷

商朝前期,从太甲到太戊,统治较为稳固。从仲丁开始,出现王位之争,导致社会动荡。《史记·殷本纪》:“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史称“九世之乱”。

王位之争消弱了商朝力量,而地处黄河下游又受到洪水威胁,所以屡次迁都。从商汤到第十九代王阳甲,先后五次迁都,“乃五迁,无定处”。第二十代王盘庚即位以后,为摆脱困境,把都城迁移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这里“居天下之中”,土地肥沃,足以控制全国。

迁殷后,盘庚“行汤之政”,商朝统治稳定下来。《史记·殷本纪》记载:迁都后,“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从盘庚迁殷到商亡273年,商朝都城始终在殷。人们因此把商朝称作“殷”或者“殷商”。

纣王时,又将都城扩展到朝歌(今河南淇县)。

盘庚以后的名王是武丁。武丁长于民间,即位后以奴隶出身的傅说(yue)辅政,国力强盛。武丁在位59年(公元前1250-1192年),是商朝全盛时期,“修政行德,天下咸欢”,被商人尊奉为“高宗”。他先后征

服西北土方、仝方、鬼方,西部的羌方,东南的人方(东夷),又征服南方的荆楚。

武丁的妻子妇好也经常领兵出征。妇好墓已在安阳小屯村被发现。《诗经·商颂·殷武》称赞武丁:“挞彼殷武,奋发荆楚,深入其阻”。当时疆域辽阔,《诗经·商颂·玄鸟》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二、商代阶级结构与国家机器

1、阶级结构

奴隶主:商王、方国首领、贵族、各级官员。

平民:文献称作“小人”,是贵族疏远的宗族成员。

奴隶:来源于战俘和犯罪。从事农业的奴隶称“众”、“众人”;从事手工业的称“工”;从事放牧的称“刍”、“皂隶”;家庭内部劳作的称“臣”、“妾”、“婢”、“童”、“奚”、“仆”、“宰”等。“人殉”较普遍。

2、国家机器

(1)君主:夏代称“后”,商代称“王”者。“王”字解释:贯通天地人者;“天下归心”。商王自称“予一人”、“余一人”,对臣民有生杀予夺大权。

《尚书·盘庚》:“纼制乃短长之命”,“听予一人之作猷。无有远迩,用罪罚厥死,用德彰厥善”,“惟予一人有佚罚”。

王位继承: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逐渐变为嫡长子继承。帝乙二子:微子启年长,但受辛(纣)为嫡子,后来继承王位。

(2)官制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根据甲骨卜辞内容把商代官职分为臣正、武官、史官三类,计有二十多种。近年人们考订,有师、保傅、巫、祝、寝等15类67种。就具体职责来分,大致有四类:

政务官:尹、卿士。尹,称冢宰、师尹,如伊尹、傅说等;卿士包括司徒、司马、司寇、司空等,处理日常事务。

宗教官,主管祭祀和制定政策。有多卜、占、巫、乍册、太卜、贞人、太史。如巫贤、巫咸等。

武官:军事官员,有多射、多亚、师多马、卫、戍等。

事务官:称作“小臣”。主管农业的官员称“小藉臣”;主管手工业的称“百工”;管理奴隶的称“小众人臣”;低级官员称“多士”。总称为“百执事”。

地方上,保持原有的部落或方国体制,一般称作邑、方,首领为方伯。

(3)军队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商朝有数量庞大的常备军。有重大军事行动时,征发平民和奴隶当兵,称作“登人”。使用兵车作战,兵车有战马二匹、甲士三人。殷墟卜辞有不少用兵记载。

《殷契粹编》第597条,“丁酉贞,王作三師,右、中、左”。

《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第301条,“辛巳卜贞,登妇好,登旅万,乎(下令)伐羌。”

(4)刑法和监狱

《左传·昭公六年》:“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竹书纪年》:“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

《荀子》,“刑名从商”;《吕氏春秋》,商代“刑三百”。

商代刑法体系较为完备,传统“五刑”齐全:墨(刺字)、劓(yi,割鼻子)、剕(fei,断足)、宫、大辟(死

刑)。纣王时还有炮烙、脯(肉干)醢(肉酱)。

监狱称作“囹圄”、“圜土”、“羑里”。《史记·殷本纪》,“纣乃囚西伯羑里”。

(5)商王与方国的关系

“邦畿千里”,划分畿内、畿外。畿内为王室直接控制区,设内服官;畿外为方国分布区,设外服官。

《尚书·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

邦伯是方国首领。外服有侯、甸、男、卫四种,承担不同的义务。

侯,即外斥侯,守卫边疆。

甸,即“田”。一种解释“田猎着田(畋)”,为王室提供猎物;一种解释“为王治田”,向王室提供粮食。

男,一作“任”,“为王任事”,提供各种劳役,主要是江淮地区被征服的部落和方国。

卫,即“为王捍卫”,充当王室禁卫军,负责保卫王室。

此外,方国首领还要定期朝觐商王,方国军队也要接受王室调遣。一些方国与王室发生矛盾,商王出兵征讨。如武丁时期进攻鬼方、羌方。

商朝晚期,主要对付人方,即东夷。帝乙、帝辛(纣)几次用兵,虽然取得胜利,但自身消耗过大。《左传·昭公十一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周人乘机进攻朝歌,商朝不能抽回兵力,导致灭亡。

三、商代经济的发展

1、农业

马克思:“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

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其次是木器、骨器和蚌器,其中最重要的是木耒和石耜,其次是石刀、石铲、石斧、石镰,在河南殷墟发现的石镰就有3000多件。

农业耕作方式是“劦田”,集体耕作。《殷契粹编》868条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劦田,其受年。”《说文》解释:“劦,同力也。”

井田,又称公田。殷墟卜辞中就有“井田”的象形字。

赋税称“助”。《孟子》:“殷人七十而助‥‥‥其实皆什一也”,“惟助为有公田”。

农作物种类,见于卜辞有黍、稷、麦、麳、稻等,殷墟有藏粮的地窖;卜辞中有“廪”字,并有商王求禾、求年、求雨的记载。

商人从事桑蚕,卜辞有蚕、系、丝字,青铜器上有“蚕纹”、玉器中有“玉蚕”。

2、手工业

青铜器是铜、铅、锡合金,青灰色,故城。以孔雀石(氧化铜矿石)、铅、锡为原料,燃料为木炭。

制作青铜器过程:设计器物模型→制作陶范→注青铜溶液于陶范→溶液冷却后,撤去陶范→打磨、修饰→完成。青铜主要是兵器、礼器和生活用具等。兵器有戈、矛、钺、镞、戟等。礼器和生活用具品类较多。商代青铜钺

青铜戈

商代武士复原图

司母戊大方鼎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炊食器,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此鼎器形庞大浑厚,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其腹部铸有“司(后)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

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

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晚期。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烹煮器:鼎、鬲(li)、甗(yan)

酒器:爵、觚(gu)、觯(zhi)、斝(jia)、尊、卣(you)、盉、壶。

储藏器:簋(gui)、盘、盂。

还有少量的农具,如斧、斤、铲、钻、锥等。

铜器上的文字,称作金文、钟鼎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资料。

陶器业地位重要。灰陶取代红陶、褐陶,成为主要陶器。出现了白陶和釉陶,这是原始瓷器。白陶是用高岭土(瓷土)制成的,先制成陶坯,再用摄氏1100度高温烧制,质地坚硬,吸水性弱。釉陶是在陶坯上涂青色的釉,然后在烧制,有光泽。河北藁城、郑州二里岗都发现过青色釉陶和白陶。

骨器在河南郑州、商城、殷墟都有发现。殷墟发现玉器作坊,在妇好墓这发现750件玉器。

3、商业

初步发展。《尚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交换媒介是贝,分为海贝、玉贝、铜贝等数种。贝的使用单位是枚、串、朋,5枚=1串,10枚=1朋。妇好墓出土海贝6000枚。卜辞也有若干记载。

《侯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第27条:“光取贝二朋,在正月取。”

四、商代思想文化

1、殷商时期的宗教观念

马克思解释:“一切宗教‥‥‥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全集》21卷第316页)

恩格斯:“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全集》21卷第348页)

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虚幻、颠倒的反映。殷商宗教观念十分强烈。《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1)鬼神崇拜

鬼神崇拜中最主要的是“上帝崇拜”。“帝”,在上古指“天神”。殷人心目中最高神是“上帝”,相当于周人心目中的“天”。为表达顺从天意,商王十分重视占卜。殷墟出土的卜辞,就是商王占卜的记录。这在《卜辞通纂》内容能集中反映。

第364条:“帝佳(唯)其雨”。

第365条:“今二月帝不令雨”。

第383条:“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足年。”

第371条:“庚戌卜,贞:帝其降堇(饥荒)。”

第373条:“伐仝方,帝受(授)我又(佑)。”

第363条:“勿伐仝,帝不我其受又。”

(2)自然崇拜

崇拜对象是日、月、风、云、雨、雪、社(土地)、山、川等。目的是求福、免祸。

(3)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在灵魂不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幻想在人间世界之外,存在鬼的世界。商代先公先王在天之灵,仍能保佑其子孙,所以祭祀、崇拜。

沟通人与鬼神联系的是占卜。巫、贞人就是从事占卜、沟通人神联系的职业。此外祝、宗、卜、史也属于宗教职业。巫拥有天文、立法、医药等多方面的知识。

《史记·天官书》:“昔之传天数‥‥殷商巫咸”。

《吕氏春秋·勿躬》:“巫彭作医”。

2、殷墟和甲骨文

殷墟是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郊,其范围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24平方公里。商亡后变成废墟,人称“殷墟”。

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后,引起人们重视。

从1928年到1937年,经过十年有计划的发掘。新中国建立以后,又进行了发掘,除发现大量甲骨文外,还有商朝宫殿、宗庙、制陶、冶铜、骨器、贵族墓葬,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甲骨文。

殷墟宫殿复原图

武官村商王大墓

武官村商王大墓,是考古工作者于1950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发掘的。

这个大墓面积有三百多平方米,墓室中有大量的铜器、玉器、骨器等随葬物品;墓室和墓道中埋有奴隶45人,墓的四壁还埋有34个砍下的奴隶人头。

这些被杀的奴隶大多身首异处,不少人的年龄只有十几岁,还有乳齿尚未脱落的儿童;他们都是为墓主人、商王作殉葬的。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清朝末年,当地农民在犁田翻地时经常发现石器、陶器、玉器和甲骨,他们称甲骨为“龙骨”,作为药材出售给药店,碾碎成细粉后叫做“刀尖药”,用来止血。

1899年,王懿荣在用药时,偶然发现龙骨上的文字。王是金石学家,精通铜器铭文和古文字。他立即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并访问龙骨来历。经过考证之后,知道来自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字。从此,学术界兴起研究甲骨的学问,称作“甲骨学”。

王懿荣(1845-1900),山东烟台人,古文字学家。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侍讲,庶吉士教习。1892年,补授国子监祭酒。1900年,任京师团练大臣,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兵败自杀。

王懿荣图像

经研究,甲是乌龟的甲壳,多数是腹甲,也有背甲。骨是牛的肩胛骨。甲骨文字是用青铜刀(契刀)刻上的,又称契文。

商人十分迷信,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卜问。卜问结果写在甲骨上。甲骨使用前药经过整治,先将甲骨锯开平整,在甲骨背面钻孔;卜问时,用火在背面钻孔烧烤;甲骨烧烤后,在正面出现裂纹,称作“卜兆”;巫师根据卜兆判断吉凶祸福。

龟甲

卜骨(牛肩胛骨)

甲骨文

甲骨文字基本上是占卜的记录,故称作卜辞。巫师将卜问的结果刻在卜兆的旁边。

一条完整的卜辞包括四方面内容:

叙辞,记载卜问时间、巫师名;

命辞,即命龟之辞,卜问的事情;

占辞,巫师作出的吉凶判断;

验辞,记占卜后应验的事实。

甲骨文提供了最原始的文献资料。

目前已发现的有文字甲骨在16万片以上,涉及单个汉字5000多个,目前能识别的不到一半。甲骨文相当成熟,“汉书六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构字方式)都已具备。甲骨上文字多者四、五十,少的有五、六个字。

第一部著录甲骨的著作是刘锷《铁云藏龟》。

第一部研究甲骨的著作是孙诒让《契文举例》,将甲骨分为十类,能识别180个汉字。

目前国内研究甲骨的著作有70多种,著录甲骨69000片。研究者著名的有“甲骨四堂”。

罗振玉(1866-1940),号雪堂,浙江上虞人。著作有《殷虚书契》及“后编”。

王国维(1877-1927),号观堂,他的论文《殷墟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纠正《史记》记载的个别错误,同时也证明《史记》确是一部信史。又有《殷墟书契考释》也负盛名。

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河南南阳人。1933年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是一部化时代的名著,创立甲骨断代学。其甲骨书法和甲骨文描摹,为许多名家所收藏。

郭沫若(1892-1978),字鼎堂,四川乐山人。著作《卜辞通纂》、《殷契粹编》。

最近几年出版有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十三册,著录甲骨41960片。

1976年,在陕西岐山县周原,出土一批西周早期甲骨,约15000片,目前已知有文字的甲骨190片。其内容、字形与殷墟类似,也是卜辞,证明周文化继承商文化的。

商代文字除甲骨文外,还有陶文。

3、天文历法

商代重视天象观测。卜辞中记载有日食、月食。《殷虚书契后编》:“七日己巳夕,有新大星并火”。这是世界最早有关新星的记载。

商代有较完善的历法。以干支纪日,太阴(月亮圆缺)纪月,以太阳纪年。卜辞中有完整的“六十甲子”表。设置闰月。

甲骨文中有鸟星、火星的纪录,这两个星是测定春分和夏至的重要标志;有关于日食、月食的最早记载,有一片甲骨上记载“乙卯允明曜,三舀食日,大星。”经研究,“三舀”是日全食时的“日珥”现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珥”纪录。

4、音乐

主要乐器是磬,属打击乐器。1950年在武官村商王大墓中出土一个完整的石磬,长84厘米,宽42厘米,虎形。

还有埙,形似鸡蛋,有6孔。属吹奏乐器。

另有鼓、龢(he)等乐器。

《吕氏春秋·侈乐》:纣王有“大鼓、钟、磬、管、箫之音”。

《史记·殷本纪》:纣王“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武官村晚商大墓虎紋石磬

五、商朝后期的矛盾与商朝灭亡

1、人祭和人殉

贵族在祭天、祭祖和建筑宫殿、房屋时,都要杀死奴隶作为祭品,称人祭。

殷墟卜辞中有1145条提到用人作祭品,但没有具体人数;提到具体人数有1992条,共使用13052人。其中有一次人祭使用了400人。

人殉是奴隶、仆人为贵族和主人殉葬。卜辞中提到杀殉人数为14000多人。武官村大墓中,墓室与墓道四周人殉有79人。妇好墓人殉有15人。

郑州、洛阳、藁城、平谷、青州、铜山都发现人殉。

安阳后岗祭祀坑中的人骨和青铜礼器

2、统治集团腐朽

《尚书·无逸》,武丁以后,“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惟耽乐是从”。

《史记·殷本纪》,纣王时,“厚赋税以实鹿台着钱,而盈钜桥之粟”,“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朝政腐败。宠幸有苏氏(妲己),用崇侯虎、费仲、非廉,叔父比干以劝谏被杀,箕子被囚为奴,长兄微子也不受重用。

3、商朝的灭亡

商朝后期的威胁是东夷。纣王征讨东夷消弱自身力量。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正月初一),周人利用商军东征、都城空虚之机,发动进攻。纣王临时拼凑奴隶组成军队抵抗,双方在牧野(河南淇县)会战,奴隶阵前倒戈,商朝全线崩溃。纣王兵败自杀。标志商朝灭亡。

商纣王像

4、商朝残余势力

商亡后,周武王封纣王太子武庚为殷侯,统治殷商王畿地区。商朝由“天下共主”变成周朝的诸侯。周武王死后,武庚起兵反抗,被周公消灭。殷都弃而不用,变成废墟,称作殷墟。

武庚被杀后,周公封纣王长兄微子为宋公,统治商朝部分王畿和商族居民,都城在商丘。孔丘为微子后裔。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国灭亡。

西周灭商后,释放箕子。箕子率领部分商族臣民迁移到朝鲜半岛,建立国家,国号朝鲜,都城在平壤。史称“箕氏朝鲜”。(公元前1046-189年),后来被西汉叛将卫满消灭。卫满建立卫氏朝鲜(公元前189-100年)。

附:主要参考文献

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文物出版社;

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

思考题

1、夏王朝是怎样建立的?

2、试释“涂山之会”、“钧台之享”和“景亳之命”、牧野之战。

3、何谓“二里头文化”和“殷墟”?

4、简述商代的人殉和人祭。

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章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前2070年~~前1046年) △授课名称——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夏奴隶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其发生、发展及灭亡的基本历史过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探讨中国国家的起源以及夏代奴隶制国家确立的依据。通过文献资料、甲骨文资料以及其他地下发掘材料,使学生了解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的特征,充分认识殷商文明在古代世界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夏朝的经济文化特征、少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商国家机构、各项制度;盘庚迁殷到武丁开拓;商朝的统治机构商朝青铜工艺的高度发展;商朝科学文化的发展,殷商文明及其在古代世界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夏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缺乏;商朝的国家制度和阶级结构。 △授课对象——2012级 △授课方式——讲授 △授课时数——4学时 △教学环节: 夏朝是奴隶制国家的雏形。 首先夏朝按地域来划分它的臣民。《左传》所言“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其次,世袭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形成,从夏启开始实行传子制。 其三,夏朝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家机器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有了军队、刑法和监狱等公共权力机关。 有了军队刑法和监狱等公共权力机关。夏的军队,以铜作兵,杼发明甲,还有战车。夏的法律: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是第一部奴隶制法典,监狱叫夏台,简单的典章制度,有夏礼,夏训。 而恩格斯认为,“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和公共权力的设立,是国家出现的两个主要标志。”夏朝符合国家形成的两个条件,因此说夏朝是我国阶级社会的

开始。 顾颉刚的贡献——顾颉刚在商周史研究上是很有成就的,他提出了关于古史的观点,即“累层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他认为:(1)在古史记载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2)“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盂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3)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事件的真确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事件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我们既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既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他的这种观点对有关古史的荒谬传说起了廓清之功,而历代相传三皇五帝的神圣地位一下子也就失去了依据。这对于当时的学术界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对于古史研究的发展是起了作用的。但在具体古史问题的处理上,往往有“疑古”过头的地方。 第一节夏王朝的建立与灭亡 一、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国家机构 1、夏族的兴起和夏王朝的建立 传说尧时,洪水泛滥。四岳举荐鲧治水,鲧用堵塞办法治水九年而水患不止,舜殛鲧于羽山【(舜)流共工于幽州(马融:北裔),放兜于崇山(南裔),窜三苗于三危(西裔),殛鲧于羽山(东裔)】。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不入,薄衣食,卑宫室,身执耒锸,采用疏导的办法,终于制服洪水。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树立了自己威信,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对华夏部落的控制大权。伴随着古代部落争夺生存空间的冲突,大禹在与共工、三苗(三苗,有学者认为应属苗蛮集团,在地域范围上应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为中心”)等部落的战争中,扩大了实力,攫取了大量的财富,权力逐渐膨胀起来,为世袭制奠定了雄厚基础。《吴越春秋》记载禹“命群臣曰,吾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今绍兴有禹陵、禹穴、禹庙等。《史记·夏本纪》:“及禹崩,虽授益,益之

第二章 民族发展的规律

一、单项选择(20题) 1.A 2.C 3.B 4.B 5.A 1.一般来说,民族形成的时间是 A.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时※ B.奴隶制社会末期 C.封建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民族与氏族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以 A.经济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域关系※ D.利益关系 3.氏族与民族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以 A.经济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域关系 D.利益关系 4.在民族发展中,“同源异流”现象属于 A.民族组合 B.民族分化※ C.民族自然同化 D.民族强迫同化 5.在民族发展中,“异源同流”现象属于 A.民族组合※ B.民族分化 C.民族自然同化 D.民族强迫同化 6. D 7. A 8. A 9. A 10. B 6.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 A.异源同流 B.同源异流 C.民族同化 D.从部落发展成民族※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早的常设的专门委员会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委员会 8.民族聚居区是指 A.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B.没有杂居或聚居着其它民族的地区 C.不能有汉族居住的地区 D.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民族交错居住的地区 9.基诺族自称“基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基诺的意思是 A.尊敬舅舅的民族※ B.住在山上的人 C.住在树林里的人 D.本地人 10.裕固族主要分布在 A.青海省 B.甘肃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11.A 12.D 13.C 14.A 15.C 11.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 A.贵州省※ B.云南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湖南省 12.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是 A.西吉 B.石嘴山 C.贺兰 D.银川※ 13.珞巴族主要分布在 A.云南省 B.四川省 C.西藏自治区※ D.贵州省 14.羌族主要分布在 A.四川省※ B.山西省 C.陕西省 D.甘肃省 15.哈尼族主要分布在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广东省

中国法制史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 2.“商有乱政,而作。” 3.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神权法。 4.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 5.商朝有一种刑罚,是将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醢。 6.商朝将罪犯者杀死后晒成肉干的刑罚是。 7.商朝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后代都杀掉的刑罚叫做劓殄,相当于后世的族诛。8.商朝将人割掉鼻子的刑罚是。 9.商朝已有文字记载,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称之为。10.商朝的婚姻形态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是()。 B A《汤刑》 B《汤誓》 C《汤诰》 D《太甲训》 2.炮烙之刑出现于。D A夏朝B西周 C春秋D商朝 3.夏商时期将死刑称为()。 A A 大辟 B 斩 C 戮 D 凌迟 4.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是()。D A墨刑 B劓刑C刖刑 D宫刑 5.商朝法律制度的的总称叫做。C A禹刑 B 汤刑 C汤诰 D九刑 6.“刑名从商”是()总结商朝的刑事法律制度而总结的。A A荀子B周公C商鞅D韩非 7.商朝初期王位继承实行(),辅以父死子继。B A禅让制B兄终弟及 C嫡长继承制D诸子均分 8.商纣王曾囚周文王于()。B A圜土 B 羑里 C囹圄 D 夏台 9.商汤讨伐夏桀时,宣布了夏桀的一条罪名,即()。A A舍弃啬事 B不从誓言 C不吉不迪 D不有功于民 10.史料记载,商朝的九侯触犯了商王,而受到()的刑罚。C A 斩 B 戮 C 醢 D 脯 (三)项选择题 1.商朝的立法主要有()。ABC A《汤刑》 B《汤誓》C《汤诰》 D《太甲训 2.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有()。ABCD A戮B炮格 C醢D脯 3.奴隶制五刑包括以下的()。ABCD A墨刑 B劓刑C刖刑 D宫刑 4.商朝的罪名主要有()。BCD A昏 B不吉不迪 C暂遇奸宄 D不从誓言 5.商朝的监狱称作。ABC A圜土 B牖里 C囹圄 D 夏台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第3版)教材精讲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圣才出品】

第二章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2.1本章要点 ●以德配天与明德慎罚 ●礼与刑的关系 ●西周时期刑罚原则与刑事政策 ●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 2.2重点难点导学 第一节西周时期的法律概况 西周是中国上古文明的全盛时期。西周时期的礼乐刑法、典章制度,对中国后世几千年的政治结构、法律制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法律思想方面,西周统治者在继承夏、商两代

“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这种主张是汉以后主流法律思想“德主刑辅”的直接渊源。在法律形式上。西周时期“礼”、“刑”并用,这种法律模式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礼法结合”、道德与法律相为表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刑事法方面,无论是“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还是老幼犯罪减免刑罚等刑法原则,影响都及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此外,西周时期形成的婚姻制度、婚姻礼仪,以及富有特色的司法诉讼制度,至今仍然可以在中国社会深处找到踪影。故而,在中国古代法制的发展和传承之中,西周法制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西周法制指导思想 周统治者利用夏、商的神权法思想以及新提出的“德”观念顺理成章地解释了“小邦周”兴起和“大邦殷”灭亡的原因。西周时期,在立法、司法领域里起指导作用的,则是在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神权法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理论。 (一)以德配天——对夏商神权法思想的修正和补充 “以德配天”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周人认为“天”是公正的,其与任何人都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天命”是可以转移的。“天”是天下人的保护者,为天下人所共有。因此,“天命”不会专归于某一族或某一人,而是会发生变化、转移的,这就是“天命靡常”或“惟命不于常。” 其次,天命的转移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德”。有德之人有“天命”,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在周人看来,王权来源于上天,也来源于人自身之“德”,只敬天地鬼神还不足以“受天命”,只有敬天地鬼神同时又敬“德”才能“受天命”。 再次,“德”的中心内容是“保民”。因为民心的向背是有德失德的标尺。民心直接反映了天意。所以周公言:“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敬天保民”由此成为周人为政的理念。周初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形成--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形成——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贫富分化和阶级的产生,社会文明也在大踏步前进:比较成熟的文字业已形成;尊王、大一统思想等观念文化的创建活动十分活跃;随着国家机器的建立,以礼乐制、宗法制、分封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文化迅速地形成;社会风俗文化也应运而生。这些影响了中国社会文化面貌数千年之久,流风余韵至今犹存的巨大文化建树,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第一节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 一饮食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先民不仅开辟了比原始时代更多的饮食来源,更多的饮食器具和烹饪方法,而且给饮食生活注入“礼”的内容:“夫礼之初,始诸饮食”,1“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2这就奠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基调。 ㈠食料当时的食物结构,包括粮食、肉类、蔬菜、水果、饮料,粗具了后世所有的各大门类。 由原始先民培育成的稷、黍、梁、麦、稻和麻类作物,扩大了种植范围,是这一时期南北方人们的主要食物。其中稷有耐旱、生长期短等特点,是黄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武王克商,“乃命南官忽振鹿台之钱,散钜桥之粟”。3说明商代以粟为主要的粮食储备。《诗·周颂·良耜》云:“荼蓼朽之,黍稷茂之。”可见当时人已知沤施绿肥了。《诗·大雅·生民》有“恒之糜芑,是任是负”。糜,深色小米,芑,淡色小米,可知稷的品种也增多了。商周以 1《礼记·礼运》。 2《周礼·春官·大宗伯》。 3 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下同),第22页。

来,人们把稷与社联称,作为国家的象征。《白虎通义·社稷》云:“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由此也见稷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黍也是当时黄河流域种植最为普遍的作物,但比粟更贵重。商代卜辞中有很多商王命属下“种黍”、“省黍”、求神佑黍的记载。《诗经》中常将黍、稷联称。如《王风·黍离》云:“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小雅·信南山》:“黍稷彧彧”,《小雅·甫田》“黍稷嶷嶷”等。其时黍还出现了新品种:“诞降嘉种,维秬(音jù)维秠(音pī)”。秬是深色黍,秠为双穗黍。 麦在甲骨文和《诗经》中也常出现。甲骨文称小麦为“来”。《诗·周颂·思文》中有“贻我来麰,帝命率育”,就是指小麦和大麦而言,可知麦也是当时主要的农作物。 稻在原始时代的大溪文化、良渚文化时代已在南方种植了,而且籼稻、粳稻品种齐全。进入夏代,中原地区也开始种稻。郑州商城白家庄遗址发现有稻壳遗存,1《诗·小雅·白华》云:“滮(音biāo)池北流,浸彼稻田”。《唐风·鸨羽》云:“王事靡盬(音gǔ),不能艺稻梁”,以“稻梁”代表农业,说明稻在当时北方农业中已与梁(优质稷)并列了。 此外,人们继续种植麻类作物,并取麻籽以作食物。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渔猎养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当时肉食的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鹿、野猪、野牛、羚羊、狐狸、刺猬、野兔、獾、青鱼、河蚌、蜗牛等。甲骨文反映商周统治者在大型狩猎中捕获的动物,有象、兕(音sì)、虎、豹、嫠、犀牛、熊罴、麝、糜、鹿、獐、貉等。作为家畜驯养的动物,则主要是猪、狗、鸡、牛、羊等。但总的来看,肉食的获得比粮食更困难,只有统治者才能经常吃到肉食,春秋鲁庄公十年(前684),齐伐鲁,曹刿欲请见庄公,陈破敌之策,其乡人曰:“肉食者谋,又何间焉!” 1 同上。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章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古代国家和法律的起源 一、国家起源的标准 1870年摩尔根出版《古代社会》。1891年恩格斯出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产生的标准: 第一,按地域而非血缘划分居民。 第二,存在于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第三,开始征收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赋税。 二、我国国家和法律的起源 夏商周三代彼此之间的横的关系,才是了解三代关系与三代发展的关键,同时亦是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程序的关键。 桑德斯、普瑞斯: 国家形成四个阶段:游团、部落、酋邦、国家。 国家是一种与合法的武力有关的特殊机械作用所团结起来的,它依法律组成。 刑起于兵 (一)古代刑罚是对付异族的。 ●五刑是在战争中发明的 ●吕思勉:刑之始,盖所以待异族 ●刑以威四夷 第一次,东夷部落和华夏联盟之间,蚩尤战共工,共工战败第二次,东夷部落与炎黄联盟之间蚩尤被杀第三,炎黄联盟内部分裂炎帝兵败,黄帝获胜。第四次,华夏族与苗蛮族之间的战争。 (二)军法约束自己军队每个成员 (三)上古三代和秦汉的司法官名称也带有“刑始于兵”的痕迹。士、士师司寇廷尉礼起于祭祀 具有法律性质的礼发轫于祭祀与习俗礼源于部落祭祀活动的仪式程序,具有神圣性。 礼不同于原有的风俗习惯,其主要表现在:第一,部落的风俗习惯是部落成员长期共同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而礼则是通过祭祀,由部落贵族借助天地鬼神之力而制定的。其次,礼源于祭祀,因而比部落风俗习惯更具有神秘性和权威性。第三,礼比部落风俗习惯更规范、更准确。第四,礼比部落风俗习惯更具有强制性。风俗习惯的维持,主要靠人们“知耻”之心,而礼的维持,则主要靠人们的“敬畏”之心。 第二节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 神权法思想特征: (1)神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而国王的统治权来源于神。 (2)统治者所宣布的法律、法令是神的意志的体现,有些甚至是直接命令。 (3)在司法审判中若遇到疑难问题,须通过特定程序,直接由神裁判。 神权法思想产生的原因: (1)自然的压迫; (2)社会的压迫; (3)政治统治的需要 二、夏商统治者所宣称的天命、天罚观 1、受命于天。 2、天降典刑。

从壮族的发展史看民族发展的规律

从壮族的发展史看民族发展的规律 壮族先民同世界上各民族一样,经历了一个数万年的氏族公社时期,即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在距今约3000年前,壮族地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或军事民主制发展阶段,部落各治其业,互不统属兼并战争频繁,强大的部落兼并弱小的部落,小部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部落,逐步就形成了以西瓯、骆越为核心的强大的部落群体。从商周到春秋战国,部落间的争斗此起彼伏一直延续至秦汉,以瓯骆为两大部,一南一北,攻伐非同寻常,频繁而激烈。经过分化、兼并和组合,形成了若干部落联盟,其中西瓯部落最强大。岭西各部在西瓯的怀集下,结成了庞大的部落联盟。 到了商周时期,岭西地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初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壮族社会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这期间生产工具有了较大的改进,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从而导致生产关系的变更。父系氏族公社逐步演化为农村公社,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阶级社会开始出现。 由此可见,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频繁的部落之间的战争、经济生活的需要,促使了部落联盟的结成和发展,促进了不同部落血缘之间的混合,使部落的地方局限性被打破。而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区分,使氏族部落内部成员之间出现对

抗和利益冲突,出现不同的利益集团。这样,旧的血缘亲属团体日益疏远,氏族部落共同体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新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应运而生了。其中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根本原因和动力。 秦朝曾出兵并统一了岭南,从此岭南越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员。后来,秦王朝为了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统治,采取了派遣军队戍守各险关要塞、组织人力开辟新道以扩大通道、修城筑关防守、移民和发展经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亲王朝不断将中原人民迁移到岭南“与越杂处”共同开发经济有效地巩固了其在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市南迁“与越杂处”的中原人民,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推动了岭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秦汉以后,汉越通婚的现象日益增多。中原文化对壮族人民的影响逐渐加深。 明代,在壮族地区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持续时间很长,明王朝采取学校教育,“以用夏变夷”,“去夷从华”,汉文化逐渐渗透到壮族地区,民族意识一定程度上淡薄了。 清初,对壮族地区土司的大规模改土归流,解放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壮族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这些措施不仅推动了壮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大量汉人南迁,在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同时,也传播了汉文化。从而增进了汉壮民族间的相互了解,经济文化的

3-第二章 民族发展规律 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民族发展的规律 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是: A.氏族 B.胞族 C.部落 D.民族 2.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是: A.战争、暴力冲突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私有制的出现 D.产品交换的发展 3.民族形成的时间是: A.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时 B.人类产生时 C.原始社会初期 D.奴隶社会末期封建社会初期 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是()的分离。 A.城市和乡村 B.农业和手工业 C.畜牧部落和其他部落 D.商人阶级和其他阶级 5.人类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发展序列是: A.氏族-部落-民族 B.胞族-氏族-民族 C.胞族-部落-民族 D.部落-胞族-民族 6.()是与民族最近似的人们共同体。 A.氏族 B.胞族 C.部落 D.部落联盟

7.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 A.从氏族发展成民族 B.从部落发展成民族 C.从胞族发展成民族 D.从部落联盟发展成民族 8.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下列哪些民族属于异源同流? A.苗族 B.回族 C.瑶族 D.畲族 9.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阶级斗争 C.民族精神 D.经济发展 10.下列实体中哪些不属于人们共同体的发展序列? A.氏族 B.部落 C.种族 D.民族 11.下列人们共同体中哪个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 A.氏族 B.部落 C.民族 D.种族 12.人类社会最初的民族是何时产生的? A.原始社会蒙昧时代高级阶段 B.原始社会末期到阶级社会确立时期 C.阶级社会确立以后 D.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13.下列民族中哪个是民族发展过程中通过典型的民族分化和组合形成的?A.藏族 B.蒙古族 C.日本大和民族 D.美国美利坚民族

中国法制史习题

中国法制史习题 前言 一、问答题 1.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中国法制史的基本发展线索及基本特点是什么? 二、论述题 1.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制 一、选择题 1.讨伐有扈氏时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 )。 A.周武王B.秦始皇C.黄帝D.夏启 2.夏朝的法制观是( )。 A.奉"天"罚罪 B.威侮五行 C.禹刑 D."昏、墨、贼、杀" 3.“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 A.昏B.杀C.墨D.贼 4.中国古代以羞辱、恐吓为特征的象征性惩罚称为() A.象刑B.赎刑C.鞭刑D.流刑 5.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先后实行了( )。 A.禅让制B.父死子继B、兄终弟及 D.嫡长继承制E.遗嘱继承制 二、问答题 1.简述中国法的起源。 2.什么是《禹刑》、《汤刑》? 3.夏商时期的刑法原则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奴隶制五刑? 三、论述题 1.试述夏商法制中的神权法思想。 第二章西周的法制 一选择题 1.《吕刑》的制定者是( )。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侯 2.汉代学者认为西周已经对民、刑诉讼作了一定区分。根据这种见解,西周时,民事诉讼称为( )。

A.质剂 B.傅别 C.狱 D.讼 3.西周时期全面负责中央司法事务的是()。 A.司寇B.小司寇C。大司寇D。士师 4.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5.西周的主要立法有( )。 A.《工律》B.《誓命》 C.《吕刑》D.《九刑》E.《九章律》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宗法制?其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2.西周礼与刑的关系是什么? 3.西周刑法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4.什么是"五听"? 三、论述题 1.试述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 2.什么是"礼"?西周礼的实质是什么? 第三章春秋战国的法制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 )。 A、竹简上 B、鼎上 C、纸上D.帛上 2.《竹刑》是郑国大夫( )私自编撰的。 A.子产 B.邓析 C.赵鞅 D.赵盾 3.春秋时期,郑国公布成文法,提出反对的是( )。 A.孔丘B.商鞅C.魏文侯D.叔向 4.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叫( )。 A.司寇 B.廷理 C.廷尉D.大理 5.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典的国家是( )。 A.郑 B.晋 C.齐 D.楚 6.战国时期,提出"刑无等级"法治主张的是( )。 A.韩非 B.商鞅 C.李俚 D.吴起 7.《法经》共( )。 A.三篇B.七篇C.六篇D.九篇 二、问答题 1.春秋时期法家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法经》的篇目及内容是什么?它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如何? 3.试述商鞅在秦国的法制改革。 三、论述题 1. 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法制史简答题

中国法制史简答题 第二章商朝的法律制度 1、汤刑 汤刑是商朝刑罚的总称,因"乱政"而作。它并非汤所作,而是商朝统治着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而以汤命名。其内容已无可考。 2、商朝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 商统治者立法的指导思想,仍沿袭了夏朝的神权思想。这种神权思想,把统治阶级的一切活动,包括他们运用法律的活动,都说成上帝和鬼神的力量。这是同当时的历史条件有着密切关系的。夏商时期,刚刚从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原始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奴隶主贵族便利用人们对自然界的愚昧无知而形成的对原始图腾和祖先神崇拜的习俗,把自己的统治说成是"受天命",是代表上天对人间进行统治,把他们对奴隶和平民的镇压,以及对其他不服从统治的惩罚,说成是"恭行天罚"。从而给他们的统治和对人民的镇压,披上一层宗教迷信的保护色。 3、商朝继承制度的前后变化。 继承制度也是私有制的产物,王位继承与财产关系的继承是一致的。商初,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但以弟及为主,也就是说,在商初,主要是兄死后,其王位由弟继承,而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商末则完全实行父死子继,以后又逐渐实行了嫡长继承制。 4、商朝的肉刑。 商朝的肉刑有: (1)墨刑,也叫黥刑,即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额上刺刻后,染以墨色的刑罚。 (2)劓刑,割鼻的刑罚。 (3)剕刑,也叫刖刑,断足的刑罚。 (4)宫刑,割掉男子的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的刑罚。 第三章西周的法律制度 1、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1)义刑义杀 即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形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 (2)明德慎罚 这一思想要求,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倡德治,提倡伦理道德的强行灌输,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即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的界限,对一般犯罪采取宽缓的原则,对严重犯罪才施以重刑。 2、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 (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意即7岁以下,80岁、90岁以上的人犯罪,不处以刑罚。这一原则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原则已初步确立。这表明西周统治者重视犯罪主体的意识能力,并据此考虑用刑问题。 (2)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即故意或一贯犯罪从重处罚,过失或偶然犯罪从轻处罚的原则。西周统治者已经开始区分犯罪者主观形态的差别,灵活地运用刑罚手段。 (3)“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断狱时,首先要考虑犯罪者的罪行严重程序,谨慎测度罪犯的动机,以此区别量刑的轻重。西周统治者将犯罪主观动机与对社会危害性结合起来考虑。 (4)罪疑从赦:即对于定罪有一定根据,不定罪也有一定理由的案件,从轻处罚

(完整版)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在社会阶级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的基础上,产生了教育分化 司徒主管教化,有国都,地方学校 教育的目的:”武人’’专政,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夏代的教育 1.军事训练 教育内容 2.宗教训练 3.人伦道德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教育手段 王都有大小学,地方也有学校 商代的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 商代的教育 2.军事教育 3.礼乐教育 4.书数教育 1.层次性 夏商教育的特点 2.等级性 3.系统性:行政区域----有乡学和国学之分 1.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西周的教育 2.唯官有器,而民无器 3.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1.政治上;分封制与宗法制 学在官府的原因 2.经济上:井田制 3.思想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一)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一.官学衰废(二)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三)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经济上;私田的开垦冲击了井田制 二.私学兴起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文化上:士阶层的兴起,武士----文士 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叶的历史新潮流,到春秋末叶发展到初步繁荣的阶段

孔丘的教育思想(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20弱冠,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60花甲,70、80耄耋之年. 二、政治主张:富庶民 三、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 四、教育内容: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一)学思行结合 (二)启发诱导 五、教育方法:(三)因材施教 1.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四)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2.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3.要有事实求是的态度 六、德育原则(主张自觉修养德行):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七、树立教师的典范: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八、孔丘的贡献:①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②他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③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④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⑤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与整理,编撰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中国古代文化;⑥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⑦提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实行因材施教,发展个人专长,造就各类人才;⑧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⑨提高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⑩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小抄(已排版) 一、填充题 1.( 民族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2.(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 实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 保障族籍权利 )、( 参政权 )、发展经济文化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 保 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6.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 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7.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8.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9.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 位)和(权利)。 10.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 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11.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2.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 经 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1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15.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16.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 经济增长方式。 17.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 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18.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19.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 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20.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 反映。 21.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 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22.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 要所在。 23.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4.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 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25.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 际发展的(前提)。 26.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 证。 27.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28.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9.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 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30.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 31.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 重要的意义。 32.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33.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34.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35.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 族。 36.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37.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了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中国法制史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 1、立法活动:禹刑是夏朝法律规范的总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汤刑是商朝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2、刑事法律规范:五刑:墨、劓、膑、宫、大辟(夏商) a. 大辟:即死刑。(死刑是罪之大者,故谓死刑为大辟) b. 宫刑:即男子去其势,女子幽闭的刑法,仅次于死刑的重刑。 c. 膑刑:又称刖刑,剕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 d. 劓刑:即割掉鼻子的刑罚。 e. 墨刑:又称黥刑。即在面部或额上刺刻特殊标志之后,再染以墨的刑罚。 3、审判制度:“神判”和“天罚”是夏商司法审判的特点。 <名解>“神判”——夏商审判制度之一,是假借神意判刑罚罪。 “天罚”——夏商审判制度之一,即奉天罚罪,代天行罚。 4、监狱制度:夏朝时,称监狱为圜土 夏末时,称之为夏台 商朝时称之为羑里 第二章西周的法律制度 1、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明德慎罚” <名解>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法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2、西周的立法活动 <名解>五礼指周礼的名目(内容、形式)。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选择>吉礼:五礼之首,是祭祀方面的礼节仪式。 凶礼:对各种不幸事件进行悼念、慰问方面的礼节仪式。 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 军礼: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 嘉礼: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 <一分>礼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尊尊”,亲亲为孝,尊尊为忠,亲亲于尊尊说明维护王权与族权是礼的核心。 <名解>《九刑》:周初的九篇刑书(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指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 <名解>《吕刑》:西周中后期重要的刑书。《吕刑》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刑法的种类及适用刑法的原则。赎刑是《吕刑》的核心内容。《吕刑》规定的适用刑罚的总原则是“明德慎刑”,要求做到“惟敬五刑,以成三德”。 3、刑:西周刑法适用原则 <一分>区分故意与过时、惯犯与偶犯的原则。眚:过失。非眚:非过失,即故意。终:一贯,始终。惟终:坚持不改,惯犯。非终:即指初犯或偶犯。 <填空>世轻世重的原则: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4、契约制度 <名解>“质”“剂”是西周买卖契约的形式。“质”指奴隶、牛马之类的大宗买卖用长券。“剂”指兵器、珍异之类的小宗买卖用短券。 “傅别”也是一种书面契约,在借贷活动中使用。 5、婚姻继承制度

3-第二章 民族发展的规律

第二章民族发展的规律 学时:2 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民族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基本动因,了解和掌握民族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及规律,使学生有能力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民族发展的过程和具体阶段,从而深入理解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和进程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深入理解不同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提高客观对待和分析民族发展差距所带来的具体的现实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民族产生的过程和时间、民族发展的动因; 2. 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律; 3. 民族同化。 ●教学难点: 1. 民族形成过程的理解; 2.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关系。 第一节民族的产生 民族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了解民族的形成,就要先了解人类的产生。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人类社会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他野蛮人中分离出来,畜牧业从农业分离。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人类社会发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 两次大分工分别导致了一定的结果: 野蛮时代中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导致了: 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母权制被父权制所代替,开始出现了男子独裁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了最初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 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导致了: 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贫富的差别;奴隶制开始成为社会制度的本质的组成部分;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有了进一步的分工。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1.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 2.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 (二)民族形成的一般时间和过程 1.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进入阶级社会时形成的。 2.民族形成的过程:“两大分离”和“三大过渡” “两大分离”:脑体分离;城乡分离。 “三大过渡”:野蛮向文明过渡;部落向国家过渡;氏族向民族过渡。 二、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原生形态民族) (一)一般规律 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民族形成的序列是血缘关系逐渐减弱的过程。 而有些民族没有经历过胞族、部落联盟阶段。 (二)基本途径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民族形成的三种途径:希腊人式、罗马人式、德意志人式。 总之,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部落具有两重性,即人们共同体形式和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决定了从部落发展从产生了两个平行的新事物,一个是民族,一个是国家。 三、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 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同源异流”: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次的民族分化、同化、组合。有的民族源头相同,但在漫长的发展演进中最后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例如,苗族、瑶族、畲族的形成就是这样。 “异源同流”: 有的民族则是在历史的某一时段,从某些民族中分脱出来,融合其他民族因素,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民族。例如,回族的形成就是这样,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到中国以后与中国当地的各民族长期交往,通婚,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

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 (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重点、难点: 一、西周“明德慎罚”法律思想的产生及其内容; 二、周礼、《吕刑》及礼与刑的关系; 三、宗法等级制度与刑事、民事法律内容; 四、司法机关体系的建立和诉讼审判制度的特色。 商末统治日趋腐败,社会危机不断加剧。为了挽救垂死命运,殷纣王变本加厉,以严刑峻法疯狂镇压民众,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起兵灭商,建立周政权,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到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时止,西周共传十一世十二王历时二百余年,成为继夏商之后的一个十分发达的宗族城邦制国家。它所确立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和礼刑并用的法律体系,是中国早期法制建设初步走向成熟完备的典范,直接影响到后世两千多年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春秋后期的孔子,就曾高度赞扬西周的法制文明和礼乐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不仅毕生为恢复周礼所铸造的社会秩序而孜孜以求,并且还以西周的礼乐刑政思想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派。 一、立法指导思想 西周政权认真总结借鉴夏商两代的历史经验教训,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礼作刑的立法活动,建立起一套礼刑并用的法制体系。 (一)“明德慎罚” 对于夏商两代的政治法律思想,西周政权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首先,它继承夏商时期的天命鬼神思想与宗教神权观念,敬事“上帝”为神,宣称自己“受天命”。如《诗·周颂·昊天有成命》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尚书·康诰》亦载:“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二后”即指文、武二王;“帝休”则指“上帝”赞扬文王的政绩。西周效法夏商两代,不仅宣称自己“受天明命”,而且同样祭出“行天之罚”的大旗。 在坚持“天命”、“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的同时,西周统治者也从夏商周三代的政权更迭中发现一个问题,即同样是“受天命”的夏商政权,却都“命不于常”,先后走上亡国之路。如果不能及时找出夏商两代覆灭的原因,西周政权就难免重蹈覆辙,很可能也会像夏商两代那样,被另一个“受天命”的政权所颠覆。因此,必须总结汲取夏商两代的失败教训,“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从夏桀和殷纣王暴虐无道的前车之鉴中,西周统治者逐渐悟出“天命靡常”,“天命不僭”,“天命不易,天难谌”的道理,开始怀疑“天命”的神权地位,甚至大胆提出:“天不可信!”为了“祈天永命”,珍视“天命”祐助,固然应“敬事上帝”,但更重要的是“不可不敬德”。夏桀和殷纣王就是由于“不敬厥德,乃早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点

一、填充题 1. 民族( 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 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的一般 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 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2.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 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 民族和民族的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发展的最一般 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 决和处理现实( 民族发展 )及民族的 问题的途径、( 方法 )的科学。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 要是民族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 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 (规律 )的研究, 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 本的研究。 5. 民族的问题( 发展规律 )的 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 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6.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 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 学 )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 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 含义。 7.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 民族起源的( 族体)渊源和( 地域 ) 渊源等。 8.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 (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10.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 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 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 特征)和主观上的( 民族意愿)为依据 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 体只有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12 .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 会 )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 向崩溃,氏族、( 部落 )共同体瓦解 过程中的产物。 1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 )—(部落 )—(部落联 盟 )—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 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 新的民族,即( 原生形态)民族。 14. 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 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 )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 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15. 民族(融合 ) 是民族消亡的 途径和方式。 16. 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 现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