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疾病超声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77
胆囊超声总结摘要胆囊超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胆囊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胆囊超声的基本原理、常见的临床应用、操作技巧以及结果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诊断技术。
胆囊超声的基本原理胆囊超声利用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超声波与组织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图像。
它主要依靠超声波在组织之间的传递速度差异来产生回声,通过回声的强弱和回声的分布来显示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胆囊超声的临床应用1.胆囊结石的检测:胆囊结石是胆囊超声的主要应用之一。
通过超声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内的结石,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2.胆囊炎的评估:胆囊超声可以评估胆囊壁的厚度、胆囊腔内液体的情况,从而判断胆囊是否存在炎症。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3.胆囊息肉的检测:胆囊超声可以帮助鉴别囊性病变和实性病变,及早发现和诊断胆囊息肉,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
4.胆囊肿瘤的鉴别:胆囊超声可以准确鉴别良性和恶性胆囊肿瘤,对于早期发现肿瘤、制定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胆囊超声的操作技巧1.检查前准备:患者应空腹6-8小时,以减少肠道气体的干扰。
医生应向患者解释胆囊超声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2.检查过程:医生使用超声探头在患者的腹部涂搽凝胶,从肋缘下方逐渐向上滑动,找到胆囊的位置。
通过调节探头的角度和深度,医生可以获得不同面向的超声图像。
3.注意事项: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探头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避免过度压迫造成不适。
此外,医生还应注意观察胆囊的形态、大小和回声等特征,以获取准确的检查结果。
胆囊超声结果解读胆囊超声的结果一般由医生进行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胆囊形态: 正常胆囊呈卵圆形,具有清晰的边界和光滑的壁面。
任何异常的形态变化都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评估。
2. 胆囊壁厚度:正常胆囊壁的厚度一般在3mm以下,过度厚度可能意味着胆囊炎或其他病理改变。
3. 胆囊结石:胆囊内可见回声均匀、边界清晰的结石,大小不一。
简述胆囊的常规超声观察内容
胆囊的常规超声观察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胆囊的形态和大小:观察胆囊的轮廓是否清晰,形态是否规则,胆囊壁是否光滑。
胆囊
的大小可通过长径和横径来测量。
2.胆囊壁厚度:正常胆囊壁厚度一般在2mm左右,超过3mm则提示胆囊壁增厚。
3.胆囊内胆汁透声性:正常胆汁透声良好,当胆汁淤积或胆囊炎时透声性变差。
4.胆囊内有无结石或占位性病变:结石或占位性病变的形态、大小、数量和位置等信息需
详细记录。
5.胆囊周围有无积液或淋巴结肿大等征象,这些征象可能提示胆囊炎或恶性肿瘤。
6.胆囊收缩功能:通过脂肪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是否正常,有助于判断胆囊的功能状
态。
7.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胆囊及周边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病变。
胆囊炎影像诊断标准:
胆囊炎的影像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超声、CT和X线检查。
1.超声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主要查看胆囊的大小是否正常,胆囊壁是否增厚以及有
无结石等。
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增厚,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水肿,胆囊内可能有结石。
慢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增厚,胆囊排空障碍或胆囊内结石。
2.CT检查显示胆囊显著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炎性组织包块阴影及胆囊积液。
对于急性胆囊炎,CT表现为增大、横径>4.5cm;胆囊壁>3mm,表现为增厚、边缘处模糊,周边表现为水肿、环状;局部脂肪间隙消除,表现局部低密度区;患者可能并发胆囊结石。
对于慢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胆囊壁钙化、增厚,同时,出现胆囊缩小,已经常常伴有胆囊结石。
3.X线检查中,胆囊区腹部平片可有胆囊增大阴影。
胆囊癌超声诊断学来源: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胆系解剖及正常图像胆道系统是指排泄肝脏分泌的胆汁入十二指肠的管道结构。
胆囊毛细胆管肝内胆管{ 小叶间胆管胆管↗左右肝管组成↘肝总管肝外胆管{ 胆总管胆囊管组成一、胆囊解剖胆囊位于肝右叶脏面下方的胆囊窝内,呈梨形,长径7-9cm ,宽径和前后径约3cm,容量35-50ml。
胆囊分胆囊底、体和颈三部分。
胆囊底部微露于肝前缘胆囊切迹处,体表投影的位置在右侧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缘的交界出。
胆囊颈位于肝门右端呈“S” 状扭曲与胆囊管相接,胆囊管长4-5cm,内径0.2-0.3cm,常以近似平行的锐角与肝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囊颈膨出的后壁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囊,称哈氏囊(Hartman ),胆石易嵌顿其内,是超声检查须注意的部位。
检查方法㈠病人准备1. 患者需禁食8小时以上,保证胆囊内充盈胆汁,并减少胃肠的内容物和气体干扰;2. 检查前24小时应禁食脂肪及产气的食物,停用影响排空胆汁的药物或阿托品等;3. 应在X线胃肠造影3日后,胆系造影2日后作超声检查;4. 对横结肠的内容物或气体较多者,影响观察胆囊胆管时,可灌肠排便后检查,腹胀严重者可用消胀药。
㈡检查体位1. 仰卧位是腹部超声检查的最常用体位。
病人舒适,检查方便,效果较好。
缺点是有些患者因胃肠气体移至腹前壁影响观察胆系。
2. 右前斜位仰卧后以身体的左侧为支点,身体的右侧垫高,与床面呈30°至45°,使肝脏和胆囊向左下移,扩大肝脏和胆囊的超声窗作用,减少胃肠气体的干扰,并使胆管从门脉右前位移至门脉正前方,不仅可检出胆囊颈部病变,且可发现肝外胆管中下段病变,是胆系检查的重要体位。
胆囊正常声像图表现形态大小:梨形(pear-shaped), 7-9cm*3cm ,壁厚<3mm分:底(fundus)、体(body)、颈(neck)胆壁:线状高回声,轮廓光整,边缘清晰胆汁:无回声区(anechoic area)柔和度:软胆囊疾病1.胆囊炎←点击2.胆囊结石←点击3.胆囊增生性疾病(息肉,腺肌瘤样增生)←点击4.胆囊肿瘤(胆囊腺瘤和胆囊癌)←点击胆囊炎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临床表现:常见的急腹症,通常由于胆结石嵌顿和蛔虫阻塞等疾病所致,急性发作的持续性右上腹疼痛,Murphy征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