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TNM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鼻咽癌2008中国临床分期标准鼻咽癌2008分期UICC分期(第6版,2002)T1 局限于鼻咽肿瘤局限于鼻咽腔T2 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肿瘤侵犯软组织T2a 肿瘤仅侵及口咽和/或鼻腔T2b 有咽旁侵犯T3 侵犯颅底、翼内肌;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T4 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N0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未扪及肿大淋巴结N1 单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N1b 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N2 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N2 双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3 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N3a 淋巴结>6cmN3b 锁骨上窝淋巴结M0 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Ⅰ期T1N0M0;T1N0M0;Ⅱ期T1N1a~1bM0,T2N0~1bM0ⅡA期:T2a N0 M0ⅡB期:T1-2 N1 M0,T2b N0 M0 Ⅲ期T3N0~2M0,T1~2N2M0 T1-2 N2 M0,T3 N0-2 M0Ⅳ期Ⅳa期:T4N0~3M0,T1~3N3M0 ⅣA期:T4 N0-2 M0Ⅳb期:任何T、任何N和M1 ⅣB期:任何T,N3,M0ⅣC期:任何T,任何N,M12002年AJCC下咽癌TNM分期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局限于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并且最大径≤2cmT2 肿瘤侵犯超过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或邻近解剖区,或最大径>2cm≤4cm,无半喉固定T3 肿瘤最大径>4cm或半喉固定T4a 肿瘤侵犯甲状/环状软骨、舌骨、甲状腺、食管或中央区软组织*T4b 肿瘤侵犯椎前筋膜,包绕颈动脉或累及纵隔结构注:*中央区软组织包括喉前带状肌和皮下脂肪。
解读第八版鼻咽癌-TNM-分期[严选材料]
1. 引言
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
重威胁。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关键。
本文将解读第八版鼻咽癌TNM分期的严选材料。
TNM分期是根据
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来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
2. 第八版鼻咽癌TNM分期的重要变化
- T分期:
- 新增T4c:肿瘤累及视网膜、视神经、底部裂孔或覆盖层。
- 移除T1腺样囊性癌和鼻咽型弥漫大细胞癌。
- N分期:
- 新增N3c:颈静脉、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 分N3a、N3b、N3c三个亚分期,根据淋巴结转移程度的差异。
- M分期:
- 移除了不明原因远处转移。
3. 严选材料的应用
鼻咽癌TNM分期的修订和严选材料的应用是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严选材料是基于分析大量具体患者的实际数据得出的,能更加精确地区分出不同分期的细微差别,避免了过度或不足分期的情况发生。
它是一种更精准的预测模型,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严选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根据不同的分期,可以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和放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总结
第八版鼻咽癌TNM分期的严选材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它更加准确地评估鼻咽癌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严选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可靠
的依据。
我们期待这一进展能够为鼻咽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结果。
鼻咽癌的癌症(TNM)分期
鼻咽癌的癌症分期(TNM)可分为四期,其中包含了肿瘤侵犯鼻咽附近组织的程度(T)、淋巴腺是否被侵犯(N)、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M)三个因素。
依据1997年国际联合抗癌联盟/美国联合癌症委员会所推荐的TNM分类法,将鼻咽癌分为:
第1期
肿瘤只局限于鼻咽部内,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第2期
肿瘤已由鼻咽部向外伸展至口咽部或鼻部,且尚无鼻咽旁(parapharyngeal)、淋巴结侵犯及远处转移。
第3期
1、肿瘤局限于鼻咽部内或是已由鼻咽部向外伸展至口咽部或鼻部、无鼻咽旁转移但已有单侧小于6
公分的颈淋巴结转移。
2、肿瘤已由鼻咽部向外伸展至口咽部或鼻部、且有鼻咽旁转移,无或有合并单侧小于6公分的颈淋巴结转移。
第4期
1、肿瘤虽尚未侵犯到颅底骨骼或鼻窦内,但已有双侧小于6公分的颈淋巴结转移。
2、肿瘤已侵犯到颅底骨骼或鼻窦内,但并无锁骨上窝淋巴结的转移或是肿瘤已侵犯到颅底骨骼或鼻窦内,但所有的颈淋巴结大小都是小于6公分的。
第5期
肿瘤已侵犯到颅内、下咽部或眼窝,但并无锁骨上窝淋巴结的转移或是肿瘤已侵犯到颅内、下咽部或眼窝,但所有的颈淋巴结大小都是小于6公分的。
第6期
不论肿瘤的侵犯程度,但已有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或有任一颈淋巴结大小是等于或超过6公分的。
第7期已有远处如骨骼、肝脏、肺脏或脑部的转移,而不论肿瘤侵犯程度与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鼻咽癌的分期与分型标准鼻咽癌是一种在鼻咽部发生的恶性肿瘤,属于上咽喉的一部分。
它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常见。
准确的分期与分型标准对于鼻咽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鼻咽癌的常用分期与分型标准。
一、鼻咽癌的分期标准1. 美国TNM分期系统美国TNM分期系统是指通过对肿瘤(Tumor)、淋巴结(Lymph Node)和远处转移(Metastasis)的评估,将鼻咽癌分为不同阶段。
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T分期: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进行评估,分为T0至T4期,T0表示无原发肿瘤,T4表示原发肿瘤侵犯颅底、眶内或颞下窝等区域。
- N分期:根据颈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分为N0至N3期,N0表示无颈部淋巴结转移,N3表示颈部淋巴结转移高度明显。
- M分期: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进行评估,分为M0和M1期,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存在远处转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是中国国内常用的鼻咽癌分期标准,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分期Ⅰ期:原发肿瘤限于鼻咽部,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Ⅱ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Ⅲ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存在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Ⅳ期:原发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或存在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二、鼻咽癌的分型标准1. WHO分型系统WHO分型系统是国际上常用的鼻咽癌分类方法之一,根据肿瘤细胞的类型和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具体的分型标准如下:- 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占鼻咽癌的大部分,细胞形态呈鳞状,有角化现象。
- 鼻咽未分化癌(NPC-III型):细胞变异严重,无明显分化,通常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 鼻咽非鳞状上皮细胞癌(NPC-II型):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比NPC-III型肿瘤预后良好。
2. WHO-EBV谱系分类系统WHO-EBV谱系分类系统是基于肿瘤细胞对EB病毒感染的差异进行的分类,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鼻咽鳞癌非角化型(WHOⅠ型):与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相似,但不具有明显的角化现象。
【疾病名】鼻咽癌【英文名】carcinoma of nasopharynx【缩写】【别名】【ICD号】C11【概述】鼻咽癌(carcinoma of nasopharynx)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为高发区。
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3倍,40~50岁为高发年龄组。
【流行病学】鼻咽癌可发生于儿童和青年。
在北美洲国家少见,但在东方国家是一种最常见的癌症,以广东省四会市为例,其发病率34.01/10万(男)和11.15/10万(女),居世界首位。
移居北美的中国人较北美土著人更常见。
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较其父辈发病率稍低。
EB病毒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病因】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病毒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1.遗传因素 鼻咽癌病人具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如侨居国外的中国南方人后代仍保持着较高的鼻咽癌发病率,研究还发现决定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某些遗传因素和鼻咽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EB病毒 Old等1966年首先从鼻咽癌病人血清中检测到EB病毒抗体,近年应用分子杂交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证实鼻咽癌活检组织中有EBV DNA特异性病毒mRNA或基因产物表达,更证实EB病毒在鼻咽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EB病毒的研究已成为探索鼻咽癌病因学中的重要方面。
3.环境因素 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微量元素镍含量较低发区高,鼻咽癌病人头发中镍含量亦高。
动物实验证实镍可以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维生素的缺乏和性激素失调也可以改变黏膜对致癌物的敏感性。
【发病机制】98%的鼻咽癌属低分化鳞癌。
高分化鳞癌、腺癌、泡状核细胞癌等较少见。
【临床表现】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隐蔽,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容易延误诊断,应特别提高警惕。
其常见症状为:1.鼻部症状 早期可出现回缩涕中带血或擤出涕中带血,时有时无,多不引起患者重视,瘤体的不断增大可阻塞鼻孔,引起鼻塞,始为单侧,继而双侧。
2.耳部症状 肿瘤发生于咽隐窝者,早期可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该侧耳鸣、耳闭及听力下降,鼓室积液,临床易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常见肿瘤TN附期标准鼻咽癌2008中国临床分期标准鼻咽癌2008分期UICC分期(第6版,2002)T1 局限于鼻咽肿瘤局限于鼻咽腔T2 侵犯鼻腔、口咽、咽肿瘤侵犯软组织旁间隙T2a肿瘤仅侵及口咽和/或鼻腔T2b有咽旁侵犯T3 侵犯颅底、翼内肌;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T4 侵犯颅神经、鼻窦、颅内受侵和/或累及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颅神经、颞下窝、下肌间隙、颅内(海绵咽、眼眶或咀嚼肌间窦、脑膜等)隙NO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未扪及肿大淋巴结结转移证据N1 单侧、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 N咽后淋巴结转移1aN单侧I b、H、川、Va1b 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 3cmN2 双侧I b、H、川、Va N2双侧、锁骨上窝区淋巴结转移,或直以上淋巴结最大径匚6cm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N3 W、Vb区淋巴结转移N3a淋巴结>6cmN3b锁骨上窝淋巴结MO 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有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T1NOMO T1NOMOI期H T1N1a- 1bMQ T2NO H期1bMOHA 期:T2a NO MOHB 期:T1-2 N1MO, T2b NO MOT3N0 〜2M0,T1 -T1-2 N2M0, T3 N0-2 期2N2M0 M0V期Va 期:T4N0 〜-VA 期:T4 N0-2 M03M0,T1 〜3N3M0IVb期:任何T、任何IVB期:任何T, N3,N 和M1 M0VC期:任何T,任何N, M12002 年AJCC下咽癌TNM分期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局限于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并且最大径w 2cmT2 肿瘤侵犯超过下咽的一个解剖亚区或邻近解剖区,或最大径>2cmC 4cm,无半喉固定T3 肿瘤最大径>4cm或半喉固定T4a 肿瘤侵犯甲状/环状软骨、舌骨、甲状腺、食管或中央区软组织*T4b肿瘤侵犯椎前筋膜,包绕颈动脉或累及纵隔结构注:*中央区软组织包括喉前带状肌和皮下脂肪。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组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鼻咽癌的分期和预后的认识也愈发深入。
准确了解鼻咽癌的分期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本文将为您介绍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情况。
一、鼻咽癌的分期鼻咽癌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该系统包括原发肿瘤(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对应不同分期进行详细介绍。
1. T分期T分期反映了原发肿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T1至T4四个等级。
- T1期:原发肿瘤限于鼻咽黏膜的其中一个侧面。
- T2期:原发肿瘤扩展至鼻咽黏膜两个侧面,但仍未突破鼻咽黏膜。
- T3期:原发肿瘤突破鼻咽黏膜,侵犯邻近结构,如鼻腔、筛窦或蝶窦等。
- T4期:原发肿瘤侵犯颅基底,涉及颈动脉、蝶窦、颅骨底或眼眶等。
T分期的提升代表了原发肿瘤的扩散范围和侵犯程度的增加。
2. N分期N分期反映了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分为N0至N3四个等级。
- N0期:没有淋巴结转移。
- N1期:单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
- N2期:单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6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小于6cm,或对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小于6cm。
- N3期: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6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大于6cm。
N分期的提升代表了淋巴结转移的增多或扩散。
3. M分期M分期反映了鼻咽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分为M0和M1两个等级。
- M0期:没有远处转移。
- M1期:存在远处转移,如肺、骨骼和肝脏等。
M分期的提升代表了鼻咽癌已经向其他部位扩散。
二、鼻咽癌的预后鼻咽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年龄、性别等。
下面将从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两个方面介绍鼻咽癌的预后情况。
1. 分期与预后分期是预测鼻咽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早期分期(如T1、T2期)的鼻咽癌预后较好,治愈率较高;而晚期分期(如T3、T4期)的鼻咽癌预后相对较差,治愈率较低。
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TNM分类、分期背景介绍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耳、鼻和咽喉部位的恶性肿瘤,包括但不限于耳癌、鼻咽癌等。
TNM分期系统是一种常用的肿瘤分期系统,旨在描述肿瘤的肿瘤大小(T)、淋巴结累及情况(N)和远处转移(M)情况,从而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
TNM分类耳鼻喉部位TNM分类•T(Primary Tumor):描述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TX:主肿瘤无法评估–T0:没有原发肿瘤–Tis:原位癌–T1、T2、T3、T4:根据肿瘤大小和侵袭程度分级•N(Regional Lymph Nodes):描述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N2、N3:根据淋巴结受累数量和部位分级•M(Distant Metastasis):描述是否有远处转移–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耳鼻喉科恶性肿瘤分期基于TNM分类结果,将耳鼻喉科恶性肿瘤划分为不同分期,常用的分期系统包括:AJ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分期•阶段Ⅰ:T1N0M0•阶段Ⅱ:T2N0M0、T1N1M0•阶段Ⅲ:T3N0M0、T2N1M0、T1N2M0、T4a、N1•阶段Ⅳ:T4b、任何T、N3、M1UICC(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分期•第Ⅰ期:T1N0M0•第Ⅱ期:T2N0M0、T1N1M0•第Ⅲ期:T2N1M0、T3N0M0、T4a、T3N1M0、T1N2M0•第Ⅳ期:T4b、任何T、N2-3、M1临床意义正确的TNM分期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同时,分期还能够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有助于决定后续治疗方向及监测方案的制定。
结语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TNM分类和分期是临床治疗工作中重要的参考依据,有效的分期系统有助于规范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水平。
鼻咽癌的TNM分类
根据鼻咽癌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的程度,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和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2002)第五版的方案如下:
1.解剖划分
(1)后上壁:从软硬腭交界到颅底
(2)侧壁:包括咽隐窝
(3)下壁:包括软腭上面
注:后鼻孔缘属于鼻腔部分。
2.TNM临床分类
T:原发癌
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无原发肿瘤之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局限在鼻咽部
T2:肿瘤侵犯咽部软组织和/或后鼻孔
T2a:无咽旁组织侵犯
T2b:咽旁组织侵犯
T3:肿瘤侵犯骨质和/或鼻窦
T4: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颞下窝、喉咽或眼眶
注:咽旁侵犯指肿瘤突破咽基底筋膜,有咽后、咽侧壁浸润。
N:区域淋巴结转移
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不超过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区域
N2:双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不超过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区域
N3:一个或数个淋巴结转移
N3a:淋巴结直径大于6cm
N3b:进入锁骨上窝
注:中线淋巴结视为同侧淋巴结
M: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不确定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3.组织病理学分级
G:组织病理学分级
Gx:组织分级不确定
G1:高分化
G2:中度分化
G3:低分化
4.分期
0期: Tis N0 M0
I期: T1 N0 M0
II期A: T2a N0 M0
II期B: T1 N1 M0
T2a N1 M0
T2b N0 N1 M0
III期: T1 N2 M0
T2a T2b N1 M0
T3 N0 N1 N2 M0
IV期A: T4 N0 N1 N2 M0 IV期B:任何TN3M0
IV期C:任何T4任何N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