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分类法
- 格式:doc
- 大小:307.01 KB
- 文档页数:9
耳鼻喉科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疾病分类》
引言:
耳鼻喉科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专注于耳朵、鼻子和喉咙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在耳鼻喉科领域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疾病,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进行分类和介绍。
一、耳科疾病
1. 前庭疾病:包括良性阵发性头晕(BPPV)、良性位置性眩晕(PLF)、前庭神经炎等。
2. 鼓膜疾病:如鼓膜穿孔、中耳炎等。
3. 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及混合性耳聋等。
二、鼻科疾病
1. 鼻窦炎:常见的有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
2. 鼻咽癌:指发生在鼻咽部的肿瘤,常见症状包括鼻塞、鼻出血等。
3. 鼻咽疾病:如异物阻塞、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
三、喉科疾病
1. 喉炎:区分为急性喉炎和慢性喉炎。
2. 声带息肉:指声带上的良性肿物,常见症状包括声音沙哑、嗓子痛等。
3. 喉癌:发生在喉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咳嗽等。
结论:
耳鼻喉科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它们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正确的分类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虽然这篇文章只是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但它们只是众多疾病中的一小部分。
对于患者来说,注意耳鼻喉健康,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面对耳鼻喉科疾病,我们和医生一起合作,相信每一个患者都能摆脱疾病的困扰,恢复健康。
鼻咽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中部和南方沿海地区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总数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严重威胁高发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
提高鼻咽癌早期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水平是改善鼻咽癌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早期鼻咽癌对放疗非常敏感,单纯放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5年生存率高达95%。
但NPC早期症状与鼻咽良性病变相似,早期筛查亦未广泛普及,早期确诊患者比例不足20%,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放化疗联合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治疗精准性和特异性欠佳,易产生较强的副作用,复发进展风险亦较大,总体生存时间骤减。
鼻咽癌标志物的开发、应用、评价和完善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步骤。
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鼻咽癌标志物专家委员会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集国内鼻咽癌临床和基础领域专家力量,整理并发表了第一版《鼻咽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以期为鼻咽癌早期筛查推广、精准治疗、复发进展预测和提前干预提供依据,提升鼻咽癌临床整体治疗水平。
血浆EBV DNA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鼻咽癌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标志物非角化鼻咽癌是我国鼻咽癌的主要类型(>95%),几乎所有的非角化鼻咽癌都存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EBV参与鼻咽癌发生和发展全过程,是目前公认的最关键的鼻咽癌致病因素。
重要的是,可直接以外周血为标本检测EBV相关核酸(DNA,RNA)和抗EBV不同抗原成分抗体,从而检测是否感染EBV病毒及感染程度。
因此,EBV相关分子是理想的鼻咽癌标志物来源,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EBV相关标志物应用价值的深度挖掘也是共识关注的重点之一。
①共识推荐将EBV DNA检测作为鼻咽癌高发地区早期筛查的常规项目。
专家解读尽管90%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存在EBV感染,但主要潜伏感染于B淋巴细胞内,且不释放游离DNA入血清,所以健康人血浆中EBV阳性率非常低。
鼻咽癌的病因与治疗引言: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腔和咽后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极大影响。
了解其病因及早期治疗对于提高康复率和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鼻咽癌的病因、分类以及目前的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鼻咽癌的病因1. 病毒感染:爱普斯坦-巴尔(EB)病毒是导致鼻咽癌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和单纯性疱疹病毒(HSV)也与一部分鼻咽癌发生相关。
2. 吸烟和饮酒:长期吸二手烟或直接吸入含有致癌物质的吸到管会增加患上鼻咽癌的风险。
同时,大量过量长时间摄入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及其他致气管癌物质的食物也可能诱发该肿瘤。
3. 家族遗传:个体与一级亲属患鼻咽癌的关系也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家族遗传因素在鼻咽癌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4. 高盐高脂饮食:长期进食过高盐和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胃液反流,增加鼻咽癌的发病几率。
二、鼻咽癌的分类根据组织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表型,鼻咽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鳞状细胞癌(NPC):是最常见的鼻咽癌类型,占所有鼻咽癌患者的70% - 80%。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极易侵袭周围组织,并具有明显转移倾向。
2. 原发性淋巴上皮瘤(LEL):占所有鼻咽癌患者约5% - 10%,其特点是不同于其他类型,源于淋巴上皮组织。
3. 腺激细胞瘤(ACC):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鼻咽癌,起源于腺体组织。
该类型通常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
三、鼻咽癌的治疗方法1.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于早期诊断和局部肿瘤较小的患者。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内镜下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等。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最常采用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式。
通过高能射线或质子束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以达到杀灭癌细胞的效果。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应用或与手术联合使用。
3.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癌细胞增生和分裂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某些化学药物可以选择靶向性作用于特定靶标,具有更好的效果和降低毒副作用。
鼻咽癌诊疗常规一临床概述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好发于中南五省,但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发病率也逐见增高。
鼻咽癌约 90% 以上是低分化鳞癌。
因其病理特点为分化差的癌故颈淋巴结转移机率较高,就诊时约 80% 左右病人伴有颈淋巴结肿大。
二诊断依据及要求鼻咽癌的诊断需要收集以下方面的材料,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辅助检查和病理诊断等。
1.病史采集:病史采集主要包括首发症状 / 主要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发展过程,诊疗经过,主要阴性体征等2. 临床症状血涕、鼻堵,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痛、面麻及复视是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晚期时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吞咽活动不便、伸舌偏斜、声哑、张口困难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症。
3. 临床检查鼻咽部检查为重点,要求掌握后鼻镜或鼻咽光导纤维镜检查方法,明确大体肿瘤的形状,侵犯范围等,检查鼻腔后鼻孔、口咽、眼、耳、喉及 12 对颅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反应,颈和锁骨上区淋巴结的改变。
常规全身体格检查是必需的4. 影像检查 CT 或 MRI 扫描检查对鼻咽部肿瘤及邻近结构受侵或颅底骨破坏、颈淋巴结转移等的显示直观,要求所有患者有二者之一。
对于调强放射治疗患者,最好行鼻咽颅底 MRI 检查。
胸片和腹部 B- 超为必须检查。
晚期患者还需要骨扫描检查5. 血清学检查 EB 病毒抗体的检测阳性者,对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 EA/IGA 的阳性反应,更有其特异性。
6. 病理检查经鼻腔或口腔钳取鼻咽部肿瘤组织作病理检验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临床难以获得鼻咽部病理标本时,可考虑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术。
7.其他辅助检查: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原学和抗体指标。
垂体 / 甲状腺功能检查。
三诊断和分期根据诊断依据要求,获得病理诊断和影像学资料后,按照 92 福州分期标准和 UICC 2002 第6 版分期标准,同时分期。
四治疗原则早期鼻咽癌 (I/II期):根治性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III/IV M0)患者:同步放化疗(临床科研)M1患者,以化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
鼻咽癌的分期与分型标准鼻咽癌是一种在鼻咽部发生的恶性肿瘤,属于上咽喉的一部分。
它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常见。
准确的分期与分型标准对于鼻咽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鼻咽癌的常用分期与分型标准。
一、鼻咽癌的分期标准1. 美国TNM分期系统美国TNM分期系统是指通过对肿瘤(Tumor)、淋巴结(Lymph Node)和远处转移(Metastasis)的评估,将鼻咽癌分为不同阶段。
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T分期: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进行评估,分为T0至T4期,T0表示无原发肿瘤,T4表示原发肿瘤侵犯颅底、眶内或颞下窝等区域。
- N分期:根据颈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分为N0至N3期,N0表示无颈部淋巴结转移,N3表示颈部淋巴结转移高度明显。
- M分期: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进行评估,分为M0和M1期,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存在远处转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是中国国内常用的鼻咽癌分期标准,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分期Ⅰ期:原发肿瘤限于鼻咽部,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Ⅱ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Ⅲ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存在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Ⅳ期:原发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或存在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二、鼻咽癌的分型标准1. WHO分型系统WHO分型系统是国际上常用的鼻咽癌分类方法之一,根据肿瘤细胞的类型和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具体的分型标准如下:- 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占鼻咽癌的大部分,细胞形态呈鳞状,有角化现象。
- 鼻咽未分化癌(NPC-III型):细胞变异严重,无明显分化,通常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 鼻咽非鳞状上皮细胞癌(NPC-II型):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比NPC-III型肿瘤预后良好。
2. WHO-EBV谱系分类系统WHO-EBV谱系分类系统是基于肿瘤细胞对EB病毒感染的差异进行的分类,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鼻咽鳞癌非角化型(WHOⅠ型):与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相似,但不具有明显的角化现象。
在世界范围内, 我国是鼻咽癌( CarcinomaofN asopharynx ) 发病率较高的国家, 其死亡率占全国恶性肿瘤的 2.81%, 居第8 位。
并且从地理上看, 有从北至南逐步增多的现象。
高发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 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三省的沿海地区, 其发病率更高。
但从最近的资料来看, 东北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流行病学揭示鼻咽癌可能与遗传因素( 种族遗传性、家族聚集性、血型基因) 、病毒感染(EB 病毒) 、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
1995 年香港中文大学研究人员报告, 鼻咽癌与染色体9 基因缺失有关。
尽管EB 病毒在鼻咽癌发病中的作用不清楚, 可能与环境和种族因素结合激发DNA的变化导致含癌抑制基因片段的丢失有关。
同时指出中国南方高发区的食脆咸鱼可能是病因之一。
鼻咽癌的病理形态大概可分为4 类。
①结节型: 肿瘤呈结节状; ②菜花型: 肿瘤呈菜花状, 血管丰富易出血; ③勃膜下浸润型: 肿瘤向腔内突起, 左右不对称, 表面有正常勃膜组织覆盖; ④溃疡型: 肿瘤表面凹凸不平, 边缘隆起。
其分型为: a. 鳞形细胞癌; b. 非角化性癌; c. 未分化癌。
鼻咽癌转移途径主要为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而远处转移常见为骨、肺、肝等。
鼻咽癌的发病年龄在我国80%以上集中在30 - 59 岁。
在鼻咽癌的防治研究上, 特别是应用中西医综合疗法使鼻咽癌的疗效取得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中医学医籍中元鼻咽癌病名, 但类似于鼻咽癌症状的描述, 可以散见于" 鼻阻" 、" 鼻渊" 、"头痛" 、" 鼻瘟" 、"上石瘟" 失荣" 、" 凛痴"等病症中。
单侧耳鸣警惕鼻咽癌
付付
【期刊名称】《健康伴侣》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在一些市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严重的鼻炎、咽喉炎会导致鼻咽癌。
对此,专家强调,鼻咽炎是属于细菌引发的疾病,而鼻咽癌是肿瘤疾病,两者无直接必然联系。
在鼻咽炎发病时,会出现鼻塞、流鼻水等症状,甚至会出血,而鼻咽癌在发生并发症时才会出现相似的症状。
鼻咽癌从癌细胞突变开始3至6个月就可发展到中晚期,期间,患者会有偏头痛、鼻塞、
【总页数】1页(P17)
【作者】付付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3
【相关文献】
1.警惕鼻咽癌的四个单侧症状
2.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褪黑素治疗单侧急性耳鸣疗效研究
3.地塞米松联合褪黑素治疗单侧急性耳鸣患者的疗效
4.单侧突发耳鸣伴扩展高频听力下降一例
5.以自控无创电刺激穴位治疗为主的两阶段序列疗法治疗单侧难治性原发性耳鸣的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诊断病理学-图文一.简述送检合格的病理标本应注意什么?1.送检材料必须具有病变代表性(避免肿瘤边缘、组织破碎挤压等)2.具可检查性(新鲜标本离体后必须在30分钟之内送检或放入标准的固定液,固定液至少为标本体积的8-10倍)3.必须全部标本送检(避免标本两送,不能未经病理检查就将标本切除做科研)二.简述组织切片技术流程有哪些?取材与固定——脱水与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与贴片——染色与封固三.简述临床病理学的三个范畴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优点?1】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从患者活体局部切取、钳咬、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2】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患者痰液、胸腹水、尿液等,以及阴道刮片、食管拉网,纤维胃镜所取得的材料进行涂片,以检查脱落细胞,是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的好方法。
四.简述病理诊断表述有几种基本类型,它们有什么意义?Ⅰ类:病变性质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理诊断;Ⅱ类:不能完全肯定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诊断意向),用“符合为”、“考虑为”、“倾向为”、“提示为”、“可能为”、“疑为”、“不除外”之类的词语;Ⅲ类:检材病变不足以诊断某种疾病,只能进行形态的基本描述;Ⅳ类:无法做出病理诊断(标本过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受挤压变形、被烧灼、干涸)五.举例说明那些情况不适合使用术中冰冻切片诊断?1.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2.疑为恶性淋巴瘤3.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4.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5.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6.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7.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8.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六.简述术中快速冰冻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特点时间紧(要求30分钟内出报告);冷冻切片质量有限;准确率有限(三甲医院的达标标准为95%)对病理医师要求高(中级职称以上、有经验的医师才能出具冰冻诊断报告)七.简述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的重要性1.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发出的会诊邀请单,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有效医学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