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介入股动脉穿刺术
- 格式:pdf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16
医院介入科穿刺术诊疗常规Seldinger穿刺技术是以血管穿刺为基础和代表,目前这一技术也同时被广泛应用在非血管管腔的穿刺插管。
这里所述的穿刺插管技术以股动脉穿刺插管为例。
1.确定穿刺点后局部麻醉术者以左手指示靠近患者右侧腹股沟皮肤皱褶处寻找动股动脉搏动,以此搏动点下方1~1.5cm处作为皮肤穿刺点。
所有患者除不合作或者婴儿者作全身麻醉外,一般均采用局部麻醉,方法步骤如下:用五号齿科针(25~27G)刺入皮内,先作皮内局部麻醉。
然后术者以右拇、食指夹注射针筒,其余三指与手掌夹注射器芯作用相反方向用力,使成负压抽吸状态倾斜进针,针头深入动脉鞘内测,回抽无血时,在动脉内测注入1%利多卡因2ml,针头退至皮下后再向动脉外侧刺入,入鞘后同样注入1%利多卡因2ml.退针时同时在皮下注射1ml利多卡因。
上述负压抽吸状进针时,如发现进入血管,立即退出,重新穿刺。
2.穿刺用尖刀片在穿刺处挑开皮肤2~3mm。
穿刺时穿刺针头的斜面应始终向上,这可从针头座上的缺凹来认定。
斜面向上有利于导丝推进。
左手食指按压在腹股沟处股动脉搏动点处,右手持针,穿刺针以30°~40°角向左手食指下方搏动点处缓慢的推进,针尖到达股动脉管壁上方时有阻力感,此时应稍用力使针尖快速穿过血管前壁。
针尖进入股动脉管腔后,即刻有鲜红色血液经穿刺针喷出,表明穿刺成功。
3.插入导丝穿刺成功后,左手食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针,右手取导丝,插向穿刺针座。
缓慢推进导丝。
正常状态下,导丝在股髂动脉内行走无阻力。
如导丝通过穿刺针进入血管时有阻力,切忌用导丝猛插,此时应透视观察导丝前端位置和形态,以便调整。
4.退穿刺针导丝进入血管15cm以上,术者右手将导引子与穿刺针退出皮肤,同时左手中指应保持在血管穿刺点上方给以压迫,拇、食两指固定近穿刺处的导丝。
右手持肝素盐水纱布裹住导丝,一边退出穿刺针,一边清洁导丝。
5.置入导管鞘导管鞘从导丝尾端套入,术者将导管沿导丝缓慢推进到皮肤穿刺点处,稍用力将导管鞘旋转推进,使鞘管完全进入体内。
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1. 引言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操作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范,以规范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过程。
2. 术前准备在进行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之前,应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 患者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术前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和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材料,确保器械和材料的干净与完整;- 术前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并取得知情同意。
3. 手术操作步骤3.1 患者体位- 采用平卧位,下肢稍屈曲,外展。
保持患者舒适,避免下肢肌肉过度紧张。
3.2 局部麻醉- 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物,如2%利多卡因。
确定麻醉部位,并进行局部麻醉注射。
3.3 穿刺- 在麻醉后待患者局部麻醉效果出现后,选择合适的穿刺针进行穿刺。
应垂直于皮肤入穿,避免斜向穿刺。
- 注意避免穿刺位置过深,以防止动脉后壁的墩起式出血。
3.4 确认位置与留置导管- 穿刺置管成功后,进行动脉位置的确认。
- 确认无误后,将导丝经穿刺针引入血管内,再通过引导剪将血管扩张。
- 最后,将导管放置到血管内,并固定好。
4. 术后处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
- 做好术后伤口处的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 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如监测血压、脉搏等生理参数。
5. 放置导管后的注意事项- 及时检测血流,观察导管是否顺利畅通。
- 防止导管脱出或意外拔出,保持导管位置的稳定。
- 定期更换导管敷料,并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
- 监测患者活动能力恢复情况。
6. 不良事件处理- 如果发生出血、血肿等不良事件,应及时处理。
- 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进行血管内紧急介入治疗。
7. 结论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常见的介入手术技术,正确规范的操作流程对确保手术的安全与有效性至关重要。
通过本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效果。
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在我院实施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实施不同控制方法的并发症预防效果。
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共80例,采取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是40例。
观察组行桡动脉治疗手段,对照组行股动脉介入治疗法。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卧床时间、住院以及并发症的出现,相比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缩短术后愈合时间,非常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对于股动脉介入治疗来说,需要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法,对穿刺并发症做好防治工作。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穿刺点;介入治疗;并发症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ve effects ofdifferent control methods on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femoral artery intervention in our hospital. Method: Atotal of 80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the past two years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adial artery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received femoral arter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erms of tube placement time, bed rest time,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data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radial arterypunctu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shorten the postoperative healing time, which is very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femoral artery intervention therapy,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reatment methods is needed to prevent and treat puncture complications.Keywords: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Radial artery puncture;Puncture point;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omplication作为目前新型的一种内科与外科治疗之间的方法,介入治疗在很多疾病治疗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股动脉穿刺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股动脉穿刺是一项重要的介入性操作,用于获取动脉血液样本或进行血管内治疗。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is an important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used to obtain arterial blood samples or perform endovascular therapy.)操作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手部消毒,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Before the procedure, strict hand disinfection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使用超声引导定位股动脉,确定穿刺点和穿刺角度。
(Use ultrasound guidance to locate the femoral artery and determine the puncture site and angle.)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并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
(Explain the procedure to the patient and obtain written consent.) 准备好穿刺所需的器械,包括穿刺针、导管和导丝等。
(Prepare the necessary instruments for puncture, including puncture needle, catheter, and guidewire.)全身麻醉患者需做好监护和呼吸道管理。
(For patient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monitoring and airway management should be performed.)应用局部麻醉药物麻醉穿刺点,减轻患者疼痛感。
(Use local anesthesia to anesthetize the puncture site and alleviate the patient's pain.)穿刺器械进入股动脉,抽取足够的血液样本或进行治疗操作。
股动脉穿刺要点
股动脉穿刺是一种介入性血管操作,常用于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股动脉穿刺的要点:
1. 术前准备:病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穿刺前要保持病人处于禁食状态。
2.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选择股动脉在腹股沟以下3-4cm
处作为穿刺点。
在穿刺前要进行局部麻醉。
3. 采用无菌操作:护士或医生需要进行全身无菌手术操纵,包括消毒、穿戴无菌手套等。
同时,需要使用无菌巾包裹穿刺区域,以减少污染。
4. 技术娴熟:穿刺过程需要由具有经验的医生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力度和角度,以避免动脉破裂或血管损伤。
5. 结束后的处理:穿刺结束后,需要进行绷带包扎,并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或局部肿胀等异常情况。
病人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观察,以减少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
6. 并发症的处理:股动脉穿刺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如出血、血肿、血栓形成等。
如有并发症发生,需要及时处理,如进行止血、冷敷、血液稀释等。
需要注意的是,股动脉穿刺是一种有一定风险的操作,需要由
专业的医生进行,同时也需要病人积极配合和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股动脉穿刺
股动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血液样本或进行介入性治疗。
具体操作如下:
1. 患者通常需要卧床,双腿伸直。
2. 医生会消毒手术区域,并可能使用无菌帷幕覆盖。
3. 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药麻醉手术区域,通常是腹股沟区域。
4. 医生会通过使用穿刺针或导丝,将针头插入股动脉。
在进行穿刺时,医生会使用超声仪或X射线等影像设备来引导操作。
5. 当针头进入动脉后,医生会连接一根柔软的导管,用于
注射药物、取血样本或进行介入治疗。
6. 在操作完成后,医生会拔除针头并对穿刺部位进行止血
处理,通常会施加压力包扎。
7. 患者可能需要保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以确保穿刺部位
的止血。
需要注意的是,股动脉穿刺是一项有一定风险的操作,潜
在的风险包括出血、感染、血肿等。
因此,在进行股动脉
穿刺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与患者详细沟通。
临床股动脉穿刺操作方法、操作程序、并发症与预防治疗股动脉是下肢动脉主干,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来,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入股三角。
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是临床上急救压迫止血和进行穿刺部位。
操作方法和程序1、基本操作方法(1)局部消毒:采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2)局部麻醉:采用2%的利多卡因溶液局部麻醉。
(3)穿刺和置管。
2、动脉穿刺和置管(1)经股动脉穿刺置管:股动脉内径大、技术容易掌握、血液循环不容易受损,需要置入较大鞘管等优点成为经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最常选择方法。
①穿刺点选择:选择搏动最强侧股动脉作为血管入路。
两侧腹股沟处股动脉搏动相当,选择右侧股动脉,股动脉在1周内曾被穿刺过,最好使用对侧股动脉。
穿刺点选择在股横纹下方约2cm处,股动脉搏动正下方。
穿刺点过高造成穿刺针越过腹股沟韧带使术后止血困难。
穿刺点过低,因股动脉进入收肌管位置较深,穿刺不易成功且有动脉分支,另有股静脉走行于股动脉下方,造成动静脉瘘。
②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首先在皮内注射形成皮丘,然后沿穿刺方向进穿刺针,到达股动脉深度后,在其周围浸润麻醉,每次注药前先回抽注射器,无回血后再行注入,以后边退针边注入,以逐层麻醉皮下组织。
③左手三个手指保持一条直线置于穿刺点上方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针与皮肤成30度至45度角,中空穿刺针斜面向上进针,当持针手感觉到明显动脉搏动时可刺破血管,见搏动性血流从穿刺针喷出,缓慢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盐水纱布擦拭导引钢丝,沿导引钢丝送入动脉鞘。
肝素盐水冲洗鞘管。
(2)经桡动脉穿刺置管①适应证:桡动脉搏动好,Allen试验。
用于评价穿刺侧手掌是否存在双重血供及其程度,同时压迫同侧手掌桡动脉和尺动脉30-60s,随后松开对尺动脉压迫,松开后10s 之内手掌颜色恢复正常,试验结果阳性,提示该侧手掌良好双重血供。
以下情况者宜选择桡动脉穿刺置管:腹主动脉以下严重狭窄或闭塞、血管重度扭曲、夹层等血管病变,不能选择股动脉路径;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心功能差等原因患者不能长时间平卧。
神经介⼊第⼀站:股动脉穿刺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由髂外动脉延续⽽来。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股三⾓。
股动脉在腹股沟中点处位置表浅,可摸到搏动,是临床上急救压迫⽌⾎和进⾏穿刺的部位。
⼀、seldinger法:⼀点⼆⽅向1个穿刺点少量⽪下注射⿇药,沿股动脉两侧,在周围分别注射⿇药,由于⿇药可以渗透⾄股动脉下⽅,可以使得股动脉轻度抬起,有利于穿刺正确性提⾼。
穿刺点:优选右侧股动脉腹股沟韧带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下⽅1.5~2.0cm消毒:上⾄脐平⾯,下到⼤腿下1/3,外为腋中线延长线,内为⼤腿内侧中线;先穿刺点、后会阴⿇醉:利多卡因在⽪肤穿刺点及股动脉两侧逐层浸润⿇醉穿刺:先做2~3mm⽪肤切⼝,针与⽪⾯成30°~45°,单壁穿刺及透壁穿刺法置⼊导丝:J型导丝⾃尾端送⼊股动脉内,撤去穿刺针置鞘:沿导丝置⼊动脉鞘-鞘芯组件,到位后撤去导丝和鞘芯冲洗:注射器回抽动脉鞘,回⾎良好确认在动脉内,注⼊肝素盐⽔冲洗动脉鞘⼆、股动脉穿刺困难1.分⽀喷⾎也可以很好,这时候穿刺点再稍微⾼⼀点,1-5mm不等,可能就能进去2.也可能是⾎管太迂曲,像孔⽼师说得那样,透视下进导丝,觉得穿得没问题,但进不了穿刺导丝,可以⽤泥鳅导丝弯头透视试⼀下正常为了安全,原则上是要透视的,尤其是有较长时间糖尿病病史的3.您没有提到这个患者的胖瘦,胖的话,穿刺的⾓度,我习惯50-70,穿刺点距离最强搏动点1cm,也就是⾼⼀点瘦的话,我喜欢20-40度,穿刺点距离最强搏动点1.5-2cm,也就是低⼀点4.穿了3次都不⾏,请上级帮忙,因为总有⼀些患者是你穿不出来的,换⼈可能就能穿到了换⼈穿不了右边,可能就要在鞘管冒烟,观察有⽆股动脉夹层,有的话,换左边5.有⼀些特殊情况,股动脉闭了,剩下的全是分⽀,这时候只能换⼀边,如果两边都不⾏,考虑右桡当然,股动脉也有闭塞的,这时候只能换桡动脉6.穿刺点调整:⾥,外,上,下,不建议第⼆次穿刺选择第⼀次穿刺的点7.不透壁与透壁,受冠脉造影穿桡的影响,他们都透壁,我现在基本都是透壁然后回撤,您可以根据⾃⼰的情况选择其中⼀种个⼈经验,仅供参考⾻性标志穿刺⼩诀窍注意事项三、股动脉鞘管打折的处理把导丝顶在弯折处,轻轻把拔鞘管,使劲压尾端,给他拉直该放弃时就放弃千万别相信⾃⼰有超能⼒因为还有其他路可以供你选择,不要吊死在⼀棵树上(There’s plenty of fish left in the sea.)Seldinger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