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特性检测(2)
- 格式:ppt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28
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精选强化练习七[单选题]1.电子式全自动节气门体与半自动节气门体结构基本相同,区别是()。
A.去掉了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增加了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B.去掉(江南博哥)了节气门拉线,增加了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C.去掉了节气门拉线,增加了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正确答案:B[单选题]2.车长大于()m的客车,如车身右侧仅有一个乘客上下的车门时,应设置安全门和安全窗。
A.6B.10C.12正确答案:A[单选题]3.汽车喇叭声级应在()dB(A)的范围内。
A.90~105B.90~115C.90~125正确答案:B[单选题]4.A.2.2B.2.5C.3.0正确答案:B[单选题]5.()属于进气测量装置部件。
A.进气温度传感器B.发动机转速传感器C.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正确答案:A[单选题]6.机动车行车制动性能和应急制动性能检验应在平坦、硬实、清洁、干燥且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大于等于()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进行。
A.1.0B.0.7C.1.5D.1.1正确答案:B[单选题]7.对控制系统的软件维护可以通过()来实现。
A.手动备份数据库B.自动备份数据库C.提供系统安装软件包正确答案:C[单选题]8.单个行星排是的组成部件是()A.一个太阳轮、一个齿圈、一个行星架和支承在行星架上的几个行星齿轮B.一个太阳轮、一个齿圈和几个行星齿轮C.一个太阳轮、一个行星架和支承在行星架上的几个行星齿轮正确答案:A[单选题]9.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时,万用表应该与被测电路()。
A.串联B.并联C.串联和并联都可以D.不可测量正确答案:A[单选题]10.制动检验台每年必须通过(),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A.自校B.计量检定C.维护正确答案:B[单选题]11.混合动力汽车,当蓄电池电量低于()时,辅助动力系统起动。
A.50%B.60%C.70%正确答案:B[单选题]12.质量流量方式的汽油喷射系统是利用()测量吸入的空气量。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悬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悬架系统震动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分析不同路面条件下汽车悬架系统的震动特性。
4. 评估悬架系统减震性能对汽车舒适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汽车悬架系统是连接车身和车轮的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和缓冲来自路面的冲击,保持车轮与地面的良好接触,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悬架系统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和减震器组成。
本实验通过在不同路面条件下对汽车悬架系统进行震动实验,分析其震动特性。
三、实验设备1. 汽车一辆2. 震动传感器3. 数据采集器4. 激励器5. 路面模拟器6. 悬架系统参数测试仪7. 计算机8. 相关软件(如ADAMS、MATLAB等)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将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确保车身平稳。
(2)连接振动传感器,将传感器安装在汽车悬架系统上。
(3)将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并打开相关软件。
(4)设置实验参数,如采样频率、路面模拟条件等。
2. 实验实施(1)启动激励器,模拟不同路面条件(如平坦路面、坑洼路面、波浪路面等)。
(2)启动数据采集器,记录汽车悬架系统的震动数据。
(3)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实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1)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滤波、降噪等处理。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路面条件下汽车悬架系统的震动特性。
(3)评估悬架系统减震性能对汽车舒适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路面条件下汽车悬架系统的震动特性(1)平坦路面:汽车悬架系统震动较小,减震性能较好。
(2)坑洼路面:汽车悬架系统震动较大,减震性能较差。
(3)波浪路面:汽车悬架系统震动较大,减震性能较差。
2. 悬架系统减震性能对汽车舒适性和稳定性的影响(1)舒适性:悬架系统减震性能越好,汽车行驶过程中乘客的舒适性越高。
(2)稳定性:悬架系统减震性能越好,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越稳定,操控性越好。
1: 研发生产的谐振式悬架装置检测台都是利用检测车轮与道路接地力的原理,来快速评价汽车悬架装置性能的,其评价指标为(B)。
A. 谐振率B. 吸收率C. 减振率D. 柔软率2: 发动机从怠速状态加速至70%额定转速,运转30s后降至高怠速状态。
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并固定在排气管上。
维持( A)后,由具有平均值功能的仪器读取30s内的平均值,即为高怠速污染物测量结果。
A. 10sB. 15sC. 20sD. 30s3: 双排气管的汽油车测量双怠速污染物排放值应取( B)。
A.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之和B.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平均值C.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中之大者D. 两排气管污染物排放值中之小者4: 对于标准型车速表检测台,应将汽车挂入( C),松开驻车制动器,踩下加速踏板,使驱动车轮带动滚筒平稳地加速运转。
A. 直接挡B. 空挡C. 最高档D. 低速挡5: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二级:整车装备与标识,车门、车窗,驱动轮输出功率,等速百公里油耗,车轮阻滞力,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排放污染物控制,车速表示值误差八个项目中至少有(D )应达到规定的一级技术要求。
其余项目应满足二级要求。
A. 二项B. 四项C. 五项D. 三项6: 试车道应为干燥,清洁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纵向坡度应不超过1%,路面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试车道长度应不小于(B ),宽度应大于6m(双向),试车道路面应划出车道。
A. 120mB. 100mC. 80mD. 50m7: 车辆外检中,车辆号牌的检查,其中领事馆车辆的号牌应为( A)。
A. 黑底白字,红“使””“领”字白框线B. 黑底白字,蓝“使”“领”字白框线C. 黄底白字,红“使”“领”字白框线D. 黑底红字,白“使”“领”字白框线8: 在车辆的运行检查中,将车速提高至20~30km/h,点制动或紧急制动时,车辆是否跑偏。
气压制动车辆,当空气压缩机停止工作(B )后,气压降低应不大于10kPa,踩一次制动(制动踏板踩到底)气压下降不应超过20kPa。
实验四汽车悬架性能检测与诊断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实验目的(1)检测汽车悬架装置性能;(2)掌握汽车悬架装置测仪器结构与原理;(3)掌握汽车悬架装置性能检测与诊断方法。
2.实验要求实验要求:遵循操作规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预习及准备汽车悬架装置是汽车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是将车身和车轴弹性联接的部件。
汽车悬架装置通常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和减振器三部分组成,其功用是传力、缓和并迅速衰减车身与车桥之间因路面不平引起的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平稳性、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
汽车悬架装置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同时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操纵稳定性、通过性以及燃料经济性等方面性能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汽车悬架装置的各部件品质和匹配后的性能对汽车行驶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要求:对于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100km/h、轴载质量小于或等于1500kg的载客汽车,应用悬架装置检测台或平板制动试验台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悬架装置特性检测。
(一)实验原理对于汽车各车轮悬架系统而言,由确定的质量、弹簧和减振器组成的振动系统,在外部激振力或车辆自身制动力作用下,其振动衰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若悬架系统中弹簧和减振器性能不良,必然会引起振动过程的改变,因此通过检测车辆在外部激振力或自身制动力作用下对测试台面垂直作用力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对比就可确定汽车悬架系统中悬架弹簧和减振器的技术状况。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目前,检测实践中常用的检测汽车悬架装置工作性能的试验台有谐振式悬架检测台谐振式悬架装置检测台,一般由机械和微机控制两部分组成。
(1)机械部分谐振式悬架装置检测台的机械部分由箱体和左右两套相同的振动系统构成,结构简图如图6-1所示。
图中所示为检测台单轮支承结构。
一套振动系统因其左右对称,故另一侧省略。
每套振动系统由上摆臂、中摆臂、下摆臂、支承台面、激振弹簧、驱动电机、蓄能飞轮和传感器等构成。
汽车悬架的检测悬架装置是汽车底盘的一个重要装置,通常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和减振器三部分组成。
汽车悬架系统的故障将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因此,悬架装置的技术状况和工作性能,对汽车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所以,检测悬架装置的工作性能是十分重要的。
汽车悬架装置工作性能的检测方法有经验法、按压车体法和试验台检测法三种类型。
经验法是通过人工外观检视的方法,主要从外部检查悬架装置的弹簧是否有裂纹,弹簧和导向装置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减振器是否漏油、缺油和损坏等项目。
按压车体法既可以人工按压车体,也可以用试验台的动力按压车体。
按压使车体上下运动,观察悬架装置减振器和各部件的工作情况,凭经验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修理减振器和其他部件。
检测台能快速检测、诊断悬架装置工作性能,并能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激振方式不同,悬架装置检测台可分为跌落式和共振式两种类型。
其中,共振式悬架装置检测台根据检测参数的不同,又可分为测力式和测位移式两种类型。
(一)悬架检测台的结构与检测方法1.悬架装置检测台的工作原理(1)跌落式悬架装置检测台测试中,先通过举升装置将汽车升起一定高度,然后突然松开支撑机构,车辆落下产生自由振动。
用测量装置测量车体振幅或者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车轮对台面的冲击压力,对振幅或压力分析处理后,评价汽车悬架装置的工作性能。
(2)共振式悬架装置检测台如图4-14所示,通过试验台的电动机、偏心轮、蓄能飞轮和弹簧组成的激振器,迫使试验台台面及其上被检汽车悬架装置产生振动。
在开机数秒后断开电机电源,从而由蓄能飞轮产生扫频激振。
由于电机的频率比车轮固有频率高,因此蓄能飞轮逐渐降速的扫频激振过程总可以扫到车轮固有振动频率处,从而使台面—汽车系统产生共振。
通过检测激振后振动衰减过程中力或位移的振动曲线,求出频率和衰减特性,便可判断悬架装置减振器的工作性能。
图4-14共振式悬架检测台1-蓄能飞轮;2-电动机;3-偏心轮;4-激振弹簧;5-台面;6-测量装置测力式悬架装置检测台和测位移式悬架装置检测台,一个是测振动衰减过程中的力,另一个是测振动衰减过程中的位移量,它们的结构如图4-15所示。
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精选强化练习十一[单选题]1.汽车等速百千米油耗检测,底盘测功机应选择()方式。
A.恒车速控制B.恒力控制C.恒流控制正确答案:B[单选题(江南博哥)]4.在中、小规模制氮的场合,一般是采用()制氮A.低温精馏法(深冷法)B.变压吸附法(PSA)和膜分离法C.调压吸附法正确答案:B[单选题]5.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称为()。
A.强度B.塑性C.硬度正确答案:C[单选题]6.活塞磨损最大的部位是()。
A.活塞环槽及活塞销座孔B.活塞裙部C.活塞顶部D.活塞环槽正确答案:A[单选题]7.一般情况下光电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的两只引脚的正、反向电阻应该是()。
A.几千欧姆B.∞欧姆C.几百欧姆正确答案:B[单选题]8.汽车日常维护后,轮胎气压()。
A.应高一些B.应低一些C.必须正常D.无要求正确答案:B[单选题]9.2005年7月1日起汽油汽车应用()进行排气污染物检测。
A.怠速法B.双怠速法C.高怠速法正确答案:B[单选题]10.一般轿车乘客门框对角线长度差应()4mm。
A.不大于B.等于C.大于D.不等于正确答案:A[单选题]11.检测站计算机控制系统主控系统运行后,对()接口的检测设备应打开相应的数字端口或串行通讯端口。
A.数字B.模拟C.数字或模拟正确答案:A[单选题]12.一般的轮胎充氮机都是用()制氮。
A.PSA法B.膜分离法C.吸附法正确答案:B[单选题]13.车辆的滑行阻力,应不大于整车重量的()。
A.0.5%B.1.5%C.3%正确答案:B[单选题]14.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中评价结论以相应符号显示,()表示该项目合格。
A.符号“○”B.符号“×”C.符号“-”D.符号“+”正确答案:A[单选题]15.0型和Ⅰ型声级计也称为精密声级计,Ⅱ型和Ⅲ型声级计也称为()。
A.普通声级计B.脉冲声级计C.交流式声级计正确答案:A[单选题]16.发动机曲轴常可用()制造。
第二章悬架系统特性1)悬架系统的作用:提高舒适性,降低地面不平度对车身的振动,是行驶平顺的研究对象;2)悬架的功能:缓冲、减振;3)悬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转向时,由于悬架系统的存在,使得车身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出现侧倾,从而造成左、右车轮的垂直载荷分配不均,引起左、右两侧车轮的地面附着力的变化,而其将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带来影响,因此,悬架分析又是操纵稳定性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悬架系统既是平顺性研究又是操纵稳定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4)悬架的类型:根据车辆左、右两个半轴是否连在一起,将悬架分为: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
独立悬架-两半轴是分开的,非独立悬架-两半轴是连在一起的。
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独立悬架又有:单横臂独立悬架双横臂独立悬架悬架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刚度上,为此本章主要分析几种典型悬架的刚度特性。
2.1 扭杆悬架扭杆悬架的特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单位质量变形能大。
扭杆弹簧在A处,垂直纸面向里(一)参数说明:1)d-扭杆直径;2)L-扭杆工作长度;3)a-平衡肘长度;4)α-平衡肘的初始安装位置与水平线的夹角;5)α-负重轮受力后平衡肘的与水平线的夹角,规定在水平线以下为正,水平线以上为负。
(二)受力分析平衡肘在受到垂直方向的力P作用时,扭杆一端从α位置变到了α位置,则在扭杆上作用的扭矩为M:=cosM Paα设在扭矩M 作用下,扭杆的扭角为:0M L G Jθαα=-=式中,J 为扭杆断面的极惯性矩,对实心圆杆有:440.132d J d π=≈;G 为扭杆材料的切变弹性模量(对钢,74530.5~79433.8G M P a =)。
由上两式可得:()0cos G J P La ααα-=由于刚度是力对位移的微分,所以要求刚度,还得需要确定位移。
负重轮行程为:()0sin sin f a αα=-则可得扭杆悬架的线刚度为:()0221cos x dPtg dPG J d m df df La daααααα--=== 把J 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得:()4022132cos x tg G d m Laαααπα--=当0α=时,即平衡肘处于水平位置,此时可得 40232x G d m Laπ=(三)扭杆悬架刚度特性的影响因素 1)扭杆直径d 的影响,d 越大,刚度越大; 2)扭杆工作长度L 的影响,L 越长,刚度越小; 3)平衡肘长度a 的影响,平衡肘越长,刚度越小; 4)工作位置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