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2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首页| 试卷下载| 课件下载| 教案教学| 教学素材| 作文中心| 备课| 中考| 高考| 学习频道| 教师频道| 课外读物| 会员区《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7作者: 加入日期:06-08-22五《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ssslll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重点词语,把握全文的情感脉络;2、理清文本思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体会文中语言的深层含义;(三)德育目标: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三、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查找有关纳粹暴行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导入: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这两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
在我了解了“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之后,今后再遇到这一节日时,应该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个节日来看待,还应把它当做一个纪念日来对待,悼念那些在二战中死难的无辜儿童。
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300个孩子。
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
下面是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积累肃穆、荒谬、健忘等词语,理解其词义并用词造句。
⑵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⑶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 脉络。
⑵把握引文与正文的联系,力求从主要方面把握课文内容,学习 如何 快速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的方法。
⑶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领会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语感, 提高 理解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文章控诉法西斯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要和平,不要战争。
学习本文,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呼唤和平,培养热爱和 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引文与正文的四个部分之间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探究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句话,这种称呼一般会出 现哪里?出现在什么情况下?从中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由学生们快速阅读全文,学生给课文各部分取上小标题。
一来到纪念地 二看纪念演出 三参加座谈会 四参观纪念馆 三、问题探究 1。
由学生齐读引文,围绕萨特在引言中说他的记忆是沉重的,但有 时美丽的,这句话展开问题。
同时明确关键词为沉重美丽 问题 1 为什么说是沉重的,但有时美丽的?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到沉重和美丽的词语或句子来。
沉重在那场悲剧中,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 7000 个被残杀的人,其中还有 300 个孩子。
这是一次惨绝人寰的*,是沉重的历史回忆。
景物描写使人感到沉重。
气氛。
苦雨。
天昏。
地暗。
是写天气,也是写心情。
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们在纪念地的悲痛心情。
语言描写七千多人呀!一天之内,全杀光了!尸首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土地。
突出了*的残酷和悲惨。
五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珍视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中心。
【学习重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知识链接】1、走近作家: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
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
2、背景: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德国纳粹匪徒杀死了7000人,其中有300个孩子。
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的暴行。
【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杀戮()悼念(屹立()肃穆()恍惚()荒谬()憧憬()2.解释下列词语。
杀戮:荒谬:憧憬:缭绕不绝:恍惚:肃穆:响彻云霄:3.作者简介。
请学生们搜集有关聂华苓的相关知识,交流、补充、归纳。
4、课文正文四个部分记述了纪念活动的哪四个片断,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给各部分加个小标题。
5、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合作探究】1. 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2. 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3. 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感悟成功】文章通过一些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敲击人们的心灵,让读者受到震动,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切体会到战争的罪恶。
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销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眼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
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课堂检测】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执著.()荒谬.()憧.()憬蜿.()蜒恍惚.()肃穆.()杀戮.()【中考链接】花边饺里的母爱(有删改)肖复兴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
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 课:《亲爱
的爸爸妈妈》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
1942 年6 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 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 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 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
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 年11 月,国际民主
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 月1 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 年生,湖北武汉人。
1949 年去台湾,开始发表作品。
1964 年赴美定居,代表作《台湾轶事》。
聂华苓的作品以深邃
的历史感表现现代中国的沦桑变化,抒写台湾中下层人们的乡愁和海外浪子
的悲歌。
创作坚持“溶传统于现代,溶西方于中国”的艺术追求。
背景材料
这是作家聂华苓于1988 年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写了作者应邀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时,参加克拉库耶伐次追悼会的经历。
本文以1941 年10 月21 日纳粹在克拉库耶伐次的一次大屠杀为线索向读者展示了沉痛的悼念、无尽的追忆、深刻的反思,写出了一个外国人在一个国家所受到的痛苦深刻的
印象和沉重美丽的回忆,告诉人们: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肃穆荒谬憧憬
呵护杀戮悼念
屹立蜿蜒恍惚。
八年级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通用3篇八年级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1[教学步骤]一.寻读,析一析“历史”与“现实”1.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写“现实”的内容,并联系起来析其作用。
第一部分中作者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__,悼念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0个孩子,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
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
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
来烘托__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同时借莫马迪密之口引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形成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
2 .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
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
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二.听读,析一析“沉重”与“美丽”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__的__,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__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这又是“美丽”的。
三.圈读,析一析“引文”与“正文”1.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这些诗句歌唱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
他们还年幼,还在小学念书,他们的生命才起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梦想。
他们正努力学习,向往将来“在阳光下奔跑”,创造人生的业绩。
他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丝毫没有意识到近在眼前的__威胁。
歌唱孩子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__的控诉。
2.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有什么作用?死者遗言,是人性中最美丽的体现,让人据此想像被残杀者生前的情形,目的是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出__的残酷,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__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与教学反思《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11-23 20:00 编辑《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用意。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如何欣赏句子、词语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记住历史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点拨法、自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侩子手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这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
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300个孩子。
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整体感知文章1、参观完这个遗址,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萨特一段文字。
也就是文章开头的这段引言。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留意下萨特着重用哪几个词表达自己的观感呢?(沉重记忆,美丽的记忆。
)两种记忆是否矛盾?今天,我们就跟着华裔作家聂华苓去感受那沉重而美丽的记忆。
2、自由朗读,把握文章内容;复述重点,把握文本情感。
第一个是坟地所见所闻;悼念活动的气氛怎样?如何理解文中开头“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明确: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涌向屠杀的地方。
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解析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
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的记忆。
无论何时,..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①开头为何要引用萨特的话?有何好处?)——萨特【段析】写作者参观克拉库耶伐次的总体感受。
这段话是全文的一个引子,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品味】“发泄”写出了纳粹惨绝人寰的本性。
“沉重”写出了作者对克拉库耶伐次事件的沉重悲哀的心理。
“美丽”写出了作者对这一事件中南斯拉夫人民表现出的英勇的民族精神的崇敬和赞美。
一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②连用了四个句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段析】描写当天的天气,渲染了悲哀的气氛。
【品味】“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
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
这样的开头让读者一开始就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
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1941年10月21日300个孩子被纳粹集体残杀的地方。
【段析】交代300个孩子被纳粹残杀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人们来到纪念地的情形。
【品味】“一群群”写出人数之多。
“涌向”写出人潮之大。
南斯拉夫小说家莫马·迪密其为我撑着雨伞,我们在窄窄的山路上边走边谈。
“自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来到克拉库耶伐次,悼....的人从四面八方念被纳粹杀死的300个孩子。
”莫马告诉我。
【段析】交代南斯拉夫人民开始纪念这一沉痛事件的时间,表明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一沉痛的历史。
【品味】“成千上万”,指人的数量之多。
“四面八方”,指范围之广。
破折号表示话语的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