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练习-高三化学理论部分(一)
- 格式:doc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碘酒B. 液氯C. 盐酸D. 漂粉精答案:B解析:液氯是液态的氯气,属于纯净物;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均为混合物。
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NaOHB. H₂SO₄C. 蔗糖D. NaCl答案:C解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NaOH、H₂SO₄、NaCl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属于电解质;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不属于电解质。
3. 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A. 试管B. 量筒C. 烧杯D. 烧瓶答案:B解析:量筒是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不能用于加热;试管、烧杯、烧瓶都可以加热。
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甲烷的电子式:B. 乙醇的结构简式:C₂H₆O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A解析: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₂H₅OH,B 错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 错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 错误。
5.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共热C. 乙烯使溴水褪色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答案:C解析: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共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6.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C. 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D.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答案:D解析: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高三化学基础训练 (国庆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烧碱、液态氧、碘酒B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C .干冰、铁、氯化氢D .空气、氮气、胆矾2.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⑥C .①②⑤⑥D .③④⑤⑥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NH 4Cl 的电子式为:B .S 2-的结构示意图:C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 53ID .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4.根据下列方程式:(1)2Fe 2++Cl 2===2Fe 3++2Cl -; (2)HClO +H ++Cl -===Cl 2+H 2O ;(3)2Fe 3++Cu===2Fe 2++Cu 2+; (4)Fe +Cu 2+===Fe 2++Cu 。
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Fe 3+>HClO>Cl 2>Fe 2+>Cu 2+B .HClO>Cl 2>Fe 3+>Cu 2+>Fe 2+C .Cl 2>HClO>Fe 3+>Cu 2+>Fe 2+D .HClO>Fe 3+>Cl 2>Cu 2+>Fe 2+5.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Fe 2+、Cr 2O 2-7、SO 2-4 B .Ca 2+、H +、SO 2-4、HCO -3C .Na +、Cu 2+、Cl -、S 2-D .Fe 3+、K +、SCN -、Cl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第二章 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于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A .增大压强B .升高温度C .使用催化剂D .多充入O 2 2.25 ℃时,在含有Pb 2+、Sn 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 2+(aq)⇌Sn 2+(aq)+Pb(s),该体系中c (Pb 2+)和c (Sn 2+)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 (Pb 2+)增大B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 3)2固体后,c (Pb 2+)减小C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 (Pb 2+)增大,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 .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2 3.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aq)⇌I -3 (aq)。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I 2(aq)+I -(aq)⇌I -3 (aq)的ΔH >0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 (I -3 )减小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I 2)·c (I -)c (I -3 )D.25 ℃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K 小于6894.对于平衡体系m A(g)+n B(g)===p C(g)+q D(g) ΔH <0。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 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 +n <p +qB .若平衡时,A 、B 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 、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 ∶nC .若m +n =p +q ,则往含有a mol 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 的B ,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D .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12 要小5.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生成物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A.CO2(g)+2NH3(g)⇌CO(NH2)2(s)+H2O(g)ΔH<0B.CO2(g)+H2(g)⇌CO(g)+H2O(g)ΔH>0C.CH3CH2OH(g)⇌CH2===CH2(g)+H2O(g)ΔH>0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ΔH<06.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NO(g)和足量C(s),发生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状态时NO(g)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国庆假期化学作业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Cl 35.5 Na23一、单项选择题:1、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下列操作与“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A、浸泡过滤B、煮沸研碎C、萃取剪断D、蒸馏捣碎2、下列有关钠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熔点很高,密度比水小②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③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④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的一系列现象,产生的物质有Na2O、Na2O2、NaOH,最终变为碳酸钠⑤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⑥过氧化钠可在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⑦可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备氧气⑧钠、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⑨ag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与过量的过氧化钠反应,固体增重大于ag ⑩大小相同的Na分别盐酸、水、乙醇反应,反应速率:盐酸>水>乙醇⑪向饱和的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溶液浓度不变,Na+数目减少,有晶体析出⑫Na2O2加入到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色A、5B、6C、7D、83、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氯气等有毒气体物质在实验时,需在通风橱中进行②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的FeCl3③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都能产生白烟④为了提高漂白粉的漂白、杀菌能力可加入少量食醋或稀盐酸⑤某实验室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可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这些尾气⑥氯气泄露,可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⑦“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⑧FeCl2、MgCl2、AlCl3既能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⑨干燥的液氯不能用钢瓶运输,因为氯气与Fe发生反应⑩可以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值A、2B、3C、4D、54、“探险队员”——硫酸,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如图所示(即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逃生线路有多种,但有一种线路是完全行不通,处处为陷阱,即为入口→③→⑤→⑦→⑨→出口,则该线路涉及的物质为( )A. Na2CO3、Fe(OH)3、Zn、Fe2O3B. SO3、Cu、BaCl2、HClC. Zn、Fe(OH)3、KNO3、CuOD. SO3、Cu、NaCl、CuO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将20g Na2CO3溶于80g水中制得20%的Na2CO3溶液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C.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D.将标准状况下22.4L HCl气体溶于1L水中可制得1mol•L﹣1盐酸6、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A.漂白粉被氧化了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HClO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7、为探究钠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操作如下:①向如图所示的试管中加入苯(已知苯的密度为0.86 g·cm—3,苯不溶于水);②拔出大头针,使N a(密度为0.97 g·cm—3)落入苯中(钠与苯不反应);③从长颈漏斗中加入M gCl2 溶液(密度约为1 g·cm—3)。
化学试题(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1 mol 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O2===SO2ΔH=-297.3 kJ/mol 2.已知:(1)H2(g)+1/2O2(g)===H2O(g)ΔH1=a kJ/mol(2)2H2(g)+O2(g)===2H2O(g)ΔH2=b kJ/mol(3)H2(g)+1/2O2(g)===H2O(l)ΔH3=c kJ/mol(4)2H2(g)+O2(g)===2H2O(l)ΔH4=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 B.b>d>0C.2a=b<0 D.2c=d>0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ΔH=-57.4 kJ/molD.已知2C(s)+2O2(g)===2CO2(g)ΔH1;2C(s)+O2(g)===2CO(g)ΔH2,则ΔH1>ΔH24.从如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B.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C.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反应物比生成物更稳定5.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 kJ/mol6.已知:H2(g)+F2(g)===2HF(g)ΔH=-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D.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右图来表示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ΔH=-Q kJ/mol(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2 mol SO 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B.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Q kJ 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该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 kJ,则此过程中有2 mol SO2(g)被氧化8.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ΔH=-92 kJ/mol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Q2>2Q19.有下列两个反应,当温度降低时,反应a平衡右移,反应b平衡左移。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与水溶液第1课时水的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1 水的电离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水和溶液中的水都能电离B.水的电离和电解都需要通电C.水中氢键的存在既增强了水分子的稳定性,也增大了水的沸点D.加入电解质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其中酸和碱通常都会抑制水的电离2.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0.1 mol·L-1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A.前者大B.前者小C.一样大D.无法比较3.(双选)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平(H+)·c平(OH-)B.水的离子积只适用于纯水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双选)温度为T℃时,在水中加入某物质,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体系中的c(H+)增大,且水的K w不变。
加入的这种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固体B.氨水C.稀硫酸D.NaHSO4溶液5.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 w(25 ℃)=1.0×10-14,K w(35 ℃)=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平(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35 ℃时,c平(H+)>c平(OH-)C.水的pH:pH(35 ℃)>pH(25 ℃)D.35 ℃时已电离的水的浓度约为1.45×10-7 mol·L-16.下列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 w=c平(H+)·c平(OH-),所以K w随溶液中c(H +)和c(OH-)的变化而变化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同一个物理量C.水的离子积常数仅仅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7.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25 ℃)=1.0×10-14 mol2·L-2,K w(35 ℃)=2.1×10-14 mol2·L-2。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练习》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其中的“火树银花”涉及到焰色试验 B.“磁石,色轻紫,石上皲涩,可吸连针铁”中的“磁石”指石灰石C.《天工开物》中有“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两精逼合,成声成变”,该过程发生化学变化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这种方法是蒸馏 2.物质的性质决定应用。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用于葡萄酒的抗氧化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室内空气净化 C.生石灰有吸水性,可用于食品干燥 D.二氧化氯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3.下列关于如图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b 和f 可用于海带的灼烧B.a 和c 可用于溶液的配制C.d 和e 可用于物质的分离D.a e ~均属于硅酸盐材料4.下列有关方程式错误的是( )A.4SnCl 加入水中生成沉淀:()4222SnCl x 2H OSnO xH O 4HCl ++⋅↓+B.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22322S O 2HS SO H O -++↓+↑+C.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2322CO 2HCO H O -++↑+D.将2NO 通入水中:2233NO H O 2HNO NO ++↑5.中山大学廖培钦教授利用HAB 和2Cu +、2Sn +合成了具有异金属不对称Sn…Cu 双位点的稳定金属有机框架(CuSn HAB -),实现高选择性电催化还原2CO 生成乙醇。
CuSn HAB -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N 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与金属形成配位键B.N 原子都是3sp 杂化,C 原子都是2sp 杂化C.CuSn HAB -中N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D.CuSn HAB -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6.聚酯A 可用于制造涂料。
2024高三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 设N_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CCl_4含有的分子数为N_AB. 1molFe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_AC. 1molCl_2与足量H_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_AD. 常温常压下,18gH_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_A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_3^2 -+2H^+=CO_2↑+H_2OB.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 ++Cl_2=Fe^3 ++2Cl^-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 ++2OH^-+2H^++SO_4^2 -=BaSO_4↓+2H_2OD.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 6H^+=2Fe^3 ++3H_2↑4.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
C.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
D. 卤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B.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_2CO_3固体中的NaHCO_3C. 用KSCN溶液鉴别FeCl_2和FeCl_3溶液。
D. 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6. 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molA气体,发生反应A(g)⇌ B(g)+C(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molA气体,重新达到平衡后,A的转化率()A. 增大。
化学高三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蔗糖C. 酒精D. 汽油答案:A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A. 铁B. 铜C. 锌D. 镁答案:B3. 实验室中,用于加热液体的仪器是:A. 酒精灯B. 烧杯C. 试管D. 蒸发皿答案:B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2 + O2 → 2H2OB. 2CO + O2 → 2CO2C. 4P + 5O2 → 2P2O5D. 2H2O → 2H2 + O2答案:C5.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氧气B. 铁C. 铜D. 氯气答案:A6. 根据原子结构,下列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的是:A. 碳B. 氧C. 硫D. 钾答案:C7.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B.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C. 2HCl + CaCO3 → CaCl2 + CO2 + H2OD. 2HCl + Fe → FeCl2 + H2答案:A8.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为44g/mol的是:A. 二氧化碳B. 硫酸C. 氢气D. 氧气答案:A9.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下列条件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C. 减少反应物浓度D. 减少催化剂用量答案:A10.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下列条件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降低温度D. 增加催化剂用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氯化钠属于______键化合物。
答案:离子2. 根据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
课时作业14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基础过关练]1.对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2.N2(g)+3H2(g)⇌2NH3(g)ΔH<0,向容器中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2转化率的是()①降低温度②维持温度、容积不变,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3再通入一定量的N2和H2③增加NH3的物质的量④维持恒压条件,通入一定量惰性气体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3.工业合成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和施以高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提高反应速率,都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B.都对平衡状态有影响,都不影响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C.都能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只有加压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D.催化剂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而加压无此作用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成氨反应选择在400~500℃进行的重要原因是催化剂在500℃左右时的活性最大B.在工业生产条件优化时,只考虑经济性就行,不用考虑环保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D.在合成氨反应中,为提高H2的转化率,充入的N2越多越好5.利用原料气在合成塔中合成NH3,为提高N2的转化率所采取的措施是()A.高温B.高压C.使用催化剂D.增大N2的浓度6.将N2和H2的混合气体通入合成塔中,反应1小时达到平衡以后,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3 mol·L-1、7 mol·L-1、4 mol·L-1,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A.v(H2)始=7 mol·L-1·h-1B.c0(H2)=13 mol·L-1C.c0(N2)=5 mol·L-1D.H2的转化率为46.2%7.(双选)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致远高中高三化学国庆长假练习理论部分㈠ 2017-10班级____学号____姓名______一、选择题:⒈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气味。
训练有素的警犬可以根据人体气味识别犯罪嫌疑人。
从微观角度分析,警犬能闻到犯罪嫌疑人气味的原因是()A.分子质量小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间隔小D.分子体积小⒉2002年初,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磁冰箱,其效率比普通冰箱效率高30%以上,生产磁冰箱所用的材料中含稀土元素钆(Gd),钆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则其原子中子数为()A.64B.57C. 93D. 128⒊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Na+B.Mg2+C.O2-D.F-⒋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这时因为()A.物质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B.物质混合后分子变小了C.混合后形成新的分子D.混合后分子的质量变小⒌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80MPa下合成出金刚石,具有深远意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B.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D.金刚石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⒍水的沸点是100℃,硫化氢的分子结构跟水相似,但它的沸点却很低,是-60.7℃,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范德华力B.共价键C.氢键D.相对分子质量⒎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⒏三氯化氮(NCl3)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其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关于NCl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Cl3晶体为原子晶体B.分子中N—Cl键是非极性共价键C.NCl3是一种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D.N—Cl键能大,故NCl3沸点高⒐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g) +B2(g) 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 B2D.单位时间内一个A-A键断裂,同时生成二个A-B键⒑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A. 核电荷数B. 核外电子数C. 原子的质量D. 原子的带电量⒒短周期元素E的氯化物ECl n的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molECl n与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57.4g的AgCl沉淀。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在ECl n中E与Cl之间形成共价键C.E的一种氧化物为EO2D.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IV A族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黑火药为硝酸钾、硫横和木炭的混合物,黑火药发生爆炸的反应式为:2KNO3+S+3C →K2S+N2↑+3CO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中,硝酸钾为氧化剂,硫磺和木炭为还原剂B.在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中,当有1 mol KNO3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5 mol C.三种反应物可以形成三种不同类型的晶体,三种生成物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晶体D.在K2S晶体中,K+与S2-电子层结构相同,但K+半径大于S2-半径⒔在以下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微粒半径:O2-<F-<Na+<Li+B.单质的熔点:Li<Na<K<RbC.分子中的键角:CH4>H2O>CO2D.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C-C>C-Si>Si-Si⒕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b.c.d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⒖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粒之间不同作用力,下列含有上述两种结合力的是( )①Na2O2②SiO2 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 ⑥白磷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⒗下列性质适合于分子晶体的是()A. 熔点1 070℃,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B. 熔点10.31 ℃,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 能溶于CS2、熔点112.8 ℃,沸点444.6℃D. 熔点97.81℃,质软、导电、密度0.97 g/cm3⒘PH3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C.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能高⒙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C. 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⒚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应2A(s) + 2B(g) 2C(g) + D(g) - Q;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B.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21.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C.AlON和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D.AlON和Al2O3晶体类型相同2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 +CO(g) 1/2 N(g) +CO2 (g) + Q,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23.对于反应A(s)+2B(g) 3C(g) - Q;C%跟外界条件X、Y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Y表示温度,X表示压强,且Y3>Y2>Y1B.Y表示压强,X表示温度,且Y3>Y2>Y1C.X表示压强,Y表示温度,且Y1>Y2>Y3D、X表示温度,Y表示压强,且Y1>Y2>Y324.已知甲为恒温恒压容器,乙为恒温恒容容器。
两容器中均充入2mol SO2、1mol O2,初始时两容器的温度体积相同。
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为使两容器中的SO2在平衡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向甲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氦气B.向乙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3气体C.升高乙容器的温度D.增大甲容器的压强25.T℃时,在1L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I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l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达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在达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反应开始时A、B、C的浓度分别为0.40 mo1·L-1、0.50 mo1·L -1和0.20 mo1·L—1,则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大于0.40 mo1·L-1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26.氮化碳结构如右图,其中β-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
下列有关氮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化碳属于原子晶体B.氮化碳中碳显—4价,氮显+3价C.氮化碳的化学式为C3N4D.每个碳原子与四个氮原子相连,每个氮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27.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KI →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 →2KCl+2MnCl2+5Cl2↑+8H2O。
若某溶液中含有Fe2+、Cl-和I-,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A.Cl2B.KMnO4C.FeCl3D.HCl二、填空:(g)+H2(g) CO(g)+H2O(g) - Q,⒈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请回答:⑴上述反应中Q___0 (选填“>”或“<”)⑵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反应热不变c.υ正(H2) =υ逆(CO)d.. 的质量分数不变O(g) CO2(g)+H2(g)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⑶温度为850时,可逆反应CO(g)+H①计算:3 min时(CO的浓度) c1 =___mol/L,H2O (g)的转化率=_____.②反应在4min~5min之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单选)。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单选)a . 增加水蒸气 b. 降低温度 c. 使用催化剂 d. 增加氢气浓度⒉现有八种物质:①干冰;②金刚石;③晶体硫;④晶体硅;⑤过氧化钠;⑥二氧化硅晶体;⑦溴化铵;⑧氖。
请用编号填写下列空白:⑴通过非极性键形成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⑵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的是______⑶属于分子晶体,且分子为直线型的是______⑷由单原子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______⑸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⒊有A、B、C三种晶体,分别由C、H、Na、Cl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对这三种⑴晶体的化学式分别为:A ______B______C______⑵晶体的类型分别为:A ______B______C______⑶晶体中微粒之间的作用力分别为:A ______B______C______⒋将4 mol SO3气体和4 mol NO置于2 L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不考虑NO2O4之间的相互转化):2SO3(g) 2SO2+O2、2NO+O22NO2和N⑴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O2和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O2)=0.1 mol、n(NO2)=3.6 mol,则此时SO3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⑵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欲求其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则至少还需要知道两种气体的平衡浓度,但这两种气体不能同时是SO3和___,或NO和___(填它们的分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