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五月肝炎案例数据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652・江苏预防医学2019年11月第30卷第6期Jiangsu J Prev Med,Nov.,2019,Vol.30,No.6•疾病防治•2004—2018年宿迁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许长沙疏,杭栋I,周新亚2,沈洪兵11.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南京210009;2.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摘要:目的了解宿迁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情形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2004-2018年宿迁市乙肝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2004-2018年宿迁市共报告乙肝病例38138例,男女比为2.26:1,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0.19/10万,2004—2015年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2018年呈迅速下降趋势。
急性乙肝发病率相对较低且整体呈下降趋势,所占比重较低;慢性乙肝发病率相对较高,占所有乙肝病例的94.01%,整体呈上升趋势。
历年各月均有乙肝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
宿迁市共辖3县2区,各县区报告乙肝发病趋势与全市情况相近。
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其中15〜6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高于年均报告发病率。
历年农民病例均占到病例总数的50%以上。
结论宿迁市急性乙肝发病逐年下降,应继续加强综合措施,同时加强医生分类诊断的业务培训,确保乙肝报告质量。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类报告;报告质量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070(2019)06-0652-03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可发展成为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宿迁市乙肝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
为了解宿迁市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乙肝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宿迁市2004—2018年乙肝报告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究发表时间:2018-08-22T14:14:05.2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作者:黄丽[导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上的反应并不强烈,患者多伴有浑身无力、劳动能力减弱。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患者依从性影响。
方法:选取我科从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之间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调查对象,获得患者的同意后,在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分别以护理干预的形式进行观察组35例临床研究,常规护理的形式进行对照组35例患者的临床跟踪,了解两组患者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具体情况,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护理中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并绘制表格进行分析。
结果:从收集的患者个人资料与临床的跟踪调查来,患者的个人情况对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不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明显依从性较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下的依从性较弱,总体上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反馈更为积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时的进行护理干预,使得患者的抗病毒依从性更强,患者对于临床抗病毒的认知较为明确,遵从医嘱得以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显现,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影响引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上的反应并不强烈,患者多伴有浑身无力、劳动能力减弱、失眠盗梦等,上腹部隐痛,部分患者初期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误认为肠胃等其他相似症状的疾病,在确诊后,患者被突如其来的诊断打乱了生活计划1,该病的抗病毒治疗时间较长,不良反应较大,长期甚至终身服药造成的经济压力,以及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总是反复发病,也就造成了部分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失去信心,产生不依从的心理诱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虽然需要利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但同样的心理影响也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影响较大,临床上应对患者的心理动态加以重视,激励患者保持长期与病魔做斗争的意志,相信科学与医嘱,适当运动休息,调整自己的作息与饮食规律,从而为抗病毒治疗开辟良好的生活准备空间。
肝炎病例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分析了一例肝炎患者的病例,包括其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诊断。
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肝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预后。
1. 介绍-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等。
- 肝炎可以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两种类型,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2. 病例描述- 患者性别:男- 年龄:45岁- 主要症状: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肝区不适等- 既往史:无特殊病史3. 体征- 皮肤和巩膜黄疸明显- 肝脏可触及下缘- 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 其他系统体征无异常4.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降低- 肝功能检查:- ALT:升高- AST:升高- 白蛋白:降低- 总胆红素:升高- 病毒学检查:肝炎病毒抗体(乙型、丙型)阳性5.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乙型肝炎(急性期)。
6. 治疗- 给予抗病毒治疗,如干扰素或核苷类似物- 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避免肝脏负担过重-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疾病进展情况7. 预后- 急性期的乙型肝炎大部分患者可在数周至数个月内痊愈- 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定期随访和治疗非常重要结论:通过对该肝炎病例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
病例的详细描述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对医疗工作者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于肝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预防严重后果的关键。
因此,加强对肝炎的认识和宣传对于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274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Chin J A丨DS STD Vol.27 No.3 Mar 2021 DOI: 10.13419/ki.aids.2021.03.14•工作研究•2005 —2018年云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重复报告情况分析刘春桃,张小斌,郭艳,杨志芳,苏兴芳,张碗悦(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所,昆明650022)摘要:目的分析云南省2005-2018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重复报告情况,并提 出控制建议。
方法进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现住址下载云南省2005 —20丨8年报告的丙肝病例,用 Excel 2016软件整理数据库后进行人T.查重并计算重复报告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云南省2005-2018年丙肝重复报告率为12.86%( 14 333/111 454),年度内重复报告率为4.22%(4 707/111 454),年度间重复报告率为9.02%(9 626/106 747),丙肝重复报告以跨年度重复报告为主,占所有重复报告病例的67.16%(9 626/14 333),重报病例中被重报次数最多的为8次,重报1次的较多,占80.20%(9 093/11 338).:结论云南省丙肝病例存在重复报告现象,重复报告对疫情质量有一定影响:建议加强丙肝报告管理规范,优化网络直报系统,加强重卡识 別功能,提高病例可查重性。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质量;重复报告中图分类号:K 51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662(2021)03-0274-04Analysis on repeated reports of hepatitis C cases in Yunnan province, 2005-2018 LIU Chuntao, ZHANG Xiaobin, GUO Yan, YANG Zhifang, SU Xingfang, ZHANG Wanyue. {Institute for STD and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Yunnan Provincial Center f 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unming 650022, Yunnan,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Wanyue, Email:*******************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s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2018ZX10715006)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peated reports of hepatitis C cases in Yunnan from 2005 to 2018, in order to mak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The cases of hepatitis C reported from 2005 to 2018 were downloaded from the National Disease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Excel 2016 was used to sort out the repeated report cases in the databases, and SPSS 22.0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overall repeated report rate of hepatitis C cases was 12.86%(14 333/111 454), with the annual repeated report rate of 4.22%(4 707/111 454), and the repeated report rate across 2005-2018 was 9.02%(4 707/111 454). The majority of the repeated reports were those across the years, accounting for 67.16%(9 626/14 333). Among the repeated report cases, the maximum number was 8 times, and the number of one time repeated was 80.20% (9 093/11 338). Conclusion Repeated reports of hepatitis C cases exist in Yunnan, which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data quality of hepatitis C epidemic. It is recommend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C reporting, and optimize the network direct reporting system.Keywords: hepatitis C; epidemic quality; repeated report我国自2004年开始实行传染病网络报告1以来,云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报告病例数 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1 652例增加到2018 年的15 618例,年均增长率为18.86%。
㊃疾病防治㊃2014-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高舒,吴涛,邢瑞婷,刘海波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400D O I :10.13668/j.i s s n .1006-9070.2020.01.027作者简介:高舒(1987 ),女,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㊂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㊂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整理2014-2018年乙肝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㊂结果 2014-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累计报告乙肝1030例,占病毒性肝炎的67.63%,发病率波动在17.73/10万~24.09/10万,年均为19.41/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2,P <0.01)㊂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没有明显季节分布特征㊂男女比为2.09︰1,发病率男性(25.80/10万)高于女性(12.7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35,P <0.01);40~59岁中年人占48.93%;病例数居前3位的职业为农民㊁家庭及待业㊁离退人员,分别占33.59%㊁17.09%㊁14.47%㊂全区各乡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城区病例数相对较多,发病率最高的乡镇/街道为蒲洼乡(50.42/10万),最低为佛子庄乡(7.98/10万)㊂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儿童乙肝防控成效显著,除继续加强新生儿及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外,还应针对男性青壮年,尤其是农民等重点人群,做好疫苗接种及健康教育工作㊂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中图分类号:R 5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070(2020)01-0080-02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类传染病,易转化为慢性乙肝㊁肝硬化和肝癌,是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1]㊂自1990年开始对病毒性肝炎进行分型报告以来,乙肝病例报告发病率一直处于法定传染病前列[2-3]㊂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市房山区乙肝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及时调整乙肝防控策略,现对北京市房山区2014-2018年乙肝病例资料分析如下㊂1 材料与方法2014-2018年乙肝病例报告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㊂人口资料来自北京市房山区统计年鉴㊂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乙肝报告发病水平及分布特征,使用W P S 表格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资料整理与统计㊂2 结果2.1 疫情概况 2014-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1523例,年均发病率为28.70/10万,其中乙肝1030例,占病毒性肝炎的67.63%,各年占比在61.56%~72.31%㊂2014-2018年乙肝发病数依次为181㊁181㊁168㊁222㊁278例,发病率波动在17.73/10万~24.09/10万,年均为19.41/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72,P <0.01)㊂见图1㊂乙肝死亡病例10例,病死率为9.7ɢ㊂图1 房山区2014-2018年乙肝发病情况2.2 时间分布 2014-2018年,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㊂其中1月份累计报告病例数最多,共110例,占10.68%;11月份最少,共60例,占5.83%;其他月份病例数在72~104例,占比在6.99%~10.10%㊂2.3 人群分布 男性697例,女性333例,男女比为2.09︰1㊂发病率男性为25.80/10万,女性为12.7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35,P <0.01)㊂病例以40~59岁的中年人为主,共504例,占病例总数的48.93%;<10岁儿童仅1例,占0.10%,见表1㊂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职业为农民㊁家庭及待业㊁离退人员,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3.59%(346/1 030)㊁17.09%(176/1030)㊁14.47%(149/1030),其次为工人和干部职员,分别占12.91%(133/1030)㊁8.54%(88/1030)㊂2.4地区分布全区各乡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㊂城区病例数较多,其中最多的为长阳镇(156例),其次为拱辰街道(153例)㊁城关街道(78例)㊁西潞街道(68例)㊂偏远郊区病例数较少,其中最少的为史家营乡(3例),其次是佛子庄乡(4例),南窖乡(4例)㊁霞云岭乡(4例)㊂发病率最高的乡镇/街道为蒲洼乡(50.42/ 10万),其次为长阳镇(42.74/10万),最低为佛子庄乡(7.98/10万)㊂表12014-2018北京市房山区年乙肝发病年龄分布年龄组(岁)男女合计构成比(%) 0~1010.1010~7180.7820~784111911.5530~1365419018.4540~1877426125.3450~1598424323.5960~904713713.3070~3329626.02ȡ806390.87合计6973331030100.003讨论2014-2018年北京市房山区乙肝发病率先缓慢下降后快速升高,为房山区主要传染病之一㊂时间分布总体未见明显季节性,与乙肝传播途径无季节差异相符㊂年龄分布显示,<10岁儿童仅发病1例,表明北京市乙肝疫苗接种防控措施效果明显[4]㊂40~59岁人群为高发人群,这可能与青壮年人群社会活动频繁且活动范围广,暴露于危险因素的途径和机会更多有关[5]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为主要劳动力,多外出工作,压力大,社交活动范围广,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较多有关[6]㊂职业分布农民发病较多,可能与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健康知识贫乏有关㊂城区发病数较多,与有关文献报道相似[7-9],主要是城区流动人群迁入较多,造成高危人群聚集;医院诊断水平相对较高,就诊人数较多,传染病网络报告工作较规范,病例漏报率较低㊂综上所述,北京市房山区15岁以下儿童乙肝防控已取得显著的成绩,应继续加强新生儿及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㊂同时,针对2016-2018年乙肝报告病例的上升趋势,对男性青壮年人群,尤其是农民人群,在扩大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加大乙肝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㊂另外,还需加强医疗机构乙肝报告质量,做好乙肝疫情监测及血液制品管理,杜绝医源性传播,进一步降低乙肝发病率㊂参考文献[1]王宇.中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及其成效[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20(2):97-99131.[2]崔富强,卢永,王富珍,等.中国2006年乙型肝炎报告病例构成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9):872-874.[3]徐旭卿,林霞,曾蓓蓓,等.1991-2007年浙江省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4):263-266. [4]齐亚莉,王富珍,龚晓红,等.北京市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9):1067-1069. [5]胡改霞,刘新利,蔺淞锋.2003-2015年铜川市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2):2120-2023. [6]肖红霞,周昇,俞华,等.2016年武汉市南区人群乙型病毒肝炎血清学调查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8,24(2):156-157. [7]余在逻.仪征市2006年~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1,22(6):32.[8]郑国林,周文群,崔鹏,等.2008-2017年樟树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8,24(5):390-391,394. [9]孔凡坤.2010-2015年新余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J].江苏预防医学,2016,27(6):696-697.收稿日期:2019-07-10编辑:张熳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2018年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年(卷),期】2018(000)005
【摘要】2018年5月(2018年5月1日0时至5月31日24时),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874008例,死亡1696人。
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脊髓灰质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1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36439例,死亡1691人。
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猩红热,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2%。
【总页数】1页(P87-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1.8
【相关文献】
1.2019年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J],
2.2017年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J],
3.2016年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J],
4.2020年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J],
5.2021年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由l693163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案例 8-9 1968 年发生于陕西省某山区工地的一次 所谓"肝炎暴发" 所谓"肝炎暴发"事件 1,事件简况 1968 年春,陕西省秦岭山区某工地医务室上报 上级领导机关说: "本工地于两个月内在万余职工中 暴发传染性肝炎千余人,平均发病率 10%,其中严 重的发病率达 50%以上.如某试验站为 55%,七工区 工程处为 60%,工地门诊部医护人员为 68%等.更为 严重的是炊事人员发病率更高,如七工区工地食堂 11 名炊事员中 8 名发病,发病率 72.72%;六工区二 工地食堂 16 名炊事员中 12 名发病,发病率 75%; 六工区一工地食堂 11 名炊事员 9 名发病,发病率 81.82%.为此,有关上级领导机关根据该工地要求, 派有关专业人员于 1968 年 4 月 3 日到达该工地现 场. 2,调查研究 根据工地报告材料,本次疫情始于 2 月上旬, 而止于 3 月中旬,在短短 50 天左右的时间内,全工 地竟有 34 个单位的 1141 人发病,而且病例之分布 面积远达 17km,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如发生如此大面 积之流行,必须首先弄清能相适应的传播途径究竟 是什么. (1)水型暴发的可能性.从所报告之疫情推测 传播途径,水传之可能性最大,但经调查有以下几 点. ①全工地各单位有专供各自食用的密闭式,卵 石层天然过滤简易自来水,这些简易自来水装置各 成系统,彼此无关,从不互用. ②纵贯本工地的惟一地面水是嘉陵江上游的一 条支流安河,经水样检查,该河水大肠菌指数 27; 工人从不取用此水. 由于施工现场及各工地宿舍中, 开水供应充足,工人中饮开水者占 92.23%(对 633 人的抽查) . ③1968 年一二月间,未发生过粪便污染河水的 任何事件.虽然当地有安河纵贯全境,但由于流水 湍急,如系零星粪便落入,也是难以实现如此规模 之发病的.此外,在大批肝炎患者出现以前的数周 内,职工中从未发生痢疾,肠炎等短潜伏期肠道病 "先兆流行"的征兆. ④沿河两岸居住且食用河水较多的当地农民中 并无肝炎流行. ⑤位居此河最上游的六工区发病最晚. 根据上列调查,水型暴发的可能性可以除外. (2)食物型暴发的可能性 方面 ①全地区各单位都有各自的专用食堂,各食堂 之间的距离甚远,由于各成体系,所以从食品采购, 储存,制作,出售等直至工人食用的各环节之间彼 此无关. ②肝炎患者并非集中于某一个或某几个炊事员 发病的食堂内, 在一些并无炊事人员发病的食堂中, 经调查有以下几个 同样有成批的用膳职工普查后也被诊断为"肝炎" 或 "可疑肝炎" . ③当时对各食堂虽曾采取有力的卫生措施,但 不见成效. 根据上列事实, 食物型暴发的可能性难能成立. (3)经输血及预防注射途径传播的可能性.经 调查,此地区最近半年内没有开展过集体预防注射 或献血活动,因此这种可能性也可以除外;同时发 病的人群现象也不支持此一假设.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可能性.像这样人数 众多,播及面甚广之暴发,远非某些传染源与易感 者之间的生活接触所能构成,因此企图用日常生活 接触解释促成本次暴发的设想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经过对上述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在 一个不长的时期内(自 2 月上旬至 3 月中旬,相当 于 1~2 个平均潜伏期)该工地出现如此大面积之 "肝炎流行" ,是与存在于本地区的,有可能促成此 一严重情况的传播途径完全不相一致的. 3,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相结合 首先,我们深入到群众中去,抽样调查三大工区 (该工地共有三个工区,即三,六和七工区)所属 诊断为"确诊肝炎"和"疑似肝炎"的患者 679 人 (占全部已被定为肝炎病例者 1141 人的 59.50%) , 经个例调查后发现如下事实:①679 例患者中 659 例是通过普查发现的,占 97.06%,而因主动求医被 发现者仅 20 人,占 2.94%;②679 例患者中 629 人 无病前接触史及其他可疑史,占 92.64%,有可疑接 触史者仅 7.36%;③679 例患者中无一例黄疸型(仅 一例黄疸指数 14,血清总胆红素 1.2mg%) ,无一例 曾有发热者,全部 1141 例中无一例死亡. 其次,我们又进一步调查分析了该 679 例患者 的临床诊断情况,发现符合综合诊断标准的只有 36 例,占 5.03%,纯属单项谷丙转氨酶(以下简称 S-GPT)增高者 280 例,占 41.24%. 根据此线索,再进一步调查"病人"出现的时 间,地点与普查 S-GPT 的时间,地点之间有何联系, 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各单位出现病例的时间,地点 与该单位进行 S-GPT 普查采血的时间,地点密切相 关,即:在什么单位采血普查,什么单位就有病人 出现;何日采血普查,次日也就出现新发病例的报 告.这与本病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不相符合. 纵观上述事实,使我们对该工地所谓"肝炎暴 发流行"的实质有了一个基本的估计,即 1968 年春 季,该工地某些单位中确有少数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患者发生,但情况并非如该单位所报告之严重;所 谓千余职工发病的说法很可能与客观实际不符. 4,综合分析,弄清事实真相 为了把事实真相弄清楚,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 和支持下,我们进一步依靠广大医务人员和病员群 众,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本次所谓"肝炎暴发"一个 人一个人地进行了全面复核.为了统一口径,在充 分讨论的基础上,首先制定了《关于无黄疸型传染 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意见》的试行草案,并于 4 月中旬开始,集中力量对本工地三个工区中已被定 为"确诊肝炎"的 604 人及"疑似肝炎"的 537 人 共 1141 人进行逐例复核,复核中坚持症状,体征, 化验及流行病学史四项标准综合分析的原则,至 5 月 30 日止,除 73 人因已离开本地有待归来另行补 查外,其余 1068 例全部复核完毕. 通过上述核查, 证实本工地 1968 年春天共发生 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69 例, 约占总职工人数的 0.6%, 占本次已被确诊及疑似患者 1068 例的 4.46%. 64.04%的人可以除外肝炎;21.35%的人由于酶高或 其他可疑征象需再继续观察一段时间. 为了进一步弄清真相, 我们又在本工地 16 个单 位的 340 名妇女及 13 个单位的 201 名儿童中进行了 S-GPT 检查,结果异常者分别为 11.18%及 8.45%. 可见若以 S-GPT 异常为诊断肝炎之依据,势必 会出现前述混乱. 恰好此时有四川省某汽车队 73 人因公驾车经 过此地,并停留修整一周,我们也及时给此 73 人以 同样方法采血检查 S-GPT,结果 150 单位以上者占 42.46%. 若按该工地医务室当时普查中诊断肝炎的标 准,那么远道经此的司机等人中将又有 42.46%的人 可被定为"肝炎"或"可疑肝炎"而令其休息了. 与此同时,我们又在经过复核后已肯定为各型肝炎 的前述 156 人中,抽查了其中 82 人的 S-GPT 情况, 结果异常者 46 人占 56.10%,而有 36 人仍在正常值 以内,占 43.90%. 可见单纯依靠 S-GPT 普查的方法诊断肝炎,不 仅会把不是肝炎的人诊断为肝炎病人,造成误诊; 而且也可把本来是肝炎的病人遗漏掉,造成漏诊, 例如表 8-8 中漏诊率即达 43.90%,所以,片面利用 S-GPT 检查法在广大职工中普查肝炎的做法是欠妥 的.它不仅不能达到预期要达到的目的,而且还人 为地造成混乱. 经过对上述调查事实的全面分析,该工地此次 所谓"肝炎暴发"的事实真相已经大白. 造成这一假象的原因固然十分复杂, (包括当时 的许多社会因素) ,但从诊断标准上看,背离综合诊 断的基本原则,片面依靠 S-GPT 化验在健康职工中 进行大规模普查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 5,分析讨论 (1) 利用 S-GPT 是否升高在健康集体中普查肝 炎的做法非常片面和欠妥的,一般情况下,不可推 荐和使用此种做法,众所周知,临床上应用较多的 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及谷草转氨酶(S-GOT) 均广泛存在于心,肝,肾,骨骼肌及血清中,当这 些组织或器官遭受损害时(如发炎引起肝细胞膜通 透性改变或坏死时)该酶释放于血清中的量则突然 增多,所以检查 S-GPT 对诊断传染性肝炎有一定价 值, 特别是有助于早期急性期无黄疸型肝炎之诊断. 但是 S-GPT 检查并不是肝炎的特异性诊断方 法,而且在慢性,迁延性及恢复期患者中往往并不 表现异常. 同时根据文献材料, 在下列情况下, S-GPT 也可以增高,传染性肝炎以外的肝脏病,胆道疾患, 其他某些急性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骨骼肌疾 患,胰腺炎,内分泌疾患,某些药物的影响,剧烈 运动.因此,以普查 S-GPT 之高低来判断被检查者 是否为传染性肝炎是非常片面的.凡因在健康职工 中进行集体普查而形成"肝炎流行"局面时,必须 实事求是地向要求普查的群众说明利害,以使这种 做法尽快得到制止. (2)要统一诊断标准,严格"把好诊断关" . 在已形成真假"肝炎"相混的局面时,要充分发挥 群众,干部和医务人员的集体智慧,坚行综合诊断, 具体人具体分析的原则,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复核 工作.复核中对新,老患者要分别统计,分别对待, 不可混为一谈.对经过复核后的已确诊患者要集中 隔离治疗,对已排除肝炎者也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工 作,使其打消疑虑,对"可疑待查者"要抓紧时间 弄清诊断,尽量缩短"待查"的时间. (3)要把调查研究与防治工作紧密地结合起 来.通过研究"流行"中所表现的人群现象,及对 相应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 表及里的分析,尽早判定传播途径的性质,明确采 取措施的基本原则. 此案例也启示我们,公共卫生实验室人员不但 要懂得如何做实验,还要懂得如何分析和解释实验 结果.这种分析和解释需要有丰富的实验室经验, 丰富的现场调查经验及必备的临床诊断经验等作为 基础.三方面知识经验有机结合就能成为一个合格 的公卫检验医师.但是,现在实验室人员很少参加 现场调查,更谈不上参与临床工作;而现场调查人 员很少参加实验室工作;临床人员也未参加过现场 流行病调查. 这种模式不利于公卫检验医师的培养, 应该采取适当的轮岗制,使用实验室人员和现场调 查人员互补学习,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能力. (由魏承毓,庄辉文: "一次'肝炎暴发'调查的启 示"改写)1。
DOI:10.13419/ki.aids.2020.12.21•工作研究•PDCA循环管理法在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项目中的应用樊静洁,刘世新(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科,广东深圳518028)摘要: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法在深圳市助产机构中消除艾滋病(AIDS).梅毒和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母婴传播项目(EMTPT)的应用效果,为在助产机构中开展EMTPT项目探索新的管理方法。
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EMTPT项目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监管,比较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专项管理前后的效果。
结果观察深圳市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24161名孕妇和18933名产妇,对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乙肝病毒阳性孕产妇建档率、阳性孕产妇治疗率、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治疗率分别由改善前的91.03%、66.67%,82.00%,6&00%,提高到改善后的95.00%、94.96%、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EMTPT项目专项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母婴阻断效果。
关键词:PDCA循环法;消除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成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512.91;R37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662(2020)12-1348-04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in eliminating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AIDS,syphilis and hepatitis B FAN Jingjie,LIU Shixin.(Shenzhe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Shenzhen51802&Guangdong,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plan-do-check-action)cycle management method in the project of eliminating AIDS,syphilis and hepatitis B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EMTPT)in midwifery institutions in Shenzhem and to explore a new management method for EMTPT project in midwifery institutions.Methods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is used to supervise the indicators of EMTPT project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before and after the special management.Results From June2018to May2019, 24161pregnant women and18933women who just gave birth were observed.The detection rate of AIDS,syphilis and hepatitis B,the filing rate of hepatitis B positive,the treatment rate,and the treatment rate of children born to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of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 from91.03%,66.67%,82.00%and68.00%before the management to95.00%,94.96%.100%and100%after,with the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v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of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method to EMTPT projec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AIDS,syphilis and hepatitis B.Keywords:PDCA cycle;elimination of AIDS,syphilis and hepatitis B;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effectiveness analysis艾滋病(AIDS)、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流行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IT,梅毒是全球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⑶。
肝炎国内案例分析报告肝炎是一种广泛分布并具有严重健康问题的疾病。
在国内,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较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本文将对国内肝炎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增加人们对该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意识。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肝炎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
其中,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乙肝、丙肝和戊肝等。
乙肝是最为普遍的,在乡村地区尤为严重。
据统计,中国每年乙肝病例超过2600万人,死亡人数超过50万人。
另外,丙肝的发病率也相当高,据估计共有超过5000万人感染了丙肝病毒。
肝炎病例主要来源于传播途径不安全的采血、注射等医疗行为,以及血液、性传播、母婴传播和生活接触等方式。
乙肝病例中,妇女和新生儿感染率较高,这可能与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不足以及孕妇乙肝筛查不全等问题有关。
丙肝病例中,注射毒品和非安全医疗操作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然而,性传播、血液感染和婴儿传染也逐渐增加。
为了应对肝炎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
首先是加强乙肝和丙肝的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在国内已经纳入常规免疫程序,婴幼儿与儿童必须接种,但对于成年人的接种还有待提高。
目前,丙肝疫苗仍在研发中,并未纳入常规免疫。
其次是强化对卫生保健行业的监管。
加强医院和诊所的血液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注射和采血操作,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意识和技能。
此外,加强对特定高风险人群的预防,例如注射毒品者、高危性行为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等,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此外,公众也应该加强对肝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避免共用注射器、器具和牙刷等个人物品,减少性伴侣的数量,使用安全套等预防措施,定期进行肝炎病毒检测等。
综上所述,肝炎在国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加强疫苗接种、医疗机构管理和预防宣传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此外,公众也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感染肝炎病毒。
第17卷第6期广州粤波医院肝科医学报 Vol.17,No.620018年5月 J PRECLIN MED COLL SHANDONG UNIV Dec.2018
文章编号;1008 -8202(2018)06 - 0325- 02
HP生物灭毒免疫疗法对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姜玉清,陈红丹,张芝惠,赵华生,董丽妮
(广州粤波医院肝科,广州粤波264200)
摘要:目的:观察生物灭毒免疫疗法(SWM)的疗效,为临床治疗SWM 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随杌将SWM120例、131肝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进行观察。
结果:120例随访6.9、12、24月,乙肝组痊愈率为42.9%、65.6%、83.6%、85.2% ;肝硬化纽为22.9%、57.2%、71.4%、74.3%。
乙肝组有效率为100%、98.4%、96.7%、93.4% ;肝病组为87.1%.91.4%、90.0%、84.3%。
结论:乙肝和脂肪肝等肝科疾病综合治疗成年SWM均有效。
关键词:乙肝大小三阳,脂肪肝;肝硬化;治疗结果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
Observation of hot - therapy in treating secretory oitis media(SWM)
( GuangZhou YueBo Hospital, GZ 26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ect of hot - therapy in treating SWM. Method: 120 cases of 131 ears withadult SWM were divided into hot - therap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and double blind method. Result: Followedup for 6,9,12and 24
months, the cure rate of hot - therapy group was42.9%,65.6%,83.6% and 85.2% respective-ly,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2.9%,57.2%,71.4% and 74.3% repectively . The efeetive rate of hot therapy was100%,98.4%,96.7%,93.4% respectivel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87.1%,91.4%,90.0%,84.3% .Conclusion;Hot - therapy and tympanic paracentesis or plastictubular buttons is ffective in treating SWM.
Key words: Olitus media with ffusion; Mierowaves;Treatment outcome
(以上数据仅代表广州粤波医院临床病例统计数据,仅供参考)
治疗原理:HP生物灭毒免疫疗法分离病毒时先采取特制的高浓度杀病毒Y物凝胶片贴在肝脏部位,靶向强力驱动沿声透析进入肝脏,促进病毒受感染细胞的抗原性表达,快速智能识别病毒基因结构种类,触发人体的免疫应答,诱导细胞因子调节人体肝脏机能第四步:激活转阴因子无毒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