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试讲稿
- 格式:docx
- 大小:21.05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说课第1篇】21古诗《墨梅》说课稿一、说教材《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3.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三、说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并体会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墨梅》这首诗时,我准备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在理解古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诗句中重点词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理解整首诗句的意思。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诗,激发诵读的情趣1.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地吟出一两句吗2.在刚才同学们吟颂的古诗中,诗人或是借物抒怀,或是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
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言志,歌咏怀。
”在古诗中就有不少以诗言志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我们来看——板书:墨梅元王冕3.请一位同学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借助课后生字表和工具书朗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出示两首古诗,请学生朗读,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下列词语:洗砚池、乾坤。
(2)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正确地停顿,体会古诗的音律美。
古诗《墨梅》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古诗《墨梅》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古诗《墨梅》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墨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
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精读课文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古诗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墨梅》。
★学会诗中“砚”这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
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三、说重点、难点根据诗文的内容及本单元对学生的要求,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古诗,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本课的难点是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抓住一个“淡”字,一个“满”字来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四、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我主要运用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动用多种感官,进入到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美。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寓学法指导于教学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首先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石灰吟》这首古诗,并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三步骤,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运用学法,精读感悟这部分按照古诗学习三步骤来进行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学习,动用多种感官,进入到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美。
古诗三首之《墨梅》说课稿一、说教材《墨梅》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之一,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作者善于画梅,也喜欢咏眉梅。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全。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表现出了他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
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教学难点: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四、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五、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背诵古诗的记忆力比较强,但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够。
因此,课堂中重点是引导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吟诵、想象画面等体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田园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和积累古诗的兴趣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揭题,读课题。
(二)、读诗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
《古诗三首——墨梅》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同时,本课也是对学生进行古诗鉴赏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2.教材内容本课共选编了唐代诗人王冕的《墨梅》、宋代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明代诗人陈继儒的《梅花》三首古诗,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品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说教法1.教法指导思想本课教学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法设计(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情怀。
(2)朗读鉴赏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课堂展示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诗歌朗诵、演讲等形式的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梅花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与梅花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请学生简要介绍自己心目中的梅花,引导学生进入古诗学习的主题。
2.学习古诗《墨梅》(1)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分析古诗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墨梅的赞美之情。
(3)讲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拟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学习古诗《卜算子·咏梅》和《梅花》(1)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墨梅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位在墨梅图下的少年是谁?相信同学们都看出来了。
这是王敏,他自幼家境贫寒,自学成才,诗画双绝,尤擅画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他的咏梅诗,看他笔下的梅花是怎样的。
现在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把诗读一遍,并注意听老师读书的节奏和停顿,范读。
课文读完了,诗的节奏和停顿你都记住了吗?那就按照老师读书的方式,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并试着读出诗的韵味来。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文中插图和工具书,在读本时想一想,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小组讨论。
一组代表,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呢?我家洗砚池边有一颗梅花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呢?请你,对,白描,我们仿佛能看到在寒风中傲然怒放的梅花,朵朵花瓣,洁白纯净。
从这一个“淡”字中,你又读出了些什么?请你,说的真好,既写出了画梅的技巧高超,还写出了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一新。
二组代表,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呢?请你继续说,不要别人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留下梅花的香气,弥漫天地间。
同学们一个“满”字,你读出了什么?对香气浓郁?这仅仅写的是梅花的香气吗?请你,说的真好,作者在托物言志,用出了自己的志向,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王冕的介绍,王冕一生高洁,不趋炎附势,这明写梅花诗实写自己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
这种不追求浮华外表,而钟情于美华精神的表达方式,不正是画家王冕巧夺天工之处吗?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边读边体会作者那不与世俗趋炎附势,不与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请你,梅花非常的美。
请你,作者的高尚情操令人敬佩。
是啊,同学们在这首诗中一字一词,尽显个性,一方面梅花与诗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墨香与梅花的清香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歌化得人格融为一体。
板书:淡满不趋炎附势流于世俗托物言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3《墨梅》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墨梅》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元代诗人王冕的一首题画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梅花图,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坚强和谦虚的品质。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元代诗人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感受梅花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梅花的高洁、坚强和谦虚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梅花的美好品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诗歌背景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理解课文大意。
3.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品味诗句,感受梅花的美好品质。
4.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自己就是诗人,体会诗人的情感。
5.拓展延伸:介绍王冕的生平事迹和元代诗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6.情感升华: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梅花的精神品质,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
7.总结课文:让学生复述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8.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梅花图,并写一段描绘梅花的话。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高洁、坚强、谦虚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墨梅教资面试十分钟试讲教案教案标题:墨梅教资面试十分钟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墨梅的背景和作品。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墨梅诗词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讨论墨梅的诗词,培养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墨梅的背景和作品。
2. 墨梅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1. 墨梅的相关资料和诗词选集。
2. 投影仪或黑板。
3. 学生练习朗读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1. 向学生介绍墨梅的背景和作品,简要说明墨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墨梅的了解有多少?你们是否读过墨梅的诗词?二、讲解墨梅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3分钟)1. 利用投影仪或黑板,展示墨梅的几首著名诗词,并解读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墨梅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朗读和讨论(4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朗读的材料,让他们有机会亲自朗读墨梅的诗词。
2. 学生朗读完毕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对墨梅诗词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四、总结和展望(1分钟)1.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感谢他们的参与和分享。
2. 提醒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墨梅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多读中国古代文学,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首墨梅风格的诗词,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墨梅与其他诗人的作品,探讨他们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差异。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创作的诗词,评价其对墨梅风格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导入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墨梅的好奇心。
2. 教师应充分利用讲解和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受墨梅诗词的艺术魅力。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肯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小学语文面试墨梅教案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墨梅》。
2.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墨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 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画的一幅墨梅图,让学生说一说对这幅画的感受。
2. 教师简要介绍墨梅的特点,如清香、傲骨、洁白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墨梅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二、学习诗歌(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3.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学生讨论:诗人为什么要赞美墨梅?墨梅有哪些值得赞美的地方?三、品味诗歌(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首类似的诗歌,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强调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对于表达诗人情感的重要性。
四、朗读背诵(10分钟)1. 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背诵诗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墨梅的精神品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把《墨梅》背诵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墨梅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墨梅》,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培养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同时,注重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墨梅》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墨梅》(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课标、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具学具、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八个方面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贞纯洁的品格。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
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淡墨、痕、清气、乾坤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
四年级墨梅十分钟试讲稿一、导入(2分钟)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2分钟)1.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把字音读准,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看课文下面的注释或者查一查字典。
2. 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读得怎么样。
(指名读)这位同学读得很认真,但是有一个字的读音不太准确,“砚”这个字读“yàn”,大家一起读一下。
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遍。
(再指名读)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准确,声音也很响亮。
那现在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把这首诗读一遍。
三、理解诗句意思(3分钟)1. 读完诗了,那诗里都写了些什么呢?我们一句一句来看。
“我家洗砚池头树”,这里的“我家”其实是指王冕自己家,“洗砚池”是用来洗砚台的池子。
那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在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
有同学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要提到洗砚池呢?因为王冕经常在这个洗砚池里洗他画画用的砚台,这个池子的水都被染黑了,而旁边的梅树呢,就好像也沾染上了墨汁的气息。
2. 再看第二句“朵朵花开淡墨痕”,这句诗描绘了梅树上的花朵盛开的样子。
朵朵梅花盛开,都带着淡淡的墨痕。
这是因为王冕画的墨梅,花朵是用墨画出来的,所以才有淡墨痕。
3. 接下来“不要人夸好颜色”,这句诗的意思很直白,就是不需要别人夸赞它颜色好看。
那为什么不需要别人夸赞呢?我们看最后一句“只留清气满乾坤”。
“清气”在这里指的是梅花的清香之气,也象征着人的高尚品德。
“乾坤”就是天地间的意思。
整句诗的意思就是只要留下清香之气充满天地之间就好了。
四、体会诗人情感,感悟诗的意境(2分钟)1. 那诗人王冕写这首诗仅仅是在写梅花吗?当然不是。
他其实是通过描写墨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就像这墨梅不需要别人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希望把清香之气留在天地之间一样,王冕也不在乎别人对他外在的夸赞,他更注重自己内在的品质,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墨梅一样,有着高尚的品德,在这世间留下美好的名声。
2. 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一个简陋的小屋前,有一个洗砚池,池边的墨梅树上,朵朵梅花绽放着淡淡的墨色,那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墨梅
(鞠躬)尊敬的评委老师,您好!我是_号考生,我抽到的课题是《墨梅》,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课
同学们,上课前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相传元代诗人画家王冕非常爱梅花,有一天他家洗砚
池边的梅树梅花盛开,那么淡雅的色彩、怡人的清香让王冕沉醉了,于是他挥墨画下了这么一幅
墨梅图,为了使画的意境更加深远他在画上提了一首诗,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墨梅。
讲解生字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首诗,看来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想来读这首诗了,请你来,我们请同
桌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你说他虽然读得很流利,但有一个字他读错了,请你来纠正。
对,
在这里应该读洗砚,真是一个仔细认真的孩子。
同学们把它放进这首词一起来读,吾家洗砚池头
树。
我们不仅要读对音还要写好字,砚还是本课的一个生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字帖怎么样才能
写好这字,左右架构,,请看老师范写这个字。
你敢第一个站起来读,真是勇气可嘉,也非常感
谢你给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那谁能再来读一读,好请你来读,这次读的字正腔圆,但读古诗文语速要缓一些,注意古
诗文的节奏感,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看来同学们都认真预习课文了,这次读的很有古诗词的
味道,
老师也想来读一遍,墨梅,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谈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
留清气满乾坤。
小组依次交流
读着读着,同学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墨梅?作者又为何如此喜爱墨梅呢?请同学们再次
认真朗读课文,注意圈画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注意读书姿势,大家开始把。
同学们认真读书的画面真美。
书读完了可以在小组之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收获。
我们请这位男同学来代表你们三组来说说你看到的墨梅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来说,作者家
的洗砚池边有颗梅树,那梅树上的朵朵梅花都盛开了,这就是文中这句诗同学们一起来读(吾家
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谈墨痕)。
众所周知梅花的色彩是十分淡雅的,在诗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寻,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对个个花开淡墨痕。
同学们看,这就是墨梅图,因为梅花很淡雅,所以
王冕-----对,用淡淡的水墨勾勒出梅花的样子。
画纸上只留下若有若无的淡淡的墨的痕迹,这就
是诗中所说---个个花开谈墨痕。
你能读出这淡雅的味道来吗?请你来读。
你这么一读仿佛这幅墨
梅画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同学们,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玫瑰的娇艳,可王冕为何对这淡雅的梅花如此钟爱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冕的生平。
王冕是元代有名的大画家,元朝的大官贵人们千金向她求画,王冕
拒绝了,朋友们举荐他做官,他谢绝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决定重用他,王冕选
择了退隐山林。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不追求荣华富贵不追求功名利禄。
说
得好,答应求画可以得金钱,选择做官可以得权利,但这些对王冕来说都是浮云。
一个“淡”字
到处了王冕一生对名利的淡泊。
(淡泊名利)他不正像这墨梅一样。
同学们齐读个个花开谈墨
痕。
王冕为什么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我们继续来读诗。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同学们作者为何不用留住的“留”,而是用这流动的流?听老师来读读,流手势起伏,留用手一点。
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样子来读读。
说说你的感受,你觉得流会动,而留是静止的。
你的感觉很妙。
显然梅香是会流动的,所以---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梅花的清气指的是王冕怎样的精神?不追逐名利、鄙视权贵淡泊名利。
这清气已化作王冕一身的清白正气。
不要人夸,只流清气正是王冕精神的写照,你能读出这种气节来吗?同学们一起再来读这首诗。
读着读着是不是已经熟读成诵啦,有哪些同学已经背过啦?这么多同学都背过了,让我们听着这首古琴声,想象着那淡雅的梅花,一起来吟诵这首《墨梅》起
二、总结
同学们,这就是王冕,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王冕爱梅如梅,也像墨梅一样淡泊名利一身清白正气。
作者借墨梅抒发情感,借墨梅表达心迹,这就是诗歌中常见的借物抒情。
三、布置作业
像墨梅这借物抒情的诗还有很多,课下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我们下节课一起分享。
好,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手势)!
谢谢评委老师,我的试讲结束。
(语气与试讲有区分)
淡泊名利
清白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