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管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市政雨水管长度计算规则市政雨水管长度计算是指根据规定的规则和标准,对市区内的雨水管进行长度计算的过程。
雨水管的长度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的建设效果和效益。
本文将从雨水管长度计算的原则、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方面进行探讨。
雨水管长度计算的原则是以实际需要为依据。
雨水管的设置是为了排除城市道路、建筑物等地面上的雨水,因此其长度应以实际需要为依据,避免过长或过短。
在确定雨水管的长度时,需要考虑到城市道路、建筑物的排水需求,以及雨天频率、降雨强度等因素,从而合理确定雨水管的长度。
雨水管长度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计算:1.雨水管长度计算方法一:经验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以往的经验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例如,可以根据一定的比例将城市道路面积或建筑物的面积与雨水管长度进行对应,从而确定雨水管的长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实践作为基础。
2.雨水管长度计算方法二:水力计算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水力学原理进行计算,通过分析雨水管的流量、流速、管径等参数,从而确定雨水管的长度。
这种方法精确度高,但需要具备水力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计算工具的支持。
3.雨水管长度计算方法三:模拟计算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雨水管的流动进行模拟,通过调整雨水管的长度和位置等参数,从而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
这种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和常用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除了以上计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雨水管长度计算时应考虑到地面形状、坡度、建筑物等因素对雨水的影响,从而确定雨水管的位置和长度。
2.雨水管长度计算还需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避免短期工程建设后的频繁改造。
3.计算过程中还需考虑到雨水管的材质、规格和施工工艺等因素,从而综合考虑工程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总之,市政雨水管长度计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
排水管径计算公式
一、管径计算公式
1、常规排水管道的计算公式:
排水量Q(m/s)=流量K(m/s)×管道面积S(㎡)
K=排水量Q(m/s)/管道面积S(㎡)
管径D(mm)=2 ×√S(㎡)
2、综合排水管道的计算公式:
D(mm)=3.35 × Q0.25(m/s)
3、消防排水管道的计算公式:
D(mm)=4.75 × Q0.3(m/s)
4、雨水排水管道的计算公式:
D(mm)=K’× Q0.5(m/s)
K’:由设计文件特殊规定,一般取2.6~4.2;
二、管径计算流程
1、流量计算
根据设计文件,确定管路中水位流量关系,计算出每段管路中清水流量。
2、截面积计算
根据水力学原理,计算每段管路中的截面积。
3、管径计算
根据清水流量和截面积,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每段管路的管径。
- 1 -。
雨水管排水计算公式在建筑设计中,雨水管排水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的雨水管排水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受到雨水侵蚀和损坏,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
在进行雨水管排水计算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屋面面积、雨水的流量、雨水管的尺寸和坡度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雨水管排水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雨水管排水计算的关键参数包括雨水的流量和雨水管的尺寸。
雨水的流量取决于建筑物的屋面面积和降雨强度。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屋面面积越大,降雨强度越大,雨水的流量就越大。
而雨水管的尺寸则取决于雨水的流量和排水速度。
为了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建筑物,我们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雨水管,并确定合适的坡度,使雨水能够顺利地流出。
在进行雨水管排水计算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基本公式:1. 雨水的流量计算公式:Q = A × i。
其中,Q 代表雨水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A 代表建筑物的屋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i 代表降雨强度,单位为米/秒。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雨水的流量,从而确定需要排水的量。
2. 雨水管的尺寸计算公式:D = √(8Q/πv)。
其中,D 代表雨水管的直径,单位为米;Q 代表雨水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秒;v 代表雨水管的流速,单位为米/秒。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合适尺寸的雨水管直径,从而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建筑物。
3. 雨水管的坡度计算公式:S = h/L。
其中,S 代表雨水管的坡度,单位为米/米;h 代表雨水管的高度差,单位为米;L 代表雨水管的长度,单位为米。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合适的雨水管坡度,使雨水能够顺利地流出建筑物。
在实际的雨水管排水计算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雨水管的材质、连接方式、防止堵塞的措施等。
在选择雨水管的材质时,我们需要考虑其耐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在确定雨水管的连接方式时,我们需要考虑其密封性能和安装方便性;在设计防止堵塞的措施时,我们需要考虑其清洁性和维护便利性。
落水管计量规则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落水管计量规则,这可真的超级重要呢!
你想想看啊,落水管就像是房子的小卫士,默默地把雨水送下去。
那怎么来计算它的长度呢?这可得仔细说道说道。
比如说,你家房子有根落水管从屋顶一直延伸到地面,那计量的时候就要从顶部量到地面呀。
这就好比你量自己的身高,得从头顶量到脚底嘛!
计量落水管还得注意材质呢!不同材质的落水管,计算方式可能也有点不一样哦。
就好像不同布料做的衣服,它们的特性和价值也不同呀!有的人可能会问:“哎呀,这有啥难的,不就是量个长度嘛!”嘿,你可别小瞧了这事儿。
要是量错了,那后续安装啥的不就都乱套啦!
还有啊,落水管的直径也得考虑进去哩。
这就跟你选水管一样,太粗了浪费,太细了又怕排水不畅。
咱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好好衡量呀。
比如说,要是遇到暴雨天气,落水管太细不就麻烦啦,雨水都堆在那下不去,那不就糟糕啦!
咱再说说安装落水管时候的情况。
安装师傅们可得仔细着点,按照计量好的尺寸来。
不然装错了位置或者长度不对,那可咋整?这就像是盖房子打地基,基础得打好呀!哎呀,这可真不能马虎。
总之,落水管计量规则真的特别重要,大家可千万别不当回事呀!这就跟打仗要先制定战略一样,计量好了,后续的一切工作才能顺顺利利的。
咱可不能在这上面掉链子,让落水管这个小卫士好好为我们的房子服务呀!。
楼栋雨水管长度计算公式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雨水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用来排放屋顶和其他部分的雨水,保护建筑结构和周围环境不受雨水侵蚀。
因此,正确计算雨水管的长度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它能够有效地排放雨水,同时也要节约材料和成本。
本文将介绍楼栋雨水管长度的计算公式,并讨论一些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楼栋雨水管长度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楼栋的雨水管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L = H + √(H^2 + (2×L×S))。
其中,L代表雨水管的实际长度,H代表屋顶到地面的垂直高度,S代表屋顶的水平投影长度。
这个公式考虑了屋顶的倾斜度和水平投影长度,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出雨水管的实际长度。
在使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一些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首先,要考虑到雨水管的排水能力。
根据建筑的设计和当地的降雨情况,需要确定雨水管的直径和数量,以确保它能够有效地排放雨水。
其次,要考虑到雨水管的坡度。
雨水管应该有一定的坡度,以确保雨水能够顺利地流入排水系统。
最后,要考虑到雨水管的材料和安装方式。
雨水管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安装方式应该牢固可靠,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除了以上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楼栋雨水管的长度计算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如果建筑的屋顶有多个坡度,需要分别计算每个坡度下的雨水管长度,并综合考虑。
另外,如果建筑的屋顶有一些特殊的构造,如凸窗、挑檐等,也需要对这些部分进行单独的计算,并将它们纳入总体的雨水管长度计算中。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楼栋雨水管长度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它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特点、当地的气候条件、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等多个因素,以确保雨水管能够有效地排放雨水,同时也要尽量节约材料和成本。
因此,在进行楼栋雨水管长度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原则和规范进行计算和设计。
总之,楼栋雨水管长度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1屋面长度:L(m)屋面宽度:B(m)集水面积:A r=B⨯L(m2)雨水量:Q r=A r⨯I⨯10-3/3600(m3/sec)其中:I—降雨强度(mm/hr)注:1.天沟由1000mm宽板折成。
2.计算内天沟时L用L1来取代。
2)外天沟断面核算:天沟排水量采用曼宁公式计算:Q g=A g⨯V g =A g⨯R2/3⨯S1/2/n其中:A g=W⨯H WR=A g/(W+2H W)Vg:天沟排水速度(m/sec)N:sus或彩色板磨擦系数=0.0125S:天沟泄水坡度=1/1000W:天沟宽度(m)H:天沟深度(m)H w:设计最大水深(m)(通常取0.8H)在上述计算中,当Q g>Q r时,天沟排水满足要求。
⇒使用天沟断面如右:3)落水管计算:Q d=m⨯A d⨯(2gH W)1/2( m3/sec)其中:M:落水管支数=1支d:落水管外径(m)A d:落水口面积(m2)g:重力加速度=9.8 m/secH W:天沟最大水深(m)当Q d>Q r时,使用的落水管的管径合适。
工程范例:厂房所在地:重庆降雨强度I=150mm/hr每一个落水口所分担之雨水量计算:屋面长度:L=40m屋面宽度:B=7m集水面积:A r=B⨯L=40⨯7=280m2雨水量:Q r=A r⨯I⨯10-3/3600=280⨯150⨯10-3/3600=0.012m3/sec ①天沟断面核算:天沟排水量采用曼宁公式计算:Ag=W⨯H w=0.3⨯0.16=0.048R=Ag/(W+2H W)=0.048/(0.3+0.16⨯2)=0.077Qg=Ag ⨯Vg =Ag ⨯R 2/3⨯S 1/2/n=0.048⨯0.0772/3⨯0.0011/2/0.0125=0.022 m 3/secVg :天沟排水速度(m/sec)n :sus 或彩色板摩擦系数=0.0125S :天沟泄水坡度=1/1000W :天沟宽度(m )H :天沟深度(m )Hw :设计最大水深(m )(通常取0.8H )FOR Q g >Q r <OK>⇒使用天沟断面如右:②落水管计算:A d =πR 2=π⨯0.052=0.00785m 2Qd=m ⨯A d ⨯(2gH W )1/2=1⨯0.00785⨯(2⨯9.8⨯0.15) 1/2=0.0135( m 3/sec )m :落水管支数=1支d : 落水管外径(m )Ad :落水口面积(m 2)g :重力加速度=9.8 m/secH W :天沟最大水深(m )FOR Q d >Q r⇒使用一支 100mm 落水管 <OK>!!降雨强度:指单位时段内的降雨量。
具体计算公式为:
天沟计算:
Q=1/K*A*100R*sqrtI/(n+sqrtR)
R=A/(2h+W)
W=a*(S1+S2/r)/3600
其中:sqrt表示开平方根
Q--天沟排水量(立方米/秒)
K--安全系数(一般取1.5)
A--排水有效面积(平方米)
I--排水坡度
n--粗糙系数(一般取0.2)
h--天沟积水深度
W--降水量(立方米)
a--采用的降雨强度(立方米/小时)
S1--屋面投影面积(平方米)
S2--流过雨水的外墙面积(平方米)
r--风速系数(一般取2)
落水管的计算:
q=c*A*sqrt(2gh)
s=q/(a*3600)
n=S/s
其中:q--落水管排水量(立方米/秒)
c--流量系数(一般取0.6)
A--落水管有截面积(平方米)
g--重力加速度(9.8米/平方秒)
h--天沟积水深度(米)
s--每根落水管的屋面汇水面积(平方米)
a--降雨强度(立方米/小时)
n--落水管数量
S--屋面受水面积(平方米)
当然也可根据落水管径和降水强度直接查表知落水管的布置,详参给排水规范。
具体计算公式为:
天沟计算:
Q=1/K*A*100R*sqrtI/(n+sqrtR)
R=A/(2h+W)
W=a*(S1+S2/r)/3600
其中:sqrt表示开平方根
Q--天沟排水量(立方米/秒)
K--安全系数(一般取1.5)
A--排水有效面积(平方米)
I--排水坡度
n--粗糙系数(一般取0.2)
h--天沟积水深度
W--降水量(立方米)
a--采用的降雨强度(立方米/小时)
S1--屋面投影面积(平方米)
S2--流过雨水的外墙面积(平方米)
r--风速系数(一般取2)
落水管的计算:
q=c*A*sqrt(2gh)
s=q/(a*3600)
n=S/s
其中:q--落水管排水量(立方米/秒)
c--流量系数(一般取0.6)
A--落水管有截面积(平方米)
g--重力加速度(9.8米/平方秒)
h--天沟积水深度(米)
s--每根落水管的屋面汇水面积(平方米)
a--降雨强度(立方米/小时)
n--落水管数量
S--屋面受水面积(平方米)
当然也可根据落水管径和降水强度直接查表知落水管的布置,详参给排水规范。
怎样计算屋面落水管?
屋面落水管的布置与屋面集水面积大小、每小时最大降雨量、排水管管径等因素有关。
可用公式:F=438D2/H
式中F—单根落水管允许集水面积(水平投影面积,m2)
D—落水管管径(CM,采用方管时面积可换算)
H—每小时最大降雨量(mm/h,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在工程实践中,落水管间的距离(天沟内流水距离)以10-15m为宜。
当计算间距大于适用间距时,
应按适用距离设置落水管;当计算间距小于适用间距时,按计算间距设置落水管。
----复制自天工网
8.3 雨水口应根据不同的排水方式一个立管能承担的最大集水面积来设置,并应
注意考虑相邻建筑排至该屋面的水量;屋面雨水口或落水管位置应与其它平面图
一致。
雨水立管承担最大集水区域面积表
雨水管内径 100mm 150mm 200mm
外排水明管 150 ㎡ 400 ㎡ 800 ㎡
内排水明管 120 ㎡ 300 ㎡ 600 ㎡
内排水暗管 100 ㎡ 200 ㎡ 400 ㎡
屋面汇水面积计算规则
a.屋面汇水面积应按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b.高出屋面的侧墙的汇水面积计算
⑴.一面侧墙按侧墙面积50%折算成汇水面积
⑵.两面相邻侧墙按两面侧墙面积的平方和的平方根√a2+b2 的50%折算成汇水
面积
⑶.两面相对等高侧墙不计汇水面积
⑷.两面相对不同高度侧墙按高出底墙上面墙面积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
⑸.三面侧墙按最低底墙顶以下的中间墙面积的50%加上⑵、⑷两种情况最低墙
顶以上墙面面积
⑹.四面侧墙最低墙顶以下墙面不计入,只计算⑴、⑵、⑷、⑸的情况最低墙
顶以上的面积
8.4 每一屋面或天沟雨水管直径不宜小于100,一般设不少于2 个排水口;当内
排水只有一个排水口时,可在山墙上或女儿墙增设溢水口;小面积凹廊或阳台可
采用直径50 排水管。
8.5 雨水管应避免曲折,当遇到建筑腰线或其他突出墙面装饰物时,雨水管应直
通而不应绕行,以免堵塞和噪音。
8.5 当屋面被防火墙隔开时,应两侧分别排水,不得在防火墙上开洞设排水孔道。
8.6 单向排水屋面宽度宜控制在9-12m。
8.7 相邻屋面高差大于2 m 时应设直通屋面的楼梯或上屋面的人孔、或外墙爬梯。
8.8 种植屋面应设置人行通道,四周设围护墙及泄水管、排水沟,并严防泄水孔
堵塞;屋顶绿化应考虑喷灌设施。
8.9 高层上人屋顶女儿墙净高为1200(种植屋面应特别注意)。
8.10 露台栏杆高度多层不应小于1050,高层为1200;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10 且不应采用横向设计;顶层阁楼住户之间必须设安全防护,分隔墙高度不小于2000。
8.11 平屋面与立墙或立墙窗台处的防水层翻起高度不宜小于300;北方地区应注意此处的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