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 - 精品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30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数学文化目录总体规划…………………………………………………………课程实施…………………………………………………………第一节有趣的数学谜语………………………………………第二节鸡兔同笼问题…………………………………………第三节九宫图的应用…………………………………………第四节大衍求一术……………………………………………第五节让梨游戏………………………………………………第六节幻方与魔阵……………………………………………第七节数学中的简单逻辑推理问题…………………………第八节欺骗眼睛的几何问题…………………………………第九节抽屉原理的简单应用…………………………………第十节帕斯卡三角形与道路问题…………………………第十一节数独………………………………………………第二部分课程实施实施对象:高二学生实施时间:校本选修课2实施步骤:分四步:1)自行研读,思考2)合作探究、推理3)老师指导、解答4)创新运用、提高实施计划:拟在高二实施,共需18课时。
高二年级每周2课时。
课时安排:第一节有趣的数学谜语………………………………………2课时第二节鸡兔同笼问题…………………………………………1课时第三节九宫图的应用…………………………………………1课时第四节大衍求一术……………………………………………2课时第五节让梨游戏………………………………………………1课时第六节幻方与魔阵……………………………………………2课时第七节数学中的简单逻辑推理问题…………………………1课时第八节欺骗眼睛的几何问题…………………………………2课时第九节抽屉原理的简单应用…………………………………2课时第十节帕斯卡三角形与道路问题……………………………1课时第十一节数独………………………………………………2课时体会与反思………………………………………………………1课时评价与考核本课程采用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作业:结合课本知识及相关内容,以作业形式,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了解学生对该校本课程的掌握。
2024年范玉碧数学文化课精彩教案魔术中的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文化》教材第四章“数学游戏与魔术”中的第2节“魔术中的数学”。
详细内容包括概率论的基础知识、魔术中概率的应用、数学悖论和视觉错觉在魔术中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2. 通过分析魔术中的数学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概率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概率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魔术中数学原理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骰子、扑克牌、硬币。
2. 学具: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魔术,让学生思考其中的数学原理。
2. 例题讲解:(1)抛硬币实验:计算正面朝上的概率,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
(2)骰子游戏:计算点数为6的概率,巩固概率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魔术中概率的应用,并计算相关概率。
4. 知识拓展:介绍数学悖论和视觉错觉在魔术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魔术中的数学2. 内容:(1)概率论基本概念(2)概率计算方法(3)魔术中的数学原理(4)数学悖论与视觉错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抛硬币10次,记录正面朝上的次数,计算概率。
(2)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计算抽到红桃的概率。
(3)观察生活中的魔术,分析其中所涉及的数学原理。
2. 答案:(1)概率约为0.5。
(2)概率约为0.25。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魔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但在讲解概率计算时,要注意学生的掌握程度,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数学魔术比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推荐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数学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魔术选择和操作。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数学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数学决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
数学是空间,是图形,是语言,是游戏,是故事,是问题,是发现和发明,是科学,是历史,是一座艺术的宫殿,更是一把金钥匙,让学生们用这把金钥匙去打开人生旅途上每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
“数学文化”校本课程从一年级起开设,六年逐步滚动,通过六年的学习,初步了解数学发展史,了解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了解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数学成果及重大事件,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数学游戏,感受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数学是美的。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养成品德,健全人格。
二、课程目标:1、了解数学的发展史,知道一些重大的数学事件。
2、熟悉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会讲数学家的故事,感悟数学家的人格魅力。
3、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渗透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5、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三、课程内容:1、来源:(1)网上下载;(2)选自教材(3)自编2、课程内容包括: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数学谜语、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美等。
3、性质:(1)预设性;(2)生成性。
四、一年级课程安排序号教学内容资源1 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图书、网上2 数学家的故事:陈景润的故事图书、网上3 数学家的故事:张广厚的故事图书、网上4 数学界大事件: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介绍自编5 数学游戏:过河自编6 数学游戏:有趣的七巧板自编7 数学游戏:排顺序图书、网上8 数学游戏:玩数字卡图书、网上9 数学与生活:同样多图书、网上10 数学与生活:贴邮票图书、网上11 数学与生活:巧妙计算图书、网上12 数学与生活:购物中的数学问题图书、网上13 数学与美:搭火柴棒自编14 数学与美:对称图形自编15 数学思想方法:分类与比较图书、网上16 数学思想方法:找规律图书、网上17 数学家的故事:钱学森的故事图书、网上18 数学家的故事:高斯的故事图书、网上19 数学家的故事:江泽涵的故事图书、网上20 数学家的故事:毕达哥拉斯的故事图书、网上21 数学游戏:得红旗图书、网上22 数学游戏:传口令图书、网上23 数学游戏:抢100分图书、网上24 数学游戏:登山得红旗图书、网上25 数学与生活:人身上的“尺子”自编26 数学与生活:对奖游戏图书、网上27 数学与生活:聪明棋图书、网上28 数学与生活:灵活地运用人民币自编29 数学与美:拼图游戏图书、网上30 数学与美:数字塔游戏图书、网上31 数学思想方法:植树节里学问多图书、网上32 数学思想方法:兔妈妈开店图书、网上五、课程评价:1、以学生自评为主;2、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积极性、参与度。
选修课程——数学文化选修课程——数学文化2006年进入山东省实验中学以后,学校领导安排我给学生开一门数学选修课,结合我研究生期间所学专业,又我校许多学生非常喜爱数学,希望可以了解一些数学知识的产生历史等等,经领导同意,我开设了《数学文化》课,内容包括数的产生与发展,无穷之旅,欧氏几何与几何原本,数学与美,数学悖论,数学与金融,数学与理性等内容,在学生中反响不错。
下面我把内容提纲给各位老师展示一下,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数学文化赏识概述今天,数学科学的迅猛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牢固地确立了它作为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的地位,数学正突破传统的应用范围向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领域渗透,并越来越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物质生产与日常生活做出贡献。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活。
在古代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重新丈量土地的需要发展了几何学;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生产及天文观测的需要,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数学并不是一棵傲然孤立的大树,数学与社会文化始终是密切相关的,它是在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影响下生长起来的,同时它也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对人类文化的不同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众所周知,柏拉图(Plato)曾在他的哲学学校门口张榜声明,不懂几何学的人不要进他的哲学学校,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学校里所学的课程与几何学有多大的关系,或者非要用到几何知识不可。
相反,柏拉图哲学学校里所设置的尽是些关于社会学、政治学和伦理学之类的课程。
所探讨的问题也都是关于社会的、政治的和道德方面的问题,并由此而去研究人的存在、尊严和责任,以及他们所面对的上帝与未知世界的关系。
显然诸如此类的课程与论题,在知识基础上与几何学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谈不上要直接以几何学为工具而去研究这类问题或学习这类课程。
柏拉图之所以要求他的弟子们通晓几何学,只是立足于数学教育的文化素质原则,也就是说,不经过严格的数学训练的人是难以深入讨论他所设置的课程,以及上述一类高级论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