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免疫防线
- 格式:docx
- 大小:11.67 KB
- 文档页数:4
皮肤对人体免疫防线的重要作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了整个身体表面,同时也是阻止病菌进入人体的第一道
屏障。
皮肤的免疫防御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长期的进化,皮肤演化出多种防御
机制来保护人体免受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侵害。
第一种防御机制是皮肤的生理屏障。
角质层是组织结构紧密、防水、防异物和防细菌
的最外层,使皮肤能够抵御紫外线辐射、驱水和维持水分平衡。
角质层的酸性环境和表面
上的天然细菌也有助于控制细菌的生长。
第二种防御机制是皮肤的免疫细胞。
皮肤组织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
突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
这些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摧毁进入皮肤的病原菌和其他
异物。
第三种防御机制是皮肤的炎症反应。
皮肤受到刺激或与病菌接触后,会引发一系列复
杂的炎症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血管扩张、细胞浸润和分泌各种化学物质,如白细胞介素等。
这些反应不仅可以杀死病菌,还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除了这些防御机制外,皮肤还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防御外来病原体。
在防御常见的细
菌和病毒的同时,皮肤还能辨别自身组织与异时的抗原区别,保证身体对自身免疫反应的
正常应答。
总之,皮肤是人体免疫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生理屏障、免疫细胞和炎症反应机
制保护人体免受伤害,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为了保持皮肤的功能和防御机制,个人应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清洗和使用刺激性化妆品,防止皮肤干燥、受损和感染。
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1.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作用: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作用:溶解、吞噬病原体(溶解多指唾液和泪液中的溶菌酶,吞噬多指血液中的吞噬细胞)2.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是与生俱来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3.特异性免疫(1)定义: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
抗原包括病原体、异物。
(4)第三道防线的组成以及功能组成: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功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某种抗体只与刺激它产生的那种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5)抗原被清除后,抗体存留在体内,且人体在一定的时间内仍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6)淋巴结、脾脏等淋巴器官中的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而淋巴结、脾脏等淋巴器官本身则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别提醒:①抗体是人体自身产生的,具有保护自身的蛋白质,抗体产生后在体内存留时间不同,如天花病毒抗体会永久的存留,但感冒病毒抗体只能存留短暂的时间。
②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而且一种抗体只能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形成。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6.免疫的功能常见病症防御功能过强则易导致过敏,过低则容易发生反复感染自我稳定功能异常时出现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监视功能缺乏或过低,容易导致肿瘤的形成7.特异性免疫分为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8.预防接种就是把预防某种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到人体,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人体免疫知识点
一、人体的免疫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二、传染病及其预防
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
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三、安全用药
1.安全用药处方药(R)非处方药(OTC)
2.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
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
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人体免疫知识点就到这儿了,体会每篇文章的不同,摘取自己想要的,友情提醒,理解最重要哦。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篇一: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人体有一免疫系统,如一道道屏障阻止外来病原体的侵袭。
第一道是物理屏障,大到细菌无法进入的皮肤,小到覆盖了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面积达到400平方米的黏膜。
这第一道防线阻隔了大量的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等病原体。
第二道叫做先天免疫系统防线。
当我们不小心弄破了手指,皮肤上立即红了起来,这就是第二道防线起作用了。
许多人都听说过巨细胞,这可是第二道防线中的大将。
和所有的血细胞一样,它们产生与骨髓中。
它具有吞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等颗粒的能力。
当巨细胞吞细菌后,就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增加流至伤口附近的血流量,导致组织发红,有时候会引起血管细胞的收缩,导致局部的肿胀。
如果敌人逐渐增多,巨细胞挡不住,它还会召集援军,产生称为细胞因子的蛋白质来诱导正在伤口附近毛细血管中游动的其他巨细胞和免疫细胞,直到赢得这场微生物大战。
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就会有很强烈的炎症反应,如发烧和化脓。
当天然的第一第二道防线都没能抵挡住病毒的侵袭时,人类还有第三道防线——获得性免疫系统。
在这道防线中,人体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
接种疫苗,输入免疫细胞,抗血清和其他制剂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方式。
疫苗病毒和致病病毒越接近才会越有效,这就是我们每年都要重新评估季节性流感病毒,世卫组织免疫组驻华代表处免疫项目组组长卡恩斯说,如果h1n1病毒发生了显著的变异,那现在使用的疫苗疗效可能会减弱.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人体大部分的组织都是微生物,微生物有好有坏,有的则于人体共存,要知道当免疫力在起作用时,战场是在人体体内,免疫力过度强时可能会将正常细胞也当成敌人。
篇二: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免疫力也就是我们俗称“抵抗力”、“体质”等,人体之所以能抵御体内、外的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全仗我们拥有健全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共有三道防线。
人体的皮肤和粘膜构成免疫战线上的第一道防线,阻挡着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侵入。
第1节人体的免疫防线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A.皮肤和抗原B.皮肤和黏膜C.溶菌酶和吞噬细胞D.抗体和淋巴细胞2.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3.某人和麻疹患者接触过,但他后来并没有患此病,原因不可能是()A.这个人注射过流脑疫苗B.这个人抵抗力强C.这个人过去得过麻疹D.这个人接种过麻疹疫苗4.为了能够有效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我国正全面有序推进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注射的新冠病毒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A.抗体,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特异性免疫5.人体注射的水痘疫苗及其产生免疫的方式分别是()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6.在注射新冠疫苗的过程中,注射的新冠疫苗和注射后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分别属于()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7.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医生对病人的伤口进行清洗B.我国卫生防疫部门对儿童在其出生、7岁、12岁等阶段有计划地注射卡介苗C.家长给正在发育过程中的孩子有计划地补钙D.体育老师有计划地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长跑8.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A.锻炼身体B.计划免疫C.常吃抗生素D.讲究个人卫生9.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婴幼儿注射百白破疫苗B.为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C.为肝炎患者注抗生素等药品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10.通过接种疫苗,我们可以预防很多疾病。
下列可以通过接种来预防的疾病是()A.新冠肺炎B.糖尿病C.色盲二.解答题(共5小题)11.计划免疫的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