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小不不”施努策尔_长春版-2019年教学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33.51 KB
- 文档页数:4
**版《“小不不"施努策尔》教学设计-一、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只狼草原狼的后裔,原本从小被一个富农养来当看门狗,兔子普策尔(小不不的)把他救了出来。
他们一起旅行到了大草原上,并结下了深厚的**.狼对普策尔的爱称是月光的口水但是恢复了凶猛本性的狼要在草原上生存,却必须以她那样的小动物为食物.虽然他还是很爱普策尔,甚至为她摘来草原上仅有的带刺的蓟来送给她,充当她故乡的花朵,结果却只是扎伤了她的胸口。
有一天她想去抚摸他的耳朵时却发现他嘴边沾着血迹,也知道了他是怎样残酷地把她的兔子同胞撕成碎块来喂饱自己。
终于有一天,她从他身边跑开了。
兔子普策尔有了孩子,叫施努策尔,人们叫他小不不,在施努策尔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德国作家沃尔夫的《小不不施努策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默读课文,读准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快速浏览文章,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一下这个通话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ﻭ三、通过具体语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1.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施努策尔,他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2自然段) 2.你能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谈谈施努策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主人公施努策尔是一个不听话,性格倔强,可爱,幸运的孩子.(1)3自然段中的不假思索反映出他做什么事情都爱说不,人称小不不(2)他是一个难管教的孩子:关黑屋也不认错;让他拔嫩草,他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像根木头,简直就像瘫了似的.(3)他十分让父头疼。
第四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点。
(4) 他心眼好但是就是跳不出自己的影子。
惹爸爸生气,他很难过,但是不表现出来。
(6、10自然段)(5)对于妈锦囊妙计,激将法上当.(6)有疼爱他的父。
ﻭ四、感受人物的变化1.施努策尔难道事事都说不吗他一直不配合父母吗妈妈想出了一个锦囊妙计负负得正。
(12自然段)2.出现漏洞(1)施努策尔的心里变化20自然段越来越不安静几乎啥也不吃不,我不去!自言自语.充分体现了施努策尔的内心的挣扎,她想去接妈妈,但是倔强的本性又是他要做相反的事. 23自然段描写爸爸正躺在散发出幽香的与草上打着呼噜. 与施努策尔24自然段为担心鲜明的对比。
6-3“小不不”施努策尔一、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2.默读课文,体会“施努策尔”的特点,感悟文章描写方法。
3.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培养学生想象和表达能力。
二、基础知识区别字搭()恼()塔()脑()正音字:掺(chan)莽(mang)澄(deng cheng)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作家沃尔夫的童话故事,塑造了一个倔强、逆反但很善良、勇敢的小兔子形象,这样的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也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2.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对小兔子施努策尔的描写,体会他的性格特点。
3.教学难点:通过文章描写,准确把握小兔子施努策尔的性格特点。
4.教学突破点:以疑促思,把握凸现人物特点主线组织教学。
四、教法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1.理解“小不不”的含义。
2.简介作者沃尔夫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2.学习生字。
3.在初读的基础上,指名复述本篇童话的主要情节,同学之间互相点评。
三、作业 1.写生字,抄句子。
2.继续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不不”施努策尔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白搭、掺和、苦恼、澄清、漏洞、莽撞、庞然大物、惊慌失措2.指名复述本篇童话的主要情节。
(二)默读课文,体会小兔子的性格特点1.用具体的事例说一说。
“施努策尔”是一致什么样的小兔子?你喜欢这只小兔子吗?2.学生相互补充。
(三)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这篇童话,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四)作业: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
五、板书设计“小不不”施努策尔倔孩子难管教的孩子心眼好六、资料索引与精华沃尔夫(Friedrich Wolf,1888—1953),德国剧作家,儿童文学家。
青年时曾做过海员,后来学医,毕业后在船上做医生。
1928年加入德国共产党。
二战后,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波兰大使。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套导学教案长春版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汉语家园板块教学提示:本板块由《对子歌》《郑板桥题联赠渔民》《茶酒联趣》三篇短文组成,其内容是围绕“汉语言的独特形式??对联”这一主题展开的。
三篇短文分别以朗朗上口的对子歌,名人触景生情作对联及民间流传的对联趣事为载体,向我们展示了对联,这一汉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及它的语言魅力。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板块内容时,要在欣赏、感受、积累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汉语言的兴趣与热爱,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与运用,让对联这种语言艺术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放异彩。
1?1 对子歌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对子歌”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2.相关的对子歌;3.指导学生提前搜集、预习对子歌。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介绍“对子”。
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
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比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对子歌的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分韵排列,声调和谐,节奏响亮,对仗工整,义理健康,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
学好对仗句,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
因此,古时私塾学童首先学“对对子”。
二、自由朗读,学习基础知识。
1.蓑 suō ,“衰”本为草雨衣的象形字。
因为与草有关,所以后来增加一个草字头,写作“蓑”,即蓑衣,是一种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指导书写时应着重强调“蓑”的下部分是“衰”而不是“哀”。
2.“鸿”、“钧”的学习可以通过观察,练习书写。
三、再读对子歌,指导朗读。
1.小组内读。
2.教师示范读。
3.在停顿、延长和语调的高低变化上。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小不不”施努策尔_长春版预学单一、熟读课文,日积月累我要在课文中圈出生字新词,并挑出难写的,抄写一两遍。
二、我的视角1、初读课文后,我觉得()2、关于文章的中心主题、要紧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我最想研究的问题是:共学单活动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和小组同学互相检查朗读情形,互相纠正读音。
画出自己不明白得的字词,尝试独立解决或通过小组交流解决;交流预学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活动二聚焦课堂,明白得感悟步骤一:通过具体语句,明白得人物性格特点1.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施努策尔,他什么缘故有这么惊奇的名字呢?(2自然段)2.你能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谈谈施努策尔是一个如何样的小孩吗?步骤二:感受人物的变化1.施努策尔难道事事都说“不”吗?他一直不配合父母吗?2.显现漏洞(1)施努策尔的内心变化20自然段“越来越不安静“”几乎啥也不吃“”不,我不去!“自言自语。
充分表达了施努策尔的内心的挣扎,她想去接妈妈,然而倔强的本性又是他要做相反的事。
23自然段描写爸爸“正躺在散发出幽香的与草上打着呼噜。
”与施努策尔24自然段为母亲担忧形成鲜亮的对比。
(2)狼的表现从31、33、35自然段中对狼恐惧的描写,都反衬出了“小不不”面对着极大的危险。
步骤三:总结提升1.读了那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2.从“小不不”身上,我们能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总结出什么?活动三当堂检测听写词语。
摘抄课文中你喜爱的段落,并积存下来。
——————————————————————————————————————————————————3、童话《“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闻名剧作家沃尔夫的代表作。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续写那个童话。
延学单延伸阅读和我崇拜的人一辈子活一天我现在是走在18世纪初美国长岛的森林中。
我步履匆匆,树木,鲜花……都从周围闪过。
我的目的地,是一座平凡的乡间小屋,一位微笑着的妇人站在院中等我。
我一阵兴奋,冲了过去:“啊,您确实是……”妇人微笑着点了点头,把我领进小屋,我正好奇地环视着房屋,突然,一条长帕蒙住了我眼睛。
19.小不不施努策尔
作者简介:
沃尔夫(1888—1953),德国剧作家,儿童文学家。
青年时曾做过海员,后来学医,毕业后在船上做医生。
1928年加入德国共产党。
二战后,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波兰大使。
沃尔夫是德国现代戏剧的重要代表,早期作品有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
代表作品是《穆罕默德》、《黑色的太阳》等。
1928年开始转向社会批判主义,创作了《氰化钾》、《泰扬觉醒了》等剧作。
发表了文艺论文《艺术是武器》。
沃尔夫最著名的戏剧作品是《马门教授》、《托尔斯•门采尔》。
沃尔夫还为儿童写了许多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出版过《沃尔夫童话集》。
作品解读
《沃尔夫童话集》中有十篇作品,其中一些篇目有共同的形象、主人公,故事情节也具有紧密相连的特点。
《“小不不”施努策尔》简明教案
一、从作者入手,导入新课1.介绍作家沃尔夫及他著名的童话小说。
用简要语言讲述另一个故事《彩兔》。
2.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故事《“小不不”施努策尔》.二、浏览全文,了解初步大意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一下(一)关注情节通话中故事情节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了,这个故事中哪个情节,让你记忆深刻,能结合具体语句谈谈吗?1.倔强的“小不不“2.父母头痛的“小不不“3.锦囊妙计4.漏洞5.月亮的口水(二)故事续写母亲将小不不拥抱了又拥抱,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续写《“小不不”施努策尔》.。
“小不不”施努策尔
预学单
一、熟读课文,日积月累
我要在课文中圈出生字新词,并挑出难写的,抄写一两遍。
二、我的视角
1、初读课文后,我觉得()
2、关于文章的中心主题、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我最想研究的问题是:
共学单
活动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1、和小组同学互相检查朗读情况,互相纠正读音。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尝试独立解决或通过小组交流解决;交流预
学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活动二聚焦课堂,理解感悟
步骤一:通过具体语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1.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施努策尔,他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2自然段)
2.你能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谈谈施努策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步骤二:感受人物的变化
1.施努策尔难道事事都说“不”吗?他一直不配合父母吗?
2.出现漏洞
(1)施努策尔的心里变化
20自然段“越来越不安静“”几乎啥也不吃“”不,我不去!“自言自语。
充分体现了施努策尔的内心的挣扎,她想去接妈妈,但是倔强的本性又是他要做相反的事。
23自然段描写爸爸“正躺在散发出幽香的与草上打着呼噜。
”与施努策尔24自然段为母亲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2)狼的表现
从31、33、35自然段中对狼恐怖的描写,都反衬出了“小不不”面对着极大的危险。
步骤三:总结提升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从“小不不”身上,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总结出什么?
活动三当堂检测
1.听写词语。
2.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并积累下来。
——————————————————————————————————————————————————
3、童话《“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著名剧作家沃尔夫的代表作。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
延学单
一、延伸阅读
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
我现在是走在18世纪初美国长岛的森林中。
我步履匆匆,树木,鲜花……都从身边闪过。
我的目的地,是一座平凡的乡间小屋,一位微笑着的妇人站在院中等我。
我一阵激动,冲了过去:“啊,您就是……”
妇人微笑着点了点头,把我领进小屋,我正好奇地环视着房屋,突然,一条长帕蒙住了我眼睛。
“来,孩子,让你体会一种新的生活。
”
我可以说是跌跌撞撞上的楼,在那里,我见到了——应该说是摸到了——我心目中的强者海伦.凯勒。
我静静的摸着她的手,她的脸,可脑中没有一点印象,眼前仍旧一片漆黑。
“我想你很消沉,你并不快乐。
”
“啊,没有。
我生活很充实,很忙碌,我时常感到累简直来不及想其他。
”
“那么来吧,说说你在路上见到的。
”
“我,看见了森林,还有花,有小溪。
”
“你听见可爱鸟儿的歌唱了吗?”
“不,没注意。
”我笑了。
“那树是什么样子的呢?”
“跟其他树一样,很普通。
”
这是我和凯伦,也可以说是和麦西夫人的对话。
我觉得这是一些多么无聊的问题,我迫不及待地要开口询问海伦是如何能磨练出那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博大的善良。
这时,海伦却吸引着我,摸索着走出小屋。
她的脚一接触地面,就快步走起来。
这对于我这个看不见的明眼人,是多么困难。
突然我们停住了,海伦握着我的手,一动不动。
四周静下来了,我脑子里很乱。
但渐渐的,耳中传来几声鸟叫,我渐渐听的出神起来,小鸟清脆的声音,时而欢快,时而低沉,仿佛在表演一首乡间小调,我不禁微笑了。
我的手接触到了冰凉的东西,噢,是小溪。
溪水淙淙从我指间流过,跳跃涌动,好象是有生命,在吻你的手心。
我站起身,手中又接过了一片叶子。
我开始用指尖触摸它的纹路,它的表面光华而清凉。
“一定是一片新绿的嫩叶!”我嗅着它的气味自语道。
整个下午我们都在森林中游荡,我们一切触摸那大树苍老的树皮,摩挲花儿柔软而卷曲的花瓣或是躺在林边草地上,感觉和风吹拂我的脸和头发,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
我越来月急切地渴望亲眼看一下这美丽的地方。
我悔恨,怎么刚来时没有发现呢?
黄昏时分,我欢跳着回到小屋。
我眼前的长帕终于被解下来了。
迎接我的是两张脸:一张是年迈却又和蔼的脸,而另一张,充满生气,还带有更多更多我在今天上午还不一定会读出的东西的海伦.凯勒的笑脸。
“谢谢!”我无比激动地拥抱着他们,“我终于懂得了热爱生活!”
我冲出小屋,凝望我眼前的世界——它们好象是新生的似的,如此的新亮,可爱。
“是啊!”我叹到,“能够这样的热爱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畏惧呢?”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博(bo bu)大卷(juan juan)曲
2、给下列词语写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磨练()()
反义词:平凡()()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无聊——
超乎常人——
4、划出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5、读下列的句子,说说破折号的用法:
(1)在那里,我见到了——应该说是摸到了——我心目中的强者海伦·凯勒。
()
(2)我冲出小屋,凝望我眼前的世界——它们好象是新生的似的,如此的新亮,可爱。
()
6、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我和海伦在一起的一天生活,请你根据以下时间,归纳他们的生活内容一我的心情变化。
上午,“我”————————
下午,“我”————————
黄昏,“我”————————
7、“我”两次进入森林,两次进入的方式一样吗?感受一样吗?为什么?
8、一天的生活使“我”终于懂得了热爱生活,你懂得“热爱生活”的含义吗?
9、说说你对“能够这样地热爱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呢?”这句话的理解。
10、读了这篇文章,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