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胸痛早期识别
- 格式:ppt
- 大小:10.98 MB
- 文档页数:47
急诊高危胸痛患者的快速识别急性胸痛是急诊内科常见急症, 占急诊内科患者的20%-30%[1]。
虽症状单一, 但特点多样,其病因及临床表现也错综复杂,临床危险性因病因不同差别很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高危胸痛是指可能预示有严重不良预后的急性胸痛,主要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AD)、急性肺栓塞(PE)和自发张力性气胸等高危疾病,其中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所占比例最高,危险性最大。
急诊医生快速识别高危胸痛患者,及时正确的诊断恰当的处理是降低高危胸痛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高危胸痛:对于高危胸痛患者,充分认识临床症状,及时恰当地进行鉴别诊断,准确评估危险性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极为重要。
(1)急性冠脉综合征:由于冠状动脉病变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引起冠脉内血栓形成所致严重严重心肌缺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极易造成心脏猝死的心脏急症。
常于过度体力活动、情绪波动、饱食后等诱发,胸痛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为较为剧烈的压迫感及濒死感,可向颈部、下颌、左肩背部及上臂放射,伴大汗、无力、头晕、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
可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乳头肌断裂、心衰等并发症。
体检时可闻及心脏杂音、第三或第四心音、心律不齐、肺部湿啰音。
ACS一旦确立诊断,应立即进入快速通道,按指南规范行早期再灌注治疗。
(2)主动脉夹层:突发胸骨后、背部剧烈撕裂样疼痛,并可能向腹部及腰部延伸;邻近器官及血管受压,可出现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类似“动脉栓塞”表现(脑、心脏、肺、肠、肝脏、肾脏及脊髓均可累及);患者多有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且发病时血压均较高,四肢血压不对称,也有以休克样表现为初始症状,但与血压不平行,若血压下降提示动脉夹层外破裂或累及心包引起心包填塞。
(3)急性肺栓塞:PE多有静脉血栓生成的高危因素,典型的PE 表现为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但出现典型症状比例较低,大面积PE患者可出现胸痛、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紫绀,甚至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