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 格式:ppt
- 大小:307.00 KB
- 文档页数:19
化学氯的知识点总结氯的物理性质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现为黄绿色,有独特的刺激性气味。
由于其刺激性气味,氯气对人体有毒性,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氯气比空气重约2.5倍,比空气稍微溶解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氯的化学性质氯是一种具有活泼化学性质的元素,对于很多物质都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氯与氢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并在光照下可以发生爆炸性的反应。
氯还与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如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氯的用途氯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生产氯化钠、氯化铵、氯化铁等氯化物,还用于生产氯化钙、氯化铝和氯化石蜡等化工产品。
氯还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染料、医药和农药等的重要原料。
此外,氯还被用于水处理和消毒,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和病毒,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氯的安全性氯在使用和储存中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因为氯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氯气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ppm,高浓度的氯气对人体有刺激作用,甚至会造成呼吸困难和死亡。
氯气的储存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如使用特殊的储罐和设备,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氯气泄漏。
在使用氯气时,要佩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防止氯气对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
对于氯气泄漏事故要及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结语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工业生产、水处理和消毒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使用和储存氯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不受损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氯的性质、用途和安全性,提高对氯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化学氯气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拥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它的化学式为Cl2。
在大气中,氯气以分子形式存在,并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可以与许多元素或化合物反应,常见的化学性质如下:1. 与金属反应氯气与金属反应可以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氯化物。
这种反应能够区分活泼度,活泼金属如钠和钾反应速率很快,而不活泼的金属如铜和银需要高温才能反应。
2. 与非金属反应氯气还能够与非金属元素进行反应,比如与氢反应生成氯化氢,与氧反应可以生成氧化氯,与硫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硫和四氧化硫等。
3. 氯离子的生成当氯气溶解在水中,可以生成氯离子(Cl-),同时水分子也发生了部分的电离,会生成一定量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所以氯气水溶液呈现强酸性,即盐酸。
4. 氢氯化反应氯与氢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反应生成氢氯化气体,即化合式为HCl。
这种反应是化学工业生产氯化碱等化学品的重要反应。
5. 与含有双键的物质反应含有双键的物质,如乙烯和丙烯,可以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对应的氯化物,这种反应具有很大的工业用途。
6. 氧化还原反应氯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在这种反应中氯可以被还原或者氧化,而另一个化学物质则相反。
比如,在强光照射下,氯可以将水分子的氢原子剥离,生成氧气和盐酸。
氯气的用途氯气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领域有很多用途,如下:1. 工业用途氯气被广泛用于生产氯化碱、氯化氢、氯化物等化学品。
高纯度的氯气还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等。
2. 消毒和漂白由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杀菌能力,因此广泛用于消毒、漂白和净化水质等领域。
3. 冶金行业氯气用于提取金属、精炼硅等冶金行业和电子行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4. 医学应用氯气的消毒性能使其在医学领域具有很大潜力,以杀死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为目的。
5. 实验室应用氯气还被广泛用于化学实验中,作为溶剂、反应试剂、催化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长时间吸入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和眼睛刺激,更高浓度则会引起窒息和死亡。
《氯气的性质及用途》知识清单一、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
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易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
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 1 体积水大约能溶解 2 体积氯气,但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
在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氯气可以转变为液态或固态。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
例如,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产生棕褐色的烟;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产生棕黄色的烟。
2、与非金属反应氯气可以与氢气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
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产生。
3、与水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l₂+ H₂O ⇌HCl + HClO。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也具有漂白性。
4、与碱反应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这是实验室吸收多余氯气的常用方法。
反应方程式为:Cl₂+ 2NaOH = NaCl + NaClO + H₂O 。
氯气也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这是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原理。
5、与还原性物质反应氯气可以与许多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如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碘单质,使淀粉溶液变蓝。
三、氯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法实验室通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nO₂+ 4HCl(浓)=△= MnCl₂+ Cl₂↑ + 2H₂O 。
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固液加热型)、净化装置(除去氯化氢和水蒸气)、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和尾气处理装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2、工业制法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H₂O =电解= 2NaOH + H₂↑ + Cl₂↑ 。
四、氯气的用途1、消毒杀菌由于氯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所以在自来水厂中常用于消毒杀菌。
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核心微网络素养新要求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和氯气的用途。
2.分析氯原子结构,掌握氯气的性质。
3.认识次氯酸的性质。
4.通过实验手段,学会分析有关物质的性质。
学业基础——自学·思记·尝试一、氯元素的存在和氯气的用途1.存在: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以化合态存在,自然界中以NaCl、MgCl2、CaCl2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
2.氯气的用途:重要的____________,可用来制造________、有机溶剂、农药、染料和药品等,也可生产漂白液和漂白粉等。
二、氯气的发现和物理性质1.氯气的发现2.氯气的物理性质特别提醒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氯气(Cl2)可转变为液态(称为液氯),二者都是纯净物。
三、氯气的化学性质1.从氯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氧化性Cl 得e−→Cl-(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____________。
例如,钠、铁、铜等都能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特别提醒(1)由于Cl2具有强氧化性,因此Cl2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
如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而S与Fe、Cu反应,生成物为金属的低价硫化物(FeS、Cu2S),这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的强。
(2)常温下,干燥的Cl2与Fe不反应,故工业上常用钢瓶贮运液氯。
(2)与非金属反应的实验探究燃烧结束后,纯净的H 2可以在Cl 2中安静地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l 22HCl特别提醒(1)H 2与Cl 2混合,在强光照射下可能会发生爆炸。
(2)实际工业生产可利用H 2在Cl 2中燃烧的反应制备盐酸。
(3)为了保证实验安全,H 2在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纯度,只有符合点燃纯度要求的H 2才能点燃。
(4)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及助燃剂,从H 2能在Cl 2中燃烧的实验事实可知,助燃剂可以是O 2,也可以是其他气体,如Cl 2等。
氯气的制备和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氯气的制备方法和相关的反应原理。
2.了解氯气的性质、用途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技巧。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氯气的制备方法:(1)锰酸钾和盐酸的反应:2KMnO4(aq)+ 16HCl(aq)→ 2KCl(aq)+ 2MnCl2(aq)+ 8H2O (l)+ 5Cl2(g)(2)次氯酸钠和盐酸的反应:NaClO(aq)+ 2HCl(aq)→ NaCl(aq)+ H2O(l)+ Cl2(g)(3)过氧化氢和盐酸的反应:2H2O2(aq)+ 2HCl(aq)→ Cl2(g)+ 2H2O(l)(4)三氯化铁和盐酸的反应:6HCl(aq)+ 2FeCl3(s)→ 2FeCl2(aq)+ 2Cl2(g)+ 3H2O(l)2.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在常温下为液体。
(2)化学性质: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消毒能力,可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形成相应的氯化物。
3.氯气的用途:氯气主要用于消毒、漂白和制备其他氯化物等化学实验或工业生产中。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提问和展示实验装置,引出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实验演示选择一种制备氯气的方法进行实验演示,如锰酸钾和盐酸的反应。
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反应原理和观察现象。
3.实验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由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氯气的制备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注意安全措施。
4.实验结果分析学生进行实验后,收集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不同方法制备氯气的异同。
5.讲解理论知识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讲解氯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时介绍氯气的用途和相关的实验操作技巧。
6.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强调氯气的制备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探究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氯知识点总结[参考]
氯(化学符号:Cl)是一个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17族。
氯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量为35.5。
1. 氯的性质:
- 物理性质:氯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在常温下为二原子分子
(Cl2)。
它具有高度腐蚀性,能够形成盐酸。
- 化学性质:氯是一种高度反应性的元素,容易和大多数金属和非
金属反应。
它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盐酸,可以与氧气形成氯气,
也可以与许多有机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
2. 氯的用途:
- 消毒剂:氯被广泛用作消毒剂,可以杀灭病菌和微生物,常见的
使用方式是将氯添加到水中,生成漂白水或消毒液。
- 化学工业:氯是许多化学产品的重要原料,包括塑料、溶剂、清
洁剂、火药、染料等。
- 制药工业:氯还用于合成药物和制造医药中间体。
- 食品工业:氯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保存,如漂白面粉、保存罐头
食品等。
3. 氯的存在形式:
- 氯气:常见的氯元素形式是氯气,它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刺激
性气味和黄绿色。
- 盐:氯离子(Cl-)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水中和盐矿中,如氯
化钠(食盐)。
4. 氯和健康:
- 氯在适量使用下是安全的,但过量或长期接触氯可能对健康有害。
氯气具有刺激性,并且可导致呼吸道和眼睛的损伤。
过量摄入氯
离子也可能对肾脏和消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5. 氯的环境影响:
- 氯的广泛使用和排放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当氯与其他物
质反应时,形成有毒物质。
氯气也是温室气体之一,能够导致全球变暖。
化学教案-氯气一、教材分析: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氯的化和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对氯气性质、用途和制法的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
由于高中阶段对氯气的性质、用途等介绍、应用较多,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形成正确观点、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有重要作用。
在内容安排上,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尽可能结合起来讲,使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为紧密。
第二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可以把以前所学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
最好采用边讲边实验,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发展。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2).氯离子的性质。
2教学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用品:黑板,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等五、教学课型:讲授互动型六、教学过程:引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一族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
卤素包括F、Cl、Br、I、At五种元素。
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和用途展示:氯气、空气、氯水、水四瓶溶液,让学生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1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实物氯气归纳出氯气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演示氯气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产物;再演示氯气和水的反应,让学生总结,最后我归纳其反应现象:小结:氯气的毒性与氯气活泼的化学性质有关。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能溶2体积氯气),易液化。
强调:氯气是有毒的。
闻氯气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引入:新闻材料,配置多媒体讲述:伊普雷战役问:什么是伊普雷战役?为什么防毒面具的外形酷似猪嘴防毒面具为啥像“猪嘴”?多媒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雷战役中使用了用氯气制造的毒气弹(180吨液态氯气)。
什么是氯气?漫谈氯气的用途与危害什么是氯气?氯气,化学式为Cl2。
常温常压下是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
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
氯气的用途一个国家的氯产量常被看做是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现有氯碱生产企业200多家,年产氯气900多万吨。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氯气。
氯气在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医药工业、农药工业、冶金工业用途十分广泛。
其中与人们密切相关的就有漂白剂、消毒剂以及自来水消毒。
我国自来水净化方式——氯气杀菌。
自来水本是一种既卫生又安全的饮用水,但由于环境的污染,导致水中细菌等有害物质大量滋生,为了抑制和杀灭水中的细菌,在处理水过程中通常就加入氯气。
氯气消毒可使水中次氯酸的溶解、分解、合成达到平衡,浓度适宜,水中残余毒性较少。
防止介水传染病,维护人体健康,氯气可以说是“大功臣”。
科学防疫指南——含氯消毒剂疫情期间,居民常用的消毒剂就有含氯消毒剂或二氧化氯消毒剂。
常见的有84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漂水等。
这两大类消毒剂可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医疗器械和空气的消毒等。
氯气的危害氯气,之所以在众多气体中被人们熟知,除了其广泛的用途,其强烈的毒害性和刺激性,也常常使人们谈“氯”色变。
谣言带来的恐慌——“自来水加大氯气注入”疫情期间,一则“自来水加大氯气注入,需静置两小时以上才能使用”的消息,在网络广泛传播,引起人们恐慌。
人们会以讹传讹,源于对氯气的恐惧。
因为一旦吸入的氯气超量,会导致氯气中毒,引发一些列病症,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后经各地官方辟谣,此为假消息,各供水厂的出厂水余氯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自来水中略有氯味,属正常现象,更无需“最少静置两小时以上再用”。
令人胆寒的氯气泄漏——中毒+爆炸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极易发生泄漏,是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率最多的化学品之一。
\第二章氯气一、知识梳理氯气,分子式为C12,摩尔质量7lg /mol 。
(一)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标准状况下氯气的密度是3.214g /L ,比空气重。
氯气容易液化,常压下冷却到一34.6℃(或在常温下加压到6×101.3kPa),便变成黄色油状的液态氯,继续冷却到一101℃,液态氯就变成了固态氯。
氯气有毒,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气会刺激鼻腔和喉头黏膜,引起胸痛和咳嗽;吸入较多量氯气会中毒致死。
氯气也可以用来消毒,例如:在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以杀死各种细菌。
2、氯气的化学性质【思考】通过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试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容易获得1个电子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氯离子,即:Cl e -+−−→ Cl -。
因此,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起反应。
(1)氯气跟金属的反应【实验现象1】活泼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Na+C12−−−→点燃2NaCl 【实验现象2】较活泼的金属铁在氯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大量的褐色的烟(氯化铁小颗粒)。
2Fe+3C12−−−→点燃23F e +Cl 3【实验现象3】较不活泼的金属铜在氯气中也能剧烈燃烧,集气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氯化铜的微小晶体)。
Cu+Cl 2−−−→点燃CuCl 2【归纳】大多数金属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在通常情况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起反应,因此,可以用钢瓶储存液氯。
(2)氯气跟非金属的反应【实验现象4】当镁条燃烧所产的强光照射到混合气体时,瓶中的氢气和氯气迅速化合生成氯化氢气体,放出大量的热,而发生爆炸。
可以看到,塑料片向上弹起。
高考化学知识点之氯及其化合物考试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认识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的影响。
知识梳理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如:①2Na+Cl2 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 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①2FeCl2+Cl2 = 2FeCl3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①CH4+Cl2 CH3Cl + HCl(取代反应)②CH2=CH2+Cl2→ CH2ClCH2Cl(加成反应)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大汇合一、氯及其重要化合物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如:①2Na+Cl2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注意:①若CO2过量则生成Ca(HCO3)2②若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不能生成CaSO3,因能被HClO氧化。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①2FeCl2+Cl2 = 2FeCl3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SO2+X2+2H2O = 2HCl + H2SO4(X=Cl、Br、I)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2O、Cl2、HClO、H+、Cl-、ClO-、OH-;久置氯水则几乎是稀盐酸①一元弱酸,比H2CO3弱光(2)HClO的基本性质②不稳定,2HClO === 2HCl + O2↑③强氧化性;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故氯水可用作自来水消毒。
卤族元素包括氟(F )、氯(Cl )、溴(Br )、碘(I )、砹(At )等,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个电子,是元素 周 期 表 中 的 第%A元 素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 [要点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要点2]化学性质:氯气(CI 2)是双原子分子,原子的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单质是强氧化剂。
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氯,所有的氯元素均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于海水或陆地的 盐矿中。
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如:①2Na + CI 2 全 2NaCI (产生白烟)② Cu + Cl^ CuCI 2 (产生棕黄色的烟)③2Fe + 3Cb …'' 2FeCh (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 出+ Cl 2=2HCI (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H 2 + CI 2二■匕2HCI (会发生爆炸) 一一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磷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雾是PCI 3,烟是PCI 5(3、与水反应:CI 2+ H 2O = HCI + HCIO 2HCIO =光照=2HCI +。
2匸 (4、与碱反应CI 2+2NaOH= NaCI + NaCIO + H 2O (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I 2+ 2Ca (OH ) 2 = Ca (CIO ) 2+ CaCb + 2出0 (用于制漂粉精) Ca (CIO ) 2+ CO 2+ H 2O = CaCO 3 J+ 2HCIO (漂粉精的漂白原理)将氯气通入Ca (OH )2溶液中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是 CaCl 2、Ca (CIO )2,其有效成份是 Ca (CIO )2。
漂白原理:Ca (CIO )2 + H 2O+CO 2 ===CaCO 3 J + 2HCIO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女口:①2FeCl 2+ CI 2 = 2FeCl 3②2KI + Cl ? = 2KCI + I 2 (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 SO 2+ CI 2+ 2H 2O = 2HCI + H 2SO 4 ----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