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枝条原种的制作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食用菌生产—枝条菌种的制作枝条菌种通常指的是用竹签、木条等材料来制作的三级种,是平菇、木耳等常规食用菌常见的菌种。
枝条菌种具有萌发快,接种方便、快捷的特点,整个接种过程不需要全开袋口,培养基暴露的时间短,这样不仅提高了接种效率,还降低了污染率。
同时接种后,枝条深入培养基内部,菌种从上、中、下多点萌发,菌丝从里向外呈立体辐射状蔓延,满瓶、满袋时间可提早5~7 d,提高了出菇同步性。
枝条选择选择边材多、心材少、皮厚、营养丰富、韧皮部与木质部结合紧密的树木,如栗树、梧桐、杨树等木材均是比较好的选择。
枝条长度由种木和栽培袋大小而定,长度一般12~15 cm,宽0.5~0.7 cm,厚 0.5~0.7 cm。
也可采用一次性筷子,雪糕棍等材料生产枝条菌种。
枝条的处理准备好的枝条要先让枝条吸足水分,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浸泡法:将枝条整捆放入1%石灰水中浸泡,水淹没枝条水面距枝条10 cm,然后上用重物压住。
一般连续浸泡24 h后检查枝条是否泡透,方法是用锤子把浸泡后的枝条砸开,看有无白心,如有应继续浸泡,如无说明已泡透。
若是低温季节,浸泡时间还需相应延长至36 h,使枝条含水量达到60%,达不到此要求的可煮枝条补水。
枝条含水量达到标准后,捞出放入塑料筐沥水后拌料装袋。
(2)水煮法:先将量好的水倒入大锅内,再将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配方:100 kg水加葡萄糖1 kg,磷酸二氢钾0.5 kg,硫酸镁0.15 kg)溶解于水中,将枝条倒入锅内,加热煮沸30~40 min,随机从锅内抽取数根枝条,用锤子砸开枝条观察枝条吸收营养液的情况,煮沸到枝条无白心为止,再捞出沥水。
辅料的制备与枝条菌种的制作辅料主要是填充在枝条间隙,以补充营养,利于菌丝定殖,添加量以30%为宜。
辅料可以采用棉籽壳(木屑)75%,麸皮20%,石膏1%,石灰1%(石灰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pH调到8-9即可)。
将原料预湿拌匀即可。
也可以使用纯麸皮加上1%石膏,0.5%磷酸二氢钾和适量石灰调节pH,再加水预湿即可,使用俩个配方中的任何一个配方都要将含水量调到60%~65%。
香菇枝条菌种的制作日期:目录•香菇枝条菌种制作准备•香菇枝条菌种制作过程•香菇枝条菌种制作注意事项•香菇枝条菌种制作应用与推广•香菇枝条菌种制作前景与发展趋势香菇枝条菌种制作准备根据市场需求、气候条件、生产季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香菇品种。
香菇品种选择了解所选品种的特征、产量、耐病性、耐贮性等,为后续制作提供参考。
品种特性评估确定香菇品种培养基配方根据香菇品种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如木屑、麸皮、石膏等。
培养基制备按照配方比例将所需材料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调至适宜的湿度和pH值。
准备培养基挑选菌种从可靠的菌种来源中挑选适合的香菇菌种,确保菌种质量。
菌种保存将挑选好的菌种保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持菌种活性。
准备菌种来源香菇枝条菌种制作过程选择健康的、无病虫害的香菇枝条,并确保枝条的直径和长度适中,以适应菌种的培养。
枝条选择清洗处理切割处理将香菇枝条进行彻底的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确保菌种的培养环境干净卫生。
将清洗后的香菇枝条切割成适当长度的段,以便于接种和培养。
030201准备好用于接种的菌种和培养基,选择适合香菇生长的培养基,并确保其质量和适宜的湿度。
接种准备将香菇枝条插入到培养基中,确保枝条与培养基紧密接触,以促进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接种过程将接种后的香菇枝条放置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下进行培养,以促进菌种的生长和发育。
培养条件香菇枝条菌种的移栽与养护移栽准备01当香菇菌种在培养基中长出足够的菌丝时,可以准备进行移栽。
选择适宜香菇生长的土壤和环境,准备好用于移栽的容器和工具。
移栽过程02将长有菌丝的香菇枝条从培养基中取出,去除多余的培养基,然后移植到准备好的土壤中。
确保香菇枝条埋入土壤中的深度适宜,并轻轻压实。
养护管理03在香菇枝条菌种移栽后,加强养护管理,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促进菌种的生长和发育。
定期浇水、施肥、除草等,以保证香菇枝条菌种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如何制作食用菌的原种原种由母种繁殖而成,主要用于制作栽培种,也可在栽培时使用。
不同种类食用菌的原种培养基质不同。
培养基质应尽量选用与培养料接近的物质。
木生菌用木屑料,草粪类用草粪料为好。
现在很多地方为了省工易操作,菌种生长快等原因多用麦粒料。
制作原种的培养料含水量应比栽培料稍低,保证瓶内有足够空气供菌丝生长。
原种多用500毫升或750毫升白色玻璃瓶装料,装瓶时注意上紧下松,装瓶后用一木锥棒在料内插一通气孔道,插到瓶底为好。
一般装料1/2—3/5为好。
最后用干净布把瓶口抹干净,用棉塞、牛皮纸包扎好,写上标签后立即进行灭菌,夏天不超过2小时,冬天不超过4小时。
一般用1.5公斤压力60分钟连续灭菌,停止加温后留在锅内闷4小时为好。
原种的接种方法:在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母种在酒精灯旁切成约1立方厘米大小的菌丝块,原种培养基在酒精灯旁用75%酒精抹瓶的外壁,用拿接种铲的手拔去棉塞并向外夹在指间,然后另一手拿起母种管,并用拿铲的手拔出棉塞夹在另一指间,迅速准确地用接种铲把母种菌丝块送入原种瓶内的培养基面上,不要放入瓶底,把试管口、原种瓶口烧过,塞上棉塞。
然后包扎好,写上标签,立即进行适温培养,一般一支母种可接4—6瓶原种。
原种培养时把瓶直放,使菌种定植。
当菌丝长满面层,并开始深入料内,可斜叠堆放。
每天检查一次,发现死种或杂菌污染的瓶应即时取出处理。
当菌丝生长到半瓶时,培养温度可降低摄氏2—3度。
让菌丝生长更健壮。
但草菇菌种不宜降温。
直至菌丝长到底部、并均匀长满整瓶,菌种即为成熟。
一般成熟后7—8天内使用较好。
成熟的原种放在干爽、有漫射光、通风的场所。
麦粒种不超过3个月,草粪种不超过20天为好。
死种瓶在一周内补接种仍可使用。
[基础]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图文2三、原种繁殖培养将母种接在瓶或袋的木屑培养基上,通过培养,即成原种。
1、原种棉籽壳木屑培养基配方棉籽壳30kg,木屑50kg,麦麸15kg,复合肥1kg,水135kg。
将上述原、辅料混合拌匀,装入750ml的玻璃菌种瓶内,装料要求下松上紧。
瓶口塞紧棉花塞,再用牛皮纸包住瓶颈与棉塞。
然后置于高压灭菌锅内,在147千帕/cm2压力下灭菌2~2.5小时。
也可进行常压灭菌,在100℃下保持10~11小时,达标后趁热取出,让其冷却。
2、接入菌种待料温降至25℃以下时,在灭菌条件下,将试管种分割成若干块,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接入原种培养基上,每支母种可接4~6瓶原种。
3、发菌培养,去杂选优接种后及时将玻璃菌种瓶移入25℃菌种培养室内进行培养。
空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上,避免强光照射。
原种培养时间一般需要30~50天即可。
原种培育过程中,要每天进行观察,如发现有杂菌污染的,则应立即淘汰。
四、栽培种扩大培育1、栽培种制作栽培种的接种、培养方法与原种相似。
就是用原种作菌种扩大。
每瓶原种可扩大50~80瓶。
原种表面菌膜不能作接种用。
在适温条件下培养30~35天即为栽培种,可用于生产栽培。
栽培种可用750ml 菌种专用瓶。
栽培种接种示意图2、使用菌种袋制种由于栽培种使用量大,所以通常多采用聚丙烯菌种袋。
袋的规格有14cm ×28cm、17cm×33cm等,可根据各地习惯选择使用。
培养基灭菌采用常压灭菌灶灭菌,要求灭菌温度达100℃,保持8~10小时,达标后趁热卸袋冷却。
待料温降至25℃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入选定品种的原种。
每瓶原种可扩接成50~60瓶栽培种。
菌种培育室要求干净,防强光,室温掌握在23~25℃。
并经常检查,发现杂菌污染应及时淘汰,不断选优去劣。
当菌丝长满袋,尖端菌丝反转上爬1~3cm时,为适龄的栽培种。
五、无菌条件下制种1、接种室的消毒为减少接种过程的杂菌感染,接种室要在接种前进行消毒灭菌。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流程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挑选优质的食用菌菌种
首先需要挑选健康、强壮、无病虫害的食用菌菌株作为原种。
一般来说,新鲜、干燥的菌株最为适宜。
第二步:制备基质
选择适合菌种生长的基质,制备成固态或液态培养基。
基质要求无污染、质地均匀、pH值适宜,以保证菌株能良好地生长。
第三步:接种
将挑选好的食用菌菌株接种到基质中,并在适宜温度下保存,等待发酵。
第四步:培养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培养。
对于不同的食用菌,其培养条件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步:分离纯化
在培养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同菌株的杂交,需要定期进行分离纯化。
分离纯化的过程需要高度注意无菌操作,以保证菌株的纯度。
第六步:保藏
将分离纯化后的菌株进行冷冻保存或石膏板保存等方式进行保藏,以备下一次使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备出高纯度、高质量的食用菌原种。
制备出的食用菌原种可以用于育种、生产或科研等领域的应用。
香菇枝条菌种的制作枝条菌种与传统菌种相比,具有制作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感染率低、菌棒发育良好、耐老化等优点。
枝条菌种技术还可广泛应用在平菇、白灵菇等菇类菌种制作上,效果一样好。
现将枝条香菇菌种的制作程序与方法介绍给大家:1.选材备料。
制作菌种可选用的枝条有紫穗槐条、荆条、竹条及栎木枝条等,以紫穗槐条为最佳。
以紫穗槐条为例,枝条砍伐宜在秋冬季节,这时枝条叶子落尽,含养分比较高,便于以后浸泡复水。
应选用枝体细长均匀、直径约1厘米的枝条,除去杂枝残叶后用切条机把枝条切成长约2.5厘米的小段,枝条与刀不要垂直,使切口呈斜长形,以便于插入香菇棒接种。
将切好后的枝条晒干放在编织袋中,扎口贮藏于通风干燥处,以备制种时使用。
应经常检查是否发生霉变,如发生霉变应及时开袋晾晒。
2.菌种制作。
①枝条浸泡复水。
把干枝条倒入池中,占池容积的2/3,然后用木板压盖枝条,上用重物压实,加满清水至池。
浸泡约36个小时后检查枝条是否泡透。
用锤子把浸泡后的枝条砸开,看其心中有没有干白碴,如有应继续浸泡,如无说明已泡透。
去掉压覆物后加入少许生石灰搅匀以调节酸碱度,然后将枝条捞出,沥水装袋。
②装袋灭菌。
可选用15厘米×35厘米的专用聚丙烯菌种袋,每个菌袋内装枝条90-100段。
为杜绝感染,用双层菌袋。
装满后把菌袋口纵向折叠后再折弯,用橡皮筋或塑料绳扎住,但不能扎得太死,以免高温灭菌时袋内空气膨胀导致袋子被胀破。
把菌种袋放到高压锅中保持2个气压高温灭菌约2.5小时,出锅冷却至常温以备接种。
3.接种及发菌培养。
接种前将接种箱内清扫干净,用气雾剂灭菌15分钟后开始接种。
接种时应把木屑原种挑成玉米粒大小的块状,但不要太碎,这样可使菌种更易于萌发。
接种完毕后把菌种袋移入菌种空架上并排列整齐。
春栽菌种在冬季制种,秋栽菌种在盛夏制种。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7℃,要避免温度忽高忽低,温差过大会影响菌丝正常生长,造成发菌缓慢。
当菌种袋发菌至1/3袋时,要全面检查是否有杂菌,如有应及时拣出处理掉。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食用菌原种是培育高品质食用菌的开始,其制作方法关系到菌种的品质和生长效果。
下面将介绍10种关于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方法,并详细讲解每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优缺点。
1. 伏击法制种法伏击法制种法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原种制作方法,其操作简单,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原种制作。
具体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原料。
选一定数量的食用菌菌盖和菌蒂,尽量选用种粒外形完整、表面干净、无病害的菌盖和菌蒂。
步骤二:将菌盖和菌蒂归并,放到70%酒精中清洗30秒,然后取出沥干。
步骤三:将菌盖和菌蒂放到滤纸上,擦干表面水分,放到蒸汽锅中蒸10分钟,杀灭病菌和杂菌。
步骤四:将蒸好的菌盖和菌蒂拿出来,再次擦干表面水分,放到培养基上。
步骤五:放到恒温摇床上培养,震荡180rpm,28℃,恒温培养7-14天,即可获得食用菌原种。
优点: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菌株易保存。
缺点:成活率较低,制作时间较长。
2. 含砂蒸法制种法含砂蒸法制种法是应用含石英砂的菌种培养基来制作食用菌原种,能提高种粒触蒸面积,提高出菌率和菌株的品质。
具体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含砂菌种培养基。
将玉米粉、蔗糖、石英砂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含砂菌种培养基。
步骤二:准备原料。
选一定数量的食用菌菌盖和菌蒂,按照比例加入含砂菌种培养基中。
步骤三:将含菌培养基放在琼脂板上,在30℃下反复震动震荡搅拌。
步骤四:将培养好的固体菌种放在75%-80%的相对湿度内,保持湿润并置于通风且恒温保持在22℃下。
步骤五:待菌体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再将其移植到适宜的菌床中。
优点:出菌率高,菌株品质好。
缺点:制备过程中需掌握好配方和稠度。
3. 傅里叶红外辐射制种法傅里叶红外辐射制种法是利用电极辐射灯产生的热量来使制种容器内的培养液升降温,低温使菌体沉积在液表面,高温则使其下沉到液底,实现制种的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步骤一:将食用菌种子与蔓茎切片、米糠混合后,加入到恒温恒湿的发酵箱内。
枝条菌种的制作方法
1、在制作枝条菌种时,所选用的枝条以阔叶树硬杂木的枝条为宜,这类枝条内部含菌量比较高。
不宜选择富含芳香物和油脂的松树、杉树、桉树、香樟等的枝条。
2、选择好枝条后,将枝条用石灰石浸泡24个小时,让枝条吸足水,并且要调整好pH值。
3、在进行装袋操作时,枝条要跟一般的常规料混在一起,比例为1:3,这样既可以填充空隙,又可以作为菌丝生长媒介,有利于菌丝长入枝条,加快发菌速度。
4、做好灭菌消毒工作:由于枝条菌种内部的空气交换和热传递速度相对木屑等慢,热量不容易穿透枝条,使得枝条菌种灭菌时间要比常规料长。
因此菌袋插入枝条菌种前,在插入点外部要涂抹杀菌剂,插入后的口子要用消毒过的胶带封口。
5、发菌管理基本同常规,但由于枝条菌种的发菌点比较多,生长速度快,内部热量多,高温期制作种不宜堆得过高,枝条间隔要大一些,以防高温灼伤菌种。
枝条菌种发菌优点如下:
一、缩短发菌时间,菌龄上下一致,木条菌种空隙多通气性好,菌丝吃料快,生长旺盛。
二、接种用木条枝条,菌种利用率高,杂菌污染少,一次性使用价格低廉节省劳动力无毒无味,可根据食用菌品种不同,农户条件操作不同等各方面因素,灵活运用,枝条尺寸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变动,木条菌种做原种一根木条接种一
袋,没有接多接少和浪费现象。
三、木条的材质以密度较低的杨木为佳,木条发菌快,且杨木的来源多,备用量大,价格低廉。
四、枝条充分晾晒,可长久保存不会霉变而影响食用菌品质。
实验二食用菌原种的制作1、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学会原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掌握原种的接种技术,了解食用菌原种与制作的工艺流程和制作的基本技能。
2、实验内容或原理(1)原种培养基配制工艺流程:培养基配料装瓶(或装袋)灭菌冷却接种(2)掌握原种与栽培种的接种操作技术接种箱消毒器械消毒无菌接种菌丝培养3、仪器或试剂等仪器:接种箱、高压灭菌锅、750毫升广口瓶、酒精灯、接种勾等。
试剂:75%酒精、气雾消毒剂、棉籽壳、木屑、麸皮、石膏粉、棉花等。
4、实验步骤配方一:麦粒(玉米等)1000克,石膏粉13克,碳酸钙4克。
a.称量根据用量和灭菌锅的容量计算后称量,算出各种原料的用量,然后称量按比例称料。
用500毫升的菌种瓶时,一般每瓶用小麦(干)0.2千克左右。
b.漂洗用清水将麦粒漂洗2-3遍,除去灰尘、麦糠等杂物,同时也减少培养基中杂菌的基数。
c.浸泡在制种的前一天下午,用1%的石灰水浸泡小麦,夏天一般浸泡10-12小时,春秋季气温低时浸泡15-20小时。
d.煮沸小麦捞出后在煮麦锅内煮沸,水沸腾后再煮20分钟左右,当麦粒达到“无白心,不开花”的标准后及时捞出,沥干多余水分。
煮麦时加水不可偏少,麦粒成熟度是关系麦粒菌种制作成败的关键。
e.晾晒将麦粒摊开,晾去表面水分,麦粒不沾手时及时收起。
f.加辅料把石膏、碳酸钙按比例加入,搅拌均匀。
g.装瓶、加棉塞。
麦粒装至瓶肩即可,棉塞大小、松紧度要适宜。
h.灭菌。
采用高压灭菌,将菌种放入锅内,盖上锅盖,对角旋紧锅上螺旋,并闭排气阀,开始加热,当锅内蒸汽大量排出时再继续排汽3-5 min,关闭放气阀.当压力表指针指到0.15 Kg/cm2时(灭菌所需压强)开始计时,继续维持该压强30min。
,不过,由于麦粒培养基中杂菌基数大,培养基体积大,热不易穿透,控温灭菌时间应保持在1.5kg、2-2.5小时,才能保证灭菌彻底。
灭菌是否彻底是影响制种成功率的关键。
(本次采用全自动高压灭菌锅:121℃,30-60min)i.冷却。
食用菌枝条原种的制作技术我们根据食用菌木腐菌的生长习性,经多年的制种实践,总结出枝条原种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具有培养时间短、制种快、使用方便等特点,现介绍如下:一、材料准备1 选取1~2年生、粗10毫米的阔叶树枝条,最好是进入休眠期的枝条。
砍下后,将枝条破成两瓣,然后把它砍成一头尖一头平、长3~4厘米的短条,晒干或烘干。
2 选一根废弃的自行车内胎,用较为锋利的刀子切成宽4毫米的橡皮圈,供封扎瓶口用。
此外,准备12厘米×12厘米的聚丙烯封口膜和相同规格的报纸,供封口用。
二、制作方法1 配方:枝条10公斤、米糠2 5公斤、石膏100克、蔗糖100克、磷酸二氢钾10克、硫酸镁10克,料∶水=1∶1.8。
2 制作方法:(1)先将量好的水倒入大锅内,再将蔗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溶解于水中,配制营养液。
(2)将枝条倒入大锅内,加热煮沸30~40分钟,随机从锅内抽取数根枝条,用刀纵切检查枝条吸收营养液的情况。
如果水吸透至2/3时,便倒入拌匀的石膏、米糠,与枝条混合均匀。
(3)将枝条尖端朝瓶底整整齐齐直立装入500毫升的罐头瓶内,在枝条面上放些碎的培养料,以填充枝条的空隙。
一般一瓶可装110~120根。
(4)用清水洗净瓶身、瓶口及瓶口内壁,报纸在内、薄膜在外放在瓶口上,套上一根橡皮圈扎好。
(5)在1 5公斤/厘米2蒸汽压下灭菌1 5小时。
冷却后按常规接种、培养。
三、应用1 由于枝条培养基的通透性好,在23~25℃下培养,菌丝生长迅速,20天左右便长满瓶,培养时间比常规原种缩短10天左右,从而缩短了菌龄,十分适合于赶制木腐菌菌种。
2 枝条表面积大,菌丝除了生长在枝条表面外,还可长入枝条内,携带的菌丝量大,在转接栽培种时无疑就是增大了接种量。
在转接木屑、谷壳类栽培种时,只需用无菌镊子夹起一根枝条插入培养基中间即可,接种操作方便简单,有利于减轻污染,增加接种成功率。
接种后,菌种从上、中、下多点萌发,菌丝从里向外蔓延,满瓶满袋时间一般可提早5~7天。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流程
食用菌原种的制作流程如下:
1. 原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生产的菌丝基质,如木屑、麦秸、稻草等,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去除杂菌和杂质。
2. 菌种接种:将已培养好的食用菌菌种加入到消毒处理后的基质中,进行均匀混合,并确保菌种充分分散。
3. 培养箱装填:将接种好的菌丝基质装填到培养箱中,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
4. 培养温度控制:根据不同食用菌的要求,控制培养箱内的温度,使之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5. 培养时间:根据菌种的生长速度和特性,控制培养的时间,通常需要数天至数周。
6. 观察生长情况:定期观察培养箱内的生长情况,包括菌丝的扩展和子实体的形成。
7. 收获:当食用菌子实体成熟时,进行收获,注意避免对菌体造成伤害。
8. 后续处理:对收获的食用菌进行加工和贮存,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可能具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培养要求。
因此,在制作食用菌原种时,需根据具体的菌种特性和培养技术进行操作。
此外,为了确保菌种的纯度和质量,还需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控制和消毒操作。
这里提供的是一般的制作流程,具体的步骤和条件可能会因不同的食用菌种类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参考相应的专业文献、培养手册或请教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准确的指导和方法。
食用菌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步骤食用菌菌种的质量对食用菌生产至关重要。
菌种的好坏,菌种的保存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产品质量和产量、效益和成败,所以我们要制作优良的食用菌菌种,更要有优良的菌种保存方法,以保存菌种的生活力和优良性状,确保菌种纯种、无污染。
一、菌种制作食用菌菌种分三种即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1.制作母种(一级种)1.1菌种采集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食用菌子实体。
经表面消毒后,放在无菌的厚纸上,使子实体菌褶向下,在通风条件下经过12--24h,等子实体放出孢子后,将纸折叠起来风干,放入塑料袋中,里面放几粒干硅胶,封好口,放入2--4℃冰箱中,可保存起来长期备用。
1.2母种培养基制作配方: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纯净水1000ml。
先把马铃薯切成大约1cm大的小方块,放入1000ml 纯净水中煮30min,过滤后加入琼脂、0.2-0.3%的磷酸二氢钾、再加入20g葡萄糖,溶解后分别装入试管,每个试管装量1/5-1/4,用棉塞封好试管口,外加塑料膜扎紧,放入压力灭菌锅1.3㎏/cm灭菌30min,待温度降至60℃将试管摆成30-35度倾斜面,冷却后观察几天,无受到杂菌污染即可接种,孢子液用灭菌的自来水将孢子稀释,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将孢子悬浮液移到试管琼脂斜面上,在25℃下培养,很容易萌发生长成菌丝,然后用石蜡封口置于4-5℃恒温箱中可保存6个月。
2.制作原种(二级种)将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加入水拌匀(100kg料加125kg水),培养基原料拌匀后拿试纸测ph 值,ph值在6-7为宜,然后装入大口的罐头瓶至瓶肩部,将培养料压平压紧,抹干净瓶的培养料,拿完好无破损的塑料薄膜扎紧瓶口,放入压力灭菌锅1.4-1.5㎏/cm灭菌1.5-2h,冷却至25℃即可进行无菌接种,用接种针从母种试管斜面上挑取少量菌丝体接入瓶中,接种后在25℃恒温箱中培养30d菌丝可长满,即可作为原种(二级种)。
食用菌枝条菌种制作新工艺枝条菌种是指用竹签、木条、雪糕棒等制作的食用菌菌种,通常枝条菌种用来制作三级种,也叫竹签菌种、小棒菌种。
在液体菌种没有普及之前,枝条菌种在杏鲍菇工厂化、黑木耳工厂化生产中广泛使用,随着液体菌种的普及,枝条菌种的使用逐渐减少,但是对于不具备液体菌种生产条件的小规模企业首选还是枝条菌种。
二、哪些品种可以使用枝条菌种?平菇、金针菇、杏鲍菇、黑木耳、灵芝等常规品种都可以使用枝条菌种。
三、枝条菌种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枝条菌种萌发较快,因为菌丝生长到枝条内部,不容易死亡和老化;2、接种方便,速度快;3、不需要打开全部袋口,培养基暴露的时间段,较少污染机会。
4、枝条可以深入培养基内部,发菌快。
缺点:1、对制作技术要求相对较高;2、对灭菌要求较高,最好采用高压灭菌的方式。
3、生产枝条菌种过程全部人工操作,成本较高。
四、枝条菌种制作技术1、材料准备枝条:杨木、桑木、柞木、椴木、柳木等能够栽培食用菌的木材都可以制作枝条菌种,杨木的价格较低,较为常用。
现在有专门生产食用菌专用枝条的厂家,也可以用雪糕棒,枝条长度一般12-15cm,宽0.5-0.7cm,厚0.5-0.7cm,枝条的规格要根据栽培袋的大小进行选择。
菌种:最好使用纯度和活性好的,颗粒母种为宜,颗粒母种易成活,萌发点多,菌丝很快就呆以覆盖料面。
菌袋:枝条菌种一般使用17cm×34cm,每千袋重12斤的耐高压、高温聚乙烯袋,或者聚丙烯折角袋,聚丙烯的菌袋透明度好,便于观察菌丝长势和污染情况,如果采用高压灭菌则必须使用聚丙烯菌袋,用无棉盖体封口,最好在使用前对无棉盖体进行二次加工处理以后再应用,可以减少由于移动、振荡而导致菌种袋内、外空气流通造成的杂菌污染隐患。
辅料准备:木屑、麦麸、石膏,用来填充枝条之间的空隙;葡萄糖、增耳生物活性肽、抑螨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用来配置浸泡枝条的营养液。
2、浸泡枝条营养液配置:每一千公斤加糖20千克,增耳生物肽6斤,磷酸二氢钾4千克,将枝条整捆放入营养液中浸泡24-48小时,浸泡时间要根据枝条的规格、气温进行调整,目的是枝条要泡透,可以将枝条敲碎,观察是否有白芯,如果有说明没有泡透。
食用菌枝条原种的制作技术
根据食用菌木腐菌的生长习性,经多年的制种实践,总结出枝条原种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具有培养时间短、制种快、使用方便等特点,现介绍如下:
一、材料准备
1 选取1~2年生、粗10毫米的阔叶树枝条,最好是进入休眠期的枝条。
砍下后,将枝条破成两瓣,然后把它砍成一头尖一头平、长3~4厘米的短条,晒干或烘干。
2 选一根废弃的自行车内胎,用较为锋利的刀子切成宽4毫米的橡皮圈,供封扎瓶口用。
此外,准备12厘米×12厘米的聚丙烯封口膜和相同规格的报纸,供封口用。
二、制作方法
1 配方:枝条10公斤、米糠25公斤、石膏100克、蔗糖100克、磷酸二氢钾10克、硫酸镁10克,料∶水=1∶1.8。
2 制作方法:
(1)先将量好的水倒入大锅内,再将蔗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溶解于水中,配制营养液。
(2)将枝条倒入大锅内,加热煮沸30~40分钟,随机从锅内抽取数根枝条,用刀纵切检查枝条吸收营养液的情况。
如果水吸透至2/3时,便倒入拌匀的石膏、米糠,与枝条混合均匀。
(3)将枝条尖端朝瓶底整整齐齐直立装入500毫升的罐头瓶内,在枝条面上放些碎的培养料,以填充枝条的空隙。
一般一瓶可装110~120根。
(4)用清水洗净瓶身、瓶口及瓶口内壁,报纸在内、薄膜在外放在瓶口上,套上一根橡皮圈扎好。
(5)在15公斤/厘米2蒸汽压下灭菌1 5小时。
冷却后按常规接种、培养。
三、应用
1 由于枝条培养基的通透性好,在23~25℃下培养,菌丝生长迅速,20天左右便长满瓶,培养时间比常规原种缩短10天左右,从而缩短了菌龄,十分适合于赶制木腐菌菌种。
2 枝条表面积大,菌丝除了生长在枝条表面外,还可长入枝条内,携带的菌丝量大,在转接栽培种时无疑就是增大了接种量。
在转接木屑、谷壳类栽培种时,只需用无菌镊子夹起一根枝条插入培养基中间即可接种操作方便简单,有利于减轻污染,增加接种成功率。
接种后,菌种从上、中、下多点萌发,菌丝从里向外蔓延,满瓶满袋时间一般可提早5~7天。
此外,一瓶原种可接110~120袋(瓶)的栽培种,接种袋(瓶)数多节约原种,较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