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菌种制作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20
菌种怎么制作,菌种保藏方法1、将土豆切成块,放入烧杯中煮半个多小时,煮好后过滤溶液备用。
2、将琼脂放入溶液中,然后重新将其烧开,琼脂完全溶化后继续煮一段时间。
3、煮好后将汁液分放至试管内,并用高压锅消毒杀菌,消毒后斜放试管,待凝固后开始接种。
4、用酒精对嫩蘑菇进行杀菌,并在无菌箱内将其切成小块,切好后可接种至琼脂基质上。
5、堵上试管口,将琼脂基质放入培养箱,长满菌丝后便可形成一级菌种。
一、菌种怎么制作1、一级菌种(1)向烧杯内放入切成块的土豆,然后煮30多分钟,煮好后过滤溶液备用。
(2)向溶液内放入琼脂,再将其烧开,待琼脂完全溶化后继续煮一段时间。
(3)煮好后,将汁液分放至试管,再用高压锅消毒杀菌。
消毒后将试管斜放,直到冷凉凝固后即可开始接种。
(4)用酒精对嫩蘑菇做杀菌处理,然后在无菌箱内切成小块,接种至琼脂基质上面。
(5)用塞子堵上试管口,再将琼脂基质放入培养箱内,待长满菌丝后即可形成一级菌种。
2、二级菌种(1)将煮熟的大豆和谷粒置于无菌的条件下晾干,再装入经过高温杀菌的玻璃瓶内。
(2)将瓶子封口,放入高压锅中,经高压灭菌后放在无菌室冷凉。
(3)将培养瓶放至无菌箱内,再放入一级菌种,用的小匙挖出黄豆大小的菌种接种入玻璃瓶。
(4)接种后要封口,再将玻璃瓶放到培养室中,待长满菌丝后即可备用。
3、三级菌种(1)制备方法与二级菌种基本一致,培养基可使用煮熟的麦粒、玉米粒及棉籽。
(2)三级菌种的菌丝长满后即可取出来培育,经历三级菌种的培育后可完全制成平菇菌。
二、菌种保藏方法1、斜面低温保藏法将菌种接种至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种充分生长后用油纸将棉塞部分包扎好,然后放入冰箱,温度控制在2-8°C即可。
2、甘油管保存法(1)将80%甘油用高压蒸汽做灭菌处理,再将菌种放置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用无菌水制成高浓度的菌悬液。
(2)将1毫升甘油与菌液混匀,使甘油的浓度达到10-30%,然后放在-70°C的环境中冻存。
⾹菇三级菌种制作的要点我们在进⾏⾹菇⽣产栽培时⾹菇三级菌种的制作成为⾹菇技术当中的重中之重,三级菌⽣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播种的成败,现将三级菌种的制作过程简要叙述如下: ⼀、配料⽐例⽊屑78%、麸⽪8%、稻糠12%,⽯膏1%,多菌灵1%,⽩糖1%,锯沫选择阔叶林树种,以柞⽊、楸⽊、桦树等硬杂⽊的锯沫最好,尽量少⽤、不⽤杨柳椴⽊锯沫。
针叶林树种禁⽤。
⼆、配料制作将锯沫、麸⽪、稻糠、⽯膏,放在光滑⼲净的⽔泥地⾯上(如果没有⽔泥地条件的,⽤砖铺平也可以)四合⼀充分拌匀,再将多菌灵⽩糖放⼊⽔中充分溶解后,加在拌匀的⼲料中,加⽔多少,以⼿捏培养料,指缝间见⽔渗出⽽不滴下为度。
因锯沫⼲、湿度不同,所以加⽔量要因此调整,⼀般加⽔标准桶25桶(1000公⽄)为宜。
但要将料充分拌匀,⼀般拌3—4遍即可。
这时拌好的培养料要把它装⼊33cm×17cm的三级菌袋内,每袋重量2.1—2.2⽄为宜。
装适量后,要⽤⾃⾏车内胎剪成的⽪套扎起来(以26车胎为准),在袋⼝缠3—4圈为宜(也可⽤尼龙绳扎袋⼝)。
⼲料加⽔后,可达到2100⽄左右,可装1000袋,⼀万棒做800袋三级菌即可。
三、消毒灭菌主要利⽤锅炉来蒸制。
料袋装锅时要有⼀定的空隙或者“#”字型排垒在灭菌锅⾥,这样便于空⽓流通,灭菌时不易出现死⾓。
⼀是采⽤⾼压蒸汽灭菌时,料袋必须是聚丙烯塑料袋,加热灭菌随着温度的升⾼,锅内的冷空⽓要放净,当压⼒表指向1.5公⽄/平⽅厘⽶时,维持压⼒2⼩时不变,停⽌加热。
⾃然降温,让压⼒表指针慢慢回落到0位时,先打开放⽓阀,再开锅出锅。
⼆是采⽤常压蒸汽灭菌锅,开始加热升温时,⽕要旺要猛,从⽣⽕到锅内温度达到100℃的时间最好不超过4⼩时,否则会把料蒸酸蒸臭。
当温度到100℃后,要⽤中⽕维持8~10⼩时,中间不能降温,最后⽤旺⽕猛攻⼀会⼉,再停⽕焖⼀夜后出锅。
出锅前先把冷却室或接种室进⾏空间消毒。
以上⼯序注意事项:①配好料后要马上装袋,防⽌时间长失⽔变酸。
双孢菇三级菌种制作规程原料处理,基本配方,基质混合,装瓶操作,灭菌冷却,接种操作双孢菇三级种多以麦粒为原料,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污染率较高,或出现异常现象,导致生产计划难以落实,究其原因,就是菌种生产操作的不规范所致。
现在,又到双孢菇三级种的生产时间,特提出具体规范操作技术,供菇农朋友参考。
1.原料处理:牛粪破碎处理后过筛,按1∶1.2加水拌匀,堆积发酵,每天翻堆一次,约20天左右,牛粪粉变为褐色、具有正常发酵草料的清香气味,晒干备用。
无受潮的小麦,充分泡透后捞出,适当遮荫、通风,发现表皮发干时,轻喷细雾湿润,24小时即可发芽,待麦芽长至1~2厘米时,即可使用。
如果有虫蛀麦粒,也可使用,但虫蛀后的麦粒有孔洞,淀粉易流出,所以,必须多清洗几遍;然后倒入PH值8~9的石灰水中,浸泡6小时后煮20分钟左右,至麦粒无白心时,捞出麦粒,冷水冲洗后即可。
2.基本配方:麦粒(以干品计)100公斤,牛粪粉30公斤,石膏粉1公斤,碳酸钙1.5公斤。
3.基质混合:将麦粒与牛粪粉按1∶0.2比例混合,并同时拌入其它辅料,注意使牛粪全部粘附到麦粒上,水分不足时适量喷水。
剩余牛粪粉待用。
4.装瓶操作:一般小批量生产多不采用标准瓶,而利用***瓶、葡萄糖玻璃瓶等,装瓶灭菌。
为降低生产成本,可用500毫升输液瓶。
先装一把牛粪粉在瓶底,约1~1.5厘米厚,再装麦粒,装瓶时稍墩瓶,使麦粒至瓶肩以下1厘米处,然后,再装入1~2把牛粪粉,并用“L”形工具将之摊平、压死,之后塞入棉塞。
5.灭菌冷却:采用高压灭菌方法,压力维持在0.15MPa,保持2~2.5小时。
灭菌结束后,压力下降至零后,可取出料瓶,移入冷却室或接种室,室内提前3天清理干净,并喷洒百病傻溶液;至料瓶降温至30℃时即可接种。
6.接种操作:室内喷洒一遍赛百09溶液后,将原种用75%***精擦洗一次,打开接种净化机,10分钟后即可开始接种操作。
每瓶(500毫升)原种可接40瓶以上。
简述三级菌种的制作流程三级菌种的制作流程可有趣啦,就像一场小小的微生物冒险呢。
一、准备工作。
咱们得先把材料准备齐全呀。
需要有合适的基质,就像微生物的小床一样。
这个基质可以是麦粒呀、木屑之类的。
麦粒要选那种饱满的,就像挑小胖子麦粒似的,它们营养丰富,能让微生物吃得饱饱的。
木屑呢,要新鲜的,可不能是那种受潮发霉的哦,不然微生物会很不开心的。
然后还有装基质的容器,像小瓶子或者小袋子都可以。
当然啦,也不能少了接种的工具,比如接种针之类的,这可是把微生物种子种到基质里的重要家伙。
另外,还得有个干净卫生的环境,就像给微生物盖个小城堡,要把制作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细菌灰尘啥的都不能有太多,不然会打扰到微生物的生活的。
二、基质处理。
麦粒要先泡一泡,就像给它们洗个舒服的澡。
泡的时间可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大概几个小时就好,让它们吸饱水。
然后要煮一煮,煮到麦粒变得软软的,但是又不能太烂,这就很考验功夫啦。
煮好之后还要沥干水分,就像把麦粒从水里捞出来擦干身子。
木屑呢,要是太粗了就得粉碎一下,让它变得细细的,这样微生物住起来才舒服。
处理好的基质还要加点营养物质,就像给微生物加餐一样,可以加些石膏粉之类的,能让它们长得更壮实。
三、灭菌。
这一步可重要啦。
要把装有基质的容器放到灭菌锅里,就像把微生物的小床放进大蒸锅里一样。
然后高温灭菌,这个温度要足够高,时间也要足够长,把那些杂菌都统统消灭掉。
就好像是在给微生物的小世界来一场大扫除,只留下干净的空间给我们想要的菌种。
灭菌完了之后,可不能马上打开,要让它慢慢降温,就像让刚蒸完桑拿的小容器冷静一下。
四、接种。
等基质冷却好了,就可以接种啦。
把我们的二级菌种像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接到基质上。
用接种针挑一点点二级菌种,轻轻地放到基质里,就像把小种子种到土里一样。
这个过程要快,而且要在很干净的环境里进行,不然那些杂菌又会趁机跑进来捣乱了。
五、培养。
接种好之后,就要把这些小容器放到合适的地方去培养啦。
1,母种:又叫一级种,用直径18-22cm的试管制备.常用配方: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0-20克,水1000毫升,先把土豆去皮称重,切成小块煮至熟而不烂,过滤加水至1000毫升,再把琼脂剪成小段,放入锅内,边搅边煮,待琼脂溶化后加入葡萄糖,由于琼脂质量各有不同加入份量要看情况而定,装管前取一小勺浮在凉水中冷却观察其硬度适合然后分袋试管,用棉花塞塞住试管口,放入小高压锅内灭菌,当压力表达到个压力时,再灭菌30分钟,取出试管放成斜面,放置2-3 天后,无杂菌感染再放入接种箱内接种,接了种的试管放入培养室内进行培养,温度要求25℃左右,相对湿度75%以下.2,原种:二级种,一般采用原种瓶和罐头瓶.培养料不要装的太满,装至瓶肩.原种的制备多采用谷粒种,锯沫种和棉子壳种.①谷料种:用玉米,小麦为原料,精选后煮沸,使种子变软即成,不要煮的太熟,开花.熟后离火泡5分钟(不开盖而能吸足水份)而后装瓶,用小型或中型高压锅灭菌,放至温度25℃左右接入母种,放培养室内培养.一般25-30天即成.②木屑种:木屑78%,麦麸20%,石膏1%,糖1%,料:水=1:,拌匀装瓶,灭菌,接种培养.一般25-30天即成.③棉子皮:因棉子皮各种营养丰富,一般不需要加其它物质,只加1%的糖和石膏,用料倍的水拌匀即可,而后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即可.推荐通用配方:木屑(或秸秆粉或棉籽壳):80斤糠夫:6斤糖:斤菇耳壮:两石膏:1斤3,生产种:三级种可用木屑,玉米,棉籽皮,菌草,麦秸等为原料,根据所栽培的品种,采用不同的配方,用聚乙烯或聚丙烯,直径15-28cm塑料袋装料,然后用常压灭菌锅灭菌,达到100℃后,再维持100℃8-10小时.待袋稍凉后出锅,使栽培袋温度降至25℃左右再用原种接种,而后放到培养室的培养架上培养.推荐配方:■地栽木耳配方锯沫(或秸秆粉或棉籽壳):80斤糠夫:5斤豆粉:2斤菇耳壮:两白灰:1斤■平菇猴头香菇金针菇配方锯沫(或秸秆粉或棉籽壳):80斤菇耳壮:两糠夫:5斤白灰:1斤。
栽培种菌种制作工艺流程栽培种菌种制作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母种(一级种)制作:
- 选取优良菌株:首先选择遗传稳定性好、生产性能优良的原始菌株。
- 制作培养基:按照特定配方配制适宜菌种生长的琼脂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至接种温度。
- 接种操作:无菌条件下,从保存的菌种试管或冷冻管中取出少量菌丝体,接入已冷却的固体培养基平板或斜面中,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培养。
2. 原种(二级种)制作:
- 制作培养料:根据菌种特性和栽培要求,配制适合菌丝生长的固体或半固体培养料,同样进行灭菌处理。
- 接种与培养:待培养料冷却后,在无菌环境中,将长势良好的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料中,密封后放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让菌丝充分生长发育。
3. 栽培种(三级种)制作:
- 大量制备培养料:根据栽培规模,大量配置含水量、营养成分适宜的栽培种培养料,经高温灭菌后冷却备用。
- 接种与扩大培养:将已发育成熟的原种均匀撒播或插入栽培种培养料中,适当压实并做好保湿措施,继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培养,直至菌丝充满培养料,达到可以用于栽培的标准。
4. 质量检测与保存:
-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菌丝生长状况,确保无杂菌污染。
- 栽培种制作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测,确认菌种活力、纯度达标后方可用于大面积栽培。
- 对于暂时不用的菌种,应按照相应菌种的保存条件妥善保存,以保持其活性和遗传稳定性。
以上是通用的菌种制作流程,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或药用菌可能在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以及接种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食用菌菌种分级和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一、菌种分级食用菌的菌种分为三级,即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
1、母种(一级种) 通过孢子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并经鉴定为种性优良,遗传和生理性状相对稳定的在试管斜面上生长和保存的纯菌丝体。
也有人称之为试管种。
2、原种(二级种) 由母种转接到天然基质(培养基)上经培养而成的菌种。
这是菌丝体和天然基质的混合体。
3、栽培种(三级种) 由原种转接在天然基质(培养基)上扩大繁殖而成的菌种。
栽培种也是菌丝体和天然基质的混合体。
栽培种常作为栽培用菌种,或直接出菇。
也有人称之为生产种。
二、菌种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作为栽培用的菌种,国内外均采用固体培养,使用固体菌种。
其大致工艺流程为:母种→母种扩繁(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检查→成品)↓↓←原种成品←(培养检查←冷却接种←灭菌←配料分装)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配料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检查) →栽培种成品三、母种(一级种)制作母种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为母种(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菌种保藏专门机构引进)一培养基制备一接种一培养检查一成品。
(一)、常用培养基及配方培养基是食用菌菌种生长所需营养的基质。
培养基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要含有所培养的菌株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糖类、有机氮、矿物质等。
第二,所含养分浓度和状态要利于食用菌的吸收和利用。
如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使用葡萄糖的浓度多在2%左右,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食用菌对氮素的吸收优先吸收有机氮,因此,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中应添加有机氮源,如麦麸、米糠等。
第三,要有适宜的酸碱度(pH),食用菌多数喜偏酸性,pH5.0~6.5。
第四,经过严格灭菌,保持无菌状态。
这最后一点是要通过灭菌才能达到的,然而,灭菌的高温能破坏培养基中的许多化学成分,并能降低pH。
这一点必须在配制时就考虑到。
这就要求从使用的营养型药品试剂上,要尽量选用热稳定性好的种类,配制时,灭菌前的pH要略高于使用时所需的适宜酸碱度。
食用菌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步骤食用菌菌种的质量对食用菌生产至关重要。
菌种的好坏,菌种的保存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产品质量和产量、效益和成败,所以我们要制作优良的食用菌菌种,更要有优良的菌种保存方法,以保存菌种的生活力和优良性状,确保菌种纯种、无污染。
一、菌种制作食用菌菌种分三种即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1.制作母种(一级种)1.1菌种采集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食用菌子实体。
经表面消毒后,放在无菌的厚纸上,使子实体菌褶向下,在通风条件下经过12--24h,等子实体放出孢子后,将纸折叠起来风干,放入塑料袋中,里面放几粒干硅胶,封好口,放入2--4℃冰箱中,可保存起来长期备用。
1.2母种培养基制作配方: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纯净水1000ml。
先把马铃薯切成大约1cm大的小方块,放入1000ml 纯净水中煮30min,过滤后加入琼脂、0.2-0.3%的磷酸二氢钾、再加入20g葡萄糖,溶解后分别装入试管,每个试管装量1/5-1/4,用棉塞封好试管口,外加塑料膜扎紧,放入压力灭菌锅1.3㎏/cm灭菌30min,待温度降至60℃将试管摆成30-35度倾斜面,冷却后观察几天,无受到杂菌污染即可接种,孢子液用灭菌的自来水将孢子稀释,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将孢子悬浮液移到试管琼脂斜面上,在25℃下培养,很容易萌发生长成菌丝,然后用石蜡封口置于4-5℃恒温箱中可保存6个月。
2.制作原种(二级种)将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加入水拌匀(100kg料加125kg水),培养基原料拌匀后拿试纸测ph 值,ph值在6-7为宜,然后装入大口的罐头瓶至瓶肩部,将培养料压平压紧,抹干净瓶的培养料,拿完好无破损的塑料薄膜扎紧瓶口,放入压力灭菌锅1.4-1.5㎏/cm灭菌1.5-2h,冷却至25℃即可进行无菌接种,用接种针从母种试管斜面上挑取少量菌丝体接入瓶中,接种后在25℃恒温箱中培养30d菌丝可长满,即可作为原种(二级种)。
双孢菇三级菌种生产培育双孢菇三级菌种多以麦粒为原料,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污染率较高,或出现异常现象,究其原因,就是菌种生产操作的不规范所致。
现提出具体规范操作技术,供菇农朋友参考。
1.原料处理:牛粪破碎处理后过筛,按1∶1.2加水拌匀,堆积发酵,每天翻堆一次,约20天左右,牛粪粉变为pH值8~92.3.4.用5001厘5.取出料瓶,移入冷却室或接种室,室内提前3天清理干净,并喷洒百病傻溶液,料瓶降温至30℃时即可接种。
6.接种操作:室内喷洒一遍赛百09溶液后,将原种用75%酒精擦洗一次,打开接种净化机,10分钟后即可开始接种操作。
每瓶(500毫升)原种可接40瓶以上。
7.发菌培养:培养室(棚)提前清理卫生,地面灌水,地毯式喷洒百病傻溶液,密闭2天后,地面撒施石灰粉,即可将接种后的菌种移入。
发菌期间,尽量控制培养室温度在25℃左右,不超过28℃,安装水温空调的最低可降至22℃左右,一般农户不具备条件,可采用土法降温:发菌棚内地面上用砖码起20厘米高,铺上新塑料膜,将菌种瓶立式排入,灌入地下水,每天换水1~2次,即可使菌瓶内保持25℃以下。
每3天左右喷洒一次药物以作预防,可采用百病傻与赛百09交替施用;发现有菇蚊类成虫时,随即喷施高效氯氰菊酯予以杀灭。
8.9.10.高温条件下培养的菌种,播种后不易吃料,发菌慢。
八、收,即分批采收。
当子实体长至七成熟、菌盖尚紧包菌柄时采摘质量好、产量高。
采收过晚,子实体易自溶,失去商品价值。
采收后,要及时销售或加工(鸡腿菇一般采收后两天就张开伞,不及时处理会失去商品价值),并清理畦面,勿留残菇和老化菌根,每天向畦面喷“保持水”,保持土壤湿润,并盖拱棚以利保湿、养菌。
直至下茬菇出现,一般可采收4~5茬。
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二、三级菌种营养条件相同,制作方法一致,所不同的是二级菌种(原种)是由一级菌种(母种)扩大培养来的,而三级菌种(栽培种)是由二级菌种扩大培养来的。
因此,相同内容一起介绍。
二、三级菌种生产的工艺流程为:配料(配制培养基)→装瓶(栽培种可以用塑料袋) →灭菌→接种→培养一、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一)二、三级菌种培养基配制原则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间配制的比例要恰当。
3.选择经济实用、来源广泛的原料。
4.适宜的pH值和含水量。
(二)二、三级菌种培养基常用的配方1.木屑培养基:阔叶树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
这是常见的木屑培养基配方。
适于制作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滑菇、灵芝、猴头菇等多种木腐型菌种。
2.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78%,麸皮(或米糠) 20%,蔗糖1%,石膏粉1%。
适用于制作金针菇、平菇、凤尾菇、草菇、银耳、黑木耳、猴头菇等菌种。
注:其它配方参见课本。
(三)二、三级菌种培养基配制的具体方法及步骤1.称料:先称主料,再称辅料2.拌料:(1)将不溶性主料和辅料拌匀。
(2)将可溶性辅料加水制成母液,用时稀释。
(3)二者混合均匀,堆放片刻,使其吸足水分。
(4)检查含水量(手测法、称重法)3.调节pH值:因灭菌和代谢酸会使pH值下降,故灭菌前应将pH值比指定要求调高1左右。
pH值测定方法:用pH试纸测定并用1%的石灰水上清液或1%过磷酸钙澄清液调节。
4.分装培养料:分装容器:750ml菌种瓶,500ml罐头瓶,菌种袋分装要求:上紧下松,外紧内松,中间一个洞(直径 1~1.5cm)5. 清洁(洗或擦)瓶、袋外壁。
6.封口:菌种瓶用二层报纸或一层牛皮纸外加一层薄膜封口;菌种袋用袋口环套封口。
二、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灭菌1.灭菌方法及要求高压蒸汽灭菌:压力1.5kg/cm3,温度126~128℃,时间1~1.5h(谷粒和经过堆制发酵的粪草培养基应达到2~2.5h)。
三级菌种的制作流程
先说准备工作吧,你得把各种材料工具都备齐喽。
像菌种瓶、培养基啥的,这可不能马虎。
我跟你说,我刚开始干这行的时候,有次居然忘准备培养基了,那叫一个尴尬!
然后就是接种环节啦。
这可得小心谨慎,一丁点污染都不能有。
我记得有
一回,我觉得自己做得万无一失了,结果还是出了岔子,后来才发现是有个小
角落没消毒干净,唉!
制作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也特别重要。
温度高了低了,湿度大了小了,都可能影响菌种的质量。
有次我就因为温度没控制好,那一批菌种长得歪
瓜裂枣的,哇,当时我那个心塞啊!
对了,还有搅拌培养基的时候,得搅拌均匀咯。
我曾经有个同事,搅拌的
时候偷懒,结果菌种的生长情况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说到这,我想起之前听说的一个行业八卦,有个家伙号称自己是菌种制作
大师,结果做出来的东西一塌糊涂,被人戳穿了,哈哈,真是丢人现眼!
嗯...这三级菌种的制作啊,其实也没那么难,只要你细心、耐心,多尝试几次,肯定能成功。
你说要是不小心做错了一步,是不是就全完了?其实也不一定,有时候还能补救。
我这又扯远啦!咱接着说,等菌种培养好了,还得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
啥问题。
这就跟挑水果似的,得精挑细选。
朋友,你要是做的时候遇到问题,别着急,我当年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嘛!我相信你肯定能行!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剩下的就靠你自己摸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