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收稿日期:2006-02-16

作者简介:王志伟(1969-,男,河南中牟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英语修辞

学、英语文体学与语篇分析研究。

第22卷第4期2006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SHAN GQ IU TEACHERS COLL EGE Vol.22

No.4August ,2006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王志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0083

摘要:汉语双关名称来源不详,但其使用源远流长。汉语丰富的文字游戏、独特的谐音文化以

及含蓄的民族心理等构成了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汉语双关传统主要通过语言游戏和修辞手段

两种形式得以延续,运用领域主要涉及古体诗歌、文字游戏、谜语、歇后语、相声小品、网络文学、手机短信等。中国传统的修辞哲学思想使得汉语双关地位不如西方显赫,双关研究也因此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关键词:汉语双关;文化基础;人文传统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604-0133-04

双关语作为世界多种语言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其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世界各地早期的口头语言游戏之中。根据现有文献,双关语的书面使用在西方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

纪的荷马时代。[1]

在中国至少也可以追溯到包括从西周时期

(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创作的诗集《诗

经》。然而,和英语一样,汉语“双关”名称的由来也不能完全确定,《词源》、

《汉语大词典》、《修辞学发微》等修辞学专著和词典多首标范仲淹《〈赋林衡鉴〉序》:“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但马国强在检读了汉魏至唐宋历代诗歌后发现,范仲淹之前就已经有诗言及“双关”,佐证是《全唐诗》650卷方千的有诗歌《袁明府以家

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惟四韵,兼亦双

关》。[2]

“双关”称名是否还可以再往前溯源,至今不得而知。不过,双关语作为世界文明中一种最为喜闻乐见的创作手段,作为资格老、牌子硬、经久不衰的修辞手段,其传统极为悠久,本文拟从汉语双关的文化基础和人文传统等角度入手,对汉语双关传统进行简要探讨。

一、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

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的文字游戏、谐音文化、含蓄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构成了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

第一,文字游戏。人类是游戏的动物,游戏是创造的准备,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在人类的游戏中,语言文字游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雅各布逊(Roman Jacobson ,1896-1982强调“语言文字游戏的重要性不应低估”。[3]王佐良先生

也说:“游戏功用对于语言是重要的,正同游戏是人们生活里所绝不可缺少的一样。取走了游戏语言,就是取走了广播和电视上的全部相声和喜剧,取走了全部幽默和讽刺文学,也取走了我们日常谈话里的全部笑料和风趣。”[4]

同西方语言相

比,汉语也更适合于用来做语言文字游戏,因为从形体上,汉字是一种方块字,其不同的笔画变化无穷;从音义上讲,汉字能够借助会意、谐音等艺术手段将汉语中大量的多音多义字演绎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所以在中国,语言文字游戏就特别多,上到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包括小偷乞丐,都喜欢语言文字游戏。中国的语言文字游戏的传统也特别悠久,灯谜、

字谜等就是中国的国宝。[5]它源远流长,形成了一种语言文字

游戏文化,甚至可以说中国是个“语言文字国”,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比较喜欢文字游戏,如字谜、灯谜、谜语、酒令、相声、歇后语、民谣、歌谣、笑话、网络语言等。单以谜语为例,它在中国自西周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再从谜语从不同

时期的名称也可大致了解文字游戏在中国文化中的繁荣程度,它春秋时叫“言隐”、“隐语”、“辞”;在汉代叫“射覆”、“离合”、“字谜”;在唐代叫“反语”、“歇后”;五代时称为“覆射”;宋代称为“地谜”、“诗谜”、“社谜”、“戾谜”、“藏头”、“市语”;元代时称为“独脚虎”、“谜韵”;明朝时称为“反切”、“商谜”、“猜灯”、“弹壁”、“弹壁灯”、“灯谜”、“春灯谜”;清朝时称为“谜子”、“谜谜子”、“切口”、“缩脚韵”、“文虎”、“灯虎”、“春谜”、

“灯谜”。

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之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像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他对谜语从理论上作了高度的概括,对谜语发展的历史,谜语的定义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民国时期被誉为一代“谜圣”的张起南(1878-1923,在其《橐

园春灯话》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谜虽小道,然扩而充之,宇宙间一名一物无所不包。此所谓‘语小天下莫能破,语大天下莫能载’者也”。[6]

从修辞角度看,语言文字游戏是一种走到了极端的修辞活动。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们的修辞天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语言和文字的表达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语言和文字的一切的潜在表达功能,它是修辞技巧的实验室。汉语中双关语、藏词、析字等许多修辞格实际上与传统的语言文字游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二,谐音在汉语文化中也占有突出的地位。声音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不仅是语言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修辞因素。中国人历来对声音非常重视,并形成了独特的谐音文化。例如《诗大序》把声音和人心密切联系起来:“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礼记?乐记》中也有几乎相同的话:“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谐音不仅常常出现在言语交际、文学作品中,还经常出现在非言语交际中,不仅运用于日常生活,诸如谚语、歇后语、人名、地名、广告语、流行语中,还出现在各类民间艺术中。可以说“它已不再是一种个别的、偶然的、杂乱的现象,而是一种大量的、经常的、系统存在的现象,是汉人从某一方面来认识、把握世界的一种手段,更是汉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方式”。[7]冯沅君和陆侃如研究了南北朝的乐府诗,发现南朝乐府诗中的谐音双关语非常常见。

中国的许多社会习俗和礼仪也常常和谐音有关。例如,谐音文化就贯穿于安徽徽州婚俗的全过程:媒妁之亲初定之后,男方要向女方派送提亲礼金,古徽州的礼金数字一般送108元或128元,取“8”的谐音图个“发”家之吉;新娘离开娘家时要行“过炉”仪式,即由家人背着从家中锡炉子里烧着艾叶的香气中跨过再到祠堂上轿,“艾”、“锡”谐音“爱媳”,是一种祈愿和嘱咐;新娘花轿进入男方祠堂后,要行“过袋”仪式,即地上两只青布袋,新娘踩着青布袋而行,当新娘踩上前一只青布袋时,后边一只青布袋便被两名傧相掀起从新娘头顶翻过,口中高喊“一袋(代传一袋(代,一袋(代高一袋(代”,如此周而复始直抵祠堂门口,这里的谐音文化则是一种美好的祝福;进入洞房后,要将新

娘嫁妆中的男、女新鞋各一双置放在床前,谐音“同鞋(行到老”,因为在徽州方言

中,“鞋”与“行”同音;闹洞房时的“撒帐”仪式,依次撒向婚床帐幔的物什是红枣、染红壳的生花生、桂圆和生瓜子,谐音“早生贵子”,用的是物体语言的谐音,表达的是一种良好的祝愿。

即便是现代,谐音也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送礼也少不了“糕”(高升、“鱼”(富裕、有余,却忌讳送“钟”(送终送“伞”(散,吃梨吃桔子忌讳分着吃(分离、分居,过生日要吃长寿面,不喝南瓜汤(难过等。电话号码、车辆牌号、证件号码等有“8”(发财有“6”(六顺就受人欢迎,而含4的数字就备受冷落。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普遍采用谐音双关手法,如菜肴名称中的霸王别姬(鳖鸡、大鹏展翅(鱼翅、绝代双骄(青辣椒加红辣椒、呱呱叫好(南瓜炒冬瓜、龙凤呈祥、一帆风顺等等。有着四千多年悠久历史的酒文化中谐音双关语更是突出。[8]还有一例,四川省内江市城郊的三元塔上刻着一副令人称奇的三国人名谐趣联,“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鸟在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其中,姜维、吕布、曹操等人名均用谐音道出,对联一语双关,暗示人生有时会处于一种身不由己(恨关羽、无可奈何(不得张飞的境地。这副对联言此意彼,虚实相生,谐音其中,十分生动有趣、富含哲理、回味无穷。

第三,汉语双关传统与中华民族的整体直觉思维方式和含蓄的民族心理也有一定的关系。关于中西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差异,近代不少专家学者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连淑能对此研究后总结说,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思维方式的特征表现为十个方面:伦理型、整体性、意向性、直觉性、意象性、模糊性、求同性、后馈性、内向性、归纳型,而与此对应,以古代希腊、古代罗马、近代西欧和北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思维模式也表现在认知性、分析性、对象性、逻辑性、实证性、精确性、求异性、前瞻性、外向性、演绎性等等十个对应的方面。[9]具体而言,东方思维沿着政治伦理的方向发展,而西方思维却沿着认知科学的方向前进。东方思维具有阴柔偏向,含有艺术家的素质,力图求善,而西方思维具有阳刚偏向,含有科学家的素质,力图求真。东方重视伦理道德,重视身心修养,重视内向自求,重视治国安邦,因而带有强烈的主体意向性;政治上追求治国安邦,产生了“大一统”的思想,惟圣、惟书、惟上是思维带有后馈性和求同性。注重政治伦理,必然对探索自然失去兴趣,因而热衷于对天

地人作比附,进行直觉体悟与整体综合,用以解释政治、社会、伦理、人生的种种问题。内向自求、主体意向与直觉体悟相关,直觉体悟又以整体综合为前提,同时又是直观经验的结果。重视直观经验又引出重视意象和归纳。以直觉体悟和整体综合把握事物,容易使思维带有模糊性。西方认知科学型的思维方式重视探索自然、重视求知、重视理性,重视外向探求,因而带有强烈的客体对象性。科学上追求知识和理性,必然要借助逻辑,以分析和实证的手段获得对认知对象的精确认识。追求科学认知又使人们不断求异、创造、超前,采用演绎与归纳的方法,不断推导出新的科学体系。

在这种思维方式和含蓄的民族心理之下,我国古代诗论家大都强调意在言外、意贵含蓄,也就是钟嵘所谓“文已尽而言有余”,司空图所强调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戴叔伦所注重的“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等。正如梁实秋总结的那样:“向来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是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10]难怪王希杰谈到汉语中的双关传统时,说:“中国人一向比较喜欢双关,与这大概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比较含蓄的民族”(王希杰,1996:446。

二、汉语双关语的人文传统

汉语中双关语的运用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诗经》、

《论

431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语?八佾》等中就有双关语的用例。《老子》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也许是我国古典文献中最为经典的双关语。众所周知,文学创作要求生动形象,词的多义有时可以增添作品的意蕴,加深感情的色彩。而诗歌又是最讲究语言的一种文学

体裁,因此词语的多义性就常常成了它的自觉追求。我国作为一个诗的国度,双关语的使用贯穿始终,双关传统一直得以延续。

双关传统主要的主要延续媒介就是旧体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在汉语旧体诗歌中,双关语的使用极为常见,其主要功能或委婉表爱,曲折释情,或如隐晦讽刺,指桑骂槐,或借此指彼,指东道西,或婉曲进言,含蓄抒慨,或隐约成谜,诙谐添趣,或机智舌战,巧妙应敌等等。例如: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胡后《杨白花》、牛希济《生查子》、王金珠《子夜夏歌》、梁武帝《子夜夏歌》、刘禹锡《竹枝词》、李白《荆州歌》、李商隐《无题》、冯梦龙《山歌》、

《世说新语?排调》、

《金史?后妃转》、杜甫《古柏行》、杜甫《秦州杂诗》其一、杜甫《佳人》、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于谦《石灰吟》、秦观《鹊桥仙》、晏几道《临江仙》等均为妇孺皆知的双关用例。

我国文学史上惟一的一次双关繁荣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乐府民歌之中。这一时期,南朝的统治阶级为了娱乐消遣,从建业(今南京、荆州等当时的商业都市大量采集民间歌谣。这些歌谣多为情歌,基本上反映了城市中下层人民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态度,抒发了当时人民对自由爱情和婚姻的热烈追求和向往之情,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意义。冯沅君和陆侃如(1999:198研究了南朝的乐府诗,发现南朝乐府诗有个共同的内容,它们大都与爱情相关:或表达爱的痛苦,或表达爱的甜蜜和幸福,或

写恋爱的不自由,或写爱人的不忠实。在这些诗中,谐音双关语非常常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谐音字的替代,如:以“丝”代“思”、以“莲”代“怜”、以“藕”代“偶”、以“碑”代“悲”、以“蹄”或“题”代“啼”、以“星”代“心”、以“油”代“由”等等。另一类是同音异义字双关语的使用,如:以布匹的“匹”代匹偶的“匹”、以关门的“关”代关心、关念的“关”、以消融的“消”代消瘦的“消”、以道路的“道”代言说的“道”、以明亮的“亮”代原谅的“谅”、以黄蘖之“苦”代相思之“苦”、以飞龙之“骨”代思妇之“骨”等。没有对这些谐音现象的理解,很难读懂《子夜歌》、

《读曲歌》、

《华山畿》、

《碧玉歌》、《西曲歌》、

《西洲曲》、

《子夜四时歌》等乐府诗中大量的“词”(即双关语。

不过,需要说明,双关语主要使用在古体诗里,尤其作为一种积极修辞手段使用在近乎民歌的作品里。在近体诗里,双关语的使用并不突出,而且也多半是用语义双关,而不用或极少用谐音类。所以宋代洪迈说:“自齐梁以来,诗人作乐府《子夜四时歌》之类,每以前句必行引喻,而以后句实言以证之”,如“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未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之类。(见《容斋随笔》卷十六这里所说的“引喻”,指的就是双关。唐代诗人也有喜欢使用双关辞格的,如张祜、李商隐、温庭筠、陆龟蒙等人,不过终究是个别现象。

到了当代,汉语的双关传统在严肃的文学形式中并不显赫,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汉语双关语的游戏传统从古至今一直

非常活跃。双关语在今天的谜语、酒令、相声、歇后语、民谣、歌谣、笑话等仍然非常盛行,而且流行甚广。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短信、网络文学等更是为双关语的及其他文字游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用武之地。

三、汉语双关传统和双关语研究

汉语双关语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耐人寻味的是,双关语的繁荣在我国除南北朝时期稍纵即逝外,似乎并没有突出的使用和显赫的地位。这与英语双关传统的辉煌与几度繁荣形成鲜明对比。[11]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古至今,中国的修辞哲学的一贯思想是强调“修辞立其诚”,将修辞与人的道德修养紧密结合,将作为客体的语言和作为主体的人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种重“立诚”、重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的民族特色与西方修辞学传统中的形式化意识有着明显的不同,从很大程度上讲,也是对巧言的限制和约束,对双关语的使用

自然更多的是束缚。从先秦诸子主流的修辞言论都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例如:“修辞立其诚”、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巧言如簧,颜之厚也”、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卑辞尊礼”、“繁称文辞,天下不治”、

“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巧言乱德”、“辞达而已矣”、

“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

距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顺礼仪,谓之奸说”、“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辩,君子贱之”。[12]

其次,双关语的研究在古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代也基本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汉语双关传统虽历史悠久,但对双关语的研究,鲜而又少,而且在陈望道之前大多为零零星星的散论。根据《中国修辞学史稿》[13],日僧弘法大师空海从唐代中国留学返日后,所著《文镜秘府论》多论汉魏至隋唐诗文的修辞方法,其中论及双关语(书中称“映带”、“声对”。宋代洪迈《容斋随笔》(郑子瑜:193和胡仔《漫叟诗话》(郑子瑜:220 -221分别提到的“引喻”、“用意假借”,就是双关语。明清时期的谢榛在《四溟诗话》(郑子瑜:338的称为“吴格”、“指物借意”。吴景旭《历代诗话》(郑子瑜:413称为“假对”、赵翼《陔余丛考》(郑子瑜:444称为“借对法”“双关两意诗”,李

调元《雨村诗话》称为“借字寓意”等。不言而喻,我国古代学者也都注意到了双关这个古老的修辞手段,但没有进行深入探讨,自然没有连贯一致的研究体系。遗憾的是,我国第一本辞格专著唐钺(yùe的《修辞格》(1923也没有对双关语进行论述。

现代学者对双关语进行较多论述的有陈望道、陆侃如和冯沅君、赵景深等。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双关语的是陈望道,他的《修辞学发凡》(1932不仅提供了大量双关例证,还对双关语的定义、作用和类型作了深入的、里程碑式的探讨。赵景深的《修辞讲话》(1934,这本书搜集了关于双关语的一些历史资料和例证。陆侃如和冯沅君夫妇合著的《中国诗史》对中国

531

第4期王志伟: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古诗中的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进行了详细例证。

解放后,几乎每一本修辞学教材或专著都论及双关的定义、种类、修辞功能等,但基本上都继承了陈望道的观点,鲜有新论。濮侃(1983、吴士文(1986、高有悔(1990、金慧萍(1992、吴道勤(1992、王希杰(2000等学者对双关与比喻、双关与歧义、双关与借代、双关与仿词、双关与析字等作了微观的分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希杰在“论双关”一文中,从双关语的动态定义开始,利用演绎法对双关格式手段、歧义与双关、言语的适度多义等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首次大胆提出了建立双关学构想:“(双关语典型地体现了修辞学的综合性,它是修辞学、语言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文艺学、文字学、文学创作、美学、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民俗学、人工智能等等学科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可以作为一种多学科的交叉口。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学科单独来研究它都是力不从心的。如果借用多学科的成果,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双关语,甚至也可以形成一个新的边缘学科———双关学。”[14]与当今国内外学术界隐喻学研究热相比,双关学的研究可谓门庭冷落。

第三,中国数千年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的禁锢对双关语的繁荣有着深刻的影响。黑格尔说:“中国纯粹建筑在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点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15]这一论述说明,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以泛家族主义的家国一体,忠孝一体为特点的宗法制社会。在这种模式下,个人“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还要“克己”、“慎独”、“三省吾身”。这与西方强调自我意识、尊重自我价值的文化传统恰恰相左,反映在积极修辞语言的应用上,我国古代文人陈陈相因,蹈常袭故的倾向相当明显,缺乏“心理距

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较远的语言创新使用。刘英凯对中西比喻差异的研究也基本上验证了这一观点。[16]

双关语作为世界文明共有的语言现象,经久不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双关语作为隐喻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人类的认知模式密切相关,研究双关语的认知特征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比英汉双关语的历史传统演变和研究状况,我们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实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相信,随着修辞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双关语的研究也将进一步呈现出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的动态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Hendrickson,Roberts.Encyclopedia of Word and Phrase O2

rigins[Z].Check Mark Books,2000:551.

[2]马国强.“双关”称名之由来[J].修辞学习.1998,(6:

40.

[3]Jacobson,Roman&Linda Waugh.The S ound Shape of

Language[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9:236.

[4]王佐良.王佐良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18.

[5]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30.

[6]张起南.橐园春灯话[M].漳州:漳州灯谜艺术馆,2003.

[7]王苹.汉语谐音表达的客观基础[J].修辞学习,2000, (2.

[8]程殿林,等.酒文化[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3.

[9]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2.

[10]古远清,孙光萱.诗歌修辞学[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298-299.

[11]王志伟.英语双关传统述评[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4,(4.

[12]郑奠,谭全基.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6.

[13]郑子瑜,宗廷虎.中国修辞学通史(五卷本[M].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126.

[14]王希杰.论双关[J].玉溪师专学报,1989,(6.

[15]赵昆生.温文尔雅之乡的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

社,1998:55.

[16]刘英凯.中西作品中的比喻差异及其社会文化成因[J].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3.

A R eview of Chinese Punning T radition

WAN G Zhi2wei

(School of English,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200083,China

Abstract:Punning in Chinese has a long history,though it is of uncertain origin.It is culturally rooted in the various types of language games,the remarkable national preference to rhymes and homophones,and the dominantly indirect way thinking among the Chinese people.Punning in Chinese survives both as a language game and as a rhetorical strategy.Thanks to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rhetoric,punning does not draw much attention,despite its use in ancient poems,play on words,riddles,catchy expressions and dia2 logues,online literature and mobile phone messages in the information era.The research into punning is also marginalized in China. K ey w ords:Chinese

punning;cultural foundation;humanistic tradition

631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汉魏至隋唐期间,随着佛教文 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 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 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 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 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比 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 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 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 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 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如果 我们离开了这些词语,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虽然我们可能不懂佛法,但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下面这些词语也是啊! 1.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 2. 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 3.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 4. 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 5. 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 6.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一心不乱, 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 7. 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等 8. 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等 9. 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 10. 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等 11. 执着,有口皆碑,在劫难逃等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语中,佛教成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 用来比喻请看在第 佛像

浅谈双关语的妙用

浅谈英语双关语的妙用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商务外语系吴巧格 摘要:双关语是英语中的一种很重要的修辞手段,它使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所以广泛用于各种文体之中,本文主要探讨英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语言效果。 关键词:双关语;笑话;广告;文学作品 英语双关语pun,又叫paronomasia或play-on words,是一个词或词组,以文字游戏的形式出其不意地把互不关联的双重含义同时结合起来。双关语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谐音双关(paronomasia)和一词二义双关(antalaclasis)。谐音双关会用到两个发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来造成双关。而一词二义的双关是指一个词被使用两次或以上,每次都是不同的含义。[2]双关语的恰当运用可以使语言幽默诙谐,简洁精辟。英语双关语广泛应用于许多文体中,尤其是幽默故事、脑筋急转弯、广告和文学作品等。 一、在笑话中的应用 双关语可以有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经常会产生歧义,由此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我们熟悉的赵本山小品中有大量的双关语引起的笑话,比如“昨天、今天、明天”,“话疗”、“我和你”等,同样地,英语中也有很多由双关语引起的笑话。 例如: Teacher:In this box,I have a 10-feet snake. Sammy:You can’t fool me,teacher...snakes don’t have feet.学生将教师话语中的feet“英寸”理解为foot“脚”的复数形式feet,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又如:—Where is Washington? —He’s dead. —I mean, 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y loaned it all to Europe. —Now do you promise to support the constitution? —Me? How can I? I have got a wife and six children to support. 该幽默中的被采访者有意无意间用到了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州名,美国第一任总统)、capital(首都、资金)、support(支持、供养)三个词的双关意义,不停打岔,让人捧腹。再如: Father: Tom, remember to be good while I’m away. Tom: Sure I will, Dad—for a dollar. Father: Why, when I was your age,I was good for nothing. 有些英语双关语是巧妙地把英语习语拆开理解,比如此例,父亲叫儿子乖些,儿子趁机要些钱,父亲说他小时候表现好从不要奖励,但因为good for nothing又有“饭桶”“草包”“二流子”之意,因而就产生了喜剧效果。 二、在脑筋急转弯中的应用 和我们熟悉的脑筋急转弯比如“树上骑个猴,地上一个猴,总共几个猴?”一样,英语中也有许多双关语引起的脑筋急转弯,它们打破常规思维,正因为双关语的出其不意,所以

f佛教带来的词汇

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的词语 汉魏至隋唐期间,随著佛教文化的广泛渗入,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使汉语中的成语、词汇更加的丰富、五彩斑斓,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用词语都有近五百条。比如:现在、如实、实际、真谛、单位、迷信、无常、净土、慈悲、相对、如是、上乘、有缘、化身、忏悔、生老病死、菩萨心肠、大千世界、不可思议、一丝不挂、芸芸众生、想入非非、盲人摸象、三心二意、在劫难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恍然大悟、当头棒喝、走火入魔……。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些词语,恐怕连话也说不成了。虽然我们可能不懂佛法,但确实已经潜移默化,受到了佛法的熏陶。下面这些词语也是啊! 1. 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十恶不赦,七手八脚,八字没见一撇 2. 顽石点头,恶口伤人,称心如意,借花献佛,爱河,烦恼,浩劫,流通,家贼难防 3. 野狐禅,羚羊挂角,欲火,宿命,弹指,随缘,森罗万象,雁塔题名,悲观等

4. 药医不死病,面壁,相应,皆大欢喜,挂羊头,卖狗肉,顺水推舟,看风使帆 5. 味同嚼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宗旨,单刀直入,单位,净土,空中楼阁 6.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一心不乱,一报还一报,一丝不挂 7. 正宗,功德无量,本来面目,电光石火,叶落归根,四大皆空,头头是道,对牛弹琴等 8. 开眼界,天花乱坠,无风起浪,无边,无事不登三宝殿等 9. 三头六臂,大千世界,口头禅,门外汉,习气 10. 劫后余生,抛砖引玉,报应,伸手不见五指,作茧自缚,作贼心虚等 11. 执著,有口皆碑,在劫难逃等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文章还是语中,佛教成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很少有人会觉察到而已。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是指代表佛法僧的殿堂,原意是:只有遇到事情时,才会想起到寺院寻求帮助。后来比喻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人求情时,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僧、佛都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佛”是佛教的信仰目标,而“僧”是佛教的信仰徒众,所以汉地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用来比喻请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佛教的流传,使佛语、佛典、佛偈大量渗入社会生活,并失去了佛教含义而具有了社会含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俗语、谚语和惯用语。 一、出自佛经 盲人摸象,出自《涅槃经》及《菩萨处胎经》,谓众盲人摸象,所言不一,即非全象。喻无明众生对事物认识往往囿于一孔之见,而不识全局。 水中捞月,出自《摩诃僧祗律》,谓群猴展转相连于井中捞取月影,终堕水中而月亮犹在。喻众生认幻象为实有,终堕生死苦海。 昙花一现,出自《长阿含经》:“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作茧自缚,出自《楞伽经》:“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堕生死海。”“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 现身说法,出自《楞严经》:“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不二法门,出自《维摩诘经》:“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真实不虚,出自《般若心经》:“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五体投地,见《楞严经》:“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又见《观无量寿经》:“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 二、出自佛语 据说现代人说的“胡说八道”也源自佛教。古代中国人把西域来的传教僧人称为胡僧,胡僧到中国弘扬佛法,进述八正道。有人问:“胡僧今天讲什么经?”有的就回答:“胡僧今天讲八正道。”中国人听不懂外来语,说胡僧说八正道是:“胡说八道”。到今天我们理解到的“胡说八道”已不是胡僧话八正道了,而是信口开河,乱说一遍。 据说现代人说的“胡说八道”也源自佛教。古代中国人把西域来的传教僧人称为胡僧,胡僧到中国弘扬佛法,进述八正道。有人问:“胡僧今天讲什么经?”有的就回答:“胡僧今天讲八正道。”中国人听不懂外来语,说胡僧说八正道是:“胡说八道”。到今天我们理解到的“胡说八道”已不是胡僧话八正道了,而是信口开河,乱说一遍。 三、出自佛教故事 顽石点头,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心服。顽石即指无知觉的石头。全句应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指晋末义学高僧竺道生,他为鸠摩罗什的高足,悟解非凡。当时《涅槃经》只部分译出,传入南方,其中说除一阐提(断绝善根的人)外皆有佛性。道生则坚持认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遂被守旧者目为邪说,摈出僧团。道生因入今苏州虎丘山,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说到一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三十六)。现在虎丘山尚有“生公说法台”和“点头石”。以后全部《涅槃经》传到南京,其中果然说“一阐提人有佛性”,大众这才佩服他的卓越见识。于是顽石点头的传说便不径而走。后来以此形容说理透彻,使人不得不心服。 借花献佛,佛说法时,诸天散花。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 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 四、出自佛教生活

汉语与佛教的关系

内容提要: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这主要表现在词汇上。本文简要论述了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的三个主要途径,指出中国古代汉语言与佛教有着极深的渊源。 关键词:汉语词语佛教 我国古代有仓颉造字之说,见之于《吕氏春秋·君守》;《汉书古今·人物表》则说明仓颉是黄帝的史臣;民间传说更把仓颉神话,说他有四只眼睛;《说文解字》则说仓颉是受鸟兽足迹的启发而创造出了文字。由文字而构成词汇,再形成语言,便成为汉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延续至今。可以说汉语言是构筑灿烂中华文明的基石。 汉语的发展,也是不断吸收融合别的文化因素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汉语的表意功能越来越强,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深刻。在汉语发展史上,有两次大规模的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的过程,一是近代由对日本文字的转译而吸收、接受西方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的诞生;另一次就是本文主要论述的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文化的吸收融合。根据统计,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的词语。而正如梁启超所言:“夫语言,所以代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由此观之,则自译业勃兴后,我国语实质之扩大,其程度为何如者。”自汉代译业初兴到宋代大规模译经活动结束,近一千年间经过像竺法护、昙无竭、道安、鸠摩罗什、慧远、菩提流支、玄奘等大师的先后努力,佛教文化被整体移植到中国。早期的翻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固有名词音译,抽象名词大多沿袭中国旧有词汇,尤其是借用老庄者为多,如道安法师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就是注重解决佛经翻译中的“当代化、地域化、大众化”的问题;但随着译经业的逐渐发达,为准确翻译佛经的义理,译者结合汉语特点及佛经义理,创造出了大量新词语;而且随着佛教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在日常交际与活动中,也出现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词汇。到宋代赞宁便在《宋高僧传》里总结出了翻译“六例”,如方立天先生所说:“六例总结了汉译佛典的来源、语本、翻译方式和译文差异,区分了译本的语言类别,表现了中国佛教学者对翻译中语言问题的重视。”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汉语,对其整体面貌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主要有以下途径: 直接自佛教经典撷取 汉民族文化以儒家为代表,与古代印度以佛教为代表的文化相比较,汉民族偏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对精神的超越需求不是很强烈,所以反映在语言上非常朴实,相对而言缺乏想象力。佛教经典的输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民族的思维想象空间。随着隋唐时代佛教在社会上影响的日渐深远,许多佛教经典中的词语输入进了汉语词语系统之中,尤其是几部普及较广、影响较大的经典,像《楞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等等。 《楞严经》卷四中,佛陀让25位圣者各自讲述自己的悟道经验,以便使后来“行者”能够“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静。”这一句话中就有两个成语“一门深入”和“六根清净”进入汉语言词汇体系,当然其含义是随着在社会上的应用而逐渐“世俗化”的。该卷还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的说法,“爱河”一词是佛经比喻极其丰富的表现,但中国人却不愿使之干枯,便创造出了“永浴爱河”之类的词语,用于表达对新人的祝福。该书卷八还有“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味同嚼蜡”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比喻,借用到汉语中就成了比喻内容枯燥乏味到极点的意思了。 《维摩诘所说经》第一品中赞扬各位菩萨功德时说:“众所知识,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狮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为大医王,善疗重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其中有多个成语进入汉语词体系:“名闻十方”、“不请之友”、“应病与药”还有“狮子吼”。本来“狮子吼”是说诸佛菩萨能够以妙法降伏一切外道邪说,后来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歌赠给朋友“龙邱”居士:“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吼”借用此处“狮子吼”的部分含义,说朋友妻子声音特大,对丈夫管教很严,后来便成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收稿日期:2006-02-16 作者简介:王志伟(1969-,男,河南中牟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英语修辞 学、英语文体学与语篇分析研究。 第22卷第4期2006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SHAN GQ IU TEACHERS COLL EGE Vol.22 No.4August ,2006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王志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0083 摘要:汉语双关名称来源不详,但其使用源远流长。汉语丰富的文字游戏、独特的谐音文化以 及含蓄的民族心理等构成了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汉语双关传统主要通过语言游戏和修辞手段 两种形式得以延续,运用领域主要涉及古体诗歌、文字游戏、谜语、歇后语、相声小品、网络文学、手机短信等。中国传统的修辞哲学思想使得汉语双关地位不如西方显赫,双关研究也因此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关键词:汉语双关;文化基础;人文传统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604-0133-04 双关语作为世界多种语言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其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世界各地早期的口头语言游戏之中。根据现有文献,双关语的书面使用在西方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

纪的荷马时代。[1] 在中国至少也可以追溯到包括从西周时期 (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创作的诗集《诗 经》。然而,和英语一样,汉语“双关”名称的由来也不能完全确定,《词源》、 《汉语大词典》、《修辞学发微》等修辞学专著和词典多首标范仲淹《〈赋林衡鉴〉序》:“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但马国强在检读了汉魏至唐宋历代诗歌后发现,范仲淹之前就已经有诗言及“双关”,佐证是《全唐诗》650卷方千的有诗歌《袁明府以家 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惟四韵,兼亦双 关》。[2] “双关”称名是否还可以再往前溯源,至今不得而知。不过,双关语作为世界文明中一种最为喜闻乐见的创作手段,作为资格老、牌子硬、经久不衰的修辞手段,其传统极为悠久,本文拟从汉语双关的文化基础和人文传统等角度入手,对汉语双关传统进行简要探讨。 一、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 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的文字游戏、谐音文化、含蓄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构成了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 第一,文字游戏。人类是游戏的动物,游戏是创造的准备,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在人类的游戏中,语言文字游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雅各布逊(Roman Jacobson ,1896-1982强调“语言文字游戏的重要性不应低估”。[3]王佐良先生

双关语

Pun: an amusing use of a word or phrase that has two meanings, or of words that have the same sound but different meanings. https://www.doczj.com/doc/6514655551.html, He often broke into song because he couldn't find the key. ?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 ? 时光像箭一样飞逝,水果像香蕉一样飞逝??? ? Does it make sense? ? 这句话乍一看,好象是说:时光像箭一样飞逝,水果像香蕉一样飞逝。其实这句话后半部分的真正意思是:果蝇喜欢吃香蕉,也就是fruit flies/like/a banana。---- Who is closer to you, your mom or your dad ? (爸爸和妈妈谁和你更亲近?)——Mom is closer, because dad is father. “father”(父亲)与“farther”(更远)同音? ---- What fruit is never found singly ? (什么水果永远不会是单个的?)? ——A pear. ? “pear”(梨)音同“pair”(一对)? ---- Which runs faster, heat or cold? ? —Heat,because you can catch a cold. ? ---- What eight-letter word has only one letter in it? ? —Envelope. ? ---- What kind of table has no legs? ? ——A timetable. ? ---- What kind of witch(女巫) has no power? ? ---- Sandwich.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we call it——the Present. —— Joan Rivers, American humorist 双关语及其翻译 2010-11-20 10:19:05 作者:sunny来源:浏览次数:85 网友评论 0 条双关语(pun)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是指有意识地将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或句子间相互的逻辑关系来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以使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有趣。外国学者Joel Sherzer~E双关语定义为:A pun is a form of speech play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unexpectedly and si multaneously combines two unrelated meanings(-个词或词组,以文字游戏的形式,出其不意地把互不关联的两层含义同时结合起来)。从修辞学上来说,它属于借代范畴的辞格。双关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从西方政治家的演讲到东方的古老民谣,还是从大文豪的不朽作品到传世千古的唐宋诗词,双关语充满诙谐和智慧的身影无处不在。据有关研究表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就使用了3000多个双关语。而在我们汉语中,早在六朝的乐府民歌中就有“衔碑(谐悲)不得语”,“夜夜得连(谐怜)子”,“昼夜长悬丝(谐思)”,“藕(谐偶)异心无异”等句。宋朝有民谣日:“打破筒(谐童贯姓),泼了菜(谐蔡京姓),便是人间好世界。”((红楼梦中的“护官符”有“假”与“贾”谐,“雪”与“薛”,也是妙趣横生。

浅谈汉语中的佛教词

《古汉语白话史》课程论文浅谈汉语中的佛教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文学院11文41班11016028 沙琳琳 纵观汉语发展历史,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随着历史车辙的划过得到了演变和发展。其中,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最先在词汇方面得到体现,随着历史的演进和不同民族的接触,作为语言发展演变最灵敏的捕捉者——词汇,它见证了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新成员如何从产生到扎根,从生根发芽到结出果实的全过程。在汉语词汇史上,鸦片战争以前,汉语较大规模的吸收佛教外来词汇有三次:一是秦汉时期,张骞通西域,从匈奴和西域传来新的词汇;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以及佛经的大量翻译而产生的新词汇;三是明清时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带来的西方词汇。其中来自梵语的佛教词汇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和第三次,极大的丰富了汉语词汇,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佛教起源于印度,到现在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岁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佛经》、《佛典》慢慢传播开来并逐渐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佛教词语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许多源自佛教的词语我们早已司空见惯,便不觉得他们是从佛教借来的外来词了。例如,许多成语或典故来源于佛教。《大本经》里说:“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这一成语,是对佛的降世神奇的赞颂。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例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六根清净”。“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借花献佛”“皆大欢喜”等成语均出自佛教。下列是汉语中常见的佛教成语: 1、“飞蛾投火”多作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涅槃经》说:“汝等今者兴建是意,犹如飞蛾投于火。”宋·頣藏主辑《古尊宿语录大随开山神 照禅师》:“岂比飞蛾投火,自伤自坏。”后为俗语,如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寻他不着,他今日自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 2、“开花结果”出自《续传灯录》卷三十谓:“开花结果自馨香。”意谓通过修行之“因”而逐渐证到觉悟之“果”。后亦比喻通过努力而有收获。如《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你口。”亦写作“开花结实”。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在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西域传入中国。自从中国有了佛教之后,中国的宗教、哲学、伦理、建筑雕刻、语言文学以及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的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有关佛教传入中国的各种传说,多将佛描绘成为头顶金光、轻举飞升的神仙。例如“明帝感梦”的记载即是如此:“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为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金黄色。?帝于是遗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明帝梦见金人,形象高大,头顶有日月一样的光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表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在人们头脑中有很深的印象;明帝以此询问群臣,就有人将明帝梦中的形象与佛联系起来,体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在哲学方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一种唯心哲学对我国原有的哲学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宋朝时期的朱熹把这一理论渗入到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之中。佛教的三论宗主张“诸法性空”,又称法性宗、空宗。该宗以真俗二谛为纲,以“无得正观”为基本思想,认为一切万有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无自性的,也就是毕竟空无所得,但为引导众生而以假名说有,这就是“中道”。该宗通过重重否定的“四重二谛”,表明佛所说任何言教不过是权教,只有忘言绝虑才能真正体悟佛说的真理。而佛教的其它体系还有“性具实相”、“三谛圆融”等等学说,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在宗教方面,佛教输入了新的观念、新的教义,形成了新的教派,而且对道教和儒教也有重大的影响。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佛教以其特有的教义教导人们要空灵、空寂、空无,不要怨怨相报,忍耐人间百般苦,以求西登极乐世界。另外,佛教以其浩如烟海的宗教文献和其宇宙论及其精密的宗教仪规,大大地扩展了中国人的精神领域。 道教和儒教在很多方面也学习了佛教的一些思想。而在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之时,道教也逐步形成,双方同时面临在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传播的问题,造成了佛、道互争高下的局面;魏晋以后,佛教的发展逐渐达到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程度,于是导致了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上与儒、道的争辩。西晋道士王浮与僧人帛法祖争辩屡败,遂编造《老子化胡经》以贬损佛教。它称佛教是老子西行为教化凶顽的胡人而设,这也就是著名的“老子化胡”说;到东晋时佛教方面侧出现了《清净法行经》予以回应,它提出“三圣东行”说,即老子、孔子和颜回分别是佛的三个弟子摩诃迦叶、儒童菩萨、光净菩萨所化现,以证明佛教高于道教。在其后更是进一步将道教中的伏羲、女娲也看作是宝应声菩萨和宝吉祥菩萨。《清净法行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与道教之争的发展,至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更是激烈。尽管它们之间的争斗十分激烈,但作为在同一地区发展的宗教,必将趋于融合。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提出了三点:一是区别了“在家”、“出家”修行所应遵循的不同规范;二是

英语广告中的双关修辞的效果分析

英语广告语中的双关修辞运用效果 刘小红 摘要: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好的的广告以其精炼内涵丰富的语言和完美的演绎技术既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又给消费者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英语双关语以其简短、精炼、一语双义的特色给广告语带来了不一样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英语广告语的特点和英语双关修辞在广告语中的应用,让身边的广告变得更加意犹未尽、耳目一新,达到更有影 响力的传媒效果。 关键词:英语广告语、英语双关、双关类型、效果 1、英语广告语的流行与特性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现实了,尤其是如今双语教学的普及使得英语在非英语国家的应用程度也越来越高,英语作为当今最为通用的国际语言,英文广告作为传媒手段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这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交往的便利,也顺应了国际化、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因为英语这门语言本身的词法、句法特点,英语广告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在词法、句法尤其是修辞方便表现出一定的特点。 英语广告语的词汇一般都简洁、形象、富于感染力,且广告词汇大都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词语,少用晦涩、深奥的词汇。因为英语本身系属印欧语系,其独特的字母造词方法使得英语广告可以把人们熟知的词汇进行创新拼写,这样既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富于了其产品广告的创新、独特的意义。因此,英语广告语很容易以轻松、诙谐、幽默的效果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给人们带来语言美的无形快乐。 2、英语广告语中的双关种类 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西方修辞学中的双关语和汉语中修辞学的双关语一样,在语言运用技巧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广泛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语言层面。在《汉语修 辞学》(王希杰,2001:86-91)双关分为语义双关、谐音双关、语法双关。按照此法,英语广 告语中的双关也可分为三类。 2.1、语义双关。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样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双关。语义双关在广告中的运用比谐音双关更为普遍。其效果与谐音双关可谓异曲同工。例如:(1)Take Time for Time。 此英文广告中的第一个time指时间,第二个time指《5时代6》这本杂志,意为呼唤人们花点时间去看《5时代6》这本杂志,此广告中的time一语双关,一个词表达了两种意思,既简洁凝练又意味深长,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很好的吸引了消费者。 (2)I am MORE satisfied,ASK for MORE 。 MORE是一种香烟的商标,这个单词的本义是”更多,更好,此时的more一词双义,整句意为我很满意,我要更多的MORE牌香烟。这样的广告语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效果不同凡响。 2.2、谐音双关。谐音双关,就是用同音异义或近音异义的词构成双关。广告制作者非常乐于使用谐音双关,因为此类双关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能增强广告的

“来自佛教的词语”等

“来自佛教的词语”等 来自佛教的词语 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汉语。佛经本以梵文写成,其中有许多佛教术语,翻译成汉语之后,这些外来语也渐渐融入汉语之中,词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成为日常词汇的一部分,人们渐渐忘了它们的来源和本义。 如,“世界”,出自《楞严经》,“世”指时间,“界”指空间;“真空”,出自《行宗记》,指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界限的境界;“实际”,出自《智度论》,指“真如”境界(宇宙本体);“究竟”,出自《五灯会元》,指解脱生死成正觉;“本来面目”,出自《坛经》,指人的本性;“种子”,出自《摄论》,指现象的原因;“一丝不挂”,出自《楞严经》,指不受尘俗的牵累,等等。 寿称 冯友兰为庆贺金岳霖八十八岁生日写一寿联,上书:“何止于米,相期以茶。”其中的“米”和“茶”都是寿称。“米寿”是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可拆为上、下两个“八”,中间一个“十”;“茶寿”是指一百零八岁,因“茶”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可拆为两个“八”、一个“十”,代表“八十

八”,上下加在一起等于一百零八。此外,还有“喜寿”和“白寿”,“喜寿”是七十七岁的雅称,因为草书“喜”与竖排的“七十七”形似;“白寿”是九十九岁的雅称,因“百”字去掉上面的“一”是“白”。 “拍马屁”原非贬义 “拍马屁”一说,源于元朝文化。据说蒙古族的百姓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起初,人们实事求是,摸到好马自然少不了一番夸赞,摸到劣马也会实话实说。但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无论别人的马是好是坏,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渐渐地,“拍马屁”就变成了对不顾客观实际、一味阿谀奉承讨好别人的一种讽刺。 货币上的书法 秦朝钱币“半两”和“两锱”上的小篆,是秦朝的丞相、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所书。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的“开元通宝”,是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五代南唐的“唐国通宝”,有篆、楷两体,乃南唐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徐铉所书。北宋的“淳化元宝”,有楷、行、草三体,是宋太宗赵匡义所书。北宋的“崇亍通宝”和“大观通宝”用瘦金体书写,出自宋徽宗赵佶之手。清朝的“咸丰通宝”,是著名书画家戴醇所写。第一套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是开国元勋董必武所题,第二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

浅谈诗词中的“一语双关”现象

浅谈诗词中的“一语双关”现象 中国诗词在很多时候要表达双重含义时而字面上却只表达了一种含义,更重要的含义需要推导才能获得,从而获得委婉,含蓄的效果。这种现象就是一语双关。它一般分为谐音双关与语义双关。 (一)谐音双关 古典诗词中制造“双关”的手法很多,谐音双关是比较常见的。汉字是单音字,每一字一音,有些字还是多音字,而汉语的一个音又海纳了数以千计的字,这就是谐音双关的基础。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表现了在朦胧恋爱中的男女有趣而微妙达到的心理。诗句借景言情,妙手偶得,风格轻快流丽,妙语天成,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双关妙用。 又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由于“莲”与“怜”音同,“莲子”也即“怜子”,“青”即“清”,“青”即“莲子”的颜色。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再如:温庭筠的《杨柳枝》“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中“烛-嘱,围棋-违期”,诗人使用谐音双关手法,造成字面上的隐语,使读者通过联想便知言在此而意在彼。即字面上是说点灯相照,与郎共作双陆之戏,实际上是说诗中女主人公与郎长别时,曾深嘱勿过时而不归。“莫违期”是“深嘱”的具体内容。 总之谐音双关就是一种音,两个字,双重意。 (二)语义双关 相对于谐音双关,语义双关是更高层次的用法。对语言要有更深的认识,表达上更为含蓄。语义双关并不是在诗词中产生歧义,而是透过表面文字传达出另一层意思或是根据诗韵挖掘更深入的语意。比如说:有位农夫见财起意,伙同他人去偷牛,事败被抓进官府。县官派人找来农夫的妻子,想问问他有什么说法,只见该妇女沉稳地走上大堂,低声吟道:“滔滔河水向东流,难洗今朝满面羞。贱妾无心比织女,丈夫何事夜牵牛。”结尾两句尤为精妙,语意双关,亦嗔亦怨又饱含怜爱,让县官也为之动容,念在农夫是初犯且有如此贤妇规劝,就网开一面,放他走了。 又如:有一次,唐伯虎被一个探花出身的县令带到县衙,那县令素闻唐伯虎的大名,很想试试他的才学。因而不在大堂审问,让人把唐伯虎带到后花园。他见几朵花旁有一只蝴蝶被蛛网粘住,那蝴蝶奋力挣扎;但终不能逃脱,不由心中一喜。便招唐伯虎近前来以“网中蝶”为题吟诗一首。唐伯虎得到诗题,便慢步沉思,才行三步,便吟出《网中蝶》: 从来生性好风狂, 走遍天涯游遍乡。 不幸难遇罗网内, 脱身还得探花郎。

汉语史

1.平水韵:十三世纪时,平水刘渊著《王子新刊礼部韵略》,索性把同用的韵(广韵206韵)合并起来,成为107韵,后来又有人并为106韵。 阳声韵:鼻音韵尾m、n、 p、t、k 2.尖团音合流:(见)g、k、h +i、ü→j、q、x (精)z、c、s 3.浊音清化:平声归送气,仄声归不送气。 4.平分阴阳:清归阴平,浊归阳平。 5.入声消失:全浊归阳平,次浊归去声。 看下字的声调平—送气 徒(定)公(平)tóng 仄—不送气 唐(定)割(入)dá平分阴阳,看上字声母清—阴平 浊—阳平 全浊—阳平 次浊—去声 6.古无轻唇音上古:帮、滂、并、明中古:非、敷、奉、微(同声必同部,音近义通)古无舌上音上古:端、透、定中古:知、徹、澄 7.如字:凡是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出。 读破:凡是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声调读出,由于转化的意义大多读去声,古人称为“读破”。 8.系词(是):是在判断句中把名词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①名词不需要系词的帮助可以构成判断(者、也……)②有“者”字后,句末可以不用“也”字。 9.宾语前置的类型(需举例) ①完全抛弃旧形式,仅留下若干残迹。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 ②完全保存旧形式,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③“之”、“是”帮助宾语前置(复制代词),是之、是、之、是之谓。 ④新旧结构同时存在,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可前可后。 10.使成式是一种短语的结构方式。从形式上说,是外动词带着形容词(修好、弄坏),或者是外动词带着内动词(打死、救活);从意义上说,是把行为及其结果在一个动词性短语中

表示出来。这种行为能使受事者得到某种结果,所以叫做使成式。 11.被动式:具有结构特点的被动式,而不是概念上的被动。①先秦被动式可分为三种:“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②汉代两种形式:“为……所”式、“被”字句(后起句)与“见”字句相似。 12.处置式:就形式上说,它是用一个介词性的动词“把”字,把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一定要把淮河治好),就意义上说,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表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一种处置。13.什么叫做句法的严密化?汉语的句法是怎样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 (1)句法结构的严密化:一方面主谓分明,脉络清楚,每个句法成分富有逻辑性,经得起分析;另一方面,要求语言简练,语义精密细致,无懈可击(表意完善严密)。 (2)发展过程:所谓严密化,是指句子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①甲骨文、书经的句子非常简单。《书经》里,复合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用意合的方法来表现,从句法上看不出逻辑关系。在《易经》、《论语》中虽用“故、况、则”等连词表示,但句子结构比较复杂而严密。 ②战国以后,汉语的句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句法结构比春秋时代复杂严密,有利于比较严密的思想的表达。 ③汉魏基本承袭战国时代,基本无发展。 ④唐代佛教的传入,汉语的句法严密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佛教思想强调逻辑关系,一方面把要说的话尽可能概括出来,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另一方面把零星的短句合成长句,联系更紧密,表达更简练。 ⑤五四以后,汉语的句子结构,在严密性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要求主谓分明、脉络清楚,每个句法成分富有逻辑性,经得起反复分析;另一方面又要求语言简练,涵义精密细致、无懈可击。 14.有关肢体的基本词在汉语史上的应用情况 ①肢体的名称稳固性不如自然现象的名称。几千年下来沿用的只有“心”、“手”等少些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否则厥心违怨) ②多数的肢体名称,如“耳、身、眉、鼻、发”等,到现代汉语中变成了双音词的词素。 ③有些肢体名称,如“首、领、面、目、口、齿、足、肌、肤”,上古属于基本词汇,到后代被口语所代替。螓首蛾眉皆再拜稽首美目盼兮 15.佛教借词和译词对汉语的影响 ①一些佛教用语只能通行于研究佛教经典的少数人中间,不能成为全民的语言。(禅:静虑。般若:智慧。兰若:僧舍。菩提:觉。) ②有一些佛教用语进入全民语言,家喻户晓。(佛:浮屠。塔:浮图。僧:僧伽。阎罗:鬼王。)但这些词还令人意识到是佛教用语,不算深入到汉语血液里。 ③还有一些佛教用语,已深入到汉语的血液里,不能再意识到它们的来源。(世界:天下。现在:见在。因果:因依,果实=报应,结果,由结成果实引申为原因所造成的后果。圆满,魔鬼。) 16.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两个特点:尽量利用意译;尽量利用日本译名。 17.同类词:主要是结合汉字的偏旁来谈词与词之间的意义联系。 同源词:主要是结合语音来谈词与词之间的亲属关系。 18.同部首的词就词源而论应该是同类词。不同部首,但是部首意义相通的,也可认为是同类词。 19.在人类创造语言的原始时代,词义和语音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但是,等到语言的词汇初步形成以后,旧词与新词之间决不是没有联系的。声音相近而意义又相似的词往往是同源词。

浅谈英汉双关语的互译

浅谈英汉双关语的互译 李泽娟 (江汉石油学院外语系,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讨论了英汉双关语的互译。通过实例介绍了汉语双关语中的谐音双关、语义双关的英译,并讨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歇后语的翻译,且对英语双关语中的谐音双关、语义双关的汉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英语;汉语;双关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032;H315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10(2003)增刊014102 双关即俗语所说的“一语双关”,是指用一个词、一个语言片段或一个句子同时指代两种事物,具有双重意义(一个是表面的,一个是隐含的,其中往往以隐含为主)的修辞方法;即一个词、一个语言片段或一个句子在句子或文章中有双重或多重含义,可作不同解释,又可达到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1]。双关语可以加深语言的余味,充分表达人物的性格,启发读者思考,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同时,也正是由于它有不同的意义,一语双关,因而翻译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试图对双关语的汉译英和英译汉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 一、双关语汉译英 双关语主要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类型,其翻译方法也不同。 1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指利用同音异义词,紧扣双重情境,增添感情色彩,取得特殊效果。这种类型的双关语既可采用直译的方法(也可采用英语谐音或声音相近的方法)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也可采用意译加注的方法,有时还可用汉语与英语在发音上相近的几个词来翻译。 例1 “我这话也说错了。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看着‘内人’一样呢。” I shouldnπt have called t hem missesπ,t hough you treat t he misses as your missus and give me t he miss! 译文中用misses,missus,miss这些声音相近的词来翻译谐音双关语。原文中的“内人”,一来可指“自己人”,二可指“妻子”。 例2 “我说你们没见过世面,只识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香 玉’呢!” “It is you who are mistaken1Y ou have seen too little of t he world to understand1The vegetable tuber is not t he only kind of sweet potato1The daughter of our respected Salt C ommissioner Lin is also a sweet potato1She is t he sweetest sweet potato of t hem all1” 我们重点译出了这个双关语中隐含的意思,强调了“sweet”,用了画龙点睛的方法。如果把“玉”也翻译出来,效果恐怕就差些了。 例3 所谓“接收”实际上是“劫搜”。 “Taking2over”is in reality loot2taking1 21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指利用同形异义词,紧扣双重情境,造成诙谐的效果。语义双关语的英译通常采用直译的方法,但如果外国读者难以理解中文双关语中隐含的意思,译者也可以在译文以外加以注释。 例4 可叹侍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里“雪”指薛宝钗,“林”指林黛玉) Alas for her wifely virtue,her wit to sing of wil2 low2down,poor maid!Buried in snow t he broken golden hairpin and hanging in t he wood t he belt of jade1 31双关式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歇后语中很大一部分都具有双关效果。在双关式歇后语的说明部分一语双关,即有照应比喻部分的意义,又有其他引申意义[2]。字面意义是对前半部分作解释说明,但其实际意思表达的却是 ? 1 4 1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6月 第5卷 增刊 Journal of Jianghan Petroleum I nstitute(Social Science Ed1)J un12003 Vol15 Suppl1  [收稿日期]20030315  [作者简介]李泽娟(1973),女,1994年大学毕业,讲师,在读硕士生,现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