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诗词中的“一语双关”现象

浅谈诗词中的“一语双关”现象

浅谈诗词中的“一语双关”现象
浅谈诗词中的“一语双关”现象

浅谈诗词中的“一语双关”现象

中国诗词在很多时候要表达双重含义时而字面上却只表达了一种含义,更重要的含义需要推导才能获得,从而获得委婉,含蓄的效果。这种现象就是一语双关。它一般分为谐音双关与语义双关。

(一)谐音双关

古典诗词中制造“双关”的手法很多,谐音双关是比较常见的。汉字是单音字,每一字一音,有些字还是多音字,而汉语的一个音又海纳了数以千计的字,这就是谐音双关的基础。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表现了在朦胧恋爱中的男女有趣而微妙达到的心理。诗句借景言情,妙手偶得,风格轻快流丽,妙语天成,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双关妙用。

又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由于“莲”与“怜”音同,“莲子”也即“怜子”,“青”即“清”,“青”即“莲子”的颜色。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再如:温庭筠的《杨柳枝》“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中“烛-嘱,围棋-违期”,诗人使用谐音双关手法,造成字面上的隐语,使读者通过联想便知言在此而意在彼。即字面上是说点灯相照,与郎共作双陆之戏,实际上是说诗中女主人公与郎长别时,曾深嘱勿过时而不归。“莫违期”是“深嘱”的具体内容。

总之谐音双关就是一种音,两个字,双重意。

(二)语义双关

相对于谐音双关,语义双关是更高层次的用法。对语言要有更深的认识,表达上更为含蓄。语义双关并不是在诗词中产生歧义,而是透过表面文字传达出另一层意思或是根据诗韵挖掘更深入的语意。比如说:有位农夫见财起意,伙同他人去偷牛,事败被抓进官府。县官派人找来农夫的妻子,想问问他有什么说法,只见该妇女沉稳地走上大堂,低声吟道:“滔滔河水向东流,难洗今朝满面羞。贱妾无心比织女,丈夫何事夜牵牛。”结尾两句尤为精妙,语意双关,亦嗔亦怨又饱含怜爱,让县官也为之动容,念在农夫是初犯且有如此贤妇规劝,就网开一面,放他走了。

又如:有一次,唐伯虎被一个探花出身的县令带到县衙,那县令素闻唐伯虎的大名,很想试试他的才学。因而不在大堂审问,让人把唐伯虎带到后花园。他见几朵花旁有一只蝴蝶被蛛网粘住,那蝴蝶奋力挣扎;但终不能逃脱,不由心中一喜。便招唐伯虎近前来以“网中蝶”为题吟诗一首。唐伯虎得到诗题,便慢步沉思,才行三步,便吟出《网中蝶》:

从来生性好风狂,

走遍天涯游遍乡。

不幸难遇罗网内,

脱身还得探花郎。

此诗题出得好,诗吟得更好。“网中蝶”既关眼前景,切当前事,更含心中情。蜘蛛被网网住,身陷“囹圄”;欲想脱离罗网,须得游园观花之人的解救才行。唐伯虎的此时此境,与“网中蝶”何异?其生性洒脱,身陷“牢笼”,为人所困,解脱与否,全系“探花”一人。诗巧在实虚并举,妙在意趣横生,语意双关。其三、四句“不幸难遇罗网内,脱身还得探花郎”,巧借诉说网中蝶境遇,表达诗人意愿。探花出身的县官自然心领神会。在叹服、倾倒之中,恭送唐归。

总之语义双关可由借景传情,也可由一字一词或一句揭示其中的双关精髓。

巩固练习:(一)

千秋岁

张先

数声鹈,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么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请谈一下这首词中的“双关”现象。

答案:“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句,“丝”与“思”谐音,此双关语比喻极为巧妙。“千千结”比喻解不开心中的纠缠烦恼,如乱麻有千万个结子,用得绝妙,可见忧郁之深,相思之苦。正所谓:言有尽,意无穷!

(二)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请谈一下这首词中的“双关”现象。

答案: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作者:唐衍安单位:山东省阳谷县第三中学邮编:252300

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集训 (时间:120分钟分数:129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11分) 采桑子·杂忆 史惟圆①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能得当场几度怜 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往事如烟,满耳筝琶值几钱【注】①史惟圆,明末清初人,经历甲申之变,明亡之痛。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滚遍香弦”中“香弦”代表美好的音乐,意思是说过去天天听惯美好的音乐。 B.“字字清妍”是描写音乐所达到的妙境,每个唱词都能让人感觉美好绝伦。 C.“何曾”“几度怜”,则表现了作者对错过美妙音乐的后悔之情,过去没有好好品味。 D.“绝艺谁传”表达出诗人对艺人们不思进取,不再钻研音乐的痛惜之情。 E.“往事如烟”中“往事”既包括过去尽情欣赏美妙的音乐的生活,也包括身经战乱的生活。 解析:CD C项,作者是认真品味了的,要不如何能知“字字清妍”呢所以“没有好好品味”不对。D项,身逢乱世,如何能专心学艺诗歌并非责怪艺人,而是借音乐说时事说兴亡之感而已。 (2)“满耳筝琶值几钱”的意思作者认为现在的音乐不值得一听,造成“筝琶不值钱”的原因有哪两个试简述。(6分) ?

? ? ?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审读题干,可知有今昔对比之意,然后针对相关诗句分析即可。 答案: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在的音乐确实不如往昔,过去是“字字清妍”,现在是“人间少”,可以知道;(3分)第二个原因是作者的心境不好,无心鉴赏。注解中的“明亡之痛”,词中的“往事如烟”,可以解说乱世心境如何能听得下“满耳筝琶”。(3分) ,完成问题。(11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①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全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语言含蓄而有韵味,结构严整工巧,堪称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精品。 B.首联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东风喻指春天。 C.三、四句极写所见之美,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五、六句写山牵着

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解读

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解读 古代的离别诗词,往往涉及一些特定的风物,如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或者吹笳弹琴,吟诗高歌。总体说来,这些有关离别的意象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离别的时间。如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等等。春天是个特殊的季节,万物复苏,本来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但离人却要就此远去,带走了一年的希望。所以作为离别的双方,怎不倍加伤感?当然,离别诗更多的场景摹写是在秋季。如“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孟郊《古怨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等等。当然,从小的时间范围来讲,许多诗人更喜欢把离别与落日、夕阳、暮色联系在一起,用以表达浓浓的别情。离别的伤感与落日的苍茫正相协调,悲凉的环境正好可以烘托凄凉的离别之情。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等。 再者,离别地点的安排,诗人也有讲究。古代的作品,常常写到灞桥,写到劳劳亭、长亭、南浦等。灞桥,建于汉代,位于今西安城东12公里,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对送行人而言,这

是终点;对远行人来说,这是始点。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学作品中,灞桥是最富有离别气息的经典意象。 劳劳亭,位于南京城南,是著名的送别之地。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如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 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此送别。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句子便取其离别之意。 南浦,即古南浦郡,其水滨常为古人送别之处。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如屈原《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另外,在离别的景物上,古人常常描写柳枝、春草、月亮,由于长期大量使用,这些诗歌意象如今已成了离别的代称。“柳”谐“留”音,折柳相赠表示留念、挽留之意,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再者,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一切顺遂。杨巨源“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刘禹锡“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春草”也是这样一种意象,它经常被用在表达送别、相思主题的作品中,成为抒发离愁别恨的一个载体。李煜《清平乐》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王维《山中送别》中“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等句均有对“春草”这一意象的涉及。

浅谈宋词

浅谈宋词 摘要: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关键词:发展词牌名派别价值名篇赏析 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上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宋词不同于唐诗般具有严格的平仄要求和格律要求,宋词创作更为自由,同时也使它更为优美、独具一格。 (一)宋词的起源与发展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

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唐代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但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此时,词已逐渐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宋词的词牌名 词的词牌,即为词的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 (三)宋词的派别 宋词主要分为豪放派、婉约派、花间派三种。 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等人为代表,具有创作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的特点。豪放派词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

100首关于春天的经典诗词

100首关于春天的经典诗词 导读 本文整理了100首春光诗词,让我们一路流连在这诗词间,感受春天里最美的风景,最深的感情! 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 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 向阳草木青,明媚春光暖,春天的美,俯拾皆是,但尤爱诗词里如画的春。 -1-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7- 《夜月》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杆南斗斜。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窗纱。 -8-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 2、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1.用自己得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得景象(限60字) 2.诗中得“妇姑”就是指。 3.最后一句用了表现手法。简说此句描写得意义。 3、、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儿女各当家”就是指。 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得景象? 3.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得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得思想感情?

4、社日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描写社日农民得欢乐情景运用了细节描写,很具表现力。试举两例分析。 6、春山夜月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说“赏玩夜忘归”得原因就是;首联在全诗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您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好?选出来试作简析,品味其妙处。 10、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诗论家杨慎曾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您同意她得意见吗?请简述您得见解。 、 11、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这首诗描写得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说之。 2、从全诗瞧,诗人得“夏意”就是什么?

。 13、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试述“人语响”在创造意境上得作用。 2、第三句中得“入”字极为洗练,说出它得传神之处。 22、山中问答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从结句“别有天地非人间”瞧全诗,诗人陶醉得“碧山”就是怎样得世界?从中瞧出诗人崇尚得就是什么? 二、赠友别离诗 ? 25、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就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指表亲,卢纶就是司空曙得表弟。 这首诗写“喜”,运用了反衬得手法;前人评论也认为,悲喜之情,正反相生。请结合全诗就此作 28 谢亭送别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第二句得“水急流”与上下句哪两处相关联?有何作用? 2.古人写景常用“虚实”结合得方法,请联系此诗作简要解说。三、四句得写法与宋代送别诗歌中哪一句极为相似。 三、思乡怀人诗 亲情、爱情、友情就是文学作品永恒得主题,古代男青年因求学、干名,或戍边、经商而羁旅她乡就是常事,这样就出现了大量得思亲怀人得作品。其艺术手法大体与离别诗相近。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座 一、答题基本方法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包括内容: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 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 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三、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古诗词意象大全_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古诗词意象大全_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在古代诗词作品中,离别,总是被当作反复歌咏的主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唐玄宗的凄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柳三变的缠绵;“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是朱淑真的幽怨;“怕人寻问,咽泪装欢”,是唐婉的酸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古代的离别诗词,往往涉及一些特定的风物,如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或者吹笳弹琴,吟诗高歌。总体说来,这些有关离别的意象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离别的时间。如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等等。春天是个特殊的季节,万物复苏,本来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但离人却要就此远去,带走了一年的希望。所以作为离别的双方,怎不倍加伤感?当然,离别诗更多的场景摹写是在秋季。如“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孟郊《古怨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等等。当然,从小的时间范围来讲,许多诗人更喜欢把离别与落日、夕阳、暮色联系在一起,用以表达浓浓的别情。离别的伤感与落日的苍茫正相协调,悲凉的环境正好可以烘托凄凉的离别之情。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等。 再者,离别地点的安排,诗人也有讲究。古代的作品,常常写到灞桥,写到劳劳亭、长亭、南浦等。灞桥,建于汉代,位于今西安城东12公里,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对送行人而言,这是终点;对远行人来说,这是始点。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学作品中,灞桥是最富有离别气息的经典意象。 劳劳亭,位于南京城南,是著名的送别之地。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如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 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此送别。柳永“寒蝉凄切,

浅谈古诗词中的“境在一字中”

浅谈古诗词中的“境于一字中” 王楠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010637) 内容提要:在古诗词中,境界往往是由一字烘托出来,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这一点在创作中可谓至关重要,画龙点睛的遣词在作品中会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千古佳句,要么是意好,要么是境好。对于境来说,炼字是体现作者功力的关键。运用不同的字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效果,运用的恰当便如妙笔生花,不仅仅能够使诗词更具美感,也使作者和读者能够进行心神交流。 关键词:境界、心情、古诗词、自然、浑然天成、炼字、美感 提起宋祁的《玉春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一提到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便是大街小巷之人都能耳熟能详的。可见诗歌并不仅仅是高雅之人才能够欣赏的。只要是动人之语必有动人之处。就好比这“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样,一个“闹”字就充足散布开去的魅力。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春天的悄然到来,东城的景色也越来越美好。清风拂过湖面,荡起层层波纹,好似女子梨涡里荡开的醉人笑意,甜甜的迎接踏春而来的客人。这便是首联的意境了,从整首诗来看,头两句是全诗的铺垫。 “绿杨烟外晓寒轻”这一句紧接而来,初春的杨柳抽出的新芽,轻轻浅浅的,好似烟雾环绕,看得不真切。“晓寒轻”用的也是极妙,原本是指早春还有些轻微的寒意,但是一旦直白的解释就是去了韵味,原本诗中那轻轻渺渺的感觉就消散了。“晓寒轻”从音韵上就有一种含蓄委婉的味道,而这就是宋祁对早春的感知,清爽,灵动。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下子就从杨柳青黄写到了红杏枝头,杨柳给人的感觉轻灵而红杏则是热闹的,这一静一动显出强烈的对比,虽然这热闹欢快的红杏没有完全打破这冬天的寒意,但是这春天的确也渐渐的美好明晰起来了,好像这红杏的后面就是满世界的生气和暖意。但如果仅仅就是这“红杏枝头”在这微微寒意中独自盛开,这无非就是单薄的,所以这或盛或衰的景色,全靠一个“闹”字,豁然开朗。“闹”字写出了花开得娇艳但不孤寂,红杏本不是孤傲之物,这一“闹”字到原原本本的把红杏的神态形容出来。叫人好不欢喜。阳光下的灼灼其华,只一字,尽显风流。 后面的“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就更好理解了,我们一生中常常会遗憾欢乐的时光太少,但是哪里是这样,不过是太重视俗世

带《春》字古诗100首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金门答苏秀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6、初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小雨》 7、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8、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9、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10、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12、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清明二首》 13、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5、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16、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17、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1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19、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2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21、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来《春日》 22、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2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2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6、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 27、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2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9、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 30、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馆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浅谈古诗词中表达相思离别的常见手段

浅谈古诗词中表达相思离别的常见手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由于古代种种条件的限制,古人的离愁别绪更显得惨淡黯然。离别后的愁苦与相思更是寂寞难耐。古代离人别后表达相思之苦的常见手段有如下几种。 一、从日常生活细节侧面反映离愁 日常生活细节的变化,是对情感变化最好的侧面反映。 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叨叨令》:“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和《朝天子》:“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两首曲词直抒胸臆,重要的人远去了,相思渐浓,缠绵悱恻,无法释怀,于是不想起床,只想昏睡,更没心思吃饭。将离别的痛苦和苦苦的相思之情和盘托出,淋漓尽致。 又如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可爱人已走,寂寞懒梳妆,无心“对镜贴花黄”。丈夫离家远游,词人在委婉的寄寓着浓浓的相思之愁,我们可以从人物的慵态中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深切相思之情。其实最早《诗经·卫风·伯兮》中也有类似的描述:“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是从懒于梳妆打扮着笔来写女子的相思之苦。 二、借助特定的时刻进行表达 悲凉的感情,只有在特定的时刻,配合那个时刻特有的特点,才能将苦闷的心情进行合理的放大。 古人有着伤春悲秋的情结,说的就是这个人有一颗敏感的心,看到春天的花儿落了,就知道春天就要过去了,便想到青春易逝而感到伤心;秋天到了,看到万木凋零,使引发对人生的悲叹。作家总是易感的,一花,一草,一鸟,一虫,一山,一石,都可能激起作家的思想火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花和鸟来描写春天,写出了睹物思人,表达出;离别之苦。“泪眼问花花不语,乱

100首描写春天的诗词

100首春天的诗词 001春夜喜雨【唐】杜甫 00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003春日【宋】朱熹 004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005《咏柳》【唐】贺知章 006天净沙·春【元】白朴 007夜月【唐】刘方平 008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009鸟鸣涧【唐】王维 010春雪【唐】韩愈 011《江南春》【唐】杜牧 01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013风波·三月七日【宋】苏轼 014村居【清】高鼎 015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0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017绝句【唐】杜甫 018忆江南词三首【唐】白居易 019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五代】李煜 020破阵子.春景【宋】晏殊 021新雷【清】张维屏 022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 023临安春雨妆霁【宋】陆游 024晚春【唐】韩愈 025南湖早春【唐】白居易 026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宋】李清照 027春夜【宋】王安石 028春思【唐】李白 029闺怨【唐】王昌龄 030春日偶成【宋】程颢 031王孙游【南北朝】谢朓 032城东早春【唐】杨巨源 033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034春兴【唐】武元衡 035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唐】贺铸

036春愁【清】丘逢甲 037玉楼春.春恨【宋】晏殊 038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 039春题湖上【唐】白居易 040绝句【唐】杜甫 041水槛遣心二首【唐】杜甫 042如梦令【宋】秦观 043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宋】苏轼 044苏溪亭【唐】戴叔伦 045咏柳【宋】曾巩 046春别曲【唐】张籍 047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唐】孟浩然048送春【宋】王令 049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 050春山夜月【唐】于良史 051更漏子·柳丝长【宋】晏几道 052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宋】苏轼 053雨后池上【宋】刘攽 054大德歌·春【元】关汉卿 055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语【宋】朱服056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宋】李清照057春中田园作【唐】王维 058山房春事【唐】岑参 059和乐天春词/春词【唐】刘禹锡 060好事近·梦中作【宋】秦观 061怅诗【唐】杜牧 062春远【唐】杜甫 063渡湘江【唐】杜审言 064子夜吴歌·春歌【唐】李白 065阙题【唐】刘昚虚 066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宋】欧阳修067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宋】钱惟演068春风【清】袁枚 069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 070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上【宋】欧阳修071登池上楼【南北朝】谢灵运 072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宋】晏殊073春草【唐】唐彦谦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离别诗鉴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离别诗鉴赏教案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今年湖北卷考查了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和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安徽卷考查了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 一、风格和抒情方式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唐诗人高适意境高远的七绝《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卷(二)练习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卷(一)(全国卷用)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9分)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 (金)元好问②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③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人日:正月初七,古代佳节之一。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金亡后居燕京。与元好问交谊深厚,书信往来频繁。②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③草堂:杜甫晚年在成都居浣花草堂,有《人日》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说收到来信,使自己略感宽慰。 B.第二句写清晨览镜,看到自己胡须花白,感慨华年已逝,复国之志难酬。 C.在明月普照的高楼上畅饮燕市美酒,在梅花绽放的人日里吟诵杜甫的诗篇。 D.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景物变化万千,青年男女黛青脂红占尽一时风光。 2.本诗尾联“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自咏示客 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箝纸尾:典出韩愈《蓝

伤春悲秋古诗词集锦

伤春悲秋专题: 伤春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相见欢【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 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 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 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关于春的古诗100首(精华版)

《关于春的古诗》 关于春的古诗(一): 1、《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2、《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3、《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春宿左省》【唐】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5、《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7、《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1、《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4、《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6、《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9、《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二)有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二) 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酒楼秋望 华岳①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①华岳:南宋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1)请简要分析“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的妙处。 (2)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1)上片是怎样表现“凄然”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2)上片主要是实写,下片又是怎样进行虚写的?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①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注】①缱绻:情意缠绵的样子。 (1)词的上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清明 万宽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析与万宽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隋]江总①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②独不归。 去云③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注】①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 ②南冠:楚国囚徒(出《左传》)。 ③去云:喻使臣。 (1)赏析“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的主要艺术手法。 (2)请结合全诗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唐)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①,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②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③,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①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的水蓼。 ②整鬟:梳理发鬟。 ③含嚬:愁眉不展。浦:水滨。 (1)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一幅秋雨渡头待人图的?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下片的首句“不语含嚬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高考伤春类古诗词鉴赏方法指津(转)

高考伤春类古诗词鉴赏方法指津(转) 诗歌鉴赏 1020 1151 高考伤春类古诗词鉴赏方法指津(转) 一、伤春特征 1、诗眼词眼多为“伤春”“惜春”“愁”等。如“一片飞花减却春,风吹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早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正芊芊”(韦庄《长安清明》)、“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辛弃疾《摸鱼儿》)、“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李清照《点绛唇》)等等。 2、多选“落花”“ 落红”“飞花”“残花”“东风”“暮雨”“流水”“夕阳”“燕子”等为意象。如“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张籍《凉州词》)、“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泪眼问花花不语,落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等等。这些意象常构成百花凋零、春光不在、伤感凄凉的意境。 3、多为婉约风格的词人或人生有失意际遇的诗人。李清照是这类词最典型的创,她早期以《如梦令》为代表,伤春之时还表现出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后期因夫死孤寂,所作词伤感失意、悲苦凄婉情调更浓,以《点绛唇》《浣溪沙》等为代表。晏殊、晏几道父子继承五代婉约词风,其创作的《浣溪沙》《蝶恋花》多是伤春感时之作。辛弃疾、杜甫也有此类诗词作品,不过多与国事、身世相关,辛弃疾的《摸鱼儿》、杜甫的《伤春五首》均是代表。 4、词牌以《浣溪沙》《蝶恋花》为代表,诗题以《春兴》《伤春》居多。 二、伤春真意 1、伤春多为恋春惜时,或慨叹光阴易逝、人生苦短。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避寒无” 以富贵华侈生活的描写,反衬伤春女子内心的凄楚。“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两句写自家花落了,蜂蝶也如诗人一样失望,纷纷飞走,诗人却怀疑春色在邻居家,诗人满怀的寻春、惜春、恋春的情绪溢于言表。 2、借伤春表达忧愤忧思及爱国情怀。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上片伤春,下片咏怀,词人借惜春、怨春之感,联系身世,表达爱国忧世之心。杜甫的伤春诗中更多地联系到国事衰危、战乱纷繁,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3、抒发离愁归思与及时行乐。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词中一方面慨叹人生短暂,另一方面也抒发对远别友人的思念和及时行乐的情绪。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苏幕遮》)一词中词人先触春景而伤怀,由宦游少年的得意写到对王孙宦途的“怨”,宦海厌倦之情自然流露。毕竟,此时的词人人生的春天,仕途的春天即将过去,归思之情尤为强烈。 三、伤春手法

描写春天的诗词100首

春天的诗词1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天的诗词2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天的诗词3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天的诗词4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天的诗词5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天的诗词6 天净沙.春【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枊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春天的诗词7 夜月【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杆南斗斜。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纱窗。 春天的诗词8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苑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人初见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偏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春天的诗词9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天的诗词10 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天的诗词11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天的诗词12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天的诗词13 风波.三月七日【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送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春天的诗词14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的诗词15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天的诗词1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