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
- 格式:pdf
- 大小:274.28 KB
- 文档页数:2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文导读: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实现条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价值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实现条件,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及特征(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尤其是精神文明的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如下特征。
1.效用性价值最显著的特征,无疑是其效用性,即某种事物对人的有用性,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在新的世纪,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动员、组织、教育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党的总任务和总目标服务的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可靠保2.客观性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说明:一是价值关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属性是客观的,标志着其价值来源的客观性。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本身的需要和能力是客观的,并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关系、价值形成过程的客观性。
三是价值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表现为一种客观事实,即价值事实。
3.对象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现实人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满足关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为工作对象服务并满足了其需要,才能最终体现自己的价值。
4.社会历史性价值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更是如此,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对象的具体需要进行,才能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实现自身的价值。
立德树人维度下高校思政课价值的实现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
在这一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实现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那么,立德树人维度下高校思政课价值的实现途径又有哪些呢?1.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政课应当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开设各种形式的思政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国情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劳动观念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课应当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的行为规范。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思政课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思政课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当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社会需要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逐渐成长为具有爱心和责任感的社会主义新人。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高校思政课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使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批判问题,并能够形成自己的理性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价值实现【摘要】人的价值是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也是马克思理论的主要论点,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人的价值实现具有内在统一性,人的价值主要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其主要处于根本地位的就是人的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人的价值上具有确定的规律性,这也就出现了内化与外化相统一、重复与渐进想统一、相对性与绝对性相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马克思主义其非常重要的一条价值指向还有基本特色就是当前对人的关注。
因此可以说,人自身的价值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其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政教育其价值其实就是人的价值,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对人自身的发展及其实效性的研究。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思政教育价值同人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认识,来深入性的探讨当前马克思主义中思政教育价值的实现的具体规律以及基本特点,进而形成在一条在思政教育领域中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路径,这对于加强和改进当前的思政教育工作,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思政教育价值同人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从其理论本质上讲,人们曾经就当时的思政教育价值发起过讨论,也产生过怀疑。
应该说,要想真正意义的对思政教育价值进行正确的论证和阐述,就需要从其自身价值同人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一致性来重新认识。
其实思政教育价值其根本本质就是不断的适应人类的发展和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
所以思政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表现。
思政教育对于整个人的意义来说,有着基础性作用,但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门,人们开始对这些思政教育所带来的意义产生了一定疑问。
究其原因,其实并不是指在社会实践中,思政教育同人的本质想脱离,相反恰恰是在思维以及理论方式上,思政教育的价值同人的价值相背离。
所以如果要想真正意义上掌握思政教育的真正价值,势必要依赖人的价值。
从某种层次上说,思政教育价值同人之间的价值,两者之间关系有着较为深刻的联系以及一致性。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为一种相对抽象的教育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虽然被人们所熟知,但其实际意义却不为人所重视。
本文将着眼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通过深入剖析其内涵与现实的应用价值,以期能够探寻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使命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工业化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现代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和幸福并没有让人们的思想得到真正的解放。
相反,思想肆意自由、篡改事实、攻击正义的情况不断增多。
考虑到这种现实背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理工科知识,更必须加强其政治理论素养。
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之一。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内涵是德育教育。
实践证明,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德育教育对于塑造学生整个思想道德体系非常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学术成绩不错,但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他们的行事风格和行为举止也会显得十分混乱。
因此,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学生,以期能够对社会文明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1、增强自我认同感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大众对于自我认同感的需求日益凸显。
然而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信息的不断刺激,往往导致了内心的混乱。
这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们可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方向,增强自我认同感,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
2、提升社会融合度当代社会特征之一是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这无疑增加了社会融合的难度。
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沟通,从而更加容易达成共识、协商,提升社会融合度。
3、促进人才培养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价值实现摘要人的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实现具有内在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人的价值上具有确定的规律性,即内化与外化相统一、重复性与渐进性相统一、相对性与绝对性相统一。
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的价值的规律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人的价值实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的价值价值实现对人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色和重要价值指向,人的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域。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价值的,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价值的维护和实现。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人的价值,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效有用性。
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人的价值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的价值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全面建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的价值的现实路径,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内在统一性在理论上,人们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产生过怀疑和争论。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确证和阐述,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的一致性来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适应人类的需要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政治文化现象。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意义具有基础性作用,这本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产生了疑问。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不是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本质的脱离,而是在理论和思维方式上,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依赖人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的真正关系应该是二者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就客体而言,其价值只有在实现中才能得以体现;对于主体来说,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在客体的价值实现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其内涵是价值的由“潜”到“显”,其实质是价值客体的主体化。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客体,要满足主体的需要,从效用关系角度看,应采取两种途径,即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
它们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并且贯穿在整个实现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不是简单的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而是内含一定规律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换;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否具有价值,人们对于这一活动结果的价值判断是否正确,都需要在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寻找答案。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认识和创造其价值的目的或曰逻辑发展和归宿,它既是一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活动的终点,同时也是另一次价值活动的起点。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体来说,其价值只有在实现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价值,对于社会和人这一主体来说,只有在价值的实现中才能真正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和实质是什么?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实现其价值?其价值实现又有哪些规律可循?这些都是本文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价值的由“潜”到“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主体化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其内涵是价值的由“潜”到“显”,其实质是价值客体的主体化。
从客体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潜价值”到“价值”的转变过程。
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潜在着正价值和负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产品在消费中才能价值只有在其主体消费中,其潜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变成现实的价值。
得到最后完成。
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
……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因此,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才成为产品。
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价值是一回事,价值能否实现是另一回事。
我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探讨,其目的正在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客观基础和条件,用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重要的价值,但它不能凭空的自然而然地实现,而必须通过一定的介质和条件,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现实的“物质生活关系”中去实现和创生。
当然,这种“物质生活关系”不仅包含了价值客体——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科学性,还在于价值主体具备价值实现可能性的准备——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人的条件。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成或实现,必须内在地包含两方面因素: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因素和作为价值主体的能动因素(目的、追求、自身素质等要件),两者在现实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象化基础上发生互动,最终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1.理论的条件。
“说服教育的力量在于逻辑地论证从分析生活事实和现象中推导出来的结论。
掌握逻辑的论据,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这是说服教育方法取得效果的必要条件”,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条件,其内容必须能说服价值主体并为价值主体所接受,其反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必须如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的一般规律,其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必须对价值主体有实际效用。
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系统而言,它必须建构在对价值主体的社会物质水平条件深刻洞察的基础上,并与其发展水平和趋势相契合,这是针对价值主体所处的大环境从宏观上提出的理论条件的一方面。
在微观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契合价值主体的具体的思想意识状态,符合、满足人的合理的需求。
就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的充分性、可持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用的针对性、适应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所要求具备的理论条件的重要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价值及其实现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的一种主客体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价值,有益于提高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内生价值;教育建设;实现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元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它们既辩证统一又相互区别,各自都具备不同功能,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验证和显现。
因此,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摒弃传统重社会价值,而轻个人价值的价值模式,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相互结合,从而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价值就是为了推进人们形成符合阶级和符合社会的政治观念而开展的各种满足人们需求的政治观和思想品德活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逐步将人们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引向正确的轨道,从而实现政治建设目的,保证政治的稳定,政治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价值。
一方面,加强人们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人们在政治上形成共同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观,时刻拥护党的领导、党的方针政策以及路线,然后进一步使整个社会在运行时达成共识,确立和维持了社会程序,保持了社会的健康发展,最后将人们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引向正确的轨道,朝有利方向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建立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对人们进行强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人们对政治价值给予支持和认可,积极拥护党的领导,为完善各项改革和政策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监督改革和政策的实施,为改革和政策的实施不断出谋划策,才能引导政治体制往正确方向改革,才能保证政策在调整过后能够正确有效的落实,从而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选择、文化整合、文化传播、文化创造四个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方面。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发表时间:2010-01-25T13:28:06.37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2月下旬刊供稿作者:易曙光[导读] 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易曙光(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本文在总结已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李德顺首次将价值概念引入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先河(李德顺,1989);此后,吉林大学陈秉公明确提出了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性,张耀灿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正式引入了教学课堂中,郑永延在《现代思想道德理论与方法》中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思想道德理论及其价值问题(郑永延,2000)。
张耀灿和郑永廷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张耀灿等,2001)。
武汉大学项久雨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是继哲学价值论和教育价值论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项久雨,2002)。
基于此,他通过深入的研究后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项久雨,2003),该专著的出版被普遍认为是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新突破。
苏斌对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苏斌,2003)。
刘基等认为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日益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现状并对其进行优化(刘基等,2004)。
江波等针对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经济成份和社会结构多样化导致的人们思想认识多样化问题,从哲学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江波,2005);张捍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的功能(张捍东,2006);李江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创造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以实践为基础和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创造要经济从主体提出和倡导的政治思想向受教育者人体自我政治思想飞跃和从受教育者个体自我政治思想向其政治行为飞跃的过程(李江凌,2006)。
综观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等几个主要的方面。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等三个主要的领域。
张耀灿等认为,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本质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认为价值的真正实现是客体对主体产生实际的效应,即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产生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基本的途径是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二者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
冯达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发展入手,推动主体接受活动的进行(冯达成,200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刘振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因而价值实现的规律就是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活动三大要素之间稳定的、必然的联系(刘振忠,2001);张耀灿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规律可以概括为真善统一律、神形统一律、虚实转化律等三条规律,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是一个多角度和多侧面的规律体系。
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重要的价值,但它不能凭空产生,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内在地包含着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因素和作为价值主体的能动因素两个方面,两者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及教育活动对象化的基础上互动,从而最终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因此,只有当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实”因素的运作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的展开所要求达到的优化和显现价值客体的功能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才有可能进行。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归根到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活动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体现着价值的实现。
因此,只有明确教育活动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教育活动要如何才能更加完善等问题之后,才能真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从理论向现实转化。
一般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必须能说服价值主体并为其所接受,其反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必须如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的一般规律,其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必须对价值主体有实际效用。
同时,还必须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有与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接受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才是有效的,才能为价值的实现创新理论条件。
2.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外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完全是逻辑和概念的推导过程,而是融入了人的现实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中,因此,人和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外在条件。
首先,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控、转化活动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对人的要求和条件集中体现在对人的主体性要求上。
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人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人是否具有以及具有多大的主体性,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在价值实现过程中能否确立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确立基本的价值客体和价值主体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价值主体的主体意识是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由理论状态向表现出某种具体特征的现实状态转化的内在驱动力,而主体能力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在现实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象基础上发生互动的内在根据,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终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条件。
一方面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另一方面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构成要素中,社会是作为价值主体之一发挥作用的,社会必须通过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供多层次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国从总的来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本质要求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严治党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党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趋向能积极实现,这一特殊的社会条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
2.3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介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对象,并关注人的思想和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也是以提升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目标的实践活动。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本身就是一个特定的中介领域,这一中介既是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相互联系和发生关系的依据;又是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发生互动的条件。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以思想道德传导、发展、内化和行为提升为根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主客体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前提下,相互中介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中介条件不是单独存在的条件,而是由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派生出来并内构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中的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构成价值实现中介条件的因素是多方面和多形式的,根据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科学研究态势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中最重要的中介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条件。
只有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有正当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科学理性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需求,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性,才能自觉地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同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就难以转化为人们的行为实践,从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也就无法有效地实现。
3 对策及建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因此,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也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有效的途径,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3.1 不断完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条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内部条件,其中最根本的是受教育者的自身条件,高尚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固然离不开外部力量的作用,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自我道德的完善。
自我完善是认识和实践的高度统一,是青少年的道德修养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实现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高级阶段。
实践作为认识事物的来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如此。
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更重要的在于付诸于实践,贯彻执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和理论。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自觉地评价得失,不断地反省和自我批评,才能真正地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有效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从而在根本上增强自我完善的能力,最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3.2 加强思想政治知识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知识理论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知识理论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有利于培养广大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他们培养坚定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使青少年在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同步发展,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此外,还要注重人文选修课的教学,人文精神是人的文化底蕴所表现出来的对待生活和人生的社会态度,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是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文化人,人文选修课的教学在培育文化品位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3 加强综合管理加强综合管理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包括日常的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学习管理、生活管理以及社会成员的自我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加强思想政治知识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强综合管理,才能规范青少年的行为,长此以往就能促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加强综合管理,一是要依靠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标,促使管理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二是要使教育与管理相互渗透,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强化教育,在强化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管理,使两者形成互动;三是要通过教育提高管理对象接受教育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以提高教育和管理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