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流程说明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流程说明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流程说明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流程说明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流程说明

一、工艺流程叙述

催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模拟流程图如图1 所示。

由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来的富气经富气压缩机压缩到 1.6MPa(绝)。压缩富气与解吸塔顶解吸气混合经气压机出口冷却器冷至55℃,再与吸收塔底油混合,经气压机出口后冷器冷至40℃,进入平衡罐(D-301)分离出气相(富气)及液相(凝缩油)。

吸收塔(C-301)位于脱吸塔(C-302)上部,压力1.4MPa(绝)。由平衡罐来的富气进入吸收塔的下部,自稳定塔返回的补充吸收剂和分馏塔来的粗汽油均进入吸收塔的顶部,与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塔设有两个中段回流,用以取走吸收过程所释放的热量,避免塔内温度上升过高。中段回流自第14 层及第21 层用泵P3 及P4 抽出,分别经水冷器(E-306,E-307)冷至40℃,返塔第15 层及第22 层上方,吸收塔底釜液饱和吸收油返回到上游与压缩富气混合。

吸收塔顶采出的贫气,进入再吸收塔(C-304)底部,与轻柴油吸收剂逆流接触,吸收贫气中的汽油组分。塔顶压力为1.3~1.4MPa(绝),塔顶干气为装置的副产品。塔底富吸收油返回分馏塔。

D-301 底凝缩油经泵P1 加压,与稳定汽油换热(E-304)至70℃进入解吸塔C-302 上部,塔顶压力1.6MPa(绝)。解吸塔底重沸器E-301 由分馏塔一中回流供热。解吸塔顶气返回至E-305 前与压缩富气混合。

C-302 塔底脱乙烷汽油经稳定塔进料泵与稳定汽油换热(E-302)至165℃入稳定塔(C-303)。C-303 塔顶压力1.17MPa(绝),塔底重沸器E-303由分馏二中回流供热。液化气组分由C-303 顶馏出,经水冷器(E-308)冷却至40℃,入回流罐(D-302)。液化气经回流泵加压(P-304)后,一部分作为顶回流,另一部分出装置。

稳定塔釜液稳定汽油先与脱乙烷汽油换热(E-302)至161.4℃,再与凝缩油换热(E-304)至130℃,再经除盐水冷却器(E-309)冷至40℃,一部分出装置,一部分用泵P6 打入塔C-301 顶作补充吸收剂。

二、流程计算初始数据

1、初始数据要求

(1)装置工艺流程图

(2)进料数据

吸收稳定系统的进料有压缩富气,粗汽油和贫吸收油三股。对于压缩富气要求压力、温度、流量和组成数据;对于粗汽油和贫吸收油要求有该油品的恩氏蒸馏数据或实沸点蒸馏数据及密度、压力、温度和流量数据。

(3)塔工艺数据

要求提供吸收塔、解吸塔、再吸收塔和稳定塔的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操作压力等数据。

吸收塔存在中段回流,需提供中段回流的采出位置,返回位置,采出量,返回温度等数据。

需提供各塔的分离要求作为塔计算的依据。如解吸塔可提供塔釜C2 组分的浓度要求,稳定塔可提供液化气中C2 的浓度要求,釜液的C4 浓度或雷氏蒸气压要求等。

如需进行塔水力学核算,还需提供塔的结构参数,如塔径,塔板类型,板间距,浮伐数(或泡罩数、或筛孔数等),降液管尺寸和类型等参数;如是填料塔,需提供填料参数。

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单元停工操作法

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单元停工操作法 一、吸收稳定单元退油 当反应切断进料后,分馏岗位将V22203A、B中轻燃油抽空后,停T22304至T22301的补充吸收油,退油原则尽量将油赶至T22304,各抽出泵抽空后停泵,退油结束。分馏一中扫线开始前T22304油退完。 轻油由T22301V22302T22302T22304精制单元出装置贫吸收油走付线不经T22303,直接返T22201A,T22303中油压回T22201A,现场注意T22303液位不要压空,严禁干气窜入T22201A。 稳定塔在再沸器出口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加大稳定轻燃油出装量,在保证塔顶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尽量加大液化气外送量,V22303无液面时,停P22306AB。 二、吸收稳定单元水顶油 1. 分馏未吹扫干净E22310管程,T22304严禁进水,防止突沸。 2. 不合格轻燃油出装置线: 新鲜水P22202FV22218管线P22218/2管线P22222不合格轻罐油 3. 新鲜水走正常流程进T22301: P22202给水FV22218 T22301 P22203给水FV22218 4. T22301一中、二中回流线:

一中:二中:P22303LV22302E22303T22301 P22304LV22303E22304T22301 5. 凝缩油线: T22301P22302FV22302V22302P22301FV22306E22305T22302 FV22305 V22301注水P22309LV22901 6. 脱乙烷轻燃油线: T22302P22305FV22307E22307T22304 7. 稳定塔回流线: P22306给水FV22308T22304 8. T22301补充吸收剂线: P22307FV22301T22301 T22304 9. 吸收稳定单元撇油。 吸收稳定单元改为三塔循环流程,2小时后,将T22301、V22302抽空,水全部集中在T22302、T22304中,两塔内水位要高,以撇油线在P22307入口见水为准。通过撇油线用P22307将T22302、T22304中浮油经不合格线送至罐区,直至抽空,反复3次确认无油后,由P22202给水顶不合格线内存油至罐区。 三、扫线流程 1.T22301底扫线N2对T22301、22303、26202系统扫线流程如下:

case 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模拟案例

分离工程工业应用实例: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模拟 1 工艺和计算用的流程简述 催化裂化装置是主要的炼油装置之一。它是将重质油轻质化,生产液化气、汽油和柴油的重要装置。而吸收稳定装置是催化裂化装置中的后处理系统,它将来自催化分馏塔塔顶的原料粗汽油和富气分离成产品液化气和稳定汽油,同时得到副产品干气。 本算例是以某石化公司的吸收稳定系统实际装置为例,详细阐述了其流程及算法。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双塔流程共有四个塔,即:吸收塔、解吸塔、再吸收塔和稳定塔。此外,还有两个油气分离罐,即:压缩机后汽液分离罐和稳定塔塔顶回流罐。工艺流程如下:补充吸收剂(稳定汽油)进入吸收塔的顶部,粗汽油作为吸收剂进入吸收塔的上部。吸收塔设有3个中段取热,以取走吸收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吸收塔顶部引出的贫气直接进入再吸收塔的底部,吸收塔底的饱和吸收油与压缩富气和解吸塔解吸气混合冷却后进入汽液分离罐。汽液分离罐的气相进入吸收塔的底部,液相经泵加压后进入解吸塔的上部,解吸塔由塔底再沸器提供热量。稳定塔塔底脱乙烷汽油先与稳定汽油换热,再进入稳定塔的中部,经稳定塔分出稳定汽油和液化气。轻柴油作为再吸收塔的吸收油进入再吸收塔的顶部,吸收贫气中夹带的重组分。干气从再吸收塔顶放出并入瓦斯管网,富吸收油返回分馏塔。 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10 19 11 22 4 1515 15 5 16 320 21 1 6 23 7 81418 14 9 12 17 2 13 图1-1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图 图例说明:1 富气 2 粗汽油 3 轻柴油 4 压缩机 5 汽液平衡罐前冷却器 6 汽液平衡罐 7 平衡罐气相 8 平衡罐液相 9 补充吸收剂提压泵 10 吸收塔 11 解吸塔 12 补充吸收剂 13 稳定汽油产品 14 换热器 15 吸收塔中间冷却器 16 贫气 17 脱乙烷汽油 18 稳定汽油 19 再吸收塔 20 干气 21 富吸收油 22 稳定塔 23 液化气 2 需要输入的主要参数 原料、主要设备操作参数如 表2-1、表2-2所示。 富气 粗汽油 轻柴油 温度/℃ 40 40 40 压力/MPa 0.17 1.6 1.5 流量/(kMol/h) 188.0000 136.6750 88.5 组分流量/(kMol/h) H2O 0.0000 0.0000 1.1948 H2S 0.0000 0.0000 0.0000 空气 0.0000 0.0000 0.0000 H2 13.4270 0.0000 0.0000 02 3.1885 0.0000 0.0000 N2 17.3092 0.0000 0.0000 CO 0.2388 0.0000 0.0000 CO2 1.3386 0.0000 0.0000 甲烷 12.3685 0.0000 0.0000 乙烷 4.5684 0.0000 0.0000 乙烯 10.4002 0.0000 0.0000

吸收稳定操作原则

●吸收稳定操作原则 吸收—稳定系统的任务是将来自分馏塔顶粗汽油和富气,通过吸收塔和解吸塔分离成干气和脱乙烷汽油,再通过稳定塔将脱乙烷汽油分离成液态烃和稳定汽油。 对于吸收操作,温度越低、压力越高、吸收剂量越大越有利于吸收;对于解吸操作,温度越高,压力越低越有利于解吸。 吸收和解吸操作又相互影响,要从吸收和解吸整体分离效果来考虑控制各自的操作条件。 吸收过度将增加解吸负荷,解吸过度又会增加吸收负荷,吸收或解吸过度后反而会造成分离效果恶化。 因此必须树立吸收—解吸系统整体操作的思想。 对于稳定塔操作,影响分离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回流比,在塔底重沸器热源充足和塔顶冷凝品负荷允许的情况下,塔顶回流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但回流过大,将增加塔底重沸器加热负荷和塔盘的气液相负荷,一旦塔盘气、液相负荷超标后,将出现液泛或雾沫夹带,产品分割度变差。所以稳定塔操作需要根据进料组成、流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塔顶回流量,塔顶温度作为液态烃C5含量控制的关键指标,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作为稳定汽油10%点控制的关键指标。 正常操作 ●产品质量控制 ⑴干气中>C3含量的控制

①干气冷后温度高; ②吸收剂量不足或吸收剂温度高,吸收效果差(干气中C3含量高); ③吸收塔温度高或中段回流取热量少,吸收效果差; ④稳定深度不够,补充吸收剂用量过大; ⑤吸收塔压力过低或波动大; ⑥解吸塔温度过高,大量C3、C4组分过度解吸,增加吸收塔的负荷; ⑦不凝气排放。 ⑵液态烃C2含量的控制 a.影响因素 ①解吸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低,解吸效果差; ②吸收过度导致解吸塔进料中会有大量C2。 ⑶液态烃C5含量的控制 a.影响因素 ①稳定塔顶回汉量小或冷却器效果差,造成塔顶温度高; ②稳定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控制过高; ③稳定塔压力低或波动大; ④进料位置不同,进料口以上的精馏段塔盘娄目不同,影响精馏效果。 ⑤回炼轻汽油后塔盘上液相负荷降低,相当于降低了塔顶回流比; ⑥粗汽油流量下降或稳定塔进料中液态烃组分含量上升,液态烃C5含量上升。 ⑷汽油10%点的控制

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工:催化裂解吸收稳定测考试题模拟考试练习_2.doc

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工:催化裂解吸收稳定测考试题模 拟考试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原油中环烷酸含量可用原油( )的大小表示出来。A.硫含量 B.盐含量 C.酸值 D.PH 值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填空题 如稳定塔底重沸器热源不足,进料预热温度也不能再提高,则只( )或减小回流比。 本题答案:适当降低补充吸收剂量 本题解析:适当降低补充吸收剂量 3、判断题 封油循环是指三路循环的一部分。( )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填空题 分馏塔2台顶回流泵均不能使用的情况下,可打开与粗汽油泵间的跨线,通过( ),将分馏塔顶回流罐内液体抽出。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本题答案:粗汽油泵 本题解析:粗汽油泵 5、填空题 分馏塔顶前冷入口处有()个电动阀,()个手阀。 本题答案:2;2 本题解析:2;2 6、判断题 再吸收塔吸收剂用的是稳定汽油。()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7、单项选择题 反应注气量增大,在保持分馏塔顶不变的条件下,应()分馏塔顶温度,才能使汽油干点合格。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先提后降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填空题 稳定塔回流比过大,液化气产率会()。 本题答案:减少 本题解析:减少 9、单项选择题 管壳式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有三种连接方式,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是()。A.胀接 B.焊接 C.胀焊结合 D.爆炸胀管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填空题

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工:催化裂解吸收稳定_0.doc

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工:催化裂解吸收稳定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回炼油自回炼油泵出口有哪些去处? 本题答案:1.经稳定塔底重沸器换热,返回分馏塔5层; 本题解析:1.经稳定塔底重沸器换热,返回分馏塔5层; 2.返回分馏塔2层; 3.至反应回炼。 2、问答题 油浆外甩的准备工作及操作步骤? 本题答案:1.联系高度及罐区,改好外甩流程用蒸汽贯通外甩线; 本题答案:C 和H ;95~99% 本题解析:C 和H ;95~99% 4、单项选择题 贫吸收油进入再吸收塔时的温度为t ,则富吸收油离开再吸收塔时的温度( )。A.t B.C.=t D.都对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问答题 油浆上返塔过小的危害是什么? 本题答案:1.增大上部负荷,产品质量难控制;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2.Ca 本题解析:1.增大上部负荷,产品质量难控制; 2.Cat洗涤不完全,被带到塔盘上,易结焦,堵塞塔盘。 6、问答题 稳定塔底重沸器传热面积小,但加热负荷却较大,为什么? 本题答案:汽油进入重沸器后,经加热、升温,部分要汽化相变,由于沸 本题解析:汽油进入重沸器后,经加热、升温,部分要汽化相变,由于沸腾传热的影响,传热系数很大,且由于器内没有汽化空间,不进行气、液分离,汽油在器内停留时间短,故稳定塔底重沸器传热面积小,但加热负荷却较大。7、单项选择题 炼厂中()颜色的管线表示消防线。A.红 B.绿 C.黄 D.黑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二中回流量减小若其它条件不变,则稳定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A.升高 B.降低 C.无法判断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9、单项选择题 汽油的蒸汽压高,则辛烷值()。A.高些 B.低些 C.不变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填空题 吸收塔分离的关键组分是()和()。 本题答案:C2;C3

浅析吸收稳定系统操作

浅析吸收稳定系统操作 简言之,吸收稳定系统操作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 对于没有干气深加工的炼厂来说(目前绝大多数炼厂是此模式),干气是附加产品。因此降低干气中C3的含量,以使得液化气产量增加的操作,成为上述炼厂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正是基于这点,笔者形象的把它比喻成吸收稳定系统的“中心”。 据有关文献报道,粗汽油和稳定汽油的吸收效果相当,只与其初馏点有关(传统的认为稳定汽油效果好),一般来说初馏点低,吸收C3、C4效果好。尤其在吸收塔塔顶35-40℃范围内操作。因此调节干气量时,切记粗汽油与稳定汽油的加和性。例如,因粗汽油罐液位 低时,降低粗汽油量入吸收塔的同时,需同幅度的提高稳定汽油作吸收油的量,以减少操作的波动。笔者也曾摸索过,当每降低1.5t/h吸收油(包括粗汽油),干气量大约上升200Nm3/min。其实当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物料守恒还可得出,干气量的变化能很大程度上制约稳定塔的操作。例如夏季、冬季汽油蒸汽压指标苛刻度的不同,冬天可往35℃附近靠,来降低干气产量,从而可适当提高稳定塔塔顶压力以达到增产高价值的稳定汽油;夏季可往40℃附近靠,以多产干气来降低稳定塔压力,已达到适当增加了稳定塔冷却负荷以生产较高泡点的合格稳定汽油(对已待定的油品,泡点高,蒸汽压低)。 然而操作条件是在一定幅度范围内变化的,这确实不能单靠干气量的变化来完成稳定塔的调节。尤其一中循环量的波动,对稳定塔的操作变化极其明显。实践生产中,炼厂往往是用分馏塔一中循环量来控制稳定热源(对于有生产重柴油的装置,其热源一般由二中段循环量控制)及脱乙烷油的进料温度及流量来操作稳定塔。因此笔者生动的把它比喻成为吸收稳定系统的两个基本点。在生产中,必须控制好解析塔热源及稳定塔热源被供给的波动。 至于稳定塔本身的操作,和其他产品质量的调节一样。接班后,认真查询上班甚至上几个班的操作参数,找出稳定塔的控制点,是液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流程说明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流程说明 一、工艺流程叙述 催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模拟流程图如图1 所示。 由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来的富气经富气压缩机压缩到 1.6MPa(绝)。压缩富气与解吸塔顶解吸气混合经气压机出口冷却器冷至55℃,再与吸收塔底油混合,经气压机出口后冷器冷至40℃,进入平衡罐(D-301)分离出气相(富气)及液相(凝缩油)。 吸收塔(C-301)位于脱吸塔(C-302)上部,压力1.4MPa(绝)。由平衡罐来的富气进入吸收塔的下部,自稳定塔返回的补充吸收剂和分馏塔来的粗汽油均进入吸收塔的顶部,与气体逆流接触。吸收塔设有两个中段回流,用以取走吸收过程所释放的热量,避免塔内温度上升过高。中段回流自第14 层及第21 层用泵P3 及P4 抽出,分别经水冷器(E-306,E-307)冷至40℃,返塔第15 层及第22 层上方,吸收塔底釜液饱和吸收油返回到上游与压缩富气混合。 吸收塔顶采出的贫气,进入再吸收塔(C-304)底部,与轻柴油吸收剂逆流接触,吸收贫气中的汽油组分。塔顶压力为1.3~1.4MPa(绝),塔顶干气为装置的副产品。塔底富吸收油返回分馏塔。 D-301 底凝缩油经泵P1 加压,与稳定汽油换热(E-304)至70℃进入解吸塔C-302 上部,塔顶压力1.6MPa(绝)。解吸塔底重沸器E-301 由分馏塔一中回流供热。解吸塔顶气返回至E-305 前与压缩富气混合。 C-302 塔底脱乙烷汽油经稳定塔进料泵与稳定汽油换热(E-302)至165℃入稳定塔(C-303)。C-303 塔顶压力1.17MPa(绝),塔底重沸器E-303由分馏二中回流供热。液化气组分由C-303 顶馏出,经水冷器(E-308)冷却至40℃,入回流罐(D-302)。液化气经回流泵加压(P-304)后,一部分作为顶回流,另一部分出装置。 稳定塔釜液稳定汽油先与脱乙烷汽油换热(E-302)至161.4℃,再与凝缩油换热(E-304)至130℃,再经除盐水冷却器(E-309)冷至40℃,一部分出装置,一部分用泵P6 打入塔C-301 顶作补充吸收剂。

稳定岗位试题(一)答案

稳定岗位试题(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影响吸收的因素是温度,压力,油气比,吸收剂性质。 2、影响汽油饱和蒸汽压的主要组分是 C4,因此稳定塔又称为脱丁烷塔。 3、液化气有火灾、爆炸、冻伤的危险性,液化气的爆炸极限为 1.5~12%。 4、稳定塔(T2304)共有53层双溢流浮阀塔盘,稳定塔三个进料口位置分别为24、28、32层塔盘。 5、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有:放空阀、安全阀、压力表、液面计、容器与工作介质切断阀。 6、解吸塔冷热进料口分别为第 1、 10 层进料口。 7、稳定岗位控制的几个质量指标分别为:稳定汽油饱和蒸汽压9月1日~2月29日≯88kpa,3月1日~8月31日≯74kpa,稳汽干点≯ 205 0C,稳汽腐蚀合格,液化气C5含量≯ 3%(v%)(标明单位)。 8、车用汽油的主要指标有: a、抗爆性: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 b、蒸发性:汽油的蒸发性用馏程和蒸汽压两个指标评定。 c、安定性:汽油的安定性是表明汽油在储存中抵抗氧化的能力,表明汽油安定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汽油的胶质含量、另 一种是汽油的诱导期。 d、腐蚀合格;水溶性酸碱中性。 9、T2301、T2302、T2304操作压力分别为1.25MPa、1.35MPa、1.00MPa。 10、吸收稳定区有7个安全阀;精制区有11个安全阀. 11、吸收稳定系统双级泵是稳定汽油泵(P2306A/B)。 12、稳定汽油饱和蒸汽压高则辛烷值高;干点高则辛烷值低。 13、稳定塔底热源分馏一中,解吸塔底热源1.0MPa蒸汽。 14、利于吸收的条件高压,低温,选择性较好的溶剂。 15、热虹吸式换热器被加热介质走壳程. 16、干气的主要组分C1,C2,液化气的主要组分C3,C4,汽油的主要组分C5-C11。 17、稳定汽油精制碱液浓度10%;柴油精制碱液浓度5%;催化剂碱液浓度10%。 18、汽油脱硫醇的催化剂磺化酞菁钴,助催化剂氢氧化钠,催化剂载体活性炭。 19、汽油精制中氢氧化钠的作用脱除硫化氢, 助催化剂。 20、汽油脱硫醇后要求硫醇含量不大于10PPm;活化剂注入浓度100-200PPm;注风量10-15NM3/h。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吸收是利用各组分(B)的不同而分离混合气的。 A.挥发性B.溶解度C.浓度D.密度 2、蒸馏过程的主要环节是(C)。 A.加热 B.对流 C.汽化和冷凝 D.溶解 3、压力增加,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B)。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波动 4、催化裂化的目的产品是(A)。 A.汽油 B.重柴油 C.煤油 D.油浆 5、液态烃组成含量最高的是(C)。 A.丙烷 B.乙烯 C.丙烯 D.丁烯 6、汽油中(A)含量直接影响汽油的蒸汽压。 A.C4 B.C5 C.C6 D.C7 7、液态烃的质量由(D)控制。 A.吸收塔 B.解吸塔 C.再吸收塔 D.稳定塔 8、液态烃中的C2以下组分是通过(A)塔的操作来控制的。 A.解吸 B.分馏 C.吸收 D.稳定 9、当反应压力高时,应(D)。 A.降低气压机转速,提高反飞动量 B. 降低气压机转速,降低反飞动量 C.提高气压机转速,提高反飞动量 D. 提高气压机转速,降低反飞动量 10、稳定岗位主要控制汽油的(C)。 A.干点 B.初馏点 C.蒸汽压 D.闪点 11、压缩富气经吸收塔吸收后塔顶抽出的气体为(A)。 A.贫气 B.干气 C.解吸气 D.液态烃 12、由吸收塔底部抽出经油气分离器分离后的(D)进入解吸塔。 A.粗汽油 B.凝缩油 C.脱乙烷汽油 D.饱和吸收油 13、含有更多轻组分的油品是(C)。 A.粗汽油 B.脱乙烷汽油 C.凝缩油 D.稳定汽油 14、设再吸收塔是因为(A)。 A.贫气中含有汽油 B.贫气中含有C2 C.富气中含有汽油 D.富气中含有C2 15、稳定塔底进料是由解吸塔底抽出的(D)。

催化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

催化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 气压机(M501/1.2.3)压缩后的富气,进入压缩富气—循环水换热器(E305)冷却后,再与来自解吸塔(T302)顶部的解吸气和吸收塔底的富吸收油合并进入压缩富气冷却器(E307/1.2),冷却后进入气压机出口油气分离器(V301)平衡汽化,气相压缩富气进入吸收塔底(T301)与上部的吸收剂—粗汽油、稳定汽油逆流接触,经吸收后的贫气自顶部进入再吸收塔(T304)底部,轻汽油组分解析下来,再吸塔底液压回粗汽油罐(容201)。干气自再吸收塔(T304)顶部出来去常压作燃料,剩余的低压瓦斯放火炬。 为了取走吸收塔内放出的吸收热,吸收塔设有中段循环回流中段循环在吸收塔(T301 )第13层抽出经泵(P303)加压后进入中段—循环水冷却器(E308/1),冷却后返回吸收塔第12层塔盘。 解吸塔(T302)。凝缩油从气压机出口油气分离器(V301)底部抽出经泵(P301/1.2)加压后,打入解吸塔(T302)第25层,由解吸塔底在为期(E301)提供热源,在塔内脱除凝缩油中轻于2C 的组分,脱乙烷汽油自塔底由稳定他(T303) 进料泵(P302/1.2)抽出加压后,经过稳汽—脱乙烷换热器(E302)换热后进入稳定塔(T303)作为进料。 稳定塔(T302)由塔底重沸器(E303)提供热量,在塔内将解吸塔送来的脱乙烷汽油中的43C C 、组分分离出来,并从

塔顶蒸出,经稳定塔(T303)顶空冷器(E309/1.2)和塔顶冷却器(E310)后,进入稳定塔顶回流罐(V302)平衡汽化,液相—液化石油气自底部经泵(P304/1.2)加压后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返回稳定塔顶,另一部分作为产品出装置,气相—不凝气经压控送至装置瓦斯管网。 稳定汽油由稳定塔(T303)底重沸器(E303)自流出,经稳汽—脱乙烷汽油换热器(E302)进入稳汽—凝缩油换热器(E304),再进入稳汽与采暖水换热,空冷器(E311/1.2)后,经循环水冷却后,一路经泵(P305/1.2)加压冷却后到吸收塔(T301)顶作吸收剂,另一路去碱洗出装置。

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的原理是什么

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的原理是什么? 催化裂化生产过程的主要产品是气体、汽油和柴油,其中气体产品包括干气和液化石油气,干气作为本装置燃料气烧掉,液化石油气是宝贵的石油化工原料和民用燃料。所谓吸收稳定,目的在于将来自分馏部分的催化富气中C2以下组分与C3以上组分分离以便分别利用,同时将混入汽油中的少量气体烃分出,以降低汽油的蒸气压,保证符合商品规格。 吸收-稳定系统包括吸收塔、解吸塔、再吸收塔、稳定塔以及相应的冷换设备。 由分馏系统油气分离器出来的富气经气体压缩机升压后,冷却并分出凝缩油,压缩富气进入吸收塔底部,粗汽油和稳定汽油作为吸收剂由塔顶进入,吸收了C3、C4(及部分C2)的富吸收油由塔底抽出送至解吸塔顶部。吸收塔设有一个中段回流以维持塔内较低的温度,吸收塔顶出来的贫气中尚夹带少量汽油,经再吸收塔用轻柴油回收其中的汽油组分后成为干气送燃料气管网。吸收了汽油的轻柴油由再吸收塔底抽出返回分馏塔。解吸塔的作用是通过加热将富吸收油中C2组分解吸出来,由塔顶引出进入中间平衡罐,塔底为脱乙烷汽油被送至稳定塔。稳定塔的目的是将汽油中C4以下的轻烃脱除,在塔顶得到液化石油气〈简称液化气〉,塔底得到合格的汽油——稳定汽油。 吸收解吸系统有两种流程,上面介绍的是吸收塔和解吸塔分开的所谓双塔 流程;还有一种单塔流程,即一个塔同时完成吸收和解吸的任务。双塔流程优于单塔流程,它能同时满足高吸收率和高解吸率的要求。 催化裂化反应装置基本原理 一、催化裂化工艺过程的特点 催化裂化过程是使原料在有催化剂存在下,在470~530度和0.1~0.3兆帕的压力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气体,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和焦炭的过程。 催化裂化的原料一般是重质馏分油,例如减压馏分油(减压蜻油)和焦化馏分油等,随着催化裂化技术和催化剂工艺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催化裂化

03稳定精制试题(带水场)详解

稳定精制试题 一、填空 1.汽油辛烷值的评定方法马达法、实验法。 2.吸收塔吸收剂是稳定汽油、粗汽油。 3.汽油主要组分范围C5以上。 4.再吸收塔的吸收剂是柴油。 5.固定床汽油脱硫醇的催化剂是磺化钛氰钴,助催化剂是氢氧化钠。 6.对于一种纯物质来说,在一定压力下,它的泡点和露点是相同的,即为该物质的沸点;对于混合物来说,无论是混合物的泡点、露点,还是纯净物的沸点,都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压力升高沸点升高。 7.润滑油的主要作用是润滑冷却、冲洗、密封、减振、卸荷、保护。 8.粗汽油与稳定汽油相比,其比重稳定汽油大,其蒸气压粗汽油大。 9. 液化气脱硫是用乙醇胺作吸收剂,在塔内通过塔盘与液化气逆向接触,对硫化氢进行吸收,从而达到硫化氢脱离的目的,在脱硫塔内脱硫剂是上进下出,液化气是下进上出。 10.设备腐蚀的常见形式: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大气腐蚀、冲蚀。 11.稳定汽油腐蚀不合格时,需及时换碱。 12.分馏塔顶多用顶部循环回流,而稳定塔顶多用冷回流。 15.吸收是单向传质过程,精馏过程是双向传质过程。 18.汽油的 90% 和干点温度表示汽油在发动机中蒸发完全程度。 19.马达法辛烷值表示发动机转速高时汽油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表示发动机转速低时汽油的抗爆性。 20.碘值表示汽油中不饱和烃含量,诱导期是汽油储存安定性评定方法。 21.柴油的十六烷值测试时采用的标准燃料是正十六烷和 a-甲基萘 23.汽油的商品牌号是汽油的辛烷值,柴油的商品牌号是柴油的凝点。24.除去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化水。 25.石油主要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29.油气中C3.C4组分含量在50g/m3—150g/m3之间的称为贫气。 30.导热系数的数值和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及压强有关。 31.蒸馏包括加热,汽化,分离,冷凝等几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汽化和冷凝。 32.粘度与油品的馏分组成与化学组成密切相关。

aspen催化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模拟计算

催化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模拟计算 一、工艺流程简述 催化裂化是我国最重要的重质石油馏份轻质化的装置之一。它由反再、主分馏及吸收稳定系统三部分所组成。分馏系统的任务是把反再系统来的反应产物油汽混合物进行冷却,分成各种产品,并使产品的主要性质合乎规定的质量指标。分馏系统主要由分馏塔、产品汽提塔、各中段回流热回收系统,并为吸收稳定系统提供足够的热量,不少催化装置分馏系统取热分配不合理,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吸收稳定系统热源不足。 吸收稳定系统对主分馏塔来的压缩富气和粗气油进行加工分离,得到干气、液化气及稳定汽油等产品。一般包括四个塔第一塔为吸收塔,用初汽油和补充稳定汽油吸收富气中的液化气组份,吸收后的干气再进入到再吸收塔,用催化分馏塔来的柴油吸收其中的较轻组份,再吸收塔顶得到含基本不含C3组份的合格干气,再吸收塔底富柴油回到分馏系统。吸收塔底富吸收液进到解吸塔,通过加热富吸收液中的比C2轻的组份基本脱除从解吸塔顶出来再回到平衡罐,再进到吸收塔内;解吸塔底脱除C2组份的液化气和汽油组份再进到稳定塔,通过分离稳定塔顶得到C5合格的液化气组份,塔底得到蒸汽压合格的汽油,合格汽油一部分作为补充吸收剂到吸收塔,一部分作为产品出装置。 吸收稳定系统分离其工流流程如图4-1所示,所涉及主要模块有吸收塔 (C10301)、解吸塔(C10302)、再解吸塔(C10303)、稳定塔(C10304)。解吸塔进料预热器(E302)、稳定塔进料换热器(E303),补充吸收剂冷却器(C39),平衡罐(D301)。

图4-1 催化吸收稳定系统模拟计算流程图 GGGAS干气; LLPG液化气; GGOIL稳定汽油;PCOIL贫柴油;PGAS干气;FCOIL富柴油;二汽油;LPG液化气;WDGOIL5稳定汽油产品;D301平衡罐;C10301吸收塔,C10302解吸塔,C10303再吸收塔,C10304稳定塔

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工:催化裂解吸收稳定.doc

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工:催化裂解吸收稳定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填空题 反应压力波动会引起油浆中固体含量( )。 本题答案:上升 本题解析:上升 2、填空题 为了回收气分装置的轻烃,将气分不凝气引入稳定系统的( )。 本题答案:D-301 本题解析:D-301 3、填空题 稳定塔进料口有( )。 本题答案:3个 本题解析:3个 4、填空题 反应深度大,( )增加。 本题答案:气体量 本题解析:气体量 5、判断题 裂解柴油比催化裂化柴油十六烷值高。( ) 本题答案:错l 本题答案:160--190℃ 本题解析:160--190℃ 9、单项选择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根据一般的观察,当通过人体的工频交流电流在()以下,不致有生命危险。A.24安 B.12安 C.1安 D.0.01安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0、填空题 轻污油的主要成分是()、()。 本题答案:汽油;柴油 本题解析:汽油;柴油 11、单项选择题 稳定系统共有()台三通调节阀。A.2 B.3 D.5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2、填空题 冷换设备吹扫时,先走()后进设备。 本题答案:跨线 本题解析:跨线 13、判断题 切换汽封时,塔底蒸汽阀应开大。() 本题答案:错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14、问答题 如何投用原料油—油浆换热器? 本题答案:1.用蒸汽贯通后,停蒸汽放尽管线及换热器内存水; 本题答案:富吸收油 本题解析:富吸收油 16、单项选择题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题库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题库 催化裂解吸收稳定 填空 1.液体的粘度随着温度的下降而_______。 答案:增大 2.产品质量是满足______要求所应具备的所有特性。答案:使用 3.分馏塔塔底温度控制范围_______。 答案:330~350? 4.油浆外甩温度控制指标为________。 答案:80~90? 5.二中回流返塔温度控制指标_______。 答案:210~240? 6.油浆冷却器冷却水是二次用水,其作用是冷却油浆和________。答案:防止油浆过冷冷凝下来 7.油浆冷却器蛇行管入口冲洗油的作用_______________。答案:稀释冲洗8.反应进料由新鲜蜡油、_____、_______、焦化汽油组成。答案:回炼油;回炼油浆 9.裂解原料来自____罐区,也可直接从______来。答案:十二;二套常减压10.油浆紧急放空至____罐区。 答案:二 11.开工循环线与原料入原料油罐管线间跨线的作用为____________。答案:开工时建立原料油外循环,赶去管内积水 12.回炼油从分馏塔第___层抽出,外回流返回第___层。答案:3;2

13.干气C 以上含量控制指标_________。 3 答案:?3%(v) 14.TQC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通过提高来保证产品质量__________。答案:工作质量 15.检修进入设备作业要办理___________。 答案:作业票 16.硫化氢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色具有臭鸡蛋味的毒性气体 17.石化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高温高压;易燃易爆 18.热油泵使用油封,封油压力应_______泵腔压力。答案:高于 19.单位重量液体流过泵后的总能量的增值,叫做泵的________。答案:扬程 20.裂解柴油汽提塔有_____层浮阀塔盘。 答案:6 21.加热炉传热方式有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对流;辐射 22.DCS是英文Distributed.Control System的缩写,国内统一称为______。 答案:集散型控制系统 23.交流式流量计是由_______、引压导管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答案:节流装置;差压计 24.依启动调节阀在有信号作用时,阀芯的位置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调节阀。

稳定岗位试题(十)

稳定岗位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影响吸收的因素是。 2、影响汽油饱和蒸汽压的主要组分是,因此稳定塔又称为。 3、液化气有、、的危险性,液化气的爆炸极限为。 4、稳定塔(T2304)共有层双溢流浮阀塔盘,稳定塔三个进料口位置分别为、、层塔盘。 5、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有:、、、、。 6、解吸塔冷热进料口分别为第、层进料口。 7、稳定岗位控制的几个质量指标分别为:稳定汽油饱和蒸汽压,稳汽干点,稳汽腐蚀,液化气C5 含量(标明单位)。 8、车用汽油的主要指标有: a、抗爆性:抗爆性用表示 b、蒸发性:汽油的蒸发性用和两个指标评定。 c、安定性:汽油的安定性是表明汽油在储存中抵抗氧化的能力,表明汽油 安定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 d、腐蚀;水溶性酸碱。 9、T2301、T2302、T2304 操作压力分别为、、。 10、吸收稳定区有个安全阀;精制区有个安全阀. 11、吸收稳定系统双级泵是。 12、稳定汽油饱和蒸汽压高则辛烷值;干点高则辛烷值。 13、稳定塔底热源,解吸塔底热源。 14、利于吸收的条件 。 15、热虹吸式换热器被加热介质走 ----- 程. 16、干气的主要组分,液化气的主要组分,汽油的主要组分。 17、稳定汽油精制碱液浓度;柴油精制碱液浓度;催化剂碱液浓度。 18、汽油脱硫醇的催化剂,助催化剂,催化剂载体。 19、汽油精制中氢氧化钠的作用 。 20、汽油脱硫醇后要求硫醇含量不大于PPm;活化剂注入浓度PPm;注风量NM3/h。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吸收是利用各组分()的不同而分离混合气的。 A.挥发性B.溶解度C.浓度D.密度2、蒸馏过程的主要环节是()。 A.加热 B.对流 C.汽化和冷凝 D.溶解 3、压力增加,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波动 4、催化裂化的目的产品是()。

虚拟组分法在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模拟中的应用

虚拟组分法在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流程模拟中的应用 摘要:石油炼化工厂催化裂化装置的吸收稳定系统是利用吸收和精馏的方法加工粗汽油和富气,分离得到干气(c2及c2以下)、液化气(c3和c4)和稳定汽油。在模拟过程中,由于物料组分复杂而无法使用真实组成。本文根据恩氏蒸馏系数采用虚拟组分法确定物料组成,确定采用srk热力学方法,过程模拟结果与生产标定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虚拟组分法在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在流程模拟分析过程中有良好的适用性。 abstract: in petroleum refining plant, the absorption stabilization system of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uses absorption and distillation method to separate rich gas and crude gasoline, to get dry gas (c2 and the following),liquefied petroleum gas (c3 and c4) and stable gasoline. in the process of simulation, we can’t use real data due to the material complex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engler distillation data, we had used pseudo-componen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applied the thermodynamic method of srk. process simulation results was basically identical with the production calibration results. the pseudo-component method had good applic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simulation. 关键词:吸收稳定系统;恩氏蒸馏系数;虚拟组分法;流程模

吸收稳定星级题库

吸收稳定星级题库 一、填空题 1、吸收是根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的()不同来进行的。 2、解吸是根据液体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得以实现的。 3、温度越低,压力越()对吸收有利。 4、稳定系统所用的吸收剂有()、()。 5、汽油的牌号是用()来表示的。 6、汽油的()性,说明汽油对金属腐蚀的能力。 7、稳定塔顶为()回流。 8、液化气的主要组分是()、()。 9、稳定塔的任务是把汽油中的C3、C4脱除掉,在塔底得到()。 10、温度(),压力()对解吸过程有利。 11、稳定汽油先后经过3组换热设备,换热介质有()。 12、再吸收剂采用的是(),其主要吸收()组分。 13、吸收是()过程,解吸是一个()过程。 14、吸收塔主要吸收()组分,解吸塔主要解吸()组分。 15、再吸收塔顶装有()是为了减少干气带液。 16、大检修时手持照明灯具的电压为()伏。 17、正常操作时,解吸塔压力()吸收塔压力。 18、采气样时,应站在(),先排出一部分,再采样置换()次。 19、停工扫线完毕后,装置边界处加()隔绝与外界的连通。 20、在再吸收塔未投用的情况下,贫富吸收油由(),返回分馏塔。 21、法兰螺栓紧固好以后,螺栓应露出螺母()扣。

22、当富气中断后,粗汽油可改进(),调整操作可保证稳定蒸汽压合格。 23、停工后应()打开入孔,通风冷却。 24、再吸收塔吸收油中断,应及时中断,()进分馏塔。 25、脱吸重沸器出口温度太低,则使()。 26、回流比过小,液化气会带()组分。 27、对同一种吸收剂()越高,()越大,对吸收有利。 28、稳定塔底温度高,汽油10%点温度()。 29、稳定塔根据进料,温度不同,选择进料位置,进料温度高时,使用()进料口。 30、粗汽油带水,会使吸收塔温度()。 31、当富气中断后,应()富气水洗调节阀的上下游阀,防止()。 32、如稳定塔底重沸器热源不足,进料预热温度也不能再提高,则只()或减少回流比。 33、稳定塔液面过高,会发生()现象。 34、解吸气量过大时,会增加()负荷,降低()收率。 35、稳定塔回流比过大,液化气产率会()。 36、吸收剂由塔顶下行,越往下越()。 37、反应深度大,()增加。 38、稳定塔进料状态是()。 39、稳定塔进料带水,会使塔底温度()。 40、装置停工吹扫的作用是()。 41、MMT的作用四()辛烷值。 42、稳定塔底温度高,稳定汽油()底。

实验必须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

实验必须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 (1)设置对照原则:在实验设计中,为排除无关条件的干扰,常常要设立对照实验。通过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常见对照方法主要有: ①空白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如:在研究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发育实验中,先取等量的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分为两组放入容积相同的两个玻璃缸,加入等量的自然水和蝌蚪饲料;一组加入甲状腺激素,另一组不加任何药品,就是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实验因素。如:在上述空白对照的举例中,如果取等量的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分为三组(编号甲、乙、丙)放入容积相同的三个玻璃缸,加入等量的自然清水和蝌蚪饲料;甲组加入甲状腺激素,乙组加入甲硫咪唑(甲状腺抑制剂),是条件对照,丙组不加任何药品,是空白对照。 ③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例如: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吸收的特性,可把蕃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元素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现蕃茄吸收Ca多,吸收Si少;而水稻吸收Si 多,吸收Ca少。以上就是两个实验组的相互对照。 ④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如:要研究植物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背重力性,可把某一植株横放于培养基上,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这里,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个体上进行,属于自身对照。 (2)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它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只能改变反应的温度,其它如pH、酶浓度等因素就要完全相同且适宜。 (3)平行重复原则:对所做的实验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足够次数的重复,不能只进行1-2次便轻易得出结论。需要选择的实验材料的样本数(如植株的数目、种子的粒数、实验动物

稳定岗位试题(六)

稳定岗位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40分): 1、影响吸收的因素是。 2、影响汽油饱和蒸汽压的主要组分是,因此稳定塔又称为。 3、液化气有、、的危险性,液化气的爆炸极限为。 4、稳定塔(T2304)共有层双溢流浮阀塔盘,稳定塔三个进料口位置分别为、、层塔盘。 5、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有:、、、、。 6、解吸塔冷热进料口分别为第、层进料口。 7、稳定岗位控制的几个质量指标分别为:稳定汽油饱和蒸汽压,稳汽干点,稳汽腐蚀,液化气C5含量(标明单位)。 8、车用汽油的主要指标有: a、抗爆性:抗爆性用表示 b、蒸发性:汽油的蒸发性用和两个指标评定。 c、安定性:汽油的安定性是表明汽油在储存中抵抗氧化的能力,表明汽油安 定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 d、腐蚀;水溶性酸碱。 9、T2301、T2302、T2304操作压力分别为、、。 10、吸收稳定区有个安全阀;精制区有个安全阀. 11、吸收稳定系统双级泵是。 12、稳定汽油饱和蒸汽压高则辛烷值;干点高则辛烷值。 13、稳定塔底热源 ,解吸塔底热源。 14、利于吸收的条件。 15、热虹吸式换热器被加热介质走----程. 16、干气的主要组分 ,液化气的主要组分 ,汽油的主要组分。 17、稳定汽油精制碱液浓度;柴油精制碱液浓度;催化剂碱液浓度。 18、汽油脱硫醇的催化剂 ,助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19、汽油精制中氢氧化钠的作用。 20、汽油脱硫醇后要求硫醇含量不大于 PPm;活化剂注入浓度 PPm;注风量 NM3/h。 21、杜绝一切事故隐患,严防泄漏、着火、爆炸,必要时,吸收稳定系统改或紧急停工。 22、将塔顶馏出物冷却到泡点以下,再打到塔的上层塔盘,这部分液体称之为。 23、气相把液相全部或大部分带到上层塔盘的现象叫。 24、在某一温度下,油品与其液面上蒸汽呈平衡状态时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油 品的。 25、当油品在恩氏蒸馏设备中进行加热蒸馏时,蒸馏过程中烃类分子按其沸点高低的次序逐渐蒸出,汽相温度也逐渐升高,蒸馏到最后达到的最高汽相温度称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