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穿刺定位法(1)
- 格式:ppt
- 大小:509.50 KB
- 文档页数:35
两面一点法颅内血肿穿刺作者:王学忠周林冯静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简易、准确的颅内血肿穿刺定位方法,将引流管准确置入颅内血肿的最佳位置,使引流效果达最佳状态,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治疗效果满意。
方法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颅内血肿患者共50例,对具有穿刺引流治疗手术指征的患者35例,采用CT指导先画出正中矢状线,再画出血肿最大层面在头部的冠状面,然后画出平行于正中矢状面且经过血肿中心的矢状面,两平面在额部的焦点即为穿刺点,穿刺时保持穿刺导管同时平行于上述两平面,穿刺深度为穿刺点至血肿边缘的最长距离。
结果穿刺成功率达100%,引流效果满意,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关键词:两面一点;颅内血肿;穿刺高血压脑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性脑卒中,约占出血性脑血管病的80%,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一度成为治疗脑出血的经典治疗方法,但是,该手术方式对脑组织和机体的创伤太大,手术的适应症较局限。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轻微、相对安全、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成为目前基层医院神经外科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但如何将引流管准确置入血肿的最佳位置,使引流效果达最佳状态,是此手术成功的关键[1]。
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颅内血肿患者共50例,对具有穿刺引流治疗手术指征的患者35例,采用CT指导画线、定位、穿刺,成功率100%,引流效果满意,现将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总数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患者年龄45~80岁,所有病例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为幕上出血并血肿,其中壳核出血10例,占29%,基底节区出血25例,占71%,出血量30~50ml不等,意识状态从嗜睡到浅昏迷。
1.2 方法根据患者术前头颅CT,先画出正中矢状线,再画出血肿最大层面在头部的冠状面,然后画出平行于正中矢状面且经过血肿中心的矢状面,两平面在额部的焦点确定为穿刺点,然后根据头颅CT测量出穿刺点至血肿边缘的最长距离,穿刺时保持穿刺导管同时平行于上述两平面,穿刺深度为穿刺点至血肿边缘的最长距离,35例全部穿刺成功,引流效果满意,真正地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