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地质剖面测制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2
1:2000地质剖面测制一、测制剖面的目的划分填图单位(包括岩石地层单位、岩石谱系单位、蚀变带及构造),研究各填图单位的组成、结构、构造、标志、特殊成因、成分的岩石单位及含矿层、地球化学异常层的层位,与填图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确定填图单元,为野外地质填图创造必要条件。
因此,主要地层、岩石谱系单位剖面的测制工作,一般在设计阶段完成。
地质普查和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地质剖面可分为:(一)地层剖面: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岩石物质及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古生物特征及组合关系、含矿性、标准层、沉积建造、地层组合、变质程度等。
建立地层层序、查清厚度及其变化,接触关系,确定填图单位。
(二)构造剖面:是着重研究区内地层及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如褶皱、断裂、节理、劈理、糜棱岩带(韧剪带)的特征、类型、规模、产状、力学性质和序次、组合及复合关系。
对研究区域构造的剖面,要通过主干构造及典型的构造单元。
(三)侵入岩剖面:主要是研究侵入岩的矿物成分、含量及组合、结构构造、含矿性、同化混染、接触蚀变作用、原生及次生构造、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岩相变化特征、侵入期次、时代及侵入体与成矿的关系。
确定侵入体中单元划分。
(四)第四系剖面: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成因类型及含矿性,时代,地层厚度及变化特征、新构运动及其表现形式。
(五)火山岩剖面:研究火山岩的岩性特征、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火山岩中沉积夹层的建造、生物特征;火山岩的喷民旋廻、喷发韵律,火山岩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确定火山岩的喷发形式、火山机构和构造。
矿区勘探线剖面:分铅直剖面和水平剖面,此处仅指铅直剖面。
在布设勘探剖面时,要照顾到整个矿床的各个地段,或兼顾相邻矿床。
剖面线垂直矿体(床)走向线,间距一般与勘探网度一致。
勘探线剖面主要反映矿体与围岩之间的界线,矿体中各种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品级的界线,各种岩石之间的界线,各种构造界线;矿体的数量、分布、形状、大小、产状、厚度、矿石的自然类型和工业品级;构造控制和构造破坏等。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1 / 70测手:记录人:计算人:检查人:组长:年月日2 / 70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共页、矿区名称:、点号:、位置:、观察点性质:、路线地质:、地质描述:、接触关系及产状:、矿化现象:、标本及照相登记:、地貌及水文地质:素描图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号:第页总页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7 / 70注:长度单位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8 / 70坑道、钻孔概况表注:长度单位:;方位及坡度:°。
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12 / 7013 / 70钻孔回次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19 / 70钻孔采样登记表20 / 70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21 / 70标本登记表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26 / 70);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而封蜡小体重XT=P1÷(V−P2−P1d薄的塑料袋)采样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方法二使用的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的塑料薄膜采样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矿区钻孔施工通知书批准按照地质设计于勘探线(其坐标)布置的号钻孔,现已安装完毕。
其设计孔深米,方位角度,倾角度,开孔直径。
其它要求:项目技术负责:地质员:水文地质员:探矿技术员:安装队长:机长:安全员:测量员:附注:本通知书一式两份,项目部和机台各保存一份年月日29 / 70钻孔终止通知书.批准(分队长)经研究决定孔于米处停止钻进。
终止原因:终孔后的要求:地质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探矿技术员:机长:矿区技术负责:年月日30 / 7031 / 70钻孔测斜原始记录表地区:孔号:孔深:,套管深度米孔深校正原始记录表矿区孔机班钻探记录孔深米检查测量孔深米误差米采用孔深米钻具丈量记录钻具总长:米机上钻杆:米岩心管:米钻头:米机上余尺:米机高:米机(班)长:地质员:年月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钻孔样品登记表34 / 70钻孔岩芯样品分割表35 / 7036 / 70钻孔弯曲校正点计算表37 / 70送样单送样单位:矿区第批样品数量件送样人:年月日收样人:年月日38 / 70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岩矿鉴定送样单第页矿区第批样品数量共页送样人:年月日收样人:年月日单工程穿越厚度、平均品位估算表化学分析结果表组合分析结果表43 / 70外检分析计算结果表自注用时删除:相对误差为绝对误差值取用的分析结果(一般外检结果)44 / 70总计:检查样品数量件合格件合格率小体重测定结果及化学分析结果对照表45 / 70化学全分析结果表46 / 70探矿工程测量结果表47 / 7048 / 7049 / 70矿区钻孔钻孔质量验收报告项目负责技术负责地质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水文地质员。
技术路线、工作方法及精度要求第四章技术路线、工作方法及精度要求第一节技术路线在充分收集、综合研究已有地质矿产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以现代地质矿产理论为指导,以“3S”和现场分析技术为支撑,以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地质构造、矿化蚀变特征为重点来开展此次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具体技术路线如图4—1。
1.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广泛应用遥感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先进技术,配备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数码录音笔、数码摄像机、全球定位系统,采用数字化填图,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以现代地质矿产理论为指导,以活动论为基础,从历史分析入手,运用多学科、多层次的剖析,依据保留下来的历史记录,综合分析投标区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区域地质背景,揭示本区构造形成、演化及成矿规律。
3.以现代沉积学理论、现代火山地质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投标区内古生代地层的火山—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组合,层状序列的分布及其纵横向的变化,为查明谢米斯台—库兰卡兹干岛弧的构造环境控制因素、火山作用、大地构造等提供基础资料。
重点研究火山作用与金、银、铜、汞等多金属矿成矿关系。
4.运用“造山带侵入岩岩石构造组合序列分析方法”,即利用侵入岩与地球动力学相关联的途径,以造山带阶段及造山作用过程为主线,综合研究区内侵入岩的岩浆来源、发生、上升、侵位及岩体剥露过程的动力学制约因素,制定造山带演化各阶段侵入岩岩石构造等级体系,探讨造山带演化过程中岩浆作用的演化规律,恢复造山带的组成、结构及其形成演化过程。
重点加强区内中酸性侵入体的含矿性研究。
5.运用构造解析法查明投标区内的各类构造及其要素、构造序次、组合及构造演化特征,确定区域构造格架。
重点查明区内北西向、东西向断裂、北东向及分支断裂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以及与成矿的关系。
6.以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区内自然地理和地球化学景观条件,选择适应于投标区1∶5万化探普查的最佳技术方法组合方案,开展区内1∶5万化探普查工作,同时借鉴地球化学块体等新方法、新理论,分析研究投标区地球化学场特征和地球化学异常时空分布规律,剖析异常与区内地质背景和已知矿产的相互关系,尤其注重弱小化探异常信息的提取,科学合理地圈定地球化学异常,划分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