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研究_0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广泛,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深化了医疗体制的改革,实现了医疗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与护士的成长、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动能动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整体护理的开展,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1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中的应用优势临床护理路径(CNP)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护理标准化模式,将护理程序思维贯穿其中,使得健康教育更加系统化、个体化、人性化,是一个有着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的、规范化的照顾计划的持续质量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是护士把护理工作列出计划与图表,用于护理实践中。
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的广泛应用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使患者对护理的全过程充分掌握,充分调动了患者治疗的积极性,能主动参与医疗过程,促进了医患的和谐。
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了标准,规范化的服务,保障和提高了护理质量,使得诊疗与护理能够有效的进行,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临床护理路明确了护理服务职责,创新了服务形式,优化了优质护理内涵,从患者入院接待的规范化、出院流程的规范化、改善了外科的服务面貌,提高了医院的形象,落实了病房责任制整体护理,规范了护理行为,强化了人文关怀意识,加强了护患沟通,体现了护理的本质,体贴、关心、照顾患者。
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是将时间还给护士,还给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实行岗位职责,落实责任到人,加强了床边护理,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使护士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进行巡视,加强了护患沟通,深入推进了健康教育内涵。
临床护理路径是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为一体的整体护理的有效途径。
2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方法2.1 入院指导对入院的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的相关人员的介绍,责任护士指导并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身体检查,同时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主动向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见解,包括治疗方式、护理认识、注意事项以及以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日常护理中,态度真诚热情,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浅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工作中地位研究和优势作者:吴彦丽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29期吴彦丽(吉林省人民医院长春 130000)【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工作中地位及其护理效果研究。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5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2组,护理路径组154例和常规护理组151例,分别对2组进行护理。
结果经过对2组患者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护理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费用、护理满意度、健康达标率、复发率均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优势,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使护理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工作地位优势【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10(b)-0089-01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新技术和管理在临床上不断更新,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人们对护理不断从整体护理模式向个体化、速度化发展,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诊疗护理已成为现价段护理模式的重点发展方向。
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1],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路径的流程进行护理,将护理合理化,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护理方案,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收集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的154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对我科的305例患者和病例进行分析,男177例,女128例,年龄21~69岁,平均(46.5±3.1)岁。
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护理路径组154例和常规护理组151例。
经过对2组患者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护理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费用、护理满意度、健康达标率、复发率均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2 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必要性早在20世纪90年,临床护理路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创新、人性化,个体化护理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方面,但由于人们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增大,大量护理人员流失,新毕业、年资低的护士由于责任心不强,缺乏理论和专业知识,使护患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医疗纠纷。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在全院6个科室选定8种疾病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表单,护士按照路径表预定的计划实施,并及时评价和修改。
结果:针对性地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医疗护理成本,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护理工作不再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减少了护理差错,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增强了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管理;护理质量臨床护理路径(CNP)是指依据标准护理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表,它由患者的每一个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工作。
同时也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1]。
为了优化护理模式,落实护理职责,满足患者需要,我院从2013年开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在全院6个科室选定8 种疾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3年4月在全院心内科、呼吸科、儿科、神经内科、骨关节科、心外科6 个科室选定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成人获得性肺炎、儿童获得性肺炎、脑梗死、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 种适合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的疾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工作。
1.2 方法1.2.1 组织管理根据卫计委临床路径标准原则结合医院和科室的实际工作水平,制定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方案、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明确小组人员工作职责、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质量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
小组成员负责临床护理路径表设计、流程制定、临床指导和总结改进,确保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2]。
1.2.2表单设计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护理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3]。
医院管理工作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一直是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管理和护理规范,可以提高医院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医院管理中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
一、临床路径管理在医院管理中,临床路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患者特定疾病或症状的一系列处理措施和行动的计划,通过提前制定出治疗方案和行动计划,以达到减少住院时间、减少费用、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二、临床路径的优势临床路径管理能够明确患者的治疗计划和过程,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多余的检查治疗,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三、临床路径制定制订临床路径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医疗水平,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临床路径执行一旦临床路径制定完成,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路径执行,包括对患者的观察、护理、用药等各个方面。
同时,定期对临床路径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护理规范在医院管理中,护理规范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理规范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六、护理规范的重要性护理规范的执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七、护理规范的实施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护理规范,包括对患者的个人护理、营养护理、心理护理等各方面,保障患者的全面健康。
八、护理规范的管理与监督医院管理者需要建立健全护理规范的管理与监督机制,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全面有效地执行护理规范,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九、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的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和护理规范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医院的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
十、医院管理者的责任作为医院管理者,要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和护理规范的宣传培训,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推动医院的管理工作向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的应用现状及展望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根据临床实践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按照标准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化的路径,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疗和管理,以达到高效、规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急诊科中,临床护理路径也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改善患者满意度和医患关系。
下面就急诊科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现状及展望进行探讨。
一、现状目前,急诊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已经逐渐广泛。
具体体现如下:1.明确分工,加强协同:护士针对急诊患者常见病症,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和清晰的工作任务,确立各自的职责和任务,避免工作交叉和耽误时间。
2.严格执行标准化护理操作:临床护理路径通过标准化护理操作规范,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得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和标准化,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优化药物使用和合理管理:临床护理路径中规范了急诊科中各类药物使用的量、途径、剂量等具体细节,加强了对药物的管理和使用,减少了因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
4.加强患者宣教和心理疏导:临床护理路径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讲解、宣教等方式,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提高患者的治疗合作性和治疗效果。
5.优化床位利用和管理:临床护理路径中,通过科学合理的床位管理和流程优化,提高床位利用率和满足急诊科对床位等医疗资源的需求。
二、展望对于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中的应用,还有一系列有益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数字化手段的支持:利用数字化手段例如电子病历等技术,为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质量。
2.运用临床路径数据分析方法:针对急诊科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和质量,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和研究,为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和指导。
3.加强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应用临床护理路径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协调的医疗服务。
4.加强对患者个性化护理的重视: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的医疗流程,但是在实施中,也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重点护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临床护理路径系统设计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向临床护理领域渗透,将其完美地融入了临床护理实践中。
此外,临床护理路径(CNP)作为一种通用的临床护理信息系统,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临床护理路径系统(CNPS)标志着临床护理实践走向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为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成本、改善护理效率、提升护理水平、提供有效护理服务等提供了可能性。
一、临床护理路径系统的定义临床护理路径系统(CNPS)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护理流程支持系统,它是一种以护理诊断、目标和计划为框架,以病人身体、心理和社会条件为重点,以护理效果的改善为目的的、集成多学科服务、以护理路径为护理模式的信息系统。
它具有普遍性和综合性,包括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活动和护理结果等概念。
二、临床护理路径系统的功能1.支持管理工作。
通过护理路径系统,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安排护理工作,以更高的质量、更低的成本提供护理。
该系统能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跟踪和监控护理质量,定期评估护理效果,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支持病人的照顾。
通过护理路径系统,可以更好地控制和规范护理活动,促进护理流程的标准化,确保护理质量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病人提供更加专业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3.支持护理研究。
通过护理路径系统,可以更好地收集和归纳护理数据,推动临床护理理论发展,为护理研究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临床护理路径系统的设计临床护理路径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护理特点、实际护理环境、护理资源和护理组织等因素。
临床护理路径系统的设计步骤主要包括:1.定义护理路径:首先,根据患者的护理需要,分析护理诊断、护理活动和护理结果等,定义护理路径的内容。
2.确定护理模式:根据护理路径的要求,确定护理活动的目标和程序,以及护理活动的有效时间和频度。
3.编写护理路径:根据定义的内容和确定的模式,编写护理路径,包括路径名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内容要求、实施方式、评估结果等要素。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吴妍丽摘要:加强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的失误,提高护理质量,所以本文就分别从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作用、问题、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保证护理人员能够准确地结合患者的病情来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护理失误,保证护理效果。
所以加强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切实地提高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充分地调动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患者的康复质量。
一、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1、能够准确科学地记录病情加强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准确科学地对病情进行记录,目前当前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采用多环节以及多阶段性的操作,导致护理工作记录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无法有效地发挥护理记录的作用。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全面记录和反应出患者的病情,并且及时提醒护理人员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出护理活动,使得临床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以及规范化,保证患者病情记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加强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因为通过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让患者更加清楚地认识相关的术前知识,并且正确地认识到基础的护理合格率以及健康教育知识,保证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开展护理工作。
此外,由于临床护理路径的记录方式比较简便和快捷,并且具有严格的护理时间框架和护理目标,从而使得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时候更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有效地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效地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特别是由于临床护理路径所指定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方案都十分明确和详细,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护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不足而造成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护理学中的临床路径护理学中的临床路径是一种旨在提供有效和连贯的护理服务的管理工具。
它是基于临床实践和证据的指导性框架,旨在改善患者照护质量和结果,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将介绍临床路径的定义、应用范围以及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临床路径的定义临床路径可以理解为一条规划好的“路径”,它包括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涵盖了特定的临床情况、诊断和治疗计划。
这个路径是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结合了专家的共识和临床实践,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详细的指导,以确保患者得到合适的照护和治疗。
临床路径的关键特点包括:确定的目标和预期结果、明确的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明确的责任分工和相互协作、临床实践指南和依据、监测和评估患者的进展。
二、临床路径的应用范围临床路径最早应用于手术领域,逐渐延伸到其他医疗领域,如心血管、神经、妇产等。
近年来,临床路径在护理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护理学中的临床路径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 促进多学科团队协作:临床路径鼓励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和护理方案,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2. 规范护理实践:临床路径为护士提供明确的护理操作指南和程序,确保护理实践的一致性和标准化,从而提高患者的照护质量。
3. 整合资源:临床路径可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和医疗设备的调配,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利用率。
4. 优化病患体验:临床路径能够减少患者在医院逗留的时间,改善护理质量和连续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性。
三、护理学中临床路径的重要性在护理学中,临床路径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临床路径能够为护士提供具体的指导,减少主观判断和不确定性,帮助护士更好地开展工作。
根据临床路径,护士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照护和治疗,减轻了工作的压力和疑惑。
其次,临床路径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护士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对于提供连续和准确的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临床路径,各个团队成员可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目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诊的产科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总计80例。
随机将8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其中对照组护理管理中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除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外,还能降低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标签: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一种护理管理方法,逐渐证明是一种科学化且高效化的护理模式[1]。
为了进一步探讨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将其应用在产科患者护理管理中,效果明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5月~10月接诊的产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签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随机将8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0~35岁;包括19例顺产产妇、21例剖宫产产妇。
研究组:年龄24~36岁;包括17例顺产产妇、23例剖宫产产妇。
两组孕产妇在年龄、病型等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①心理护理:医生与护理人员同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时,尽量采取温柔细腻的语言,叮嘱患者重视各项注意事项。
产科患者可能惧怕分娩时带来的疼痛,以及剖宫产术影响美观或者可能出现并发症等,故而产生担忧、紧张及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
为此,护理人员应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促使患者以更好的心态来面对治疗与护理。
②常规健康教育:根据疾病常规完成入院宣教,讲解产前、后或术前、后相关疾病知识,并做好出院宣教。
1.2.2研究组本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即临床护理路径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出科学与精确的时间框架,同时对于不同疾病类型给予不同设计路径处理,具体步骤与方法为:①详细了解患者基本资料:入院后,应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了解与掌握,包括他们的姓名、疾病类型、手术名称、文化程度、应用药物、手术日期与主治医师,以及责任护士(姓名与联系方法)等。
②护理流程:护理流程指的是入院、检查、手术、出院各个阶段,以及每一天需要进行的护理内容等。
具体而言,每日患者及每个班次需要接受的全身检查及评估、全身检查与重点护理措施、饮食、应用药物、心理干预、身体活动与疼痛干预等。
③护理目标:护理目标指的是患者在经过一定时间护理后应达到的最佳身
体状态,以及患者的疼痛情况得以减轻,同时术中积极降低并发症发生。
④护士职责:护士职责指的是除了应做好基本的护理措施,还要将交接工作做好,上一班的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相关情况及重要的护理措施告知下一班护理人员。
⑤制定路径表:责任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的发展及治疗的需求,总结护理经验,制定出科学与合理的护理路径表,将护理流程作为该表纵轴,而时间框架作为横轴,其中纵轴包括医疗措施、健康宣教、饮食、患者满意度等[2],并且应将患者的目标与距离的护理记录详细标明。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属于临床比较重要的科室,除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评价。
本次研究针对接诊的妇产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采取护理路径处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护理满意度上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的来说,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患者应用中,应将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及护理方式详细告知患者,努力取得患者的配合,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从本次研究中笔者认为护理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这样一些意义:①可以促使医疗与护理更加程序化与标准化;②可以充分发挥患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中;③使得患者负担得到有效减轻,这是最为主要的优势[3];④可明显提升宣教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除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外,还能降低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卫星,张蔚蓝,杜红莲,等.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3):1564-1566.
[2]王梅.临床护理路径在胸痹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
(14):27-29.
[3]韩纪平.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3):625.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