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产科剖宫产护理临床路径相关知识点:1.剖宫产术后:剖腹产就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的一种手术。
它是解除孕妇及胎儿危急状态的有效方法。
2.剖腹产指征:(1)头盆不称者:因骨盆狭窄或畸形骨盆,产道阻塞(如肿物、发育畸形)。
或因巨大胎儿、臀先露、肩先露等异常胎位。
(2)相对性头盆不称及产力异常:子宫收缩乏力,发生滞产经处理无效者。
(3)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妊娠合并心脏病、重度子痫前期及其子痫、胎盘早剥、前置胎盘。
(4)过期妊娠儿、珍贵儿、早产儿、临产后出现胎儿窘迫情况等。
3.什么是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1)胎产式是指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亲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
(2)胎先露是指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位称为胎先露。
(3)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简称胎位。
4.剖宫产手术方式:(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下腹部正中切口或下腹横切口。
临床广泛应用此法。
(2)子宫体部剖宫产术:子宫体正中做纵形切口。
仅适用于急于娩出胎儿或胎盘前置不能做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腹膜外剖宫产术:对宫腔有感染者尤为适用。
5.恶露观察: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1)红色恶露:量多,色鲜红,故名。
含有大量血液(又名血性恶露),还有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
镜下尖多量红细胞、坏死蜕膜及少量胎膜。
血性恶露持续3-4天,出血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2)浆性恶露:色淡红含多量浆液。
镜下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宫腔渗出液,且有细菌。
浆液恶露持续10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恶露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粘稠,色泽较白。
含大量白细胞,坏死组织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白色恶露持续3周干净。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持续4-6周,总量约250ml-500ml。
产科临床路径1自然分娩临床路径2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3产钳助产临床路径4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5胎膜早破临床路径6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7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8产褥感染临床路径9过期妊娠临床路径10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自然分娩临床路径一、自然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ICD-10:O80.0伴Z37)(二)诊断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孕龄≥37周。
2.规律性子宫收缩、宫颈扩张伴胎头下降。
3.临床检查除外臀位和横位。
(三)分娩方式的选择。
阴道分娩(包括阴道手术助产)。
(四)标准住院日2-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80.0伴Z37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编码。
2.无阴道分娩禁忌症。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2)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B 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宫缩诱导药物:用于宫缩乏力时造成的产程延长。
2.镇静药:根据产妇状态酌情。
3.分娩镇痛:酌情。
(八)产后住院恢复1-3天。
1.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产后用药:酌情使用促进子宫复旧药物。
(九)出院标准。
1.产后恢复良好。
2.会阴伤口愈合良好。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产程中若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等),转入剖宫产临床路径,退出本路径。
2.阴道手术助产者,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3.产后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自然分娩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ICD-10:O80.0伴Z3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4天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一、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孕产妇相关综述选题妇产科护理论文题目144个选题参考用1、1例车祸致高位截瘫并多发伤孕妇的围产期护理2、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孕妇血液透析的护理3、250例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的调查分析4、2例胎盘植入全子宫切除产妇的心理护理6、对产妇母乳喂养的指导7、非母婴同室产妇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8、妇产科采用多媒体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9、妇科病人术前系统教育的做法及体会10、妇科计划生育手术病人的舒适护理11、急诊剖宫产产妇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12、舰船上妇女卫生保健探讨13、临产孕妇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探讨14、陪伴分娩对足月产妇分娩心理调控的效果观察15、下乳涌泉散对因不良情绪乳汁不足的产妇催乳效果观察16、氧化电位水用于妇科手术前阴道抹洗的效果观察17、孕妇产前心理状态及需求18、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19、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0、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1、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2、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2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24、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25、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26、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27、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28、13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29、1例妊娠合并子宫浆膜血管破裂大出血的护理30、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HELLP综合征的护理31、妊娠合并胆汁瘀积症患者的护理32、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围产期护理3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病人的护理34、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效果观察35、中期妊娠利凡诺引产致子宫破裂1例报道36、自护理论在异位妊娠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7、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38、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观察39、家属共同参与陪伴分娩的实践与效果分析40、可行走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41、陪伴分娩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42、全程陪伴分娩模式中助产士弹性排班探讨43、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44、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45、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46、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47、刍议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48、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49、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纠纷分析及防范对策50、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51、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52、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53、妇产科护理风险及管理措施探讨54、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55、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体会56、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57、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58、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59、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服务之我见60、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相关思考61、Sandwich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62、妇产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临床护理措施分析63、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64、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65、妇产科护理中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探讨66、人力资源重组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67、妇产科护理工作现状与对策68、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69、解析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其管理70、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研究71、“大包干”责任制和层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72、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73、《妇产科护理学》若干护理诊断的探讨74、从和谐社会构建角度看妇产科护理纠纷的防范75、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76、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77、浅析农村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8、探析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管理与风险控制策略79、护理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80、人力资源重组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81、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82、浅析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纠纷及防范对策83、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评价84、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85、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86、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87、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分析88、妇产科护理管理探讨方面89、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探究90、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91、医院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研究92、妇产科护理中风险评估及对策分析93、妇产科护理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94、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95、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96、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97、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98、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对策99、追踪检查在妇产科护理质控中的应用100、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101、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改进举措102、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103、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104、“快乐因子刺激法”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105、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106、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107、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108、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优先出版109、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110、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有效降低护理纠纷的措施探讨111、浅论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相应对策112、浅谈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113、妇产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控制114、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115、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管理及风险控制116、妇产科护理操作中的患者隐私保护117、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118、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之我见119、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120、润物无声的妇产科护理工作孕产妇护理121、妇产科护士按岗位分层级管理实践122、浅析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123、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124、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125、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126、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27、浅谈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128、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129、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130、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方法131、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132、自制妇产科护理记录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133、互动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134、妇产科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对策优先出版136、安全文化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137、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138、全面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40、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41、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易发问题及对策142、创新性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手段143、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144、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中医疗事故及不安全隐患的分析来探讨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产科临床路径1自然分娩临床路径2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3产钳助产临床路径4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5胎膜早破临床路径6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7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8产褥感染临床路径9过期妊娠临床路径10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自然分娩临床路径一、自然分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ICD-10:O80.0伴Z37)(二)诊断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孕龄≥37周。
2.规律性子宫收缩、宫颈扩张伴胎头下降。
3.临床检查除外臀位和横位。
(三)分娩方式的选择。
阴道分娩(包括阴道手术助产)。
(四)标准住院日2-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80.0伴Z37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编码。
2.无阴道分娩禁忌症。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2)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B超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宫缩诱导药物:用于宫缩乏力时造成的产程延长。
2.镇静药:根据产妇状态酌情。
3.分娩镇痛:酌情。
(八)产后住院恢复1-3天。
1.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产后用药:酌情使用促进子宫复旧药物。
(九)出院标准。
1.产后恢复良好。
2.会阴伤口愈合良好。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产程中若出现剖宫产指征(如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等),转入剖宫产临床路径,退出本路径。
2.阴道手术助产者,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3.产后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自然分娩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孕足月头位自然临产(无阴道分娩禁忌症)ICD-10:O80.0伴Z3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4天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一、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剖宫产临床护理路径表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观察临床护理路径表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成员,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病人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
我科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应用于临床,从2012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行剖宫产300例产妇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效果,从而降低医患双方的成本,提高诊疗护理效果。
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2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室行剖宫产结束分娩300例孕妇作为实施对象,所以孕妇均有剖宫产指针,但排除器质性疾患及病理妊娠如心脏病,妊高症,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等。
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年龄,知识文化水平,孕周,胎儿大小,麻醉及手术方式等方法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孕妇入院后向其作入院须知介绍及发放产科健康教育路径表,由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科室临床路径小组,参照《临床路径应用指南》[3]制定明确具体的临床护理路径表,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全方位进行评估,解释路径相关内容,以取得合作。
护士长随时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指导,提出整改措施,对于变异情况,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处置,并采取有力措施减少或消除变异。
其主要内容如下:(1)入院日:入院介绍,介绍科室,经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及科主任,住院期间安全须知,生活休息须知及探视须知,分娩知识,自数胎动方法及重要性,饮食,个人卫生,活动等相关知识指导,各种治疗、检查、化验等相关配合知识。
(2)术前日:介绍术前相关知识,如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皮肤准备,备皮,清洗外阴,药物过敏试验,佩戴手腕带,贴手术条形码,提供心理支持,与孕妇及家属做好沟通交流,减少孕妇焦虑紧张情绪,保证充足睡眠。
(3)手术当天:指导产妇正确体位,去枕平卧6小时,饮食,6小时内禁食,6小时后进流质,宣教留置导尿管,止痛泵及心电监护的目的及意义,指导翻身技巧并说明翻身意义,疼痛时放松疗法,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观察阴道恶露量,性质,观察子宫收缩及腹部切口情况,术后半小时内及时喂母乳,早吸允,术后24小时内注射新生儿乙肝疫苗,并说明注射的目的,注意事项。
产科临床路径组成医疗路径:平产、难产、剖宫产护理路径:平产、难产、剖宫产高危妊娠收住院标准产房收住院标准剖宫产适应症拟入院分娩产妇处置流程生育保险单病种住院流程生育保险产科单病种结付服务告知书产科知情同意书医疗组路径:平产医疗组路径:剖宫产l 是2否 l 是2否 l 是2否 l 是2否 l 是2否 l 是2否 l 是2否•其它择期剖宫产适应症:①疤痕子宫口②高龄初产(臀位口横位口)③骨盆畸形口④社会因素(身高vl50cm □;年龄>35周岁口;高度近视>800度口)择期剖宫产术前标准住院日2天,如无原因超过正常期限2天,系统将预警。
如未在入院第3日进行手术,请指出原因:• 常规检查、化验结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报。
• 等待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或修改诊疗方案。
• 该病人需进一步的检查、化验、会诊• 该病人入院后发现其它内外科疾病或者妇科并发症 • 病人住院费出现问题 • 病人家属签字出现问题 • 病人不同意手术治疗l 是说明具体情况2否护理组路径:平产高危妊娠收住院标准1.有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糖尿病、血液病、哮喘、急性胰腺炎及急腹症等,经门诊治疗无效者,可和内外科协商收住院。
2.有产科合并症或并发症:(1)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及其并发症;(2)妊娠晚期出血;(3)孕38周以上初产臀位;(4)先兆早产经门诊治疗无效;(5)妊娠41周以上,门诊B超监测羊水进行性减少者(6)胎动减少,无应激反应(NST)无反应型;(7)羊水过少或急性羊水过多;(8)妊娠胆汁淤积症或谷丙转氨酶>90单位或怀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9)胎儿生长受限,经门诊治疗无效者;(10)孕38周以上有剖宫产史;(11)以往有围产儿死亡史,根据情况可提前住院;(12)有绝对剖宫产指征者;(13)有其他特殊情况者;(14)胎膜早破未进入产程。
产房收住院标准1.孕足月,宫口开2cm,有规律宫缩,进入产房,实行生育保险;2.孕足月,胎膜早破,宫口1cm,有规律宫缩,进入产房,实行生育保险;3•早产临产宫口2cm进入产房,实行生育保险;4.夜间绿色通道,急诊收入院,产前大出血如胎盘早剥等,进入产房,实行生育保险;拟入院分娩产妇处置流程•门诊、急诊预诊产前观察符合产科产科病理疾病高危妊娠「收住院标准康乐待产生育路径划卡入院I注2康复出院收治18病区根据病情收治相关专科回家特需自费定额现金结付病情治愈或缓解出院(医疗保险划卡结付)注1:医疗保险卡划卡结付。
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科快速康复理念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提高母婴安全和康复水平,本文将从临床路径标准化、术前术后康复管理、药物使用及护理等方面,阐述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临床路径是一种系统性的医疗管理模式,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患者负担。
在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中,制定标准化的临床路径至关重要。
通过对入院评估、产前检查、产时管理、产后康复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操作,可以显著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
术前康复:术前康复旨在为产妇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指导,包括如何进行呼吸训练、如何正确用力、如何进行术后康复锻炼等。
还可以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术后康复:术后康复阶段需要重点产妇的身体状况,以及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在产妇身体状况稳定后,应及早进行康复锻炼,如产后瑜伽、有氧运动等。
还可以通过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等方式,促进母婴情感交流。
药物使用:在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中,药物使用需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对于疼痛管理,应首选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水中分娩等。
若需要使用药物,应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护理:优质的护理是产科快速康复的重要保障。
产妇需要得到精心的照顾和护理,包括饮食护理、清洁护理、睡眠护理等。
同时,针对产妇不同的身体状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确保母婴健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项纳入了5000名产妇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通过实施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产妇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5天,且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1]。
一份对1000名产妇进行的前瞻性研究报告指出,在实施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后,产妇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医疗成本也有所降低2]。
产科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专家共识对规范产科医疗行为、提高母婴安全和康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产妇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3月份到2012年8月份来我院妇产科住院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从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加强身心健康的护理,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路径进行护理。
并以产妇的满意度来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95.7%,对照组满意度为86%。
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计划。
通过设立并制定针对可预测治疗结果产妇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的项目以及工作流程,针对患者入院时、分娩前、分娩时、分娩后、出院时、出院后的各个阶段进行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
患者出院后,还可能会潜在哪些护理问题,现存的问题,回访时对患者将会做出哪方面的指导。
最后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价表,对健康教育模式、执行效果进行比较。
1.2.2临床路径实施措施。
1.2.2.1患者入院。
1.2.2.1.1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来到病区后,在每个护理环节中处处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帮助病人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和住院制
度,介绍患者的主治医生以及责任护士,把患者介绍给同病房的其她病人,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1.2.2.1.2建立基本信息登记本:内容有患者的个人信息,有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诊断、联系方式、简要病情等。
1.2.2.2住院期间护理,分娩前的心理疏导:产妇缺乏分娩的知识,往往会害怕分娩时的疼痛,担忧孩子能不能顺产,综合起来对分娩的恐惧油然而生,对于恐惧型的患者可以选择抒情、清新淡雅、舒缓的音乐[2]。
有效而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各个产程的情况,告知患者护士会在不同的产程陪伴在患者身边,教会患者如何吸气,如何用力。
1.2.2.3产后护理常规: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空气新鲜,在产后24h内要严密观察,患者的阴道流血情况。
产后及时协助患者按压宫底,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的情况,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并详细记录到护理记录中,每日观察恶露情况,如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主管医生。
指导产妇及时补充水分,产后2-4小时鼓励产妇自行下床排尿。
产后6h后不能排尿者,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其排尿。
协助产妇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如梳头、刷牙、沐浴或床上擦浴等,以保持口腔及皮肤卫生,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哺乳[3]。
1.2.2.4出院指导:产妇出院后要发给儿童预防接种卡,并指导她们定期把孩子抱到乡、镇卫生院接受预防接种,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负责。
1.3电话回访:在患者出院1到2周后进行第一次回访,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需要进行第二第三次的回访。
2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详细结果见表1。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是一个逐步探索、逐步修该、逐步完善和规范的过程,是我国未来医疗工作的发展趋势,也是国情及国家政策的走向。
临床路径在产科中的应用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4]。
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5]。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95.7%,对照组满意度为86%。
上述说明,临床路径的应用能更大程度地满足了产妇的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对产科护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慧敏.临床路径护理模式[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7):38
[2]隆玉华,王志琼,谢惠琼,等.音乐疗法对剖宫产后痛觉的分离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2(27):3815
[3]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8-179
[4]田恒忠,叶雪波,邹贵全,孟祥清,王伟;临床路径的应用意义分析[j];安徽医学;2009:148-187
[5]单君,丁敏,强莹等.单病种临床路径效果评价指标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报,2011,18(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