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加精)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8
福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百度已死”固然,而争议的焦点恰恰在于,百度通过提供有选择的信息结果,达到向自家产品引流的商业目的,而且内容,甚至存在涉嫌侵权和虚假的信息,这无疑从根本上违背了其作为公共搜索引擎的初衷。
无论如何,一个已达到垄断级别的搜索引擎,已经不是哪个企业的“私家花园”,而首先是互联网的公共平台。
倘若以亲近远疏为规则,那么搜索引擎只会沦为牟利的私器。
曾经的教训:当贴吧的公共空间标上“可售卖”的价码,当寻医问诊的页面布上广告陷阱,病友的家园变成骗子的“狩猎场”。
这些悲剧一再警醒我们,谁掌握了信息入口,谁就要相应地担起责任,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共识。
不可否认,对每一个搜索引擎而言,排名总有先后,结果总有页码。
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思维加以布局。
“按照优质内容排序”的承诺践行了吗?平台内容的把关义务尽到了吗?事实证明,那种只在乎企业利益不注重公共效益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失去用户,而且触犯众怒。
对于直接服务亿级用户的互联网平台,()。
平台越大,责任越大。
平台的公共性与资本的逐利性,似乎存在天然的冲突,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正是对企业最大的考验之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耸人听闻良莠不齐记忆犹新竭泽而渔B . 骇人听闻良莠不齐历历在目釜底抽薪C . 骇人听闻参差不齐记忆犹新釜底抽薪D . 耸人听闻参差不齐历历在目竭泽而渔(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思维进行布局、用怎样的方式加以考量。
B . 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逻辑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方式加以布局。
C . 但问题在于,究竟以怎样的逻辑进行布局、用怎样的标准加以考量。
福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下·昆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
材料只是生糙的钢铁,选择与安排才显出艺术的锤炼刻画功夫。
最好的文章,像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所说的,须用“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层次”。
()。
其实这两桩工作在人生各方面都很重要,________到处都用得着,一切成功和失败的枢纽都在此。
我常注意到在战争中用兵,觉得它和作文的诀窍完全相同。
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
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
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和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
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
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________,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________。
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________,打不来胜仗。
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立身行己按部就班井井有条散兵游勇B . 立身行己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乌合之众C . 立身处世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乌合之众D . 立身处世循序渐进井井有条散兵游勇(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B . 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和字句就是一个兵,在你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C . 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每一个字句就是一个兵,在你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D . 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和每一个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B . 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找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C . 找最好的字句要靠安排,找最好的层次要靠选择D . 最好的字句要靠安排,最好的层次要靠选择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三上·青岛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古诗文阅读(27分)(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小题1分)【小题1】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小题2】,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小题3】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小题4】,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小题5】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小题6】,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5分)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
少孤,与母居。
好郑氏学。
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
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
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
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上邽。
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
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
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会马谡败于街亭,亮拔将西县千余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
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
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
其人,凉州上士也。
”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
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
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
六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
十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
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
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
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
福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下·梧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博物馆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观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
从世界范围来看,博物馆数字化不是________的,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20多年前,(),而近年来,数字博物馆已经在全球________,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数字博物馆。
1998年,河南博物院网站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上。
从那以后,中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开始加快步伐,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成都博物院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通了网上博物馆。
在各类新兴数字技术________的今天,特别是虚拟3D技术的出现,已经能够让博物馆的参观方式,从传统的实地观赏进入虚拟用户体验阶段,线上结合线下的浏览方式,高科技的交互应用,让人们参观博物馆更加便捷。
而随着移动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博物馆正从原先的电脑屏,开始走向“口袋”中,二维码微信导览功能,让观众只要通过手机,就能拥有一个对海量馆藏品________的“博物馆导览者”。
数字博物馆让存储在博物馆的藏品“活起来”,有效提高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人们的心中。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 . 一蹴而就风靡一时层见叠出了如指掌B . 一挥而就风靡一时层出不穷如数家珍C . 一蹴而就蔚然成风层出不穷了如指掌D . 一挥而就蔚然成风层见叠山如数家珍(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数字博物馆就是欧美发达国家大型艺术机构的“专利”B . 数字博物馆还是欧美发达国家大型艺术机构的“专利”C . 欧美发达国家大型艺术机构专享数字博物馆的“专利”D . 欧美发达国家大型艺术机构对数字博物馆拥有“专利”(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数字博物馆让存储在博物馆的藏品“活起来”,走进人们的心中,走进人们的视野,有效提高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福建省福州XX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高二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1.本试卷单项选择题及综合题的答案一律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顺号上交答题卡。
2.答案卡的填涂一律用2B铅笔,答案卡的书写一律用黑色中性签字笔。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人民日报评论部: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新技术是伟大的“改变者”。
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
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失去文化之肺……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吧!甚至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升级,都会引起文化焦虑。
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交流思想?哲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给出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接受新事物。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默写(25分,每空1分)1.(1)回眸一笑百媚生,。
(2)心非木石岂无感?。
(3)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
(4)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人生代代无穷已,。
(6)山寺钟鸣昼已昏,。
(7)我欲因之梦吴越,。
(8)女娲炼石补天处,。
(9) ,美人帐下犹歌舞。
(10)漠漠水田飞白鹭,。
(11) ,只今惟有鹧鸪飞。
(12) ,鱼龙潜跃水成文。
(13) ,孤城落日斗兵稀。
(14),惟有饮者留其名。
(15)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16)《旅夜抒怀》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
(17)《将进酒》中诗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
(18)《阁夜》诗人对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
(19)《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20)韦庄《菩萨蛮(其二)》中写出江南人物之美的句子是,。
二、古代文化常识(完成2—3小题,共6分,每小题3分)2.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
”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
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
福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天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知识或者说科学的确切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可以反反复复地运用,去获得相对确切的效果。
运用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地位就越牢固,由此形成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知识是有用的,经得起检验,因而值得相信,值得崇拜,更值得追求。
事实上,知识的“确切性”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可以相信”或“无可”的内在因素。
例如,“水往低处流”作为一种知识,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
可见,“确切性”就是某种相信、信赖甚至于信仰的别名。
基于此,()。
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
他们清楚地知道,与“确切性”为敌,是不可能胜利的,也是很的。
神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
它以人类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精神活动,构造了一个超然的思想体系,出了一个极致完美的理想世界和超现实的终极善者,譬如上帝。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预设质疑荒唐推演B . 预期置疑荒唐推演C . 预期质疑荒诞推算D . 预设置疑荒诞推算(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B . 聚集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C . 为数众多的聚集的求知者是来自知识或科学的领域D . 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2. (6分) (2015高三上·平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乐黛云①1937年,林语堂用英文写了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生活的艺术》。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一、名句名篇默写(12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1),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3),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4)陈王昔时宴平乐,。
(李白《将进酒》)(5),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6)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7),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9),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10)几世几年,。
(杜牧《阿房宫赋》)(11),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12),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二、文言文阅读(27分)(一)课内文言文(12分)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族.庖月更刀族.秦者秦也B、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顾.视无可置者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D、视为.止,行为迟吾见其难为.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大块假我以文章..也..B、又可冀其成立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汉军皆披靡4、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①项王军壁.垓下②良庖岁.更刀,割也③古人秉烛夜.游④端.章甫⑤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⑥函.梁君臣之首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③⑤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A.惟兄嫂是依B.会桃花之芳园C.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D.加之以师旅【答案】A【解析】(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宋清传》[唐] 柳宗元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誉清。
疾病庀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高二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1.本试卷单项选择题及综合题的答案一律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顺号上交答题卡。
2.答案卡的填涂一律用2B铅笔,答案卡的书写一律用黑色中性签字笔。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人民日报评论部: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新技术是伟大的“改变者”。
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
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失去文化之肺……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吧!甚至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升级,都会引起文化焦虑。
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交流思想?哲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给出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接受新事物。
看看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学者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时间内,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士志于道”曾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
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时代变迁,技术条件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
我们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信息时代,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不同的每个人都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和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 文化空气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C.任何一次技术手段升级,都会引起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和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网络文化,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当今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好书和读书人越来越少,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
B.海德格尔等人的忧思表明,拥有文化话语权,草根精英能更早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信息时代文化共存,主流文化建设者应防止文化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
D.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文化领域长时间内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不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B.“士志于道”是中国文化与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加厚信息时代文化土层,需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没改变,就能以积极态度、包容气度、渊博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子奢,苏州吴人,从乡人顾彪授《左氏春秋》,善文辞。
隋大业中,为直秘书学士。
天下乱,辞疾还乡里。
后从杜伏威入朝,授国子助教。
太宗贞观初,高丽、百济同伐新罗,连年兵不解。
新罗告急,帝假子奢员外散骑侍郎,持节谕旨,平三国之憾。
子奢有仪观,夷人尊畏之。
二国上书谢罪,赠遗甚厚。
始,武德时,太庙享止四室,高祖崩.,将祔主于庙,帝诏有司详议。
子奢建言:“汉丞相韦玄成奏立五庙,刘歆议当七,郑玄本玄成,王肃宗歆,于是历代庙议不能一。
且天子七庙,诸侯五,降杀以两,礼之正也。
臣请依古为七庙。
”于是尚书共奏:“自《春秋》以来,言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
推亲亲,显尊尊,为不可易之法,请建亲庙六。
”诏可。
然言七庙者,本之子奢。
帝尝诏:“起居纪录臧否,朕欲见之以知得失,若何?”子奢曰:“陛下所举无过事,虽见无嫌,然以此开后世史官之祸,可惧也。
史官全身畏死,则悠悠千载,尚有闻乎?”池阳令崔文康坐事,栎阳尉魏礼臣劾治,狱成,御史言其枉。
礼臣诉御史阿党,乞下有司杂讯,不如所言请死。
鞫报礼臣不实,诏如请。
子奢曰:“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诏可。
子奢为人乐易,能剧谈,以经谊缘饰。
每侍宴,帝令论难群臣,恩礼甚笃。
卒于官。
(选自《新唐书·儒学·朱子奢传》)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B.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C.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D.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业”是年号,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纪年法之一,如贞观、庆历、康熙。
B.“崩”是对帝王之死的婉称,古代对帝王之外的人去世还有薨、卒、不禄等多种称法。
C.《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诗》《书》《礼》《易》《孟子》也都是儒家经典。
D.皇帝自称“朕”,皇帝发布的命令或文告称“诏”,“草诏”是皇帝写诏书向臣民表达其旨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朱子奢先在隋为官,唐时曾前往朝鲜半岛平息战乱。
他在隋朝为官时,逢天下动乱,为官不稳定;他前往高丽、百济平息战乱时受到二国的厚待。
B.朱子奢通晓祭祀礼仪,发表意见有根有据。
在唐高祖死后祭于先祖神庙一事上,朱子奢引经据典,建议依照古制设立七庙,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
C.朱子奢敢于拒绝皇帝看似合理的要求,并晓之以理。
皇帝想看起居注,以便知道自己的得失;朱子奢认为这样做就会影响当朝史官,使记录失真。
D.朱子奢坚持依法办事,博学健谈。
在如何处理魏礼臣一事上,他认为应按照法律来办;他健谈,好引经据典,有时在宴饮时皇上还让他与群臣辩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推亲亲,显尊尊,为不可易之法,请建亲庙六。
(5分)答:(2)礼臣诉御史阿党,乞下有司杂讯,不如所言请死。
(5分)答:(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8-9题。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①孟浩然误入桃源里,初怜竹径深。
方知仙子宅②,未有世人寻。
舞鹤过闲砌③,飞猿啸密林。
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注】①精思:即精思观。
②仙子宅:即观主山房。
③砌:台阶。
8.前两联写出了诗人游精思观时怎样的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答:9.有人评价后两联“景佳理妙”,请对后两联作简要赏析。
(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离骚》中与苏轼《方山子传》中描述方山子所戴“方耸而高”的帽子意近的两句是“,”。
(2)《琵琶行》中“,”两句借江心皎洁的秋月之景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与钱起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有异曲同工之妙。
(3)《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河豚王万芊陈墩镇四周,湖泊众多,河网密布,离镇不远处的淀泖湖中产有河豚,尤产一种头圆嘴小无颊无鳞腹白背有淡褐色纹点的河豚鱼,叫斑子。
此为河豚中的极品,毒性更剧,中其毒,无解药,然此鱼肉质细嫩尤为鲜美,常令嗜好河豚的人甘愿冒生命危险而欲罢不能。
掐指算算,最近几十年中,淀泖湖一带被斑子河豚毒翻的人确也不少。
陈墩镇人把这鱼称作河豚王。
[源:学.科.网Z.X.X.K]镇上,有一个叫阿隆野鱼馆的饭店专做野生河豚,擅长烹制斑子河豚。
其实,饭店里也唯有老板兼大菜师傅的阿隆能做这样的河豚,此美味食后确让人终生难忘。
在陈墩镇,谁都知道阿隆。
阿隆祖上就因擅长烹制河豚鱼而远近闻名。
阿隆从小跟爷爷吃河豚,跟阿爸吃河豚,后来自己烧了自己吃河豚,整整吃了四十来年,吃出了一手烧斑子河豚鱼的绝技。
早先,阿隆的爷爷、阿爸都是乡间以捉鱼为生的渔人,每每捉到河豚,特别是河豚王,不敢轻易卖人,弃之可惜,便试探着烧来自己吃。
河豚不是很容易就能捉到的,尤其是斑子河豚,常常混在其它鱼中,几天只能捉上一两条。
他们就把不多的几条积起来,积多了才一起烧了吃。
阿隆家做河豚,有很多的讲究,也是爷爷手里传下的绝活。
捉刀杀鱼,去籽去内脏去血,然鱼籽鱼内脏好去,鱼血则难去尽。
关键的一道工序便是支一口锅,用竹签把鱼反钉在锅盖上用文火煮水蒸,鱼熟透则鱼血也沥尽,弃水,再置橄榄子、槐花末解毒,或白烹成羹,或红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