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难点、复杂点整理)打印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概念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使得其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人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活动。
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也就是说不一定会在当前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由于适应、疾病或服药暂时引起的变化不是学习。
学习不是本能活动,是后天习得的。
2、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区别(1)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除了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
(2)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语言是使事物之间关系抽象化、概括化的信号。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分类1、加涅的学习分类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中提出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
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2、安德森的学习分类安德森根据知识表征方式的不同。
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回答怎么想,怎么做。
3、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符号学习(主要指词汇学习、实物图像、地形地貌,历史人物事件),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包括下位学习(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4、我国的学习分类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1、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概述学习是心理学,特别是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虽然其他学科领域也关心学习问题,如哲学家从认识的角度探讨学习问题,生物学家研究学习的生理机制,体育科学、医学、精神病学和动物训练等都与学习问题有重要关系。
但是,只有教育心理学将学习理论作为自己学科的理论内核。
据统计,心理学有史以来约有一半左右的文献和研究集中在学习领域。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常说的心理学是现代带头学科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仅从学习理论的意义都可看出这一点。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学习理论的绝对重要性就更清楚了。
因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学与教过程,其科学基础应是学与教的理论,而首先是学习理论。
一、什么是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关于广义学习,希尔加德(E.R.Hilgard)等人定义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暂时状态(如疲劳、药物反应等)来解释的。
”①加涅则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
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
”②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③狭义的学习——特指人类的学习。
潘菽认为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④。
邵瑞珍等认为教育情境中的学习可以定义为:“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⑤表述各异,但分岐并不大。
以下各点是它们的,揭示了学习这种现象的关健。
上述定义的共同之处:首先,人们都认为凡是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
至于变化的性质,一些人认为是内部状态的变化、内隐的变化,如加涅认为是“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而行为主义者认为是“外显行为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三章学习的根本理论★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察重点是:(1)学习的定义。
(2)学习的主要理论:尝试一错误学习的根本规律。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根本规律。
布鲁纳的认识一构造学习论。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根本观点。
★考纲链接1.学习的实质及特征:(1)学习的概念。
广义的学习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与个体的经历的过程。
(2)人类学习及动物学习的区别。
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历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历与科学文化知识;其次,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及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展的;此外,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有系统地进展,在较短时间内承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3.学习内容:一是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开展;三是道德品质与安康心理的培养。
4.加涅关于学习层次与学习结果的分类:(1)加涅关于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响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结学习、区分学习、概念学习、规那么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关于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5.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与行为标准的学习三类。
6.联结学习理论:(1)尝试-错误说:由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提出。
其主要理论要点-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要点二为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建立:要点三为尝试-错误学习的根本规律:效果律,练习率,准备率。
(2)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由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一)广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理解这一界定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学习引起的是学习者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某种变化第二,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习得的第三,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二)人类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1.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即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人的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些主要有:(简答)第一,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第二,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第三,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2.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它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学习的一般分类(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将学习分为体现不同水平层次的八类:1.信号学习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指学会对某种信号作出特定反应。
如经典条件反应就是一种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即操作性条件反应学习,指学习将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即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
在这种学习中,强化起着关键作用3.连锁学习即把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组合成系列,以形成动作联结,完成较复杂任务的学习。
这是各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学习形式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问题解决学习(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更好地指导教学,加涅从学习与教学相结合的关系探究中,从学生学习后实际可获得的结果研究中,又将学习划分为五种类型,即:1.言语信息学习即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
解决“是什么”的问题2.智慧技能学习即学会运用概念、规则办事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一)学习的心理实质1、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这一定义说明: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②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P32-33)来源:考试大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智力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3、我国: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P34-43)一、理论要点: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重要作用;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