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辽宋夏金的和战
- 格式:ppt
- 大小:8.44 MB
- 文档页数:70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单元知识要点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以后改名为辽)。
2.辽与北宋的和战:(1)战:宋辽之战(宋真宗时,主战大臣是寇准)(2)和:双方签订澶渊之盟”。
3.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史称西夏。
第8课金于南宋的对峙1.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5 年,金灭辽。
3.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4.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5.南宋与金的和战:(1)战:岳飞抗金(“岳家军”)(2)和: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1)原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表现: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南方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瓷器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3.商业贸易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的财政,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第11课元朝的统治1.元朝的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第1课辽宋夏金的和战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赵恒瑞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选自中国地图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第二单元第1课—辽宋夏金的和战。
下面我将从学情、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学情分析我校七年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基础知识较扎实;本节知识在学生的平时生活中时有所闻,比如说《杨家将》、《天龙八部》、《精忠岳飞》等一些经典的影视剧都有相关的情节展示。
可以说,这块知识是学生自认为比较熟悉的内容。
但学生并不愿主动地构建完成详细的知识体系。
因而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活化历史思维以及培养学生学史、用史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材分析本课的新课标要求是:简述辽宋夏金的和战历史,让学生认识“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1.教材的地位本节教材讲述的是辽宋夏金时期,各族政权并立及其和战的史实,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封建化,是学生了解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的生动材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从而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的观点。
因此,本节教材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2.教材的教学目标⑴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了解北宋与辽、西夏以及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
识读“辽、北宋、西夏并立的形势图”及“南宋与金对峙的形势图”。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辽宋夏金政权”建立的时间表,学习用图表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
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比较澶渊之盟与绍兴和议,客观认识澶渊之盟与绍兴和议的历史作用。
通过对岳飞等人物的评价,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辽宋夏金的和战历史,认识“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通过学习岳飞的历史事迹及其优秀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自学内容:辽宋夏金的和战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二、自学目标:1.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
2.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
3.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4.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
三自学重难点:1、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2、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3、南方商业的繁荣。
4、经济发展的原因。
四.自学过程:辽的建立:时间:10世纪初建立者:阿保机都城:上京.北宋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事件:陈桥兵变辽背景:宋真宗统治时,辽军打到澶州城下,寇准力主战,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宋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澶渊之盟评价:①弊:宋每年给辽岁币,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对夏宋来说也是屈辱的。
②利:边境和平了,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特别金是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①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的宋夏和战(银川),史称西夏。
②宋夏连年交战,损失都很大,后双方议和。
和③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1)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战建立金朝,都城会宁。
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北宋与金对峙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2)南宋建立:靖康之变后,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辽 (3)岳飞抗金: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收复了大片失地。
宋①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向金求和,还以“谋反”夏罪杀害了岳飞。
金与金对峙 (4)议和宋金② 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的,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和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战开始:唐朝中晚期以来, 我国经济重心就开始向南移。
①南方战乱少,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力。
南方原因②自然条件的变化:南方湖泊多,气候湿润,利于水稻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