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采样

现场采样

现场采样
现场采样

6.1 食品检验工作中的现场采样

6.1.1 目的

指导四川合泰农产品(食品)司法鉴定所检测工作。

6.1.2 范围

适用于现场采样与现场检测。

6.1.3 职责

相关检测人员对采样检测工作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责。

6.1.4 作业要点

为了监测总体样品的安全卫生状况,应注意采样的代表性原则。均衡地,不加选择地从全部批次的各部分随机性采样。不带主观倾向性。

对所采的样品必须注意妥善封装。现场采样质量控制要求必须清洁,防止采集样本污染、变质。

6.1.5采样原则

6.1.5.1代表性原则:采集的样品能真正反映被采样品的总体水平。

6.1.5.2 典型性原则:采集能充分说明达到检测目的典型样本。

6.1.5.3 适时性原则:因为不少被检测物质总是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为了保证得到正确结论应尽快检测。

6.1.5.4 适量性原则:样品采集数量应满足检验要求,同时不应造成浪费。

6.1.5.5 不污染原则:所采集样品应尽可能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质及包装型态。所采集样品不得掺入防腐剂、不得被其他物质或致病因素污染。

6.1.5.6 程序原则:采样、送检、留样和出具报告均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各阶段均应有完整的手续,交接清楚。样品采集和现场测定必须有二人以上参加。

6.1.5.7 同一原则:采集样品时,检测及留样、复检应为同一份样品。

6.1.5.8 质量控制:现场采样要求必须清洁,防止采集样本污染、变质。现场复核留样质控是现场质量保证的基本组成部分,必须做空白和平行样。

6.1.6 采样数量

根据检测项目来确定采样量,既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又满足产品确认及复检的需要。

6.1.6.1理化检测用样品采样数量

6.1.6.2总量较大的食品:可按0.5%~2%比例抽样;

6.1.6.3小数量食品:抽样量约为总量的1/10;

6.1.6.4包装固体样品:>250g包装的,取样件数不少于3件;<250g包装

的,不少于6件。罐头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一般取样量3件,若在生产线上流动取样,则一般每批采样3~4次,每次采样50g,每生产班次取样不少于1件,班后取样基数不少于3件;各种小包装食品(指每包500g以下),均可按照每一生产班次,或同一批号的产品,随即抽取包装食品2~4包。

6.1.6.5肉类:采取一定重量作为一份样品,肉、肉制品100g左右/份;

6.1.6.6蛋、蛋制品:每份不少于200g;

6.1.6.7一般鱼类:采集完整个体,大鱼(0.5kg左右)三条/份,小鱼(虾)可取混合样本,0.5kg左右/份。

6.1.7微生物检测用样品采样数量

原则上能采取完整包装的样品就不拆开取样,必须拆开包装取样的应按无菌操作进行取样。

6.1.

7.1 大样,就是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中各部分取得的混合样品,一般为200g;小样,也称检样,做分析用的,一般为25g。

6.1.

7.2 液体样品采样方法:充分混匀后,无菌操作打开包装,用100mL 无菌注射器抽取,注入无菌盛样容器.

6.1.

7.3 半固体样品采样方法:菌操作打开包装,用无菌勺子从几个部位挖取样品,放入无菌容器。

6.1.

7.4 固体样品采样方法:大块整体食品用无菌刀具和镊子从不同的部位割取,并注意其代表性;小块大包装食品应从不同部位的小块上切取样品,放入无菌容器。若为检验食品的污染情况,可取表层样品;若为检验食品品质的情况,应从深部取样。

6.1.

7.5 冷冻食品采样方法:大包装小块冷冻食品按小块个体采取;

大块冷冻食品可用无菌刀从不同部位削取或用无菌手锯从冻块上锯取样品,放入无菌容器。

若为检验食品污染情况,可取表层样品;若为检验食品品质情况,应从深部取样。

6.1.

7.6 生产工序监测采样:车间用水:从车间各龙头采样;车间台面、

用具、及加工售货员手的卫生监测:用5cm2孔无菌采样板和5支无菌棉签擦拭25cm2面积,擦拭后立即用无菌剪刀将棉签头剪入无菌容器中。

6.1.

7.7 车间空气采样:将5个直径90mm的普通琼脂平板分别置于车

间的四角和中部,打开平皿盖5min,然后盖盖送检。

样品的包装和标识

1.1 样品的包装

装实验室样品的容器应由取样人员封口并贴上封条。

1.2 样品的标识

取样人员将样品送到实验室前须贴上标签。

标签应至少标注一下信息、:

a)取样人员和取样单位名称;

B)取样地点和日期;

C)样品的名称、等级和规格;

D)样品的特性

E)样品的商品代码和批号。

样品的运输和贮存

取样后尽快将样品送至实验室

运输过程须保证样品完好加

6.1.8 样品的送检要求

6.1.8.1 要快速运送:常温不要超过3小时;

6.1.8.2 若路途遥远,可在1~5℃低温下运送;

6.1.8.3 要注意防污染、防散漏、防变质;

6.1.8.4 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填写采样记录和检验申请单。

6.1.10 采样工具

●采样用具本着适用、够用为准的原则。可参考以下物品:勺子、镊子、

剪子、刀子、铲子、开罐、吸管、吸球、量桶(杯)、记号笔、不干胶标签、皮筋、火柴、手电筒及样品冷藏运输设备。

6.2 现场采样原始记录及质量控制

6.2.1 目的

指导四川合泰农产品(食品)司法鉴定所对样品的检测。

6.2.2 范围

适用于食品样品的现场采样与现场检测。

6.2.3 职责

相关检测人员对采样检测工作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责。

6.2.4 作业要点

6.2.4.1 依据标准: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质量手册》四川合泰农产品(食品)司法鉴定所

6.1.7 采样记录

?被监测单位名称(who)——全称、准确

?监测场地(所)名称(where)——准确、明晰

?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why/what)——准确、明了

?监测时间(time)——准确

?对监测过程的完整记录(how to do)

对监测现场进行的客观描述和记录——环境条件、仪器设备(生产设备)的工作情况、被监测方所采用的卫生设施及其工作状

况等。

在相应的图纸上标注各监测点或用文字表述监测点的分布情况。

所使用的监测仪器的名称及型号

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将会影响或可能将会影响监测结果的现象

如实记录每一过程中产生的每一个监测数据,如:监测仪器的校准数据、流量计的现场纠偏数据,衡重过程中的每次称量结

果。

——逻辑性、数据的可溯源性。

?监测和被监测双方代表签字,以确认监测行为的合法性。

监测报告

?被监测单位名称(who)——全称、准确

?监测场地(所)名称(where)——准确、明晰

?监测目的及监测项目(why/what)——准确、明了

?监测时间(time)——准确

?报告形式要规范、依据可靠、内容(数据)完整、可溯源。

6.2.4.2 记录表:

6.2.4.2.1送/采样记录表

四川合泰农产品(食品)司法鉴定所

送/采样记录表

编号:HTJY-1303-

委托单位检验项目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状态数量采样地点送/采样日期采样依据:

送/采样备注:

送/采样人监督人陪同人及联系方式

6.2.4.3原始记录表填写说明:

6.2.4.3.1 样品序列号由样品管理员给定。

6.2.4.3.2 受检单位地址要准确记录单位地址和联系人及电话号码。

6.2.4.3.3流量和温度记录要注意所使用的仪器精度(有效数字)。

6.2.4.3.4陪同人是指受检单位的陪同人员,其职责有三:一是确认采样(测定)时生产正常;二是确保我们工作时的安全;三是协调双方现场有关问题。

6.2.4.3.6在备注栏里,由陪同人签写“采样时生产正常”。

污水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污水采样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HDJCZ-ZY-02-2016 版本:第一版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实施日期:2017年12月15日 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监测站 2017年12月15日 1 目的 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依据标准: HJ 493-2009、HJ 586-2010、HJ 776-2015、HJ84-2016、HJ 637-2012、HJ 828-2017 、HJ 503-2009、HJ694-2014、HJ 505-2009、HJ484-2009、GB/T 14204-1993) 3 采样设备 4 采样程序 5 采样的安全防护 1·0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2·0 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 技术指导》和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3·0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 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 装。 3·1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 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4·0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4·1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的规定,采样人员从 站长室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 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4·2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 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4·3 现场采样的实施 4·3·1样品的采集: 、硫化物、油类、悬浮物、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 5 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4·3·1·1 采样方法: 4·3·1·1·1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 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

现场采样内部作业流程

1任务接收 由综合业务室向监测一室负责人至少提前一天下达现场监测任务,监测一室负责人签收后分配至现场负责人。 2监测前准备 在现场负责人接收现场任务书后,须进行现场监测前准备,包括记录表的准备(记录表目录及编号见下表)、样品标签、现场耗材、监测仪器设备准备。 镇江新区环境监测站监测一室表格目录 序号类别名称编号 1 通用现场采样设备器材清点表XQJC-64002 2 样品交接单XQJC-62015 3 水河川水质采样记录表XQJC-62002 4 废水采样记录表XQJC-62001 5 气烟尘烟气现场监测记录表XQJC-62004 6 气态污染物现场监测记录表XQJC-62005 7 林格曼黑度观测记录表XQJC-62007 8 无组织废气采样记录表XQJC-62006 9 环境空气采样记录表XQJC-62003 10 声区域环境噪声监测记录表XQJC-62014 11 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监测记录表XQJC-62013 1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记录表XQJC-62012 13 社会生活噪声监测记录表XQJC-62015 14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记录表XQJC-62011 15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监测记录表XQJC-62010 16 土土壤采样记录表XQJC-62009 17 固废固体废弃物采样记录表XQJC-62008 18 称重滤筒称重原始记录表XQJC-64002 2.1记录表 记录表的准备,原则上须按实际使用量的1.2倍准备,提前准备好,用板夹固定。现场记录须精确、工整。 在水质采样中,如有必要,请将现场记录提前用塑料纸封好,以免打湿。 2.2标签 目前标签模板格式已固定,请务必提前按照固定格式(如下图)打印,打印纸张统一为20格标准A4双面不干胶打印纸。

环境空气和废气 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和废气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 GB/T5468-1991、GB/T16157-1996) 一、点检烟气分析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道气分析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水收集器及采样探针中是否有冷凝水; 2.5粉尘过滤器是否清洁; 2.6仪器充电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 2.7整个抽气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二、点检烟尘采样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尘采样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皮托管及采样嘴是否完好; 2.5干燥器中硅胶是否失效;

2.6洗气瓶中双氧水是否混浊; 2.7打印机是否正常; 2.8整个采样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三、样品交接(滤筒、样品瓶)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结束后采样人员与实验室内分析人员的样品交接。 2、操作步骤: 2.1 采样人员在现场监测结束回到实验室后应立即与样品分析人员进行样品交接。 2.2 在样品交接后,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应共同、完整、正确地填写样品交接单上各栏内容。 2.3 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必须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 3、注意事项: 样品交接单应随测试报告归档。 四、样品分析(滤筒、重量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前后滤筒的称重。 2、一般事项: 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有关规定。 3、器具与材料: 3.1器具 (1)分析天平精度0.1mg (2)烘箱0-300℃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环境检测水质采样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二、依据标准 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2.《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52-1999) 3.《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三、器具 1.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样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他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2.样品容器 四、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准备 ·现场采样实施 ·样品交接 1、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山东嘉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程序文件》JYJC/A-2014(第一版)的规定,中心化验室从营销管理部接受采样任务单同时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项目、频次等内容。

2、采样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中心化验室安排采样人员(须两人以上)准备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携带相应的水质采样原始记录表格,并根据现场情况详细填写表格内容。 3、现场采样的实施 、废水采样方法 3.1.1 测定pH、COD、BOD5、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的水样体积和容器的洗涤方法等见表 1—1。 实际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1M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处采样;水深小于等于1M时,在水深1/2处采样。 一类污染物(总共、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二类污染物(ph值、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氮、氟化物、磷酸盐、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锰、彩色显影剂、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元素磷、有机磷农药、粪大肠菌群、总余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3.1.2、注意事项 a.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采油的容器禁止预先用水样冲洗,应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03-E采样和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

03-E采样和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 发放号: 成都嘉怡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采样和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 JYDJC/WI(E)-2015 版本号:A/0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06月15发布 2015年07月01实施成都嘉怡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修订页

目录 01.水质采样操作规程 (1) 02.水质流速流量的监测 (18) 0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监测操作规程 (20) 0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的监测 (24) 0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操作规程 (30) 06.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37)

01.水质采样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使采样员规范正确地进行水质采样,给实验室分析提供代表性样品,特制定本规程。 2内容与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52-1999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494-2009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T493-200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于管理技术规定、HJ/T494-2009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 3 职责 采样人员负责依据本规程进行水质样品的采样。 4器具 4.1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4.2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5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①接受采样任务单 ②采样的准备 ③现场采样的实施 ④样品的交接 5.1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本公司《质量手册》的规定,采样人员从业务室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第 页 共 页

采样作业指导书模板

篇一: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 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 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 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 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样品的交接 a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c.现场采样的实施 d.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 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 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 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 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 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的废水样。如果小于或等于1m时,可只取1/2深度的废水样即可。 c. 从容器、贮罐、废水池等处取样:对盛有废液的小型 容器,采样前先充分搅匀,然后取样。废液分三层以

03-E采样和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 发放号: 嘉怡德环保科技 采样和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 JYDJC/WI(E)-2015 版本号:A/0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06月15发布 2015年07月01实施 嘉怡德环保科技发布

修订页

目录 01.水质采样操作规程 (1) 02.水质流速流量的监测 (10) 0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监测操作规程 (12) 0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的监测 (16) 0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操作规程 (21) 06.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26)

01.水质采样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使采样员规正确地进行水质采样,给实验室分析提供代表性样品,特制定本规程。 2容与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HJ/T 52-1999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494-2009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T493-200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于管理技术规定、HJ/T494-2009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 3 职责 采样人员负责依据本规程进行水质样品的采样。 4器具 4.1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4.2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5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①接受采样任务单 ②采样的准备 ③现场采样的实施 ④样品的交接 5.1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本公司《质量手册》的规定,采样人员从业务室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容。 5.2 采样的准备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序号检测 项目 采样(测量) 仪器 吸收器采样方法、流量样品保存期限和保存条件检测(测量)依据 1铬酸盐IFC-2防爆型 粉尘采样仪 微孔滤膜,孔 径0.8μm 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 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L/min流量采集 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 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 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 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6部分: 镉及其化合物》GBZ/T300.6-2017/4镉及 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铜尘、铜 烟 IFC-2防爆型 粉尘采样仪 微孔滤膜,孔 径0.8μm 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 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L/min流量采集 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 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 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 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1部分: 铜及其化合物》GBZ/T300.11-2017/4铜及 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3铅烟、铅 尘 IFC-2防爆型 粉尘采样仪 微孔滤膜,孔 径0.8μm 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 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L/min流量采集 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 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 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 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5部分: 铅及其化合物》GBZ/T300.15-2017/4铅及 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锰及其 化合物 IFC-2防爆型 粉尘采样仪 微孔滤膜,孔 径0.8μm 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 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L/min流量采集 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 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 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 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7部分: 锰及其化合物》GBZ/T300.17-2017/4锰及 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5汞(蒸 气)及其 化合物 QC-4S防爆型 大气采样仪 大气泡吸收 管 在采样点,串联2支各 装有5.0mL汞吸收液的 大气泡吸收管,以 500mL/min流量采集≥ 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 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24h 内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8部分: 汞及其化合物》GBZ/T300.18-2017/4汞和 氯化汞的溶液吸收-原子荧光光谱法

现场采样

6.1 食品检验工作中的现场采样 6.1.1 目的 指导四川合泰农产品(食品)司法鉴定所检测工作。 6.1.2 范围 适用于现场采样与现场检测。 6.1.3 职责 相关检测人员对采样检测工作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责。 6.1.4 作业要点 为了监测总体样品的安全卫生状况,应注意采样的代表性原则。均衡地,不加选择地从全部批次的各部分随机性采样。不带主观倾向性。 对所采的样品必须注意妥善封装。现场采样质量控制要求必须清洁,防止采集样本污染、变质。 6.1.5采样原则 6.1.5.1代表性原则:采集的样品能真正反映被采样品的总体水平。 6.1.5.2 典型性原则:采集能充分说明达到检测目的典型样本。 6.1.5.3 适时性原则:因为不少被检测物质总是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为了保证得到正确结论应尽快检测。 6.1.5.4 适量性原则:样品采集数量应满足检验要求,同时不应造成浪费。 6.1.5.5 不污染原则:所采集样品应尽可能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质及包装型态。所采集样品不得掺入防腐剂、不得被其他物质或致病因素污染。 6.1.5.6 程序原则:采样、送检、留样和出具报告均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各阶段均应有完整的手续,交接清楚。样品采集和现场测定必须有二人以上参加。 6.1.5.7 同一原则:采集样品时,检测及留样、复检应为同一份样品。 6.1.5.8 质量控制:现场采样要求必须清洁,防止采集样本污染、变质。现场复核留样质控是现场质量保证的基本组成部分,必须做空白和平行样。 6.1.6 采样数量 根据检测项目来确定采样量,既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又满足产品确认及复检的需要。 6.1.6.1理化检测用样品采样数量 6.1.6.2总量较大的食品:可按0.5%~2%比例抽样; 6.1.6.3小数量食品:抽样量约为总量的1/10; 6.1.6.4包装固体样品:>250g包装的,取样件数不少于3件;<250g包装

大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大气采样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目录 (一)氟化物采集与计算 (二)硫酸盐化速率采集与计算 (三)大气降水采集 (四)二氧化硫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五)氮氧化物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六)灰尘自然沉降量采集与计算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小时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测定。 2、一般事项 测定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3、方法要点 空气中氟化物与浸渍在滤纸上的氢氧化钙反应而被固定,用电极法测定,求得石灰滤纸上氟化物的含量,反映在放置期间空气中氟化物的平均污染水平。 4、器材 4.1石灰滤纸法标准采样装置 4.1.1采样盒:外径13厘米,内径12.6厘米,高2.5厘米(不含盖)的平底 塑料盒,具盖及塑料环状长垫(外径12.5厘米,内径11厘米)。 4.1.2防雨罩:采用盒口直径30厘米、盒高90厘米的搪瓷盒,盒底用铁皮焊 一个直径13厘米、高3厘米的圈,可安装采样盒。 5、操作步骤 5.1取一张石灰滤纸,平铺在平底塑料采样盒底部,用塑料环状长垫压好滤纸 边,再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条沿盒边压紧,将滤纸固定好,盖好盒盖,携至采样点。 5.2采样时将装好石灰滤纸的采样盒的盒盖取下,采样盒装入采样防雨罩的盒

底铁圈内并固定,使石灰滤纸面朝下暴露在空气中。 5.3样品放置时间为七天至一个月。放样品和收样品时应记录核对放样品地 点、采样盒编号及放、收样品时间(月、日、时)。 5.4收样品时,取下采样盒并旋紧盒盖,携回实验室。 6、计算 )/(S3n)3100 氟化物[μgF/(100cm2.d)]=(W-W 式中:W-样品石灰滤纸中氟含量(μg) -空白石灰滤纸中平均氟含量(μg/张) W S-样品滤纸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cm2) n-样品滤纸在空气中放置的天数,准确至0.1 天。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硫)的测定。 2、一般事项 测定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3、方法要点 碳酸钾溶液浸渍过的玻璃纤维滤膜嚗露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酸雾、硫化氢等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测定生成的硫酸盐的含量,计算硫酸盐化速率。其结果以每日在100cm2碱片面积上所含三氧化硫毫克数表示。 4、器材 4.1塑料皿:内径72mm,高10mm。 4.2塑料垫圈:厚1-2mm,内径50mm,外径72mm,能与塑料皿紧密配合。 4.3塑料皿支架:将两块1203120mm聚氯乙烯硬塑料板成900角焊接,下面 再焊接一个高30mm,内径78-80mm的聚氯乙烯外管,外管上钻孔眼,互成1200,各眼距塑料板面15mm,使用时将塑料皿倒装在支架的聚氯乙烯外管内,用三个铜螺栓固定塑料皿。 5、操作步骤 5.1将碱片毛面向下放入塑料皿,用塑料垫圈压好边缘,装在塑料袋中携至 现场,采样时使滤膜面向下固定在塑料皿支架上。

10采样作业指导书

装船卸车机械化采制样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确保装船、卸车机械化采样作业与设备检修的顺利进行,避免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事故的发生,特编写此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装船、卸车机械化采样作业和清煤作业过程。 三、职责划分 3.1 采样巡视按《采样巡视岗位职责》规定的内容与要求,履行职责。 3.2 采样巡视作业中,配合采样操作员做机械化采样工作;在设备检修、清煤作业过程中,配合维修、清煤人员做好安全监护工作。 四、作业程序 1、作业前准备 4.1.1接到中控作业指令后,记录好要采煤样的具体垛位、流程、车次、船名、泊位及煤种等相关信息。 4.1.2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着装,明确工作任务、要求和安全质量注意事项。 4.1.3按照《采样设备点检卡》对设备进行点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处理,解决不了的报告采样班长,并做好记录。 4.1.5采样前,清空设备内存留积煤以及样品收集罐内的样品。 4.1.6控制室操作人员与塔内巡视经确认无误后方能启动设备。 4.1.7认真做好各种记录 2、采样作业 4.2.1双击工控机桌面上的“曹妃甸采制样程序”进入操作系统。进入系统后,选择作业流程并进入该流程控制主画面。 4.2.2该系统分为自动运行模式和手动运行模式,正常作业时,用自动运行模式,当需要调试和维修时用手动运行模式。 4.2.3自动运行模式: ⑴在操作台相应流程控制面板上设定为“自动”;

⑵选定自动采样方式为“定时”或“定量”; ⑶确定粒度样流程是否工作; ⑷根据车辆和船舶的吨位情况选择采样时间间隔; ⑸点击“系统清零”使系统重新开始统计,最后点击“启动”按钮,系统开始运行; ⑹当采样结束后,应点击操作画面上的“停止”按钮,系统会依次自动停止。 4.2.4手动运行模式: ⑴在操作台相应流程控制面板上设定为“手动”; ⑵点击操作画面中的“手动控制”进入手动运行画面; ⑶分析样采样流程的启动顺序为“斗提机→弃样皮带机→弃样破碎机→旋转缩分器→分析样破碎机→缩分皮带机”,启动后系统开始运行,这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手动点击“主采样头”和“分析样切割器”的启动按钮使之运转; ⑷粒度样采样流程的启动顺序为“斗提机→弃样皮带机→弃样破碎机→振动筛→缩分皮带机”,启动后系统开始运行,这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手动点击“主采样头”和“粒度样切割器”的启动按钮使之运转; ⑸当系统停止时,应按照启动顺序的反向依次点击相关设备的“停止”按钮进行停止。 4.3系统运行时,要求操作人员时刻注意监控摄象机及操作画面,及时了解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巡视,做好沟通协调,对易堵料部位进行重点监护,采样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上报。 4.3.1系统运行时,如出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把相关作业流程操作面板的运行模式改为“手动”,并根据手动停止操作流程依次停止相关设备。当出现危害人的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重大设备故障时,应立刻拍下相关流程对应的“急停”按钮对采样系统进行紧急停止。 4.3.2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采样操作员先要将停止设备运行,告知巡视出现问题的设备及故障情况。巡视根据情况维修,若是简单的堵塞故障,则将设备断电挂牌,清理设备内煤样;若是不能处理,及时上报,由技术员和大班进行维修。在维修设备时,必须在相关人员的监护下进行,现场相关设备及操作台打到“就地”模式,配电柜要悬挂警示牌。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完整

一、采样工作流程 1、接受任务 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2、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 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3)现场采样前的准备 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 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4)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4、现场采样 (1)气态污染物采样 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颗粒物采样 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

废水采样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废水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采样工作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现场采集工作。 3.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 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4.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5.采样 5.1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 COD、BOD、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2采样方法: 5.2.1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于1m 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 / 4深度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的废水样。如果小 于或等于1 m时,可只取1 / 2深度的废水样即可。 从容器、贮罐、废水池等处取样:对盛有废液的小型容器,采样前先充分搅匀, 然后取样。废液分三层以上,不能搅匀时,可按各层量的多少的比例分层取样。对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的大型贮罐或废水池,根据具体情况,可多点分层采样。可采用自制的负重架,架内固定聚乙烯塑料样品容器,沉入废水中采样。 从地面水如河流、湖泊等水体取样:采集表层水样时,可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 桶进行;采集表层以下各层面的水样时,可用单层采样器采样。 522各种采样器的采样方法

公共场所现场监测采样作业指导书

版本号: A 生效日期: 2017年5月7日 起草人: 批准人: 日期: 2017年5月3日 修改记录 副本控制:(不)受控类 受控号:

1 目的 规范公卫科公共场所现场监测采样的方法,保证现场仪器监测和微生物采样工作顺利进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卫科公共场所现场仪器监测和微生物采样。 3 引用标准 《公共场所安全卫生标准》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18204.1~18204.30-2000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94 《公共卫生检验采抽样技术》 4 职责 4.1 现场监测人员按规范进行仪器监测和微生物采样,做好监测及采样记录,并按时送检。 4.2 复核人员对监测结果进行复查审核、签名。 4.3 现场监测负责人将资料归档。 5 工作程序 5.1 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5.1.1 监测采样前应根据公共场所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制定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地址、监测项目、空气质量监测点数目、公共用具样本量、样品采集方法、现场采样操作的质量控制、样品保存和运送等。 5.1.2 监测采样前应对现场监测人员进行培训,熟悉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能正确使用监测仪器。(详见仪器操作规程) 5.1.3 在工作开展前,应对监测仪器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出发前检查所带的仪器电源和性能是否正常,采样工具是否齐全。 5.2 现场监测 5.2.1 现场监测至少2人,并持有效采(抽)样员证,由被检单位人员陪同进行监测。

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职业卫生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受控号: 版本:第1版第0次修订第 1 页共 1 页 1. 目的: 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采样,保证采样工作质量和样品符合检测工作要求。 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作场所中有害因素现场采样。 3. 采样前的准备 3.1 编制采样计划 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依据、采样时间、人员组织及分工、现场采样仪器清单、现场样品清单、采样布点、注意事项。为了正确制定采样计划方案,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 现场调查依据《现场调查作业指导书》进行。 3.2采样的准备 3.2.1实验室根据“现场采样方案”的要求,准备空气收集器及相应的吸收液、吸附剂、滤料等,并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或洗脱效率。将标识清楚的空气收集器交现场采样人员。 3.2.2 现场采样人员根据项目负责人的要求准备现场采样仪器,采样动力可根据需要选用各类抽气泵或气体采样器、粉尘采样器等。 4. 采样点的设置 4.1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a.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b.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检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c. 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检测/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检测/采样。 d.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4.2职业病危害因素测试点的设置: 4.2.1粉尘测试点: a.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工作地点; b.测尘位置应选择在劳动者经常活动的范围内,采集工人的呼吸带水平的粉尘,有气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 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 .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 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 .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 (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 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a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 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 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 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c. 现场采样的实施 d .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 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 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 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 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 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 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 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

E采样和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 发放号: 成都嘉怡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采样和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 JYDJC/WI(E)-2015 版本号:A/0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06月15发布 2015年07月01实施成都嘉怡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修订页

目录 01.水质采样操作规程1 02.水质流速流量的监测10 0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监测操作规程12 0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的监测16 0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操作规程21 06.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26

01.水质采样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使采样员规范正确地进行水质采样,给实验室分析提供代表性样品,特制定本规程。 2内容与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规范HJ/T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52-1999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494-2009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T493-200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于经管技术规定、HJ/T494-2009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 3 职责 采样人员负责依据本规程进行水质样品的采样。 4器具 4.1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4.2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工程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工程可用聚乙烯容器。 5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①接受采样任务单 ②采样的准备 ③现场采样的实施 ④样品的交接 5.1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本公司《质量手册》的规定,采样人员从业务室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工程等内容。 5.2 采样的准备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一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1.1采样工作流程 1.1.1监测项目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 现场监测人员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设备的运行检查。1.2.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制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1.2.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1.1.3现场采样前准备 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

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 1.1.4气态污染物 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1.1.5颗粒物采样 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由破损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参数。 1.1.6采样记录相关事项 环境空气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样品批号和样品种类一定要填写;标况体积一定要计算正确;发生异常情况,备注栏和副架说明处一定要填写清楚;记录单上不能有涂改的痕迹,修改要规范;

现场采样记录填写作业指导书

现场采样记录填写作业指导书 实施日期:2013年04月12日1. 目的 规范现场采样记录填写的格式及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水、气、声、固、振等现场采样记录。 3. 要求 3.1 使用的现场采样记录必须是本公司现行受控的版本,禁止使用非受控的现场采样记录。 3.2 现场采样记录必须在采样现场填写,不能记在草稿纸上或回来后凭记忆填写;监测点位示意图也要现场绘制,如果委托方提供有平面布置图,可直接在图上标注监测点位。 3.3 陆地上的现场采样记录使用蓝黑水性签字笔或钢笔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填写;海洋监测的采样记录使用硬质铅笔填写,以避免被海水沾糊。 3.4 各种原始记录不准涂改或涂擦,有误时使用杠改方式改正,即在错误的地方划一横线,在其上方填写纠正的数字或字符,画杠处盖上私章或在画杠下方签名。 3.5 监测点位图中的监测点位统一使用如下标识符:废水★、环境水质☆、废气◎、环境空气○、厂(场)界等噪声▲、敏感点噪声△、振动和固体■;标识符应标在实际监测位置,在流程图中标注监测点位的,标识符应置于横线上,并在标识符边注明监测点名称或者编号。 3.6 正确描述样品状态,所用术语尽量规范化和专业化,优先采用监测分析方法中的术语。对样品描述,颜色可采用双名法,主色在前,副色在后,如黄棕、灰棕等;颜色深浅还可以冠以深、淡/浅等形容词,如浅黄、深蓝等。气味按强烈程度可以用无味、稍有异味、有异味、有强烈异味等词分级描述,其中“有异味”、“有强烈异味”等级描述时,还应尽量具体指明是何种异味(如鱼腥味、臭鸡蛋味等)。透明度可用透明、微浑、浑浊等词分级描述。 3.7 环境水样采样前,应对所采水体水域状况进行了解,采样记录要详细记录水体的状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