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章
- 格式:ppt
- 大小:855.00 KB
- 文档页数:66
202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章分析题及答案案例一如何规避培训风险?1一是不要在试用期内培训员工。
虽然试用期也属于劳动合同期限,但由于试用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加之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性格、情况等还不甚了解,如果急着送其出去培训,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二是一次培训费用不要太大。
3三是用人单位委派员工出国培训,应尽可能让员工到投资的外商方总部受训,以便管理。
若条件不成熟,用人单位与国际培训机构签订的委托培训协议中要约定保证受训人员回国、回委托用人单位的有关事宜。
如培训合格证书、职称证书等应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发给经委派培训的员工。
尽量避免受训人员在培训期间发生跳槽、出逃等事件。
4四是双方在约定服务期的同时,不要忘了约定缩短服务期的赔偿方式。
约定服务期限为5年,并且约定培训费退赔金额以总金额每年递减20%计算。
另外,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人才流动加速等因素,企业与员工约定的服务期不要太长,以2至3年为宜。
案例二主要问题是受训人员的选派上1缺乏对受训者培训前的需求分析2缺乏对受训者学习目标和效果的界定和要求3缺乏规范的人员培训计划具体措施1重视培训前需求分析(目的,达到的目标和效果)2重视培训中学员的信息沟通和交流3强化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考核4主管对培训者考核与评估5系统的培训计划案例三(1) 总的培训成本是多少?每个受训者的成本是多少?(2) 培训投资回报率是多少?(3) 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答案:(1)总的培训成本= 32836元。
每个受训者的成本= 32836元/ 56人= 587元培训投资回报率。
总投资回报率= (172800 + 48000) / 32836 = 6.7:1净投资回报率= (172800 + 48000 - 32836) / 32386 =(3)培训效果分析评价:①质量的变化,事故发生率的变化,环境管理状况的变化。
②注重软成果(如,态度、人际关系技巧、工作习惯等)的培训。
案例四您认为哪些培训方法适合用于这次培训中?应选择外部培训师还是内部培训师?为什么?(1)在培训过程中适合采用的培训方法有: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游戏,模拟训练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模拟法,拓展训练,头脑风暴法等等。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1.简述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各类需求分析的技术模型的内容和特点。
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培训需求分析就是在计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研究,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和培训内容的过程。
培训需求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有效实施培训的前提,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培训评估的而基础,对企业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是使培训工作准确、及时和有效的重要保证。
各类需求分析的技术模型的内容和特点:(一)Goldstien组织培训需求分析模型20世纪80年代1.内容:该模型指出,培训需求应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方面着手,综合分析培训的环境及相关因素,考虑培训需求原因或“压力点”,如基本技能欠佳、工作业绩差、新技术应用、客户要求、高绩效标准和新工作要求等,基于环境因素分析以做出正确选择和判断。
2.特点:组织分析是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前提,任务分析侧重于职业活动的理想状况,人员分析侧重于员工个人的主观特征分析。
(二)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循环评估模型是对于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信息流,以周而复始地估计培训需求.每个循环都要依次从组织整体层面、作业层面和员工个人层面分析。
1.内容:(1)组织整体层面的分析: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
(2)作业层面的分析:确定培训的内容,即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和能力。
(3)个人层面的分析:将员工目前的实际工作绩效与企业员工绩效标准进行比较,或将员工现有技能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要求进行对照,发现二者差距。
2.特点:(1)优势:全面分析,避免发生遗漏;循环方案让培训需求分析定期进行,及时发现需求,成为一项长期性制度;(2)不足:工作量大,需专人定期进行,也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积极参与。
(三)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1.内容:为工作调动做准备、为职务晋升做准备、为适应工作内容要求的变化做准备等原因提出培训需求(预期工作技能要求)。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第一单元员工培训规划的制定●1.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⑴系统性;⑵标准化;⑶有效性;⑷普遍性。
●2.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⑴培训目的;⑵培训目标;⑶培训对象和内容;⑷培训的范围;⑸培训的规模;⑹培训的时间;⑺培训的地点;⑻培训的费用;⑼培训的方法;⑽培训的教师;⑾计划的实施。
1.制定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⑴培训需求分析;⑵工作岗位说明;⑶工作任务分析;⑷培训内容排序;⑸描述培训目标;⑹设计培训内容;⑺设计培训方法;⑻设计评估标准;⑼试验验证。
2.制定培训规划应注意的问题:⑴制定培训的总体目标;⑵确定具体项目的子目标;⑶分配培训资源;⑷进行综合平衡。
3.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平衡:在培训投资与人力资源规划之间进行平衡;在企业正常生产与培训项目之间进行平衡;在员工培训需求与师资来源之间进行平衡;在员工培训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之间进行平衡;在培训项目与培训完成期限之间进行平衡。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1.教学计划的内容:⑴教学目标、⑵课程设制、⑶教学形式、⑷教学环节、⑸教学时间安排等。
2.教学计划中的时间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因素:⑴整个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时间;⑵为完成某门课程所需要的时间;⑶周学时设计;⑷总学时设计;⑸教学形式、教学环节中涉及的各类课程的讲授、复习、实验、参观、讨论、自习、测验、考查等各环节的时间比例。
●3.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⑴适应性原则;⑵针对性原则;⑶最优化原则;⑷创新性原则。
●1.国外常见的几种教学计划设计程序:肯普的教学设计程序、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程序。
2.肯普的教学设计程序:肯普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是早期培训教学设计模型中最为简洁明确的一种模式,它主要强调三个基本问题:⑴学习什么、达到怎样的熟练程度;⑵程序、教材和人员如何组合,才能最佳地实现培训目标;⑶使用什么手段来评价学习结果。
3.肯普的教学设计程序的具体步骤是:⑴列出课题,确定每一个课题的教学目的;⑵分析学员特点;⑶确定可能取得明显学习成果的的学习目标;⑷列出每一个学习目标的学科内容和大纲;⑸设计预测题;⑹选择教与学的活动和教学资源;⑺协调所提供的辅助服务⑻实施教学⑼根据学员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评价教学活动以便进行反馈和再修正。
国家开放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章自测题1.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具有的()等经济价值的总和。
*A.知识(正确答案)B.社会地位C.技能(正确答案)D.经验(正确答案)E.金钱2.在人力资源供不应求时,利用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可分为() *A.外部招聘(正确答案)B.内部招聘(正确答案)C.临时雇佣(正确答案)D.提前退休计划E.裁员3.企业实行人员外部招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A.刊登广告(正确答案)B.就业服务机构(正确答案)C.猎头公司(正确答案)D.校招(正确答案)E.提拔员工4.内部招聘具有的优势有()。
*A.能够鼓舞士气,促进组织中现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正确答案)B.因对员工了解全面,选择准确性高(正确答案)C.有利于吸收新观点D.招聘费用较低(正确答案)E.选择范围更广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正确答案)B.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C.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D.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6.下列不适合于人力资源供大于求情况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措施是()。
[单选题] *A.减少工作时间B.裁员C.外部招聘(正确答案)D.降低人工成本7.各项企业人员需求分析的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的是() [单选题] *A.德尔菲预测技术(正确答案)B.回归分析方法C.劳动定额法D.转换比率法8.处理信息量大、速度快且标准统一是下列哪种工作分析方法的优点 [单选题] *A.亲验法C.问卷法(正确答案)D.访谈法9.企业招聘大批的初级技术人员,最适合的招聘渠道是() [单选题] *A.校园招聘(正确答案)B.猎头公司C.熟人推荐D.社会招聘10.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研究以确定工作中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制定培训计划。
这个过程指的是培训前的( )。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本章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对以职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本章从理论研究层面、组织战略层面、操作技术层面对这两项基础工具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在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分析了中国企业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运用中出现的误区和问题,提出了原则性的解决对策。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以下主要问题:1.什么是职位分析2.职位分析在战略、组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3.如何构建目标导向的职位分析系统4.常见的职位分析方法有哪些5.如何编写职位说明书6.职位分析在中国存在哪些认识和使用上的误区和问题7.什么是职位评价8.职位评价在战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9.如何构建战略导向的职位评价方法10.常见的职位评价方法有哪些11.职位评价在中国存在的误区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开篇案例】某公司职位分析、职位评价案例A公司是我国中部省份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
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迅速增长,房产需求强劲,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逐步发展为一家中型房地产开发公司。
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员工人数大量增加,众多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公司现有的组织机构,是基于创业时的公司规划,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逐渐扩充而形成的,在运行的过程中,组织与业务上的矛盾已经逐步凸显出来。
部门之间、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缺乏明确的界定,扯皮推诿的现象不断发生;有的部门抱怨事情太多,人手不够,任务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的部门又觉得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开篇案例】(续)公司的人员招聘方面,用人部门给出的招聘标准往往笼统含糊,招聘主管往往无法准确地加以理解,使得招来的人大多差强人意。
同时目前的许多岗位往往不能做到人事匹配,员工的能力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严重挫伤了士气,并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公司员工的晋升以前由总经理直接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