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与英语比较-PPT精品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93.51 KB
- 文档页数:26
《现代汉语 . 语法》纲要一 语法概说 :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研究语法就是来发现这样的规则, 或者说就是寻找语言的形式跟意义之间的系统的对应关系。
单句二 语法单位 :语素(语素组)— 词 — 词组 — 句子复句三 词类 : 1. 动词2. 形容词 谓词3. 状态词4. 代词5. 名词6. 数词 体词7. 量词8. 区别词9. 副词 10. 介词 11. 连词 虚词12. 助词 13. 语气词14. 感叹词(叹词) 15. 拟声词(像声词)四 主谓结构 :1.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主语的语言成分3. 能够充任谓语的语言成分 —— 注意主谓谓语句中大小主语之间的意义关系4. 受事主语句 —— 注意受事主语句中主语的特点和谓语的特点五 述宾结构 :1.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述语的语言成分 —— 注意区分谓宾动词和体宾动词3. 能够充任宾语的语言成分 —— 注意数量宾语、处所宾语、施事宾语(存现句)4. 双宾语结构及其层次分析六 述补结构 :1. 补语的语义指向2. 能够充任述语的语言成分3. 能够充任补语的语言成分4. 述补结构不同的意义类型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 可能补语 | 程度(状态)补语七 偏正结构 :1.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状语和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类型2. 能够充任定中结构定语和中心语的成分;能够充任状中结构状语和中心语的成分3.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有“.de ”与没有“.de ”的区分以及定语的顺序4. 定中结构跟状中结构的区分5. 复杂的偏正结构的层次分析八 复谓结构 :1. 复谓结构的三种类型:连谓结构 | 递系结构 | 连锁结构2. 复谓结构的组成成分及意义类型:注意递系结构跟主谓结构作宾语的述宾结构的区分3. 复谓结构跟联合结构的区分4. 复杂的复谓结构:同类嵌套 | 异类嵌套九 句法结构歧义 :1. 歧义—— 一个形式,多个意义(包括多义词,多义词组,多义句子等)2. 结构层次歧义 :述宾/偏正;联合/偏正;……3. 结构关系歧义 :述宾/偏正;联合/偏正;述宾/述补;……4. 语义关系歧义 :施事/受事;对象/结果;空间/处所;……5. 排除歧义的方法:语境排歧 | 调整语序(结构)排歧 | 增词或换词(词汇)排歧十 复句 : 1. 复句的定义:两个以上造句单位连用,意义上关系密切,结构上相对独立2. 复句的构造:主谓句(非主谓句)+ 主谓句(非主谓句)3. 复句的关联成分 连词 | 副词从句(前句)关联成分 | 主句(后句)关联成分4. 复句的关系类型 联合复句(并列 | 选择 | 递进 | 连贯 | 分合)偏正复句(转折 | 条件 | 假设 | 因果 | 目的 |5. 多重复句的层次分析十一 虚词 : 1. 虚词的用法 —— 虚词所在的句子格式,以及该格式对出现其中的成分的限制要求2. 虚词的意义 —— 通过虚词的用法来把握虚词的抽象的语法意义3. 相近虚词之间的区分 —— 如:何况/况且;不管/尽管;只要/只有;……4. 注意多义和兼类虚词的不同用法 —— 如:就是,既,和,……十二 句子的语气 :1. 对句子语气的不同认识2. 决定句子语气的不同表达手段 —— 语调(停顿、重音、升降调)| 语气词3. 从功用角度区分出的句子语气的四种基本类型 —— 陈述 | 疑问 | 祈使 | 感叹4. 疑问句的分类及对疑问语气词的选择 —— 是非 | 特指 | 选择 | 反复(正反)十三 特殊句式 : 倒装、插说、复指(改变原有的句法结构,包括改变顺序,插入非结构成分等) 十四 常见语法错误分析:1. 错误类型:残缺 | 赘余 | 语序不当 | 搭配不当 | 结构混乱2. 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类比法 | 简缩法《现代汉语 . 词汇》纲要一词 1 词的定义——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2 语素的定义——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3 词、语素、汉字(音节)三者之间的关系4 词的语音形式——词中不能有停顿 + 单音节词 | 双音节词 | ……二词的构造 1 单纯词2 合成词并列式合成词偏正式合成词陈述式合成词支配式合成词补充式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前缀 + 词根词根 + 后缀3 简称减缩紧缩其他三词的意义 1 词义(词的概念义)2 词的附属义——词义的感情色彩 | 词义的语体色彩3 语素义——不成词语素的意义 | 成词语素的意义4 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四多义词 1 词的固定义和临时语境义2 义项3 多义词和单义词4 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五同音词 1 什么是同音词2 同音词的类型3 同音词的来源4 同音词跟多义词的区别六同义词 1 同义词的类型——绝对同义词 | 相对同义词2 同义词的来源3 同义词的辨析——从概念义辨析 | 从功能上辨析 | 从附属义辨析横4 同义词的作用七反义词 1 反义词的类型——绝对反义词 | 相对反义词2 反义词的对应关系3 反义词的作用八 上下位词 1 词与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2 上位词3 下位词4 各类词中的上下位关系5 上下位词的作用九 词汇的构成 1 基本词汇2 一般词汇3 古语词 —— 历史词语 | 文言词语4 新词5 方言词6 术语7 行业语8 外来词 —— 译音词 | 译音兼译义词 | 半译音半译义词 [9] 熟语(固定结构) 成语谚语 歇后语 惯用语十 词典 1 词典的类型—— 百科词典 | 语文词典单语词典 | 双语词典 |多语词典2 词典释义模式 —— 用同义近义词释义用反义词或否定形式释义 定义式释义 展开描述式释义 摹状式释义 比喻义释义语文性释义 | 百科性释义3 词典的编排 —— 条目的编排 (词条排序)条目下组成内容的编排 条目下义项的编排(一)关于词的基本概念的概述 (二)一个词内部不同意义之间的关系(三)不同词之间的语音关系(同音词) 和意义关系(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四)现代汉语词汇(全部词语)的构成 (五)词典 (词汇学的实践)《现代汉语 . 语音》纲要一 概述 1 语音单位的划分:句子 – 节拍群 – 音节 – 音素2 记录语音的工具 – 语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 (1958 年)国际音标 (1888 年)3 研究语音的三个角度:生理 – 物理 – 心理发音 – 传音 – 听音二 元音 1 定义:声带振动 + 不受阻碍2 元音舌位图:基本元音舌位图(8 个)普通话元音舌位图(8 3 普通话元音:舌面元音(6 个)+ 舌尖元音(2 个)+ 卷舌元音(1 个)三 辅音 1 定义:受到阻碍 + 声带不一定振动2 普通话辅音:发音部位 + 发音方法 | 成阻 — 持阻 — 除阻 (22 个)四 声母 1 定义:音节开头的辅音2 分类:从发音部位的角度分 —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b p m | f | zc s |d t n l | zh ch sh r | j q x | g k h从发音发法的角度分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送气音|不送气音|| 清音|浊音五韵母 1 定义: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2 分类:按韵母内部组成情况分—单韵母 | 复韵母(前响,中响,后响)| 鼻韵母(前,后)按韵头性质分—开口呼 | 齐齿呼 | 合口呼 | 撮口呼六声调 1 定义:能区别音节的意义的相对音高或音高变化2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即音高的高低升降的实际变化形式3 调类:一种语言中的声调调值的类别4 普通话的声调:阴平(55 )| 阳平(35 )| 上声(214 )| 去声(51 )七音节 1 定义:言语里最自然的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片段2 普通话音节的构造:音节……第 1 层……第 2 层……第 3 层……第 4 层3 普通话音节内部成分的组合规律复韵母内部的组合规则声母跟韵母的组合规则声调跟声韵母的组合规则八音位 1 定义: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单位2 音位与音素的关系: 音素是从生理物理角度认识语音得到的语音最小单位音位是从心理角度认识语音得到的语音最小单位3 音位变体: 有一些音素不会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出现,而是分布在不同语音环境中,形成互相补充的分布局面。
论中国式英语与中国英语[文献标识码]A1 . 中国英语的定义对于改革开放、加入WTO的中国来说,英语就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
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被称为中国英语。
李文忠(1993)教授认为:“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借译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
”“中国英语”的定义包括三个部分: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
定义的第一部分是前提条件,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英语是中国英语,就像美国人在美国本土上使用的英语是美国英语一样。
美国人生长在英国使用的是英国英语,华裔生长在美国可能说一口美国英语。
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中国英语的中国特点。
定义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互为补充的,中国英语作为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从其性质来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标准英语(Standard English)是其核心;另一方面,中国特点(中国当地化的成分nativization或indigenization)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标准英语,根据Peter Stevens的定义,是“英语的一种特殊方言,唯一的没有地区性的方言,没有明显变异,可以到处通用,普遍接受为英语教育的合适目标,说话的口音不受限制。
”标准英语不特指任何地区,从而可以在任何地区通用,尽管每个人说话都有可能有某种变异,不过已经限制到最低程度,因而适合在学校中教授。
离开了标准英语这一核心,任何英语国家变体都不成为英语了。
当然,中国英语也不例外。
“当地化”(nativization)指的是一种语言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里使用而经历的适应性变化,当地化,反映在英语的语音、词汇、拼写、语法、语用等各个层次和方面。
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英语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特点。
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使用英语确实存在文化适应(accumulation)过程,即英语跟中国人接触而发生的顺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