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建设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出行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的建设变得至关重要。
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它通过整合各种交通信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出行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交通引导服务,从而优化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一、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的组成部分1、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这是整个引导系统的基础,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环形线圈等设备,实时采集道路上的交通流量、车速、占有率等信息。
2、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交通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运用数据挖掘、模型预测等技术,得出交通状况的评估和预测结果。
3、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将处理后的交通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给出行者,如可变信息标志、交通广播、互联网、手机应用等,使出行者能够及时了解路况,做出合理的出行决策。
4、智能交通控制设备包括交通信号灯、匝道控制器等,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实时调整控制策略,实现交通的优化控制。
二、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建设的现状在一些大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系统,通过实时路况信息的发布,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引导系统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1、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有待提高部分采集设备老化或布局不合理,导致采集到的交通信息不够准确和全面,影响了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2、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及时性不足一些地区的交通信息发布渠道有限,无法覆盖到所有出行者,而且信息更新不够及时,不能满足出行者的需求。
3、系统之间的整合与协同不够不同部门建设的交通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同,导致信息无法共享,资源浪费。
4、技术创新和应用不足在智能交通控制、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相对滞后,不能充分发挥引导系统的作用。
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规划基本概念交通:人与物的运送与流通。
包括各种现代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
城市交通城市交通分为城市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
•城市对外交通泛指本城市与其它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其主要交通形式有: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水运交通。
•城市交通是指城市(城区)内的交通,通过道路系统来组织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水上交通等,其中以城市道路交通为主体。
•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转换的关系。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先进国家城市交通的4个阶段(P282)–水运时代–铁路运输时期–汽车、航空及管道运输(20世纪50年代以后)–综合交通二.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1. 现代交通发展趋向的特点:–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边系统以及步行系统分离–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第二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一.城市内部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城市道路的特征:P285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1.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外部交通联系和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骨架关系);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市内交通联系)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1)在合理城市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应占有一定的比例,用干道网密度衡量。
干道网密度: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
单位:公里/平方公里(km/km2)一般认为干道的适当距离为700~1100 m,相当于干道网的密度为2.8~1.8 km/km2。
道路间距以300~800 m为宜。
一般情况下,城市中心区交通量大,市区中部次之,边缘区交通量较少,因此,中心区道路网的密度应当较大,市区中部次之,边缘区最小。
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连通性:城市道路系统应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良好连通性,便于交通流动和居民出行。
道路的设计应满足交通需求,包括车辆、行人和自行车的通行。
安全性:道路系统应注重交通安全,包括合理设置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道路标线,以引导和警示交通参与者。
应考虑行人过街设施、减速带、交通隔离设施等措施,提高道路安全性。
容量和流畅性:道路系统应能够满足城市交通流量的需求,保证道路容量和通行效率。
合理规划道路宽度、车道数量、转弯半径等要素,避免交通拥堵和瓶颈。
可持续性:在道路系统布置中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可以包括设置绿化带、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等措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交通发展。
基础设施配套:道路系统布置应与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相配套,如公交站点、停车设施、人行道、自行车道、排水系统等。
这些设施的合理布置可以提高道路系统的便利性和效益。
规划和综合考虑:道路系统布置应与城市规划相一致,并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交通需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商业区域等因素。
合理的道路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分析说明城市发展与城市道路系统发展的关系及特点
城市发展与城市道路系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道路系统的完善是城市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城市道路系统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流畅程度和效率,进而影响着城市经济、生产力、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发展。
其次,城市道路系统的发展也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划、人口数量等相关。
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考虑人口分布、交通流向、市政工程等综合因素,这也反过来对城市的规划和空间布局产生了影响。
比如,城市道路的发展完善可以促进城市的集聚效应,形成更加紧密的城市空间布局,进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此外,城市道路系统的发展也需要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包括城市环保、节能减排等。
城市道路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适当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城市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系统发展与城市发展紧密相关,是城市综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
城市道路系统发展需要考虑城市规划、人口数量、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因素,这也反过来对城市的规划和空间布局产生了影响。
城市道路网络布局类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格形道路网、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环形放射式道路网、线形(或带形)道路网、交通走廊式道路网、手指式道路网与星状放射式道路网等。
1.方格形道路网
方格网式又称棋盘式,它是最常见的一种道路网结构型式,几何图形多为规则的长方形,即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再布置次要的道路,将用地分为大小合适的街坊。
我国古城的道路系统,多采用轴线对称的方格网形。
一些沿河、沿海的工业城市,由于顺应地形的发展,道路系统形成了不规则的棋盘式道路。
方格形道路网的优点是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交通组织简便,有利于机动灵活组织交通;缺点是对角线方向交通不方便,道路非直线系统较大。
为了改善方格网对角线方向交通,可适当加设对角线方向的干道,形成方格对角线式道路网。
方格网式干道系统适用于地形平坦地区、交通量不大的城市,这种形式要特别注意结合地形现状与分区布局来进行,不宜机械地划定方格。
2.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的特征是中心区为方格形,向四周呈环行放射式发展。
中国城市道路网多采用这种布局形式。
为了方便各条放射线之间的联系,缓解疏散中心区的交通,环路便应运而生。
放射线的数量要视城市大小、地理位置以及和相邻城市的关系而定。
一般来讲内地城市放射线较多,沿海城市放射线较少。
这种道路网北京最典型。
3.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环行放射式道路网布局形式,是从城市中心起向四周伸展出若干条放射线和以城市中心为圆心的几条环行线所组成。
典型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的城市有欧洲著名大城市莫斯科、巴黎、伦敦、慕尼黑等。
最初的城市中心为皇宫寺院,后来向四周发展。
因为放射线都集中在城市中心,所以特别需要有疏解交通的环路。
环形放射式道路网的优点是有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非直线系数较小。
缺点是交通组织不如方格网灵活,街道形状不够规则,在市中心地区交通更易集中。
环形放射式道路网要结合城市自然条件与对外交通现状,不要机械追求几何图形,环路可以是多边折线式的,放射干道也不一定在城市各个方面都设。
环形放射式道路网适用于我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4.星状放射式道路网
星状放射式道路网的最大特点是格网布置的灵活性大,而且和子母城市的布局相配套。
道路网从城市中心起呈放射状,联系若干卫星城市,而整个城市由3个或几个层次的同心圆所组成。
5.线形(或带形)道路网
线形(或带形)道路网是以一条干道为主轴,沿线两侧布置工业与民用建筑,从干道上分出一些支路联系每侧的建筑群。
与线形道路网布局相似的是带形城市道路网,这种布局往往是以中间的干道为主轴.两侧各有一条和主轴平行的道路作为辅助干道,这样以三条道路为主要脉络和一些相垂直的支路,组成类似方格形的道路网。
6.交通走廊式道路网
当城市中心区道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后,城市沿着放射干道发展,于是形成交通走廊式的道路网。
华盛顿最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就是采取这种方式。
这种道路网格局的一个很大好处是居住环境与绿色自然环境之间可以协调起来。
7. 手指式道路网
手指式道路网又称巴掌式道路网,这种道路网以5条放射线呈手指式发展,市区以外沿
着道路规划一些重点建设区,每个重点建设区规划一个行政办公及商业服务业为主的副中心,手指形放射线用几条环路联系起来。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道路网就是典型的手指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