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6.40 MB
- 文档页数:30
济南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车辆和驾驶人第三章道路通行条件第四章道路通行规定第五章交通事故防范救援和快速处置第六章交通安全社会治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依法管理、社会参与的原则,实现与城乡建设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第五条市、县(市、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市政公用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相应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第六条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建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交通系统,合理配置道路交通资源。
第七条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道路交通安全义务;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劝阻或者举报。
第二章车辆和驾驶人第九条机动车所有人应当依法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未办理登记手续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按照规定申领临时行驶车号牌,并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条公路营运载客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工程渣土运输车和校车,应当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驶记录仪,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禁止生产、销售未列入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目录的机动车型。
未列入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目录的机动车型不得上道路行驶。
第十二条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
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得上道路行驶。
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100分)城市的三大要素是?A.居住B.游憩C.工作D.交通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交通”是指人和物在两地间的位移过程。
A.错B.对2【判断题】(10分)城市道路系统形成城市用地布局的基本骨架,不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A.错B.对3【判断题】(10分)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
A.对B.错4【判断题】(10分)交通是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之一。
A.错B.对5【单选题】(10分)交通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运及()五种方式。
A.陆运B.管道C.公交D.地铁6【单选题】(10分)客运交通可分为路面公共客运交通、()以及轨道交通等形式。
A.行人客运交通B.单位客运交通C.私人个体客运交通D.专业客运交通7【单选题】(10分)市内货运交通包括专业货运交通、单位货运交通、()。
A.其他货运交通B.自行车货运交通C.私人货运交通D.出租货运交通8【多选题】(10分)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A.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B.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水平不高。
C.交通组织不合理。
D.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上的局限。
9【多选题】(10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方向A.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现代化。
B.进一步加大道路建设。
C.城市道路系统不健全。
D.适应于引导新形势下城市交通的发展。
10【单选题】(10分)市内客运交通包括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以及其他客运机动交通。
A.地铁交通B.单位客运交通C.公共交通D.出租交通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计及重复运输系数后的被运货物的数量,常以吨/年计。
A.货运量B.货运周转量C.货流量D.货运额载量2【单选题】(10分)下列关于自行车交通调查分析的内容说法的是()A.调查全市或主要交叉口的自行车流量流向B.调查市内各典型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骑车率及为工作和生活活动骑车出行的范围C.调查工作是在区域内所有调查点上同时进行的,有短期的和长期的。
石家庄市城市管理条例(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内的城市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市管理各部门依法对与城市运行密切相关的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市容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以及需要纳入统一管理的公共空间秩序、违法建设治理、环境保护、交通、应急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第四条城市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科学智慧、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城市管理由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实行属地管理、部门联动。
建立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级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管理工作目标、城市管理制度和城市专项规划,建立城市管理协调和调度机制,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落实辖区内城市管理的具体工作,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协助开展城市管理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组织、动员、指导本区域内单位和居民参与城市管理活动,及时制止并报告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会议,协调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第八条城市管理委员会做为市政府的职能部门,负责市政设施运行、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智慧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等管理工作,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相应行政强制措施。
发改、住建、公安、民政、交通运输、林业、水务、商务、文体新广、卫生计生、国土资源、环保、规划、食品药品监督、工商等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实行垂直管理的工作部门,在履行城市管理工作职责时,应当服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的调度指挥。
第一章 总论1城市交通含义:a 广义上城市交通是指城市范围内的交通,或称为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
b2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
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3 .TOD 模式Peter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交站点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
不能适应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缩需的规模的要求,也忽略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与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不相符的。
1898年英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
1901年法国建筑师戛涅提出工业城市。
4 雅典宪章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局部放宽、改造道路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要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考虑适应机动交通发展的全新的道路系统;应该对街道进行功能分类,分为交通干路、市内客运交通 对外客运交通 自行车交通、其他交通 步行交通 小汽车通 公共交通 专业货运交通 出租货运交通 市内货运交通 城市综合交通 城市对外交通 城市交通 单位个体货运交通 对外货运交通住宅区街道、商业区街道、工业区道路等;要按照交通资料确定道路的宽度。
5 邻里单位一是以细胞来组织居住区。
二是力图解决现代机动车交通对居民,特别是小学生上学的安全的影响。
6 扩大街坊(警官屈普)把城市主、次干路同地方支路分开,在城市中开辟容量高、速度快的干路,划出大街坊,干路上设置少量交叉口以允许和限制交通进入大街坊内的地方支路,街坊内有自己的地方性商业服务设施,还可以组织内部的步行道路系统。
7 立体交通德国规划师希尔博赛默在不同平面把行人交通和车行交通分开的立体交通方案双层城市模式:建筑底层为商业和企业事业使用,与地面车行交通道路相联系,而建筑的上层为居住房屋,用架空的人行道相互连接,形成双层城市模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三章一、公路设计的技术要素计算行车速度、行车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桥涵设计车辆荷载、桥面车道数1.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绿化、通信、照明等2.公路路线编号由一位公路管理等级的字母代码和三位数字构成。
3.公路快速干线网的负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影响、大气和噪音污染、能源消耗、生态影响、地质水文影响、交通事故4.按照公路运输场站的使用功能不同,传统上一般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公路交通与城市的关系1、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在城市干道直接衔接。
2、同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或者是通过城市但不进入市区,或者是上、下少量客车或暂时停留(或过夜)的车辆,一般尽量由城市边缘绕行通过。
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70结合图)1、这是一种改造旧有城市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常用方式,它将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围通过,避免进入市区产生干扰,而将车站设在城市边缘的入口处,使入境交通终止于此,不在进入市区。
2、一般来说,公路的等级越高,经过的城镇规模越小。
则在通过该城镇的车流中入境的比重越小。
3、一般大城市往往是公路终点,入境的交通较多。
4、在大规模城市内,设有城市环路环绕与城市中心区外围。
5、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道交通,兼做城市近郊工业区之间联系的交通干道。
6、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自成系统,互不干扰。
二、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及其在城市范围内的布置,应遵循“近城不进城。
进城不扰民”的布置原则。
具体分为(71图):1、环形绕行式——该形式适用于主枢纽的特大城市。
2、切线绕行式——当有两、三条高速公路进入城市时。
采用切线绕行式可减轻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如无锡。
3、分离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多数车流如果与城市无关,则最好远离城市分布,用联络线接入城市,如困死,镇江。
4、穿越式——高速公路从城市组团间穿过。
潍坊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12.04•【字号】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6号)•【施行日期】2021.03.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6号)《潍坊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已于2020年10月22日经潍坊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于2020年11月27日经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12月4日潍坊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2020年10月22日潍坊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2020年11月27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经费投入。
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建设完善智慧交通系统,实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高通行效率。
第四条市、县(市、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审批服务、教育、农业农村、商务、气象等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车辆所属单位应当依照《山东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
城市道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道路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保护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道路的设计、建设、维护、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有关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城市道路管理应当坚持便民、安全、绿色、优质的原则,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第四条城市道路管理应当坚持依法、科学、公正的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城市道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第六条城市道路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倡导市民文明出行,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道德素质。
第七条城市道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第二章道路建设和设计第八条道路建设应当按照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要求进行,确保满足市民出行和交通需求。
第九条城市道路的设计应当经过科学论证和合理选择,保证道路畅通、安全、舒适。
第十条城市道路的设计应当考虑道路的功能和分类,合理确定道路的交通能力和设计速度。
第十一条城市道路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行人、车辆、非机动车等交通参与者的需求,保障他们的通行安全。
第十二条城市道路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合理布置绿化带和人行道,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
第十三条城市道路的建设应当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十四条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
第十五条城市道路建设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道路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
第三章道路维护和管理第十六条城市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包括日常巡查、修复、清洁、标识标线等。
第十七条道路维护和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发现和处理道路的安全隐患和缺陷,确保道路的正常使用。
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2017修正)【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批准部门】8;811;81101;【批准日期】2017.07.28【发布部门】杭州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7.08.10【实施日期】2017.08.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2007年10月31日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7年12月27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2015年12月25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 2016年3月31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根据2017年6月28日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7年7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批准的《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车辆和驾驶人第三章道路通行条件第四章道路通行规定第五章交通事故预防和处理第六章执法监督和保障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省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及本条例。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隐患治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道路智能交通建设、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纳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所需经费财政应当按照规定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