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13.49 KB
- 文档页数:1
脊柱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知识点脊柱外科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脊柱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在脊柱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中,医护人员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以确保手术安全和病人的康复。
本文将围绕脊柱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围手术期护理1. 术前准备在脊柱外科手术术前,护士需要对病人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了解病人的手术史和过敏史、评估病人的心肺功能及麻醉风险等。
2. 手术室护理在脊柱外科手术中,手术室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需要配合麻醉师和外科医生,确保手术室的环境整洁、器械齐全,并协助病人的体位和固定。
同时,护士还需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并及时记录。
3. 术后护理脊柱外科手术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
护士应当及时处理手术创口,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
护士还需要给予病人适当的镇痛和抗感染治疗,并配合康复师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二、围手术期药物管理1. 麻醉药物在脊柱外科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对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脊柱外科手术需要使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如全麻、蛛网膜下腔麻醉等。
护士应当了解各种麻醉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应对麻醉相关的意外事件。
2. 抗生素使用脊柱外科手术后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
护士需要根据医嘱,在适当的时间给予病人抗生素,并监测病人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
3. 镇痛药物脊柱外科手术后,病人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并及时评估镇痛效果。
同时,护士还需要监测病人的呼吸和意识状态,以预防镇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三、围手术期并发症管理1. 出血和失血脊柱外科手术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出现出血和失血的情况。
护士应当密切监测病人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2. 感染脊柱外科手术后,病人容易出现术后感染。
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1.体位:
(1)全麻术后患儿给予区镇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米奇观察患儿的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
(2)持续给予吸氧,保证血氧浓度在95%以上。
(3)全麻清醒后给予平卧位。
2.饮食:
(1)全麻完全清醒4-6小时后,可试饮水,无呕吐后逐步改为流食、普食。
(2)鼓励患儿多饮水,多是水果蔬菜,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促进术后伤口愈合。
3.切口护理:
(1)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
(2)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通畅,为病人翻身时随时注意勿使管脱出,随机观察管内波动,保证胸腔负压。
4.脊柱后路内固器植入的护理
(1)全麻清醒4-6小时协助患儿进行左右侧交替卧位,以利伤口愈合。
(2)翻身时动作轻柔,速度宜慢,保持脊柱纵轴在一条直线上。
(3)密切观察患儿肢体活动情况,尤其是双下肢的活动,大小便有无失禁。
(4)喂饭时不要搬动患儿头部或让患儿转动。
排便是不要过分抬高臀部,以防固定杠移位。
5.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活动受限情绪易激动、哭闹等,应给予心理安慰,护理工作应主动、耐心、细心、帮助患儿树立战事疾病的信心。
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需要明确脊柱侧弯的不同原因,判断不同的节段偏离情况。
依照脊柱向左向右侧弯的实际弧度,准确的分析患者脊柱畸形、胸廓、骨盆等的变化。
特发性脊柱侧弯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中小儿期、青春期发生侧弯的情况较为明显,会影响患者的外形,严重的会对患者心脏、呼吸功能造成影响。
需要采取必要的积极治疗,及时处理患者的日常护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治疗,调整可能出现的各类不良影响因素。
本文将针对患者的脊柱侧弯情况,及时处理分析,调整患者的满意效果,做好细致的护理。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护理引言特发性脊柱侧弯是多发于青少年的常见脊柱畸形类疾病,侧弯严重的造成畸形,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采用手术操作治疗。
分析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护理的操作模式,提高有效的手术期护理效果。
1 资料分析选取入院治疗的2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分布在12岁至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岁。
其中,胸腰部侧弯的有6例,腰部侧弯的有10例,上胸段侧弯的有4例。
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全麻的方式,及时处理固定矫正的操作技术,术后需要加强必要的精细化护理,及时调整并发症问题,保证无并发症,逐步出院好转,保证护理疗效的合理有效性。
2 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前的护理分析2.1 心理护理分析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往往为青少年,脊椎出现侧弯,往往会不同程度的产生自卑心理问题。
脊柱侧弯手术情况较为复杂,创面大、出血多,费用高,容易产生并发症。
因发病对青少年的外观及活动造成影响,患者家属缺乏必要的护理知识,对手术产生恐惧,对手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情绪严重,心理负担大。
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平和的护理,鼓励患者、患者家属,及时做好护理沟通,关心理解患者的需求。
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宣传教育,确保宣传教育护理的通俗明确。
手术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治疗效果,减少畸形的发生,提高肺部、心脏功能水平,及时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提高与患者家属的配合,提高护理治疗效果。
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评估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对脊柱侧弯患者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对12例脊柱侧弯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心理评估与护理,术前训练及术后生命体征的现察,运用各种护理措施预防早期并发症,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观察良好的临床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
结果12例脊柱侧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治疗有效率为100.00%。
结论提高对脊柱侧弯患者的护理水平,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脊柱侧弯;截瘫;围手术期护理脊柱侧弯是青少年常见病、多发病,脊柱侧弯是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凸出形成一个弧度,畸形不单侵犯脊柱、胸阔、肋骨、骨盆,甚至下肢长度都会有变化,严重的还可影响到呼吸功能,弯度特大者会导致截瘫。
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其发病率约为1.06%[1]。
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是预防畸形加重和减少畸形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的最佳方法。
本科自2012 年对12 例脊柱侧弯患者进行脊柱后路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2015年收治的12例脊柱侧弯患者,女5例,男7例,年龄14~22岁。
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且知晓研究目的,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1. 2. 1 术前评估1. 2. 1. 1 心肺功能评估①肺功能检查:观察患者肺活量、最大自主通气量、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自主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②血气分析:观察有无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
③呼吸情况:评估患者呼吸频率,节率和深度,有无口唇、黏膜发绀,说话时有无鼻翼煽动、气促等。
1. 2. 1. 2 术前评估神经系统①双下肢感觉运动:了解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牵引过程中密切观察感觉运动情况。
②听取患者主诉:听取患者主诉,询问有无肢体麻木,剧烈疼痛等不足。
脊椎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综合优质护理措施在脊椎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脊椎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法不同分两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成功率、心理状态及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脊柱侧弯矫形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脊椎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脊柱侧弯主要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弯和继发性脊柱侧弯,前两种脊柱侧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1]。
目前,对脊柱侧弯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矫正,但患者在此过程中要承受巨大痛苦。
本院主要对35例脊椎侧弯矫正手术患者实施综合优质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4月至2015年4月例脊椎侧弯患者资料。
患者术前均出现剃刀背畸形,经CT和MRI确诊为脊椎侧弯[2]。
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临床资料完善者;排除并患有脊柱裂其他畸形者。
按护理所用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14岁,平均(9.2±2.5)岁,强直性脊柱侧弯15例,特发性脊椎侧弯2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6-15岁,平均(9.4±2.3)岁,强直性脊柱侧弯15例,特发性脊椎侧弯1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种等基线资料无统计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在围术期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术前病情告知、心理安慰及术后常规护理等。
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优质护理,包括(1)术前护理:脊柱侧弯患者多为青少年,自尊心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对手术感到陌生,很容易出现自卑、失望、悲观、恐惧等不良的情绪。
脊柱侧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目的探讨脊柱后路矫形加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护理要点。
方法5例脊柱侧弯患者行该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出院康复护理。
结果5例患者行脊柱后路脊柱侧弯矫形加植骨内固定术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无嚴重并发症。
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获得和维持良好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标签:脊柱侧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和椎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它是一种症状或X线体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
脊柱侧凸通常发生于颈椎、胸椎或胸部与腰部之间的脊椎,也可以单独发生于腰背部。
侧弯的出现在脊柱一侧,呈“C”型;或在双侧出现,呈“S”型。
它会减小胸腔、腹腔和骨盆腔的容积量,还会降低身高。
脊柱侧弯分先天性、特发性等,以特发性多见,约占73%。
我科自2008~2010年共收治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例5例,行脊柱后路脊柱侧弯矫形加植骨内固定术,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脊椎侧弯矫形术为重大手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现将相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女3例,男2例,年龄13~18岁,平均年龄15岁,患者均有剃刀背畸形,两侧肩胛不等高Cobb角平65度(40~95度)。
经CT或MRI检查确诊后,行脊柱后路矫形加植骨内固定术。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脊柱侧弯患者,由于身体上的畸形诸如驼背、身材矮小使得他们感到自卑,但在他们内心既对矫形抱有较大的期望,又恐惧手术的疼痛和风险。
因此,我们首先以同情关心的语言问候,使患儿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其次向家长说明手术有关知识,术后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介绍这种病例成功事例,解除家长的担忧。
从而使他们奠定了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度过手术期的思想基础。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摘要:目的:分析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 2020 年 10 月 - 2021 年 10 月这一时间段内,选择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 28 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矫形手术,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手段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结果:所有患者均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三维矫形术,手术均顺利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的疼痛评分(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 评分)比术前评分更高,患者出院后,对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为92.86 %(26/28)。
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治疗效果好,满意度高。
关键词: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0、前言脊柱侧弯指的是患者脊柱冠状面向侧面弯曲,在空间内轴状面发生旋转继而出现形态和结构的变化,为脊柱侧弯[1]。
在我国,脊柱侧弯具有较高发病率,通常危害的群体为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继发性胸廓、骨盆畸形等,甚至最终会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导致患者生长异常[2]。
在临床治疗脊柱侧弯的方法中,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为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需要给予患者优质护理。
本研究则选择2020 年 10 月 - 2021 年 10 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 28 例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了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1.1一般资料2020 年 10 月 - 2021 年 10 月这一时间段内,选择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 28 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矫形手术,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例数为 17 例,占比为 60.71 %,女性患者例数为 11 例,占比为 39.29 %,年龄最小患者 12 岁,最大患者为 21 岁,年龄均值为(15.89±2.30)岁。
综合优质护理在脊椎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摘要】脊椎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侧弯畸形,脊椎侧弯矫形术是治疗这种疾病的重要手术之一。
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综合优质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评估、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和病人教育等方面。
通过这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病人的尽快康复。
综合优质护理在脊椎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旨在探讨综合优质护理在脊椎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强调其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脊椎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综合优质护理、术前评估、并发症、康复护理、病人教育、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脊椎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其病因复杂,症状严重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椎侧弯矫形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手术后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侧重于疼痛管理和生理指标监测,但近年来,随着综合护理理念的日益普及,综合优质护理在脊椎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优质护理不仅包括了疼痛管理和生理指标监测,还涵盖了心理支持、营养指导、康复训练等方面,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综合优质护理在脊椎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希望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并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脊椎侧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病,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导致脊柱形态的明显变化和功能障碍。
脊椎侧弯矫形术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优质护理在脊椎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通过对术前评估、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围手术期并发症护理、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和围手术期病人教育进行综合优化,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2.操作流程图
作者姓名:(XXX XXX)
作者姓名:(XXX XXX)
参考文献
[1] 秦世炳,董伟杰,兰汀隆等128例脊柱结核耐药患者的临床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13,35(5):299.
[2] 张延晖,将海兰,靳青等胸椎结核患者经胸入路术后肺功能的改变及护理对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7):2748
[3]许建中,张泽华,周强等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的治疗分析,重庆医学,2007,38(11):1005
[4 ]梁玲玲,张勤,李维勤等胸椎结核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
新疆医学,2008,38(11):128
[5]汪方正、叶向江,李维勤等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在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9-20
[6]张春枝,冯丽梅,呼吸道飞、干预在颈椎损伤并截瘫病人中应用。
全科护理,2009:7(8):2211
[7]单君,朱建华,顾艳蓉。
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护理进修杂志,2010,25(10):890
[8]Levy M Finging out what we do in ICU Crit (are Med,2006,314):227-228。
外科学脊柱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脊柱外科手术是指对脊柱进行切开和修复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脊柱疾病和损伤。
在脊柱外科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探讨外科学脊柱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是指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准备的过程。
首先,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目的,以便为手术做好准备。
其次,护士需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心率、肢体活动度等指标,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
此外,护士还需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手术史和用药史等,以便避免手术中的意外情况发生。
最后,护士需要教育患者术前的准备工作,如禁食、清洁肢体等,以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护士的主要职责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和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护士还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器械的准备和交接,以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性和连贯性。
在手术结束后,护士要及时整理手术台,并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或病房,继续进行相关护理工作。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指在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的综合性护理。
脊柱外科手术后,患者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护理,以确保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首先,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程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此外,护士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如早期活动、康复体操等,以促进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最后,护士还需要进行术后的伤口护理和药物管理,以防止感染和疼痛的发生。
在脊柱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中,护士需要密切协同医生、康复师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以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护士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保证围术期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士还应始终将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放在首位,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抚。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采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方法。
结果:3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1例泌尿道感染;3例便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手术配合护理人员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安全有效。
关键词脊柱侧弯护理矫形手术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某一段持久地偏离身体中线,使脊柱向侧方凸出弧形或“S”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内科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明显,外科矫形手术能迅速缓解内脏挤压,恢复脊柱序列性,已成为脊柱侧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1,2]。
资料与方法2005年11月~2009年1月于我科住院治疗脊柱侧弯患者31例,均经X线或CT确诊为脊柱侧弯。
其中男26例,女5例;年龄13~61,平均34.7岁;病因分类:先天性脊柱侧弯24例,特发性脊柱侧弯5例,神经纤维瘤合并脊柱侧2例;术前Cobb角21°~54°,平均37.2°;腰椎右侧弯20例,腰椎左侧弯11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感觉减退、肌力减退等神经根性受损、肺功能受损以及消化功能受累症状。
方法:术前均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确定详细的手术方案。
护理人员做好术前相关药物、器械准备。
患者均采用全麻,病人俯卧位,背部手术入路,Ⅰ期行前路松解、椎体钉植入腰段畸形矫正术,Ⅱ期行后路胸腰段畸形椎弓根螺钉植入、旋转或撑开矫形植骨融合术。
配合护理人员心理、饮食、日常康复等多种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结果3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
住院时间23~57天,平均34.6天;术后身高增加3~8cm,平均5.3cm;12例消化功能改善,食欲增强;7例肺功能明显改善;27例腰背部及下肢疼痛缓解;1例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给予膀胱冲洗、抗感染等治疗,拔出尿管后治愈;3例因术后卧床出现便秘,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脊柱侧弯患者后路矫形术的围术期护理患者:女性,12岁,发现背部畸形7个月。
考虑脊柱侧凸,建议手术治疗。
一围手术期的护理(一)手术前的护理1 诊疗情况:T:36.8℃ P:78次/分 R:18次/分 BP: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正常,步入病房,正常步态。
言语清晰、流利,对答切题,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面部皮肤颜色正常,无明显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毛发色黑,分布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侧颈静脉无怒张。
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前区无隆起,未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规整,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体型基本正常。
身高159cm,坐高82.5cm,C7-S1 48cm。
下肢绝对长度:左91cm,右91cm;相对长度:左83cm,右83cm;膝上15cm大腿周径:左54cm,右54cm。
躯干毛发正常,无明显色素斑及包块。
无蜘蛛指趾,腕征(-)。
无眉弓距增宽、高上腭,发际不低,巩膜及牙齿未见明显异常。
脊柱活动度可。
脊柱胸腰椎侧凸畸形,凸向左侧,形成剃刀背高约0.5cm。
右肩较左肩高1cm。
自枕外隆凸垂线自臀沟左侧1cm通过,骨盆基本无倾斜。
躯干及四肢无明显刺痛觉减退,温度觉正常。
四肢各关节无活动障碍,活动度正常。
肌张力不高,肢体运动及肌力V级对称。
双侧腹壁反射正常引出。
肱二头肌、桡骨膜反射正常,双侧膝反射正常,双踝反射正常。
双侧髌震挛、踝震挛阴性。
双上肢及双下肢病理反射未引出。
2010年11月无明显诱因腰痛,自检发现背部畸形,不伴四肢肌力、肌张力及感觉异常,活动耐量可。
就诊于我院,行X-ray检查,考虑脊柱侧凸。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
否认其他先天性疾病。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史,否认手术及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2011-6-29我院X-ray:脊柱侧凸,凸向左侧,Cobb角70度,L1L2分节不良,L2半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