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管理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201.35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高等学校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探讨陈妍旻山东财经大学【摘要】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校缺乏成本意识,不注重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成本管理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的管理职能之一,对于非盈利组织的高等学校在成本管理方面一直没有引起管理者足够的重视。
管理工作中,由于忽视了成本管理而引发的巨大浪费,已经严重制约了高等学校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率。
大学管理需要在成本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教育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关键词】高等学校成本管理浪费问题预算制度一、高校缺乏成本管理产生的问题及根源缺乏成本管理的管理观念和相应的约束机制,导致了高等学校显性和隐性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益。
1.资产的浪费。
物质资源浪费,熟视无睹物质资源浪费在高等学校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学校的办公场所、教学场所,很多现象令人难以置信:水龙头没有人关;采光非常好的场所,白天仍然开着灯;每天可以看到回收废纸的小贩从办公场所旁的垃圾箱里整理出大量的各类纸张。
而这些还只是看得到的一些小的浪费,更大的浪费在于大型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的重复购置以及设备的闲置和非有效利用;可以共享的资源成为某些院系的垄断产品;可以通过租赁来满足科研需要的实验设备,却采取购买的形式等。
高校有许多无形资产,高校在无形资产上的流失和浪费现象也很严重。
很多高校经过多年发展,已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的是百年老校,有的是“重点大学”、“2ll工程”、“985工程”等。
这些都是无法估量的无形资产。
但很多有些高校由于缺乏保护意识,让某些个人、部门或团体随意使用校名在外面办学、开公司等。
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高校无形资产的流失,而且有损学校的形象。
科研成果的形成和转化过程中的浪费:在高校,科研主要应该为教学服务,但目前却存在着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造成了浪费。
学校的资源成为某些人的获利资本学校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不完全用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而成为某些人赚钱的工具和获利的资本。
收稿日期:2021-04-18作者简介:王琳(1987—),女(汉),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大连海事大学财务处,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高校会计实务;刘燕(1996—),女(汉),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
2019年1月1日,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始实行,为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的实践和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新制度落实的背景下,2019年7月22日财政部出台了《基本指引》,为高等学校等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提供了进一步参考和遵循。
由于相关会计制度准则的陆续颁布,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关注,部分高校已响应号召开始落实改革已有的成本核算体系。
一、《基本指引》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新要求成本核算信息多样化。
《基本指引》要求具有开展成本核算条件的事业单位遵循并落实该指引,从而提高事业单位部门管理水平和整体资源利用效率。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基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王琳,刘燕(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116026)摘要: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起步较晚,现存的成本核算体系尚不完善,仍存在诸如核算不精确、分配不合理等许多问题,阻碍了高校成本核算工作的良性发展。
同时,由于落后的成本核算体系,许多高校盲目借鉴其他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导致核算工作效率低下。
近年来,政府新规则、新制度出台,这一现状有所缓解。
本文基于最新出台的《基本指引》,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新形势下高校成本核算下的难题。
同时,从核算前、核算中和核算后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从而帮助高校提高成本核算准确率,合理控制教育成本,充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教育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高等学校;《基本指引》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指引中对成本核算的基本内涵、实施原则和方法等做出了明确阐释,这要求事业单位不仅要加强成本信息管理,更要提高信息的多元化,以满足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外部求学者以及投资者等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初探摘要如何加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已成为当今我国教育管理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教育成本核算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与方法,文章在借鉴教育管理界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现状,从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入手,就如何加强高校成本管理核算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教育成本一、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高校教育成本是高等学校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培养国家优秀人才所耗费的物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它是综合反映学校办学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高校教育成本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高等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
狭义的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不包括资源用于高等教育丧失的机会成本。
广义的教育成本并不适用于高校微观的成本核算对学生培养成本的计量,高校应该借鉴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概念,从会计学的角度来定义高校教育成本,即高校教育成本是高校为培养学生所耗费的能够用货币来可靠计量的教育资源耗费。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育成本观念淡薄,成本核算缺乏动力。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以国有普通高校为主,其性质属于非盈利性单位,在成本核算方面没有强烈的内在要求,且教育成本的范围和内容尚未形成公认的标准,成本核算的主观意识淡薄。
首先表现在,高校决策层最关注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认为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并非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目前国家尚未要求高校按成本核算进行财务管理,政府部门也未把教育成本的核算作为评估高校绩效的重要指标;再次,高校教育成本的相关机构尚未成立,教育成本核算的规章制度尚未建立,没有统一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与方法,因此高校成本核算缺乏内在动力和外界压力。
(二)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影响教育成本的核算的真实性。
目前,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以资金是否收付作为确认成本是否发生的基础,不考虑该项资金的取得和付出的归属期间,收入和支出不需要进行配比。
浅议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问题和对策【摘要】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关键,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
针对当前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期对高校的管理和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成本管理问题对策一、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学生向其提供服务而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属于社会直接成本,是实际发生的费用。
高校教育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等学校在一定期间为培养一定数量、层次的学生的一切开支和耗费;二是因高校资源用于教育而未产生收益所造成的损失。
二、当前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一)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行政控制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自身很少有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上到高层领导,下到普通职工都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缺乏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动机。
尽管高校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但其财务运作的最终后果还是要由政府来承担,当学校出现财务危机时,由政府出面,采取救助、补足赤字办法来帮助高校渡过难关,在这种软预算约束的运行机制下,高校和高校领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不用承担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财务后果,因而没有动力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高校教育成本的不断递增和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美国著名教育家库姆斯在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等19个欧洲发达国家考察后发现,即使教育质量停滞不前或是下降,每个学校的实际费用也是保持着逐年上升这一反常趋势。
高校教育成本的这种不断递增性,既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又是高校没有形成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和没有树立经营观念等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
大量研究证明,“高等教育存在着规模经济,在未达到规模经济前,单位成本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降低”。
可近几年来,高校发展中存在着盲目做大的倾向,学校不顾自身的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大额度贷款,大量圈地、建设分校或第二校区等现象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