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卵磷脂结构
- 格式:docx
- 大小:36.21 KB
- 文档页数:1
大豆卵磷脂的选购方法
大豆卵磷脂的选购方法
目前市面上的大豆卵磷脂很多,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选购。
那么,大豆卵磷脂怎么选购呢?
在选购大豆卵磷脂产品时不妨参考以下三个标准:
1、选择浓度高的卵磷脂:市面上大豆卵磷脂产品主要为胶囊和颗粒,其中以胶囊为主。
胶囊浓度较低,卵磷脂含量较低为60%左右,主有效成分磷脂酰胆碱(PC)含量在15.7%左右。
颗粒浓度较高,卵磷脂含量较低为97%左右,主有效成分磷脂酰胆碱(PC)含量在24%左右。
大豆卵磷脂颗粒的浓度是软胶囊的.1.617倍。
2、选择卵磷脂颗粒:大豆卵磷脂软胶囊中含有25%-35%的豆油,同时为制成胶囊的形状和保持流动性还添加入了明胶、甘油等食品添加剂,而颗粒中含豆油低于3%,豆油和甘油这些油脂的摄入可能会增加高血脂人群本就油脂负荷较重的身体。
因此在安全性上颗粒普遍好于软胶囊。
3、选择无残留、无添加的大豆卵磷脂颗粒。
大豆卵磷脂在食品中的应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营养价值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色香味。
因此在食品工业中越来越多的使用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就是最常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其中主要用途是作为乳化剂、消泡剂、制糖助剂等。
在食品中发挥增稠、润滑、抑泡等,提高和改进食品的类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并对以改变食品的稠度、黏度、口感、风味和新鲜度,还能延长食品的贮藏期和防止食品变质。
食品中添加的表面活性剂必须对食品的风味没有不良影响,而且在人体消化过程中可以别分解和吸收或别排出体外,对人体无副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表面活性剂可以作为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黏度调节剂、杀菌剂等。
本文介绍的卵磷脂是一种乳化剂,是食品中经常添加的,而且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
正文卵磷脂简介“卵磷脂”由希腊文“Lekiths”派生出来,意指“蛋黄”。
1844年法国人Gohley 从蛋黄中发现卵磷脂(蛋黄素),并以希腊文命名为Lecithos(卵磷脂英文名为Lecithin)也自此揭开了卵磷脂神秘的面纱。
卵磷脂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人类生命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它的滋养和保护。
卵磷脂存在于每个细胞之中,更多的是集中在脑及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肝、心、肾等重要器官。
卵磷脂最初是在蛋黄中被发现,一只鲜蛋黄中约含10%卵磷脂。
近年来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三大营养素”,倍受社会的关注。
事实上,卵磷脂是以丰富的姿态存在于自然界当中。
它存在于一切动物和植物的细胞和脑中,是细胞表面包膜的主要成份,影响各种物质在细胞膜的透过。
卵磷脂是一种结合脂是由磷脂酸与胆素合成,所以英文亦叫做phosphatidylCholine或Lecithin。
卵磷脂决定了细胞之间能量和信息的传递。
人体拥有足够的卵磷脂,就意味着具有较好的免疫力、代谢力和生命活力,卵磷脂又被俗称为脑黄金。
虽然卵磷脂最初是在蛋黄中被发现,而且蛋黄中卵磷脂的营养价值和含量也是最高的,一只鲜蛋黄中约含10%卵磷脂。
卵磷脂(lecithin)卵磷脂属于一种混合物,是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以及卵黄之中的一组黄褐色的油脂性物质,其构成成分包括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酯以及磷脂。
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
卵磷脂有时还是纯磷脂酰胆碱的同义词。
名称:卵磷脂(lecithin)别名:软磷脂化学名称:磷脂酰胆碱英文: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是一类含有磷元素的脂肪化合物,通常是卵磷脂(磷脂酰胆碱,简称PC)、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简称PE)、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简称PI)、磷脂酸(简称PA)、丝氨酸磷脂(简称PS)等的混合物,其中最典型的是前三种。
卵磷脂在蛋黄、大豆、鱼头、芝麻、蘑菇、山药和黑木耳、谷类、小鱼、动物肝脏、鳗鱼、赤腹蛇、眼镜蛇、红花籽油、玉米油、向日葵等食物中都有一定的含量,但营养及含量较完整的还是大豆、蛋黄和动物肝脏。
1844年法国人Gohley从蛋黄中发现卵磷脂(蛋黄素),并以希腊文命名为Lecithos(卵磷脂),英文名为Lecithin,也自此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卵磷脂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人类生命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它的滋养和保护。
卵磷脂存在于每个细胞之中,更多的是集中在脑及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肝、心、肾等重要器官。
在国外的生产和应用已形成相当规模。
7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就开始用此类保健品,在美国卵磷脂类保健品总销量仅次于复合维生素和维生素E而名列第三。
1996年9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七届卵磷脂国际会议上,医药学家和营养学专家们研讨证实,卵磷脂(大豆磷脂)作为营养品,在增进健康及预防疾病方面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早已赢得了世界营养专家、药物学家和医学家的普遍认同。
卵磷脂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健康食品,虽然不是立即见效,但有着全面、长远、稳定的效果,同时又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因此医学家们本着其特性,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对以下疾病的预防都有大豆卵磷脂。
大豆磷脂是一类存在于动植物中的含磷脂类。
大豆磷脂研究始于1920年的德国,60年代以后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生产。
我国对大豆磷脂的研究始于50年代,目前有上海油脂一厂等两三家生产厂,但技术水平仍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
且大豆磷脂的应用研究也急待加强,这样才有利于这类产品的广泛应用。
大豆磷脂是含磷酸根的单脂衍生物按其分子结构组成可分为甘油醇磷脂和神经醇磷脂两大类,大豆磷脂中的重要成分是三甘脂中的一个脂酸根被磷酸所代替后形成的卵磷脂,及进一步被胆碱或胆胺所脂化所形成的脑磷脂。
植物中的大豆含磷脂最多,全豆含量为1.6~2.0%,其油脚含量为2.7~3.2%;其次是棉籽和菜籽,油菜籽含量为1.2%,全棉籽含量为0.7~1.2%,棉籽油含量为1.7~1.9%,葵花籽、全小麦、红蚕豆、玉米胚中含量也较高。
动物制品中蛋黄含磷脂最多,达8~10%,全蛋含量3.4~3.5%,其次是动物脑含量5~6%,动物肝含2.5~3.0%,奶油含1.4~2.5%。
大豆磷脂以质量好、数量多、加工成本低、用途广被重点开发,目前世界大豆磷脂年产量达15万吨,大豆磷脂制品占90%,只有少数用蛋黄提炼的产品,主要用于医药及化妆品生产。
作用与特性:1、乳化剂大豆磷脂以多种形式应用于食品乳状液中。
通常是与其它乳化剂和稳定剂相结合而起乳化作用的。
卵磷脂可用于水/油(W/O)型乳状液中,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对其所在的离子环境较敏感,实验结果表明,当盐度超过5%,pH小于4时,大豆磷脂的功能特性有所降低。
在人造奶油、糖果、巧克力、速冻食品以及面包等烘烤食品中,其用量一般为小于1%2、抗氧化剂大豆磷脂的抗油脂氧化性目前已在油脂生产中得到应用。
实验表明,大豆磷脂在油中含量≥02%,可显著地提高菜子油、葵花籽油以及大豆油的抗氧化性。
如在60摄氏度储存条件下,可以保存八个星期。
大豆磷脂在Cu、Fe、Mn等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其抗氧化作用很高,原因在于它们可以提高油脂中的过氧化物及过氧化氢的分解活性。
大豆卵磷脂相对分子质量大豆卵磷脂,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从某个化学实验室里跑出来的东西,其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不是什么陌生角色。
想想看,咱们每天吃的很多食物中都有它的身影,像是巧克力、蛋黄酱、甚至是一些健康的零食,真是个万能小精灵呢。
说到大豆卵磷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概在760左右,这可不是随便一个数字哦,里面可是蕴藏了不少科学的秘密呢。
先说说这大豆卵磷脂是个啥。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取的脂质,嘿,你可能会问,脂质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听到的脂肪,但这家伙可不仅仅是“油腻腻”的代表。
它在细胞膜中的作用可大了去了,就像是细胞的保护伞,帮着细胞抵挡外来的侵扰,还能保持细胞的形状,哇,简直就是细胞界的安保人员!而且它还能够帮助身体吸收一些重要的营养成分,这可是给我们的身体提供了不少的“助力”。
咱们再聊聊它的功能。
想想你每天早上喝的豆浆,里面就含有不少的大豆卵磷脂。
这东西不仅能让你感觉饱腹感更强,还能帮助你的大脑更好地工作,简直就是学习、工作的最佳伙伴。
你看,很多人都说要“脑洞大开”,其实大豆卵磷脂就是让你脑子灵活的秘密武器!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它的好处可不仅限于此。
有人还说,大豆卵磷脂能够帮助降低胆固醇,哇,这可是个大新闻!现代人嘛,饮食不规律,脂肪摄入过多,胆固醇水平高的情况层出不穷。
此时,加入一些大豆卵磷脂,简直就像是给身体来了一次“清洗”。
听到这里,别高兴得太早哦,吃啥都要有个度,适量才是王道!再来谈谈它的使用场景。
想象一下,在厨房忙活的你,做个沙拉,或者是想做个蛋黄酱,往里面加入一些大豆卵磷脂,嘿,你的沙拉瞬间变得更加顺滑可口,根本停不下来。
那些自制的糕点、饼干,加入了大豆卵磷脂,口感绝对升华,吃一口就会让你心里美滋滋的,哈哈。
大豆卵磷脂在行业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你去超市一逛,很多食品包装上都会看到“卵磷脂”这个词。
它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乳化作用,就像是一位调和师,把水和油这对“冤家”搞得好好的相处在一起,让产品的口感和外观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卵磷脂在人体每日所需营养中的作用营养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卵磷脂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
本文将以科学的角度介绍卵磷脂在人体每日所需营养中的作用。
一、卵磷脂的组成和结构卵磷脂是一种复杂的脂质物质,主要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等组成。
其结构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部分组成。
二、卵磷脂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1. 细胞膜结构维持:卵磷脂存在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能够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保持细胞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维持正常的细胞生理功能。
此外,卵磷脂还能够促进细胞间的互联和信号传导。
2. 脂质代谢调节:卵磷脂作为一种脂质物质,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
它参与脂肪的合成、运输和代谢过程,能够增加脂肪消耗,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轻血管壁的脂质沉积,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脑功能维护:卵磷脂在脑组织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前体物质,能够促进神经传递的正常进行,增强和维护脑细胞的功能。
此外,卵磷脂还能够改善记忆力、提高专注力和脑力劳动能力。
4. 解毒和保肝:卵磷脂具有解毒和保肝作用,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改善肝功能。
它能够加速有害物质的代谢和排出,减轻对肝脏的损伤,提高抗毒能力,保护肝脏健康。
5. 消化功能促进:卵磷脂能够促进胆汁的产生和排泄,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它能够调节胆固醇的代谢和运输,促进脂肪的乳化和分解,提高脂肪的溶解度,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6. 控制炎症反应:卵磷脂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它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三、卵磷脂的摄入和剂量人体每日所需的卵磷脂摄入量因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活动水平等因素而异。
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约500-1000mg的卵磷脂即可满足正常生理需求。
卵磷脂可以通过食物摄入,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主要包括蛋黄、大豆、牛肉和鱼类等。
磷脂化学与提取一、磷脂的组成与结构磷脂可分为两类:鞘磷脂(神经磷脂)和甘油醇磷脂鞘磷脂也称神经磷脂,它是神经酰胺与磷酸直接相连,然后再与胆碱或胆胺相连而成的脂。
甘油醇磷脂是由甘油与磷酸反应生成的脂。
磷脂典型的化学结构式为:甘油磷脂甘油醇磷脂主要有以下几种: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 ,PC )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s ,PE ) 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tols ,PI) 丝氨酸磷脂(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s,PS)此外还有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缩醛磷脂和溶血磷脂等。
1、卵磷脂卵磷脂结构式为:卵磷脂的分子结构特点是一个脂酰基被磷酸胆碱基所取代,而磷酸胆碱所连接的碳位臵不同又产生α、β两种异构体,其磷酸胆碱基连接在甘油基的第3碳位上称α-型,连接在第2碳位上则为β-型。
自然界存在的卵磷脂为L-α-卵磷脂,即R2-CO基处在甘油碳链的左边为L-型。
卵磷脂分子中不同碳位上所连接的脂肪酸也不同,α碳位上连接的几乎都是饱和脂肪酸,而β碳位上连接的通常为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卵磷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在动物的脑、精液、肾上腺及细胞中含量尤多。
禽类卵黄中含量最为丰富,达干物质总量的8%~10%。
2、脑磷脂脑磷脂又称氨基乙醇磷脂,其分子结构与卵磷脂相似,只是以氨基乙醇代替了胆碱,有α、β两种异构体,与磷相连的羟基为甘油的伯醇基称α型,为甘油的仲醇基则称β型。
脑磷脂水解后可得到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乙醇胺。
脑磷脂通常与卵磷脂共同存在于动物脑组织和神经组织中,心、肝及其它组织也有分布。
脑磷脂在动物脑组织中含量最多,约占脑干物质总量的4%~6%。
3、肌醇磷脂肌醇磷脂结构式为:肌醇磷脂是磷脂酸与肌醇构成的磷脂,磷脂的极性基团部分有一个六碳环状糖醇(肌醇),除一磷酸肌醇磷脂外,还有1,4-二磷酸肌醇磷脂和1,4,5-三磷酸肌醇磷脂。
大豆磷脂大豆磷脂是一种混合磷脂,它是由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简称PC,高等级为PPC)、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简称PE)、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简称PI)、磷脂酰丝胺酸(丝胺酸磷脂,简称PS)等成分组成,其中最典型的是前三种。
简介磷脂是人体细胞(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并对神经、生殖、激素等功有重要关系,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
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磷脂营养大量流失,因此补充完整磷脂(PC、PE、PI…)对现代人而言是绝对必要。
鉴于大豆磷脂类保健品是一种功能性的健康食品,虽然不是立即见效,但有著全面、长远、稳定的效果,同时又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医学家们也开始重视卵磷脂在预防疾病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药用价值卵磷脂对以下疾病的预防都有一定的作用。
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心肌梗塞、脑溢血)通常,动脉硬化是从中年开始的,但是随著人们大量摄入肉食和脂肪,动脉硬化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而且男性多于女性。
动脉硬化患者通常都患有高脂血症,胆固醇含量较高,同时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溢血的患病率也相应较高。
实验表明,食用卵磷脂能显著降低高血脂、高胆固醇,从而预防动脉硬化。
肝脏病(肝硬化、肝炎、脂肪肝)随著现代文明病的日益增多,酒精和高胆固醇成为脂肪肝、肝硬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卵磷脂的解酒作用和它强大的乳化作用,可以充分保护肝细胞,同时还可以促进肝细胞的活化和再生,增强肝功能。
老年痴呆症脑部的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减少是引起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而"胆碱"是卵磷脂的基本成分,卵磷脂的充分供应将保证机体内有足够的胆硷合成"乙酰胆碱",从而为大脑提供充分的信息传导物质,有效地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大豆磷脂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对高血压,脑中风,心脏病有很强的预防和控制作用;是胆结石自然消失;预防糖尿病;消除青春痘和雀斑;消除和预防心肌梗塞,脂肪肝和肝硬化;是皮肤健美,胜过化妆品;大豆磷脂具有亲水亲油性,可分解体内多余脂肪,因此还有减肥的功效.大豆磷脂不是立竿见影的神药,但被世界公认是健康身体,预防疾病的瑰丽法宝.大豆卵磷脂的保健作用药理作用磷脂自被人们利用以来,广受好评,大豆磷脂可以抑制肠内胆固醇的吸收,故能降低血液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
一、功能性食品的概述(一)功能性食品概念功能性食品是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
它必须符合下面4条要求:1.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2.其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
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需营养素的需要。
3.功能性食品通常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
4.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功能性食品有时也称为保健食品。
在学术与科研上,叫“功能性食品”更科学些。
(二)功能性食品分类它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健康消费群(如婴儿、学生和老年人等)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而设计的,旨在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活力和精力,强调其成分能够充分显示身体防御功能和调节生理节律的工业化食品。
它分为婴儿日常功能性食品、学生日常功能性食品和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等。
(1)婴儿日常功能性食品:应该完美地符合婴儿迅速生长对各种营养素和微量活性物质的要求,促进婴儿健康生长。
(2)学生日常功能性食品: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促进大脑以旺盛的精力应付紧张的学习和生活。
(3)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应该满足以下要求:即足够的蛋白质、足够的膳食纤维、足够的维生素和足够的矿物元素,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钠。
2.特种功能性食品:它着眼于某些特殊消费群的身体状况,强调食品在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方面的调节功能,如减肥功能性食品、提高免疫调节的功能性食品和美容功能性食品等。
(三)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1.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功能性食品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生理节律,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2.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毒副作用。
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3.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要自由摄取。
磷脂化学与提取一、磷脂的组成与结构磷脂可分为两类:鞘磷脂(神经磷脂)和甘油醇磷脂鞘磷脂也表示神经磷脂,它就是神经酰胺与磷酸轻易相连,然后再与胆碱或胆胺相连而变成的脂。
甘油醇磷脂就是由甘油与磷酸反应分解成的脂。
磷脂典型的化学结构式为:甘油磷脂甘油醇磷脂主要有以下几种:卵磷脂(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pc)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s,pe)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tols,pi)丝氨酸磷脂(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s,ps)此外除了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缩醛磷脂和甲状腺磷脂等。
1、卵磷脂卵磷脂结构式为:卵磷脂的分子结构特点就是一个脂酰基被磷酸胆碱基所替代,而磷酸胆碱所连接的碳位z不同又产生α、β两种异构体,其磷酸胆碱基连接在甘油基的第3碳位上称α-型,连接在第2碳位上则为β-型。
自然界存在的卵磷脂为l-α-卵磷脂,即r2-co基处在甘油碳链的左边为l-型。
卵磷脂分子中不同碳位上所连接的脂肪酸也不同,α碳位上连接的几乎都是饱和脂肪酸,而β碳位上连接的通常为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卵磷脂广为存有于动植物体内,在动物的脑、精液、肾上腺及细胞中含量尤多。
禽类卵黄中含量最为多样,超过干物质总量的8%~10%。
2、脑磷脂脑磷脂结构式为:脑磷脂又称氨基乙醇磷脂,其分子结构与卵磷脂相近,只是以氨基乙醇替代了胆碱,存有α、β两种异构体,与磷相连的羟基为甘油的伯醇基称α型,为甘油的仲醇基则表示β型。
脑磷脂水解后可以获得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乙醇胺。
脑磷脂通常与卵磷脂共同存有于动物脑组织和神经组织中,心、肝及其它非政府也存有原产。
脑磷脂在动物脑组织中含量最多,约占到脑干物质总量的4%~6%。
3、肌醇磷脂肌醇磷脂结构式为:肌醇磷脂就是磷脂酸与肌醇形成的磷脂,磷脂的极性基团部分存有一个六碳环状糖醇(肌醇),除一磷酸肌醇磷脂外,除了1,4-二磷酸肌醇磷脂和1,4,5-三磷酸肌醇磷脂。
卵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又称为蛋黄素,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然而,真正了解卵磷脂的人却很少。
1844年法国人Gohley从蛋黄中发现卵磷脂,并以希腊文命名为Lecithos(卵磷脂),通用药品名称为Lecithin,也自此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磷脂酰胆碱,不饱和脂肪酸主要食用功效分解体能多余的大颗粒脂肪,补充体能乙酰胆碱,补充能量研究历史1812年,磷脂最早是由Uauquelin从人脑中发现。
卵磷脂含量70%以上的产品,简称PC701844年,科学家Golbley从蛋黄中分离出来,并于1850年按照希腊文lekithos(蛋黄)命名为Lecithin(卵磷脂)。
1861年,科学家T opler又从植物种子发现了磷脂的存在。
1925年,科学家Leven将卵磷脂(磷脂酰胆碱)从其他磷脂中分离出来。
1930年,发现大豆磷脂,是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磷脂研究在生命科学和脑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
基本剂型工业用卵磷脂的剂型主要有:液体、颗粒、粉末三种,液体浓度在60%左右,颗粒及粉末可达95%以上。
大众型卵磷脂产品的剂型主要有:“软胶囊”和“颗粒”两种,也有少部分产品是片剂和粉剂。
卵磷脂软胶囊是以液体卵磷脂为原料加入甘油或大豆油稀释后,用明胶包裹而成,虽然服用较为方便,但有效成分含量低一般少于60%,并且添加了较多食品添加剂,因此价格较低,但需加大服用量。
是大部分品牌卵磷脂采用的剂型。
卵磷脂颗粒主要是以颗粒型卵磷脂产品直接分装而成,或为减少颗粒的粘度加入造粒剂后分装而成,因有效含量高通常大于95%(最高可高达98%)、并且较少或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因此吸收效率更高,对人体而言更为健康,相比低纯度、含大量油脂、只能吞服的卵磷脂软胶囊,卵磷脂颗粒具有高纯度的、去油脂的、可以嚼着吃等独特的优势。
但价格相对较高。
所以卵磷脂颗粒的品牌较少。
[2]生产工艺卵磷脂生产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工艺:乙醇萃取:原理是卵磷脂溶于乙醇,其他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不溶于乙醇。
药用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的区别药用大豆卵磷脂和药用蛋黄卵磷脂的区别卵磷脂又叫蛋黄素,是人体组织中含量最高的磷脂,属于高级神经营养素,也是构成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存在于大脑以及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
而在食物当中,广泛存在于鸡蛋、鹅蛋,以及牛奶、动物的肝脏、心脏、肾脏中,还有大豆以及豆制品当中。
妊娠期女性适量补充卵磷脂或者多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有助于胎儿脑细胞的发育,还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缓解压力、改善皮肤健康状态的作用。
卵磷脂也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代谢的功效,适当补充卵磷脂可以改善高脂血症,可以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
卵磷脂是一种功能全面的营养品,经常补充,对于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健脑益智、防止脂肪肝和肝硬化、美化肌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大豆卵磷脂与蛋黄卵磷脂的区别1、卵磷脂含量不同。
每颗黄豆的卵磷脂含量大约在 1.3%—2.1%之间,而每一个鸡蛋的卵磷脂含量在10%左右。
所以说,鸡蛋卵磷脂的卵磷脂含量高。
2、病症用途不同。
蛋黄卵磷脂更容易人体神经传导物质的生成,因此防止老年痴呆症的效果更好;大豆卵磷脂能够更好的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大豆卵磷脂的功效在对于清理血管的效果更佳明显。
二、大豆卵磷脂与蛋黄卵磷脂的作用1、大豆卵磷脂的作用①延缓衰老提高人体的代谢能力、自愈能力和抗体组织的再生能力,增强人体的生命活力,从根本上延缓人体衰老。
②血管清道夫,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可以有效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胆固醇,进而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脑血栓、脑溢血、动脉硬化等疾病。
③健脑益智,预防老年痴呆。
维持脑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并增强大脑神经系统功能,进而达到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功效。
④保护肝脏增强肝细胞物质代谢,促进脂肪降解,保护肝脏,预防脂肪肝等病症的发生。
2、蛋黄卵磷脂的作用①改善记忆能改善记忆和学习功能,长期的胆碱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
②增强体能能增强体能,提高运动成绩。
③增强药物作用能防止胃肠刺激,增强药物渗透,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