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普通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66.35 KB
- 文档页数:3
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疗效评价及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床旁锁骨下静脉快速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38例不同病因所致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者,在床旁通过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应用漂浮球囊电极导管,观察起搏信号、插入导管的长度、qrs波群形态及测定阈值,将电极送入右心室,行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
结果成功起搏37例(97.37%),所用时间平均(6.8±4.2) min,植入深度为(37.45±3.40) cm,平均留置时间为(4.4±2.6) d,起搏阈值为(0.96±0.35) v。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球囊起搏电极导管能迅速安全行心室起搏。
[关键词] 左锁骨下静脉;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疗效[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044-02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因各种原因突发严重的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心脏骤停等现象,因患者病情危重,往往不适合搬动,此时紧急行床旁临时起搏器治疗,提升心率、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而挽救患者生命,显得尤其重要。
笔者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成功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2009年6月~2012年6月完成的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术3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61±8)岁。
病例来源:本院18例,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内科12例,河南省偃师市第一人民医院8例。
急性心肌梗死11例(包括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室性心动过速、心脏骤停),长q-t间期综合征2例,重症心肌病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房室传导阻滞8例,慢性肾病高血压4例,高风险外科手术心脏保护4例。
床旁快速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临床应用
孙爱娇;宋德明;项学军;郑元喜;程静芳;辜和平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2010(031)010
【摘要】目的探讨床旁锁骨下静脉快速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不同病因所致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者等,在床旁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应用普通电极导管,观察起搏信号、QRS波群形态及测定阈值将电极送入右心室,行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结果 90例患者穿刺均获成功,所用时间平均(9.1±4.2)min,留置时间平均(3.4±2.8)d,起搏阈值平均(0.96±0.37)V.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床旁临时起搏术创伤小、方便快速、安全有效,值得在地市级及以下医院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169-1170)
【作者】孙爱娇;宋德明;项学军;郑元喜;程静芳;辜和平
【作者单位】246003,安庆市立医院心内科;246003,安庆市立医院心内科;246003,安庆市立医院心内科;246003,安庆市立医院心内科;246003,安庆市立医院心内科;246003,安庆市立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心电监护下行床旁临时起搏器安置术316例分析 [J], 田野;张陈匀;杨永曜;况立洪;刘启方
2.416例起搏心电图引导下床旁临时起搏器安置术 [J], 田野
3.床旁临时起搏器安置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 [J], 李志刚;胡咏梅
4.床旁临时起搏器安置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影响评价 [J], 杨妍
5.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床旁临时起搏器快速安置术 [J], 钱钧;章萍;谢兰茨;梁明明;方永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CU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护理体会近些年来,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期望能够早期接受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因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对外科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力差,在手术及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而死亡,丧失了手术机会。
人工心脏起搏可以产生电脉冲刺激心脏,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
现将我科室为不同程度心律失常的30例肿瘤患者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后顺利完成手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经我科安置心臟临时起搏器患者30例。
男性22例,女性8例。
年龄48—81岁。
心律失常类型,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22例,心房纤颤伴Ⅱ度Ⅱ型A VB4例,Ⅱ度I型或Ⅱ度Ⅱ型A VB2例,I度A VB伴左束支或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心房纤颤伴长R-R间距9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
全部患者术前均经过心电图、Holter、超声心动图、阿托品试验检查。
1.2 方法经锁骨下、颈内静脉穿刺法置入有气囊的漂浮起搏导管电极,在心腔内心电图监测下进行操作,可迅速有效地起搏。
1.3 结果30例中27例成功穿刺并成功进行手术,1例由于锁骨下静脉畸形穿刺失败,后改为颈内静脉穿刺成功,1例发生气胸,1例术后电极移位。
2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患者准备:护理人员应对清醒患者及其家属简明讲述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安置临时起搏器的重要性、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并发症,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同意。
同时告知患者安置术中需要其配合的内容。
安慰鼓励患者,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
2.1.2 环境准备:保持室内清洁安静明亮,定时通风换气,并定期进行紫外灯消毒,室温相对恒定在20-22℃,相对湿度约为60%。
2.1.3 物品准备:我科室自制的手术器械包,其中包括隔离衣一套、不锈钢盆2个、大小无菌布各3快、卵圆钳1个(此包为一人一用一灭菌)肝素盐水500ml 1包、生理盐水500ml 1包、锁穿包、无菌刀片、无菌剪刀,纱布、棉球、敷料、注射器若干、利多卡因1只,无菌手套、帽子、手套。
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3-12-11T10:40:55.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瞿彦琳[导读] 同时向家属交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意外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请家属签手术同意书。
瞿彦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病房 202150)【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347-02【摘要】目的探讨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27例经股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器的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
结果 27例临时起搏器患者,15例安装临时起搏器后改善明显,改为永久起搏器,1例于术后第3天因多脏器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术后病情稳定,7—10天康复出院。
结论做好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护理是保证临时心脏起搏器正常运作,预防各种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体会随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增多,缓慢型心律失常也越来越常见,床边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比以往有明显增加[1],尤其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病窦阿斯综合征等病人。
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科对27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行床边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⒈临床资料本组27例病人,男14例,女13例,年龄52—8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AVB 8例,病窦阿斯综合征9例,快慢综合征3例,心室骤停2例,Ⅲ度AVB 5例。
均采用右侧股静脉穿刺植入,15例安装临时起搏器后改善明显,改为永久起搏器,1例术后3天因多脏器衰竭死亡,其余患者7—12天康复出院。
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 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其病情,安置临时起搏器的必要性,安装方法,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紧张情绪,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同时向家属交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意外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请家属签手术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