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61.00 KB
- 文档页数:22
目次一、引风机及系统调试方案3………………………………………二、一二次风机及系统调试方案7……………………………三、锅炉漏风试验方案11……………………………………四、锅炉冷态试验方案15………………………………………五、锅炉煮炉方案20………………………………………六、锅炉蒸汽管路吹扫方案26……………………………………七、锅炉蒸汽严密性及安全阀整定方案32………………………八、锅炉整套启动方案36………………………………………一、引风机及系统调试方案1、目的为验证引风机及其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消除在制造、运输、安装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确保在正式生产中引风机运行稳定可靠,达到设计要求,在正式投运前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调试工作。
据依2、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及相关规程》。
2.2《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
2.3引风机厂家《产品使用说明书》。
2.4锅炉厂《锅炉机组说明书》及图纸。
3、设备系统简介3.1 设备及系统特点3.1.1引风机型号:SFY160-C6E流量:50 m/S 3全压:6000Pa电动机功率:450千瓦主轴转速:1489转/分生产厂家: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3.1.2引风机电机型号: YKK450-4额定功率: 450 KW额定电压: 10000 V额定电流: 31.8 A额定转速:1489 转/分制造厂家: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4、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4.1 调试内容4.1.1引风机进口、出口挡板调试4.1.2 引风机及其系统顺控功能、联锁保护试验4.1.3 引风机的启动4.1.4 引风机的停止引风机带负荷试运4.1.54.2 验评标准4.2.1 引风机连续运行4-8小时以上,电机、风机应运行平稳,噪音符合要求。
4.2.2 无漏油、漏水和漏风现象。
4.2.3 风机在运行过程中轴承温度及振动不得超过设计值。
5 、组织分工5.1 调试单位、安装单位、建设单位应在试运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
余热锅炉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余热锅炉的运行安全,提高其运行效率,合理利用余热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余热锅炉的操作、维修和保养。
第三条余热锅炉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操作规程。
第二章余热锅炉的日常操作第一条工作人员操作前应检查余热锅炉的各项运行指标是否正常,包括水位、压力、燃烧情况等。
第二条正常情况下,余热锅炉的水位控制在正常水位线以上,不得过高或过低。
第三条燃烧系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燃烧充分、稳定,不得出现烟尘、黑烟等异常情况。
第四条定期清洗余热锅炉的各个部位,包括炉膛、烟道等,保持其清洁。
第五条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运行并通知上级领导和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第三章余热锅炉的维修与保养第一条定期检查余热锅炉的设备、管路和阀门等部件是否完好,若发现有磨损、松动等情况,及时更换或修复。
第二条定期清洗炉排和烟道,除尽燃烧废气中的灰尘和沉积物。
第三条定期检查余热锅炉的水质,及时调整水质平衡。
第四条定期清理余热锅炉的水位计和压力表,确保准确可靠。
第五条若出现故障,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得私自维修。
第六条严禁在余热锅炉周围放置易燃物品或其他危险品。
第四章余热锅炉的安全操作第一条余热锅炉操作时应注意安全,不得擅自关闭锅炉的保护装置。
第二条严禁在余热锅炉周围抽烟或使用明火。
第三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服等。
第四条出现漏气、火花、异响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并报告上级领导和维修人员。
第五条注意余热锅炉的放水操作,定期排放锅炉内的废水,确保锅炉内清洁。
第五章附则第一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得操作超过自己掌握范围的设备。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由负责余热锅炉操作的专业人员担任监管并监督执行。
第三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或忽视规定。
第四条对于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
水泥厂余热发电工程PH锅炉系统启动调试方案批准:审核:编制: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第一部分锅炉设备的主要规范 (3)锅炉参数及结构简介........................................... 第二部分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4)一、锅炉机组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 (4)二、水系统冲洗 (6)三、煮炉 (6)四、主蒸汽管道吹扫 (11)五、锅炉蒸汽严密性检查 (14)第一部分锅炉设备的主要规范一、锅炉参数及结构简介窑尾PH锅炉型号;QC34.9/600-8.0-2.4/380在窑尾旁路放风系统中设置PH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仅设置蒸汽Ⅰ段生产1.47~2.5Mpa--380℃过热蒸汽,过热蒸汽进入主厂房后与窑头ASH及窑尾SP生产的过热蒸汽混合做为汽轮机主蒸汽。
该锅炉主要设计参数如下:入口废气量:~33700Nm3/h(标况)入口废气温度:~600℃入口废气含尘浓度:500g/m3(标况)出口废气温度: 120~140℃I段:产汽量: 8000kg/h-1.47~2.5MPa-380℃给水温度:40℃锅炉本体废气阻力:小于800Pa锅炉总漏风:≤3%第二部分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锅炉安装完毕后的首次启动是对各设备各系统设计、安装的一次全面检查。
通过试运、暴露和消除设备的缺陷和问题,为机组投产做好准备。
启动前应根据有关规程和设备技术文件制定符合设计、设备特点的启动试运调整方案及措施。
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
通过启动如煮炉、吹管、安全门定压等,使运行人员通过操作设备,熟悉系统,积累经验,检验各种联锁保护,自动系统投入,同时也是对锅炉系统的一次运行考核。
在整定安全阀等工作结束后,可转入生产运行。
一、锅炉机组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1、试运现场的条件:⑴场地基本平整,消防、交通及人行道路畅通。
⑵厂房各层地面起码应做好粗地面,最好使用正式地面,试运现场和安装区域应有明显标志和分界,危险区应有围栏和警告标志。
燃气机组验收性能调试大纲1.总则燃气轮机机组试验与性能考核依据国际通行标准ISO2314,美国IEC标准和索拉标准ES-1972;同时结合轮南二期工程燃机引进技术合同和本工程的有关技术资料以及美国索拉(Solar)公司提供试验规范进行编制。
为了安全和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必须遵循下述试验调试大纲。
1.1余热锅炉部分试验与性能考核,依照DL/TS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第十章有关规定进行,同时结合甲乙双方技术合同要求进行测试验收。
2.验收项目2.1燃机部分验收按以下标准进行1) 启动实验a)预润滑实验b)泄漏实验c)点火实验d)升速实验e)自动、手动并网实验f)重复启动4次2)机组状况考核a)振动b)温度c)压力d)加减载实验e)电压调节实验f) 超载实验g) 滑油消耗量测定3) 停机、紧急停机实验4) 带负荷能力实验5) 负荷突升、突降实验6) 甩负荷实验7) 环保性能测试8) 热效率测试发动机部分1. 性能测试1.1 启动程序及安全检查如果发动机运用新合同撬座和控制台进行试验,那么在启动发动机之前,必须通过模拟完成启动顺序和安全设备的正确功能。
新的设备试验撬和控制台必须遵从发动机控制系统规范,并且应定期测试。
1.2预润滑检查检查预润滑操作。
检查流经轴承的滑油及每个轴承滑油供给点流速和压力。
1.3检查各机械部件的完整性。
1.4冷起动在利用每种燃料时,必须对发动机进行至少一次的成功冷起动(指发动机在最近三个小时内没有运行过)。
1.5点火及加速从启动一直到额定速度的过程中,应有相应的点火和平稳加速过程。
1.6滑油泄漏各滑油密封点接头管线部位无泄漏,排气道不应该有油烟(否则可能内油腔密封不严)。
1.7外部空气的泄漏除一号轴承排气口外,在任何一个法兰区域内距泄漏源八英寸及以外不应感觉到有空气泄漏。
1.8滑油箱通风口压力减压力不能超过(报警值:8.5inch 216㎜H2O; 停车值:10inch 254㎜H2O)。
工程名称:锅炉机组启动调试项目规模:1×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50MW汽轮发电机组项目性质:基建调试锅炉专业调试大纲2005年7月目录1、前言 (2)2、锅炉及辅助设备技术规范 (2)3、调试技术依据 (4)4、锅炉调试项目及工作内容说明 (5)5、锅炉调试工作计划及人员进场计划 (8)6、组织措施 (9)7、锅炉调试方案清单 (11)1、前言新建机组的启动调试,作为整套机组的初次启动,是使机组设备从静态到动态、从分部到整套的过程;是全面检验主机及其配套系统的设备制造、设计、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机组能安全、可靠、经济、文明地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的关键性程序。
它的基本任务是使新建机组安全顺利地完成启动试运,并通过一系列的调整试验使机组移交生产后达到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XX公司工程建设规模为:1×220t/h CFB+1×50MW机组。
锅炉系XX 生产的220 t/h循环硫化床锅炉,配1台55MW高温高压汽轮机组。
本工程采用机炉集中控制方式。
本调试大纲是本工程锅炉专业调试过程中总的指导性文件,它主要是明确锅炉专业调试技术依据(执行标准、验收标准、质保手册及规程、规范等)、调试项目及其相关的调试方案清单、调试程序及工作计划、组织分工等。
按照《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条例》的规定,本调试大纲及其相关方案须经本工程试运指挥部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2、设备技术规范2.1锅炉设备简述本工程锅炉系XX生产的uG-220/9.81-MX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
本锅炉为高温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钢架π型布置。
锅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8m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水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二组空气预热器。
本锅炉在燃烧系统中,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次风机提供。
安泰集团1x12MW 机组调试大纲山西清华网络系统工程有限公司2 目 录1、 前言2、 编制依据3、 工程概况4、 调试范围及调试项目5、 调试目的及目标6、 调试进度及计划7、 试运期间防止机组非计划停运的反事故措施 8、 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缩短调试工期的措施 9、 调试措施编制计划10、启动调试的组织及分工职责 11、工程项目调试组织机构 12、质量保证体系 13、附表安泰集团干熄焦电厂1X12MW 机组调试大纲山西清华网络系统工程有限公司3分系统及整套启动调试大纲1 前言机组启动调试工作是新建机组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是机组建设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是对机组的设计、设备、安装可行性的最终实现。
它的基本任务是使新安装机组顺利地完成启动试运行,并通过调整试验使机组达到安全、稳定、经济的商业运行水平,发挥投资效益。
启动调试工作需要设计、制造厂家、安装、调试及建设、生产等单位密切配合,经过汽机、锅炉、热控、电气、化学等多专业共同协作完成。
因此,机组启动调试是多单位、多任务种、多系统、多程序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组织实现机组的启动调试和试运。
本调试大纲是机组启动调试过程中总的指导性文件,它主要是确定机组启动调试试运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明确调试范围和项目、调试程序、调试用时,制定机组启动调试的重要原则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对启动调试工作过程起到了指导作用。
2 编制依据2.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原电力工业部电建[1996]159号;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原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2.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原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111号;2.4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 2.5 《火电机组达标动态考核办法(2001年版)》;安泰集团1x12MW 机组调试大纲山西清华网络系统工程有限公司4 2.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原电力工业部(现行版本、全套); 2.7 《火电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试行)》原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5]84号;2.8 《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原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2.9 《电气设备交接实验规程》 2.10 《二十五项反事故技术措施》 2.11 制造厂图纸和说明书、质量保证书等。
1、余热锅炉主要参数垃圾处理量600t/d额定蒸发量58.39t/h额定蒸发出口压力 4.0MPa额定蒸发出口温度400℃锅炉设计压力 4.9MPa锅筒给水温度130℃锅筒工作压力 4.74MPa锅炉水容积152m3 2、执行标准、规程、规范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 1996]276 号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水压试验作业指导书QB/GL ZY07-2003 3、水压试验参加人员、组织机构、工艺程序3.1 参加人员市质监局锅监处、市特检中心锅炉室派员参加。
现场参加人员见下表3.2 组织机构3.3 水压试验工艺程序4、锅炉水压试验范围4.1 锅炉本体的省煤器、锅筒、膜式水冷壁、过热器和锅炉范围内的汽水管道、阀门。
4.2 二次门以内的受压管路①连续排污系统②加药及取样系统③疏水及故事放水系统④排汽系统⑤反冲洗系统⑥热工仪表各测点4.3 锅炉主给水管路系统包括给水操作平台在内。
5、水压试验前的检查与准备5.1 检查5.1.1 承压部件的安装应全部完成,包括焊接及受热面管子、支吊架和膜式壁的一次密封焊接、集箱、汽包检查、热膨胀检查,炉顶吊杆系统是否受力均匀等安装工作。
5.1.2 汽水系统管道上所有阀门的启闭位置应符合水压试验要求,并有明确的位号牌表示,开关状态标志清晰,并落实专人监督阀门。
5.1.3组合安装时用的临时加固,固定支撑应全部割除并清理干净。
5.1.4核对合金钢部件的光谱复检色标是否与图纸要求相符。
5.1.5 校核受热面系统各处的膨胀间隙和膨胀方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作好记录。
锅筒、管道等的热胀指示器应安装好,调整至“零”点。
5.1.6锅筒上的两个安全阀和集汽集箱的一个安全阀应加适合的盲板。
5.1.7清除试压通道的杂物,便于试压检查。
5.2 准备5.2.1试压装置设置在锅炉7m 平台主给水管上压力表的后端。
(图一)5.2.2试压用水采用7m 平台除盐水补给水箱内已制备的200m3除盐水,并经加氨加联胺处理。
第二节联合循环机组运行调整一、联合循环机组汽机、锅炉运行调整目的燃机—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在运行中,若其进、排气参数、流量、转速、和功率都与热力设计时作为的数值相等,这种工况称为设计工况。
但由于电网所需的负载随着外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使得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随之而变,这是导致机组在变工况下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燃机—蒸汽联合循环中,燃气轮机负荷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又常运行在温度变化范围很大的大气环境中,因此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和流量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这样,余热锅炉热力特性也随之变动,其产汽量、蒸汽温度和压力等都会发生变化。
燃气轮机处于变工况下工作时,联合循环必然也在变工况下工作。
联合循环中蒸汽侧某些因素变化后,也将使联合循环工况发生变化。
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的变工况,是指在燃气轮机起主导作用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与汽轮机的平衡运行。
就联合循环控制调节的目的来说,就是要使机组的某些参数在运行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或者是按某个预先给定的规律进行变化。
显然,作为一个发电设备,联合循环的首要调节任务是根据外界电负荷或热负荷的要求来调整机组的功率;另一个任务则是使其他某些重要的运行参数,保持在某些预先确定的允许范围之内变化,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鉴于目前大多数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由单轴燃气轮机组成,且用于发电,余热锅炉不补燃,以下的联合循环运行调整以这类联合循环机组为运行调整作为叙述重点。
余热锅炉启动投运后必须进行监视和调整,以维护锅炉正常运行,满足汽轮机的工作要求。
监视和调整内容包括:保持正常的汽压和汽温;保持正常水位;保持合格的蒸汽品质;保证锅炉机组安全运行、工况稳定。
对余热锅炉运行总的要求是既要安全又要经济。
运行中对余热锅炉的运行进行监视和调整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1.使锅炉的蒸发量随时适应外界负荷的需要。
2.均衡给水并维持汽包正常水位。
3.汽压、汽温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4.保证合格的蒸汽品质。
余热锅炉调试及试运行方案2014年9月4日目 录1.编制依据及标准 (3)2.调试目的及质量目标 (3)3.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 (3)4.调试作业步骤及过程说明 (3)5.煮炉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安全事项 (5)6.蒸汽试验 (5)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6)8.组织分工及时间安排 (6)附录: (1)1.编制依据及标准1.1 TSG G0001‐2012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2 JB/T1612 《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1.3 GB50273‐2009 《锅炉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1.4 GB/T1576‐2008 《工业锅炉水质》1.5 南京南锅动力设备有限公司《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2.调试目的及质量目标2.1本方案用于指导余热锅炉系统及相关设备安装结束、设备单体调试完成后的调试及试运行工作。
通过煮炉,清除炉本体在制造、运输、存放、安装过程中残留的各类沉积物、油脂及腐蚀产物,改善锅炉整套启动时期的水汽质量,从而使之较快地达到正常标准要求,为机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煮炉系统范围包括汽包、对流管、下降管。
调试质量目标:煮炉后机组整套启动水汽品质符合GB/T1576‐2008 《工业锅炉水质》的质量标准要求:金属表面油脂类污垢及保护涂层已经清除或脱落,无新生腐蚀产物,浮锈。
试运签证验收合格。
3.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3.1.机组热力系统基本安装完毕,锅炉在1.2MPa压力下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并合格,并经当地锅炉检验机构安装监检人员确认。
3.2.锅炉的附属设备(水位计、压力表)、给水系统、排放系统及其它安全附件完好,转动机械经过试运转正常可投用。
3.3.炉内各段工质、烟气的温度、压力等测量元件安装结束,相应的信号回路检查、变送器检验合格。
3.4.锅炉的放水、排废渠道打通。
3.5.锅炉汽、水取样装置、冷却水系统经试运已具备投运条件。
3.6.动力电源、照明电源稳定,供水能满足要求,烟气挡板门能切换自如。
*************烧结厂环冷机烟气余热利用发电工程(25MW)机组调试大纲编制单位:********工程有限公司会审单位:*********************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批准单位:******烧结余热发电工程项目部出版日期: 2011年月版次:第 2 版******烧结余热发电工程(25MW)机组调试大纲会签单编制单位: ********工程有限公司会审单位: *********************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批准单位:******烧结余热发电工程项目部本措施于年月日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有关专业人员讨论通过。
编写:审核:批准:目录1、工程概况 ........................................................................................................................................... 62、编制依据 ........................................................................................................................................... 63、系统概述 ........................................................................................................................................... 63.1 锅炉系统 ................................................................................................................................. 63.2 汽轮机系统 ............................................................................................................................. 73.3 控制系统 ................................................................................................................................. 83.4 电气系统 ................................................................................................................................. 94、调试组织机构 ................................................................................................................................... 94.1调试启动试运组织机构: ...................................................................................................... 94.1.1启动验收委员会 .............................................................................................................. 104.1.2 启动验收委员会成员 ..................................................................................................... 104.1.3试运指挥组 ...................................................................................................................... 104.1.4运行组 .............................................................................................................................. 104.1.5验收检查组 ...................................................................................................................... 104.1.6 试生产保运组 ................................................................................................................. 104.1.7综合组 .............................................................................................................................. 104.2职责分工 .............................................................................................................................. 104.2.1启动验收委员会 .............................................................................................................. 104.2.2 试运指挥组职责 ............................................................................................................. 114.2.3 运行组职责 ..................................................................................................................... 114.2.4 验收检查组职责 ............................................................................................................. 114.2.5 试生产保运组职责 ......................................................................................................... 114.2.6 综合组职责 ..................................................................................................................... 124.2.7 相关单位职责 ................................................................................................................. 124.2.7.1 建设单位职责 ............................................................................................................. 124.2.7.2 施工单位职责 ............................................................................................................. 124.2.7.3 调试单位职责 ............................................................................................................. 125、调试阶段划分及进度安排 ........................................................................................................... 135.1调试阶段划分 ...................................................................................................................... 135.2调试主要进度安排 .............................................................................................................. 135.3设备代管 .............................................................................................................................. 136、调试质量要求及调试设备 ........................................................................................................... 136.1调试质量要求 ...................................................................................................................... 136.2调试设备 .............................................................................................................................. 137、需要调试的系统 ........................................................................................................................... 147.1锅炉系统: .......................................................................................................................... 147.2汽机系统: .......................................................................................................................... 147.3电气系统: .......................................................................................................................... 147.4热控系统: .......................................................................................................................... 148、单体设备调试内容 ....................................................................................................................... 148.1 锅炉系统: ......................................................................................................................... 148.2 汽机系统: ......................................................................................................................... 158.3 热控系统: ......................................................................................................................... 158.4 电气系统: ......................................................................................................................... 159、分系统调试内容 ........................................................................................................................... 159.3 锅炉系统: ......................................................................................................................... 159.4 汽机系统: ......................................................................................................................... 169.5 热控系统: ......................................................................................................................... 169.6 电气系统: ......................................................................................................................... 1610、空负荷调试内容 ......................................................................................................................... 1610.1 锅炉系统: ....................................................................................................................... 1610.2 汽机系统: ....................................................................................................................... 1610.3 热控系统: ....................................................................................................................... 1610.4 电气系统: ....................................................................................................................... 1711、带负荷调试内容 ......................................................................................................................... 1711.1 锅炉系统: ....................................................................................................................... 1711.2 汽机系统: ....................................................................................................................... 1711.3 热控系统: ....................................................................................................................... 1711.4 电气系统: ....................................................................................................................... 1812、机组72小时满负荷整套试运 ................................................................................................... 1812.1 锅炉系统: ....................................................................................................................... 1812.2 汽机系统: ....................................................................................................................... 1812.3 热控系统: ....................................................................................................................... 1812.4 电气系统: ....................................................................................................................... 1813、现场调试管理概述 ..................................................................................................................... 1813.1调试工作管理 .................................................................................................................... 1813.2分部试运、整套启动调试文件包 .................................................................................... 1913.3调整试运行的管理 ............................................................................................................ 2214、调试编制的方案和移交文件 ..................................................................................................... 2214.1调试方案编制和审批 ........................................................................................................ 2214.2编制的调试方案 ................................................................................................................ 2314.3编制的各种表格验收签证卡: ........................................................................................ 2315、安全措施 ..................................................................................................................................... 2416、附录:......................................................................................................................................... 2414.1附录一:分部试运后签证验收卡 .................................................................................... 2514.2附录二机组启动验收交接书 ........................................................................................ 2614.3附录三机组启动验收交接书 ........................................................................................ 271、工程概况******余热利用发电工程为双压自然循环无补燃型锅炉是利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烧结工序产生的近50%的热能以烧结机烟气和环冷机的废气余热利用的发电工程。
山东迪尔安装有限公司试大纲调(锅炉部分)编写:审核:批准:编制单位:试验检测公司日月年目录序号文件名称页数备注技术负责人:审批人:1、编制说明:为了适合我公司的整体调试工作,满足本公司和建设单位的要求,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达到经济技术指标,检验设计的参数值,校核设备的技术性能,为用户提供依据,向用户提供最佳生产技术指标,为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真实的科学依据。
编制过程中,总结了我公司的多年的经验、借鉴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
2、编制依据:《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峻工验收规程》《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火电工程序动调试工作规定》《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火电机组自动投入率的统计方法》《蒸汽锅炉安全工作规程》《电力技术法规》《电力建设安全作业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合同书》中的有关技术规定、要求、标准、会议纪要等,设计文件、图纸、生产厂家、资料、图纸、文件、调试文件、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规程。
3、工程概况:厂(公司)的锅炉是由锅炉厂生产的,型号:。
该锅炉特点:优点:不足之处:辅机特点:辅机参数:设计单位:设计优缺点:3.1、调试工作中的技术特点:结构:设计外观:对工作的影响:工作中注意事项:3.2、技术难点:3.3、机组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后果:预测影响的工期:天。
对今后运行可能造成的危害:建议修改方案:4、组织机构:4.1、组织措施:(见工作程序)启动验收委员会,总指挥部,分部试定人员及领导小组,整体启动的领导小组及成员,验收检查小组及成员,生产准备组,综合组成员,试生产组成员等。
4.2、责任分工(见工作程序)5、分部(分系统)试运阶段调试标准项目:5.1、核查机组的资料(水压试验签证、厂家图纸、说明书、合格证、资料文件、变更、设计院图纸、说明书、合同、会议纪要、试运计划、方案、措施及相关的文件、资料、补充说明、监测的记录、安装纪录、签证)5.2、检查、核查现场临时隔离、防范的设施、措施可靠性。
9MW余热发电锅炉系统启动调试方案目录第一部分锅炉设备的主要规范 (2)一、AQC余热锅炉参数及结构简介 (2)二、ASH过热器 (3)三、水泥窑尾SP余热锅炉参数及结构简介 (4)第二部分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5)一、锅炉机组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 (6)二、水系统冲洗 (8)三、煮炉 (8)四、主蒸汽管道吹扫 (12)五、锅炉蒸汽严密性检查,安全阀调整 (15)第三部分锅炉机组的启动 (18)一、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 (18)二、启炉 (18)三、升压 (18)四、锅炉并列 (19)五、锅炉机组72小时负荷试运 (20)第四部分锅炉机组的停运 (20)一、停炉前的准备 (20)二、停炉程序 (21)三、停炉后的冷却 (21)四、停炉后的保养 (21)第一部分锅炉设备的主要规范一、AQC余热锅炉参数及结构简介本台余热锅炉是应用于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中回收水泥窑废气余热的关键设备,其安装部位在水泥窑熟料冷却机废气出口至收尘器间的管道上,因此其简称AQC余热锅炉。
为了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本AQC锅炉采用双压系统,该锅炉入口废气温度375℃,废气流经两级蒸发段和热水段后,废气温度降至90℃左右,然后进入电收尘并经风机排入大气。
其具体设计参数:(-)废气参数进口废气量 191749NM3/h进口废气温度 375℃进口废气含尘量 10g/ NM3出口废气温度 90.3℃锅炉漏风率≤2%(二)设计参数(1)次中压蒸发段额定蒸发量 18.7t/h额定蒸汽压力 2.4Mpa额定蒸汽温度饱和给水温度 100℃(来自除氧器)排污率 3%(2)低压蒸发段名义蒸发量 3.5t/h额定蒸汽压力 0.2Mpa额定蒸汽温度 160 ℃给水温度 100℃(来自热水段)排污率 3%(3)热水段出水量 3.88t/h额定出水温度 105℃出水压力 0.4Mpa给水温度 30℃排污率 3%二、ASH过热器本台余热过热器为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中回收水泥窑废气余热重要设备,其简称“ASH”余热过热器。
转化余热锅炉安装调试方案江苏科圣赵军1 拟派项目经理介绍2.1设计依据:白银有限公司招标条件图;江苏科圣的初步设计图;设计内容:烟气进口、换热器三组、烟气出口、汽包、定排、取样装置、系统管路及本系统钢构;2.2设计标准规范:a)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 版) GB50316-2000b)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厂设计规范 GB50264-1997c)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1-2008d)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3087-2008e)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13296-2002f)对焊钢制法兰 GB/T9116-2010g)带颈平焊法兰 GB/T9116-2010h)锻钢制承插焊管件 SH3410-1996i)缠绕式垫片、管法兰及垫片尺寸 GB/T4622.2-2008j)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GB/T12459-2005k)管架标准图(第一~五册) GB/T21629-19992.3管道、钢结构施工安装及验收标准:l)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5-2010m)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6-2011n)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 GB50126-2008o)管架标准图(第一~五册) GB/T21629-1999p)阀门的试验与检验 JB/T9092-1999q)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GB81-2002r)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GB50205-20012.4公司编制的该锅炉焊接工艺卡2.5其他相关的规范标准3.余热锅炉安装施工方案3.1概述转化工序余热锅炉露天布置钢架上,烟气自上而下分别冲刷换热段,锅炉采用双汽包布置,为全钢架结构,钢架由钢柱、梁及拉撑组成,锅筒布置在炉顶。
锅炉主要有关参数1#锅炉:额定蒸汽量:15t/h 额定蒸汽压力:2.5MPa2#锅炉:额定蒸汽量:6.3t/h 额定蒸汽压力:0.8MPa3.2施工组织机构3.3锅炉安装现场吊机布置根据锅炉部件重量、安装位置,分别在锅炉侧适当高度处,设立吊车。
发电三期CCPP大修后余热锅炉的调试方案一、检修后的检查1. 锅炉机组检修后,运行人员应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对设备进行重点检查。
2.外部检查2.1工地安装接口必须仔细检查以确保安装的正确,必要时验证安装接口是否满足膨胀的要求。
2.2检查烟气挡板和挡板的穿孔处,侧墙的烟气挡板应部分遮蔽至外侧管子的翅片,穿过集箱挡板的管线盖板允许管线向下热膨胀,同时不会损坏挡板装置。
2.3外部绝热层完好,炉墙板应无或只有很小变形。
2.4支柱及加强筋与炉墙板的焊缝应合格且无裂纹迹象。
2.5现场接口应正确安装且施密封焊。
2.6检查门开关灵活,垫圈应处于良好的状况并正确安装。
如果检查门垫圈安装正确,则可多次使用门应用螺栓把紧,使密封表面受压均匀。
2.7钢结构的柱脚、地脚板、灌浆及墩子应处于良好状态。
检查地脚板、限位板、汽包支座之间的缝隙尺寸包括热膨胀所需的尺寸。
2.8检查所有的外保温和人身保护网已安装。
3.烟气侧的检查3.1护板衬里①在能够见到保温的地方检查其弯曲、过紧或过松情况。
②检查脱离保温钉被置换的衬板。
③在能够见到保温的地方检查大于25mm的间隙。
④检查过渡点(膨胀节、现场结合部分)的间隙。
⑤检查暴露的或未见的保温。
⑥检查损坏的螺栓、垫片、保温钉和其他五金。
⑦检查不正常数量的腐蚀,对冷端衬里给予特别关注。
3.2护板贯穿①检查可见密封的泄漏(烧损、裂纹、撕裂)。
②检查排气和排水管线是否有碍,并留有热膨胀的余量。
③检查非正常量的腐蚀(内部和外部)。
3.3烟气挡板①检查烟气挡板是否可靠(夹住的和焊住的)。
②检查是否有间隙导致烟气旁路。
③检查管子和挡板的热膨胀是否受到阻碍。
4.管夹检查有没有丢失或损坏。
5.隔音挡板①检查所有隔音板被有效支撑。
②检查有没有由于热膨胀引致的缠绕或干涉现象。
③检查有没有由于隔音板导致的翅片或管子的损坏。
6.联箱吊架检查所有板、杆和焊缝良好。
7.仪表①检查防护罩完好。
②查有没有影响热点偶精确读数的因素(例如污垢或护罩上有外部杂质)。
余热发电锅炉系统启动调试方案批准:审核:编制:四川川润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二00九年十一月目录第一部分锅炉设备的主要规范 (3)一、AQC余热锅炉参数及结构简介 (3)二、ASH过热器 (4)三、水泥窑尾SP余热锅炉参数及结构简介 (5)第二部分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6)一、锅炉机组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 (6)二、水系统冲洗 (8)三、煮炉 (9)四、主蒸汽管道吹扫 (13)五、锅炉蒸汽严密性检查,安全阀调整 (16)第三部分锅炉机组的启动 (18)一、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 (18)二、启炉 (19)三、升压 (19)四、锅炉并列 (20)五、锅炉机组72小时负荷试运 (21)第四部分锅炉机组的停运 (21)一、停炉前的准备 (21)二、停炉程序 (21)三、停炉后的冷却 (22)四、停炉后的保养 (22)第一部分锅炉设备的主要规范一、AQC余热锅炉参数及结构简介本台余热锅炉(QC173/350-14.6(3)-2.4(0.3)/160)是应用于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中回收水泥窑废气余热的关键设备,其安装部位在水泥窑熟料冷却机废气出口至收尘器间的管道上,因此其简称AQC余热锅炉。
为了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本AQC锅炉采用双压系统,该锅炉设计入口废气温度375℃,废气流经两级蒸发段和热水段后,废气温度降至90℃左右,然后进入电收尘器并经风机排入大气。
其具体设计参数:(-)废气参数进口废气量 173600NM3/h进口废气温度 350℃进口废气含尘量 10g/ NM3出口废气温度 87℃左右锅炉漏风率≤2%(二)设计参数(1)次中压蒸发段额定蒸发量14.6t/h额定蒸汽压力 2.4Mpa额定蒸汽温度(饱和)给水温度 100℃(来自除氧器)排污率 3%(2)低压蒸发段名义蒸发量 3t/h额定蒸汽压力 0.3Mpa额定蒸汽温度 160℃给水温度 30℃排污率 3%(3)热水段出水量 38t/h名义出水温度 112℃出水压力 1.0Mpa给水温度 30℃排污率 3%二、ASH过热器本台余热过热器(QC62/526-43.3-2.3/380)为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中回收水泥窑废气余热重要设备,其简称“ASH”余热过热器。
该余热过热器设计压力2. 3 Mpa,按抗地震烈度7级设计。
ASH1过热器整体采用管箱式结构,可将锅炉漏风降至最低,减少锅炉漏风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
其受热面全部采用螺旋鳍片管,废气流经受热面后,再进AQC 锅炉。
其具体设计参数如下:(一)、废气参数进口废气量 62830NM3/h进口废气温度 526℃进口废气含尘量 10g/ NM3/h出口废气温度 275℃锅炉漏风率≤2%(二)设计参数额定蒸汽量 43.3t/h额定蒸汽压力 2.3MPa额定蒸汽温度 380℃三、水泥窑尾SP余热锅炉参数及结构简介本台余热锅炉(QC346/350-28.7(9)-2.4(0.3)/250(160))是应用于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中回收水泥窑废气余热的关键设备,其安装部位在水泥窑窑尾预热器废气出口至窑尾高温风机入口的废气管道上,因此其简称SP余热锅炉。
本锅炉采用的锅筒为自然循环方式、露天立式布置,结构紧凑,占地小。
烟气从上自下分别横向冲刷蒸发器、省煤器,气流方向与粉尘沉降方向一致,且每级受热面都设计了振打除尘装置,其具体设计参数:(-)废气参数进口废气量 346000 NM3/h进口废气温度 350℃进口废气含尘量 100g/ NM3出口废气温度 170℃锅炉总废气阻力 850Pa(二)设计参数(1)次中压蒸发段额定蒸发量 28.`7t/h额定蒸汽压力 2.3Mpa额定蒸汽温度 235℃给水温度 100℃(来自除氧器)排污率 1%(2)低压蒸发段名义蒸发量 2.4t/h额定蒸汽压力 0.3Mpa额定蒸汽温度 160℃给水温度 30℃(来自热水段)排污率 1%第二部分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锅炉安装完毕后的首次启动是对各设备各系统设计、安装的一次全面检查。
通过试运、暴露和消除设备的缺陷和问题,为机组投产做好准备。
启动前应根据有关规程和设备技术文件制定符合设计、设备特点的启动试运调整方案及措施。
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
通过启动如煮炉、吹管、安全门定压等,使运行人员通过操作设备,熟悉系统,积累经验,检验各种联锁保护,自动系统投入,同时也是对锅炉系统的一次运行考核。
在整定安全阀等工作结束后,可转入生产运行。
一、锅炉机组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1、试运现场的条件:⑴场地基本平整,消防、交通及人行道路畅通。
⑵厂房各层地面起码应做好粗地面,最好使用正式地面,试运现场和安装区域应有明显标志和分界,危险区应有围栏和警告标志。
⑶试运区的施工脚手架应全部拆除,现场清扫干净,保证运行安全操作。
⑷试运区的梯子、步道、栏杆、护板应按设计安装完毕,正式投入使用。
⑸排水沟道畅通、沟道及孔洞盖板齐全。
⑹试运范围的工业、消防及生活用水系统应能投入正常,并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⑺试运现场具有充足的正式照明。
事故照明应能在故障时及时自动投入。
⑻各运行岗位都应有正式的通讯装置。
根据试运要求增设的临时岗位,并应有可靠的通信联络设施。
2、锅炉范围内管道、汽水系统、阀门、保温等条件:⑴炉墙烟道完整、严密,无烧损现象.⑵烟风系统人孔门完整,能严密关闭.⑶加热器、蒸发器、.过热器及省煤器管排外型正常.内部清洁,各部防磨护板完整牢固.⑷防爆门完整严密,防爆门上及周围无杂物,动作灵活可靠.⑸锅炉内部检查完毕,确认炉内及烟道内无人后,将各人孔门.检查门严密关闭.⑹检查汽水管道阀门应符和下列要求:①支吊架完好,管道能自由膨胀;②管道阀门保温良好,管道颜色符合<<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的规定;③应有明显的表示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④阀门具有完整正确的清晰的名称,编号,开关方向的标志;⑤阀门与管道连接完好,各部螺丝紧固,阀门手轮完整,阀门手轮完整,阀杆洁净,无弯曲及锈蚀现象,开关灵活;⑥阀门的填料应备有适当的压紧余隙。
⑺水位计应备有防止烫伤工作人员的防护罩。
⑻各部照明充足。
⑼所有表计应齐全,指示正确。
主要表计应用红线表示工作范围。
信号,警报完好正确。
操作开关齐全,完好。
⑼各安全门及其管道完备无损,防护罩齐全,弹簧安全门的弹簧适当压紧,重锤位置正确并用卡子固定,动作应灵活,不得有杂物,灰尘和锈垢。
⑽地面,平台,楼梯,围栏,盖板,门窗应完备无损,设备现场不得堆积存放垃圾杂物。
⑾在设备附近适当位置备有足够的合格消防用品。
3、下列设备经调试合格:(1)化学水具备供水条件,并能稳定供水;(2)锅炉公用水汽系统全部连通,各种水泵、振打装置及链运机等安装完毕,并经检查试运正常。
(3)热工测量、控制和保护系统的调试已符合启动要求。
4、漏风试验合格,漏风试验采用负压法:检查各孔门处于关闭状态,关闭进口烟道风门,保证锅炉负压为水泥窑正常运行时的负压状态(SP炉为-5000Pa,AQC及ASH为-200---500 Pa左右),用火把靠近烟风道,对焊缝逐一检查,如有火舌被吸说明漏风,或者检查各焊缝及人孔门,听见有嘶嘶漏风声音者为漏风,做好标记并予以消除。
)5、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技术文件准备:(1)应按试运方案措施,配备各岗位的运行人员及试验人员,并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
运行操作人员应培训合格,并能胜任本岗位的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
(2)施工单位根据试运方案措施要求,配备足够的维护检查人员,并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
维护检修人员应了解所在岗位的设备(系统)性能,并能在统一指挥下胜任保运工作,不发生设备、人身事故和中断试运工作。
(3)施工单位应备齐参加试运设备(系统)的安装验收签证和分部试运记录。
(4)运行单位应在试运现场张挂符合实际的热力系统图,试运、升压等必要的图表。
二、水系统冲洗1、除氧器系统、凝结水系统及疏水箱冲洗:通知化学水启动除盐水泵供水,除氧器水箱将满时打开除氧器至疏水箱放水门,对除氧器进行冲洗。
同时,对凝汽器进行补水,开凝结水再循环门,启动凝结水泵,对凝汽器进行冲洗;之后依次对凝结水至除氧器管路系统,凝结水至疏水箱管道进行冲洗,除氧器系统、凝结水系统冲洗完毕后将水放入或打入疏水箱,开疏水箱放水门,对疏水箱进行冲洗。
2、SP锅炉及AQC锅炉冲洗:通知化水将除氧水箱上满水,开启除氧器出水阀,给水泵送水,经检查水泵入口阀门开启,出口阀门关闭,启动给水泵,开启给水泵出口门,给SP锅炉及AQC锅炉上水,对省煤器、汽包、受热面进行冲洗。
冲洗水从锅炉定排进行排放,放水完毕后,关闭定排阀,给锅炉上水。
在试运和冲洗的过程中,控制和水泵出口阀开度,严禁电机超电流运行。
3、AQC锅炉热水段冲洗:通知化学给疏水箱装满水后,关闭AQC锅炉热水段来水至除氧器入口门, 开启AQC锅炉热水段来水到除氧器管路放水门,启动疏水泵,对AQC锅炉热水段进行冲洗约15分钟。
4、水压试验:锅炉上满水后对锅炉进行工作压力水压试验。
锅炉上水及进行工作压力水压试验时,锅炉本体除空气阀、水位计阀开启,用给水阀控制水量及水压,其它阀门全部关闭。
水压试验合格后,通知热工对仪表管进行冲洗,并将锅炉放水至正常水位。
三、煮炉煮炉是用化学清洗的方法清除锅炉内部的锈蚀和油污等,并在在金属内壁形成保护膜,防止腐蚀。
本锅炉采用碱煮的方法清洗锅炉。
1、煮炉应具备的条件(1)锅炉及附属设备安装安装调试完毕,水压试验合格。
(2)电气、热工仪表及保护安装完毕,试验合格。
(3)锅炉加药及取样装置应安装试验完毕。
(4)烟风系统、汽水管道保温完毕。
(5)各设备、阀门已挂牌,开关指示正确。
(6)清理妨碍煮炉工作的杂物等,现场清扫干净,沟盖板敷设完毕。
2、煮炉前的准备工作(1)按煮炉加药的配方,准备足够数量的化学药品。
(2)参加煮炉的人员要明确分工,使之熟悉煮炉要点,在煮炉之前,要将胶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等防护用品准备齐全。
操作地点应具备清水、急救药品和纱布,以备急用。
(3)将安全阀用盲板封堵,防止药液进入安全阀。
(4)做好废液排放和处理的相关工作。
3、煮炉方法及要求(1)加药量的确定①该锅炉采用碱煮炉,药剂的加入量应根据锅炉锈蚀、油污情况及锅炉水容量而确定。
其加药量为氢氧化钠(NaOH)100℅纯度。
SP炉745Kg,AQC炉218㎏,其中SP高压段432㎏、SP低压段313㎏;AQC高压段138kg、低压段80kg;磷酸钠(Na3PO4) 100℅纯度SP炉-----Kg,AQC炉----㎏,其中高压段---㎏、低压段-----㎏。
1Kg药液与5Kg水溶成均匀溶液。
配制溶液时,穿橡胶靴,戴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配制和加药的地方应有冷水水源和救护药品。
②配置药液量按上述要求的量配足。
(2)加药程序及及操作:A:SP1炉加药:⑴、分别按上述氢氧化钠和磷酸三钠100℅纯度配量,按1Kg药液配5Kg水的比例溶成的均匀溶液,一次性倒入疏水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