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诊治指南解读共5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64 MB
- 文档页数:59
肝衰竭诊疗指南
简介
肝衰竭是指肝脏功能进行性恶化,导致肝脏不能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的一种疾病。
肝衰竭表现为消化道出血、黄疸、乏力、肝性脑病等症状,可由各种因素造成,如病毒感染、长期大量饮酒、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本文将介绍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帮助患者及医生更好地了解此疾病。
诊断
临床表现
肝衰竭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表现为消化不良、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严重的肝衰竭患者可出现生命危险的症状,如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等。
常见症状包括:
•黄疸
•腹水
•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代谢性酸中毒
•溶血性贫血
检查方法
•临床检查
•动态观察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协同检查
治疗
通用治疗
1.确保休息和营养
2.预防肝性脑病
3.注重继发感染
4.注意入居ICU或高级护理病房
药物治疗
1.调整酸碱平衡
2.促进肝细胞再生
3.保护肝细胞
4.排除毒物
5.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
1.胆管引流
2.膈下腹腔灌洗
3.肝移植
预防
肝衰竭的预防包括以下几方面:
1.饮食要规律,适量饮酒。
2.避免使用含有致肝毒性药物。
3.疫苗预防肝炎和其他致肝毒性疾病。
4.定期进行体检。
肝衰竭是一种危险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多方面谨慎,注意检查和药物治疗。
预防方面,也需要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接种相关疫苗。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还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年8月第15卷第8期ChinJHepatol,AuguSt2007,Vol15,No.8肝衰竭诊疗指南解读王宇明【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诊断;治疗;指南UnderstandingguidelinesofthediagnosisandtreatInentinUverfmlureⅥ诅ⅣG】饥一,扎ing.【Keywords】Liver伽ure;Diagnosis;Therapy;Guideline【First卸thor’saddre璐】觑州f“地o,饥角c“D“JDisens8j0,PLA.southwestHospitnl.ThimMilitnqMcdicnlUniversi姆.ChDngqi玎g4DDD38,C^i,z口上狮WfZ?Ⅵ,、,m4J7@m口ff-折2m聪.cDm.cn2006年10月出台的《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肝衰竭的指南。
国际上迄今为止仅见美国肝病联合会(AAsLD)于2005年5月出台的有关《急性肝衰竭处理》的意见书,且范围局限。
因此,可以说我国的《指南》最为全面和广泛地反映了肝衰竭的临床诊疗现状。
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的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织撰写,先后经两个学会多次广泛征求意见,历时1年余,终于出台。
现将有关热点内容解读如下。
一、关于瑶指南》的总体构思近年,国际上对肝衰竭的研究日益重视。
最显著的标志,是美国于2000年成立了肝衰竭研究小组(ALFSG),并作了大量工作;国际上有关急性肝衰竭过程的相继出台[1_3】;在各种肝病会议上及相关杂志中肝衰竭始终是重要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我国的肝衰竭发病率和发病数有增无减,反映出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肝炎)所致重症化居高不下,而中毒、感染及外伤所致肝衰竭明显增多。
为此,根据我国临床的实际需要,制订有关肝衰竭的诊疗指南,是必要的。
《指南》的制订中,突出了以下特色:(1)在我国首次从肝衰竭而不是重型肝炎角度制订指南,从而拓宽了视野,突出了使用性;(2)始终遵循了循证医学的原则,即只要可能推荐意见均有文献依据,并将证据分为3个级别,4个等级;(3)反映了国内外肝衰竭研究的最新进展,针对本领域争议较多的特点,尽量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反映当前专业学术界的最新共识;(4)由于篇幅限制,扼要反映了有关肝衰竭的定义和诱因、肝衰竭的分类和诊断、肝衰竭的治疗等3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