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教学案例(一)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公司法案例教学:Enron丑闻1. 案例背景Enron是美国一家能源公司,成立于1985年,曾是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公司之一。
然而,2001年Enron卷入了一场声名狼藉的丑闻,该公司涉嫌会计欺诈,最终于同年12月申请破产保护。
Enron丑闻成为公司治理和会计伦理方面的经典案例,对全球商业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案例过程Enron丑闻的核心问题是公司高层人员通过会计手段掩盖了巨额债务,并夸大了公司的利润和资产价值。
以下是Enron丑闻的主要过程:2.1 能源交易模式Enron利用创新的能源交易模式,通过特殊目的实体(SPV)进行复杂的交易。
这些SPV是由Enron高层人员掌控,用于隐瞒公司的负债和亏损。
2.2 会计手段Enron的会计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特殊目的实体:Enron将亏损的资产转移到SPV,并通过复杂的交易手段将这些亏损隐匿起来,不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 伪造利润:Enron通过虚构交易和虚假销售收入,夸大公司的利润,并通过复杂的会计处理手段掩盖了这些欺诈行为。
- 虚假资产价值:Enron将亏损的资产估值过高,使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看起来更加健康。
2.3 大规模破产2001年,Enron的欺诈行为被揭露,投资者和股东对公司的信任瞬间崩溃。
Enron的股价暴跌,导致公司资不抵债,最终于12月申请破产保护。
这场破产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破产案之一。
3. 案例结果Enron丑闻的结果是公司破产,成千上万的员工失去了工作,投资者损失惨重。
此外,这起丑闻还对美国商业界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3.1 公司治理改革Enron丑闻揭示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推动了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公司治理改革。
相关改革包括增强董事会独立性、建立更严格的审计制度、加强对高管的监管等。
3.2 会计准则改革Enron丑闻导致了对会计准则的重大改革。
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监管,提高了会计准则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公司法》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1. 公司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公司的定义、公司的法律地位、公司的权利和义务等。
2. 公司的种类: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等。
3. 公司的设立:包括设立的条件、设立的程序、设立的文件等。
4. 公司的运营: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设置和运作,以及公司的财务、合同、商标等方面的管理。
5. 公司的终止:包括终止的条件、终止的程序、终止后的清算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公司法的基本概念和公司的种类。
2. 使学生掌握公司的设立和运营方面的知识。
3. 使学生了解公司的终止条件和程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公司的设立和运营方面的法律程序和规定。
教学重点:公司法的基本概念、公司的种类、公司的终止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公司法》、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公司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材内容讲解:按照教材的章节和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公司法知识。
4. 随堂练习:通过一些选择题和问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用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6. 作业设计:题目: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公司的是()A. 合伙企业B. 个人独资企业C. 有限责任公司D. 国有独资公司答案:C2. 下列属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是()A. 股东人数较少B. 股东人数较多C. 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D. 股东对公司承担无限责任答案:AC二、问答题1.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是什么?答案: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即股东的责任限于其出资额。
2.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是什么?答案: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包括:股东人数较多、注册资本达到法定最低限额、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等。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公司法的基本概念、公司的种类、公司的设立和运营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广东白云学院教案首页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第四章公司法律制度(1---4节)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司的概念、特征与类型,掌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程序和组织机构等法律规定,理解公司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与转让等法律规定的内容。
教学重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与组织机构。
教学难点:公司股票的发行与转让。
教学时间: 2学时教学过程:(一)用经济法案例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三)课堂教学互动,分析讨论案例(四)本章小结(五)布置课后作业广东白云学院教案第四章公司法律制度(1---4节)教学目的与要求:见教案首页内容教学重点: 见教案首页内容教学难点: 见教案首页内容教学时间: 2学时教学过程:(一)用经济法案例导入新课[引例]甲乙两人经过协商,决定共同投资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从事食品生产,并订立了含有以下内容的公司章程。
1.甲出资20万元,其中设备作价10万元,商标权作价10万元;乙出资25万元,其中货币10万元,专利技术作价10万元,劳务作价5万元。
2.基于公司的规模较小,公司不设股东会,设立由2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
3.公司成立1年后,任何一方股东均可视需要追加或者撤回不超过30%的出资额;等等。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试分析该公司章程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合法之处(逐项指出并说明理由)?请学生带着此案例中的问题学习本次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第一节公司法概述此节主要讲授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公司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一)公司的概念公司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二)公司的特征1、公司须依法设立。
这是指公司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不依法定的条件2、公司以营利为目的。
这是指公司的设立和运营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从事经营活3、公司须具备法人资格。
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形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公司法教案第三章公司法组织教学:考勤导入新课:【案例讨论】王某是一个经营服装百货的个人独资企业业主,两年前,他欠了一家服装厂20多万元货款,无力偿还,债主向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王某败诉,并将王某商店里的财产和他的轿车以及部分生活用品变卖后用来偿还债务。
两年来,王某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东山再起,商店的效益与日俱增。
但某公司从他这里批发了一批服饰,欠下王某30万元货款迟迟不还,王某几次讨债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王某胜诉。
但是该公司因经营不善,严重亏损,无力偿还债务,故判决迟迟未得到执行。
王某要求法院将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私房变卖后抵偿,法院不予支持。
王某想不通,为什么他欠下的债要用家产来抵偿,别人欠债就不必用家产来抵偿?法院告诉王某,因为债务人是公司,而当时王某是个人独资企业。
问:结合本案事实,想想什么是公司【案例评析】王某的债务人是公司,必须以公司的全部资产来承担法律责任。
当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超过其资产部分的债务依法可以免除,无须以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股东的家产来抵偿债务,所以法院不支持王某的主张。
而王某作为债务人时,是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依法要承担无限责任,所以法院强制执行判决时要将他的家产变卖后清偿债务。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学习一下我国关于公司的法律规定。
讲授新课:第一节公司法概述一、公司的概念:指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二、公司的沿革由合伙-----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三、特征1、营利性2、法人性3、法定性4、符合法定要求的股东出资5、以章程为存在和活动的依据四、公司制度的优势与缺陷优势1、减少投资者的风险2、有利于社会资本的集中3、经营管理科学化缺陷1、组建困难,组织成本较高2、政府限制较多3.债权人的风险大五、公司分类思考:分公司与子公司有何不同案例分析:张某出资20万元,甲公司出资50万元共同组成了一家A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李国庆公司法经典教学案例一、事件背景。
当当网曾经是国内知名的电商企业,李国庆和他的老婆俞渝那可是当当网的创始人。
这就好比两人一起精心打造了一个超级大的商业城堡。
二、控制权争夺大戏。
1. 夫妻矛盾初现。
本来啊,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可是呢,随着当当网越做越大,这两口子之间就开始出现分歧了。
就像在一艘大船上,船长和大副开始对航行方向有了不同意见。
李国庆觉得自己对当当网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想法,俞渝也不甘示弱,毕竟她也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这时候,公司内部的权力平衡就开始动摇了。
2. 抢夺公章闹剧。
有一天啊,李国庆带着几个人,风风火火地冲进当当网办公室,把公章给拿走了。
这公章可就像古代的虎符一样,在现代公司里,那可是权力的象征。
他这一举动就像是在平静的湖水里投下了一颗超级大炸弹。
从公司法的角度来看呢,这种抢夺公章的行为是非常不正规的。
公司的治理结构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的,公章的保管、使用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定。
李国庆可能觉得自己是创始人之一,对公司有控制权,但是这种擅自抢夺公章的做法,就好比一个人觉得自己是房子的主人之一,就直接撬锁进去抢房产证一样,是违背正常公司运营规则的。
而且这一闹啊,当当网的内部管理乱成了一锅粥。
员工们都不知道该听谁的,供应商也开始担心和当当网的合作会不会受到影响。
这就好比一艘船,船长和大副在甲板上大打出手,船员们都不知道该往哪儿划船了。
3. 公司治理结构的冲击。
在正常的公司法框架下,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等机构是有明确的权力划分的。
李国庆和俞渝的这场争斗,让当当网的这些治理机构都陷入了瘫痪状态。
比如说,本来董事会要决策公司的重大投资项目,可是因为他们俩的矛盾,董事会成员都没法正常开会,更别说做出决策了。
这就告诉我们,在设立公司的时候,一定要把公司治理结构的各个环节都设置得非常清晰。
比如股东会怎么开、多少比例的股东同意才能做什么样的决策;董事会成员怎么选,董事会的决策流程是什么。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人才的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
法律硕士学位教育作为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法律硕士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法律案例为切入点,探讨法律硕士学位案例教学的应用。
二、案例介绍(一)案例名称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二)案情简介甲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乙公司于2010年取得甲公司50%的股权。
2015年,乙公司欲将股权转让给丙公司,双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协议约定,丙公司支付股权转让款1亿元,并在支付后成为甲公司股东。
协议签订后,丙公司支付了股权转让款,但甲公司未配合办理股权转让手续。
乙公司遂将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甲公司办理股权转让手续。
(三)争议焦点1.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2.甲公司是否有义务配合办理股权转让手续?三、案例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股权转让的相关法律规定。
2.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案例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教师提前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预习相关法律法规。
2.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汇报。
(二)课堂讨论1.教师简要介绍案例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争议焦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案例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问题。
2.结合《公司法》相关规定,讨论甲公司是否有义务配合办理股权转让手续。
3.分析案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
(四)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案例教学要点,强调股权转让的相关法律规定。
2.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案例教学效果1.提高了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王某诉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及其股东借款纠纷案本案是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民事案件。
2002年4月30日,山东省东营某汽车修理有限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王某借款20万元作为生产的流动资金。
双方约定年利率为7%,借款期限为一年,到期连本带息归还。
但到了约定的时间,该公司未向王某付款。
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系由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某公司(下称钻井公司)、香港某公司(下称香港公司)出资组成的中港合资经营企业。
因该公司还款无望,王某便将汽车修理有限公司、该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的投资股东诉至垦利县人民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偿还借款。
二企业自挂“公司”招牌案某甲与某乙合伙在县城郊区开办了一家榨油厂,半年下来获利可观,次年便以10万元注册资金到工商管理机关以“长源榨油厂”名称申请了工商登记,并取得了营业执照。
1995年10月,某甲与某乙在未经批准登记的情况下,将原厂牌换成“XX省长源油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牌子,并以便于经营为由分别以“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名义印制精美的名片,从事收购油桐籽、榨油和销售一条龙服务。
1996年2月,他们收下了外省一企业2万元定金后,由于行情变化未能按时交货,被对方诉上法庭。
法庭在审理中发现,他们的企业不具备公司法人的条件,未经工商登记,实为两人合伙的非法人企业。
法院在判令他们承担违约责任的同时,依法向工商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当地工商机关经调查,发现某甲、乙冒用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便作出责令其改正,罚款1万元的处罚决定。
他们在接到处罚决定书后,不禁傻了眼,政府不是鼓励发展股份制企业吗?我们有《营业执照》,开个股份制公司犯什么法?三北京和源记中心与北京乾元公司财产转让合同纠纷案乾元公司是一家集体企业,它的总经理是邵春波,公司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也是邵春波,平时公司的大小事情均由法定代表人邵春波决定,并以他个人的签字为准。
1996年7月3日,邵春波与北京和源记中心老总商定签定设备转让合同。
公司法案例分析
案例:
刘某是河南某市XX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股东,并担任公司董事,刘某的股权费额占公司股份额的6%,刘某在7人的董事会也仅占一票。
2009年10月5日公司召开股东会,经全体股东会过半数以上同意做出两项决定:一是为确保公司的经营秘密,所有股东不得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二是公司监事调查公司经营情况时,如果没有办法证明公司有无法乱纪的行为,其调查费用由监事自行承担。
刘某因认为此决定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在股东会投票前,自己阐述了反对理由,没有被其他股东所接受,无奈自己投了反对票,但因自己的股份比例太少,股东会还是通过了以上两项决定。
为此,刘某非常苦闷,想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便向本律师询问维权事宜。
一、刘某可以股东名义向法院起诉,申请确认该公司股东会决定无效。
因为根据《公司法》第22条第1款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公司法》第34条和第57条分别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公司监事行使职权所需的费用由公司承担。
二、刘某在公司拒绝查阅公司账簿时,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因为根据《公司法》第34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15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这是公司法赋予股东知情权的一种救济手段。
三、股东诉讼是公司法赋予股东对股东自身与公司利益的一种保护手段。
分为股
东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
1、股东直接诉讼:包括请求支付已经合法宣布的股利的诉讼,要求查阅公司账簿、股东会议记录等的诉讼,要求保护新股认购优先权的诉讼,对妨碍行使表决权的诉讼,因违反股东之间的协议的诉讼,对股东转让股权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等等。
2、股东派生诉讼: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违法越权行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控股股东违反对公司所负的诚信义务以及公司股东对外部人员侵害公司合法权益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诉讼。
由此知道,股东直接诉讼是基于对股东权的侵害而由股东提起诉讼,只要是股东就可以行使,
其诉讼的利益结果归股东;而股东派生诉讼是在有关行为侵害了股东简接利益,股东提起诉讼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其后果由公司承担。
因此,刘某想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自己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