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铜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影响铜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影响铜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影响铜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影响铜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

发布日期: 2010-12-28 新闻来源:

(一)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波动的根本因素。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

就铜而言,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从近10年的市场走势来看,每当市场开始从过剩转向短缺,价格就会上涨,而一旦市场从短缺过渡到过剩,则价格就会下滑(见下图)。另一方面,价格也会影响到供求。1994--1995年铜价飞涨,使得铜生产的利润非常之高,这就吸引了大量投资进入铜矿开采行业,其结果是

1998―1999年铜产量的大幅增加。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了需求的急剧下降,铜价也节节下滑。铜价的低迷迫使许多高成本的生产企业在1999年年中停产或减产。

1.供应

精铜按生产原料可以分为原生精铜和再生精铜。原生精铜是由铜精矿冶炼而得的精铜,而再生精铜则是由废杂铜冶炼而成。从全球范围内看,目前再生精铜占精铜总量的13%左右,而且由于废杂铜的供应增长有限,所以这一比例很难提高。因此,在分析和预测精铜的产量时,最为关键的是铜精矿的生产情况。

按ICSG(国际铜研究小组)统计,从2000年以来,全球每年的铜精矿产量大致1350万吨左右(2003年全球铜精矿产量为1363.5万吨),其中南美的产量为550万吨左右,几乎占全球产量的一半,这主要是智利的产量巨大。此外,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独联体国家、澳大利亚、亚洲的印尼和中国都是生产铜精矿的主要国家。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南美依然是未来铜矿增长的主要地区。

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有:铜矿产能、铜矿开工率、冶炼能力、冶炼厂开工率、冶炼产量、精炼产量、废铜回收量、湿法冶炼产量、精铜总产量等。

2.需求

以消费地区来分,按CRU统计2003年美国的消费量占全球精铜产量的15%,西欧为23%,而亚洲为46%,这其中包括日本的7%和中国的19%。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和90年代中国的崛起是亚洲铜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动力。从2002年始,中国总消费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位。

以消费领域来分,大约52%的精铜被用于制造各种电线电缆,20%用于制造铜合金,13%用于铜管的制造,8%用于制造各种铜板和铜条,2%用于制造铜棒和铜杆,余下的5%为其他用途。从消费趋势来看,家庭和汽车行业的用铜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自1980年以来,这两个领域的铜使用量翻了一番,而且继续呈增长势头。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无线通讯的推广也大大提高了电子行业对铜的需求量。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GDP增长率,工业生产(IP),行业发展趋势等。

3.库存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库存。铜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

存是指交易所库存,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 分支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这三家目前世界上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买卖的交易所均定期公布它们指定仓库的库存。正是因为定期公布库存信息,所以这三个交易所的铜库存是非常透明的,也十分容易把握,因此通常被称为“显形库存”。

阴极铜期货的基本分析

沪铜1209期货模拟实验报告 2010级工商管理2班王如男 学号:2010212702 实验一:基本分析法 一、实验名称:按基本分析法分析沪铜1209的市场状况 二、实验目的:预测沪铜1209的未来价格趋势 三、实验方法: 1)使用软件:金博士期货模拟场 2)使用方法:基本分析法 四、实验内容 沪铜期货的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利率、汇率、黄金价格、经济周期因素、政治因素、政府政策、国际经济组织及贸易协定因素、投机与心理因素、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面分析各因素的现状来预测沪铜期货的中长期走势: 1、供求关系 根据外盘走势:隔夜伦铜于欧美时段震荡下挫,并创下近期新低7503美元/吨,尾盘收跌2.29%至7559美元/吨。周四亚洲市伦铜于7600美元/吨附近窄幅运行,跌势暂缓,主要受沪铜抗跌带动。内盘走势:周四沪铜1209合约小幅低开30/吨至54970元/吨,日内呈探底回升,运行区间为55180-54550元/吨,尾盘微涨0.27%至55150元/吨。沪铜合约总持仓量小幅减少6554手至584278手,而成交量则大幅增10.3万元至729968手。沪铜减仓放量上涨,表明日内铜价反弹主要受空头积极回补推动。也就是说,近期沪铜市场行情不好,受到伦铜震荡的影响,铜价下跌明显,总持仓量小幅下跌,而成交量上涨明显,也就是说铜价主要受空头推动上涨。 2、利率关系 目前货币政策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其核心是管理货币供给量,而利率是货币的价格。货币供给量一般由银行控制,因此,中央银行所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对利率水平影响极大。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时候,中央银行

调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利率,收紧银根,实行紧缩的通货膨胀。今年,我过两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反映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热,中央银行通过下调银行准备金率、提高利率,这使得期货市场受高利率的压力,投机活动会减少,交易量也会减少。同时有些投机者由于利息负担加重,从而导致风险加大,可能退出期货市场或尽早平仓,另外一些投机者也会将期货合约大量抛售,从而导致期货价格下跌。 3、黄金价格 由于社会上游资过多,市场过热,经济发展过快,使得黄金价格上升。从而利率提升,投机者便争先恐后的从期货市场中抽出资金进行黄金交易,以谋取巨额利润。期货合约被大量抛售,导致期货价格急剧下跌。 4、政府政策 近几日关于中国出台新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得猜想闹得沸沸扬扬,市场多头蠢蠢欲动,但是昨天官方澄清,明确国家层面有“两个不可能”:不可能出台像2008年底那种大范围、大规模得4万亿投资政策;不可能松动房地产政策,现在只会预调微调。 5、政治因素 欧债危机方面,欧元区5月经济景气指数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全部不及预期,西班牙与意大利两国国债收益率再创新高,西班牙银行呈现挤兑现象,希腊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反对财政紧缩及外部援助得左翼政党支持率再度领先,市场看空情绪蔓延,受上述因素影响,欧元再度重挫并创新低,美元指数再创83.215新高,伦铜指数创7422.75新低。 6、投机与心理因素 新公开得消费者信心指数深幅低于预期,显示经济复苏依然存在隐患。由于人们对市场缺乏信心,期货价格一度低迷。投机者参与期货交易的目的就是利用期货价格的上下波动获利。当期货价格看涨时,投机者往往迅速购进期货合约,以求期货价格上升时再抛出牟利。大量投机者的购进又会促进期货价格进一步上升。 7、经济周期因素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日期: 2

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钟帅 发布时间:2011-03-16 摘要: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08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对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了长期内城市土地价格与城市人口规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成为了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推动因素。与此同时,考量了居民收入水平、储蓄水平以及房地产开发对城市土地价格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土地价格,人口规模,面板数据 一、理论探讨 中国自从1998开始启动城市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城市土地这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逐渐开始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随着中国城市住房商品化改革逐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深入,对城市土地的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伴随着土地招标、拍卖、挂牌以及协议出让等交易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城市土地市场逐渐形成,城市土地价格的形成、变化及其背后的推动因素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Capozza和Helsley(1989)提出的单中心城市地价的动力学模型认为城市土地价格由农业价值,转换成本,区位价值和发展价值四部分构成,而在长期由人口规模增长所表征城市发展速率才是造成城市间土地价格差异的根本原因。 胡冠军(2007)采用全国27个大中城市2000—2004年土地市场样本数据建立城市地价水平的Panel Data 模型,验证了城市人口规模与土地价格存在正相关关系。柯善咨、何鸣(2008)根据单中心城市模型和中国土地市场若干特点建立了城市地价检验模型,并利用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地价的横截面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人口和收入是城市地价的重要决定因素。张娟凤、贾生华(2008)基于衍生需求模型构建理论框架,对长三角城市的实证研究认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强度、人均持有流动资产水平和城市住宅开发量三个决定因素对于解释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差异有显著性贡献。 自从1998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以来,城市住房商品化改革逐步深入,中国城市土地价格经历了一个持续的快速上涨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率水平从2000年的 36%上涨

浅淡铜价变化及影响因素

浅谈铜价变化及影响因素 铜及其制品在建筑安装行业应用广泛,如电缆、母线、管路系统、阀门等,其价格的波动对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有重大的影响;其波动变化影响到项目的投标策略、项目采购执行等,本文通过自2007年以来的铜价变化情况,比便找出其变化因素; 铜价的波动情况,受铜产能和铜消费的影响;铜产能受到矿山投资周期延长、铜矿品位下降等影响;而铜消费受到了世界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1.近几年铜价走势概述:(附图) 2007年至今,国际铜价波动剧烈,在这个周期中,最低点位于2008年12月份,为26000元/吨;最高点位于2011年2月15日,为74950元/吨; 1.12007年铜价分析 2007年铜价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在4月最高价达到8300美元/吨。之后,二、 三季度基本维持高位振荡走势。10月铜价由于受到美国次级贷危机的影响,从高 点开始快速下跌。 1.22008年铜价分析

2008年铜价可以看作是高台跳水,从最高位的62000元/吨,跳到26000元/吨; 本论跳水的原因是世界的金融危机; 1.32009年铜价分析 2009年铜价走势为单边上涨,铜价从年初的28000元/吨,一路高歌上升到年末的55600元/吨;回顾2009 年,支持铜价走出单边上涨特殊强势行情的决定性因素是各国政府推行的宽松经济政策以及经济数据好转引导的市场信心恢复。 1.42010年铜价分析 2010铜价波动较大,因为其受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09年各国的宽松经济政策的影响,市场价格在2月份和6月份陷入低谷,但是从7月份开始价格开始一路上涨,主要得益于经济数据的好转引导市场信息恢复; 1.52011年铜价分析

电解铜箔表面结构及性能影响因素

西安工业大学 题目:电解铜箔表面结构及性能影响因素 姓名:刘畅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080217班 学号:080217 指导教师:贾建利

电解铜箔表面结构及性能影响因素 摘要:对铜箔进行化学处理,考察阴极钛辊表面粗糙度及阴极钛辊的腐蚀对铜箔的性能及表面图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处理液中 Cu2+浓度及提高电流密度,有利于表面粗糙度增加,抗剥离强度增大,蚀刻因子 Ef 降低。若同时降低浸泡复合液中 Cu2+和 Zn2+浓度,增加 Sb2+浓度,则表面粗糙度及抗剥离强度降低,蚀刻因子增加;复合液中 Sb2+浓度增加也能使表面粗糙度增加,蚀刻因子增加,但是,抗剥离强度基本没有变化。添加 CuSO4后,阴极钛辊腐蚀速度下降,当 CuSO4质量浓度达到 20 g/L后,钛的耐腐蚀速度在 0.050 mm/a以下;当钛辊表面粗糙度 Rz降低时,电解铜箔表面相对平整,晶粒大小较均匀,排列较规则。 关键词:电解铜箔;化学处理;表面粗糙度;腐蚀 Abstract:Effects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 erosion of titanium cathode drum on performance of electrolytic copper foils and surface images were studied by chemical treat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rface roughness and contradict debonding intensity increases and etch factorial (Ef)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pper concentration and electric current densit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opper and zinc of leached compound solution decreases, surface roughness and contradict debonding intensity decreases but etch factorial (Ef) increase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b2+ of leached

铜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势

铜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势 摘要:在2011年铜价走势回顾的基础上,对铜价波动的国际及国内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世界经济增速放慢,铜需求的中国因素“褪色”。2012年铜价的大体趋势是先抑后扬。 关键词:铜价;流动性;中国经济紧缩政策;融资铜;金属属性一、2011年铜价走势回顾 2011 年铜价紧紧围绕中国经济政策紧缩、欧债危机等宏观经济事件上下波动,我们将铜价走势分成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年初至2月中旬:流动性宽松背景下铜价虚高。美国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在货币充裕的条件下,铜价一路上扬,LME三个月期铜价格突破10000 美元/t,沪铜也站上76000元/t的高位。 第二阶段:2011年2月中旬至8月:“中国因素”褪色、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美国QE3 推出的预期等影响因素交织,铜价呈现圆弧底型走势。从2011年初至6月下旬,中国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国的紧缩政策成为铜价下滑的主要“推手”,加之市场对欧债危机的爆发持续担忧,铜价下降至这一阶段的最低点,LME铜价下跌到8900美元/t一线,沪铜下跌到67000元/t。其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国QE3预期成为市场能够抓住的“最后的稻草”,市场一度反弹,LME铜价上升到9840 美元/t,沪铜回升至73000 元/t。 第三阶段:2011年8月至10月中旬:利空齐袭,铜价“断崖”式下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逐步向核心国家扩散,美国遭遇评级机构下调AAA级评级,美国推出QE3的市场预期破灭,市场遭遇重创,引发了铜价两波“断崖”式下跌。LME 铜价下跌到年内低点6735美元,沪铜在同一时点下跌到年内低点51170元/t。 第四阶段:2011年10月中旬至年末:铜价在各种消息面的影响下企稳震荡。欧债危机的再度爆发引发欧洲国家出台各种措施解决主权债务问题,中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出现微调,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好转,以上因素使得铜价企稳,宽幅震荡。(见图1、图2) 二、影响铜价波动的因素 流动性是铜价暴跌的根本原因。2011年铜价暴跌的直接原因上半年是中国紧缩政策导致国内需求放缓,下半年则是对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引发的市场动荡,但究其根本原因是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向市场注入的大量的流动性。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采取了增发货币、降低利息、扩大投资等刺激性政策,以保证金融系统具有充足的流动性,这些政策虽然起到了稳定金融体系并挽救实体经济的作用,但其直接后果是流动性泛滥,导致了在金融属性作用下铜价虚涨。在全球宽松政策持续两年多以后,流动性对铜价推涨作用的边际效应逐步递减,中国紧缩政策和欧债危机成为铜价倾泻而下的导火索。 (一)欧洲经济陷入衰退阴霾 2011 年初以来,欧债危机逐步升级和扩散,其强度和广度远超之前希腊危机,由欧元区边缘国家扩散至核心国家,由欧元区国家传导至非欧元区国家。在欧元区成立之初其制度就存在不完善性,货币政策的统一与财政政策的不统一对立存在,难以发挥整体政策的协调性,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问题不容易被发现,而一旦形势逆转,隐藏在深层次的弊端立刻呈现。

汇率波动对铜市的影响

汇率波动对铜市的影响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韩高峰博士 由于LME期铜以美元标价,而SHFE的以人民币为标价,两个同质产品标价币种的差异蕴含了汇率风险。如果真正实行一揽子挂钩机制,人民币汇率对铜价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心汇率的调整。一揽子挂钩下人民币汇率一般绕着中心汇率浮动。一般情况下,如果实际均衡汇率在某个时点后有很大的变动,那么中心汇率就有可能调整,这会影响到美元的价格。二是一揽子货币挂钩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日常浮动。这两者对铜价的影响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条是通过跨市场的套利,称为直接影响。LME与SHFE铜价的联动是跨市场套利的结果。从2003年开始,LME和SHFE铜价(分别以美元和人民币计价)的滚动关联度基本上都在90%以上(见图1)。如果把SHFE的铜价和LME的铜价换算成同一种货币,两者的关联度会更高。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任何影响美元价格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LME铜价的变化,从而影响SHFE的铜价。在非固定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价格的波动或调整会导致LME和SHFE 套利关系的重新调整。所谓套利关系的重新调整,指的是在LME期铜的美元价格不变的情况下,SHFE的期铜价格根据新的美元和人民币比价关系作出调整。在SHFE铜价变化后,套利关系立即恢复,所以SHFE铜价对LME铜价的反作用可以不予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多少比例,SHFE的铜价就下跌多少比例。我们把套利关系的调整所引起的SHFE铜价的变化称为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直接影响。 第二条途径是人民币价格的波动或调整通过影响美元对其他货币的价格,进而影响SHFE铜价,称之为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间接影响。由于SHFE和LME两个市场的相互引导关系,人民币汇率的间接影响会在两个市场相互交叉传递。由于直接影响很直观,我们下面考虑间接影响。 两个市场交互影响的过程一般用V AR来刻画。但由于SHFE和LME的时差关系,SHFE 的t时刻要超前于LME的t时刻,所以我们用类似于齐时方程组(Simultaneous Equations)的一组方程来描述这一过程。以下是根据1999年4月到2005年4月的数据采用单方程GLS 回归的结果: RLME t = -0.4309RLME t-1 + 0.1419RLME t-2 + 0.5132RSHF t – 0.2924RJPY t-3 – 0.1173RJPY t-4 (1) RSHF t = -0.1873RSHF t-1- 0.2391RSHF t-2 + 0.448RLME t-1 + 0.2967RLME t-2-

影响工艺选择的几大关键因素

具有生产大型零部件专业知识的转化商进行咨询沟通。 3.要求的复杂程度是多少? 细节和复杂程度具有重要的设计含义,因为关注这两者可以提供强化结构而不增加不必要的重量的可能性。每一个工艺有独特的方法来提供复杂性,同时也有使用的限度。注模工艺能够提供最高的复杂程度。其它工艺只能提供较低的复杂程度。 吹塑工艺可以通过采用造型内锁、卡头和绞链来提供复杂性。可提供的复杂程度受到所采用的气体压缩力或所用材料的限制。反应注模工艺可以提供更高的复杂程度和细节,因为原料进入模具时的粘度低。热塑成型工艺能提供的复杂程度受到制约,相比基于注塑的工艺、吹模工艺或反应注模工艺,容忍度更差。 4.零部件需要什么样的结构? 无论通过截面模量的几何结构或对材料系数进行控制都是设计零部件结构的方法。零部件的基本形状能提供了它的结构可能性的线索,以及如何达到所需的结构强度。每一项工艺用来达到所需结构性能的具体技术方法都是不同的。 5.要求的表面质量可达到吗? 很难对表面质量进行定义。然而,在项目早期,了解模制件表面所需的美观程度非常关键。但要表面美观的定义达成共识很困难。如果定量方法不能使用,也许最好双方同意选择一个可见的样本,以此作为“双方同意的”标准。 注模工艺能获得最棒的表面外观。吹塑工艺获得高光表面的可能性不如注模工艺。表面纹理可以再加工,在光滑的表面区域还可以再完善,但是生产周期将拖长。 一种模内涂敷系统能生产高质量RIM表层。热塑成型的表层受生产零部件所用的片材质量的限制。给表面打出纹理也许可用来生产美观的模制件表面。根据薄膜及模具表面的质量,在热塑成型工艺中通过采用薄膜完成模内装饰能提供非常好的表面效果。 6.采用这种工艺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吗? 一旦你决定了生产特定性能的零部件所要采用的生产工艺,确立该工艺的各项经济指标极其重要。成本取决于原材料、生产数量、和许多其它因素。然而,必须考虑到所选工艺带来的一些影响。 模具成本是很重要的因素。模具尺寸与工艺运行的压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而模具成本又与工艺挂钩。制造工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可变成本。设备成本、劳动力成本、生产周期以及诸如模制件表面抛光等二次加工要求都会影响最终成本。自动化程度越高,可变成本越低。然而,生产量也对成本带来重要影响。 当存在多个工艺可供选择的时候,仔细调查每一项工艺的关键参数尤为重要。一些必须调查的参数如下: * 模具成本 * 容限能力 * 原材料成本/可获得性 * 生产周期 * 生产废料/再利用 * 生产成品需要的二次操作 了解将要制造的模制件如何与其配件来组装成品是非常重要的。是否考虑过所需限制内的该工艺的容限能力?模具成本是否将由合理数量的模制件来摊销吗?或者,对于所需的模制件产量而言,模具成本是否过大?对于小批量模制件而言,花费较多的二次加工成本胜于昂贵的模具投入。 在尽可能最早的时间里,将材料供应商、加工商及模具制造商带到新产品开发进程之中将有助于决定产品的合适原料和工艺。这不仅能够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而且能减少开发流程中的成本支出。

阴极铜价格走势分析

阴极铜价格走势分析 目录: 一、近几年走势回顾 (1) 二、宏观形势分析 (1) 三、基本面分析 (4) 四、技术分析 (6) 五、结论与投资建议 (6) 六、附图 (7)

一、近几年走势回顾 2009年初到2011年2月份,铜价从金融海啸的低谷22000元/吨附近重回危机前的高点,其主要原因首先是为了应对金融海啸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全球各国均大幅释放流动性,导致通胀预期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也随之大幅走高;其次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市场对大宗商品需求的看好,支撑铜价走高。2011年以来,铜价在冲击至高点后,一路震荡下行。其原因首先是随着通胀的不断走高,全球流动性开始收紧以及宽松政策的停滞,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各经济体复苏步伐逐渐放缓,同时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下滑以及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都给铜价带来一定的打压。 从价格波动特点来看,沪铜连三价格在2008年最低时跌至21940元/吨,2011年3月份则回升至近几年最高点76950元/吨(历史最高价为85550元/吨),波动幅度达到55010元/吨;2012年度最高价为62230元/吨,最低价为52330元/吨,波动幅度也达到9900元/吨,可见沪铜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对涉铜企业经营将产生巨大影响。 二、宏观形势分析 (一)国际 1.美国经济复苏动能逐步趋弱,再度推出货币宽松几率大增 美国制造业持续34个月扩张之后,今年6月份步入萎缩格局,7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如图2)录得49.8%,依然低于50%的萎缩和扩张分界线;同时,美国失业率(如图3)居高不下,4月份失业率触及年内低点8.1%后逐月反弹,7月份已回升至8.3%。制造业的萎缩和

电镀铜的性能分析和影响因素

电镀铜的性能分析及影响因素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英文摘要: 0 绪论 ●电镀概述 电镀是金属的化学和电化学防护方法的发展。它是一种电化学过程,也是一种氧化还原过程。通过这种电化学过程,使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表面上再沉积一层金属的方法就叫做电镀。采用适当的工艺可以在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表面上获得所需要的不同种类的镀层,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生产和科学发展领域里,如机械、无线电、仪表、交通、航空及船舶工业中,在日用品的生产和医疗器械等设备的制造中,金属镀层都有极为广泛而应用。 世界各国由于钢铁所造成的损失数据是相当惊人的,几乎每年钢铁产量的,三分之一由于腐蚀而报废,当然电镀层不可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良好的金属镀层还是能在这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电镀则是获得金属防护层的有效方法。电镀方法所得到的金属镀层,结晶细致紧密,结合力良好,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而且满足工业某些特殊用途。 ●电镀的优缺点 电镀具有其不能为化学镀代替的优点: (1)可以沉积的金属及合金品种远多于化学镀。 (2)价格比化学镀低得多。 (3)工艺成熟,镀液简单、易于控制。 尽管如此,电镀也有其自身的缺点:电镀只能在导体表面上进行,其结合力一般不

及化学镀 电镀铜的应用领域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质软而韧,有良好的压延性和抛光性能。为了提高表面镀层和基体金属的结合力,铜镀层常用作防护、装饰性镀层的底层,对局部渗碳工件,常用镀铜来保护不需要渗碳的部位。 1)铜箔粗化处理 铜箔是制造印制板的关键导电材料,但是印制板外层铜箔毛面在与绝缘基板压合制造覆铜板之前必须经过电镀铜粗化处理,使之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才能保证与基板有足够的粘合力。铜箔的粗化处理通常分 2 步:一是在较低铜离子浓度高电流密度下的粗化处理,二是在高铜离子浓度低电流密度下的固化处理。粗化处理过程中必须使用特殊的添加剂,否则铜箔在高温层压制造覆铜板时会出现“铜粉转移”现象,影响与基板的结合力,严重时会使线路从基板上脱落。 在制造多层线路板时,内层铜箔也需要进行强化处理。传统的内层铜箔使用黑化处理方法,但是黑化方法产生的氧化铜会在后续过程中产生空洞,造成层间互连可靠性降低。有日本研究人员采用在酸性硫酸盐电镀铜溶液中添加苯并喹啉系列有机物作为添加剂,并改变溶液中的酸铜比和操作条件对内层铜箔进行处理,避免了“空洞”现象的发生。 2)PCB 制作 PCB 微孔制作 印制板上的小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它不仅可以实现印制板各层之间的电气互连,还可以实现高密度布线。一张印制板上常常具有成千上万个小孔,有的多达数万个甚至十万个。在这些孔中不仅有贯通于各层之间的导通孔,还有位于印制板表层的盲孔和位于内部的埋孔,而且孔径大小不一,位置各异。因此,孔内铜金属化的质量就成为决定印制板层间电气互连的关键。传统的印制板孔金属化工艺主要分2步:一是通过化学镀铜工艺在钻孔上形成一层导电薄层(厚度一般为0.5 μm),二是在已经形成的化学镀铜层上再电镀一层较厚的铜层(20 μm 左右)。 但是化学镀铜层存在以下问题:(1)镀速比较慢,生产效率低,镀液不稳定,维护严格;(2)使用甲醛为还原剂,是潜在的致癌物质且操作条件差;(3)使用的EDTA 等螯合剂给废水处理带来困难;(4)化学镀铜层和电镀层的致密性和延展性不同,热

试论影响铜价格的因素

阻碍铜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阻碍价格波动的全然因素。依照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阻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阻碍。就铜而言,供求对价格的阻碍也是特不明显的。从近10年的市场走势来看,每当市场开始从过剩转向短缺,价格就会上涨,而一旦市场从短缺过渡到过剩,则价格就会下滑。另一方面,价格也会阻碍到供求。1994--1995年铜价飞涨,使得铜生产的利润特不之高,这就吸引了大量投资进入铜矿开采行业,其结果是1998—1999年铜产量的大幅增加。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了需求的急剧下降,铜价也节节下滑。铜价的低迷迫使

许多高成本的生产企业在1999年年中停产或减产。 1.供应精铜按生产原料能够分为原生精铜和再生精铜。原生精铜是由铜精矿冶炼而得的精铜,而再生精铜则是由废杂铜冶炼而成。从全球范围内看,目前再生精铜占精铜总量的13%左右,而且由于废杂铜的供应增长有限,因此这一比例专门难提高。因此,在分析和预测精铜的产量时,最为关键的是铜精矿的生产情况。按ICSG(国际铜研究小组)统计,从2000年以来,全球每年的铜精矿产量大致1350万吨左右(2003年全球铜精矿产量为1363.5万吨),其中南美的产量为550万吨左右,几乎占全球产量的一半,这要紧是智利的产量巨大。此外,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独联体国家、澳大利亚、亚洲的印尼和中国差不多上生产铜精矿的要紧国家。从今后的进展趋势看,南美依旧是以后铜矿增长的要紧地区。阻碍生产的要紧因素有:铜矿产能、铜矿开工率、冶炼能力、冶炼厂开工率、冶炼产量、精炼产量、废铜回收量、湿法冶炼产量、精铜总产量等。 2.需求以消费地区来分,按CRU统计2003年美国的消费量占全球精铜产量的15%,西欧为23%,而亚洲为46%,这其中包括日本的7%和中国的19%。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和90年代中国的崛起是亚洲铜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动力。从2002年始,

安全生产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监管参考文本

安全生产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监管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生产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监管参考 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有效形成素质水平 提高(人)、设备装置可靠(机)、工艺控制有效(法) 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的监管载体,通过严格的管理手段,不 断加强安全环节的细节化监管,以此达到可控状态,实现 安全生产目标(如图1所示)。 一、素质水平提高(人) 素质是一个人本身应该具备的当前性和潜在性的能 力,它不仅是一种综合能力,还是一种优势能力,更是一 种表现能力。能使一个人正确认识周围环境事物而生存, 并能挑战其环境事物而贡献服务社会的能力总和。那么, 在人的素质提高上应侧重加强以下方面:

1、突出安全责任心教育 从事故统计分析看,由于责任心不强、行为性违章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5%以上。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装置性违章,亦有人员行为性违章。而行为性违章最关键的是职工缺乏工作责任心,那么事故就会伴你而来。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经常性地开展安全责任心教育,增强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形成人人关心安全、重视安全、想着安全。 2、抓好安全知识教育 分析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原因可以看出:无知违章是因缺乏安全知识,失误违章是因操作技能不娴熟或设计不科学,故意违章也受经验和技术支配或存在侥幸心理,“三违”现象发生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知识缺乏。因此,要加大对“三级安全教育”、“三不伤害”教育、特殊工种培训、班组安全教育

影响铜现货的八大因素

影响铜现货的八大因素 供求关系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铜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指交易所库存,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交易的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 分支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三个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 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 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库存来衡量。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 进出口政策

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商品的进出口成本从而控制某一商品的进出口量来平衡国内供求状况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铜原料的进口关税2%,出口关税5%。 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消费是影响铜价的直接因素,而用铜行业的发展则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例如,20 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建筑业成为铜消费最大的行业,从而促进了90 年代中期国际铜价的上升,美国的住房开工率也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电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铜消费的增长,从而成为支撑铜价的因素之一。在汽车行业,制造商正在倡导用铝代替铜以降低车重从而减少该行业的用铜量。此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铜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保等领域已开始发挥作用。IBM 公司已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这标志着铜在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突破。这些变化将不同程度地影响铜的消费。 铜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衡量商品价格水平的基础。铜的生产成本包括冶炼成本和精练成本。不同矿山测算铜生产成本有所不同,最普遍的经济学分析是采用“现金流量保本成本”,该成本随副产品价值的提高而降低。20 世纪90 年代后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

影响关键词排名的五个因素

世界工厂网企业线上生态学院课程目录 一、企业线上生态分析 二、团队建设与管理 1.团队建设 2.团队管理 3.法务安全 三、企业线上总部建设 四、国内外贸易 1.B2B平台推广 2.SEO推广 a.产品发布优化技巧 b.影响关键词排名的五个因素 c.SEO推广计划表 d.关键词挖掘信息表 3.竞价推广 4.SNS推广 五、品牌互动营销 六、企业线上线下融合

影响关键词排名的五个因素 SEO从业人员其实每天都是相当忙碌的,不断地更新着网站内容,寻求着更好的外链,想着怎么截流,怎么争取更好的排名。但是很多站长都遇到过这个问题,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好几个月,排名就是上不去,一直在几十名开外甚至上百名开外徘徊,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了。 其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工作中跳出来,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问题,那么导致关键词没有排名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一、外链的量 1、质量是不是低了 很多朋友每天需要抽出大把的时间来放到外链的建设上面,不管其网站和论坛怎么样,先发了链接再说,久而久之你的外链是很脆弱的,很多轻易接受外链的网站或论坛根本没有被搜索引擎收录的资本,甚至很多的网站和论坛都无人更新无人管理,你在上面发布再多外链也是无济于事,所以外链质量很重要,好的外链不仅可以给你的网站带来好的排名更可以带来流量,所以各位朋友在外链的建设方面要更多的关注质量是否够高,有没有价值。 2、数量是不是多了或者少了 一些SEO从业人员在给新站做排名的时候本着“内容为王,外链为皇”的江湖秘籍,一股脑的在X宝或者一些链接交易网站给自己的网站买几百几千个外链,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甚至很危险的,搜索引擎看到你是一个新站并且一夜之间冒出来成百上千的外链,就会判断你为作弊,有被K的风险。 当然外链太少跟不上节奏也没有效果,也有些朋友的外链建设就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没有一个规律也不成方圆。建议各位朋友坚持每天给自己站做三到五条质量高的外链,长久下来你网站的外链数量和质量也是很可观的,排名当然也会上去了。 二、内链是否合理 内链是优化网站体验很好的方式,目的就是满足用户的次级需求,就像超市的电梯扶手旁为什么要放一堆零食,目的就是刺激消费。 内链建设一定要有理有据,不可太多也不能太少,要充分的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哪些关键词可以做,哪个位置最适合做内链,是不是图文形式比单纯的文字更有吸引力。都需要各位SEO从业者认真的从用户角度出发来建设自己网站的内链。分析内链是否合格就可以从跳出率入手,如果你的内链跳出率很高,那么就该想想内链是否有问题了。 三、关键词有无堆砌 很多站长为了让自己网站能快速的有排名,就在网站里到处散布网站关键词,这样也是导致关键词没有排名的重要杀手。关键词的堆砌第一是对网站的内容来说会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就是搜索引擎同样会认为你是在作弊,有时候不仅不给你排名,更会用K站来警示你!

电解铜的影响因素

1、电解液中杂质的行为 ⑴、电解液中的悬浮粒子会对电积铜的质量造成很大危害。悬浮粒子的来源可能是电积时产生的铜或氧化铜微粒,也可能是来自空气中的浮尘。当然,最主要的来源往往是阳极。不溶阳极几乎都是铅合金,电积时氧化为硫酸铅或氧化铅,有时脱落下来悬浮中溶液中,当迁移并吸附中阴极表面时,就形成了结晶中心,导致中铜板上长出不同大小的铜颗粒。分析表明这些颗粒的杂质含量往往是基本铜板的几十倍到几百倍。现在许多厂采用电解液中加入硫酸钴来解决。 2、有机相的影响 电解液中不可避免含有微量有机相当其含量达到一定量时,会引起阴极沉积的铜变色,尤其是阴极的上部表现突出。这种巧克力色沉积物叫做“有机烧斑”。中有机

烧斑区域的沉积物性质脆弱且呈粉末状, 并且中烧斑区多半会发生杂质固体的严重 夹带。 有机相烧斑是是由萃取剂引起的,稀 释剂影响不大。只要将电解液中的有机相 浓度控制中10mg/L以下,一般也就不会出现有机烧斑现象了。 3、电解液的流量影响 电解液的循环速度必须与电流密度和要 求的电尾液含铜量相配合。若电流密度高,二电解液循环速度过小,就会造成阴极附 近的铜离子补充不足增大浓差极化现象。 反之,二电解液循环速度过大,又会使电 尾液含铜超过规定范围,降低电积效率。 4、电积电流密度的影响 在电积过程中阴极铜产出的重量与通 过阴极的电流大小成正比,中不增加设备

的条件下,提高电流密度能相应地提高铜 的产量,提高生产率。 提高电流密度应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 因数。对于制取一定重量的阴极铜来说, 电流密度越高其在槽内的沉积时间越短, 产量增加;另一方面,会使浓差极化增加,导致槽电压增高。电流密度过大还会导致 阴极铜结晶颗粒变粗,电流密度过小,增 加铜沉积时间,产量减少。因此提高电流 密度电积时,必须同时增加电解液的循环 速度,适当调整电解液成分。 5、电解液的温度 电解液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 硫酸铜中电解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人 增加,所以中较高温度下电积,能够降低 槽电压和允许提高电解液中的酸及铜浓度。但是温度过高,电解液蒸发量增加,电积 过程酸雾增大,加快设备腐蚀。

价格的影响因素及价格变化趋势分析(2)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及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一.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二.房价模型 三.分析总结 一.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投资价值,它既是一种消费必需品,同时又承载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此,影响其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具体分析如下: 房地产是一种实体,其价格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块:土地成本、开发成本、政策稅费以及开发商的预期利润。 首先,对于地价,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平均地价占了房价的37%,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地价上涨,房价跟着上升,房价上涨又进一步推动地价上涨。因此地价与房价呈现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此外,土地的供给是有政府垄断的,这种情况下,地价主要由需方市场决定,需求上升,则地价上升,需求下降,则地价下降。而土地是政府资金的重要来源,而且是有限的,当需方市场疲软时,政府首先一般是采取减少土地供给数量,而不是降低土地地价的策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常以楼地价来代替地价,更符合实际。楼面价格即是指单位土地上能开发的房屋面积来计算。因此,楼面地价=地价/容积率。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越高,土地利用率越高,开发商可售的面积就越大,但容积率又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为了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容积率有一定的上限。如果降低容积率,虽然可售的面积减小了,但由于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高房价来密度,因此这个地方纯在一个最优化选择的问题。 其次是开发成本。开发成本包括房屋拆迁、安置成本、工程建设成本、项目管理成本、人员工资成本。开发成本与通货膨胀有密切的关系,由于通货膨胀水平升高,开发成本上涨也比较明显。一方面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员工资的上涨带来了成本增加。其次住宅品质的提升也带来了成本的增加。此外,小区的配套设施和周边的环境对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影响显著。其中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可归并到开发成本之中。而周边的环境对房价的影响多体现在地价成本里面。 政策税费成本。政策税费与国家的货币政策相关。当通胀水平超标时,国家通常会采用加息政策来紧缩银根。加息从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开发商的贷款成本,这种贷款成本往往会转化为房价的一部分。因此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动因素中,地价、政策税费均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预期利润。针对房地产价格,消费者在作出投资或置业的决定前通常会通过理性分析,对此类商品作出一定的预测。对于开发商的利润而言,开发商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预期来调整房屋的销售利润,也就是预期利润。市场景气程度对消费者的预期影响很大,因此开发商的预期利润与市场的景气程度紧密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决定房价的不是开发商要卖多少房子或是居民需要消费多少房子,而是社会普遍的经济预期。经济预期对房价的影响要比真实的供求关系大很多,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GDP不断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推动了人们对房价的期待,此时房地产的投资属性占据的比重明显加大。因此这表明房价的上涨并非孤立的,而是与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影响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分析 现实表明,当前影响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观念因素。部分干部群众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上来,对科学发展观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甚至抓其一点不及其余。比如,把坚持科学发展同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割裂开来,轻视或淡化发展是第一要义意识;把重视文化和社会建设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割裂开来,脱离经济持续增长片面地强调文化和社会建设;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同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对立起来,不敢理直气壮地强调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不能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同促进经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顾此失彼。凡此种种,都严重悖离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再比如,对坚持以人为

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实际的贯彻,一些地方存在着抽象化、空洞化和片面化现象。有的把坚持以人为本仅仅停留在会议中、文件里甚至口头上,缺乏具体的细化的落实措施;有的把坚持以人为本仅仅理解成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没有把以人为本有机地贯彻到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发展道路中去;有的把坚持以人为本仅仅理解成帮助群众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而忽视人民群众在政治参与和精神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缺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关注。凡此种种,都没有把握住科学发展观的真谛与精髓,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 二是体制因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体制和制度。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完善体制和长效机制,因而在工作落实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主观性、随意性现象。如何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体制和制度,从制度上确保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还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课题。如何把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用体制和制度加以科学规范,从制度上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也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

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1000吨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 目录 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地质资源第三章采矿第四章冶炼第五章总图运输第六章公用设施及土建工程第七章投资估算第八章环境保护第九章共伴生金属第十章经济及社会效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项目性质、地理交通位置及区域经济概况本项目属多宝山氧化矿开采项目。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是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获得电解铜的矿山企业,该企业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嫩江县境内。矿区距嫩江县北东约156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25。46`05``、北纬50。14`45``。目前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外部嫩呼公路相通,准轨铁路距矿区的最近车站是黑宝山站,相距约12公里,与全国各地相通,外部运输十分方便。矿区属低山丘陵地带,为农林区,居民稀少,矿区大部分土地属荒地和丛林,当地居民以从事农林业为主,工业稀少。地区气侯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 二、可行性研究的背景及依据我国是一个铜紧缺国,每年铜需要量约100万吨,缺口部分尚需进口,虽然我国铜总储量不少,但能经济地利用传统选冶工艺处理的铜矿越来越少,过去一直未被开发利用的难选氧化铜矿和低品位铜矿的开发,目前已取得了初步进展,北京矿冶研究院于1995年在多宝山铜矿利用氧化铜矿建立了一座年产200吨电解铜的浸出-萃取-电积试验工厂,该工厂于1995年6月投产,经过两个多月的生产运转,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铜山铜矿1500吨电解铜成功投产,再次说明多宝山铜矿氧化矿和低品位矿石的浸出-萃取-电积工艺是行之有效的。黑龙江省每年消耗铜金属量约2.5万吨,目前年产量约0.3万吨,自给率很低,开采多宝山铜矿势在必行。多宝山铜矿属特大型矿山,因矿石品位低和矿体上部覆盖有难选的氧化铜矿,采用常规传统选冶工艺开采很不经济,故未能开发。日前,国内外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处理这种氧化矿和低品位矿石的生产新流程,具有投资省和生产成本低的最大优越性。多宝山铜矿采用这种新工艺开发矿山,是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三、鉴于多宝山铜矿为大型铜基地,以铜为主,含有多种稀有和贵金属矿物,需加强试验研究进行综合回收。矿体铜金属总储量为237万吨,其中地表氧化铜矿储量约10万吨。本次设计的主要对象是开采多宝山矿区原置中不影响今后开采原生铜矿的设计布局,这是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设计内容和要求。企业规模按1000吨电解铜设计,故采矿和浸出-萃取-电积的生产能力均按年产电解铜1000吨计。第二节项目的建设条件 一、项目的资源条件企业开采的原料为氧化铜矿石,多宝山矿区的氧化铜矿石埋藏深度最大不超过25米,地表土覆盖层较浅,矿区属低丘陵地带,地形高差在50米左右,场地坡度不大,地势开阔,矿体开采适宜露天开采方式。本地区设计氧化铜矿石总量为422万吨,品位为0.48%,金属量为2.03万吨。按企业年产1000吨电解铜计算,矿山年产26万吨矿石即可满足年产1000吨电解铜的需要,企业生产服务年限为14年,说明企业的主要原料氧化铜矿石的资源是绝对可靠的。 二、项目的外部条件矿区对外运输为公路运输,目前矿区对外运输有6公里简易公路与嫩呼国家公路相通。这6公里简易公路从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标准看均已达到公路要求,只需将部分路段路基拓宽并在全线加铺泥结碎石路面,即能保证矿区对外的公路运输畅通无阻。第三节建设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