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立元件门电路

分立元件门电路

分立元件门电路
分立元件门电路

第二节TTL集成门电路

培工院电子081班李红丙【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理解分立元件构成的与门、或门及非门的模拟电路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分立元件与门、或门及非门的逻辑符号和输入输出。

2. 能力目标

(1)通过电路原理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到电路输入与输出的物理意义和数字表示的实际情况;

(2)通过模拟电路的分析,培养学生电路分析,研究数字电路原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模拟电路分析,由简入繁逐步学习,学会循序渐进地学习科学知识的态度。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重点】

1、用模拟电路功能分析法,研究简单的分立元件构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2、掌握分立元件构集成的与门、或门及非门输入输出变化状态。

【教学难点】

理解整个分立元件构成的与门、或门及非门的模拟电路的结构原理,知道元器件的参数和此参数的意义。

.

教学阶段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新课

通过对前面所学模拟电路的知识,告诉同学们,模拟电路还可以构成数字电路,然后用数字电路来完成集成块的设计等。下面是一个分立元件构成的电路。

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前面所学课程构成对比

让学生成为观察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

精品

教学阶段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列出分立元件与门的真值表,如表9-1,再进行逻辑波形图的描绘,进一步理解与门的功能。

4.表9-1:

5.逻辑波形图:

6.逻辑表达式:

B A Y ?=

让学生明白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之间的转换

让学生总结得到

B A Y ?=

教师做引导,学生进行对真值表和逻辑关系所表示的含义进行理解

精品 教学阶段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二.二极管构成的或门

1.二极管构成逻辑或门电路图:

2.逻辑符号:

3.逻辑结构图:

4.真值表:

5.逻辑波形图:

6.逻辑表达式: B A Y +=

要求学生从实验中找出造成误差的原因,并说出怎样来减小误差。 可将书上的图像要学生描好后用实物投影仪。可多查阅几个学生。

精品

.

教学阶

教师引导

学生活

. 精品

.

.

教学阶

教师引导

学生活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分立元件门电路

一.二极管构成的与门 1.电路图:

2.逻辑符号:

3.逻辑结构图:

4.真值表: (略)

5.逻辑表达式: B A Y ?=

二.二极管构成的或门 1.电路图:

2.逻辑符号:

3.逻辑表达式:

Y+

=

A

B

三.三极管构成的非门

1.电路图:

2.逻辑符号:

.

精品

3.逻辑表达式: A

Y

四.复合门

1.DTL 与非门

(1)逻辑符号:

(2)逻辑表达式:

2.DTL 或非门

(1)逻辑符号:

(2)逻辑表达式:

3.与或非门

分立元件门电路

知识就是力量青肯肯肯色書色青書■^希 第二节TTL集成门电路 培工院电子081班李红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分立元件构成的与门、或门及非门的模拟电路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分立元件与门、或门及非门的逻辑符号和输入输出。 2.能力目标 (1)通过电路原理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到电路输入与输出的物理意义和数字表示的实际情况; (2)通过模拟电路的分析,培养学生电路分析,研究数字电路原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模拟电路分析,由简入繁逐步学习,学会循序渐进地学习科学知识的态度。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和讨论法 【教学重点】 1、用模拟电路功能分析法,研究简单的分立元件构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2、掌握分立元件构集成的与门、或门及非门输入输出变化状态。 【教学难点】 理解整个分立元件构成的与门、或门及非门的模拟电路的结构原理,知道元器件的参数和此参数的意义。

教学阶段 & — V 通过对前面所学模拟电路的知识,告诉同学 一. 二极管构成的与门 1?二极管构成的与门电路图: 1 VCC=5V A —M ■_— 丫 B —H — A ——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知识就星力量 2.逻辑符号: 时,Y 的不 同输出情 引入新课 们,模拟电路还可以构成数字电路,然后用 数字电路来完成集成块的设计等。下面是一一 个分立元件构成的电路 引起学生 对 本节课 的兴 趣,和 前面所学 课程构 成 对比 让学生成为 观 察者而不 仅仅 是被动 的接受 者 让学生跟 着 老师,一 起分 析电 路,得出 A 、 B 两不 同 的输入 加深学生对 TTL 与非门 的认识和理

实验一分立元件(由二极管三极管组成的)逻辑门电路

实验一分立元件(由二极管三极管组成的)逻辑门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由二极管、三极管组成的逻辑门电路。 2.掌握数字电路实验装置及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 1.数字电路实验装置 2.双踪示波器 三、预习要求 1.复习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了解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二极管与门电路 实验步骤: 1、按图-1所示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按表-1所列的真值表设置开关 K、2K的状态, 1 开关闭合表示为“0”,开关断开或发光二极管亮表示为“1”,然后检测每次的输出端的状态填入表-1中,应符合逻辑关系式Y=AB。(注: K=A,2K=B,Y代表发光二极管。下同) 1 3、根据真值表和逻辑关系式Y=AB,总结二极管与门电路的功能为“全高则高,有低则低”。

图-1 二极管与门电路 表-1 真值表 (二)二极管或门电路 实验步骤: 1、按图-2所示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按表-2所列的真值表设置开关1K 、2K 的状态,开关闭合表示为“1”,开关断开表示为“0”,发光二极管亮表示为“1”,然后检测每次的输出端的状态填入表-1中,应符合逻辑关系式Y=A+B 。 图-2 二极管或门电路 表-2 真值表 3、根据真值表和逻辑关系式Y=A+B ,总结二极管或门电路的功能为“全低则低,有高则高”。 (三)三极管非门电路 实验步骤: 1、按图-3 所示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按表-3所列的真值表设置开关K 的状态,开关

闭合表示为“1”, 开关断开表示为“0”,发光二极管亮表示为“1”,然后检测每次的输出端的状态填入表-3中,应符合逻辑关系式Y=A 。 3、根据真值表和逻辑关系式Y=A ,总结三极管非门电路的功能相当于反相器“是低则高,是高则低”。(注:K=A ) 图-3 三极管非门电路 表-3 真值表 (四)三极管与非门电路 实验步骤: 1、按图-4所示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按表-4所列的真值表设置开关1K 、2K 的状态,开关闭合表示为“0”,开关断开或发光二极管亮表示为“1”,然后检测每次的输出端的状态填入表-1中,应符合逻辑关系式Y=AB 。 图-4 三极管与非门电路 表-4 真值表

第3章门电路教案

第3章门电路 一、教学目的: 门电路是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构成门电路的基本元件是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本章首先介绍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然后重点讨论目前广泛使用的TTL集成门电路和CMOS集成门电路。对于每一种门电路,除了介绍其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外,还着重讨论它们的电气特性,为实际使用这些器件打下基础。 二、教学题要 在这一章里,首先介绍了晶体管的开关原理,然后介绍分立元件门、TTL集成逻辑门和MOS集成逻辑门等门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 3.1 概述 TTL和CMOS集成电路是目前数字系统中应用最广的基本电路。在TTL中,有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因此称为双极型集成电路;在CMOS中,只有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因此称为单极型集成电路。尽管TTL和CMOS集成电路在制造工艺方面存在区别,但从逻辑功能和应用的角度上讲,TTL和CMOS集成电路没有多大的区别。从产品的角度上讲,凡是TTL具有的集成电路芯片,CMOS一般也具有,不仅两者的功能相同,而且芯片的尺寸、管脚的分配都相同。换句话说,以TTL为基础设计实现的电路,也可以用CMOS电路来替代。因此,在数字电路系统设计时,不必事先考虑设计目标芯片的类型。 学习集成电路时,应将重点放在它们的外部特性上。外部特性包括电路的逻辑功能和电气特性。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一般可以用逻辑符号、功能表、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和工作波形来表示。电气特性包括电压传输特性、输入特性、输出特性和动态特性等。 工作速度、抗干扰能力和静态功耗是集成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对于TTL、CMOS和ECL这几种类型的集成电路产品来说,ECL集成电路的速度最快,TTL次之,CMOS最慢;CMOS集成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最强,TTL次之,ECL最弱;CMOS集成电路的静态功耗最低,TTL次之,ECL最大。在设计数字系统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这些产品。 3.2 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半导体器件如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和MOS管都有导通和截止两种状态,在导通状态下,允许电信号通过,在截止状态下,禁止电信号通过,这就是它们的开关特性。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又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前者指器件稳定在导通和截止两种状态下的特性,后者指器件在状态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特性。 3.2.1 晶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3.2.2 晶体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3.3 分立元件门 由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分立元件构成的逻辑门称为分立元件门。分立元件门的体积大、耗电高、故障多,现在几乎很少使用。这一节介绍的分立元件门,仅作为逻辑门电路学习的入门基础。 3.3.1 二极管与门 3.3.2 二极管或门 3.3.3 三极管非门 3.3.4 复合逻辑门 3.3.5 正逻辑和负逻辑

分立元件门电路研究

实验二分立元件门电路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由二极管、三极管组成的逻辑门电路。 2.掌握数字电路实验装置及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 1.数字电路实验装置 2.双踪示波器 三、预习要求 1.复习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了解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二极管与门电路 实验步骤: 1、按图-1所示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按表-1所列的真值表设置开关 K、2K的状态, 1 开关闭合表示为“0”,开关断开或发光二极管亮表示为“1”,然后检测每次的输出端的状态填入表-1中,应符合逻辑关系式Y=AB。 (注: K=A,2K=B,Y代表发光二极管。下同) 1 3、根据真值表和逻辑关系式Y=AB,总结二极管与门电路的功能为“全高则高,有低则低”。

图-1 二极管与门电路 表-1 真值表 (二)二极管或门电路 实验步骤: 1、按图-2所示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按表-2所列的真值表设置开关1 K 、2 K 的状态, 开关闭合表示为“1”,开关断开表示为“0”,发光二极管亮表示为“1”,然后检测每次的输出端的状态填入表-1中,应符合逻辑关系式Y=A+B 。 图-2 二极管或门电路 表-2 真值表 3、根据真值表和逻辑关系式Y=A+B ,总结二极管或门电路的功能为“全低则低,有高则高”。 (三)三极管非门电路 实验步骤: 1、按图-3 所示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按表-3所列的真值表设置开关K 的状态,开关

闭合表示为“1”, 开关断开表示为“0”,发光二极管亮表示为“1”,然后检测每次的输出端的状态填入表-3中,应符合逻辑关系式Y=A 。 3、根据真值表和逻辑关系式Y=A ,总结三极管非门电路的功能相当于反相器“是低则高,是高则低”。(注:K=A ) 图-3 三极管非门电路 表-3 真值表 (四)三极管与非门电路 实验步骤: 1、按图-4所示连接电路 2、检查无误后,按表-4所列的真值表设置开关1 K 、2 K 的状态, 开关闭合表示为“0”,开关断开或发光二极管亮表示为“1”,然后检测每次的输出端的状态填入表-1中,应符合逻辑关系式Y=A B 。 图-4 三极管与非门电路 表-4 真值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