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关联公司诉奥巴马案评析
- 格式:pdf
- 大小:682.26 KB
- 文档页数:2
从三一集团诉奥巴马案反思我国企业的海外法律维权文/11级法学宋行健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海外法律维权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一集团诉奥巴马案、中欧光伏产业贸易摩擦案等案件,一方面显示了我国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另一方面亦引发了我们对于贸易保护主义利弊、我国国际贸易诉讼法律人才缺失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就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不久之前发生的三一集团诉奥巴马案。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是建国以来湖南省首家销售过百亿的民营企业,也是FT全球500强中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目前拥有员工约5万名。
风电业务是三一集团的重要业务之一,随着业务的扩大,三一集团在美国风电领域开展了一些尝试性投资,并于2010年8月在美国注册成立了专门用于开展风电投资与建设的罗尔斯公司。
随着业务的蒸蒸日上,今年2月28日,罗尔斯公司收购了希腊电网公司在美国俄勒冈州的风电项目。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今年7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却以涉嫌国家安全为由要求罗尔斯公司立即停工俄勒冈州的项目,移走包括已经浇筑的基础设施等全部设备。
面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无理要求,罗尔斯公司并没有退缩,而是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分区法院提起了诉讼。
然而令三一集团始料不及的是,在9月底,美国总统奥巴马竟然签发总统令,以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要求罗尔斯公司中止在俄勒冈州的风电项目。
也正是奥巴马的这一做法,促使三一集团作出了“将美国总统一起告上法庭”的决定。
该决定一经做出,立即引发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我们不禁深思,为何一项以风力发电为主要功能的绿色投资项目,会被美国政府如此兴师动众地“关照”呢?在我看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外国投资委员会是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
一方面,国家安全是一个很难定量和衡量的标准,存在很多模糊地带,很容易被用来当做设置贸易壁垒的工具;另一方面,不仅是风电产业,我国的光伏、通讯产业近年来亦在发达国家遭到排挤和打压。
三一起诉奥巴马意义因风电项目被美以安全为由否决,三一集团奋力回击,决定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
三一为何要打一场结果可能并不理想的官司?在三一电气经历裁员、全线停产的传闻后,三一集团状告奥巴马事件再次把三一集团副总裁、三一电气总经理吴佳梁推到风口浪尖,不同于以往,一向低调的他主动走向台前,试图向国内外百余家媒体说明事件的来由。
这一切源于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的一纸总统令。
美国东部时间9月28日下午,奥巴马签发总统令,以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中止三一集团关联企业Ralls收购的ButterCreek 风电项目。
10月1日,Ralls公司对9月12日针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简称CFIUS)提起诉讼修改,追加奥巴马为被告。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自1975年CFIUS成立以来,外国企业同时将CFIUS和美国总统告上法庭,实属首例。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该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尊严比利益更重要。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
对于三一而言,显然对迫不得已打的这场官司充满信心,但一些人士向记者表示,结果很可能是无疾而终,那么,三一为何借由业绩本已差强人意的风电业务,打一场结果可能并不理想的官司?往事成立于2008年的三一电气,正值我国风电快速发展的鼎盛时期,虽然依托集团大型机械领域的经验,但三一电气在风电领域业绩并不理想。
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2011年三一电气新增装机179.5MW,排名第17位,和三一集团在重型机械领域的霸主地位相去甚远。
“如果没有国际化,三一最多就是个大一点的个体户而已。
”梁稳根曾这样感慨。
和其他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一样,受制于国内风电发展速度的放缓、竞争激烈的加剧以及配合集团国际化战略,三一风电试图开拓海外市场。
2010年,三一电气频频亮相世界几大风电展,更多地向海外客户推销三一风机。
在亮相德国胡苏姆风能展后,又马不停蹄赴英举办海上风机技术研讨会。
也就是在此之前,三一电气2.0MW风机下线仪式现场,三一电气与中航国际旗下新能源公司签署了风机的采购合同。
三一集团起诉奥巴马案2012年10月18日,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风力发电项目在美受阻一事起诉奥巴马政府事件说明。
三一集团表示,关联公司Ralls已向美国联邦地方法院递交诉状,将奥巴马总统和美国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列为共同被告。
本案于2012年11月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地方法院举行首场听证会,就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听取双方辩论。
事件详情据媒体报道,9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三一集团关联公司Ralls公司(罗尔斯)在美国俄勒冈州一军事基地附近兴建4座风力发电厂,并要求罗尔斯公司在两星期之内从上述场地撤走全部财产和装置,并且在90天之内从这个风力发电项目中撤出全部投资。
奥巴马在签署的行政命令中宣称,依美国特拉华州法律建立的罗尔斯公司,为中国机械设备制造业企业三一集团两位高管共同所有。
资料显示,Ralls公司的股东分别为三一集团副总裁、财务总监段大为和三一集团副总裁、三一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佳梁。
该公司在2012年3月收购了四个在美国俄勒冈州的风电场,希望通过建设风电场并装备三一生产的风电机,以此为其风电机产品进军美国市场探路。
该项目此前曾遭到CFIUS(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的禁令。
为此,罗尔斯公司在2012年9月12日把CFIUS告上法庭,2012年10月1日,罗尔斯公司又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分区法院递交诉状,将奥巴马追加为被告,并向法院递交要求法院加快审理此案的动议。
据三一集团美国风电项目诉讼案律师夏廷康透露:这是美国外资审查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历史上第一次有相关的公司或者是被审查一方通过美国法院提出案子维护自己的权益。
各方评论对于这一事件,三一集团董事向文波今天在发布会上表示,“不起诉解决不了问题。
大家知道我们在美国受到不公正待遇,这个命令是奥巴马总统下的,不起诉他起诉谁呢。
我们这次开新闻发布会,是要告诉公众,三一在美国到底干了什么事,我觉得我们是依照美国的法律在美国进行了一项非常正常的投资,我们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更没有干什么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事,我们不开这次会议不足以解释这个事情的真相。
三一重工起诉奥巴马政府的意义2012年10月29日来源:《新民晚报》作者:徐明棋(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日前,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风力发电项目在美受阻一事起诉奥巴马政府。
预计11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分区法院将开庭,审理三一集团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政府一案。
那么,这起诉讼案因何而起,将对中美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请专家作一解读。
风电投资被美无理拒之门外三一重工“大胆”告奥巴马政府问:三一重工因何要起诉奥巴马政府?请概述这桩案件起因和主要背景。
答:三一重工在美国专门从事风电设备安装的子公司罗尔斯公司(主要股东为三一重工的高管)在美国俄勒冈州的风电场30亿美元风电的投资项目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裁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要求风电厂建设项目停止并撤出所有物资设备。
罗尔斯公司不服,向法院起诉,结果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搬来美国总统奥巴马。
奥巴马于9月28日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罗尔斯公司两个星期之内撤走所有设备,并在90天内撤出全部投资。
罗尔斯公司随后于10月1日将美国政府追加为被告,认为奥巴马政府行政裁定违法,导致罗尔斯公司损失,要求奥巴马政府赔偿2000万美元。
这就是引起媒体关注的三一重工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诉讼案的缘由和主要经过。
该诉讼之所以引起中美媒体高度关注,是此事件牵涉到的背景不同寻常。
首先,在此前不久美国国会众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中国电信企业华为和中兴在美国的业务可能会损害美国国家安全,要求美国企业不与之进行业务往来。
这已经引起了中国对美国的广泛批评,国际社会对美国戴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企业的行为也颇多质疑。
其次,今年适逢美国总统大选年,而且不同于以往大选的是,两党候选人不仅异口同声批评中国,甚至比赛谁对中国更加强硬。
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在第三轮大选辩论的议题中竟设置了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内容。
对中国不友善的程度是以前的大选中前所未有的。
再次,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自1975年成立以来遭外国公司起诉尚未有先例,三一重工的诉讼开了历史先河,更为大胆的是还将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一起列为被告。
三一重工:赢得白宫的启示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当地时间7月15日就中国三一集团关联公司状告美国总统奥巴马及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一案做出裁决,判定奥巴马政府侵犯了中资公司的合法权利。
这一裁决将有助于中资企业扩大对美投资。
美国东部时间2014年7月15日早上,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由汉得逊大法官,布朗大法官和维金斯大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就三一集团在美关联公司罗尔斯因俄勒冈州风电项目被禁止诉美国外资委员会(“CFIUS”)和奥巴马总统案做出判决。
在一份长达47页的判决中,合议庭推翻相应地方分区法院杰克逊法官批准美国政府相关动议的判决。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国企业在美国,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驳回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的政策性干预。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掩饰不了的兴奋,频频借微博广而告之。
《华尔街日报》更是打出“意料之外: 中国企业法庭上打败奥巴马”(Unprecedented: Chinese Company Beats Obama in Court)的标题。
“Washington Wire”的Brent Kendal撰文总结了此次判决对于奥巴马政权关于海外投资控制权利的受限:第一,虽然总统有权最后拍板境外投资的权利,但是法院依然保留审查总统决策的宪法合理性权利。
总统是不是还能说了算?这个问题有了讨论空间;第二,海外企业在美投资或并购,有权利要求美国外资委员会(“CFIUS”)审核的非保密材料,并有权利回应美国外资委员会(“CFIUS”)的质疑。
这样外资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有了更多的协调空间。
虽然周二的判决还不是最终审议,但是这已然是22年来白宫第一次下达总统令禁止中国公司的并购和扩展行为,同时也是第一次被法院驳回的案例。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扩展的脚步以及进入美国市场的节奏,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涉足这个陌生而有趣的市场。
周二的审判结果直接影响了其他中国公司正在进行的美国并购。
首当其冲的便是联想。
联想意图23亿美金并购IBM服务器业务以及Google旗下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并在今年五月再次向提交外资委员会提交申请。
三一:据理力争不能吃这哑巴亏贾常艳【期刊名称】《电器工业》【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2页(P50-51)【作者】贾常艳【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美两国的“瓜葛”总是千丝万缕的。
不久前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的“双反”成为了中国光伏行业的大事儿。
如今,这件事的风波还未完全平息,狂“风”又起。
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总统令中止了三一集团(以下简称“三一”)关联公司Ralls在俄勒冈州Butter Creek风电场的四个风电项目,理由是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这是在1990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否决一桩中国收购案之后,美国总统首次直接出面叫停外资收购。
而三一对此事的反应就是,一纸诉状直击美国总统奥巴马。
事情的经过对三一来说就是十二个字:收购、迁址、说明、被禁、索赔、谈崩。
尽管美国政府给这件事情的定性是危害国家安全,但是理由不充分,证据不详实让人难免怀疑其说服力。
可是不管怎么说,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就足以让事件升级。
三一作为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其影响力已经波及全球,2011年,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在国内,三一混凝土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特别是在汶川地震时期对灾区的救援更是让人们对三一印象深刻。
三一集团高起点介入风电领域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风力发电技术研究和成套设备制造,“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成为三一的“一流”追求。
2010年5月,三一电气携2.0MW中速双馈机型、海上施工解决方案及风光补储联合发电系统参加在美国德州达拉斯市开幕的达拉斯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全面展示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在这期间三一电气与美国多家风场开发商签署了合作协议,迈出国际化进程第一步。
而三一今天的收购也是前进中的一小步。
对于三一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许有人感到不解:和政府打官司,特别是外国政府,这种胜算说渺茫都有点儿乐观了。
三一集团怒诉奥巴马背后的反思参考资料:/在美国奥巴马政府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中国三一集团的美国关联公司罗尔斯(Ralls)风电项目后,18日早上,中国三一集团今天上午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风力发电项目在美受阻一事起诉奥巴马政府,其中指责奥巴马政府违宪,强调其对中国面孔选择性执法。
在发布会上,三一集团副总经理、美国Ralls公司CEO吴佳梁表示,项目所在地没有任何标志说明是禁飞区。
其中已建成的Echo风场,由美国公民持有。
10台为德国Repower风机,27台为丹麦V estas风机;其中有7台在禁飞区。
而且三一的风电项目是Ralls从希腊国家电网(微博)公司Terna US处收购,设计施工均有美国人进行。
“三一至今为止不知道为什么没通过。
难道奥巴马政府是先砍头再说明理由,或者是砍了头不说理由吗?”吴佳梁称。
三一在新闻稿中强调,CRIUS上述两项命令在没有提供任何事实证据,给出任何理由的前提下做出该项目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结论,采取极为严厉的强制性停工,三一设备禁用等措施,违反了美国行政法规50 U.S.C. app§2170(b)(1)(A)(iiI),(f)。
今年9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行政命令,以所谓“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理由,阻止中资公司三一集团关联公司Ralls在美国兴建4个风力发电场,并要求罗尔斯公司在两星期之内从上述场地撤走全部财产和装置,并且在90天之内从这个风力发电项目中撤出全部投资。
奥巴马表示,有可靠的证据让他相信,中国的“三一”集团可能会采取“威胁或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行动”。
在此之前,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曾于7月25日及8月2日对Ralls就位于俄勒冈州的风电场分别发布了临时禁令及临时性禁令的修改令,令其停工并禁止使用三一设备,并且禁止该项目转让直至所有设备移除完毕。
祸起2012年3月,Ralls公司收购了四个在美国俄勒冈州的风电场,希望通过建设风电场并装备三一生产的风电机,以此为其风电机产品进军美国市场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