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指导:异位妊娠诊断要点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3.43 KB
- 文档页数:2
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要点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随着血、尿hcg定量测定和b超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异位妊娠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
国内外对异位妊娠的治疗要求也从抢救休克变为保留输卵管功能。
但仍有一部分孕妇既不能被肯定为宫内早孕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此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孕4~6周,有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妊娠盲区”,也称为早早孕阶段。
对早早孕阶段的正确处理,对孕妇、胚胎的预后都至关重要。
未及时诊治,异位妊娠破裂的危险性增加,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对盼子心切的孕妇,将宫内早孕误诊为异位妊娠则对宫内胚胎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早期鉴别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一直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难题,现讨论二者鉴别要点如下:1 全面询问病史除月经史外,对与异位妊娠有关的病史也应全面考虑和询问,如盆腔炎病史、各种腹部手术史、人工流产和放置宫内节育器、阴道炎症、性传播疾病、子宫内莫异位症等,并结合症状与体征,全面考虑有助诊断。
带宫内节育器妇女易出现月经持续时间长,带器异位妊娠阴道流血常被误认为是节育器的副反应而未予重视。
对有明确停经史或月经紊乱、淋漓不尽或药物流产未见绒毛排出、hcg异常、b超探查未见宫内孕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2 临床症状和体征早期宫内妊娠流产,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腹痛,此与异位妊娠临床表现类似,若双附件区未见包块,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诊断,因附件包块出现的早晚与孕卵着床部位及停经时间长短有关,停经时间过短,阳性检出率低。
患者隔日或视病情变化及时复查b超及密切随访观察对进一步确认是必要的,特别对计划怀孕的妇女。
3 辅助诊断3.1 hcg在鉴别宫内内外早早孕中的意义。
尿hcg定性检查方法简单,方便,但不能区分宫内、宫外妊娠,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有限,确诊异位妊娠患者应检测血β-hcg变化。
正常宫内妊娠时,血液中β-hcg可检出的时间是排卵后8~10天,其浓度随孕周的增加而递增。
一般临床上较少以单次测定β-hcg值来诊断异位妊娠,常以动态观察连续测定两次或两次以上计算具浓度上升的幅度或倍增的天数。
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四川邻水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广安638500当受精卵在女性子宫体腔内膜着床称之为正常妊娠,而当受精卵在输卵管、腹腔、卵巢、宫颈阔韧带等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称之为异位妊娠。
在临床中常见的异位妊娠主要表现在输卵管妊娠,该部位的妊娠发生率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当患者出现输卵管妊娠以后,属于临床中常见的急腹诊,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等相关特点,严重者会出现腹腔内出血,需要针对异位妊娠症状进行及时的诊断,避免异位妊娠为妇女带来生命危险,本研究针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输卵管妊娠为代表进行研究。
1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停经、腹痛、阴道流血。
1.1当患者出现输卵管妊娠以后,很多患者都有6-8周的停经史,而如果出现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停经时间可达到4个月左右。
还有20%左右的患者没有明显的停经史,但是会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而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则被误认为月经。
1.2输卵管妊娠患者会出现腹痛症状,这是诊断输卵管妊娠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腹痛主要是因为输卵管妊娠在流产或者是破裂以前,胚胎的成长会使输卵管不断膨胀,因此患者会有下腹部疼痛感。
当患者出现的输卵管妊娠流产和破裂时,此时在患者的下腹部会出现撕裂样的疼痛,而且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
输卵管妊娠流产和破裂以后,其血液积聚在患者的直肠子宫凹陷处,使患者的肛门直肠距有坠痛感,如果针对这种症状不进行及时地治疗,血液会在患者腹部流动,从而侵染全腹,当血液在患者腹部刺激膈肌时,患者会出现肩胛部放射性疼痛。
1.3阴道流血也是异位妊娠的主要症状,主要是指患者胚胎死亡以后,其阴道会出现不规则的流血,血液呈暗红色或深褐色,血量较少呈滴状,通常情况下异位妊娠阴道流血量不会超过月经量。
1.4患者因为因为妊娠导致出血进一步引起腹痛和急性疼痛感时,患者可能出现晕阙和休克的症状,此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流冷汗、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相关症状,该症状的严重程度随患者腹腔出血的速度而变化,出血速度越快上述临床症状表现越显著。
异位妊娠诊疗方案一、病名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是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俗称“宫外孕”。
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95%,病因常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的炎症,引起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孕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发育,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
中医学古籍中未见有异位妊娠的病名记载,但在“妊娠腹痛”、“经漏”、“癥瘕”等病证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20XX)本病临床症状常有停经史、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根据异位妊娠体征,结合B超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XX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20XX)。
1.症状:常有停经史、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2.体征:育龄期妇女有停经、下腹单侧隐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后穹窿饱满触痛,子宫后方或患侧附件扪与包块,边界多不清楚,其大小、质地、形态随病变差异而不同。
3.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子宫内不见妊娠囊,子宫内膜增厚,宫旁一侧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
(2)实验室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阴性,血β-HCG高于正常或阴性,β-HCG倍增在48小时内常不足66%。
(3)腹腔镜:适用于早期与诊断困难病例,可见表面紫蓝色,腹腔内无血或有少量血液。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20XX)1.未破损期主症:患者可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或有一侧下腹隐痛,或阴道出血淋漓;妇科检查可触与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压痛,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
舌脉:舌正常,苔薄白,脉弦滑。
具备以上主症,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2.已破损期(1)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破损后引起急性大量出血,有休克征象。
主症:突发性下腹剧痛,肛门下坠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与妇科检查体征。
异位妊娠确诊金标准
异位妊娠是指受孕胚胎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着床生长,通常表现为宫外孕。
宫外孕是一种危及孕妇健康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异位妊娠的确诊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金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史询问
病史询问是异位妊娠确诊的第一步,通过询问患者提供的症状和病史,包括最后一次月经日期、出血情况、发热、疼痛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宫外孕的可能性。
2.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彻底的妇科检查,包括触诊、B超、阴道镜等检查,可以发现阴道、子宫和附件的异常情况,如出血、肿块、压痛等等。
3. 透视和B超检查
透视和B超检查是确定宫外孕确诊的重要方法。
通过超声波可以确定胚胎在子宫外的部位,并发现液体积聚和出血的情况。
4. HCG水平检测
HCG是一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怀孕初期会逐渐增加。
通过测量HCG的水平可以确定是否怀孕,并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宫外孕的可能性。
同时,HCG的水平也可以用来跟踪孕妇的状况,确定异位妊娠和宫内妊娠的发展情况。
5.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宫外孕的最准确方法之一。
通过腹部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可以清楚地观察子宫和附件,发现异位妊娠的存在、位置和大小,并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异位妊娠的确诊需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透视和B超检查、HCG水平检测和腹腔镜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如果疑似宫外孕,应及时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以避免可能的危及孕妇生命的后果。
异位妊娠诊疗常规
【概述】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诊断标准】
1.症状:停经后阴道少量出血,腹痛。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区可触及包块。
3.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附件区包块和(或)盆腔积液。
【纳入标准】
1.无基础疾病、无合并症及并发症。
2.盆腔手术史≤2次。
3.B超及血HCG证实为异位妊娠者。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辅助检查任何一项有异常者。
3.术中发现:其它部位有病变或术中出现并发症者。
4.术后病理诊断为非异位妊娠者。
【治疗常规】
1.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2.药物:术中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
3.检查:血、尿、大便常规,β-hCG、尿hCG、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四项、血型、乙肝五项、艾滋病抗体、丙肝抗体、梅毒抗体,盆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病理检查。
【出院标准】
1.切口II/甲愈合。
2.体温正常。
3.血象正常。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天数 6-7天。
2.疗效标准:平均治愈率≥99%,病死率≤1‰。
3.切口感染率≤1‰。
妇产科学第九版教程: 8.2 章节异位妊娠异位妊娠简介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以外的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内着床。
异位妊娠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输卵管破裂和大出血。
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保护孕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异位妊娠的发生原因异位妊娠的发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以下因素可能增加异位妊娠的风险:- 输卵管功能异常:如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炎症等;- 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到子宫以外的部位;- 输卵管功能障碍:如输卵管壁肌层异常收缩、输卵管蠕动减弱等。
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症状包括:- 早期出血:异位妊娠着床部位容易出血导致出血;- 下腹疼痛:常为周期性绞痛,可伴随阵发性加剧;- 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等。
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临床症状和体征: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可以确定异位妊娠的存在和着床部位;- 血液检查:测定血液中的孕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
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包括:- 早期药物治疗:对于早期异位妊娠,可以使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腔镜手术:对于可行的患者,可以通过腔镜手术切除异位妊娠组织;- 开腹手术:对于严重情况或无法进行腔镜手术的患者,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治疗。
异位妊娠的预防预防异位妊娠的方法包括:- 避免输卵管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传播感染;- 及时治疗输卵管炎症:对于输卵管炎症的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避免输卵管手术:尽量避免输卵管手术,减少输卵管损伤的风险。
以上是妇产科学第九版教程中8.2章节关于异位妊娠的内容简介。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以保护孕妇的健康。
异位妊娠科普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急腹症,指的是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的位置着床。
其中,输卵管妊娠是最常见的类型,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在早期阶段,由于缺乏典型症状,患者往往难以察觉。
随着孕囊的增大,患者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腹痛等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输卵管破裂,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发失血性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本文综述了妇产科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现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异位妊娠的病因和临床表现1.1发病原因异位妊娠的病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输卵管异常:输卵管的异常是引起异位妊娠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输卵管可能存在先天性畸形、炎症感染、手术后的粘连或结石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受精卵在输卵管中不能正常通过,从而在输卵管内着床形成异位妊娠。
(2)子宫问题:子宫的异常也可能导致异位妊娠。
例如,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子宫内膜异位(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情况可能影响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使其在其他位置发育。
(3)激素问题:某些激素异常可能干扰受精卵的正常移行和着床过程,增加异位妊娠的风险。
例如,黄体酮缺乏或黄体酮受体异常可能导致子宫内膜不适宜着床,从而使受精卵在其他位置发育。
(4)生殖道感染:患有生殖道感染,尤其是性传播感染,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会引起输卵管炎症,导致输卵管通畅性下降,增加异位妊娠的风险。
1.2临床表现(1)阴道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异位妊娠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出血可能是轻度的阴道滴血、持续性的阴道流血或间断性的阴道出血。
这种出血通常较轻,并且可能与正常月经不同。
(2)腹痛:腹痛是异位妊娠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当异位妊娠导致输卵管扩张或破裂时。
腹痛可能是持续性的或间歇性的,疼痛的程度和部位可能因异位妊娠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而异。
腹痛可能向盆腔或肩膀放射。
第四章异位妊娠(宫外孕)教学目的:通过本病例让实习医师了解这种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宫外孕(破裂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特别要注意宫外孕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如何进行处理。
知识延伸,了解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ectopic pregnancy)、重复性异位妊娠(repeatedectopic pregnancy )的概念,以及目前超声广泛应用后,能早期发现胚胎存活的异位妊娠,通过早期药物治疗,减少了异位妊娠破裂型的发生率。
教学查房异位妊娠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急诊室内…. 一30岁女性,于2005年5月4日因突然右下腹剧痛2小时,伴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到市内某医院急诊室就诊,诊断为肠道疾病,进行抗炎治疗,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脉搏细数,四肢厥冷,晕厥1次,请妇产科会诊。
平素月经规律,3-4/28-30天型,LMP:2005-03-15,一周前开始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少于月经量。
饮食佳,二便正常。
继往无胃痛史,2年前患过“盆腔炎”。
G2P1人流1。
外阴经产型,阴道畅,有少量阴道流血,宫颈光滑,正常大,有明显举痛。
后穹隆饱满,宫体稍大,软,右附件区触痛明显。
问题: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应与何种疾病进行鉴别?应如何处理?病例分析:从病史上看,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4/28-30天),现停经49天,一周前有少量阴道流血,少于月经量。
有“盆腔炎”病史。
在症状、体征方面,患者停经后腹痛,突发一侧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出现肛门坠胀感。
妇科查体宫颈有明显举痛,后穹隆饱满,宫体稍大,软,右附件区触痛明显。
并有全身表现,脉搏细数,四肢厥冷,晕厥等。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输卵管妊娠破裂(因输卵管妊娠破裂多发生在6w左右)、失血性休克。
需行B超、后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明确诊断后尽快手术。
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的90%以上,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如输卵管、宫颈、卵巢、腹腔等处发育。
异位妊娠临床诊疗指南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异位妊娠的诊断、辨证及治疗本《指南》适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及治疗。
本《指南》以输卵管妊娠为例。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异位妊娠 ectopic pregnancy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异位妊娠的发生部位以输卵管最为常见,输卵管妊娠约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
中医古籍文献中无此病名,按其临床表现,在“癥瘕”、“妊娠腹痛”等病证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3诊断3.1 诊断要点[1-3]3.1.1病史[3-5](推荐强度D,证据级别III级)多数有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妊娠史或手术史、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辅助生殖技术、宫内节育器及口服紧急避孕药等避孕失败、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压迫输卵管时。
3.1.2症状[4,6]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与受精卵着床部位、有无流产或破裂以及出血量多少和时间长短等有关。
在输卵管妊娠早期,若尚未发生流产或破裂,常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其过程与早孕或先兆流产相似。
3.1.2.1停经多有6-8周停经史,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
还有20-30%患者无停经史,把异位妊娠的不规则阴道流血误认为月经,或由于月经过期仅数日而不认为是停经。
3.1.2.2腹痛是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主要症状,占95%。
输卵管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之前,由于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
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感。
随着血液由下腹部流向全腹,疼痛可由下腹部向全腹扩散,血液刺激膈肌,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及胸部疼痛。
3.1.2.3阴道流血占60-80%。
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
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管型或蜕膜碎片排出,是子宫蜕膜剥离所致。
(一)症状
1.停经。
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外,多有6~8周停经。
约有20%~30%患者无明显停经史,或月经仅过期两三日。
2.阴道出血。
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色黯红量少,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碎片排出。
3.晕厥与休克。
由于腹腔急性内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
出血量越多越快,症状出现也越迅速越严重,但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
(二)体征
1.一般情况。
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呈贫血貌。
大量出血时,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脉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体温一般正常,出现休克时体温略低,腹腔内血液吸收时体温略升高,但不超过38℃。
2.腹部检查。
有明显内出血时,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尤以患侧为著,但腹肌紧张轻微,出血较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若反复出血并积聚黏连包裹,可形成包块并不断增大变硬,下腹部可触及包块。
3.妇科检查。
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者,除子宫略大较软外,可能触及胀大的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阴道后穹窿饱满有触痛,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明显,子宫稍大而软,内出血多时,检查子宫有漂浮感。
子宫一侧或其后方可触及形状不规则肿块,边界不清楚,触痛明显。
病变持续较久时,肿块机化变硬。
输卵管间质妊娠时,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基本符合,但子宫不对称,一侧角部突出,破裂所致内出征象极为严重。
(三)辅助检查1.HCG测定。
是目前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
2.孕酮测定。
异位妊娠的血清P水平偏低,但在孕5~10周时相对稳定,单次测定即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尽管正常和异常妊娠血清P水平存在交叉重叠,难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绝对临界值,但血清P水平低于10ng/m1(放免测定),常提示异常妊娠,其准确率在90%左右。
3.超声诊断。
B型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尤为常用,阴道B超检查较腹部B起程检查准确性更高。
4.诊断性刮宫。
在不能排除异位妊娠时,可行诊断性刮宫术,获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
但异位妊娠的子宫内膜变化并无特征性,可表现为蜕膜组织,高度分泌相伴有或不伴A –S反应,分泌相及增生相多种。
子宫内膜变化与患者有无阴道流血及阴道流血时间长短有关。
因而单靠诊断性刮宫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
5.后穹窿穿刺。
后宫窿穿刺辅助诊断异位妊娠被广泛采用,常可抽出血液放置后不凝固,其中有小凝血块。
若未抽出液体,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的诊断。
6.腹腔镜检查。
大多情况下,异位妊娠患者经病史、妇科检查、血β–HCG测定,B超检查后即可对早期异位妊娠作出诊断,但对部分诊断比较困难的病例,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检查,可及时明确诊断,并可同时手术治疗。
7.其他生化标记。
Grosskinsky等报道异位妊娠者血清AFP水平升高,E2水平低下,两者与血清HCG、孕酮联合测定,在异位妊娠检测中优于单项测定。
近年来还有将检测血清CA125与β–HCG结合,发现血清CA125水平有随着β–HCG水平降低而升高的趋势,可用于异位妊娠有无流产、胚胎是否死亡的鉴别。
二、鉴别诊断
1.早期妊娠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腹痛一般较轻,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基本相符,阴道出血量少,无内出血表现。
B超可鉴别。
2.卵巢黄体破裂出血。
黄体破裂多发生在黄体期,或月经期。
但有时也难与异位妊娠鉴别,特别是无明显停经史,阴道有不规则出血的患者,常需结合β–HCG进行诊断。
3.卵巢囊肿蒂扭转。
患者月经正常,无内出血征象,一般有附件包块病史,囊肿蒂部可有明显压痛,经妇科检查结合B超即可明确诊断。
4.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出血。
患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常发生在经前或经期,疼痛比较剧烈,可伴明显的肛门坠胀,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巧克力样液体可确诊,若破裂处伤及血管,可出现内出血征象。
5.急性盆腔炎。
急性或亚急性炎症时,一般无停经史,腹痛常伴发热,血象、血沉多升高,B超可探及附件包块或盆腔积液,尿HCG可协助诊断,尤其经抗炎治疗后,腹痛、发热等炎性表现可逐渐减轻或消失。
6.外科情况。
急性阑尾炎,常有明显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多伴发热,恶心呕吐,血象增高;输尿管结石,下腹一侧疼痛常呈绞痛,伴同侧腰痛,常有血尿,结合B超和X线检查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