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丢身份证”是一道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任何公民都没有绝对的自由②宪法是母法,物权法和刑法是子法③我国允许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④我国对权力监督的方式多种多样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这句话出自()。
A.《管子》B.《史记》C.《儿童权利公约》3.每年的12月10日是()。
A.父亲节B.国际护士节C.世界人权日4.宪法是法治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
A.上级任命产生B.党员选举产生C.民主选举产生5.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总体上()。
A.解决了温饱问题B.实现了小康C.还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D.跟其他国家还相差很远6.()不是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
A.姓名B.生日C.年龄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保护我们的生命、()、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
3.人权是每个人作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月()日是世界人权日。
4.()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5.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举世瞩目。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和诬告陷害。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只有年满18周岁的人,才是公民。
()2.宪法宣誓能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
()3.权利是我的,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4.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5.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中国公民。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关于身体接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B.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忍气吞声算了C.要区分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2.人民法院依据()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3.读六年级的康康有这样一个观点:“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对于他的这个观点分析错误的是()。
A.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B.支持这个观点,不能放纵坏人C.以暴制暴不可取4.小明的姐姐今年大学毕业找工作时看到一个牌子“拒招女性”,哪部法律可以维护她的合法权益?()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关于居民身份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身份号码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B.居民身份证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唯一证件C.居民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6.设立国家宪法日()。
A.将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法治中国的进程再添新动力B.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一样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C.是因为我国宪法与普通法律是“子法”和“母法”的关系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过马路,要遵守();借了别人的东西,要()。
2.()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3.宪法修改。
现行宪法经历五次修改第一次修订:()。
第二次修订: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修订: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四次修订: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五次修订:200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4.“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是法律规定我们的()。
居民身份证法试题(共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公安机关可以扣押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的情形有()。
A.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 B.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 C.执行监视居住措施时 D.对违法嫌疑人进行身份核实时【正确答案:】C【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2、下列关于居民身份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14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B.居民身份证不得使用少数民族文字和外国文字 C.未满16周岁的公民不得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D.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3、在某市电信局工作的易某,看到网上有高价收购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就想利用自己每天办理电信业务时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搞点零花钱用,其将包含姓名、身份证号码的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网络出售。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B.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拘留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C.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D.予以批评教育处理【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4、未成年人张某为外出打工挣钱,使用虚假材料领取了一张居民身份证,后被民警及时查获。
对骗领的居民身份证应当予以()。
A.追缴 B.扣押 C.登记保存 D.收缴【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5、在下列情形中,公安机关可以扣押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的是()。
A.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B.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逮捕的C.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执行有期徒刑刑罚的D.有违法犯罪嫌疑的【正确答案:】A【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6、某市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执行任务的民警发现甲鬼鬼祟祟,遂查验其居民身份证。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民警可以查验甲的居民身份证B.民警查验甲的居民身份证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C.民警可以对甲盘问检查D.如对甲经盘问无法排除违法犯罪嫌疑,民警可以扣押其居民身份证【正确答案:】D【答题结果:】未答【您的得分:】07、公安机关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情形有()。
身份识别考试题库身份识别考试题库是用于测试考生对于身份识别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考试形式。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身份识别考试题库中的题目及相关参考内容。
1. 请说明身份识别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身份识别是指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技术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信息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身份证、指纹、面部识别、虹膜识别、声音识别等不同的方式进行。
重要性:身份识别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政府、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各个领域来确认一个人的真实身份,提供便利的服务。
同时,身份识别也是维护社会安全、打击犯罪的重要手段。
2. 身份证是最常见的身份识别方式,请问身份证的组成及其主要用途是什么?身份证的组成:身份证包含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包括有证件类型、签发机关、有效期限、照片等相关信息。
主要用途:身份证是确立一个人法定身份的重要证明文件。
它可以用于办理各类业务,如开设银行账户、购买车票、入住酒店、办理各类证件等。
3. 请说明虹膜识别和面部识别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虹膜识别的原理:虹膜是人眼中最稳定、最难伪造的生物特征之一。
虹膜识别通过对虹膜纹理的分析和比对,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面部识别的原理:面部识别技术通过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通过对人脸特征的提取和比对,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适用场景:虹膜识别和面部识别技术在安检、门禁系统、手机解锁、支付验证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虹膜识别由于其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常用于高安全级别的场所。
而面部识别由于操作方便、识别速度快,适用于大量人员的身份识别。
4.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身份识别技术,并简要说明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指纹识别:指纹识别是通过对人的指纹纹理特征进行比对来确认身份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通过采集指纹图像,提取指纹纹路的特征值,并与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进行比对。
应用场景包括手机指纹解锁、考勤打卡、门禁系统等。
声音识别:声音识别技术通过采集声音信号,利用声波特征进行身份识别。
居民身份证法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或多选不得分)1、年满(B)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领居民身份证。
A、十四B、十六C、十八2、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领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B)的居民身份证。
A、三年B、五年C、十年3、十六周岁至二十五周岁的公民,发给有效期(A)的居民身份证。
A、十年B、二十年C、长期4、二十六周岁至四十五周岁的公民,发给有效期(B)的居民身份证。
A、十年B、二十年C、长期5、四十六周岁以上的公民,发给有效期(C)的居民身份证。
A、十年B、二十年C、长期6、公民应当向(A)公安机关申领居民身份证。
A、常住户口所在地B、居住地C、暂住地7、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B)申领居民身份证。
A、本人B、监护人C、本人或监护人8、(C),应当申请补领。
A、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B、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C、居民身份证丢失9、公民办理常住户口迁移手续时,公安机关应当在(B)项目中记载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地址1变动的情况,并告知本人。
A、视读B、机读C、口读10、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B)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
A、三十日B、六十日C、九十日11、公安机关(C),可以扣押公民的居民身份证。
A、作出行政处罚决定B、采取行政强制措施C、执行监视居住措施12、(B),公安机关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A、找证人调查取证时B、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C、调解民事纠纷时13、居民身份证工本费,由(A)支付。
A、申领人B、公安机关C、地方财政14、对(B),在其初次申领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时,免收工本费。
A、未满十六周岁的人B、城市中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C、现役军人15、居民身份证法自(B)起施行。
A、2003年6月28日B、2004年1月1日C、2004年7月1日多项选择题(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不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6、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ABCD)。
防抢防盗防骗知识竞赛的题目和解答第一题: 如何保护个人财产免受抢劫的威胁?解答:- 不要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携带大量现金。
- 尽量使用电子支付方式,减少携带现金的风险。
- 注意保管个人财物,不要将贵重物品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 在公共场所要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孤单行走。
- 如果遇到抢劫威胁,应尽量保持冷静,不要进行反抗,以保障自身安全为主。
第二题: 如何防范住宅盗窃?解答:- 安装安全门和防盗窗,提高住宅的安全性。
- 安装安全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入侵行为。
- 定期检查门窗锁具的安全性,确保其可靠性。
- 不要随意透露住址和个人信息,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 长期离家时,要请邻居或亲友照看住宅,保持住宅的居住痕迹。
第三题: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解答:- 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账户、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
- 警惕冒充公检法等机构的电话或短信,及时核实真实性。
- 不随意相信陌生人的求助信息,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其真实性。
- 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过于诱人的优惠活动或中奖信息。
第四题: 如何防范网络钓鱼攻击?解答:- 注意验证网站的真实性,尽量避免访问不明来源的网站。
- 谨慎对待来自不熟悉的人或机构的网络请求。
-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安全补丁,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避免密码被破解。
第五题: 如何应对诈骗电话?解答:- 保持冷静,不要被电话中的威胁或诱骗所动摇。
- 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账户、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
- 不要随意拨打陌生电话号码,以免被收费诈骗。
- 可以核实电话号码的真实性,通过其他渠道查证其来电的真实性。
- 如遇到可疑电话,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寻求帮助。
以上是关于防抢防盗防骗知识竞赛的题目和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六年级上册道法期中考试测试卷班级____姓名____考号____一、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0分)1.( )在法律体系中,与其他法律不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A.刑法B.经济法C.劳动法D.宪法2.身份证丢失,我们应该到( )挂失。
A.公安机关B.学校C.车站3.下列选项中,(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A.财产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劳动权4.青少年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就要做到( )。
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②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③以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④认真学习宪法⑤熟记宪法的全部条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5.关于道德和法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B.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C.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D.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都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6.下面关于公民的基本义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等B.公民履行的义务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C.公民不履行义务,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不必承担法律责任D.公民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能伤害别人7.“张天天的父亲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件事对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条。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8.下列行为或说法正确的有( )。
①马英上课认真听讲,刻苦学习②商场保安怀疑消费者李某偷窃,便对李某进行搜身③杨雪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④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④③9.村里有个孤寡老人八十岁了,最近他从县民政领回了一笔钱,局里同志说是让他改善生活的。
中公教育·厦门分校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二代身份证的缺陷申论是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必考的科目,也是相对重要的一门考试。
因此考试在艰苦备战阶段应该多多关注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以便申论考试中应用。
大量遗失、被盗身份证正通过网络进行非法交易;现行二代身份证缺乏必要的密码等基本防伪功能,若不法分子掌握与自己外貌相近的他人真实身份证,则可“分身两人”……二代证漏洞,日前备受热议。
当下,包括公安部在内的多数人已经对“公民申请补领丢失身份证”的行为达成了合理共识:除了补办身份证本身外,还有两层附加含义:一是意味着公民告知了公安机关证件丢失的事实,不需要再办理挂失和登报声明。
二是意味着原证作废。
如果说,第一层含义还可以从现行《居民身份证法》没有单独规定挂失程序推出的话,第二层含义在现行法律中没有任何依据。
曾经的《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有过规定:“申报补领新证的,原证作废。
”“补领新证后找回原证的,应当将原证交给户口登记机关。
”可是,这项规章随着新法实施已失效,而新法并没有将这些合理条款吸收。
所以,第二代身份证补办漏洞最先面临的不是最近爆出的技术漏洞,而是个法律疏漏。
有些“人户分离”的居民为方便用证,确实有着拥有数证的需要和实践,也很难认定他们“骗取”了身份证,因为他们可以辩称,“先丢了,后找到了”。
目前法律面对这个群体,认定“原证无效”将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而二代身份证挂失后仍可用的技术漏洞,其危害性更是毋庸置疑。
13日,公安部就此进行了回应,将加快推进年初开始启动的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
因此,当务之急,应在将“原证作废”明确再度入法的前提下,全面完善身份证挂失申报系统。
通过技术升级让我国公民的身份证具有更强的防伪、防盗功能,如根据若干次的登记信息,使丢失后的身份证失去磁卡功能,在读取旧身份证信息时可以通过系统显示已注销,给相关部门以提醒,才能标本兼治,最终在根本上堵住二代证漏洞。
身份识别考试题库
1. 什么是身份证件?
- 身份证件是一种证明个人身份的文件,如身份证、护照、驾
驶证等。
2. 身份证的有效期是多久?
- 身份证的有效期为15年,到期后需换证。
3. 身份证号码有几位数?有何作用?
- 身份证号码共有18位数字和字母组成,作为个人身份的唯
一标识符。
4. 护照可以作为身份证件使用吗?
- 是的,护照可以作为身份证件使用,但一些特定场合可能需
要使用身份证。
5. 驾驶证可以作为身份证件使用吗?
- 驾驶证不是一种有效的身份证件,但在一些场合可以作为个
人身份的证明文件之一。
6. 如何保护个人身份信息?
- 不轻易泄露个人身份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
- 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以免被骗取个人身份信息;- 小心妥善管理身份证件和其他重要证件,防止被盗。
7. 身份证件遗失后应该怎么办?
- 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办理身份证件补办手续。
“千万别丢身份证”是一道考题
在我国,居民生活中丢失身份证后,即使做补办(挂失)处理,但由于目前没有任何注销措施,导致原身份证仍可正常使用。
新华社记者近期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量遗失、被盗身份证正通过网络进行非法交易,并被广泛用于开办银行卡、信用卡,掩护诈骗、洗钱活动。
有网友说,“丢人可以,千万别丢身份证”,看似调侃,实是真诚提醒。
丢了面子,还可以找回来;一旦丢了身份证,且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比如媒体报道过这样的案例:陈先生遗失了二代身份证,尽管很快挂失补办,但半年后再到银行办理业务时突然发现,有人用其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多达38张。
北京的于女士更悲催,有一天突然被警方带走,因为她成了网上通缉的嫌犯——一家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违法公司法人代表用的就是于女士的姓名,身份证号也全部相同。
原来,于女士曾丢过身份证,被人冒用了。
别说这只是个案,每个人都可能丢失身份证,如果无意丢失的身份证,成为一颗粉碎平静生活的“不定时炸弹”,谁不恐慌?
身份证丢了,如果及时注销,使旧证失去效力,便可无忧。
问题是,即便挂失了,又补办了新证,但丢失的旧证依然可以使用,依然可能被不法分子使用,究其因,这是设计缺陷。
既然是先天缺陷,就应该后天完善。
有专家回应,身份证和银行卡、手机卡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它使用的环境不同。
身份证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离线使用的,它不依赖于网络环境,身份证使用的环境也不可能什么地方都满足于这个网络环境。
因此,身份证不能像银行卡一样随时被挂失停用。
此说不无道理,但并等于就该束手无策,技术应升级,网络环境应配套,而不是放任身份证丢失后被人冒用。
“千万别丢身份证”,考验的是公安部门的责任升级,也考验着用证单位的基本把关意识。
使用别人的身份证,居然能办38张银行卡,难道银行没有责任吗?用证单位必须履行人、证一致性审核的责任,这一点不能讨价还价,也不能麻痹大意,现实中偏偏有不少用证单位,基于种种考虑,并未履行这一责任。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居民身分证管理处处长甄志刚称,“如果相关单位不履行审核责任,我们就是把指纹、虹膜、DNA,能想到的都加到身份证里面去,也没有办法解决丢失被盗身份证被冒用的问题。
”与其说这是推卸责任,不如说直陈了不容忽视的现实命题,即遏制丢失的身份证被冒用,需要双管齐下,既需要公安部门在技术上完善,也需要用证单位严格履行审核责任,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
此外,应加大涉身份证犯罪的打击力度。
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
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旦违法成本过低,就很难遏制不法分子盗用他人身份证牟取利益的冲动。
必须提及的是,相关用证单位没有履行严格的审核责任,亦应承担责任,有的银行为了让人办信用卡,只要有证,不管是不是办卡本人的身份证,都照样给办卡,有时甚至没有身份证也能办卡,如果出现了冒用他人身份证办卡而犯罪的事实,银行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小小的身份证,不止用来证明公民身份,它还关系着公民权益,还关系着公共安全,任何的小漏洞都可能酿成大事件。
二代身份证除了无法注销,还因为在设计上将信息印刷在双面,增加了行政成本和复印成本。
如此等等,都需矫正。
目前的二代身份证使用者已经超过12亿人,身份证问题绝不是小事。
“千万别丢身份证”是一道考题,不止考验职能部门和用证单位,它还考验着持卡人本身。
严防丢证,需要谨慎。
丢了证不仅需要费时费力补办,还可能被人盗用,岂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