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6
异位妊娠诊疗规范凡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
中医学古籍中未见有异位妊娠的病名记载,但在“妊娠腹痛〞、“经漏〞、“癥瘕〞等病证中有类似病症的描述。
异位妊娠包含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以及子宫残角妊娠。
宫外孕则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含宫颈妊娠和子宫残角妊娠。
因此异位妊娠含义更广。
诊断一、中医诊断〔一〕未破损型1、病史多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响,可有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
2、临床表现多无明显腹痛,或仅有下腹一侧隐痛。
3、检查〔1〕妇科检查子宫颈举摆痛,子宫稍大而软,与停经时间不符,一侧附件可触及薄壁边界多不清之囊性包块,压痛明显。
〔2〕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
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或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
〔二〕已破损型1、病史同未破损型2、临床表现〔1〕停经:多有停经史,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外,大多在6周左右。
亦有无明显停经史者。
〔2〕腹痛:在早期不明显,有时仅一侧少腹隐痛。
当输卵管破裂时,患者突感下腹一侧撕裂样剧痛,延续或反复发作。
腹痛可涉及下腹或全腹,有的还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
〔3〕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色黯。
有时可排出蜕膜管形或碎片。
〔4〕晕厥与休克: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可导致晕厥与休克,其程度与腹腔内出血量与出血速度有关,但与阴道出血情况不成正比。
3、检查〔1〕腹部检查: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以患侧明显,腹肌紧张不明显,可有移动性浊音。
〔2〕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饱满,触痛,宫颈摇摆痛明显,子宫稍大而软,但比停经天数小;出血时子宫有漂荡感,子宫一侧后前方可触及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
陈旧性宫外孕的肿块边界稍清楚,但不易与子宫分开。
〔3〕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
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或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破损时子宫直肠陷窝有液性暗区。
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1.病史与体征输卵管妊娠在未发生流产与破裂时,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困难,常易漏诊或误诊,应重视停经及腹痛病史的采集,选用适当的辅助检查争取早期确诊。
流产与破裂后多数临床表现典型诊断无困难,诊断困难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腹痛及内出血体征及血红蛋白下降情况,选用必要的辅助检查。
2.辅助检查(1)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
用于疑有盆腹腔内出血的患者。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血液,为暗红色不凝固血液,说明内出血存在。
内出血量多,腹部检查有移动性浊音,可经下腹一侧作腹腔穿刺。
(2)妊娠试验:β-HCG检测(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β-HCG,或酶联免疫法测定尿β-HCG)。
β-HCG阴性一般可以排除异位妊娠,β-HCG阳性则需鉴别是宫内妊娠抑或异位妊娠。
(3)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声像特点:子宫虽增大但宫腔内空虚无孕囊;宫旁出现低回声区,该区若查出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便可诊断异位妊娠。
(4)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诊刮仅适用于阴道流血量较多的患者,目的在于排除宫内妊娠流产。
宫腔排出物或刮出物应作病理检查。
(5)腹腔镜检查:有助于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性,尤其适用于输卵管妊娠尚未破裂或流产的早期患者,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状鉴别。
有休克者,禁作腹腔镜检查。
3.鉴别诊断输卵管妊娠应与流产、急性输卵管炎、急性阑尾炎、黄体破裂及卵巢囊肿蒂扭转鉴别。
可从停经史、腹痛、阴道流血、有无休克及程度、体温、盆腔检查等情况及选用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后穹窿穿刺、β-HCG检测、B型超声等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2024异位妊娠的诊断要点(附图表)异位妊娠(EP)是孕早期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所有妊娠相关死亡的5%-10%。
由于腹痛和阴道出血等临床表现和非特异性症状,EP诊断仍存在挑战。
目前EP诊断标准包括超声成像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监测等。
确诊EP后的治疗选择包括内科、外科和期待治疗。
本文整理了当前EP的相关诊断方法,以飨读者。
异位妊娠类型及高危人群1.类型输卵管EP是最常见的类型,破裂时孕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其他会发生EP的部位如表1 所示。
表1 EP类型2.危险因素在诊断为EP的患者中,约有一半的患者无已知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既往EP、输卵管损伤、既往盆腔手术、上行盆腔感染并发症、既往输卵管手术或病理、不孕、吸烟、年龄>35岁、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变异、在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情况下怀孕或使用辅助生殖技术(ART)。
未发现口服避孕药的使用、提前终止妊娠、紧急避孕失败、剖宫产和流产与EP风险增加有任何显著关联。
异位妊娠的症状及体征EP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或盆腔痛、闭经或停经、阴道出血伴或不伴凝块;其他报告的症状包括乳房压痛、胃肠道症状、头晕、昏厥或晕厥、肩部疼痛、泌尿系统症状、排便时直肠压力或疼痛等。
常见体征包括盆腔压痛、附件压痛、腹部压痛;其他还可能出现宫颈举痛、反跳痛或腹膜刺激征、苍白、腹胀、子宫增大、心动过速(每分钟超过100次)或低血压(低于100/60 mmHg)、休克或昏倒、直立性低血压。
异位妊娠的诊断方法目前,EP的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血清β-hCG水平监测与经阴道超声(TVUS)或经腹部超声(TAUS)。
诊断的复杂性取决于EP的类型。
早期、具体的EP诊断有助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超声➤与TAUS相比,在早期EP的诊断中TVUS更准确、更灵敏。
三维TVUS 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早期CSP方面,较常规三维超声更有效。
异位妊娠诊疗推荐常规⑥无腹腔内出血。
期待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症状,并监测血β-hCG和阴道超声。
若期待过程中出现血β-hCH下降不明显或升高、或有内出血征象不应继续期待。
(2)药物治疗:目前公认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为甲氨蝶呤(MTX)。
适用于:①无药物治疗禁忌症;②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③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4cm;④血β-hCG<2000IU/L;⑤无明显内出血;⑥随诊可靠。
药物治疗禁忌症:患者已有急腹症表现、有内出血表现、超声显示异位妊娠囊内有胎心,哺乳期、免疫缺陷、酗酒、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肺结核、消化性溃疡、MTX 过敏史。
用法:①全身用药:剂量0.4mg/(kg·d),肌注,五日一疗程;或者1mg/kg或50mg/m2单次肌注;②腹腔镜下或超声引导下局部直射:穿刺入异位妊娠囊,抽出囊内液体,注入MTX50mg。
药物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口腔炎、结膜炎;较少见的严重的副作用有骨髓抑制、转氨酶升高、脱发、胸膜炎等。
用药期间监测:①在治疗第4日、第7日测血β-hCG,若治疗后4~7日血β-hCG 下降<15%应重复治疗,然后每周重复测定血β-hCG,直至降至正常;②超声不需常规监测,但对治疗期间发生明显腹痛的患者需进行超声检查,了解包快变化、估计内出血量;③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和药物毒副反应,若发生明显毒副反应、治疗后病情无改善、发生急腹症则应立即手术治疗。
(3)手术治疗:分为保守手术和根治性手术。
适用于:①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腹腔内出血征象;②诊断不明确;③异位妊娠病情有进展;④随诊不可靠;⑤有期待疗法或药物治疗禁忌症。
(1)保守手术:即保留患侧输卵管,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
可在术中取出妊娠物后在局部注入MTX50mg。
术后监测血β-hCG水平,若术后血β-hCG升高、术后3日下降<20%、术后2周血β-hCG下降<10%,考虑为持续性异位妊娠,应及时给与MTX治疗,必要时再次手术。
异位妊娠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异位妊娠的概述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以外的部位。
最常见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其他部位包括卵巢、腹腔、子宫颈等。
异位妊娠的发生对孕妇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容易导致出血、疼痛、不孕等并发症。
因此,对异位妊娠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异位妊娠的护理诊断1.急性疼痛:由于异位妊娠引起的子宫外孕,孕妇可能会出现急性腹痛,需要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出血:异位妊娠破裂时常伴有大量出血,可能导致孕妇失血过多,因此需要对出血进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3.不稳定的生命体征:异位妊娠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不稳定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需要密切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4.心理焦虑:面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孕妇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异位妊娠的护理措施1.预防与早期干预–定期进行妊娠检测:及早了解妊娠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异位妊娠。
–了解高危因素:了解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诱发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如输卵管通畅性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等,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提供避孕指导:对未来可能怀孕的女性,提供正确的避孕指导,避免不必要的妊娠。
2.急性疼痛处理–给予镇痛药物: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进行缓解。
–保持休息和卧床:要求患者保持休息和卧床,减轻对病变部位的刺激,有助于缓解疼痛。
3.出血控制–监测出血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出血性质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输血和纠正贫血:对于出血过多、贫血明显的患者,需要进行输血和纠正贫血的治疗。
4.稳定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留置静脉通道:在需要进行急救或紧急治疗时,留置静脉通道有助于提供快速有效的药物输注。
5.心理支持与疏导–进行心理评估:对于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
异位妊娠的诊断要点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的一种妊娠病理。
最常见的异位妊娠部位是输卵管,其他也可见于卵巢、腹腔和子宫颈等部位。
由于异位妊娠无法进行正常发育,如果不及时诊断和处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异位妊娠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任务。
以下是异位妊娠的诊断要点。
1.孕妇症状:早期和正常妊娠相比,异位妊娠的症状常常较早出现,并且更为明显。
常见症状包括阴道流血(可能是轻度出血或者大出血)、下腹疼痛、肩背部疼痛(提示胎儿与膈肌疼痛连接的神经刺激)、腹泻或便秘等。
如果患者有孕妇症状且怀疑异位妊娠,应及早寻求医疗帮助。
2.阴道检查:通过阴道检查可以触及到宫颈和子宫体,如果异位妊娠疑似,应避免过于剧烈的检查手法,以免引起出血。
3.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血清β-hCG浓度是排除或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指标。
正常妊娠中,β-hCG水平会以指数增长的方式增加,如果发现β-hCG增长速度较慢,或者β-hCG不断下降,可能是异位妊娠的征兆。
4.超声检查:超声是诊断异位妊娠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子宫腔内是否有胚胎囊、胎儿心跳等,同时也可以初步判断胚胎囊的位置。
一般来说,如果在子宫腔内无法发现胚胎囊,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异位妊娠的可能性。
5.盆腔造影:这是一种侵入性的诊断方法,通过注射造影剂进行盆腔造影,可以直接观察输卵管或子宫腔的情况。
这种方法对于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特别有帮助。
6.腹腔镜检查:在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中,腹腔镜检查是一种确诊的重要手段。
通过腹腔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异位妊娠灶,同时也可以进行治疗性措施。
7.CT或MRI:如果怀疑异位妊娠并且需要更详细的解剖学信息,可以进行CT或MRI检查。
这些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异位妊娠灶的准确位置和大小,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早期准确诊断是保证异位妊娠治疗效果的关键。
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种诊断手段相互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争取更好的治疗时机。
异位妊娠诊断及处理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
最常见的异位妊娠是输卵管妊娠,其他部位包括卵巢、腹腔、宫颈等。
异位妊娠对母体健康有严重威胁,必须及早诊断和处理。
一、异位妊娠的诊断1. 临床表现:异位妊娠早期症状和正常妊娠相似,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停经、乳房胀痛、恶心呕吐等。
如果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疼痛往往出现在腹股沟区域,有时伴随阴道出血。
如果异位妊娠发生在腹腔或卵巢,疼痛往往局限于下腹部。
随着妊娠的进行,疼痛可能加剧,伴随恶心、头晕、躁动和低血压等。
2.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通过腹部或阴道探头检查,可以确定胚胎的存在、胎心的情况、胎儿的大小和位置等。
腹腔内有游离液体是腹腔妊娠的重要表现。
对于早期妊娠,超声可能需要结合血液学检查来确定。
3. 血液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包括β-hCG水平测定和其他相关指标的测定。
在正常妊娠中,β-hCG水平会随着妊娠进展而逐渐升高。
对于异位妊娠,β-hCG水平可能低于正常范围,或者上升速度缓慢。
其他指标如甲状腺功能、肾功能等也可以辅助诊断。
二、异位妊娠的处理1. 非手术治疗:如果异位妊娠仍处于早期,胚胎大小较小,未破裂且患者无明显症状,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观察等。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是甲氨蝶呤,它能干扰胚胎的细胞分裂和胚胎囊的形成。
不过,药物治疗的成功率较低,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观察是指通过定期超声检查和血液学指标监测异位妊娠的情况。
如果异位妊娠没有明显症状并且胚胎停止生长,可能无需进一步处理,自然吸收是可能的。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方法,尤其是病情严重或症状明显的患者。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首选方法。
手术的具体方式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旨在移除异位植入的组织,保护母体健康。
3. 术后处理: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处理。
定期复查血液学指标,包括β-hCG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
妇产科异位妊娠护理技术要点解答凡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称异位妊娠,习惯称为宫外孕,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及宫颈妊娠等。
输卵管妊娠最多见,占95%~98%,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起病急、病情重、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如诊断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一、病因和病理(一)病因慢性输卵管炎是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淋菌性输卵管炎更易引起输卵管妊娠,结核性输卵管炎也较常见;其次输卵管发育或功能异常,如过长、黏膜纤毛缺如、蠕动减慢等;输卵管手术后,如结扎、粘堵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输卵管粘连;肿瘤压迫;内分泌失调等。
(二)病理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着床后,由于输卵管腔狭窄,管壁肌肉薄,不能适应胚胎的生长发育,当输卵管膨大到一定程度,可能发生的后果是:1.输卵管妊娠流产这多发生在壶腹部或伞部。
若胚囊与管壁完全分离落入管腔,经输卵管逆蠕动排至腹腔,形成输卵管完全流产,腹腔内出血不多;若胚囊剥离不完整,则为输卵管不全流产,反复出血,可形成盆腔血肿。
2.输卵管妊娠破裂其是胚囊生长时绒毛向输卵管壁侵蚀,最终将肌层、浆膜层穿破,由于肌层血管丰富,常发生大出血,严重者发生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危及生命。
3.继发性腹腔妊娠其是极少数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后,胚囊进入腹腔,绒毛组织仍附着于原来着床处或重新种植于附近脏器(如肠系膜、大网膜等)继续发育,形成继发性腹腔妊娠。
4.陈旧性宫外孕胚胎已死亡,内出血渐停止,盆腔积血由于时间长形成机化变硬的包块与周围器官粘连,称陈旧性宫外孕。
此外,子宫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内膜呈蜕膜样变,若子宫内膜呈现过度分泌反应,称A-S反应,对诊断有一定意义。
当胚胎死亡时,子宫蜕膜发生退行性变,有时于碎片状剥脱,而致阴道流血;有时整块剥离排出,形似三角形蜕膜管型。
如将排出的蜕膜置于清水中,肉眼见不到漂浮的绒毛,镜检也无滋养细胞,可与流产鉴别。
二、临床表现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前,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除短期停经及妊娠表现外,有时可出现下腹胀痛。
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
大约95%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其中80%发生在壶腹部,12%发生在峡部,5%发生在伞部,2%发生在输卵管和子宫的连接部。
其他部位包括腹部、宫颈和卵巢。
一、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既往异位妊娠史盆腔炎或输卵管炎输卵管结扎或手术史目前用IUD(但是也有资料显示IUD并不增加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性,但一旦怀孕则很可能是异位妊娠)不育病史>2年IVF治疗不育或促排卵治疗吸烟经常阴道灌洗孕妇高龄二、宫外孕的诊断1、病史和体格检查异位妊娠典型的三联征病史是闭经、腹痛和阴道流血,尽管这只发生在65%~70%的患者身上。
大多数异位妊娠患者有腹痛(高达90%),50%~80%的有阴道流血。
71%患者双合诊检查子宫正常大小,26%患者子宫如孕6~8周大小。
大约3%的患者子宫如孕9~12周大小。
约50%的患者有附件压痛或饱满感和宫颈摇摆痛。
单纯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确立诊断或排除异位妊娠比较困难,尤其是10%的患者盆腔检查完全正常。
仅有44%的患者合并有异位妊娠高危表现,如中度到严重疼痛,宫颈摇摆痛,盆腔检查宫口关闭。
另外,大量研究证实约有一半的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评估时仅存在低危险临床指标。
实际上一项研究得出结论,在最初疑诊异位妊娠时,相对于超声检查来说盆腔检查提示异位妊娠诊断的价值较小;除非在异位妊娠明显破裂时,此时典型症状是休克伴有严重腹痛和明显腹膜刺激体征。
2、诊断实验1)B-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是用来代表孕期存活的滋养细胞组织量的标志物。
测定可作为妊娠的最初筛查实验。
当血清中值大于25~50mIU/ml时,尿液的定性测定可高度准确诊断妊娠,敏感度为99.4% 。
在血清值在10~50mIU/ml之间时尿检可发生假阴性,而且常发生在尿液稀释时(特异比重,<1.015)。
如果破裂的异位妊娠可能表现极低的水平,临床医师应根据明确的临床特点(有腹部体征或晕厥的年轻女性)高度怀疑异位妊娠。
宫内妊娠着床晚与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发表时间:2012-12-28T14:56:53.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8期供稿作者:庞云平[导读] 目的探讨宫内妊娠着床晚与异位妊娠的无创性鉴别诊断。
庞云平(山西省长治市城区人民医院 046000)【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207-02【摘要】目的探讨宫内妊娠着床晚与异位妊娠的无创性鉴别诊断。
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宫内妊娠着床晚患者55例与62例稳定型异位妊娠患者的症状、体征、B超检查及血β-hc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①宫内妊娠着床晚组阴道流血、宫颈举痛、附件区压痛、附件区包块发生率明显低于异位妊娠组。
②宫内妊娠着床晚组子宫内膜增厚率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
③下腹部隐痛不适、子宫压痛、盆腔积液这些症状及体征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④宫内妊娠着床晚组在胚胎着床前血β-hcG并不呈每48小时成倍增长。
【关键词】宫内妊娠着床晚异位妊娠阴道流血宫颈举痛附件区压痛子宫内膜增厚附件包块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发生率上升趋势明显。
早期不典型的异位妊娠需与宫内妊娠着床晚相鉴别。
宫内妊娠着床晚在停经后,妊娠试验阳性,而B超检查宫腔内空虚,无妊娠囊,不少患者还有下腹部隐痛不适,附件包块等表现,很易与异位妊娠相混淆。
随着宫腔镜与腹腔镜的临床应用,诊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对宫内妊娠着床晚的患者无疑是不必要的损伤,甚至会造成流产。
本文探讨两者之间的无创性鉴别诊断,希望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及诊断。
1.资料与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的55例宫内妊娠着床晚患者与62例稳定型异位妊娠患者的症状、体征、B超检查及血β-hc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患者年龄19-43岁,平均(28.5±3.3)岁,所有患者月经规律,停经时间大于38天,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宫腔内空虚,无妊娠囊。
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的鉴别诊断
常青;孙黎黎
【期刊名称】《实用妇产科杂志》
【年(卷),期】2005(21)6
【摘要】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随着血、尿HCG定量测定和B超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异位妊娠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国内外对异位妊娠的治疗要求也从抢救休克变为保留输卵管功能。
但仍有一部分孕妇既不能被肯定为宫内早孕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此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孕4~6周,有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妊娠盲区”,也称为早早孕阶段。
【总页数】3页(P327-329)
【作者】常青;孙黎黎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
庆,4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2
【相关文献】
1.阴道彩超联合血清β-HCG、孕酮检测在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余静;杨志军
2.阴道超声联合血清β-HCG、孕酮检测鉴别诊断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 [J], 李巧莲;
刘筱茂
3.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对早期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的鉴别诊断价值 [J], 吕剑
CDS联合血清β-HCG水平检测在早期正常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赵蒙
5.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在鉴别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中的价值分析 [J], 李一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要点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随着血、尿hcg定量测定和b超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异位妊娠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
国内外对异位妊娠的治疗要求也从抢救休克变为保留输卵管功能。
但仍有一部分孕妇既不能被肯定为宫内早孕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此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孕4~6周,有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妊娠盲区”,也称为早早孕阶段。
对早早孕阶段的正确处理,对孕妇、胚胎的预后都至关重要。
未及时诊治,异位妊娠破裂的危险性增加,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对盼子心切的孕妇,将宫内早孕误诊为异位妊娠则对宫内胚胎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早期鉴别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一直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难题,现讨论二者鉴别要点如下:
1 全面询问病史
除月经史外,对与异位妊娠有关的病史也应全面考虑和询问,如盆腔炎病史、各种腹部手术史、人工流产和放置宫内节育器、阴道炎症、性传播疾病、子宫内莫异位症等,并结合症状与体征,全面考虑有助诊断。
带宫内节育器妇女易出现月经持续时间长,带器异位妊娠阴道流血常被误认为是节育器的副反应而未予重视。
对有明确停经史或月经紊乱、淋漓不尽或药物流产未见绒毛排出、hcg异常、b超探查未见宫内孕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2 临床症状和体征
早期宫内妊娠流产,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腹痛,此与异位妊娠临床表现类似,若双附件区未见包块,也不能排除异位妊娠诊断,因附件包块出现的早晚与孕卵着床部位及停经时间长短有关,停经时间过短,阳性检出率低。
患者隔日或视病情变化及时复查b超及密切随访观察对进一步确认是必要的,特别对计划怀孕的妇女。
3 辅助诊断
3.1 hcg在鉴别宫内内外早早孕中的意义。
尿hcg定性检查方法简单,方便,但不能区分宫内、宫外妊娠,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有限,确诊异位妊娠患者应检测血β-hcg变化。
正常宫内妊娠时,血液中β-hcg可检出的时间是排卵后8~10天,其浓度随孕周的增加而递增。
一般临床上较少以单次测定β-hcg值来诊断异位妊娠,常以动态观察连续测定两次或两次以上计算具浓度上升的幅度或
倍增的天数。
早期宫内妊娠发育正常的绒毛所分泌的hcg量很大,每天滴度不断上升,48小时上升60%以上;而异位妊娠由于其肌层菲薄,血液供应不良,hcg每天分泌量幅度小,48小时上升不及50%。
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中难免流产、先兆流产hcg值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特别是难免流产与异位妊娠之间交叉的部分较大,异位妊娠血清β-hcg值上升与下降的幅度与先兆流产或难免流产相比,其上升下降的幅度均较小,常不及50%,利用此特点,对三者进行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3.2 疑似有内出血者,及早进行后穹窿穿刺。
穿刺前需置患者于头
高臀低位片刻,以利腹腔内液体向下流动。
如抽不出血液,可能无内出血、内出血量少或有盆腔粘连,切不可轻易否定异位妊娠。
不论抽出血、血性浆液或浆液,均应留存送hcg检查。
据国外报道,同时测定周围血及子宫直肠陷凹内积血或积液中的β-hcg量,有助于判断妊娠部位。
宫内孕时,血清hcg/后陷凹液的hcg比值>1.3,而异位妊娠时,比值<0.7,后陷凹积液(不论是血、血性浆液或浆液)中的hcg含量显著高于血清hcg量。
3.3 血清孕酮在鉴别宫内外早早孕中的意义。
血清孕酮在妊娠8周前由滋养细胞及黄体分泌,孕12周前胎盘完全成形后,孕酮水平迅速升高,但12周前血清孕酮水平在各孕周间差异无显著性。
异位妊娠患者体内孕酮合成代谢异常,血清孕酮值显低于正常宫内妊娠,异位妊娠与先兆流产间差异有极显著性,与难免流产间差异有显著性,但是,三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
国外报道及孕酮水平<63.4~79.3nmol/l为标准诊断异位妊娠准确度较高。
3.4 b超检查在诊断宫内外早早孕中的意义。
在育龄期出现停经,尿hcg阳性或血hcg升高的患者超声检查排除宫内妊娠,并发现附件包块,对异位妊娠具有很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但早早孕阶段以上典型表现不易出现。
目前,彩超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发现子宫饱满,双附件区有丰富血流信号时,行多普勒检查,发现有动脉样血流信号,行频谱分析,测ri值,当ri值在0.45~0.68时,多考虑异位妊娠。
经阴道途径较经腹途径的灵敏性更高,阴道
探头分析力高,探头紧贴宫颈与阴道穹窿,使盆腔器官的声像图更加清晰。
经阴道探测不足之处是对位置较高的异位妊娠包块,加上胀气干扰,包块与子宫相距较远,则难以显示及鉴别。
因此,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互补应用,能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3.5 诊断性刮宫。
异位妊娠患者子宫内膜呈蜕模样变而无绒毛,有a-s反应(子宫内膜呈高度分泌型,间质细胞呈蜕膜细胞样变)。
但对月经周期不规律,排卵延迟的患者,受精卵未在宫腔种植是仍可能误诊。
我院曾有1例患者因停经、不规则阴道流血、血hcg高,b超检验诊断异位妊娠,诊刮子宫内膜呈蜕膜样变。
患者要求腹空镜检查进一步确诊,诊断流产。
2月后诊断宫内孕(与停经月份基本相符,术后无性交史,持续早孕反应)再次行人工流产。
在孕卵受精后、着床前,诊断性刮宫对早早孕阶段的诊断价值有限。
3.6 腹空镜。
适用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前的诊断,检查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如输卵管孕囊挤出术,输卵管切开清除胚胎后缝合术,输卵管切除等,但需在麻醉下进行,为有创术,对有计划妊娠者慎用。
4 特殊情况
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较为少见,易忽视。
人工流产术后β -hcg 在20~52小时内有一明显下降,如在72小时测定仍不下降应考虑宫内妊娠合异位妊娠。
经阴道探头b超诊断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有重要意义,对期早期确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宫内妊娠行人工流
产术后,患者出现长时间的阴道不规则流血,不能简单认为是子宫复旧不全或宫内感染,应认真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及人工流产术后的各种反应,特别要复查血β -hcg及盆腔b超,追踪观察以免误诊。
对于高龄术育妇女的异位妊娠,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宫内妊娠存在,慎用诊刮术。
在确诊为异位妊娠时要注意了解是否有宫内妊娠,不能随便行各种药物的保守治疗或采用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治疗。
5 宫内妊娠于异位妊娠鉴别
在孕4~6周,即早早孕阶段,早期鉴别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一直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难题。
根据病史、体征不易确诊。
目前经阴道彩超检查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发现子宫饱满,双附件区有丰富血流信号时,行脉冲多普勒检查,发现有动脉样血流信号,行频谱分析,当ri值在0.44~0.68之间时,考虑异位妊娠。
发现子宫内膜增厚或不典型孕囊时,经cdfi检测不出高舒张期、低阻力滋养层动脉血流;在宫内早孕患者子宫内膜呈不对称增厚,多数可检测到血流阴力指数ri在0.42左右的滋养层动脉流频谱。
另外,动太检测hcg水平,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但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中难免流产、先兆流产hcg值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在诊断时应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鉴别。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妇女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妇女因“月经不调”或“下腹病”等原因就诊的患者增多,临床上往往遇到许多病状不
典型的“异位妊娠”。
这其中有一部分属于被误诊的早期宫内妊娠。
由于误诊,致使临床采取不必要的干预和或过度治疗,给患者造成额外的负担和损失,增加医患矛盾。
临床上需要动态观察各项指标,避免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之间的误诊。
参考文献
[1] 《超声医学》主编周永昌郭万学第四十二章《异常妊娠子宫的诊断》
[2] 《妇产科学》第五版,主编乐杰第九章《异位妊娠》
作者单位: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厉山卫生院。